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竞技服务

体育竞技服务

体育竞技服务

体育竞技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奥运争光类;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提供方式;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16-04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roviding Measures of Competitive Sports of Olympic Focused Service Products

WANG Yan1, WEI Lai2

(1. Sports Department,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oriental College Campuses), Beijing 065001 China; 2.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enter,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Beijing 100763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service provider of competitive sports aiming the glory of Olympic Games and reviews the service providing measures of China’s tradition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reality, the supply of the Olympic focused competitive sports services has multiple possibilities, such as using the special funding, university sponsorship, entrusted production and contract model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roduction.

Key words: Olympic focused; competitive sports service products; supply measure; Empirical studies

1 传统奥运争光竞技体育提供方式的评价

1.1 举国体制的概念和特点 举国体制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至80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调查显示,当时主要是指由“全国一盘棋”和“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指导思想,以及在此指导思想下形成的“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全运会赛制和国家队长期集训制三者构成的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方式。这种在体育系统内高度整合资源的组织管理方式由于类似于“两弹一星”的模式,被形象化地称之为举国体制[1]。

举国体制是以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奥运会夺金为主要目标,以国家与省级专业运动队为主体,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以全运会为调动地方体育资源的重要机制,即“一条龙”的训练体制、全运会赛制和国家队长期集训制三者构成的竞技体育组织与管理方式。

1.2 举国体制产生的背景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受当时的政治气候、经济基础、传统文化、国民心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包办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之所以说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主要是因为举国体制依赖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计划经济时代关于道德人的假设;二是计划经济时代,资源的有限性和政府强大的资源支配能力。

1.2.1 道德人假设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重重威胁,国家及其公民总会不惜任何代价来保卫取得的胜利。“这时,个人的命运与集体的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集体的安全成为个体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这种环境促使每个人优先努力保证团体的安全,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奉献、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具有这种特征的经济行为主体我们称之为道德人。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经济活动不需要严格的讨价还价,交易费用很低;在企业内部监督费用很低,人人比干劲,个个争上游。正是在这种条件下,用计划来配置资源才成为可能。”[2]竞技体育既被当成教化民众的手段,也是建立在这样的人性假设上。竞技体育提供了正面教育的良好素材,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牺牲精神、爱国主义”是强化“道德人”的有力工具。同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及工作人员也会用这样的精神进行自我激励。当时各级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惟一目的就是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打破英美帝国主义的政治和外交封锁。

1.2.2 全能型政府具有巨大的资源动员能力 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直接建立了国家和省市两级办专业运动队、地市和区县两级办业余体校。专业队纳入国家编制,运动员在役时拿工资,衣食住行由国家统包,退役时由国家分配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可以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能够集中有限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举国体制“短时高效的实现了我国竞技体育跨越式的突破[3]”应该说,这样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表1)。

1.3 举国体制的困境

1.3.1 举国体制对资源的影响 竞技体育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由于分工不够,协同不足,缺乏在国家层面这个大系统整合资源的做法和机制,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在实践中形成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各自闭合的系统。在体育事业单位中,其中72%的人员集中在三线队伍上,这个系统发挥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功能(图1)。它保证了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居于领先地位的优势。

图1 竞技体育三线队伍人数分布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教练员的队伍主要是来自退役的专业运动员。由于教练员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文化及理论方面的培训,专业运动员的培养主要是依赖经验,很容易形成不计成本的、高淘汰率的“粗放型训练”。很多省市退役运动员占在编运动员总数普遍达到1/3,部分省市甚至达到1/2。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最为核心的要素,由于专业运动队体制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困境、由于粗放型训练和早期的专业化加大了运动员伤病的风险等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现有体制“包袱”越来越大,积重难返;二是,受到“警示”的新生后备力量供给不足。一方面,进入市场经济、拥有自的企业不肯再接受文化程度不高的退役运动员。更多家长也开始由送孩子去运动队转向让他们考大学,导致少体校招生人数减少[4]。

