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动设计论文

互动设计论文范文精选

互动设计论文

互动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互动性设计的含义

互动从字面意义上讲“,互”是相互的意思,代表着一种动作。“动”是变动、改动的意思,代表一种变化;互动设计发展是源于工业革命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在大家广为人知的互动设计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关系。互动意味着双方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这就增强了使用的积极性、好奇心和趣味性。因此这就决定了互动性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引导产品便捷使用并让人产生愉悦的技术。互动设计在包装中的体现则可采用人机界面的互动原则,把包装的印刷当作产品的媒介,在消费者拆开包装的一连串动作中传达不同的信息,引导消费者轻松愉快地使用我们的产品。互动性包装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与材料学、计算机学、产品设计学、用户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消费的体验也要求也迅速增加,包装设计中的互动性不仅要满足于引导人们的使用,还要求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趣味性、审美、情怀等,互动性设计已经提升到了更高的要求。

(二)互动性包装设计概述

“互动性包装设计”是通过文字、图案、色彩、结构和触感等在包装装潢上的运用,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引导并产生一系列有趣的、富有形式感的过程。使得包装从开启到丢弃都富有设计感,给人带来或体贴、或可爱、或优雅、或品质的感受。在不同的包装材质、包装风格、包装造型中,不同的互动,给消费者带来快乐愉悦的审美体验,满足了消费者通过物质来追求内心情感的需求和精神认可需求,最终让消费者达成想要购买或者拥有的欲望。

二、互动性包装发展在现在社会发展的前景

(一)互动性包装在互联网时代时必不可少的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二十一世纪,在电脑手机等互联网发展的巅峰时代,人们对与单纯视觉上的获取早已不满足,从电视、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手机等多媒体的发展,让更多操作和互动成为了可能,现代的包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多媒体发展的影响,有清晰的操作指引、有可爱的留言互动、有鲜明的个性外观设计。

(二)现代消费心理的需要

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目的在于解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边无际的,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根据这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生理需求———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安全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社交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尊重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在现代社会,物质发展需求达到鼎盛的时期,消费者早已不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品牌是提高产品的重要途径,在琳琅满目的品牌斗争中,如何提高品牌的形象和价值,互动性包装品牌的个性化和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这一点上起到类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当代设计师家德雷福斯说“:要是商品阻滞了人的活动;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互动性包装设计的关键在于注重的是产品与人交互带来的感受,通过互动性设计趣味地传达品牌产品地理念,让消费者轻松获信息,使用简单,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和关注,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化需要。

三、互动性包装的呈现形式

(一)结构互动

国外一款零食的包装设计,方形包装盒开启方式为向上打开,以及零食的和图形的巧妙结合,让开启方式变得更有趣;VANS手提袋包装设计,通过手提袋提手的拉绳和鞋带的结合,使得人和手提袋产生一个互动,突破了传统的手提袋的固有形式,增添了手提袋的趣味性和个性,达到了让人耳目一新效果,加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二)图形互动

某品牌狗粮包装设计,将包装本身的图案和商品的形状产生一个互动,既表达了商品的功能(食品),又向消费者传达了商品本身的品质,包括色泽、大小、分量等,更直观、更生动地向消费者展示了商品的魅力。花茶茶包设计,通过茶包的手提纸片做成蝴蝶形状,并让蝴蝶能很好的卡在杯子上,既达到了使用方便的效果,又与杯子产生了互动,很好的向消费者传达了自然中蝴蝶的美,加上这是花茶茶包的设计,增添了蝶恋花的意境。

(三)语言互动

以猫哆哩包装设计,也是通过单纯的文字来吸引消费者,产生互动甚至共鸣,达到让消费者关注的作用,并产生购买;德芙心形巧克力是一款情侣相互赠送表白的礼物,里面每颗巧克力包装纸撕开之后都有一句话,通过对包装纸的再利用,使得礼物的形式感增加,给收礼人带来神秘感和幸福感,以达到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四、结论

