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特色小镇 全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94

2016年12月,青岛市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在全市建成50个产业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还将成立规模50亿元的特色小镇发展基金,支持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

一、围绕青岛市“特色小镇”为载体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研究,可以有以下意义

1.青岛旅游型特色小镇将兴起。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景点旅游向区域、城市或小城镇全域旅游转变。一批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启动全域旅游市县的规划建设,其中会的一批立足于旅游的特色小镇将应运而生。

2.“旅游+”的千变万化带来万千商机。旅游是个点石成金的东西,它与什么东西都可以相加,都可能带来新型的业态。旅游加农业,农业一二三融合发展,出现了一批旅游、休闲型的农旅业;旅游与工业可以相加,与青岛市服务业门类里的各种业态都可以相加。新业态增多,商机就在其中。

3.全域旅游推动了青岛全区域发展硬环境改善。全域旅游是青岛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的重要契机,特色小镇可以分享正的外部性,有些方面可以“不投而获”,发展的成本因此可能降低。

4.全域旅游带来区域品牌提升。特色小镇可以利用两张品牌,一是区域(全域)的品牌;二是自身(特色)的品牌。比如说一个特色小镇可能因为处于青岛崂山风景区上而获得较高关注。

二、在青岛特色小镇开展全域旅游,本研究计划从五个方面创新

(一)全域构架旅游主导

这是对特色小镇发展机制上的重要保障。所谓旅游主导,就是不仅要给予旅游产业较高定位,还要有确保产业定位落实的党政领导决策机制、重大问题协调机制、各部门参与机制、多个规划合一机制、资金捆绑使用机制、年终考评机制等,才能围绕旅游核心产业,充分调动各种优势资源,科学配置相关要素,形成以旅游业为统领的特色小镇发展格局。同时,全域构架旅游主导,必须打破较为狭隘的观光经济思路,树立大旅游观念、旅游+观念、专业旅游观念。

(二)全域打造核心吸引力

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很重要的在于其整体形象是否鲜明,核心吸引物是否有魅力。打造旅游核心吸引力,就是为了突出特色小镇特征,避免同一区域的特色小镇形象相似,削弱外在吸引力。要认真研究特色小镇的整体形象,有意识地做足地域文化、个性业态、特色形象的文章,研究、发现、挖掘核心性差异,围绕特色小镇的文化个性,集中力量去培育、打造、提升和宣传,通过反映历史、展示文化、沟通古今、培育业态,让特色小镇以鹤立鸡群的卓然之姿,广泛吸引外地旅游者。

(三)全域突出个性特色

特色小镇整体形象的体现,最终要通过各个具体方面,这也是特色小镇的个性、特色和卖点。做出小镇的特色,必须挖掘和体现小镇的历史底蕴、文化气质、生产生活,不能东拼西凑,随意加载。特色小镇的特色可以从多方面去挖掘:一是建筑特色。要对整体建筑风貌有明确要求,以当地主流建筑风格为引领,做好尽量一体化的工作。二是文化特色。云南丽江、大理的一些特色小镇,都较好地体现了民族文化、茶马文化、边疆文化。三是生活场景特色。四是地标特色。无论是城镇和乡村,都有地标性景观或建筑,例如武夷山的玉女峰,避暑山庄的磬锤峰,北京天安门。五是物品特色。如各地博物馆都有镇馆之宝,特色小镇也是如此,如普洱茶集散地的易武小镇,就有大片古茶园、“瑞贡天朝”皇匾;六是生产劳动特色。炒茶叶,烘干槟榔,捕银鱼,木工雕花,烧制瓷器等。

(四)全域贯彻旅游标准

全域旅游的小镇,不仅应有浓烈的旅游氛围,星罗棋布的旅游景观,还必须在专业化上下功夫,成为旅游行业的正规军,如旅游经营、接待、管理和公共服务配套。特色小镇的标准化建设,除了宾馆饭店应实施星级标准、景区实施A级标准,道路、车站、码头、餐馆、茶楼、剧场、商家、摊位、公厕等,都应贯彻实施旅游的技术与服务标准,才能做到“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