1.3.2 财政压力 对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而言,财政压力主要来自于对竞技体育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导致财政支出的增长率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尽管如此,很多省市体育事业经费只够维持少数优势项目的运作(表2)。最终,出现了财政压力。既然奥运争光竞技体育服务产品投入过多是举国体制财政危机的直接原因,那么面对财政压力,政府直接做出的政策调整恐怕就是减少国家承担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生产数量,以此节省财政支出,称之为“甩包袱”。国家“甩包袱”的同时,总是伴随着权利的下放。国家之所以甘愿下放权利,是因为经过利弊权衡,认为这样做是合算的。因此,可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中国足球职业体育改革的原因。1992年,在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红山口会议上,就曾对“放权”产生了激烈的争论[5]。既然从财政获得的收入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那么,唯一能够有所作为的就是向新兴部门征税。因此我们称之为“向新增财富征税”。而以足球为突破口的体育体制改革正是出于这样的压力而做出的选择。“矛盾与问题的积累已经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5]1993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又颁发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提出了6个方面,29项改革措施。1994年全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联赛举办,随后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网球等项目也纷纷组建职业俱乐部,开展职业联赛。

1.3.3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 在计划经济时期,当外部的威胁消除使中国老百姓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由意识形态提供的激励作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递减。构成计划经济体制基础的“道德人假设”开始动摇,人们回到了日常的柴米油盐以及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中。老百姓开始关注自身利益、追求个人效用,还原为经济人。作为生活在这样一个追求自利的环境中,运动员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就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田亮、王郅志到彭帅,一系列的收入风波事件揭示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矛盾和冲突。国家是竞技体育市场的垄断者,在竞技体育的市场上,“运动员是不允许使用经纪人,或私自和经纪公司签约的。因为在我国,国家承担了培养、训练运动员的一切费用和责任,所以运动员的个人行为是受限制的。”

1.4 对举国体制的评价 在不考虑效率和各种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举国体制产出的成果显著,使中国迅速成为竞技体育的大国。但这样生产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效率的损失。其实任何一项服务或产品的提供如果采用举国体制的办法,光从结果上可能都会成功。问题在于,国家的财力有限,不会对任何公共服务的提供都采用这种办法。公共支出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主要方式,其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因此,举国体制已经不可能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制度安排而得以延续,而只能是着眼于特定目标而采用的一种具有项目管理特点的运作方式。

从经济学角度,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政策执行障碍、政府的政治偏好等因素制约,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双边垄断、预算最大化等问题,这种由政府作为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唯一配置者的方式,缺乏经济系统中应有的竞争机制和成本效益观念,缺乏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寻租行为,而且政府负担较重"种种矛盾的存在迫切需要对举国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

体育体制改革经历了20年,但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从来没有真正改变过,在我国,这种体制更是一种制度安排而非选择。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举国体制的都形成这样的共识:政府作为唯一生产和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模式需要变革。

2 多元化生产方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奥运争光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由于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唯一的提供者和生产者。事实上,政府直接提供奥运争光体育产品会存在很多弊端:

第一,在决策方面,对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存在决策偏差[6]。

一方面,政府决策者个人的能力和认识偏差也会影响到决策;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多重委托――关系中,体育部门的官员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权力最大化或官职最大化,而对其政绩的评估最易于量化的标准莫过于金牌的数量,因此他们的决策最容易量化以金牌数量为标准,而不是以人们的需求为标准。官员的“经济人”行为,更是可能形成政府供给的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人们不需要,形成无效供给过剩,而人们需要的政府又没有办法供给,形成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

第二,存在着“软约束”的缺陷。这种“软约束”主要体现激励、监督和竞争机制等方面。政府对竞技体育服务提供的垄断遏制了竞争,而竞争对于激发人的内在潜力、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垄断性使其推动了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同时推动了提高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供给效益和效率的内在动力。就激励机制而言,政府成本上升和收益相脱离,其工作人员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源泉,在他们之间形成了对程序而不是对结果负责的文化氛围;从监督机制来看,由于政府同社会公众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行为的生产过程缺乏清楚的了解,不能施以有力的监督;就竞争机制来说,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居于垄断地位,因此,他们在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考虑和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

2.1 多元化生产及其形式 以往竞技体育“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主体是国家集训队、省级专业运动队和地县级体育运动学校。是完全由政府直接创办的体育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对这种单一的专业竞技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代之以多元化的生产主体。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投入,发挥政府的协调、控制、监督和指导的作用;以私人性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推动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和私人供给。发挥中学和大学为主体的校际运动队的作用,以此作为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

