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数和高中数学

高数和高中数学

高数和高中数学

高数和高中数学范文第1篇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要求及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1)培养和捉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探索的策略;(3)鼓励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问题;(4)刺激学生提高数学智力;(5)鼓励学生彼此讨论交流与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为了所有的学生。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

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

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学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积极创造条件,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

数学开放性型题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总之,把数学开放题带进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的重要途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将一些常规性题目改造为开放型题

如可以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也可以改造给出多个条件,需要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的题目;还可以改造成要求运用多种解法或得出多个结论的题目,以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此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拓广,使其演变为一个发展性问题,或给出结论,再让学生探求条件等,都是使常规性题目变为开放题的有效方法。

例如:高中《代数》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题:平面内条直线,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这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为。对此问题可以把它改造为:某地区有条直线型铁路线,在每条铁路线的交点处设一车站,至多设多少个车站?

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例题的功能也得以更充分的发挥。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引申推广。

2、设计数学开放题的基本要求

设计数学开放题要选择有用、有趣、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容易进入解决问题的角色,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最佳发展。

3、适度开展数学开放题教学

高数和高中数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教学

高中数学在整个数学教育范畴中属于初等教育这一教育教学范畴. 而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列作为离散函数的类型出现,它不仅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 而在整个高中数列的教学实践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教学又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高中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特殊的数列进行教学实践探讨

高中数学等差和等比数列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高中学校存在着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两方面不能完美结合的通病.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当前很多高中学校中还普遍存在,高中数学等差和等比数列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无法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没有明显的提高.

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等差等比数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这些实质性的问题,如何进行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此我们介绍异步式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异步式教学法在很多高中教学实践中效果显著,教学成绩斐然.它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自动建立起一种同等的学习关系,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把教材知识融会贯通,从要我学慢慢发展到我要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异步教学模式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用20分钟把教材中数学的概念、数学例子、数学中的一些问题读懂看懂,在这过程中学生不懂和没有了解的地方可以问老师,老师起到在一旁随时辅导的作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主体. 然后教师用10分钟左右再提出这一课时中最具有典型的一些问题,并让学生及时解题,之后老师再把这些问题一一讲解给学生,45分钟的课堂教学就很轻松地过去了,学生在自己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把生硬的数学概念、原理、方法变成生动的学习和解题工具,这对于具有实际理解案例的等差等比数列是具有很大的教学帮助的.

灵活运用异步式教学模式来推动高中数学中的教学向前发展,特别是具有函数特点的教学内容,更需要异步式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告诉我们,异步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和老师互动起来,自觉地形成一种学习的伙伴关系,从而灵活的运用书本和教学实践中的原理和学习方法,去解决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难题.

高中数学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举例

1. 用等差数列性质解决等差数列的实际问题

在等差数列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达到浅显易懂,方便解题,达到节约解题时间的效果.下面具体列出一些简便的解题实例,以供参考.

(1)运用性质解决通项方面问题

对于等差数列{an},任意两项an、am的关系是:an=am+(n-m)d或am=an+(m-n)d.

例题:{an}为等差数列,已知a4=16,a2=8,求通项an.

解法一:因为an=a1+(n-1)d,a1为首项,d为公差

所以a4=a1+3d=16①,a2=a1+d=8②.

由①-②解得a1=4,d=4,所以an=a1+(n-1)d=4n,所以an=4n.

解法二:由等差数列性质an=am+(n-m)d,d为公差得:

a4=a2+2d,而a4=16,a2=8,所以2d=8,d=4,所以an=a4+(n-4)d=16+4(n-4)=4n,所以an=4n.

由上面两种解题方法可以看出,第二种解题方法简便明了、直截了当,所以灵活运用等差数列性质来解决等差数列相关的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等差数列性质解决求和方面的问题

对于等差数列{an}来说,如果m+n=p+q(m,n,p,q都是正整数),那么就有am+an=ap+aq.

例题:{an}为等差数列,已知a3=5,a17=33,求S19.

解法一:依题意得:

a3=a1+2d=5①,a17=a1+16d=33②,②-①得14d=28,d=2,a1=1. 因为Sn=na1+(d为公差),所以S19=19a1+=19+=361.

解法二:因为{an}为等差数列,所以Sn=,所以S19===361.

很显然,运用解法二来解这道题非常快捷,而且计算量很小,从而节省了不少计算时间.

