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调查

农村经济调查

农村经济调查

农村经济调查范文第1篇

搞好项目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河北省林业从1990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截止目前,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项目已有四期。总投资计划约6亿圆人民币,其中世行贷款4100万美圆,造林任务16万公顷,涉及我省9市的70个县(市、区)。到XX年底,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3万公顷,提取世行贷款2300万美圆。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历经10年,尽管每一期项目的具体目标有所不同,贷款的条件和转贷渠道也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讲,项目建设不仅加快了河北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的建设进程,储备了大量用材林资源,而且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借鉴世界银行管理办法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程造林管理经验,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在造林管理上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项目建设的成效

(—)增加了森林资源。 按照项目的既定目标,一、二期项目主要是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三、四期项目除发展部分速生丰产用材林外,发展部分经济林,以帮助农民在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10间完成的13万公顷造林面积中,速生丰产用材林12万公顷,名、特、优、新干鲜果经济林1万公顷。根据幼林摸底调查结果,一、二类林面积达到90%以上。世行贷款造林项目的实施,为我省实现造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双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首先,增加了项目区的林木资源,使世行贷款造林成为我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主体工程;第二,使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1.9个 百分点,其中一期项目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二期项目平均提高2.2个百分点,三期项目平均提高8.5个百分点;第三,上述完成的12万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按每年每亩平均生长一个立方米计算,可持续生产1600万立方米的木材,将有效地缓解我省木材短缺等诸多问题。同时完成的1万公顷干鲜果品经济林,进入盛果期后每年可生产15万吨的干鲜果品。

(二)促进了农业发展。 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区主要分布在我省中南部平原以及太行山和燕山贫困山区的70个县(市),项目的造林地重点利用的是各河流两岸多年滚动形成的沙荒地以及进一步延伸的次耕地。我省的永定河、沙河、滹沱河、漳河的两岸和故道,一直是我省平原农区遭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3大沙区之一。针对这一问题,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开发改造沙荒、沙滩地6万多公顷,新打机井8000眼,修渠256公里,整修道路1020公里,使沙荒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稳产田,并涌现出永清、安次、定洲 、新乐、大名、临漳等一大批治沙造林先进典型。世行造林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第一,栽植的树木防风固沙改善了生态环境。据河北农业大学在本项目中持续8年的关于杨粮间作的林木生长效应、农田小气候效应、农作物产量效应和杨粮间作的生理生态学基础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杨粮间作使农田小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毛白杨幼林(3*2*18)可以使农田平均气温下降0.4 -0.7度,平均相对湿度提高4.5—12.2个百分点,平均风速降低44.5%—76.5%。第二,小气候的改善提高了粮食单产。在上述条件下,间作物亩产可比对照提高1.65%-31.8%。第三,项目建设增加了耕地面积。在山区,世行项目坚持以项目村为单位,按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凡在5度以上的坡地,都采取反坡梯田、水平阶(围山转)或鱼鳞坑整地、品字型栽植等措施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此举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每亩一般还可开发出3—5成的可耕地;在平原区,则通过开发沙荒增加了耕地面积。大名县在境内3条古河道形成的5条大沙带范围内(沙荒和流动沙地占60%以上)营造间作式速生丰产用材林8.85万亩,通过开发改造沙荒增加农业种植面积6万亩,林地间作小麦增加产量1000万公斤、花生1200万公斤。

(三)提高了农民收入。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农民在高产稳产田上种植农作物,两茬纯收入每亩也不足400元,而世行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首先是营造林木的直接收入。世行贷款造林一、二期项目,重点分布在中南部平原农区,其土地资源主要是沙荒地和次耕地。实行林粮间作后,由于农民的耕作对林木起到了以耕代抚的作用以及林木的边行优势效应,使毛白杨的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比相似条件下的毛白杨纯林提高30%—137%。保守一点,按每亩每年生长一个立方米计算,每亩每年仅林木一项就可增加收入400元;其次是间作的农作物增加的收入。沙荒地开发后仅种植花生一项,每亩可收获200多公斤,折合人民币400余元,同时,次耕地改造后,农作物产量至少可增长1倍。截至目前,定洲市共完成项目造林5.55万亩,仅间作物一项平均年增加小麦、花生作物产量500万公斤,增加收入700多万元。永清县、安次区在沙荒次耕地发展的1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同样取得了显着的效益。第三是发展经济林增加的收入。三期项目重点分布在山区县的贫困乡村,自1999年实施以来,在以项目村为单位按流域进行全面治理的同时,重点发展名、特、优、新及有市场前景的热杂果经济林,目前已涌现出临城的围场、赞皇的花木、涿鹿的赵庄、丰宁的两间房、承德的东窝铺等项目示范村。以东窝铺村为例,全村总面积1.48万亩,其中山场面积1.42万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243户,825口人,分别散居在东西两条沟,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实施世行项目后,共整地造林6000余亩,栽植各种果树9.65万株,并完成退耕还果600多亩,老果园改造120亩,果树高接换头1.4万株。人均栽植优良新品种果树120株,3—5年进入结果期后,仅此一项就会远远超过其人均收入3000元的目标。

