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一、课程整体设计理念与原则

《建筑工程测量》的课程整体设计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交互式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整体设计主要内容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能力目标的设定是以未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测量员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应能够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并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能够利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熟练使用全站仪进行各种测量工作;能够掌握地形图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进行道路施工和建筑施工的各种测量工作。通过整个课程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本领的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建筑工程测量》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知识目标:①理解水准测量和角度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②了解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及各种测量仪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并能够熟练使用;③掌握小区域控制测量理论和实施方法;④掌握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及其放样的基本原理;⑤掌握建筑工程和道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⑥了解测量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

2.课程内容设计

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设计思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即60个学时的课程教学和1周的整周实训。整个课程的内容设计以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技能模块化、内容项目化、项目任务化的结构。重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测量、普通测量和专业测量三大技能模块,每个技能模块包含相应的项目内容,而项目的教学则是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的。课程最后利用1周的整周实训完成一个综合的大型测量项目,以检核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的内容设计围绕着课程的能力目标,内容设计符合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依据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整合了项目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导入项目任务,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且逐渐内容加深,最终使学生通过完成综合大型的项目任务,做到对相应理论、实践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3.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模式设计以项目技能模块为导向,以测量员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为教学方法,积极营造“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氛围,开展教学活动,以期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重点讲授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课堂上教师精讲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及方法、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等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引入最新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由于本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典型的测量工程案例,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2)“学”,采用课堂提问和分组讨论、实物演示、参观学习、自主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基本理论与知识时,宜采用课堂提问和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尽量参与,主动思考;学习各种测量仪器操作使用时,应采用现场演示教学法,教师一边实物演示一边讲解,使学生在理解其测量原理的同时也学会了具体操作,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即完成各个技能模块的项目任务,达到能力目标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5 人),共同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与加强,教学效果与质量得以保障。

4.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考核方式是促进目标实现的一种有效手段。为突出能力目标,体现能力考核的要求,课程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对考核方案进行了改革,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考核评价方案为更加侧重于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40%(由5%作业成绩、5%出勤/课堂表现成绩和30%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实践操作成绩占60%(30%项目任务的完成成绩和30%综合项目完成成绩)。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理实一体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31-02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在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及相关岗位上具有建筑工程定额预算编制能力、工程量清单计价能力、建筑工程投标报价文件的编制能力,即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造价人员。

一、设计理念思路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调研结果,明确课程所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招标标书编制、投标报价、工程预算、工程结算、造价审核等;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工程造价编制依据、原理、方法、步骤等专业知识,熟练编制施工图预算,具有身心健康、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职业素质。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工作过程,造价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制订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考纲要求,培养职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选取、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并组织开发课程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包括:自编教材、自制课件、工程实际案例、工程图纸、习题集、试题库、课程实训任务书及指导书、学生学习网站等,以满足课程教学需求。

企业行业经验丰富的造价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订考核标准,并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实现教考分离,构建课堂抽查、项目考核、面试答辩、作业考核等过程评价与技能考核、综合测评等相结合的总结性评价模式,突出能力,客观、全面、动态地考核评价每一位学生,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校企合作,企业人员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根据企业需求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二、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认识规律及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出发,教学设计体现了完整的工作过程,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根据造价员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将实际工程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根据项目总体要求,以完成实际项目工程造价工作为目标,把相关造价知识、技能融入完成项目工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采用分部工程典型案例和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围绕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展开教学,把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汇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学习过程中实施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

(二)教学内容组织

1.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以造价员岗位工作为导向,构建项目课程整体框架。以二个典型结构工程(框架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为载体,使用真实的施工图纸,进行12个单项训练,1个综合训练,完成二个项目任务。

2.项目教学内容组织

依据编制建筑工程预算书的实际工作过程,项目教学中设计了6个学习领域:计量与计价概述,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装饰装修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计量与计价,措施项目费用计算,其他项目费用、规费、税金计算,工程竣工决算。引入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实施案例教学。

3.学习领域教学组织

根据学习领域的专业能力目标和工作任务的要求,按“引导学习指导学习完成任务评价讨论”顺序来进行设计,实施教学。

(三)教学内容设计

打破传统教学大纲模式,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设计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具体如表1所示。