2.1.1 专项资金资助 政府可能通过设立专项运动基金的方式提供奥运争光竞技体育服务产品。例如建立奥林匹克运动基金的形式,对有运动天赋但是没有物质条件进行训练比赛的青少年进行物质上的支持,鼓励他们进行运动训练。如法国于1976年建立“发展竞技体育国家基金”,美国于1984年建立“美国奥林匹克基金”,澳大利亚1989年建立“澳大利亚竞技体育基金”,德国1967年建立的“援助德国竞技体育基金”等[7]对运动员进行资助。

2.1.2 高校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问题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我国训练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如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8]。

高校培养模式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将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目的是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严格的说,高校培养模式又可以分为很多具体的、不同的方式,比如,高校组建运动队、小学―中学―大学连贯培养形式等,总的来说,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

其一,这一模式试图在提高训练水平的同时,解决运动员授受系统的文化教育问题。在保证训练的前提下,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使运动员基本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能力,以解决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使运动员能够安心训练,在运动员退役后,会大大减轻就为安置的困难[9]。

其二,使竞技体育更能吸收到优秀的、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举国体制运行系统的封闭性使很多家长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业余体校,而更愿意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全的人。高校运动队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矛盾,使竞技体育能够吸收更优秀的后备人才。

2.1.3 委托生产――合约模式 签约培养的模式在国外很常见。对于具有天赋但苦于没有训练条件和机会的好苗子,国外的体育经纪公司往往会与之签订合约。对经纪公司来说,这可以看作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星探”在这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很多一流的运动员都是通过与签约的方式获得成为精英运动员所必需的训练和比赛的机会,比如德国网球选手舒特勒就是从小与一家体育公司签约,公司培养他、让他参加比赛,成名后,舒特勒的奖金和广告收入与公司按比例分成。

市场提供竞技体育服务产品可以化解国家和个人提供的风险。在国际重大比赛特别是奥运会的时候,国家可以通过合约的形式向经纪公司租用运动员,并付给一定的费用。

2.1.4 非营利组织生产 从业余体育组织中,产生的有天赋的运动员,在业余体育俱乐部中进行初级的训练和比赛,进而进入更级别的训练和比赛。非营利组织可以接受政府部门的款和社会的捐赠。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民间资本对运动员的资助,由李宁、许海峰等前世界冠军发起建立的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是一家尝试以民间力量支持非奥运项目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的机构。潘晓婷就是接受了这个基金会的资助,到国外参加斯诺克比赛。

队员平时的活动由俱乐部自行组织,以“自我娱乐”的方式进行,遇有世界或重大比赛,可以整队出动或抽调人员另组新队,在此集训期间由国家管理,有的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属于租借性质。

2.2 个体提供模式 家庭培养模式在世界职业网坛相当普遍,像格拉夫、阿加西、大小威廉到莎拉波娃,都是在家庭培养模式下取得成功的。在中国,以台球运动为代表的个体生产模式,即以家庭为主培养球员的方式,从丁俊晖、田鹏飞、傅家俊等台球界新秀的成才之路,说明竞技体育并非举国体制一种模式。这些通过家庭培养走向世界的选手,凭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争得荣誉。

家庭式的培养,尊重个人兴趣选择。这种培养方式灵活性强、个人目标明确、参与者机会均等。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不断取得的骄人成绩直接激发了广大台球爱好者的兴趣,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台球运动中来,使从事台球竞技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但是这种家庭提供的模式风险大,一般的家庭很难承受经济和不结果不确定性的压力。但是,如果通过国家设立的专项竞技体育基金对其进行资助,则可以化解这样的风险。

由于我国竞技体育具有一套十分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竞技体育部门的发展过于强大,使得其它类型的组织难以正常的成长,发育十分不健全,组织形式极为单一。同时,举国体制的财政统包会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社会资本的进入,举国体制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运作方式挤压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市场主体可配置的资源总量有限,且配置成本太高。

3 结束语

从单一的政府提供政府生产到多元化提供多元化生产的过渡。关键是竞技体育政府生产政府垄断的打破、多元化利益主体的进入、体育运动的群众基础等一系列条件。事实上,传统的“举国体制”培养模式也将逐渐由单一的专业培养、国家包办向专业和业余结合、体教结合的方向发展,并慢慢融入一些市场化的因素。多元化生产主体的最终实现,还在取决于外部条件的逐步成熟,这些条件包括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品的市场供给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产权问题、社会组织的发育,等等。公共体育服务产品多中心体制意味着政府逐渐让渡一些权力给私人部门,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元伟,鲍明晓,任海,等.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8.