(五)全域配齐旅游业态

特色小镇在业态和功能上,应与旅游大城市相媲美,各种旅游要素应齐全,档次要多样,形式要多元,所不同的就是“小”,如小博物馆,小剧场,小商店,小餐馆,小客栈,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样,才能保证游客消费可以有足够多的选择。可以大作“旅游+”的文章。如旅游+新型城镇化,可促进旅游城镇的基础建设;旅游+新型工业化,可带动工业旅游发展,促进发展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发。

参考文献

[1]李强.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今日浙江,2015(13)

[2]胡书芳.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8)

[3]秦诗立.特色小镇建设须着力“特”与“色”[J].浙江经济,2015(12)

[4]刘锡宾.特色小镇有序建设应当怎么“推”[J].浙江经济,2015(12)

[5]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06)

[6]刘强,沈雁伟.城市品牌定位[J].现代商业,2014(12)

[7]郭金明,柳中权.城市品牌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8]郑建鹏.我国中小城市品牌化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包装,2012(03)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小镇;大阳

进入新千年以来,以信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与传统文化产业逐步走向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使得传统文化产业的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培根曾说:“在所有的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更加伟大的了。”“旅游与科技的紧密结合,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1]中国旅游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旅游业市场变化趋势,才能谋求生存和持续发展。“旅游的创新,还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并应用到旅游开发之中,由此产生新的旅游业态和新型旅游产品”。[2]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和发展,是促进我国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旅游文化小镇建设的支撑力量。未来旅游文化小镇的建设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小镇文化旅游特色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示。科技创新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应用到生产体系,创造新价值的过程[3],它不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更为后者发展催生了文化新业态,拓展了新的文化产业内涵。随着旅游市场由大众旅游向小众旅游的转变,旅游消费的新趋势逐渐变为以文化性和休闲性为主诉求。而旅游小镇融合了文化、娱乐、休闲体验等多重旅游功能,成为旅游的热点产品。旅游小镇的概念是在小镇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它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是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双重因素推动下产生的。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4月强调,“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在国家层面,引导扶持1000个小城镇发展为特色镇”[4]。因此,作为魅力小镇的典型代表,旅游小镇在国家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旅游小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彰显其“特色化”;旅游小镇的核心在于“泛旅游产业整合”。旅游产业的整合依托传统的思路可能会是死路一条,而基于科技创新视角的旅游产品创新发展才是正途。科技创新如何与旅游文化小镇建设结合起来成为旅游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科技创新与旅游文化小镇建设问题,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郭琳、李翠军[5]认为科技进步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展示的手段,它使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设计更趋合理、规范、科学。张捷[1]强调了信息技术、交通技术以及环境科学技术等对旅游发展的多重作用。刘艳[6]详细分析了科技和旅游的内在关联性,揭示了科技与旅游的互动关系。王玥[7]就网络技术给旅游业带来的挑战、高科技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和冲击进行了研究。但学者们更多的只是阐述了科技与旅游融合的互动问题,而在推进旅游文化小镇建设过程中,如何运用高科技手段来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小镇内涵,彰显其个性特色并没有太多涉足。因此,研究科技创新与旅游文化小镇建设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概况

(一)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地理区位

大阳旅游文化小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晋城市位于晋东南地区,雄踞太行,俯瞰中原。在中国版图上,晋城处于中心位置,是山西通往中原、走向全国的重要门户,也是全国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大阳曾为全国的冶炼重地、九州针都,工商业发达,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如今,大阳镇煤炭、冶铸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在泽州县名列前茅,为大阳古镇旅游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悠久的建制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存为大阳古镇注入大笔文化财富。大阳古镇因其历史上的繁盛,被盛誉为“三晋第一镇”,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因其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镇活化石”;因其丰富活态的民俗文化,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按照车程计算,在大阳镇三小时旅游经济圈内,包括了北至长治,西至临汾、运城、三门峡,南至济源、洛阳、郑州、开封,东至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诸多大中型城市。在这一范围内,共有5A级景区13处,4A级景区82处以及众多分散的旅游资源。在大阳古镇所在的这一旅游区域内,旅游景点众多,但都属于观光型景点,缺乏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大阳古镇拥有34万㎡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体量巨大。大阳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民间节庆活动丰富,底蕴深厚。从区位、交通、体量、文化等各方面分析,大阳古镇有条件成为“晋东南旅游集散地”,并在未来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大阳旅游文化小镇特色