(四)考核评价革新

课程考核评价以教师、学生、企业技术人员作为评价主体,以自评、互评、师评、业评作为评价方式;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出勤、团队合作、计算方法、计价实效、理论应用、技能技巧等作为评价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为核心,导入工程计价规范、预算定额、施工图和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社会化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三、结语

本课程紧密结合专业岗位的培养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在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理实一体课程设计、开发,也就是说,造价员实际工作怎么做、课程就怎么上,技能就怎么训练。

[ 参 考 文 献 ]

[1] 何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块改革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82-84.

[2] 刁静,冯桂云.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J].科技信息,2010,(15):219.

[3] 徐广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2):102-105.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64-03

建筑业是一个蓬勃兴旺的行业,对高技能人才有着急迫的、大量的需求。但是从现实状况看,并没有形成良好局面,导致出现这一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核心的课程体系设计未能与时俱进,因此,我院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一、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工作过程是指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2]。因此,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图1)为导向,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该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二、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框架

我院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这一主线,对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形成了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新的全新课程体系。其中,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学习专业基本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职业道德素质课程进行培养;专业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识图能力、测量放线能力和材料检测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筑识图》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重点突出施工技术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基础工程施工》等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监理、安装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等课程进行培养。课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建,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因此专业课程开发已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三、校企联合开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应该遵循由校企联合开发的逻辑规律和路径,分析就业岗位及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而设置学习领域的课程。

1.就业行业、企业。从建筑工程学院多年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为中小型的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因此,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确定为中小型企业,既是保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又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选择。

2.就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工作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较简单,并且企业自身发展空间较小,对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能力。常见的建筑类工作岗位主要有:施工管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测量放线和材料检测等6个岗位。其中:施工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组织工程施工的生产管理;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合理规划布局施工现场平面图;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和月进度计划表及各施工班组的月进度计划表等工作。质量检测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各工种的分部、分项工程跟班质量检查和验收;监督检查各施工班组的各项质量;填写质检内业;收集各班组的工程质量检查资料,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质量例会,制定预控及整改措施。安全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本工程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巡回检查施工现场;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资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计划、统计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内业管理等工作。测量防线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测量放线等工作。材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现场材料管理,制定材料管理规划,组织料具进场,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核算;材料计划管理工作,编制材料计划,材料的供应;材料的选购;编制单位工程耗用材料的控制指标;材料进场调拨、转移领用;材料仓库的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管理等工作。

3.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从我院调研分析的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必须按照学习领域进行设置,下面以培养施工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基础工程施工》的设置为例(表1)进行说明。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置时我们将一个个学习情境按照一个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并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易到难排序,同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融入相关建筑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四、形成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和完整工作任务特点的学习情境的设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逐步构建了以施工过程为导向的“双合成、双证融通、三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质检员的施工岗位能力要求,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与要求,在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参与下完成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提取出典型工作任务,并通过分析归并形成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进行重构分析,最终形成了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图2),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黎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工程哲学是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过渡和延伸,更多针对实践层面的问题[4]。工程哲学的基本思想是模式问题,即模式和真理的联系,实践模式与主体性、价值性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现代的土木工程师应具有全局的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并掌握正确的工程观,以社会视角处理工程中的难题[5-6]。

通过向高空发展,高层建筑在有限面积的土地上为人类社会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大幅度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促使城市道路、市政管线等公共设施相对集中。目前,高层建筑将工作和生活设施适当集中,综合了各种配套设施,比如办公、商业、娱乐、展览、餐饮等,将人们不同的活动有机联系[7-8]。高层建筑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晶,其设计、施工和运营涉及诸多学科、专业和领域。高层建筑的发展涉及土木工程学科中的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岩土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和土木工程机械与设备等众多的二级学科,且有赖于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与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等相关一级学科。

由于涉及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高层建筑具有复杂的体系,并体现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如将工程哲学纳入到高层建筑这一工程实践中,有望更科学、经济、有效、合理地指导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中,有必要引入工程哲学的思想,将工程系统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伦理观等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以全局、系统的观点处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问题,并在社会层面思考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工程系统观