[2] 朱恒源,倪凡.通向计划的道路――关于改革起点经济学分析[M].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天则论从(1998).

[3] 杨桦.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7.

[4] 王镜宇,公兵.体教结合调研篇之一:体教结合20年收效甚微..

[5] 王俊生.我知道的中国足球――王俊生回忆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6] 卢文云,我国竞技体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6.

[7]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国家图书馆藏书,2000,32.

体育竞技服务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决定》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精神为指针,以开展生殖保健服务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在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龙头作用,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向深入开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改革内容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分别对市技术指导站的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分配机制进行改革,达到更新服务观念、增强服务功能、提高队伍素质的目的。

(一)用人机制改革

全面推行以竞聘上岗制为主要内容的用人机制改革,有效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素质。

1、定岗定员

按照科室设置和工作需要确定竞聘岗位及人数。具体确定为:门诊室:医生3人;住院处:医生3人、护士4人;B超室:医生1人;化验室(优生试验室):化验员1人;药局:药剂员1人;男性保健门诊:医生1人。

2、竞聘上岗

(1)、竞聘条件:

在市技术指导站从事技术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方可参加竞聘。

(2)、竞聘程序:

1 2 3 4①申请:符合竞聘条件的技术服务人员对拟竞聘岗位提出书面申请。

②资格审查:由市计生局对提出申请的技术服务人员竞聘资格进行审查,对符合竞聘条件的技术服务人员名单和拟竞聘岗位上榜公布,接受群众审查。

③竞聘方法:采用理论笔试、实际操作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打分,对参与竞聘的技术服务人员择优录用。所有竞聘人员的考试成绩统一张榜公布。

(3)聘任时限:

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技术指导站技术服务人员每三年进行一次竞聘。

3、职称晋升

技术指导站已具备晋升职称资格的技术服务人员在三年内要完成职称晋升任务,不具备晋升职称资格的要加强学习,争取职称尽早晋升。鼓励技术服务人员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对不思进取的技术服务人员将调离现工作岗位或予以分流。

4、管理考核:

对已聘任技术服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以效计酬制和考核评估制,采取平时抽查、半年初评、年末全面考评的方法,全方位进行考核评估。对年度考核不称职者予以警告,连续两年不称职者予以解聘。

(二)管理机制改革

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市技术指导站的规范化管理。

1、以制度规范行为

建立健全《值班、交接班制度》、《入、出院工作制度》、《医嘱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查房制度》、《病案管理制度》、《医疗管理、统计制度》、《急诊室工作制度》、《抢救室工作制度》、《手术室工作制度》、《注射室工作制度》、《分娩室工作制度》、《化验室工作制度》、《B超室工作制度》、《住院处工作制度》、《病房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和《推行承诺服务管理细则》、《市技术服务工作人员管理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严格以制度规范行为,实行规范化管理。对违反制度的技术服务人员予以警告、罚款、留用察看直至开除。

**年技术指导站经济指标总数为30万元,各科室具体经济指标如下:

门诊室:7万元;住院处:18万元;B超室:3万元;化验室(优生试验室):1万元;男性保健门诊:1万元。

2、签订经济指标责任状

在核定年度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科室与技术服务人员签订年度经济指标责任状。签状后,技术指导站技术人员每月只开基础工资,其余部分作为当年抵押金,待年终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发放。

3、奖励与处罚

年终完成经济指标的技术服务人员,当年抵押金全部返还本人,并对其完成经济指标后超额部分按五五分成进行经济奖励,在技术服务站评优、评模、晋级时予以优先考虑。年终未完成经济指标的技术服务人员,其未完成部分经济指标用本人当年抵押金补齐。如补齐后抵押金尚有结余,则将余额返还本人;如抵押金不能补齐经济指标差额,所缺部分向其本人收取。对连续三年完不成经济指标的技术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留用察看,期间只开70%的基础工资;如在一年留用察看期中仍完不成经济指标的,予以辞退。

三、几点要求

1、要加强对技术指导站改革工作的领导,为技术指导站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2、做好舆论宣传和思想发动工作,切实转变技术服务人员思想观念,动员技术服务人员积极参与。