世行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力地说明了世行项目造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项目村的林业发展模式,亦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

(—)加强组织领导。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解决木材供需矛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亦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同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速生丰产林的管理是严格的、科学的、也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仅涉及林业技术和资金财务管理,还涉及有关政策和广泛的群众工作。因此,每期项目开始前,省、市、县各级都要根据工作需要,由主管领导牵头,吸收林业、财政、计委、土地、审计等有关部门参加,建立健全各级项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并在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配备精干的技术和专门财务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聘请教学、科研、种苗、森防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支持组,使项目建设可以随时得到技术咨询和指导。

(二)周密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的准备阶段,首先要自下而上以政府名义提出参加项目的申请并履行相应的承诺,同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以项目县为单位的造林总体设计;在项目生效启动前,要编制严密的生产计划和资金计划,制定项目的实施细则、造林技术模型、施工设计方法、检查验收办法、会计核算办法、提款报帐办法等规章制度,作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间共同遵循的准则,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效地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计划、资金计划和以保证质量为核心的检查验收制度、报帐拨款制度,做到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

按标准检查验收。凡是无造林设计、造林成活率不达标、不符合造林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不予报帐、不予拨款。

(三)增加科技含量。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质量。为此,项目建设中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用良种壮苗。当前造林靠壮苗,长远发展靠良种,良种壮苗是造林工作的基础。据调查,用材林良种的蓄积生长量较之一般品种可提高30—150%。因此,各项目县以国营苗圃为中心,推行了“定点供种、定点育苗、定点供苗”的三定育苗办法,不仅保证了所需苗木的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良种的推广落实问题,确保了林木的速生丰产。特别是在三期项目中,良种使用率普遍达到了百分之百。二是推广适用技术。针对我省十年九旱特别是春旱的特点,在项目造林中大力推广了“abt生根粉、抗旱保水剂、地膜覆盖”三项技术。在1999、XX我省连续两年遭受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项目区由于采取了上述三项保证措施,造林成活率仍然达到了80%以上。三是加强科研和推广工作。世行项目实施后,先后开展了杨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和推广、落叶松良种引种和推广、项目实施效果监测等十几项科研推广课题,并及时将阶段性成果组装配套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加强技术培训。为提高项目区农民的技术水平,省市、县、各级都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并采取电视台讲座、发放录制光盘、编制小册子、现场参观考察、地头直接演示等多种形式不定期地对农民进行培训。三期项目实施三年来,仅省级就向6市、15个县、60个乡(镇)、340个项目村发放各种小册子、光盘、录象带等5XX余册(盘)。

(四)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经营管理机制是项目建设成败的关键。世行项目实施十年来,经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资金管理报账制。报帐提款程序是每年春季造林结束后,经专业队伍全面进行检查验收,由县(市)林业世行贷款项目办公室组织,按小班、树种,逐村、乡汇总报帐单据,经县(市)财政授权提款人签字,逐级上报到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然后,按规定办理有关提款报帐手续。报账制的优点在于,资金投入同造林成效直接挂钩,有效地避免了资金投入的风险,保证了投资效益最大化。二是经营模式多样化。项目造林以村为单位,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项目完成后根据农民的意愿,实行分户经营、股份经营或集体经营。但无论采取什么经营方式,其收益的大部分要归属农民。三是项目造林合同制。具体要求是,无论采取什么经营方式,都要签订土地承包(拍卖)经营合同。合同中要明确自主经营内容,权、责、利、义务、责任以及土地承包使用年限,土地承包(拍卖)使用年限不少于50年。同时要明确经核算和债务分割双方确认的承贷数量、还贷年限、还贷计划等。合同制的应用,将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大激发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成效。

