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的科学性

心理学的科学性

心理学的科学性

心理学的科学性范文第1篇

一、现有关于学科核心价值的表述

关于学科核心价值的论述寥寥无几,这里摘录百度搜索的相关论述。《教育科学论坛》 2009年第9期刊发文章《学科素养评价:学科核心价值的追求与回归》,文中提到“学科素养”一词,并作出如下表述:在课标中没有明确的内涵规定,我们多方查询也没有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认为对小学生学科素养并非必须下一个严谨的结论,但是其内涵一定指向学科基础性和发展性。即:学生在某一学科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形成的相关素质和修养,具体含学科双基、学科能力、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维品质、学科情感。

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网刊文《对历史学科核心价值的一点思考》,指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但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走向成熟和理性的过程,是历史学习的核心价值所在。历史教材的编写,不能以价值观来简单地裁剪历史,以论带史,把本来丰富生动的历史变成枯燥的知性教育(按:虽然强调了教材改革应该紧扣学科核心价值,但并没有对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给予阐述)。

2006年第20期《人民教育》刊发国家督学成尚荣的文章《不要淡忘了课改的使命――语文教学改革主导思想的追问》,“大胆改革,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心灵,在新的高度上审视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当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按:这段话依然只是提到了语文素养,没有解释何为语文素养,更无从论及语文的核心价值。)

河北省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网刊文《把握学科核心内容,挖掘其教育价值》 (孟长君),“研究教什么首先要明确所教内容的核心知识是什么――准确把握和认识所教内容的重点。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核心知识呢?最有价值的核心知识体现学科本质。在日常教材分析和课标要求分析中,教师们往往关注的是教材内容方面的‘知识和理解’的浅表分析,这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是‘显性’的东西;而藏在水面之下的支撑冰山上方的东西往往被人们忽略――这是隐性的体现学科本质和教育价值的东西,即学科核心价值。”

综合以上表述看,新课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对各学科素养较之以往给予了关注,但对学科素养与学科核心价值的对应关系,以及学科核心知识与学科核心价值的逻辑关系等研究还相当缺乏。从实践层面看,教师对学科核心价值有内在的需求和探索的萌动。

二、明确学科核心价值的实践意义

“在一个稳态的社会里,教育的基本功能可以划分为两类:其一,维系社会的各项核心价值的灌输;其二,个体发展所需各项技能的培养”。然而,“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时,社会成员对以往维系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对相互之间行为模式的预期发生了严重的混乱,这种怀疑和混乱反映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头脑和行为中,便足以导致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这段论述现在看来依然很有分量。明确教育的核心价值既有教育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教育实践的急迫感,而教育的整体价值依赖于各学科核心价值。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核心价值可以让企业全体员工明白“世界上为什么要有自己这家企业,顾客选择自己而不是别的企业的理由是什么?”只有当核心价值明确的时候,企业才可能在许多方面去寻找、培育实现核心价值所需要的能力,即核心能力。如果没有核心价值来引导,企业面临环境的变化,只会进行一次次“无主题”式的“战略调整”等管理活动,从而使企业被各种“商机无限”的项目和业务拖向经营的沼泽地,企业的核心能力将无法形成,最终走向衰弱或消失。

如果学科课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该学科的核心价值没有明确的界定和理解,学科价值必将大打折扣,学科教学必将摇摆不定,最终受伤害的就是学科教师和我们的孩子。 “像现在这样一个语文教育,整个破坏了学生对祖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兴趣,这是一个比任何事情都要痛心的事。”(许纪霖:《我们的教育制度在理论上存在误区》) “用一句话来说:把这么一个富有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变得工具化、机械化,这对孩子灵魂的塑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夏中义:《我想做一个尝试》)”。语文学科的现状尚且如此,中学生物几度被取消高考中考资格,至今也不被重视,不少院士呼吁,生物学科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中学政治学科的状况更是糟糕,课程名称从过去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大换血。诸如此类学科核心价值的问题一天不解决,课改一日难言成功。

