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动性公共艺术

互动性公共艺术

互动性公共艺术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第1篇

由于现代城市和人口的不断扩大,工作模式和网络通信改变着生活,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已远远不能满足促进公众沟通交流的任务,只能通过艺术随机干预、包容性的介入,使它可以创造更多的可以提供人们相遇、交流的机遇和空间。与此同时,一些艺术作品也许不是专门为公共空间设置,并且属于私人性质的领域,但由于它出现在开放的空间,使公众和周围的人们对其关注,进而产生思考,然后,它也有艺术 “公共性”的功能,创造或“活化”的公共空间。一些现代的技术和文化理念的艺术作品加入,经常改变着它周围环境,使其具有新的意义、氛围和公众参与的可能。

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艺术风格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融合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公众的参与、作品的自身,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交流,最终表达出作品的意义。这是就对其理念的感知和观众参与中产生出公共艺术的意义。在时展的同时,更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大众化和前卫性是其在公共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公共空间就是由各种媒体、公共场所、社区组织和社会运动所组成的一个非官方、表达各种的民意的地方的总称。它是公民个人以公众身份就社会公共事务展开自由的、公开的和理性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产生公共意见的社会文化交往空间。

公共艺术是一个大众的公共艺术,与公众的审美心理等相一致。但这一概念自被加上“公共”后,它不再是一个单一领域的独特的概念,这必然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相关问题。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大多都是忽略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本土文化,妄自菲薄,仅仅做到的是“洋为中用”,但最终结果不伦不类,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不足,已经完全不适合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审美效果,没有真正体现“互动”。公共艺术需要让观众通过其功能的互动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更多的参与,这就是需要解决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必须从互动的角度出发,这不仅仅是公共艺术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共艺术的重要意义所在。公共性是西方社会学概念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它是市民社会的结果,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中,就不可能有公共性和公共空间;其次,它是民主的、开放的,和私人的、封闭的是相对的;第三,它被公众普遍认可,或广泛关注的;第四,它是互动的,相互自由讨论为特征;最后,正是这种“沟通”的思想和行动,暗含着公共艺术的一个激进的理论和功能。艺术本身,公共艺术必须像其他公共区域的同一命题,这本身是一个“开放空间”,除了公共艺术与公众的沟通,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基于开放的理念,深入探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永恒的互动过程中,公共艺术是真正的大舞台上的生活与艺术。

公共艺术不仅只是为了公共场所设计,它也应该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公共艺术创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和公众亲和力,情景融合观赏,艺术 “干预”的同时,使得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觉趋于淡化,让作品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并使观众的内心感受往往是愉快的和积极的,成为一种生活的公共艺术。表现伟人英雄的突出贡献,也要考虑到普通人生活的平凡朴素;让人站在远处看着不只有作品,还可以深入参与,让观众和作者实现心理和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互动性是公众能够参与的前提,互动是一种手段,是实现大众参与的真正意图。通过实现让公众参与进来的方式,最终达到服务公众的目的。笔者认为,公共艺术的并不是单一的作者的行为,而是一个人或人的群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从事公共艺术创作必须努力寻找在个人创新点和公众意愿的平衡点,然后就可以创造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公共艺术。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第2篇

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与一般环境雕塑不同,其与城市发展存在密切?系。交互原本与艺术无关,但将其引入到艺术当中,其与艺术数字化发展进程密不可分。凭借着数字化先进性、现代性优势,使得这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导致以往艺术神圣性黯然失色。

一、我国公共艺术设计应用现状

建国初期,当代公共艺术开始于人民英雄纪念碑,改革开放后,以首都机场壁画为主的公共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雕等公共艺术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当时,公共艺术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缺少互动性设计。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对公共艺术需求量也随之增加[1]。上个世纪末期,国内城市公共艺术以城市雕塑为主,其次为壁画,题材非常丰富,如英雄人物、神话传说、生活场景等,表现手法多元,这些公共艺术放置在某一固定地点,呈现给大众。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出现并应用,对城市雕塑影响明显,以往城市雕塑设计是艺术家先用雕塑泥做初稿后,确定方案放大比例,通过石膏、铸铜等材料完成设计。而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使用三维立体雕刻设备,能够将作品直接输出。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公共艺术发展与实现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无论是材料、还是手法都更胜传统公共艺术一筹。