体育竞技服务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基于核心竞争力概念和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环境,设计了学习型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模型,继而提出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并进行了案例证实分析。同时,指出培育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础,服务终身职业教育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扎根行业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 核心竞争力 终身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制定发展战略必须思考的关键课题。提供职业教育,并为在职人员提供终身教育是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根本办学使命。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在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塑造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应该致力于职业教育能力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模型

C.K.Prahalad和G.Hamel在分析日本企业如何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超过美国企业时,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如果将企业比做一棵大树,核心竞争力则是树的根基,发挥着提供养分和支撑全树的作用;由核心技术所制造的核心部件如同树干树枝;用来满足目标顾客需要的各种最终产品正是依赖核心部件所生产的,如同树叶、果实和花朵。

基于以上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模型。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教育优势,能同时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技术型人才对终身教育的需求。这种核心竞争力保证培养的人才比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更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在行业中有更多发展机会,并且这是一种其他院校很难模仿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这棵大树,树叶、果实和花朵就是被学校培养出的满足企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技术人才;树枝就是学校用来培养学生的软件和硬件,包括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科研团队、深度参与和紧密合作的企业等,这些都是人才培养的直接条件和内涵所在;树干则是确保学校有效运营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能力和制度保障;根基就是使学校各项办学资源能被有效整合和运用的独特能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差异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性表现为行业背景和特色,体现的是依托于某一行业的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越强,差异性越高。这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轻易模仿、复制的独特优势。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学校与行业中龙头企业长期合作,建立互惠双赢而积累起来的联系,是经过漫长的过程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独特能力。

第二,整合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能力显示,而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学校对不同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不同专业和各种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后,在综合竞争力基础上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核心能力。它体现了一种整合性,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效整合,有机结合。

第三,扩展性。从系统论的视角看,高职院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应该具有前瞻意识,准确预测系统内外部的变化,适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和发展,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转换,并且能够不断向横向、纵向延伸,扩展到学校的科研、教学、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等一系列环节上,促使高校不断与时俱进,调整与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满足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四,价值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应该为学校的办学使命服务,即培养出为企业所认可和重视的技能型人才,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以满足职业技能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投资高等教育回报率的期望。这种价值是需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办学职能和办学目标来实现让渡,并且是经过学生和社会的检验予以认可的。

二、高职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依托行业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必须依托行业,这是与普通高校相区别的关键。高职院校以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为背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整合各种办学资源,将行业中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融入学校事业的各个方面,形成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专业、课程建设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抓手。专业和课程是体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专业优势与课程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核心。高职院校要从服务地方经济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产业优势,结合本校的办学历史与发展成就,利用自身资源,着力培育自己的特色专业,努力打造精品课程和优秀实训基地。

办学声誉是高职院校的无形资产。塑造声誉的过程,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过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力争使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在为行业服务的过程中赢得良好的声誉,由此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提高,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发展。

3.“双师”队伍建设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双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学校培育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原动力。高职院校应以教学梯队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学历层次、优化企业背景为重点,完善学校吸引、遴选、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首先要着力于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提高其职业教育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其次要着力于企业技术专家的引进,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的高级工程师、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逐步扩大外聘教师的比例,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机制。再次要着力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师德制度,把师德作为任用、考核、奖惩与晋升的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学习型高职院校具有能够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以应对经济社会需求变化的品质,因此,善于学习是高职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必备素质。学校的学习不只限于教职工个体的学习,而是学校层面的学习。因此,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既能保证教职工的个体学习有效转化为学校的学习,也可为教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只有同时具备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的资源才有可能成为学校的核心能力,共享型信息能够带来高附加值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每一所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特点,所掌握的信息尤其是默会信息很难被其他院校所模仿。教职工知识信息专业化方向与程度的差异,以及信息与教职工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各高职院校最终集聚信息的差异性。同时,高职院校竞争性合作战略思想的形成,使学校与外部组织的竞争性合作显得必要且可能。尤其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结成各种松散程度不同的网络组织,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相长,借助与联盟企业的技术人员合作,相互传递技术,锻炼教师能力,共同完成项目。

5.价值观管理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必须善于将专业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校企合作优势等进行整合,使各类资源要素发生功能上的耦合、裂变,形成系统化的、强化的、异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而有效整合离不开和谐的文化氛围,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价值观管理,是学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学校内部形成全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要素。开展学校价值观管理,首先,要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系,需要通过各层次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来提炼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将文化变革转变为人才培养态度、人才培养活动和人才培养任务的改变。再次,要让所有教师致力于持续学习、不断改进、定期检查价值观和使新成员融入这种文化。