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区别于其他古镇景区的特色在于其巨大的建筑体量以及鲜活的历史呈现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旅游的竞争力和独特性体现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大阳曾经是一个官商云集的古镇,从内阁首辅到户部尚书,从知府县官到举人秀才,大大小小的官员形成不同规制、不同体量的院落建筑,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核心阶层的“仕官文化”。同时,大阳还是一个商贾云集的地方,冶铁工业特别是制针贸易使大阳成为富庶之地,在官家大院之外,形成了体现商业阶层文化的商家大院。不同阶层的院落形成了古镇特有的街巷机理,既体现了风水格局,又反映了人文秩序。大阳的珍贵在于容纳各阶层的庞大建筑群,全景式地展示了古代的风韵,大阳古镇是一部再现古人风貌的百科全书。2.珍藏在古宅背后的仕官商贾故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大阳古建筑群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岁月的久远,更多的是能提供给当代人一个了解古人故事的载体,古建背后的历史文化是其最核心的价值。大阳鲜活的大院、寺庙、祠堂、家庙、书院、牌匾、贡院等,向世人诉说着古代士人、氏族、仕官生活和商业沉浮,整个大阳古镇是一部承载文化演变的史书。3.从宫廷到民间的文艺胜地大阳的民俗与其他古镇不同之处既在于其绵延久远的传承,更在于上至宫廷、下达百姓的包容。既有并列于春秋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繁盛于春秋、秦汉的《阳阿》《薤露》;又有诸宫调、卖针歌、八音会等流传于民间的音乐曲艺,还出现了赵飞燕等历史名人。因此,大阳是古代中国传统歌舞音乐的都会。4.中国传统工艺匠人文化的聚集地文化的繁荣立足于经济的繁荣,大阳的繁盛在于商业的发达,大阳曾是晋城周边的商贸集散地,铁器行、布艺号、染坊、银楼、当铺、酒坊、醋坊成千上万。支撑繁华商贸的是多种传统工艺的集聚,冶铁工艺、制针工艺、传统酿酒和制醋工艺、银器工艺、竹器编制和染布工艺、制香工艺、皮革工艺等群技荟萃,形成了古代工艺文化的聚集地,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大的价值。

(三)大阳旅游文化小镇资源特色

根据大阳镇旅游资源类型普查统计可知,在全国旅游资源8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大阳镇旅游资源占6个主类、8个亚类和18个基本类型。其中主类占全国的87.5%,亚类占全国的35.5%,基本类型占全国的13.5%。对于一个旅游文化小镇来说,旅游资源类型相对比较齐全,种类比较丰富多样。

二、大阳旅游特色文化小镇产品体系建设

大阳旅游特色文化小镇的旅游开发,应深挖文化内涵,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渠道,采用文化先导、旅游跟进、保护于内、发展在外的策略,打造“中国大阳,活着的古镇”品牌。立足晋东南,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围绕“活”字做足文章,紧扣“煤铁之乡”“九州针都”“仕官之乡”“飞燕故里”等主要文化脉络,深挖文化内涵,以打造古镇品牌为目标,以产品创新为驱动力,整合古镇院落、传统工艺、生态农业、民间节庆和民俗演艺五大资源,以“生态、生产、生活”全景LIVE体验为模式,实施“产品破题、项目点睛、空间突围、营销出位、设施提升”五大突破路径。

(一)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发展理念

以旅游为引导发展新型旅游文化小镇必须坚持“突出亮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大阳旅游文化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应始终秉承这样一种“保护为先,科学发展;文化兴镇,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1.保护开发理念秉承“保护中发展,传承中创新”的理念,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指导,以再现千年古镇的繁荣风貌为目标,以保护为前提,充分研究古镇的历史价值、人文特色、建筑格局,在保证古镇“核心”特色与整体风貌的前提下,以景观融入、空间叙事的手法,凸显大阳的历史人文和社会风貌等,使大阳旅游文化小镇能够借助旅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文化兴镇理念文化是古镇延续发展的根脉,也是古镇吸引力的来源,弘扬大阳传统文化,展示大阳珍贵的文化内核是留住大阳吸引力的保证。在传承的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活化文化的载体、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在继承中发展和创新大阳文化,使大阳成为文化的传承区和示范区,保证古镇持久的活力和生命力。3.产业惠民理念着眼于古镇的长期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强烈的产业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的本地居民参与到旅游产业当中,带动特色饮食、老屋民宿、旅游商品产业,使旅游业成为支撑古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带动本地就业,实现旅游富民。4.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实施旅游全产业链带动战略,以大阳古镇为核心,联动周边乡村、景区,推进大阳镇全域旅游发展。大阳古镇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大阳古镇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大阳古镇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大阳的经济发展。