高层建筑结构呈现复杂的体系特征,影响因素繁杂,影响范围大,系统规模巨大,结构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环境影响错综复杂,并表现出因素及目标的多样性,且人的影响及经济利益性日益明显,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显著的工程系统观,包括整体性、动态性、目的性及多目标性和人本性。

(一) 整体性

整体性是工程系统最核心、最本质的特点。工程系统一般具有明确的结构、功能相对清晰的边界,并具有相对独立的系统元件或要素,各元件或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且可实现能量转换,并根据系统功能的相互依存性、逻辑统一性和技术规范性进行了空间与时间的优化[5]。在一个系统中,即使各元件或要素并非最优,但也可采用一定的集成方式组合、协调成为具有优秀功能的系统;反之,即使各元件或要素均优异,但因集成方式不当而不具备某种合格的功能,也无法称为合格的系统。

高层建筑结构最主要的荷载为水平荷载,为减小水平荷载的不利影响,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楼层或薄弱部位。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布置,均为宏观、整体意义上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控制,在全局上协调、综合成为完善的系统。

对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高层建筑结构,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强墙肢弱连梁等规定了不同构件之间在刚度和承载力等层面上的协调方式,使梁与柱、节点与构件、墙肢与连梁之间均构成协调的系统,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内力分配,在荷载增长期间形成合理的内力重分布路径,在破坏时使塑性铰出现的先后顺序符合结构体系的破坏模式。

(二)动态性

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工程系统自身运行的动态性使工程系统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亦要考虑结构在荷载变化和使用过程中的动态性发展历程。

随着荷载逐渐增大,直至达到极限荷载而发生破坏,单一构件的破坏方式有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对于脆性破坏或延性破坏而言,单一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可能相同,但在构件的整个变形和塑性发展历程中,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不同,构件对地震能量的耗散不同,导致体系的破坏模式完全不同,从系统和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导致结构体系的承载力有所不同。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构件大多设计为延性破坏的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可使结构体系在全寿命服役过程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协调。

以梁柱构件的强剪弱弯和双肢剪力墙的偏心受压为例,对于梁柱构件的强剪弱弯,通过限定不同破坏模式发生的时空特征,在破坏历程中达到结构的动态协调。对于双肢剪力墙,如果有一个墙肢出现小偏心受拉,该墙肢可能会出现水平通缝而失去受剪承载力,则由荷载产生的剪力将全部转移给另外一个墙肢,导致其受剪承载力不足;当双肢剪力墙中有一个墙肢出现大偏心受拉时,墙肢会出现裂缝,使其刚度降低,剪力将在两墙肢中进行再分配,此时另一墙肢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将增大。显然易见,双肢剪力墙的小偏心受拉和大偏心受拉,在截面设计中均要考虑服役过程中内力的动态性协调。

(三) 目的性及多目标性

工程系统为人造系统,一般具有明确的目的和功能,力求实现系统的创新和发展。现代工程系统的目标通常具有多重属性,来自这些方面的多重目标要求,而其中又不乏相互冲突的目标,需要权衡优化。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往往要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经济性、施工的便利性等多方面的要求。首先,高层建筑应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和变形,在地震或爆炸发生时和发生后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不致发生倒塌,一般通过承载力计算实现。其次,高层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一般通过水平位移和加速度进行限制。然后,高层建筑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完好地使用到设计规定年限。另外,高层建筑结构的造价不宜过高,并且方便施工。

(四) 人本性

在工程系统和工程活动中,人的因素凸显,人-机-环境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这中间要考虑业主、设计者、施工方、监理方等投资、决策、建设、运营的各方利益,因此,相关利益方的观点及协作方式愈加重要。工程系统中人的要素、管理要素、信息要素等日益重要,系统“软化”趋势较为明显。工程系统应为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大局利益服务,应该以人为本。