心理学的科学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个性特征;症状自评量表;“大五”人格量表

大学阶段是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它对每个大学生的体魄、意志和性格的形成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特征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医科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习任务繁重,就业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够成熟,因此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为研究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医学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年级为层,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440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束后共收回问卷440份,去除问卷填写不完整和有逻辑错误的40份,有效问卷为400份,有效回收率为90.9%。其中,男生1.47人(36.75%),女生253人(63 25%),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1.6l±1.50岁。

1.2方法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量心理健康,采用1~5分进行项目赋分和评价,项目自评分值越大,表明症状越严重。使用杨坚1996修订的由Costa & McCrae编制的“大五”人格量表(NEO-PI-R)测量个性特征。NEO-PI-R包括“大五”人格理论提出的5个人格维度,每个人格维度包括6个人格层面,每个人格层面包括8个项目,全表共包括30个人格层面和240个项目。NEO-PI-R采用5级(从“完全不符”到“非常符合”)计分制,其中正向题目从“完全不符”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5分,反向题目从“非常符合”到“完全不符”分别计5~1分,每个人格维度的得分范围在48~240分之间,在每个维度上得分越高,表明其人格的倾向性越明显。考虑到调查对象的问题,本调查在使用前将量表中涉及到的有关“工作”的术语全部转换为“学习”。关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据Costa& McCrae的报告,5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外向性0.891,情绪性0.923,开放性0.875,宜人性0.862,严谨性0.904。就效度指标看,5个因子解释了人格50.6%的变异,量表的结构分明,30种人格特质基本上负荷了各自的人格维度,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1.3质量控制每项测试均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人员现场集中测试,测试前以统一指导语说明测试意义。问卷不要求填写姓名,由受试者独立完成并当场全部收回,以排除干扰因素。问卷收回后对填写各项进行检查,不合格的量表予以剔出,有效问卷输入计算机。本研究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问卷输入完成后进行抽样复查,以确保数据输入正确无误。

1.4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SAS8.0和SPSS11.5进行两样本t检验、单样本u检验、两样本u检验、x[2]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SCL-90总分、阳性均分、阳性项目数与中国常模的比较医科大学生的SCL-90总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阳性均分明显低于常模(P<0.05),而阳性项目数则明显高于常模(P<0.05)。详见表1。

2.2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医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5),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5)。男生除躯体化因子,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躯体化和敌对性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5),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5)。男生和女生相比而言,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SCL-90因子分≥3的人数及比例SCL-90因子分达到3分或以上,提示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障碍。以≥3分为界限,共计40人,占调查人数的10%,其中,男生26人(占男生总数的17.69%),女生14人(占女生总数的5.53%),男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男生心理障碍者明显多于女生。按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男生和女生排在前三位的都依次为强迫、抑郁、敌对性。见表3。

2.4医科大学生个性类型情况的构成比较 个性类型为宜人性和谨慎性的人数最多,分别占39.50%和31.25%,其次依次为外向性(12.50%)、情绪性(9.75%)、开放性(7.00%)。男女在情绪性和宜人性上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4。

2.5不同个性类型的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性的医科大学生SCL-90总分得分最高,与其他四种类型的医科大学生SCL-90总分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向性的医科大学生SCL-90总分得分最低,明显低于开放性和情绪性的医科大学生(PG0.05)。谨慎性的医科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开放性和情绪性的医科大学生(P<0.05)。开放性的医科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上的因子得分低于情绪性的医科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敌对性和偏执上的因子得分高于外向性和宜人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性的医科大学生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各因子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外向性和宜人性(P<0.05)。外向性和宜人性的医科大学生各因子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3 讨论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身心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完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力不强,遇到问题容易冲动,产生很多偏激的想法,因此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呈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对医学大学生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本研究结论与先前报道基本相符。医学生的SCL-90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后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医学生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