(二)大阳旅游文化小镇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

建立健全符合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旅游发展新需求的产品体系,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围绕旅游市场新需求,打造休闲化、多元化、新业态的旅游产品体系,发展古镇观光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民俗度假旅游、农业乡村旅游、专项旅游五大旅游产品。1.古镇观光旅游以古镇古建筑为重点,修缮古建筑群落,复活古代生活场景,通过古建与现代影像技术的结合,开发古代生活4D展示、虚拟显示互动等产品,通过文化博览、生态观光的方式,抓住文化休闲市场需求趋势,将大阳古镇建设成为产品丰富、业态多样、功能完善的建筑景观博览、园林赏析、文化欣赏等一系列休闲旅游项目。通过“裴家十八院”“茹太素故居”“张都堂院”“常翰林院”“阳阿县衙”“汤帝庙”“吴神庙”“镇史馆”等支撑项目来完成。2.文化休闲旅游以大阳古镇的千年文化为吸引核,从古建、历史、民俗、节庆等四个方面,展现“怀古、感叹、欣赏、留恋”旅游情感,开发民俗体验、演艺观赏、节庆体验等旅游产品。以创新工艺品制作体验为重点,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旅游商品为突破点,以节庆活动为吸引点,以商业贸易为经济增长点,设计互动式、参与式的多元体验方式,提升民俗文化、歌舞文化、仕官文化的感受度,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名镇。以“阳阿公主府”“飞燕宫”“古舞节”“祈雨节”“灯棚节”“采薇乐坊”“大阳曲艺中心”“阳阿古街”等项目支撑文化休闲旅游。3.民俗度假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特色和古镇空间,将民俗文化嵌入到古镇的各个角落之中,开发高端旅游度假市场,紧抓深度旅游爱好者、艺术爱好者、家庭团体游客、企业商务团体游客等细分客源市场,开发旅居度假、艺术休闲、家庭亲子、商务度假旅游产品,打造古镇高端度假旅游目的地。以“大阳十五巷”“阳阿老街”“西集客栈”“汉乐府”“古商业街”“创意文化休闲街”“美食街”等支撑项目完成。4.专项旅游依托大阳古镇历史民俗、生态田园、文化景观等资源,打造自驾野营、美食餐饮、研学教育、商贸购物等四大专项旅游产品。以自驾旅游和美食旅游为重点,建设自驾车营地、美食广场、馔面馆等项目,通过美食业态的引导,激发研学群体和购物群体。以自驾车营地、馔面馆、三晋传统手工艺博览园、民俗展览馆等支撑项目实现。

三、以科技创新打造大阳旅游文化小镇“智慧景区”

在文化旅游盛行的年代,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仅仅是满足“看”,更多的是追求过程“三性”、目标“三感”和动机“三求”[8]。过程“三性”即可感知性、可理解性以及可参与性,这是旅游体验经营的关键所在。目标“三感”即新鲜感、亲切感和满足感,这是旅游体验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动机“三求”即求补偿、求解脱和求刺激,这是旅游体验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8]。特色小镇旅游发展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关注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塑造上来。旅游文化小镇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9]。集文化、休闲和娱乐等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小镇的旅游模式成为最受人们追崇的外出旅游的形式[10]。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将推动全域旅游的大发展。科技创新的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将更有助于小镇文化内涵的“活化”,有助于挖掘特色文化,以及有助于完善特色小镇的旅游产品体系的和塑造特色化的旅游体验产品。通过科技创新“活化”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镇特色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科技创新构建旅游文化小镇支撑体系