2. 用等比数列性质解决等比数列的实际问题

在等比数列教学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性质并且学会运用这些性质去降低问题的难度,减少运算量,从而节省运算时间.

性质:{an}为等比数列,Sn为其前n项和,则有:Sm,S2m-Sm,S3m-S2m也成等比数列.

例题: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m项和Sm=10,前2m的和S2m=30,求S3m.

解法一:假设公比q=1时,Sm=ma1=10,S2m=2ma1=20. 显然是矛盾的,因此公比q=1是错误的. 公比q≠1,Sm==10①,S2m==30②.

②÷①得:1+qm=3,qm=2,由①和qm=2可得=-10.

因此S3m== -10×(1-8)=70.

高数和高中数学范文第3篇

一、数学素质的内涵

数学素质泛指在先天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称,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高中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数学要面向全体,要“以人为本”,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组合,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得,既“吃得了”,又“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主阵地灵活变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使他们自觉运用数学思想处理现实问题。比如学习函数时可联系超市的商品销售情况,培养学生用函数的思想观点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数学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教材的编排不可能十分系统完整,许多概念、公式、定理等等都是完美的结论,没有详细完整的发现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深入教材、精心设计、重组教学内容,改变“题型+方法”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来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新,使学生发现中获取,成功中升华。比如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延拓性;利用典型例题及延伸变式,练习的多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

3.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中学数学涉及到的数学思想主要有集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化归转化思想。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对数学思想的考查,使之成为高考热点之一。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创新能力正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数学教学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教会学生不断实验,而大胆猜想是一种好方法,科学上突破、技术上创新等发明创造往往源自猜想。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家波利亚也疾呼:“让我们教猜测吧!”“先猜后证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规律,作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只有“大胆猜想,小心证明”,才能激励学生猜想欲望,才能促进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打破思维常规,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影响深远。

4.强化数学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日常语言;图形语言则是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抽象、精确、概括。“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和交流的。

数学学科本身具备很强的综合性,代数、三角、几何教材中综合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科间联系,挖掘各知识交汇点,加强概念教学,强化数学语言教学,丰富学生语言词汇,注意同一对象不同语言的互译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在几何中是三角形符号,在代数中则是指一元二次方程根判别式;“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5.重视数学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数和高中数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等数学;数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92-02

众所周知,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一样,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内容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的数学化已成为一种共识。人类的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离不开数学,因此,具备一些必须的数学知识和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现代人才基本素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的基础课,更肩负着传播数学文化的责任。但是一直以来高等数学的教学总是视其为工具学科,而忽略了高等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导致数学素质教育不能全面正确的贯彻落实。数学文化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概念和内容引入时数学渊源和背景的缺失。高等数学因为其结构的严谨和内容的连续性,许多概念和定理以僵硬,冰冷和机械的知识形式传授给学生。为什么引入这些概念和内容则很少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致使学生感到高等数学难学,学了无用,对枯燥乏味的高等数学感到困惑和厌烦,阻碍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自信心的建立。

2.数学内容和数学精神的割裂。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数学内容和解题技巧的传授,而忽视这些知识原发过程的讲解。缺失了相关数学家的生平和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介绍,不能使学生去真正了解一切科学都是在成功与失败、认识与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发展起来的,科学上的每一步都是科学家认真钻研、不懈努力的结果。学生无从去感受数学人具有的如费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言“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大凡有价值的成就,在面临反复挫折的时候,都需要毅力和勇气”那样的数学精神。

3.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缺失。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介绍。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离不开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等都是数学中重要的思维。如条理性和逻辑性,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是必须的文化素质,而实际教学中对数学思想和方法讲解不够深入,使高等数学学习成了一种能力测试,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提升。

4.数学的美学在教学中的缺失。目前高等数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是以知识的传授作为中心,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而忽略了数学美的传播,阻碍了学生数学品味的提高。高等数学中处处蕴含着美,数学语言和符号的简洁美,数学图形的对称美,数学证明的抽象美,数学思想的奇异美等,但这些美却被深深地埋藏在沉重和乏味的数学知识下面,无法展现到学生的面前。

数学文化的内容是广泛的、博大的、精深的,数学文化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是丰富而巨大的。数学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等作用。鉴于现状和数学文化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以上作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数学文化和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教育观,去揭示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文化,使学生既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又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这样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和积累丰富的数学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让数学真正进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诚如郑毓信所言“如果您的数学教学能给学生无形的文化熏陶,那您是一个真正的大师,您的生命也因此而充满了真正的价值”。