病性6项因子上,医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可能与医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有关。很多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在一些因子上有差异。本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相比而言,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以SCL-90因子分≥3的人数及比例来看,40人中男生26人,占男生总数的17.69%,明显高于女生14人(占女生总数的5.53%)。这一结果可能与男女的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不同有关。相比女生而言,男生更加争强好胜,将来在家庭和社会中担负着更重要的责任,社会对男性角色期望较高,这使男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更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心理品质的核心内容之一。世界医学教育联盟主席Walton教授、Pollock教授认为,人格因素不仅与医学生学业成绩有关,而且对其未来的临床能力也有预测价值。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发现医科大学生的个性类型以宜人性和谨慎性为主,分别占39.50%和31.25%,其次依次为外向性(12.50%)、情绪性(9.75%)、开放性(7.00%)。男生和女生在情绪性和宜人性上存在差异,男生情绪性明显高于女生,女生宜人性明显高于男生。男生谨慎性所占比例最大(占男生总数的35.37%),女生则以宜人性最多(占女生总数的43.87%)。这可能与男生平时遇事比较慎重,强调自律和责任感,比较能干,女生比较顺从、谦虚、诚实、利他有关。心理同题的发生与个人性格的关系密切。有研究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表明情绪性医学生的SCL-90总分得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类型,提示情绪性医学生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医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与以前的研究结论相符,可能是由于情绪不稳定的人对各种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强烈,心情易大喜大悲,情绪一旦被激发就很难平复,因此常常出现抑郁、焦虑、敌对性,人际关系较差,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外向性学生的SCL-90总分得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比较低,说明性格外向的学生心理状况良好。这可能是因为性格外向的学生平时比较热情、合群,遇事比较积极、果断,好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心理学的科学性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与依据王倩编制的心理健康问卷进行修订的量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 2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 了测查 ,并对结果进行 了分析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 习获得的一套与 自身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关于性别角色的早期研究集中在单一维度的研究 ,直到 1964年 ,a.s.rossi提出了双性化应为人们适合 的性别角色模式。

关于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一直是性别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式 :一是典 型化性别角色模 式 (the  sex—typed  mod-e1);二是双性化性别角 色模式 (additive  androgyny  mode1);三是男性化模式 (masculinity  mode1)。

我 国学者虽然已经开始进行性 别角色 的研究 ,但还很少 ,而且研究多集 中在 中学生阶段。中国人研究性别角色多采用外 国的性别角色量表,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低。国内研究选取的心理健康 问卷是scl一90量表 ,这个量表是症状 自评量表 ,用于测量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 平并不合适 ,已经遭到很多人的批 评 。

基于以上三点研究 的不足 ,本 研究选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钱铭怡 的大学生性别角 色量表(csri)进行施测 ,心理健康量表采用张向葵 老师带领的课题组编制的心理健康问卷。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 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 院 234名大学 本科生 ,其中:男生 113名 ;女生 121名。

(二)研 究工具

1.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采用钱铭怡等编制 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其中包括男性正性量表20题、男性负性量表 20题 、女性正性量表 20题、女性负性量表 20题和中性 干扰量表 20题。要求被试采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逐项评定量表 中形容词符合 自己的程度。

2.心理健康问卷。该问卷依据王倩编制的心理健康问卷进行修订 ,共有 35道题 ,采用 likert五点量表计分,“完 全不符合 ”计 1分 ,“基本不符合 ”计 分 ,“不清楚 ”计 3分,“基本符合 ”计 4分 ,“完全符合 ”计 5分。正 向题 目正 向计 分 ,反 向题 目反 向计分 ,分数越高 ,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统计分析。数据录入与分析 ,在 spss11.5上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及统计分析 。