互动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消费者的传统观念。

中国自古都有爱面子这个名词,爱面子也是中国人的代名词。以至于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个代名词。而商家也把这一点考虑在经商范围内。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正是商家了解我们爱面子的需求,包装设计也随之改变。生存在这个世界,一切事情都有因果和联系的。更何况商家和消费者。为了满足消费者,包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注重效果是不是时尚,是不是大气,送礼会不会有面子,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时期的包装设计有了局限性。越复杂,越层层叠叠的包装就是好的。传统的包装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不是真正为了产品本身做的包装,更像是给消费者做面子工程。

(二)极简设计的影响消费者的观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随着极简主义传到中国,不管是室内设计还是产品设计。简简单单的装饰,哪怕只是一块白,一块黑,大家也非常喜欢。极简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而针对包装设计,更是极简设计的东西没有太多变化,简简单单,就几排字体或是一个图片就可以。大胆的使用留白,才会显得产品大气了很多。也许是因为现在人们压力大,内心不喜欢复杂的,越简单的越好。各种原因导致现在的包装设计比起传统的包装设计看上去简单了很多,但设计的水平高了许多,因为很大面积的留白结合在设计中也是很难做到了。

(三)现阶段的消费者观念。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受网络影响太大,生活中的细节变化吸引不了大家的眼球,唯有很大的变化才能产生很大的反响,那怎么才算大?就是与常态不一样,别具一格,幽默搞笑等因素。来调味着人们的视觉。包装设计也就出现了很多幽默搞笑的成分。也正是有着各种原因的发生,才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所变化,同时也导致包装设计也随着发生变化。

二、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优势。

(一)趣味性。

想到趣味性,就是在产品包装上添加点或是赋予点幽默,搞笑的成分在里面。看似觉得很搞笑,但是会有很大的反响。因为中规中矩的包装设计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的视觉需求。见过太过的平庸包装,不会给人太深刻的影响。而具有独特性的东西才会成为唯一,吸引住人们的视觉。独特成为现当代人的个性,要求独立和独特,有个性化。而趣味性产生于产品和包装之间的融合,又凸显产品的个性也丰富了包装的魅力。包装设计可以充分利用产品的颜色,特点,形状,口味等,用拟人化的设计,使得这些具象,抽象的特点变得贴却人们生活,变得活灵活现,变得更生活化,这样的趣味性才是包装的本身,才是真正的包装,和产品之间进行联系和结合。成为包装的个性化以及唯一性。从而来刺激消费者消费。

(二)互动性。

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而包装正是两者之间的桥梁。产品是通过包装让消费者熟知,消费者是通过包装来了解产品。但如果包装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的话,那么更能拉近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包装可以在产品的本身做一些延伸,利用特点,做一些可以让消费者看得见,摸的着的近距离接触的互动细节,让消费者感觉他(她)和产品进行了交流或是互动,这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点。而这样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产品会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趣味性的优势就是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眼球,让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给人们带来轻松一笑的感觉,而互动性的优势在于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考虑到人们的感触,而这样近距离的互动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给消费者人性化的照顾,使消费者觉他(她)已经对产品有了一些了解。比起严严实实的包装来说,大家更容易会选择有接触的,不会选择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包装里面是什么的产品。而互动性的优点就在此。

三、趣味性和互动性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互动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提出了本科实验教学中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教学“一二三模式”,旨在发挥科研与研究生的优势,为本科实验教学服务,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对于更好地衔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提升本科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现实意义。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积累知识,培养和训练各方面技能;故在此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研究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阶段,是更高深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其基础是学科建设。研究生通过某一问题的解决,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今后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又对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必须有优秀的本科人才作为后备人才储备。

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反映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一方面,研究生是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能带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能够通过一批原创性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直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能够对区域的政治和文化产生影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带动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为此,许多教学研究型大学提出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

如何处理好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目标的融合与互动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院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科研和研究生的优势,发挥研究生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验教学的基本体系