二、基于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分析

交互概念具有广泛性特点,存在于不同主体逐渐。艺术创作中,作者与观众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种互动。传统艺术创设中,作者与受众之间处于单向传输,缺乏参与性。而交互性艺术鼓励客体参与,作者形态的转变会随着参与者的需求发生变化。

(一)机械式互动设计

机械式互动,是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之初,给受众的空间,使得人们能够零距离触摸,甚至可以“动”它,从原来的架上艺术,与公众真实走到一起。作为交互的开始,机械式使得艺术家将创作目标头像了受众,而非视觉艺术开始,更多的是与人发生交流,更加人性化[2]。如《1986公路游行圣歌》,是为世界博览会场馆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群,作者将人们生活常见的交通工具按照既定比例转变为雕塑,给人们一种非常亲切的感受。机械式互动设计方法难度较低,且与传统艺术形式结合最为密切,大众接受度高,较为适用于经济、科技不够发达的地区。

(二)体验式互动设计

体验式互动较机械式互动有了巨大的突破,拆除保护围栏公共艺术互动形式,更多的是让公众参与到作品中,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它,使得普通公民能够感受到艺术的乐趣,进一步深入理解公共艺术互动内涵。体验式互动需要现代技术的大力支持,运用空间来营造、烘托的气氛,使得观众能够在此情境中产生无尽的想象,感知视觉、声音等[3]。体验式互动艺术创作的作品,对受众包容度更高,这种互动不但要求观众要用眼睛去看,还要充分调动受众全部感官,打破受众惯性思维,在交互过程中强化受众对作品情感的感受。

(三)创作式互动设计

创作式互动,是公众积极参与到作品创作当中,而非单纯的体验作品创作结果。作者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想法融入其中。这种设计方式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持,如在布鲁斯瑙曼创作的《录像走廊》中,作者以人体工学作为基础,当观众进入后,作者将受众作为变量纳入到作品创作中,使得作品与受众充分融合,将装置作品互动性提上了日程。创作式交互方式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充分体现,如杭州举办的“感恩之乐”等主题大型公共空间互动创作活动,吸引了大量具备美术基础的少年儿童及美院教师共同参与,在公众参与的同时,鼓励公共艺术真正进入公众群体当中,实现良好的交互目标。

(四)虚拟式互动设计

虚拟式互动设计,是人对虚拟环境内物体操作后,从环境中获得相应的反馈程度。该交互设计体现在视觉层面,艺术作品能够随着人的视线、动作变化而变化,不断随机地产生全新的图象,使得受众能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变化情况,好比真实世界一般,如公共艺术作品中,喷水、外形、颜色等要素的变化,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渗透》作品中,作者采用虚拟式互动,创建了交互环境,受众通过虚拟现实装置,根据布满传感器的背心实现导航,捕捉受众呼吸、运动等,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系统。通过这种方式,受众能够感受到自身身心状态,且交互性更强,是受众自身反应产生的结果,更具独特性,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动雕塑;环境雕塑;公共艺术

一、雕塑与环境融合的创作理念

互动性的公共雕塑让人们在体验公共雕塑的同时也可以欣赏雕塑,并从中感知受众与公共雕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受众参与并且与公共雕塑、环境互动。贡布里希认为“(雕塑)不仅仅被当作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被当作有明确用途的东西”,这样的雕塑被赋予了多种使命。奥登伯格的雕塑既是环境雕塑,同时也是互动雕塑,在某种意义上他的雕塑与观者不仅有视觉上的联系,还有与观众的互动性。艺术家的脚步从不会停止,互动性不论在设计还是其他艺术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广大参与的人群也从被动向主动一步一步转变。艺术作品与参与者两者存在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是艺术思想不断进步的过程,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可以在参与者的互动表达中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让人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在参与中获得满足,而且城市也由于这些雕塑的存在而充满活力。环境雕塑与人产生了互动,可以清晰看出人与雕塑的互动关系,人们对雕塑不再仅仅靠视觉的观察,而且有观者的参与感。