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等科技创新手段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信息化、智慧化的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必须打造“智慧景区”“智慧小镇”。1.建设大阳旅游小镇数据中心建设大阳古镇景区多网互联数据中心,既包括了IT基础设施,即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安全设备的部署,还包括为这些设施配套的机房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以泛在的、宽带的、高速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为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载体,通过构建光纤数据网络、无线WIFI网络、移动通讯网络、无线对讲网络、传感器网络等,在景区形成多层次的、全覆盖的通讯网络体系。2.建设大阳旅游小镇软件支撑系统和监控调度中心构成小镇数据中心的基础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监控调度中心主要包括集中设置视频、GPS监控指挥、接处警等系统,并可利用大屏幕设备结合GIS地图,放大和定位重要位置的视频和监控电子地图等。

(二)以科技创新构建旅游文化小镇应用系统

旅游小镇应用系统包括网络协同办公系统、视频监控与分析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售检票系统、导游管理与自助导览系统、信息与互动查询系统、移动应用系统、景区电子商务系统以及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等九大方面。网络协同办公系统能够实现景区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协同办公,提供一个简单、高效、快速的办公平台,完成工作人员的网上协同工作,实现网络智能化办公,以提高办公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视频监控系统是“通过摄像头采集重要景点、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发地段等地的实时场景视频数据”[11],在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至指挥调度中心,供工作人员实时监视各类现场”[11],从而有效保障游客疏导、灾害预防、应急预案等工作。指挥调度系统包括景区值守、智能处置、决策会商、远程指挥、应急联动等功能,协助景区指挥人员有效部署和调度景区队伍、景区物资、景区装备等资源,可实时或及时将相关任务指令、事件发展情况和景区处置状况传递给相关人员,结合监控画面和GIS地图,实现可视化协调指挥、有序调度、有效监督。售检票系统(电子门票、门禁)由售票、检票、中心管理与结算系统、门闸机等构成。该系统配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电子票的购买支持手机支付或者网上金融支付等方式”[12]。导游管理与自助导览系统是与售检票系统匹配的管理系统。通过导游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导游级别、导游信息管理、导游评级、导游预约、导游排班、导游评价等功能,通过游客对导游的评价及管理,可实现对导游队伍的监督和管理。大阳古镇景区自助导览系统以旅游数据中心为支撑,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库,打造数字旅游地图和自助语音导游。自助导游硬件设备“能显示景区导游图,支持无线上网,支持全球定位系统,完成自助导游讲解”;“能提供手机自助导游软件下载,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完成景区地图查询搜索、游览线路选择、景点自助讲解等功能”[12]。信息与互动查询系统是与售检票系统与导游服务系统紧密联系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游客互动及投诉联动服务平台、呼叫服务中心、建设多媒体展示系统,在游客服务中心、售票处、主要景点及游览线路等位置放置可提供信息查询、预订终端(多媒体触摸屏)服务。景区电子商务系统(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是大阳古镇“旅游官网”。游客通过该网站可查询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各要素信息,查看景区旅游动态,购买、预订门票、旅游商品、线路、酒店,进行在线咨询问题等。景区管理单位可通过网站景区的信息,如旅游线路、折扣信息、新闻、门票、旅游商品网上销售预订、促销信息、招商项目等。通过该四大系统能够迅速实现旅游者入园、导览与信息收集的目标。小镇旅游移动应用系统。通过构建手机支付系统,联合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终端,推出大阳古镇“旅游钱包”应用。通过大阳古镇旅游数据中心,设计大阳古镇“旅游通”智能手机app。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运用三维全景实景混杂现实技术、360实景照片或视频等技术”[13],完成旅游文化小镇的数字虚拟景区,实现文化小镇的虚拟旅游。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平台能在互联网、景区门户网站、景区触摸屏导览机、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应用。

(三)以科技创新构筑旅游文化小镇旅游保障体系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范文第3篇

【摘要】赣州是历史上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区域,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本文讨论了国内特色小镇的建设历程,并且分析了赣州客家文化特点,从吃、住、商业和风俗等四个方面为赣州建设特色小镇提出建议。

【关键词】客家文化 客家民系

古镇自古以来就有。从规划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小城镇规划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相应的,已经有三代的特色城镇出现。以周庄古镇和乌镇为代表的第一代旅游特色城镇。其产业类型比较单一,采用“旅游+关联子产业”的模式。以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为代表的第二代风情小镇,以居住社区为主要功能,并投入更多的住宅和公共服务。第三代特色城镇是政府提出的“以产业为中心”的工业新城。赣州是江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虽然赣州经济相对比较滞后,但客家文化非常繁荣。因此,整合自身的生态文化遗产,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和功能整合更加完善的赣州特色城镇成为可能。以此同时,大力推进赣州特色小镇的发展,对推动赣州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解决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特色小镇的产业规划也应该尊重小镇产业的自然发展,在了解特色小镇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培育,而不是照搬照抄。因此,本文提出的赣州特色小镇建设是基于赣州特有的客家文化为前提,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一、酒店、旅行社建设