6.服务、创新是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动力。高职院校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如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某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和知识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学校间的竞争会对生源质量和数量形成直接的影响。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不能只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而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所拥有和控制的资源,抓住各种市场机会进行教育服务,并在服务中持续创新。服务终身教育和持续教育创新是高职院校维持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动力。作为培养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自身必须是技术领域创新的源头。唯有致力于优良的服务和持续的创新,才能创造和保持学校竞争优势。

三、结论

1.培养核心竞争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提供者,面临着来自生源、用人单位、同类院校等现有竞争者的制约。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培训等的发展,学生获得教育机会的渠道越来越广,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使企业有了更多的挑选余地,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潜在竞争者的角度看,《2007企业大学白皮书》公布的对企业大学主要功能的调查,87%的企业大学选择为企业培养人才,58%选择了企业文化传承,47%选择推动企业变革,13%选择了整合产业链,19%选择企业品牌营销,只有4%选择将企业大学作为集团利润来源之一。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政策的推行,企业大学对高等职业教育将会形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只有集中有限的资源,致力于塑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

2.服务行业和终身教育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可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继续教育并不局限于学历教育领域,而更多的是接受行业新技术的继续教育培训。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借助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满足人的终身教育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体育竞技服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运动技能;技能教学;模块教学

新课程强调的是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色彩,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当中,不能完全照搬训练运动员的那种手段和方法。特别要重视的是,竞技运动应该要为增进学生的健康服务,也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竞技运动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竞技运动进入课堂必须进行“教材化”改造,要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色彩,要修改规则、练习方法和要求,以适应学生实际需求。教学中对技术细节不能要求过细,也就是说在我们体育教学当中,不能完全照搬专业运动员的手段和方法,可以通过降低难度、自定规则或商定规则的方法进行。首先,运动技能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是为所有学生锻炼身体、形成良好习惯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服务。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如果运动技能的教学不考虑这个问题,仅仅是就技术谈技术,仅仅是为技术而教、为技术而学,那么它的作用和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培养运动员不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任务,运动技能教学不是为培养运动员服务的,培养运动员是学校训练队或者是少体校的任务,两者肯定是有区别的。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不但没有淡化运动技术的教学,新课程没有淡化竞技运动,更没有说要把竞技运动赶出学校的运动场。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强化了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教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重视提升了运动技术技能教学的内涵,很好地运用了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手段和方法,增进了学生的健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这样的运动技术学习、运动技能学习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才能体现它的教育功能。

我认为我们的学生都是普通的孩子,他们不是专业运动员,他们身体素质差、底子薄,对各种运动技术很少接触,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动作技术的难度,往往会给学生造成恐惧感,甚至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很可能技术还没有学、动作还没有做,心里就产生了“打退堂鼓”的想法。记得刚毕业的时候给学生上跳高课,那时候身体素质好,技术也熟练,动作优美标准,上来就把横杆调到1.65米,然后轻松地做了一个完整的背越式跳高示范动作。同学们马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可是到了练习分解动作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说不敢做,我就找了几个平时关系比较融洽的学生了解情况,学生说:“老师,这么难的动作只有运动员才能做得出来,我们这辈子看来是别想了。”任凭我怎样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可还是没有几位学生愿意站出来做动作,最后那堂课的背越式跳高教学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的学生需要简单有趣、技术难度较低的运动项目,在这些简单的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感,比较容易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不妨降低技术的难度和要求,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尝到锻炼的甜头,也为以后提高其技术难度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我在背越式跳高内容教学中,没有对内容进行改造,从而导致了教学的失败。同时也要注意,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色彩,不是谈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更不是不要竞技运动技能,只是不能原封不动照抄照搬。

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从单一的、固定的行政班级组织形式,向多样、弹性的教学班组织形式转变,也就是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实施选项教学。从目标上一步一步细化,细化到课时目标的时候,就已经变为一个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那么,在课时内容确定之后,对于某一个技术、教学技能的学习,教师经过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后,通过教学设计使之能够真正成为实现领域目标的一个载体。