在项目建设中,各级项目办都注意用社会林业、混农林业、立体林业等现代林业模式和观念指导实际工作,在保证林木速生丰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由于持续地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世行造林项目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其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高标准地完成了12万公顷速省丰产用材林,1万公顷名、特、优干鲜果经济林,更重要的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对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进和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借鉴和推行了世界银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在资金管理上坚持“投入有偿制、支付报帐制、使用专项制”,对于习惯了拨款造林粗放管理的干部群众来讲,约束当中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增强了质量意识、还贷意识、责任观念和效益观念,较好的遵循和实践了林业改革思想,是林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

三、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存在的主要问题。林业世行项目实施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有些地方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到已建项目的还贷、在建项目的质量、以及进一步的引进和利用外资问题。

1、 责任意识不强,短期行为突出。有些干部急功近利,

争取项目时积极主动,轻易承诺,但言而无信,一旦项目上马,就觉得万事大吉,于是出现了配套资金不到位,生产管理不扎实,在还贷问题上推诿扯皮等现象。我省一期项目从1998年开始还贷,按照现在的还贷条件,全省每年平均还贷400万人民币。就一个县来讲,每年最多还50万,最少还20万,且一般都涉及6、7个乡,几十个村,应该说还贷的压力并不是太大,但实际结果却很不理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省财政采取了财政预算逐级扣款还贷的办法。

2、 工作漂浮,管理粗放。有些地方不能按项目要求办

事,随意性很大,挪用、滞留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不注意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不能很好地研究和落实经营机制,习惯于大轰大嗡式的粗放管理,形成了上边一头热而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存有应付过关的心理,结果是既影响了造林成效又劳民伤财,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二期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得不中止了几个县项目的执行。

3、 认识不足,配合不够。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发展林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并且,世行项目造林不仅仅是林业部门一家的事情,它涉及到技术、政策、土地、扶贫等多方面的问题,以及广泛的群众工作,因此,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临城、涿鹿、承德等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造林,把项目造林作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来抓,积极协调林业、农业、土地、水利、扶贫以及财政等部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比较而言,有些项目县,对项目造林重视、支持和协调不够,工作方法简单,只是林业部门自己在孤军奋战,影响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几点意见和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对外开放是我省林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借鉴和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是促进我省林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世行贷款造林,一是贷款时间长,二是资金有保证,这既符合林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目前,我省的世行贷款造林项目已经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利用外资(贷款)造林,就其管理上来说是严格和烦琐的并且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国际形象。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利用外资造林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把项目建设抓紧抓好。当前,各地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和等、靠、拖的侥幸心理,从维护我省各级政府信誉和林业部门形象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认真督查,保证在建项目的优质高效,搞好竣工项目的扫尾工作。特别是在一期项目的还贷问题上,要采取目标考核、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以及现有幼林拍卖转包等有效措施,按计划完成还贷任务。

2、 严格管理,保证质量。我省世行二期林业项目将于XX

农村经济调查范文第2篇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原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元亩,西瓜元亩,西葫芦元亩环绕村子还重了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多元,年人均收入元。

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样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办法,上项目。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办法: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⒈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⒉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⒊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⒈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⒉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原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⒊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农村经济调查范文第3篇

近日,根据省社的工作部署,我们五大连池市供销合作社就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被调查对象有市有关部门领导、乡村干部、农民代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市社领导及部分基层社主任。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与模式

经调查初步统计,全市现有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5个,参与直接经营的农户258户,辐射带动农户4,000多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0%。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初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织形式多样化。按合作方式和运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组织、村级综合服务社、行业协会等类型,它们共同存在,共同发展。二是兴办多元化。包括供销社领办的、涉农部门领办的、农民自己创办的、也有社会其他力量兴办的。三是经营服务社会化。各类组织都是以服务为依托,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生资供应、种植、养殖等多项服务。四是利益共享。一些合作组织依托自身创办经济实体,吸引农民入股,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专业协会型。主要以特色产品为依托,以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为手段,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合作。龙镇发展村马铃薯专业协会,1999年将种薯“花525”进行了国内商标注册,定名为“龙发”牌,短短几年,发展村的种薯通过协会远销山东、河北、江苏、辽宁等地,20xx年入会农户和协会签订订单,种植种薯4万亩,全村1,200口人,人均仅此一项收入达6,000多元。