二 、结果

(一)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结构

根据测验的结果 ,对问卷 的分量表 进行分类 汇总 。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负性量表呈显著的负相关(r=0.439,p<0.001),男性负性量表与女性 正性量表呈显著的负相关(r=0.305,p<0.001),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正性量表呈显著的正相关 (r=0.131,<0.001),男性 负性量表与女性负性 量表呈显著 的正相关 (r=0.338,p<0.001)。

(二)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

用 spence的中位数分类法划分每个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即计算男性正性量表得分 (简写为 m)和女.陛正性量表得分 (简写为 f)的中位数 ,然后 以此为标准 ,把被试划分 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 :高 m高 为双性化类型,高 m低 f为男性化类型,低 m高 为女性化类型,低 m低 f为未分化类型。(见表 1)

从上表可以看 出,四种性别角色类 型中未分 化类型的人数最多 ,其次是双性化类 型、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的人数 ,x 2检验 的结果显示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三)不 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测验的结果,对性别 角色类型和心理健康关系进行统计,得出以下结果。(见表 2)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 中,双性化类型学生 的心理健康总分最高,未分化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最低。

三 、讨论

首先 ,男性正性气质与女性 负性气质属于 同一维度 ,但分别位于本维度的两极 ;女性正性气质与男性负性气质属于同一维度,也分别位于本维度的两极。

其次 ,在大学生当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未分化类型占大多数 ,其次是双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的学生 ,男性化类 型相对来说要少一点 ,且 四种 性别 角 色类 型 的分 布存 在 显著 性差异 。

心理学的科学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后实证主义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想资源。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以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为理论框架,试图以新的维度来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形成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新的研究形态。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支配和垄断了整个心理学界。“科学”的实证心理学多年来成为“主流心理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硬核地带,使许多人得出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凡是心理学的研究必然是实证研究,其余的即是非科学方法,或者说是科学水准不够。“心理学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就是采纳了实证的科学方法”。[4]国内不少学者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实证科学精神发展不够的国度里,当务之急更应强调实证性。但是这种对实证研究的崇尚,虽然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发展危机。人类博大精深的心理世界被研究肢解的相当贫乏和简单。实证主义“已经对心理学产生了非常巨大而且极恶劣的影响……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5]。

以格根等人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崛起于19世纪末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不过“是对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传统的简单继承”。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把宇宙和自然视为一架完美的机器,提出只有通过实验和测量并使用数学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宇宙这一完美的机器。牛顿也说:“凡不是从现象中推导出来的任何说法都应该称之为假说,而这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更是提倡采取实证观察的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现象。然而,20世纪初期微观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基础。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充分反映了对科学作逻辑分析的可能性,即科学研究可以在少量实验事实的启发下,通过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建构“思想实验”。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实证主义观点便逐渐被逻辑实证主义所取代。罗素认为,只有逻辑意义上的可实证性才能拯救实证主义。因为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以为对科学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即与经验一致的证据,但问题在于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实证数据,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而实证的研究只有在精心选择的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效。在实际中也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现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无法观察的,像我们能够观察到化学反应,而解释化学反应的分子作用过程则是看不到的。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需要经验,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新思维和预测能力。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明显违背了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波普也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逻辑+经验”这样的双重标准。逻辑经验分析的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语词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取消了与可观察物的联系,而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拉卡托斯更是提出,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单个的命题或理论看作理论检验或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置于一定的科学纲领之中。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验绝不能简单地推翻理论,科学理论也不能简单地被经验所否证。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在于接近真理的符合程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学术合法性地位。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范式在强调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却并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深度如何?第二是科学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种意义是如何确立的?实证主义范式并没有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拒斥理论陈述而赋予观察事实以特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优先地位,进而从反形而上学道路出发走上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道路。为了摆脱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进一步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者将现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