二、改变教学方法,将数学背景和数学史引入课堂

任何数学概念和内容并不是数学家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这也正体现出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人为地去割裂数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向学生介绍和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背景和数学家创造性的过程,教师把“数学大师”们请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去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如Abel说:“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在数学上有所进步,他必须向大师们学习,而不应向徒弟们学习”。例如讲到费玛引理时,除了介绍提出的背景之外,可以介绍他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如费玛大定理和费玛小定理等,讲到微积分基本公式时,适当地介绍莱布尼兹和牛顿创立微积分的过程。这些只是点到为止,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主动地查找有关的内容去阅读和学习。数学背景和数学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积极进取、正视失败的心理品质和不怕困难、勇于承受挫折和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

三、注重数学建模思想的引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有它的应用价值,而实际教学中却是知识和应用的分离,学生学会了“数学”,却不会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像是高等数学里的有关相关变化率的应用,微分方程的应用,定积分的应用等题目,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而问题就出在用相应数学知识去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较差,这也是当下高等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和提升的。所以要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构建性的问题,让他们从中去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让高等数学从生活中走来,再回到现实中去,学生就不会再感到高数数学是空中楼阁,而是就在他们的身边,触手可得。

四、注重数学美学的传播

罗素有一句名言:“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人类是按照美学规律去改造世界的,追求完美的数学境界是数学文化的一个特点。数学美如同艺术美一样,会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这也是数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美的传播。数学的美是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介绍数学的美,引导学生的审美观,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不仅是一种思维的工具和思想的方法,更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使数学教学和数学文化更好的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正如日本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说:“我搞了多年的数学教育,发现学生在初中、高中接受的数学知识因毕业进入社会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所以出校门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的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都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这也是数学教育的教育目的,使数学学习成为“大众数学”,使高等数学教育真正实现素质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甄新武,冀德刚.从数学文化的角度谈高等数学的教学.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79-82.

[2]吴国建,沈自飞.数教学与人文教育.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26-28.

[3]娄亚敏.大学数学课文化缺失与重构.数学教育学报,200817(1):78-80.

高数和高中数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良好心理 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广大中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从短期来说,在高考的考试中,数学所占分值较高;从研究应用来说,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来看,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形成理性思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高中生,要善于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心理和学习方法。

一、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主要表现为: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中数学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图形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转变。初中数学为学生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而高中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内容的整体数量增多。高中数学课的设置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在高一、高二要学习完高中三年所有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并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

二、学习高中数学的不良心理表现

1.松懈心理。高一阶段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不少学生进入高一后便认为高一学年不必太紧张,不妨先放松一下,这样就导致数学学习松懈,成绩停滞不前或下滑,继而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

2.焦虑心理。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科目多,难度偏大,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同时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怕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如不能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节,往往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

3.自卑心理。有的同学认为数学很难,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头脑。同时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有自卑感,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对学习自暴自弃。

4.畏惧心理。同学们对于高中数学的自卑心理进而可发展为对数学的畏惧,尤其表现在考试前或考试中,内心非常的紧张和恐惧,考试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力不能集中,头脑模糊,有时一片空白,严重者还会出现大汗淋漓,头脑轰鸣,写不出字,甚至晕倒的现象。

5.应付心理。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考试,今后如果不搞数学专业,那么数学几乎是没用;持应付的态度学习,认为只要进了大学校门,数学对付着能够及格就行。

心理上的偏差就会产生行动上的错位,行动上的错位必然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同学们应该正确认识关于数学基础不好会影响高中学习的问题。如果数学基础不理想,千万不要泄气,更不能有应付和放弃的想法。数学学科系统性很强,各学科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确了这些,同学们应该把高中数学的学习当作新的学科来学,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高中数学的正确心理和习惯

1.积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数学中培养兴趣是无比重要的。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同样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在学习数学时,要克服只为高考而学数学的功利思想,从数学的功效和作用、数学对人的发展和生活需要的高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入手。比如,喜欢几何,可以多做这方面的题目,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中蕴涵的美,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来带动其他章节的学习,从而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2.培养勤奋、坚韧的学习态度。中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数学题目浩若烟海,尤其是高中数学题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同学们有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要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勤奋坚强的品质。要吸收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体会这些数学思想给我们的启迪。

3.形成自我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数学不能盲目地在题海中遨游,更不能就题论题,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当注重掌握数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