2、能人创办型。主要是发挥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农户创办合作组织,形成规模生产优势,其特点是灵活、便于联合,带动作用强,农民愿意接受。龙镇管君亭利用自己多年从事棚室蔬菜种植的优势,吸引本村多数农户种植棚室蔬菜,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3、股份合作型。体现在农民资本的联合和劳动的合作,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双泉乡龙丰村借助列入省机械化试点的机遇,利用国家和省投入的大型农业机械,20xx年建立了股份制农机合作社,集约化种植面积达80%以上,同时,为周边村屯开展有偿服务,带动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4、市场集散型。就是立足特色产品生产,通过组建合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品销售优势。龙镇大豆批发交易市场、二龙山土产站,通过完善收购市场,带动了大豆生产的发展。二龙山土产站在收购大豆时,与农民合作,20xx年10月——20xx年4月,共购销大豆2万余吨,为农增收20万元。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作用

一是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三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四是供销合作社的职能有了转变,明确了发展方向,使之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宣传不到位,思想认识不高。由于宣传不到位,有的地方乡村干部特别是农民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致使积极性受到影响,阻碍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当地的发展。

二是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大,发展不平衡。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在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扶持。多头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宏观调控乏力,发展不平衡。

三是多数处于初创阶段,发展数量少,规模不够。大部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初始阶段,还仅限一乡一村,规模小、实力弱、作用发挥不够。辐射带动能力、开拓市场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是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连接农户紧密程度不够。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缺乏管理和正确引导,部分协会没有章程,机制不健全,组织与会员的利益关系不明晰,没有稳定的购销关系,与农户的关系不够紧密。

五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环境不够好,制约发展因素。受规模、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同时政府扶持经济发展给予的优惠政策,合作组织也很少享受到,加之办事环节多,程序繁杂,服务滞后等问题,都在制约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农村经济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调查

abstract:for comprehensively found out and keeps abreast of the countryside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clears off the work mentality,proposed the next ti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the author has carried out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experience to the entire area investiga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foundation,has carried on the concrete analysis to the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economy organization.

keywords:the countryside specialized economic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对策,笔者在全面统计的基础上开展了点面结合的调查,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具体剖析:

1.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经营形势发展的需要,陆续建立了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社,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据调查统计,到2008年12月底,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6家,加入社员644人,带动农户1978户;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1以专业农户为主体,组建形式多样化。围绕特色农业或重点农户这一主体,我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组建,具体有以下三种:①公司加农户。主要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其技术、资金、加工、贮藏、销售等方面的优势,联合一部分农户,兴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如绿生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②涉农部门加农户。主要是乡镇(街道)的一些农科站等,在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过程中,吸收农户中的部分技术,经营能手或专业大户,逐步发展起来的。如兴华农机合作社等。③农户加农户。主要是农户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围绕某一产业,在生产环节或加工销售方面的联合和合作。如荷溪生猪专业合作社,就是一家由农民自行组织的集生产、服务、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组织。

1.2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经营模式产业化。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特色农业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和发展壮大的活力所在。在已建立的专业合作社中,绝大多数都是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建立发展的,起到了建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作用,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如天德绿色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生猪这一拳头产品,依靠科技,着眼服务,产销联接,有力地促进了生猪养殖的发展,使之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生猪存栏由专业合作社成立前的1000多头发展到目前的35000头,生猪养殖收入成为该片农民人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1.3以互惠互利为前提,合作机制市场化。目前我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重要的前提是“合作各方互惠互利,合作机制市场运行”。专业合作社一般具有三方面的规章制度:第一,有章程,明确协会宗旨、会员的权利义务等;第二,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会员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协会工作和重大事项;第三,协会会员须交纳会费。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一般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按股分红、利润返还。

2.主要作用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通过互助合作,既发挥了家庭承包制的优点,又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与市场脱节等不足,是农业生产发展进入新阶段后进行组织创新的有益尝试。主要表现在:

2.1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取消粮食定购后,我农业已全面进入市场化时代,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许多农民很不适应,感到身单力薄和束手无策,通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把单个的、弱小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力,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应对市场风险。同时,合作组织还是农民的良朋益友,它能按照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要求,发扬互助合作精神,积极帮助和带领农民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实用技术,传递市场信息,推广良种新法,加快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实现共同富裕。如天德绿色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6年成立以来,将该镇的9个生猪养殖户及其它乡镇的29个养殖户发展为本生猪养殖基地。合作社通过统一品牌、统一猪仔、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使该镇及其它乡镇的38户养猪专业户养殖规模稳步发展。

2.2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增强抵御经营风险能力。一方面,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出面与市场联接,实施订单农业,降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还可以联结龙头企业,增强技术、资金实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能出面与农户联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合作关系,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可以通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效地减轻风险程度。如绿生葛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施用土肥或有机复合肥,统一施用无公害农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合作社65名社员今年预计产值达到130多万元。