化学实验教学着力于突出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贯彻落实;着眼于体现现代化学学科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学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着眼于对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分析吸纳。按照“宽15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我校制定了“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教改方针,对化学学科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改革,打破了实验教学中“简单重复”和“依附性”;将化学实验独立开课,按照基础、综合、创新三级教学,将化学实验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专业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构建了化学学科实验课的新体系,以适应通识培养、专业分流的培养需要;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根据现代化学实验的目标和特点,重新编排实验内容,以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为基本教学内容,以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科学素质与环境意识教育;进一步规范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操作,选用大量常规经典仪器,以利于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专业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研究生实验奠定基础;注重综合,拓宽口径,使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交叉渗透,将化学合成、成分分析及表征、常数测量、化工基础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按照“基础一综合~创新”三层次建立了实验教学体系和相应的实验室体系,如将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合并为基础化学实验;合并无机合成实验、有机合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化工基础实验,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组建综合化学实验室,开设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强调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实验;化学教育、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各专业成立专业实验室,培养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以综合化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为基础,依托安徽省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化学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化学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各实验室等,建立学生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以达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2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一二三模式”

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教学“一二三模式”,主要是突出一条主线、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一条主线是指培养目标,就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既要培养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又要培养创新思维(善于创新)。两个方面是指培养对象,也就是指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通过这种模式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达到互补,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双赢。三个层次是指具体措施,也就是研究生参与本科生实验指导,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内容和本科生到研究生实验室做毕业论文3个互动方式。也指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3个逐渐提高的层次。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研究生参与本科生实验指导

研究生是相对于本科生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学生,同时又与本科生年龄相仿,思维相近。因此,我们在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专业实验中,根据不同实验特点,分别安排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参与本科实验教学,每部分实验都由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位研究生共同负责指导实验。目前这种做法已被很多高校普遍采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求研究生全程参与实验,从实验的准备、预备实验、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批改到实验结束的小型研讨会,研究生必须全程参与,并据此对研究生进行考评,计算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量。所以,虽然每个研究生带的实验个数不是很多,却要求他们全身心投入。

基础化学实验主要是强调基础性,一般安排一年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负责指导。一方面这些研究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科研,且本科刚毕业,对本科实验较为熟悉;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再一次实验,可把自己的实验体会传授给本科生,同时也能强化自身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科研做准备。

综合化学实验主要强调综合性和主动性,是应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来合成化合物,研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和组成结构的过程;着重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因此,综合化学实验主要安排二年级分析、物化和有机专业的研究生指导实验,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训练,有了一定的仪器测试经验和一些综合能力,安排他们来指导综合化学实验,可以起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目的。

专业化学实验主要强调专业性和独立性。我院的专业化学实验,主要是指化学教育、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3个专业方向的实验,一般在三年级开设。化学教育专业实验安排课程论和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实验,教育硕士一般是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一线中学教师,他们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更注重实际。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专业实验分别由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参与指导,将有实际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吸纳到指导本科生专业实验教学中,有助于克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以及实验室与工厂的脱节。

2.2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本科教学实验

创新实验主要是强调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在学院政策鼓励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支持下,一批教授学者和他们的研究生在参加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化学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引。其中有些综合实验还以十五规划教材_4的形式得以出版。另外,有许多化学教学论的研究生教研成果也相继转化为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验。创新实验反映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和特色,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采用导师制方式,双向选择参与。例如2005年提供81个选题供本科生进行创新实验选择,参选学生共275人;2006年提供58个选题,参选学生共501人。学生从指导教师处了解实验课题后,从查阅资料、研读文献、钻研有关理论开始,先提出自己的实验研究方案,再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然后开始实验研究。整个过程都由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定了解的研究生参与指导。对于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大胆探索。创新实验完毕后,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与指导教师及研究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最后以科技论文的格式写出综合研究报告,并举行创新实验报告会,进行结题。通过创新实验,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受到了较全面、严格、系统的科研实践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感受教师的科研风格、治学态度等,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苦性和长期性,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院利用各硕士学位点的实验室和现有科研工作的研究条件,开辟了开放实验室,并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研究性实验的创新实验室,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培养的互动。每年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增加到开放的研究性实验中,以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攻关、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为了实现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学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介入科研,为将来考研作准备。