二、环境雕塑创作语言的影响

奥登伯格众多的作品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由此城市空间有了不同意义上的表现,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挖掘,使环境雕塑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历史。奥登伯格作品对公共艺术的影响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美学家维什尔指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到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今天的审美的确超过了我们所说纯艺术的范围,并且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深受人们的喜爱。艺术活动的场所也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具有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是人们聚集的地方,例如城市的广场、购物中心、超市、花园等等。艺术变得休闲化以及平民化起来,商业活动,艺术交流,审美评判在这些场所中共存,交错进行,互惠互利,由之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①奥登伯格的大型环境雕塑创作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性和个人风格,在欧美甚至亚洲各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奥登伯格的创作符号对后现代的公共艺术甚至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奥登伯格的波普风格环境雕塑在公共艺术领域中掀起了一阵狂潮,从他作品的年代表可以看出其艺术风格越来越大胆,波普风格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奥登伯格作品中的物品同观众产生了互动,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公共艺术基本概念的出现,使公共艺术可以比较大的规模实施。

三、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艺术家寻求新的突破。借助互动的新观念和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互动性的雕塑伴随这些条件宣告诞生。雕塑在平常意义上是一个只有艺术家思想的实体,人们如果不深入思考就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而在新的外部环境下,艺术家通过改变艺术作品与受众的角色,让受众在某个方面也能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本身会产生多种社会影响,这就促使互动性雕塑这种双向沟通的形式演变成互动性公共雕塑的主要核心。其具有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增加普通群众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互动性雕塑是具有趣味性的,以这种趣味性为出发点让受众参与其中,可以让受众对公共艺术作品产生想要互动和参与的想法。互动性雕塑一般运用大众所熟悉的符号、可以引起共鸣或回忆的物品完成作品,并预留出人与人、人与物互动参与的空间。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正常的生活习惯和好奇心理会驱使人们触碰这些公共艺术乃至参与其中。对于以往的雕塑,观者只能观看而不能参与其中,形式固定单一;而互动性雕塑的特点让人们对这种公共艺术更加青睐。在我们所处的城市角落中,绝大部分的雕塑都是以纪念为主题的,雕塑给人们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主题形式的单一让普通民众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把互动性雕塑引入普通大众的生活视野,与传统雕塑相比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也更为受众所喜爱。

参考文献: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第4篇

1.通过民主参与以表达自由意志

市民对公共艺术的参与使得公共艺术有别于他种艺术,平等对话、民主参与是市民表达对社会、环境以及生活态度的场所。市民通过武汉天地、楚河汉街以及各个居住小区的公共艺术,参与人与环境的对话,能够唤起民主意识的觉醒;通过公共空间以表达自由意志,就能够自觉地参与城市的社会生活。由于曲高和寡的艺术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使艺术家的个人语言进入公众的社会的语境之中,因此,市民与艺术的互动便有助于增进公众对艺术的理解,与公共精神产生共鸣,进而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

2.通过互动以丰富公共艺术的参与形式

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却不只是以某种形式为主的单向性参与。公共艺术的参与性表现为作品、设计师、公众与环境之间良好的沟通、融合与影响。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而检验方式是在公众的参与之中完成的,即只有在公众的参与互动中,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和沟通,作品的意义以及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终体现。

3.通过民主参与以改善

市民的社会态度当代公共艺术不再是高、大、上的专属,它走入社会走进现实,与市民平等对视。走下神坛的公共艺术进入了社会大众的心里,改变着市民们的审美理念和社会态度。由于数字媒介从艺术形式到表达方式都拓宽了公共艺术的领域,有助于创造更具公共性的艺术形式。让艺术从小众的赏玩、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而回归于公共精神,让公共艺术真正地为市民服务,公共艺术也就在市民的认同中改变着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态度,从而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并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

4.数字化时代公共艺术的参与方式

更富创意当今是数字化时代,交互式设计、情感化设计、生态设计概念早已进入设计领域。智慧城市的武汉应该更好地享用数字化的科技成果,将互动理念应用在以空间为媒介的公共艺术设计尤其是地铁壁画之中也是武汉公共艺术参与方式的一种创新。

5.自觉自主地参与公共艺术

就能充分凸显参与者的个性中国数十年美育教育的成果之一就是塑造了统一的审美情趣,公众所认同的美或多或少都具有政治的意义,将其整齐划一地放置在管理学科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艺术的发展而言却是有害的。如今设计师需要借助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丰富城市的空间,彰显城市的个性。公共艺术的参与方式也因为数字技术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凸显了参与市民的个性,这一点在湖北省新图书馆的设计中就可窥见其效果。