体育竞技服务范文第5篇

(1)功能性:服务发挥作用和满足体育消费者需要的程度。

(2)经济性:体育消费者得到不同程度的服务所需要的费用是否合算。

(3)安全性:服务过程对体育消费者健康、精神、生命及货物和财产安全的保障程度。

(4)时间性:服务在时间上满足体育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包括及时、省时和准时。

(5)舒适性: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包括设施的适用、舒服、方便与环境的整洁、美观和有秩序等。

(6)文明性:服务过程的文明程度,包括亲切友好的气氛、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综上所述,体育场所服务质量是通过人或物对顾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上所满足的程度而表现出来的。

5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意识是管理体育市场的基础

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经济体制是由体育消费者、体育场所的投资者、政府3个成分组成,他们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意识,是体育场所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管理体育市场的基础。

体育消费者是体育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成分。他们认为服务质量,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体育训练、比赛、活动、娱乐的需要,持币选择购买体育场所的服务;另一方面是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9项权利进行自我保护,以保证享受到与货币等值的生理和心理服务。体育消费者的服务质量意识应是发展体育市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体育场所的投资者是体育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他们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拥有经营自和竞争权利。体育场所一方面向消费者销售自己的服务商品;另一方面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运行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决定了体育场所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买卖关系,体育场所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竞争关系。

政府是体育市场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成分。政府承担着宏观调控的任务,利用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保证和促进体育市场的公平竞争,保障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干预和调节体育市场的运作过程,以保障体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场所的服务质量意识是由体育消费者,体育场所、政府的服务质量意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体育消费者要求体育场所能够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要求政府保护其合法权益;体育场所必须满足体育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接受政府的监督,并且要求政府保护其合法的权益;政府在对体育场所实施监督、检查并给予奖惩的同时,必须保护体育场所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这3个基本成分的服务质量意识存在互相关联、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并构成社会服务质量意识链,链的正常运转是体育市场正常运行与提高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保证。

6体育场所的服务既要市场调节,也要政府宏观管理

6.1市场是体育场所服务质量发展变化的主要调节和推动力量

服务质量是体育场所满足体育消费者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服务质量反映供求关系,是资源配置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对资源配置起调节和促进作用,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发展变化也起调节和促进作用。

体育场所为了盈利,必须提高职工素质,加快科技进步,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强内部管理和提高体育场所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所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体育场所会自觉提高服务质量,否则,体育场所就会亏损。

体育场所为了获得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利润,必须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时间性、经济性、文明性等质量性能,必须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服务项目,减少或者停止供过于求的服务项目。体育消费的需求是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而需求所决定的服务质量也必须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所以,供求规律是体育场所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规律。

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竞争越激烈,优胜劣汰也就越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场所间的竞争主要是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体育场所必然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或降低服务价格。在同等价格的条件下,质量的好坏是消费者选择体育场所的优先条件;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价格也是消费者选择体育场所的优先条件。随着体育竞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已成为体育场所竞争胜负的关键。因此,竞争规律是促进体育场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

市场的3大规律对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调节作用是共同的、必然的、经常的,这3大规律使服务产品的生产要素和体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体育场所的服务产品不断满足体育市场的需求,使体育场所的服务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6.2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是服务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市场调节所存在的短期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点,也能够使市场的竞争和生产出现无政府状态。

在体育场所的激烈竞争中,经营者通常是追求短期效益,对体育场所内应设置,但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服务项目一般不关心,甚至不提供安全保护和便民措施,使体育消费者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市场调节对体育场所的服务质量难以发挥作用。

体育场所的经营者往往是通过市场价格来了解体育消费者的需求方向,有利可图时大家都去经营同一服务项目。他们并不了解该项目在总体服务项目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发展前景,不了解服务项目已经发生的隐性过剩。这种盲目性造成了体育场所服务项目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由于从市场价格形成、信息反馈到服务产品的生产,存在着时间差,因此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市场调节的这一缺陷,有可能造成体育场所服务商品供给和需求的脱节。

有些体育场所在利益的驱动下,置体育消费者的需求于不顾,将场地出租,经营非体育服务项目,或者在体育服务项目中经营,从中获利,使体育场所的竞争和生产出现无政府状态,服务商品两极分化,影响了体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除此之外,体育事业也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市场对公益的质量难以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体育场所的服务商品在市场调节的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发展体育场所服务这一新兴行业,需要制定长期战略和发展规划,并通过体育产业政策加以实施。

7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