2.3本科生到研究生实验室做毕业论文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全校丰富教学模式(整合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思路。为顺应时代潮流,我国许多大学也提出了要把建立研究型和创新型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我们把研究性的创新实验定位为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或毕业论文工作,使好的创新性实验可继续通过毕业论文来完成。这样就将科研的优势转化为实验教学的优势,使创新性实验与研究有充足的题目、宽广的研究范围和视野;既保证了创新实验的创新性和研究性,也解决了一般实验教学日常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我们安排在大四最后一学期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就已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实验的研究。这样就解决了400多名毕业生同时进入实验室做毕业论文的困难。如果学生选择的指导教师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就到他的研究生实验室去做,以增强研究生的指导性;如果学生选择的指导教师不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就到创新实验室去做。由几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选择一个大课题,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工作者从事创新的氛围,同时也能开阔视野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或个性的形成。延长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能更多地给予本科生表达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培养本科生之间、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精神。

3启示

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依托彻底打破传统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界限,建立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本科生进行循序渐进、多层次、分阶段的化学实验科学训练。突出了基础性、示范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个性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

新实验教学模式改变了按规定的实验步骤和路线完成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方式,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开放性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模式。

新实验教学模式减少了实验教师人数,节约了经费,培养了研究生的工作能力,还能使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得以提高,形成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本科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优生优培。新实验模式有利于增加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时间,解决以往实验室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实施的新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实验性论文的比率大幅度提高:2006届60.1%,2007届73.8%,2008届81.8%。

(2)本科生参与发表的毕业论文以外的实验性论文数量也大幅度提高:2001年发表7篇,2002年发表5篇,2003年发表l2篇,2004年发表23篇,2005年发表41篇,2006年发表61篇,2007年发表58篇。

(3)学生尝到了由创新实验延伸到毕业论文的甜头,选题的学生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只有三年级学生选题增加到部分学有余力的二年级学生也参与选题。尽管这些数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实施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带来的成效。

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对研究生参与指导的学生实验,要注意跟踪,要有考评制度,否则就收不到预期效果;

互动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导师制是书院教育的精髓,其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欧美诸多一流大学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形式。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本科生导师制指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入导师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从而促使教学与教育结合、教育与管理挂钩,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本科生导师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将单纯的教学活动提升到教育的高度,这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需对学生实施教学和思想的教导、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引导,并对学生的疑问提供解答。

二、本科生导师介入下的英专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究

1.模式设计和内容。本科生导师制作p为辅导员和专业课任课教师工作的延伸和拓展,重视师生间的人际互动,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挖掘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本科生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导师通过跟踪式的指导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引导,密切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极大关怀。将本科生导师制融入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中,让本科生导师兼任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使得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成为本科生导师四年导师生涯中的一个自然终结环节,对提高论文指导成效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在具体的教学模式实施环节里,我们拟通过本科生导师介入式的英专毕业论文指导实践达到如下教学目标:唤醒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元认知意识,激发其论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特长、知识面和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将论文选题和自身职业发展相结合,增强其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步骤、有侧重的教学实践,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和提高论文的总体质量;通过个性化指导,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术规范性、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

互动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多数院校的学生毕业设计从第七学期中期开始,从实际操作上考虑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1.开始阶段,学院教务办进行时间节点管理,确定如提交题目、学生选题、提交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抽签、学生提交论文、指导教师评分等重要阶段的时间节点,并以公告形式给出立题通知、立题阶段的流程,校外做毕业设计学生需准备的材料等,并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

2.资格审核阶段,学院教务办审核毕业生的答辩资格,并导入相应的数据库。学院同时确定具有资格的指导教师队伍。

3.出题审题阶段,指导教师在指定的时间节点内给出题目及课题介绍、题目类型等的相应说明。系统提供功能,查询三年之内的重复题目。系统还提供手动审核功能,确定题目是否适合。在教师立题环节中,系统限定网上提交题目的数量、时间,教师提交的题目需要进行三级审核且都合格,才能作为有效题目在学生网上选题时被开放或公开。立题的时间节点为两周左右。