二、数字技术对参与性提升的推进

互动性公共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公众;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开放性,新兴性的艺术,囊括了众多艺术门类,作为以“公”为姓的艺术,存在于各种公共空间和场所并以其交互性的特点融入社会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实践不足三十年,在不断的社会转型期中,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

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生产能力相对于适度与节俭的传统生活方式而过剩,为了生产方式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就要不断地刺激消费,使大规模消费成为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依照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观点,商店里所售卖的各种商品,此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早已经被广告和品牌精心包装上一层精美的“外衣”,顾客在不自觉消费商品的时候,同时也是在消费广告和名牌,归根结底都被符号代表。鲍德里亚指出“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深刻剖析出当前消费社会的窘态。中国在九十年代实行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将人民生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在不断丰富物质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得到了逐步改善。消费主义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温床下开始显露,通过不断提高的生产水平和传播手段,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消费人群成为市场的投放对象。所以,中国目前虽然并未进入消费时代,但却已是一个消费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二、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

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囊括了当代大众的文化取向和思想意识,作为大众社会的独特产物,大众文化具有易引导,范围广泛,无个性等特点。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不同,它通俗易懂,但往往不能自由操控。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通过媒体的传播手段,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技术实现人群全覆盖的目标,实现全民参与的局面。公共艺术的产生在一定层面上来讲离不开大众文化,与大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共艺术不受场所限制,具有互动性和交流性。通过与受众的近距离接触,公众参与实现作品的完成,与大众全面实现零距离互动,民主性与世俗性成为公共艺术接近大众的直接优势。那么,如何看待在当前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公共艺术与大众存在的相互联系呢?

(一)共有的符号价值

大众在消费时代所浸润的文化特点以消费文化为首,为了满足生活条件和物质需求,产品的实用性能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名牌所创造出来的符号价值。公共艺术在当代大多数的创作作品被放置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融合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所体现出来的现念和现代精神,浓缩了城市的文化精髓。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一件公共艺术品,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风土民情都在公共艺术品上有所体现。“以小窥大”,公共艺术作为一张城市“名片”,也具有同样的符号价值。

(二)公共艺术与大众间的互动影响

公共艺术具有更广阔自由的空间供观者观看,在接受上又有双向甚至是多项的沟通和交流。在与观者的交流互动过程里,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行为互动和思想互动。行为互动常见在城市广场安放雕塑与行人的互动,例如纽约时代广场的心形艺术作品,为了迎接情人节的到来,艺术家在广场中心安放大型装置,通过高科技光影的控制达到与行人的亲密互动。其次思想互动通常见于艺术家直接要求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公众在参与艺术品创作的过程里,也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成为参与者的作品。在这样的过程中,作品的完成凝聚了艺术家和公众的另一种实质性沟通。大众的创造力通过艺术家的激发,自觉地释放灵感与潜质,对艺术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析,并有可能改变和完善出更优秀的艺术品。

(三)规避大众“误解”

近几年公共艺术在我国发展态势稳步增长,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大多会考虑把公共艺术并入其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小城市急速膨胀,地方政府筹措资金改良街道、完善基本设施的同时,提倡公共艺术丰富人民文化素养,陶冶艺术情操。大规模的购置引入当代公共艺术品的同时,一些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当“大黄鸭”风靡全球的时候,我国地方省份出现了多个一模一样的山寨“大黄鸭”,纵然是外形上近似,但由于材料和尺寸的差别,让“大黄鸭”这一艺术作品在公共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霍夫曼的初衷在于让“大黄鸭”满载各国人民友谊和快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由于山寨品的出现,公共艺术作品的作用便无法发挥,无法达到提升公众艺术层次的目的,甚至会把公众的审美带入歧途。另外,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里必然会出现公共艺术的影子,于是不论什么城市,南方还是北方,东部或者西部,到处都有类似王府井的孪生铜人,公园里大同小异的花坛中心雕塑等等大量粗制滥造艺术品的出现。甚至有些艺术品重金打造被强制安放在某地,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命脉格格不入。

三、结语

在以消费文化为背景的经济文化时代,大众文化作为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从社会思想边缘逐渐延伸到拓展到每一个角落,并与精英文化展开抗衡,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共艺术正是依靠大众文化的发展,实现与公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交流,在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要求的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晰.救赎与消费[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杜曦云.消费主义文化与中国当代艺术[D].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