所谓科学实在论是倡导对科学知识的解释要保证其正确性的一种学说。科学实在论所讲的“实在”意味着“存在着的东西”,它强调客观世界存在着三种意义的“实在”内容:一是指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其本质特征是超验性;二是指经验实在,即人的经验可触及的实在;三是功能、关系性存在及观念性实在。“不只是存在我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存在理论科学方法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能想象的东西。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结构、过程等我们不能感知的可靠知识”。[7]后实证主义者强调真理与实在的一致性。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则以因果论和还原论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意义。对于无法实证解释的问题,要么抛弃,要么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后实证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理论评价标准可以在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概念与逻辑标准也是实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解释学是当前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武器。解释学是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学说体系,其“作为后实证主义的智力世界的基础——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延续”。[8]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在20世纪初期,当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纷纷走向实证化的同时,狄尔泰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类在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极不相同的科学。狄尔泰并不否认人文科学作为一类科学而存在,而反对将人文科学作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类型的科学来建设。他曾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过论战,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精神科学基础上的“描述心理学”,以反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说明心理学”,认为后者是模仿物理学建立的“原子心理学”。狄尔泰的解释学有力地维护了作为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科学合法地位。当代科学解释学在继承狄尔泰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地位。认为对意义的理解具有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征,提出首先需要研究多重意义结构,然后从表面意义揭示隐蔽意义。科学研究的本体性规定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且只有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冲突”才可获悉被解释的存在意义。另外,科学解释学还从“移情”的角度提出,研究者或诠释者必须进入文本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理解”。在后实证主义者看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尽管没有达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化陈述水准,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一样实现精确化,通过日益运用条理化的结构模式,增强自身的科学和严密性。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理论范式也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纲领和程序。许多人批评这种范式的研究: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方法、程序和一整套共识的专家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抽象,往往不够具体和精确;对研究结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信念……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怎么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或者没有任何标准”。相反,理论研究恰恰由于缺乏诸如有实验的方法这样的东西来依靠,就迫使自己必须“以概念分析为首要步骤、以框架问题为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9],寻求甚至是更大程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理论研究范式把原创性、富于想象的感受性和纯粹理智逻辑的严密性三者结合了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系统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资源。例如,“近几年来,理论心理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如何取得统一的规划和评价标准”。[10]在心理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将心理学领域统一规划为两种本体论: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和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且不可从一个还原到另一个。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强调心理学领域应该被限制到思想、感觉和有意义行为上;物质主义则应该将心理学限制到身体的物质状态、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上。这两种本体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在科学研究评价标准问题上,受当代科学解释学和科学修辞学发展转向的影响,倡导后实证主义的学者提出,可以从3个层面上建立新的科学评价标准:1概念与逻辑标准;2科学解释学的标准即价值和意识形态标准,通过分析理论的价值和社会应用功能,判断理论的优劣;3科学修辞学的标准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而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11]理论研究范式允许区域内扩张。

二、前沿主题: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不仅在反思传统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在探索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以元理论研究、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研究范式初现端倪,汇成了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主题。

(一)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现代科学研究创新的显著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局部和事务性的变化。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因此,重新思考传统基础理论的价值和重建科学的元理论基础便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心理学在努力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寻求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努力还一直在继续。尽管在新的千年里,心理学的分化与分裂还在加剧,但致力于澄清基础理论秩序的元理论研究的兴起,也标示着当代的心理学者已经有勇气来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根本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必须面对却又有可能无法做出圆满回答的问题。瓦格纳指出,20世纪末期的社会科学各种问题虽然相互纠结,但是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一是致力于澄清理论,二是致力于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坚实的基础,即“以多种理论模式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据”[12]。心理学的发展也证明,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系统评价和反思活动。当前后实证主义者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类是元理论;另一类是实体理论。元理论是指以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作为获得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手段的元理论,努力发展现存学科理论的潜在结构;二是作为理论发展之前奏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是为了产生更新的理论;三是作为中心观点之来源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成为部分或者全部心理学理论之中心的观点。[13]一般来讲,元理论的研究价值在以下两种情境中最具有学术意义:一是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转变,从而要求修改目前该学科中所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纲领;二是由于学科很久没有进展,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困惑,于是便对某一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寻找“心理学理论应该是什么”的潜在结构问题是目前元理论研究的重心内容。元心理学的基本学术领域是“致力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和潜力”[14]。