3.取得成效

3.1借助专业合作社,降低了种、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社员+公司的运作模式,统一购买生产资料、农产品加工,统一销售、储运等环节,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20%以上,合作社的产品作为一种“品牌”,销售价格增加了10%以上,其产品已逐步在市场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借助信用共同体,通过行业自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避免了农户之间、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社会的信用程度。通过信用共同体的形式,提高了种养户的抗风险能力。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一个桥梁,把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改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2采取“积极引导、择优扶持、认真把握住贷款授信制度,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减化贷款手续”等举措,对一些“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信用基础好”的专业合作社实行信贷倾斜政策,优先支持,为专业合作社解决了资金周转困难。

3.3通过灵活运用信贷资金、择优支持地方种养业,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力,为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的发展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4.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特别是乡村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明,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在工作中没有将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摆上应有的位置,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少政策上的引导和支持,导致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

4.2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不健全,做账不及时,报表信息不准确,不能及时向信用社提供报表,信用社很难得到专业合作社的真实经营情况。

4.3组织化程度不高。多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提供加工、运销、储藏服务的很少,与农民的关系基本处于松散状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对农民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4.4经济实力还不强。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遍规模太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加工能力、运输手段、交易方式以及从业人员文化素质都还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工作手段还较落后,掌握信息的面和量还不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

4.5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变小,经营困难,影响贷款的到期归还。

5.应对措施及建议

5.1提高认识、增强共识。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农村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提高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它是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联结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市场意识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要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政策扶持,切实搞好服务,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

农村经济调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极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45-05

1.引言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背景下城乡差距过大且呈明显扩大趋势,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提出全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战略,其战略重心是通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校正城乡失衡的严重偏差,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

值得特别重视的是,新农村建设是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推进的,实施的是因村施治、整村推进、分层建设、逐次展开的基本战略。因此,村级经济是新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基础层次,不仅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举措必然对其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村级经济的不同现实基础也将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绩效产生不可忽视的实际影响。从现实看,村级经济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进一步发展也客观地存在着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亟待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总体经济发展基础和水平不同,中国农村村级经济地区差异明显,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村级经济的差距较大。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的两个近郊县――邛崃和金堂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农村村级经济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促进西部地区农村村级经济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宏观思路。

2.村级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2.1基本情况概述

在被调查的125个村中,平均每个村有957户,315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927元。多数村地处丘陵和山区,其中地处丘陵的村有79个,占调查村总数的63%;地处山区的村有10个,占8%;有36个村地处平原,占29%。由于近年相继进行了村庄合并,两个县村级组织规模和人口规模都明显扩大,这是当前中国农村的普遍趋势。

2.2耕地承包与流转

在被调查的125个样本村中,平均每个村的耕地面积为2454亩。人均耕地面积0.78亩,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而且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均耕地占有量还将不断减少。由于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必然会导致农地的家庭规模经营小,农业收入低。20世纪80年代第一轮承包后,所有的村都依据人口变动因素进行过规模和时间不等的土地调整,以满足农户新增人口的耕地需求。1998年,125个村都进行了第二轮土地承包,绝大部分村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分地原则与第一轮承包一样,还是实行按人分地的原则。第二轮承包时,有37.6%的村的村民小组保留了机动田。在保留了机动田的村民小组中,其管理方式主要是租赁给农民,这样的管理方式占91.5%。平均一亩地一年的租赁费为143元。第二轮土地承包后,进行土地调整的村所占比重为56.8%,有接近一半的村没有再次进行土地调整。

在本村内,土地转包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平均比例仅为11.7%,平均转包费为324元一亩。尽管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以实现规模经营,政府也鼓励土地流转,但是现实中大多数有过剩土地的农民仍然不愿转让土地,而且土地流转的价格低廉。这主要是由于土地集体所有制使土地流转先天对外排斥,转让时优先照顾内部成员,对外承包则提高收费标准,这就使土地流动的范围小,成交的可能性小,土地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即使达成交易,土地细碎化的现状也使获得土地的农户事实上仍然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2.3农用生产资料购买和农产品销售渠道

从生产资料购买的情况来看,农民购买种子、苗木等农业生产资料最主要的渠道是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以稻谷种子为例,调查点农民购买的第一渠道选择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占65%;其次重要的购买渠道是集市或者代销点,占农民购买渠道的30%。其他粮食、蔬菜种子以及水果苗木的购买渠道与稻谷种子大体上一致。而仔猪的购买渠道主要是在集市上购买或者农户自己留种,差不多各占一半的百分比。