高层建筑结构,归根结底为人住宿、办公、从事各项工业活动等生活环境,理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特征。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承载力的要求,还要考虑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条件,需考虑人体的舒适度,不能仅用水平位移来控制,通常结构的风振加速度是衡量人体对风振反应的最好尺度[9]。高层建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振动,如振动加速度超过一定的限值,将降低高层建筑内居住者的舒适感,甚至让人无法承受。因此,需要计算顺风向和横风向结构顶点的最大加速度。在地震作用下,通过消能隔震设计,减小楼层内的加速度反应及上部结构的水平力和层间变形,地震时上部结构处于弹性状态,使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家具和日常用品不跌落翻倒,电力、上下水和煤气等管道或管线可实现日常功能,专用设备、大型设备等可正常运行,从而实现高层建筑结构在小震或中震等类别的地震作用下可正常使用。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工程社会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显著的工程社会观,包括工程目标的社会性、工程活动的社会性、工程评价的社会性。

(一)工程目标的社会性

工程目标的社会性往往反映在工程的社会效益上。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可能一致,也可能相互矛盾。对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工程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另外一部分工程以社会效益为主。许多工程,尤其是公共、公益工程,其首要目标并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改善生态环境等。

在许多城市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作为经济适用房的高层建筑是为工薪阶层提供住房,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建设,比如医院等高层建筑,是为民众提供公共卫生和健康方面的保障,国家科教组织部门建设的教学楼、城市图书馆、博物馆等是为民众提供教育,传播文化。公共、公益性的高层建筑,旨在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福利和稳定等,而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短时间内的经济效益。在这类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不应单纯地考虑工程造价,而应更多地考虑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特征,且在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均应高于普通高层建筑。

(二) 工程活动的社会性

工程活动是投资者、管理者、工程师、工人等协同参与的,其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每类人员都各有其自身特定的、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工程活动中,业主进行投资活动,管理者实施管理活动,工程师要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等技术活动,工人则具体进行施工方面的操作。由此可见,工程活动是各学科、各领域、各类型的人以一定方式组合的社会性活动,不仅包含了繁杂而系统的、物质性的操作活动,且包含了各类人群的协作活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社会性,重点体现在施工工艺、工序上。在基础工程方面,高层建筑基础包括桩基础、筏式基础、箱型基础等,存在着深基坑支护、桩基础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深层降水等施工问题,在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阶段,应结合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力学计算。在模板、钢筋技术、脚手架、砌筑、放水和装修等施工技术方面,同样需要在结构设计阶段预先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并分析施工阶段的力学性能。

(三)工程评价的社会性

在工程的社会评价时会遇到两个难题。首先,与经济效益的可精确计量性质相比,工程的社会效益通常是很难衡量的,因此应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其次,在当代社会,已呈现多元价值观与利益分化的特点,同样的工程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会得到决然不同的评价,这就提出了如何合理确定主体以及评价程序的问题[10]。

高层建筑往往涉及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等诸多行业,需要大范围、多层次、全方位深入地对高层建筑进行评价,同时,对于高层建筑在运行期间的能源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人文景观、社会公益等方面进行衡量。因此,对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评价,应综合考虑不同专业领域,并结合建设和运行、经济和环境等多重效应的相互影响,在社会层面上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评价。

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中的工程伦理观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伦理观包括质量与安全、诚信与利益冲突、工程师与雇主的关系等。

(一)质量与安全

质量是工程和技术产品发挥功能、实现其价值的先决条件。世界上的工程规范、规程和标准等均要求将民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社会福利置于首要考虑的位置,保证工程质量合格、可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反之,不达标的工程或产品则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巨大的破坏,并带来连锁性的次生灾害[10-11]。世界上诸多国家在大地震后调查和研究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原因时发现,降低建设标准和未按要求进行检测通常是许多建筑物倒塌的两大直接原因,而在其“深层”则存在着伦理观念、伦理责任方面的原因。