(二)多元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组成部分。新科学的理论基础必然要求重建科学方法论,以便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视角。所谓方法论,是指讨论研究方法如何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其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评价的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等。心理学方法论重点探讨诸多变量之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问题,明确一些作为研究前提的基本观点。多年来心理学对理论研究排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难以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黑格尔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因为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方法来支撑,因而,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们提出要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标准评价体系来解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困境。长期以来,心理学界盛行着“方法中心论”观点,造成了现代心理学陷入一种理论上缺乏中心、而在方法论上试图保持一致的“独特”学科。后实证主义者反对以定量方法评价一切的做法,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认为方法的丰富性、多元性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成熟学科的理论范式是相对稳定的,而方法是多元的,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揭示科学的丰富内涵。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不排斥实验和测量,而是强调要防止对实证方法的绝对盲从和迷信。主张实证研究应该成为多元心理学研究范式中的一元,而不应再享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因此,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方法取向,既尊重传统的科学方法如定量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也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倡导理论与方法的契合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不能选择任何一种而排斥其他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适用于所有研究的方法;2适用于定量研究的方法;3适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4适用于社区心理学的特殊方法。[15]其中第1和第3种更具有理论范式的研究特征。后实证主义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长期停留在批评、质疑和反思的层面上,也必须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去阻止心理学的解体。近1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方法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

(三)文化反思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心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加强心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切入点。文化与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格根指出,作为文化资源的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从实证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潜在的理论结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中的失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批判。他认为,将冯特开创的另一个心理学研究范式理解为“民族心理学”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文化心理学”。因为冯特曾说,心理学应该看作是文化科学的代表(geistewissenschaften),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代表(naturwissenschaften)。布鲁纳和奈瑟明确指出,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目前“要还心理学以原貌”,要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16]在布鲁纳等人看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包括软文化约束与硬文化约束两个方面。因此,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既涉及对文化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探讨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另外还需要重视学科文化制度建设和职业制度建设等要素。仅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而言,心理学的文化内涵功能便非常突出。心理学的文化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作为文化制度建设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科学建制设计、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规范建设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例如,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只有不足5千人。美国心理学的繁荣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和评估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而《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国家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这样两套保护系统。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要求,在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需要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3万名专业服务者)。目前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文化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在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对心理学的制度建设研究探讨的不够,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宏观制度层面的心理学文化建设力度。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修辞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调理论的社会建构特性。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派别: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和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以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17]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出新的精神形式、文化样式和心理学样式。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是暂时的、可以修正的。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知识的客观积累过程。心理学理论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语言沟通、协商之中,学科专业术语是对话、沟通和协商的结果,语言习惯的使用来自于语言前结构被普遍化为“科学事实”。以肖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在科学修辞学的影响下,发展起了一种修辞心理学,这也为反思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一直受经验实证科学的排斥。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通过中性的语言,以逻辑的、客观的方式表现自身,与叙事和修辞手段没有任何联系,科学必须以“理”服人。但肖特等人强调,修辞和叙事并不是文学的独有产物,实际上科学也在运用这种手段,以增加理论的魅力。修辞和叙事具有方法论意义,科学陈述其实都建立在修辞的操作上。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为判断理论陈述的一致性和完美性提供了形式化的标准。同时,“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发明、创造和批判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重建过程。修辞和叙事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8]。修辞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理论结构。