农户的稻谷、其他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使用的化肥大体上都是一样的,所以从统计结果来看,不同农作物的化肥购买渠道差别很小,农民利用的化肥购买渠道主要有集市、代销点、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上门推销的商贩。现仍以购买的稻谷化肥为例,有63%的农民将集市和代销点作为首选的购买渠道,其次有19%的农民最主要是从上门推销的商贩处购买化肥,还有16%的农民将农业技术推广站作为购买化肥的首选渠道。

从销售渠道利用的首选来看农产品销售情况,在118个有粮食销售的村中,有69个村首选集贸市场销售,占粮食第一销售渠道的58%;农民销售蔬菜同样最主要也是利用市场渠道,有117个村首选,占蔬菜第一销售渠道的84%;对于水果销售,农民还是主要通过市场渠道进行销售,有77个村首选,占水果第一销售渠道75%的比例;农民销售生猪则主要通过经纪人的渠道销售,有74个村作为首选,占生猪第一销售渠道的59%;而家禽也是通过市场渠道销售为主,有116个村作为首选,占家禽第一销售渠道的93%。

由此看出,当前农村流通方式总体上仍然是较为落后的,主要依托的还是传统的集贸市场。

2.4农业服务

在村集体农业服务方面,被调查的125个村中,有40%的村实行了统一灌溉排水;9%的村集体提供了机耕服务;17%的村统一实行了病虫害防治;仅有两个村提供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的服务,占2%;30%的村集体实行了种植规划;50%的村集体组织安排了劳动力外出;71%的村有农民技术员或者示范户。

从调查村总体上看,村级组织在农业服务方面水平低,发挥的作用较小。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小规模,分散化”的小农户经营形式,对统一技术和生产服务的需求不强,同时由于在农业服务中各农户地块小,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统一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培训以及销售服务的难度很大;二是现实中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薄弱,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能力能够为农户提供所需的生产技术服务;三是政府对于支农服务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调查显示,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农业服务主要集中在少量的机耕、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农户最需要的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等需求则基本无力满足。

2.5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与债务

调查结果表明,125个调查村集体收入情况比较好,收入大于正常开支的村有46个,占村级组织总数的37%;收支持平,仅能基本维护正常运转的村42个,占村级组织总数的34%;收入低于正常支出需要,不能维持工作正常运转的村37个,占村级组织总数的29%。

在所调查的125个样本村中,2006年村级财务平均收入为16443元,其中,上级政府拨入的收入比例最大,占总收入的50%,村级经济对财政补收入依赖非常大;第二大收入来源于村集体“一事一议”筹资,平均每个村为2455元,占总收入的15%,但这主要是为了当年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的筹资,集中于少数乡镇,事实上2006年有“一事一议”筹资的只有13个村,占调查样本总数的10%;村集体的其他收入来源主要是集体房屋经营收入、集体土地经营收入和集体池塘经营收入,在这三项收入里面,又主要以租赁性收入为主。调查反映出,区位因素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起到重要作用。有的村地处偏远,除耕地之外无任何资源可开发,没有好的发展项目,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差,严重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一些临城靠厂的村则发展空间较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尽管如此,多数村集体经济结构仍然比较单一,除上级政府拨款以外,收入来源多以房屋租赁、土地转让费等非生产性经营收入为主,生产性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较少。

在125个样本村中,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有75个村,占总数的60%。在这75个村里,完全依靠政府拨款的村有50个,占总数的40%;收入在1万~5万元的有42个村,占总数的34%;收入在5万~10万元的有5个村,占总数的4%;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3个村,占总数的2%。

在所调查的125个样本村中,2006年村级财务支出平均为15631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比例最大,平均每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8668元,占村级经济总支出的56%;村级财务支出第二大项是行政管理支出,平均每个村支出3703元,占总支出的24%;除此以外其他各项支出都不超过7%。

到2006年末,村集体债务平均为40.4万元,是村级平均收入的24.5倍。其中:无负债的57个村,占总数的46%;负债额0~5万元的32个村,占总数的26%;负债额5万~10万元的9个村,占总数的7%;负债额10万元以上的27个村,占总数的22%。调查表明,村级债务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基础极为薄弱,负债额越来越多,负债面越来越大,空壳村、负债村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村级负债资金的使用,最主要的是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很多村投入非生产性建设过多,水泥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导致村级资金积累不足,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2.6农民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在被调查的125个样本村中,有83个村的农民没有参加一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是专业合作社,比例高达66%。只有42个村的农民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是专业合作社;98个村没有一家龙头企业在本村建设农业生产基地,比例高达78%。仅有27个村有龙头企业的农业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总数为54个。调查问卷显示,即使在有龙头企业的村社中,龙头企业对农业和农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不强,与龙头企业有订单的种养殖业农户数量都很少,龙头企业收购当地的农副产品数量也相当少。