4.选题阶段,学生网上选题采取互动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选择,每人只能选一题,但可以选择多次。如果所选题被指导教师确认同意,则无权再选择其他题目。学生还可以自报题目,申请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课题。师生双向选择结束后,对未竞选上的学生学院负责人进行调剂。选题工作结束后网上公布选题结果,同时公示在选题结束至开题之间要做的主要工作内容。系统要提供各类信息的汇总、下载等。

5.开题阶段,指导教师在确定所指导的学生后,要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要完成的任务、基本要求等。指导教师审阅开题报告并填写评语,不合格的重新提交。答辩组最后提交学生的开题分数,对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的教师或学生,中期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校外选题要求必须在返校后统一开题。至此,前期工作全部结束。

6.中期检查阶段,学生填写中期报告提交指导教师审核,指导教师审核中期报告,并给出分数。学生网上抽签,学院分组进行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在评阅中期报告时,要对设计的工作进度、工作态度、完成质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考核。毕业设计中期检查答辩组重点检查内容包括:设计内容是否与毕业设计题目相符,是否出现偏离题目的情况;学生对设计内容有没有充分理解;学生对设计的概念、技术等是否完全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是否符合毕业设计开题的计划,是否有拖后的情况;已完成的设计部分的工作质量是否达标;课题难度与学生能力是否相符,是否有可能出现无法完成毕业设计的情况;教师和学生是否做到按时在固定地点进行答疑。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学生提交论文,指导教师审核论文并提交给答辩小组,同时给出论文最后的分数和评语,答辩小组抽阅论文组织答辩并评定成绩。开题和中期的分数记入到最后的总成绩。答辩后毕业论文、题目等各种资料归档。

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构建基于Web的信息化系统,旨在对于毕业设计的全流程提供支持,以解决教师、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流程复杂、工作量大的问题。系统从教务员、主管领导、指导教师和学生等四个用户角色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业务范畴出发,根据各自在毕业设计立题、选题、开题答辩、中期检查、答辩以及公共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流程,通过开发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功能来实现网上业务,辅助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1.系统功能设计。根据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流程要实现的业务的管理要求,该系统从信息管理、时间节点管理、立题管理、选题管理、开题管理、中期管理、答辩管理等功能模块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目标,系统的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立题管理模块包括的主要子功能有维护课题、评阅课题、基层审核、领导小组审核、课题信息汇总、专家给教师留言等。选题管理模块包括的子功能有选题学生、分配课题、选题信息汇总、我给学生留言、我的历史留言、学生给我的留言等。开题管理模块包括的子功能有下达任务书、评阅任务书、审核任务书、开题准备检查、开题时间地点、评阅开题报告、基层审核开题报告、导出开题报告、查看专家留言等。中期管理模块包含的子功能有评阅学生中期报告、中期答辩时间地点、随机抽取中期答辩学生、下载学生中期答辩资料、查看中期答辩成绩、录入成绩等。答辩管理模块包含的子功能有答辩时间地点管理、审核论文、填写评语及打分、下载学生答辩资料、指导教师评分表管理、论文抽查、答辩信息汇总等。

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对于本系统,采用SQLServer20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经过对需求的研究,下面给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的设计。其中包含管理员信息表、教师信息表、学生信息表、毕业设计题目表、历史题目信息表、题目分配表等12张表。其中毕业设计题目表的部分数据项有ID号、教师姓名、教师编号、题目名称、学生人数、题目要求、题目是否符合要求标志等。题目分配表的数据项有学号、姓名、题目名称、指导教师编号、指导教师姓名、学生电话、学生邮箱、年级、是否校外做毕业设计标记、开题成绩、中期成绩、答辩成绩、指导教师成绩等。教师信息表存放教师的信息,基本信息从人事部门提取,学生信息表存放学生的基本信息。历史题目信息表存放每年答辩后的全部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信息,其余表的信息存放任务书、中期报告、开题报告、资讯、通知等相关资料信息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