安全与风险是存在密切联系的,所有的工程必然涉及风险。日益复杂的技术系统一旦出现问题会产生意想不到、无法估量的后果。某些过去曾经被认为是安全的产品、安全的化学物质、安全的生产流程、工艺等,后来却发现其实并不安全。许多事例告诫人们,现代社会正面对空前巨大、复杂的风险。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首先保证安全的影响,包括结构的安全、防火、台风、恐怖袭击等多种因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各种高科技工业的产生,将会出现诸多不可预料的事物,将会对高层建筑结构在全寿命过程中的服役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未来地下空间的发展、地下水的抽取对高层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的长期影响,地铁长期震动对高层建筑结构地基的影响,空气污染、酸雨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腐蚀性、耐久性的影响,恐怖袭击、突发事件对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911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倒塌),通风、采光、环境等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因此,面对未来诸多不可预料的发展前景,应前瞻性地思考问题,预测设计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宜以长远的眼光和超前的设计思想保证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二) 诚信与利益冲突

美国工程师伦理规章要求工程师必须诚实地参与任何工程,诚信为工程伦理的最基本要求[12-13]。工程活动是一种通过客观规律,采用物质、能量、信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其必然要求,诚信是对工程活动的一个基本伦理要求。

高层建筑往往涉及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往往与投资、施工等多方面相关,其工程活动是在社会的多种合力驱动下进行的,并涉及多方利益,因而也经常处于利益冲突的境况中,利益冲突的影响对工程师个人、群体、单位、社会往往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工程师应诚实并公正地进行设计,且应通过回避、公开、制定有关规则,审查和教育等方式保持基本的职业诚信。

(三)工程师与雇主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工程师都服务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古代往往是军队,在现代则大多数是企业,少部分是政府部门。由于近代工程自诞生之日起主要就是与企业联在一起,于是,忠诚于企业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成为了工程师职业伦理的一个基本准则。但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不但必须忠诚于雇主(或委托人),而且要坚持其道德原则和职业底线,即首先对人民和社会负责[12-13]。但是,这两种要求并非完全一致,很多情况下可能发生矛盾。工程的社会价值目标与企业目标或工程的商业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工程的社会价值目标通常对商业价值目标中的赢利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冲突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师和企业管理者的复杂关系。因此,工程师应具备双重的忠诚,且对人民和职业的忠诚将置于对雇主的忠诚之上。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涉及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涉及商业、住宅、办公楼等诸多领域,工程师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管理等过程中,必须具有“双重的忠诚”,对社会大众和土木工程职业的忠诚应置于首要位置。

建筑工程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层次设计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150-02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市场化需求变得日益强烈,这对高等教育教学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例,它是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和燃气输配专业重组而成(简称“建环专业”)。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以及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专业合并成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当前,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环专业与这三个方面关系息息相关。建环专业不仅要营造建筑物内适宜而健康的人工热湿环境,而且愈来愈趋向其他交叉学科渗透与创新,涉及知识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兄弟高校已开始修订建环专业的培养计划。在最新教学大纲中,由于本科生总学分数被压缩,各专业课程学时也出现不同程度削减。在此背景下,如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创新与实践能力,实现多元化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道难题与挑战。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之一。本文以河北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设计法的本科生第二课堂建设框架体系,采取“点面结合”的实践模式,旨在填补课堂教学环节的局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层次设计法框架体系

建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本科生除了继续攻读研究生外,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设计院和安装施工企业。根据作者的第二课堂问卷调研结果,70%的学生期望有更多机会进行专业实践活动,其中82%的学生希望能够自己动手实验,而非组织参观与工厂实习;在实验形式上,80%的学生希望以自由搭配的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实验。此外,58%的学生愿意参加专业知识讲座来扩展知识面,而非查阅图书馆、浏览网站等方式。由此可知,除少部分学生外,大多数本科生对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还是充满渴望的,这实际上就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释放潜在创造力的途径和源泉之一。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摆脱当前学习兴趣的“中间不定”状态,最终走向一种正面的积极主动状态。这也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威廉・沃德所言:“一般老师擅于讲述,中等老师擅于解释,高等老师擅于展示,一流老师擅于激励”。基于此,我们确定了建环专业第二课堂的实施目标,即建立第二课堂软硬件平台,强调学生团队合作与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潜能。