2.7村级领导班子和基层自治

在被调查的125个样本村中,95%的村已实行村委会直选制度,95%的村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是由村民直接提名产生。2006年,平均每个村召开了5次村民代表大会,每个村领取工资的村组干部平均为20人,其中,一般村组干部主要由村委会主任(村长)、村支部书记、村会计、妇女主任、民兵连长和各小组组长组成;跟以前相比,54%的村村组干部人数没有变化,33%的村村组干部人数有所减少,17%的村村组干部人数增加。

125个调查村中现任村支书平均任职年限超过9年,年龄超过50岁的所占比重最大,为44%,有初中学历的人最多,占37%,有63%的村支书没有担任企业管理的经验;现任村委会主任的平均任职年龄超过7年,年龄同样也是50岁以上所占比重最大,为42%,有初中学历的人最多,占53%,有73%的村长都没有担任企业管理的经验;村支书和村长的月工资平均分别为440/月和430元/月。

调查显示,村级组织干部年龄老化现象较为突出,同时文化结构偏低和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也是突出问题,这既与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直接相关,也同农村因农业缺乏效益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衰落有一定关系。

3.基本判断

对邛崃市和金堂县125个村村级经济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级经济面临着一系列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突出问题,而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对当前村级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有准确的判断。以125个村级经济调查问卷为分析基础,我们对四川大城市远郊农村村级经济发展形成如下基本判断:

3.1土地承包关系趋于稳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但总体规模仍然有限

改革以后,土地承包制的政策取向是以公平优先为基本指向的,即大多数地区都是根据人口变动不间断地调整土地,以满足农村内部新增人口不断增长的土地需求。对邛崃市和金堂县的问卷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一事实,在被调查的125个村中,所有的村社都进行过规模不等的土地调整。然而,频繁的土地调整不仅容易导致土地纠纷增多,而且直接造成农民对土地利用缺乏稳定的长期预期,加剧掠夺式利用土地的短期化行为,影响农民对国家土地政策和法规的信心。因此,从1998年实施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后,有近一半的村没有再进行过土地调整,这充分说明当前为农户提供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土地政策的宏观导向是较为有效的,促进了土地承包关系的基本稳定,对提高农民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的意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但是,土地流转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而必然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调查表明,即使在大城市远郊农村,有地方政府明确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农村土地流转率也只达到13%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仍然表现为规模不大、总量偏小的基本特征。

3.2土地流转形式由内部流转为主向外部流转为主转化,被动需求逐步向主动需求发展

在早期,土地流转大多是在村社范围内部进行的,当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外出打工或农户的家庭劳动力缺乏时,农户之间在不改变承包权属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土地使用权的自愿流转。这种土地内部流转形式其本身的规模不大,不会形成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幅度扩大,其土地转让价格也不高,一般在每亩每年200元以下,有的甚至是无偿转让。目前在缺乏吸引外部生产要素进入条件的偏远农村,土地流转基本上仍然维系着这种内部流转为主的形式。

从近期看,土地外部流转是一种加速发展的新的土地流转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在政府的政策导向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投资领域,它们对土地的需求与传统的小农经营截然不同,要求土地的连片集中和规模化经营,而由这些工商企业出面与一家一户的农户谈判,其土地集中的成本势必较高,由此导致村级组织普遍直接介入进来,并带来土地流转在规模、形式及利益分配关系上都发生了与上述土地自发内部流转完全不同的做法和趋势。实地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土地向外部流转的规模明显加大,速度明显加快,而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直接或间接介入,是促成农村土地流转全面提速的主要因素。

还应指出的是,以往的土地内部流转其需求动因基本上是被动的。一些农户因外出务工或者种地困难对外转让土地,承租方多为亲友或者近邻,主要是保证耕地不被闲置和抛荒,承租方支付很少的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在当前工商企业逐步成为土地流转主体之后,土地流转的被动需求就变为了主动需求,这些企业是为实现收益目标最大化而租赁土地的,对土地有一定的规模、质量和区位要求,因而土地流转价格显著升高。在被动需求的情况下,土地流转价格一般不高于每亩每年200元。而在主动需求条件下,由业主和龙头企业规模性承租的土地一般价格都超过500元,在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土地流转价格甚至超过1000元。