(五)辩证法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和修辞心理学的崛起,也为重新反思辩证法和重建辩证思维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辩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古希腊哲学中早期的辩证法包含有“对话”、“话语”、“修辞”、“劝导”等多种含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里格尔的辩证法心理学的出现,到80年代以来皮亚杰和新皮亚杰主义思潮的兴盛,再到当前哈夫曼的拓朴辩证法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思想或事实的对立面的统一这种以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发生的逻辑发展”[19]。辩证法对科学理论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辩证法不仅为人们理解当代生活和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心理学科学观重建的理解将具有更为开阔的思想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眼光。人类的心理世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而非机械的同一性。有的西方学者提出,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人的精神、意识是最高的辩证法”[18]。辩证法超越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抽象的两极对立,实现了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矛盾的和解。这种思想智慧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的深层困境,推动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心理学理论在行动

后实证主义者提出,理论研究的社会实践应用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除了“需要奋力组织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外,理论研究也涉及了实践应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后实证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其强调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认为心理学要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在市场决策、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实践中包含着前理论的成分。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保证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根格指出,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行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理论评价模式和合作反思模式。理论评价的行动模式是首先通过现象分析,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其次进行理论评价。在理论评价过程中,要求建立模型框架,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实践行动计划。而合作反思理论的行动模式是,研究者与参与者共同持有一种假设并设立研究目标,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实践评估与校正活动,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并发现新的可能方向。当然,“新的社会现实会导致新的研究模式再次产生”[20]。

三、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许多关键领域在性质上的变化,无疑对于国内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持续创新是心理学进步繁荣的不竭动力

心理学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起来的一门学科,西方学者仍然在反思与修正传统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以追求和建设更加完美的心理学。推动西方现代心理学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思想的心理学;另一是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与思想的心理学并行不悖。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更多地属于思想的心理学。同其他研究相似的是,西方当代的研究进展一直是中国学者认识和理解同类型问题的参照。与西方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经常处于理论滞后及错位的状态。我们往往只重视对西方“科学的心理学”资源的引进和转借,而对“思想的心理学”资源学习借鉴得十分不够。寻求中国心理学的进一步繁荣,需要从理论思想范式、学科制度、职业建设以及新型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缩小与西方差距,努力把我国的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科。

(二)后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标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问世

确立一种适合于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实现科学观、方法论的转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追求。长期盛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观,基本上不适合描述及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心理世界。那么,目前所需要的“新的科学观”或科学范式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形态呢?应该说,当前西方后实证主义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解释学、科学修辞学和辩证法心理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完善实证科学范式研究的局限性。只有选择具有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多元范式”,才能超越当前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简单主义与还原主义困境。