前人实践经验表明,第二课堂在实施形式上往往不拘一格,从而体现多样化的特点,以便更加贴近学生的接受心理。但是,上述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例如,如果不能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引导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很可能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首先需要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管理、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规范化与制度化。具体而言,我们在借鉴兄弟院校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创新经验基础上,编制了适合自己专业的第二课堂的实施管理办法、流程图、申请表、学生实验守则等制度文件。其中管理办法包括总则、组织与领导、工作程序、学生参与、成果应用、激励与表彰等内容。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按照层次设计法原则,建立了第二课堂的具体实施框架体系。层次设计法的核心在于根据适应的学生对象差异,将第二课堂分解为两大实践环节,即基础环节和提高环节。其中,基础环节面向大多数以社会就业为主的学生(面),而提高环节主要面向于意愿考研、出国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学生(点)。这样,通过不同实践环节与形式的反复锻炼,点面结合,最终让学生实现“三敢”,即敢于自己设计实验(敢想)、敢于自己动手实验(敢干)、敢于表达自己想法(敢说)”。在此第二课堂框架体系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他们自己带着问题去寻找原来不知道的已有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构思、实施与思考,将它们重构成一个新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集合,从中获得新知识体验感与成就感,以此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潜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只是引导者和评价者,建立一种老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互动型关系。

二、具体实践过程

在基础实践环节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活动:自主开放实验、学术报告与讨论、校企联合实践。自主开放实验主要基于学院的公共实验室以及部分教师的专业实验室为平台,按照第二课堂的实施管理办法,为学生开辟一个相对宽松的实验空间。考虑到学生积极性与实践能力的差异,自主开放实验设置了普及型和兴趣型两大类实验。具体成果的展示形式为统一格式的实验报告书和展示汇报PPT文件。普及型实验设计与课堂内容结合较紧密,以加强基本知识理解,夯实专业基础为主要出发点。典型实验题目包括液体蒸发量测定、樟脑球挥发测定、干湿球温度测定、室内空气品质测试、热电偶制作等。兴趣型实验没有固定的题目,允许学生自由命题,随性发挥,大多题目源自生活实践与观察,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质疑能力。典型实验题目包括:白开水能养金鱼吗?新闻上的节能数据可靠吗?入冬季节给树浇水有科学道理吗?零度水一定会结冰吗?实践表明,学生在自主开放实验室熟悉了各类设备,增进了专业认识,加深了师生联系,使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学术报告与讨论环节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方面的知识讲座,扩大学生视野,了解学术动态和前沿进展,其中大部分报告为全英文报告。同时,还选取了一些科学史报告,集中展现前辈科学家勇于质疑、创新、探索以及献身精神,如“The age of the Earth”、“Franklin’s adventure”等。自由讨论环节由教师主持引导,学生自由发言,以交流为主,旨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典型论题包括:节能建筑一定节能吗?被动房适合我国目前国情吗?绿色建筑一定绿色吗?哪些人适合读研究生?建环学生一定要进设计院吗?实践表明,该环节有助于缓解学生课堂的我行我素、低头不语、不敢表达的不良风气。

校企联合实践的初衷在于将企业总工或老总请进第二课堂让学生扩大视野,了解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找到北”,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潜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此举反响并不强烈。后来,调整为让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学生进行互动,较受学生欢迎,这种做法可以推广,但需要进一步深化与规范化。

在提高实践环节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其一,组织吸纳一些意愿考研、出国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正规的科研项目锻炼中。这些项目大部分来自学院教师的各类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具备实战性和挑战性,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二,采取自由自合方式,组建一些兴趣团队,充分发挥各组员优势,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例如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同方人环奖大赛、天津市制冷空调大赛、北京市大学生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实践大赛、CAR空调设计大赛等竞赛类活动。实践结果表明,通过上述锻炼,一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大大增进了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不仅自身获得了各类奖项,同时也给学校带来的荣誉。

三、结语

第二课堂对于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真正能够将第二课堂做到根深蒂固与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前面的路还很长。尽管我们在顶层设计上进行了综合考虑,并明确了第二课堂的内容定位与实践过程,但是作为学校本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需要在管理制度、经费保证、效果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例如,目前建环专业的第二课堂尚未实现学分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一部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际上,一些兄弟院校已经开始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另外,第二课堂的实施需要有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来承担,单单依靠现有的公共实验室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与经验积累,最终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建环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魏培徵,马化祥,马莉萍.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9):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