3.3村级组织是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组织基础,但现实中功能衰减的矛盾十分突出

与其他地区的情况完全相似,村级组织(包括村委会和村支部)是邛崃市和金堂县农村最基本的组织基础,理论上应承担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的多重功能。但调查表明,实践中尽管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村级组织提供运行经费,由县级财政直接向村干部发放补贴和直接进行村社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对强化村级组织的作用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但村级组织功能仍然普遍趋于衰减,大都主要承担上传下达的行政性公共管理职能,而在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所调查的125个村中,绝大多数村没有能够带来经济收入的集体经济项目,也很少有村采取了“一事一议”的筹资机制进行村内公共设施建设,能够为农户提供必要的统一生产服务的村的比重同样也相当低。

此外,村级干部年龄老化,能力不足,村级组织民主化管理程度不高也是当前村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同样对村级组织的功能弱化过程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村级组织的未来发展依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

3.4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实际运行过程十分困难

调查表明,村级组织的功能衰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经济实力薄弱直接相关的。125个调查村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所占比重为60%,而其中没有任何集体经营性收入,完全依赖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资金的空壳村的比重又高达40%。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村级组织不仅难以在促进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而且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对数量有限的财政转移补收入依赖很大,其自身运行必然十分困难。或者什么需要支出的事都不做,被动地以无所作为方式保持生存性运行状态,或者超越现实条件约束,以举债的短期化方式强求发展,致使村级组织债务沉重,运转艰难。125个调查村中有负债的村的比重达到54%以上,平均每个村的负债额高达40.4万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毫无疑问,村级组织开辟新的收入来源的空间正日趋缩小,运转困难的矛盾只会加重而难以有效减缓,其对政府的依赖性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增强。在此条件下,不仅要求村级组织更多地发挥代表农民利益的自治组织的作用愈困难,而且依托其整合资源发展村级经济方面的功能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3.5农村流通体系发育十分滞后,传统购销方式仍然扮演主要角色

在农业市场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规模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对健全的市场体系依赖性就越强,就越需要现代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营销方式加以支撑。但对125个村的问卷调查证实,当前农村流通体系发展滞后,功能弱小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农村生产资料购买渠道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余地很小,农民仍然主要是以单家独户的传统方式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产品,采用集体购买、专业批发、订单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的农户所占比例还微乎其微。

就总体而言,农村发展中生产与流通失衡的矛盾仍然十分普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还存在许多困难,农民进入市场的通道并不畅通,并且交易成本较高。更重要的问题是,现有的村级组织基本上没有进入农村市场流通,并未能在这一重要领域发挥其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3.6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较低层次,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有限

农业产业化是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在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建立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是衡量一定区域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对邛崃市和金堂县的实地调查看,农业产业化总体上仍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数量少、覆盖面小,带动能力弱。125个调查村中有78%的村没有龙头企业进入,66%的村的农民没有加入任何合作经济组织。另一方面,即便在有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村,其与农户之间也只是简单的契约购销关系,利益连接松散,稳定性较差,对农民利益保障的功能不强。此外,还有一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实质是政府行政干预条件下产生的挂牌组织,农民参与度很低,基本上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现实条件下,农业产业化尚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总体上还表现为少、散、弱的基本特征,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料购买难和农产品销售难矛盾方面发挥的作用仍然极其有限。尤其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村级组织不仅对依托自身资源吸引龙头企业进入难有作为,而且对推进各种合作经济组织成长也缺乏内在动力。由此可以推论,如何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在村级经济基础之上构建农业产业化的坚实的组织支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结语

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村级组织是中国农村社会管理组织结构中最基层的社会管理组织,是现实条件下中国乡村治理所依托的关键性组织基础。事实证明,农村村级组织仍然履行着村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任何轻易否定或者简单削弱村级组织作用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目前面临的基本矛盾是,村级组织原有的经济基础已显著削弱,开辟新的收入来源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受自身运转困难和对地方政府依赖性增强双重因素制约,村级组织能够为农民提供的生产日趋减少,其经济功能不断减弱,在经济方面对农民的吸引力也就必然不断趋于降低。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客观上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多元化利益主体,村级组织日益广泛地从经济发展领域退出而更多地承担公共管理和社区发展职能,这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从这个意义上判断,中国农村村级组织事实上面临在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