心理学的科学性范文第5篇

(一)科学与人文之争———两种文化的较量

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认为:“在当代,西方的学术与知识已日益分裂为两种截然对立的群体,这两个群体间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的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两个群体在某些基本的观念、理念及信念上也常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甚至是心存敌意或反感,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无法理解的鸿沟。”[9]而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与对立的现象常被称为“斯诺命题”。“斯诺命题”不仅表现在其他学科中,在心理学中也普遍存在,有学者就认为,心理学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科克(1985)就认为:“心理学自一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以来,一直想成为严格意义的科学,但因受到其本身条件限制,终究也未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10]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1987)也担忧地认为:“在我一个最可怕的恶梦中,我预见到心理学组织机构的解体,实验心理学家被发配到正在兴起的认知科学学科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和神经科学系报到,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被商学院抢走,心理病理学家在医学院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11]这种不统一或者分裂的根源其实就是科学心理学中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这一心理学中的“斯诺命题”蕴含着心理学不同的立场、主张和取向,尤其表现在科学观、价值观及方法论上。就科学观而言,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是相对立的,这种对立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哲学假设上。心理学的历史已表明,心理学之所以能被给予较高的科学地位,能在科学的殿堂谋取一席之地,是因为它所持有的立场是自然科学取向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正是冯特创建心理学早期以及冯特之后所致力发展和建构的心理学[12]。这种心理学采用了自然科学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即认为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同样是一种实在,它“就在那儿”等着人去发现,这种物理主义倾向持有一种对心理现象的物理主义图景的理解,遵循主客分离、还原主义、机械决定论、价值中立等原则和立场。物理现象可以按照进化的阶梯排列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排在上端的科学解释可以向下端的科学解释还原。那么,遵照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心理现象也可以还原为最基本的元素,早期的冯特和铁钦纳就将意识还原为心理元素,试图寻找由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规律,行为主义者则将行为还原为一种物理和化学刺激引起的另一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由于科学主义心理学秉承自然科学的衣钵而将人性“物化”,忽视人性的主观自觉性,没能全面地揭示人的心灵,因而,不是一个全面的研究范式。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与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相对立,正如车文博(2003)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13]建立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学体系,它反对对完整的人进行抽象的分割和歪曲以及以坚持客观性为名否弃人的主观性的地位,主张应肯定人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存在,回到经验主体本身,确立人的主观经验的真实性,研究人的价值、尊严、自由、责任、选择、人的意义等与人的现实存在有关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将人本主义的世界观、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直觉主义的人本学、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和非决定论的心理学解释框架等看作是其基本特征。尽管科学主义文化与人文主义文化都对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硬研究纲领”。然而,对实证研究的极度迷恋,致使心理学陷入了方法先于问题的怪圈、科学观与方法论的对立以及学术研究者与实践应用者相割裂的尴尬局面。对人文研究的过度依赖,又使心理学陷入内省的主观心理主义,对自我实现的类似本能的追求极易使心理学陷入本能还原论[14]。因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采取的客观研究范式和主观研究范式,始终未能真正完全地跳出二元思维的桎梏:客观研究范式以实证主义为论调,将心理学研究对象物化,走向了客观主义;主观研究范式以人文主义为论调,将心理学研究对象非理性化,走向了主观主义。心理学的两种文化都不能从根本上承担起对心理学的完全理解,他们只是揭示了人类心灵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此时,西方心理学者已经认识到这种局限,受世界多元文化论的启发,有学者预示着第三种文化在心理学的崛起。

(二)第三种文化的崛起———新的视域融合

受制于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和受制于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两种文化的狭窄视域中努力寻求整合一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但始终未能跳出二元论的束缚,在这种困境的焦灼中,心理学受到多元文化论这一暗流的影响。1964年斯诺曾坚定地认为,“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终将融合为一种文化,在两种文化冲突的过程中也在悄然酝酿着第三种文化(TheThirdCulture)。30年后,美国学者布罗克曼就出版了题为《第三种文化:超越科学革命》的著作[15],当代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于2009年也出版了《三种文化》,针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二分法的缺陷,指出致力于消解“斯诺命题”的“第三种文化”已经产生[16]。而他们所谓的“第三种文化”,其实并不是一种具体文化,而是一种融合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语境。这种文化语境注重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融合,使心理学真正从“独白”走向“对话”、从“分离”走向“融合”。按照库恩的范式论主张,“第三种文化”也是一种科学家和思想家在认识和理解世界中所共享的知识信念和表述规范,是科学家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论、方法、背景等的综合。“第三种文化”在理念上倡导对话的精神,在实践中促进合作的行动,但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而是试图通过一种对话、融合、沟通,来超越两种文化的狭隘视域。在科学与人文各自为政的框架下,尽管它们从各自的视域对人类心理作了富有建设性的解释,但两种文化对同一现象的片面化表述,不但没有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相反,却使心理学陷入了片面性、狭隘性和封闭性,与建立一门科学的统一心理学的目标背道而驰[17]。而“第三种文化”倡导并践行整体性、包容性、开放性,既注重科学的尺度也注重人文的尺度,既相互理解、尊重也保持必要张力,使心理学能够在两种文化中寻求契合,这种寻求对两种文化的包容的精神就是“第三种文化”试图诠释的全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