目前,赣州旅行社数量少,规模小,区域分布不平衡。星级酒店数量少,无法提供优质的酒店服务。旅行社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推出的产品没有地方特色,导致游客识别度和感知度低,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处于无序状态。同时,旅行社管理水平低,产品创新能力弱。这些现象无疑给赣州特色小镇的旅游产业建设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应该要多建设一批像安远县三百山镇虎岗村的温泉度假山庄类型的酒店,它集旅游、娱乐、休闲与住宿为一体,在周末和假期吸引了大批邻省邻县的游客,并且本地居民也络绎不绝。

二、地方特色小吃建O

民以食为天,特色小吃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部分,旅游市场通常没有保证食品卫生,产品种类单一毫无特色问题。因此,餐饮市场需要继续加强和突出,创造高品质的产品,使食品质量得到非常必要的推广。赣州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共有20个县市。如此大面积的城市,不乏美食。像大余烫皮、信丰萝卜饺、赣南鱼饼、宁都肉丸、瑞金牛肉汤、崇义饺子和安远三鲜粉等非常有地方特色的美味小吃应该大力建设并保护,这样既能够拉动了地方经济,也能宣传地方特色。

三、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建设

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小镇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购物市场在赣州主要食品为主,原材料大多来自当地的土特产,除了土特产品和风味食品的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外,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是非常弱的。众所周知,购物旅游能够带动区域旅游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但赣州的各种旅游景点几乎没有开发自己的旅游商品,缺乏对旅游商品市场的认识。同时,品牌与品质的缺乏,使得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感知度低,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保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根本,在品牌销售中可以建立多渠道的品牌传播,拓展品牌空间。通过组织农产品质量认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打造出更多像赣南脐橙那样独具特色的名牌产品,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四、特色民间艺术建设

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饥荒等原因,许多人从中原迁到江西地区,先在当地居住的人便称后来的群体为客人或客家人。客家人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交融、取舍上,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赣州客家人形成的民俗的文化内涵、生活智慧,都需要在赣州特色小镇建设中加以挖掘和凝练。不同的乡村的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艺术、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都赋予旅游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既淳朴,又神秘的民间风俗文化,对于城市以及异地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所以像赣南采茶戏类型的民间艺术应该着力挖掘、凝练成体系,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增添艺术色彩。

参考文献:

[1]唐仕俊. 赣州联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N]. 赣南日报,2016.

[2]唐勇. 培育特色小镇需把握关键点[J]. 浙江经济,2015.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镜泊小镇 旅游小城镇建设 影响

近年来,湖南凤凰、广西阳朔、云南丽江、江苏周庄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小城镇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旅游小镇是指:以一种或几种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发展旅游休闲主导产业为定位,以旅游休闲要素集聚为中心,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宜闲,具有会议节庆、健身养生、度假休闲等一种或多种主题活动的小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旅游小镇就是新型的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发展的新标志、新名片,是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因此,建设旅游小镇将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旅游小城镇建设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旅游小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伴随旅游者旅游需求不断提升和变化的新型旅游业态。通过推动旅游小镇建设,能够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休闲主导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旅游小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度假区,而是旅游产业特征鲜明、功能配套完备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和环境优美、品质高雅的居民生活区的完美统一体。旅游小镇不仅可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全方位的旅游需求,还能为游客提供酒店、会议、游览、旅行、购物、医疗保健、车辆补给维修等多种服务。建设旅游小镇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通过在交通条件便捷,自然景观独特、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镇建设旅游小镇,可以使旅游资源显现化,形成旅游新亮点,增强吸引力,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达到加快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

2 黑龙江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现状

2.1 黑龙江省旅游小城镇概况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且各具特点,各有所长,为各地旅游小镇的建设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依托这些著名景区景点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名镇,通过名镇效应,带动整个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以此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很好的路径。“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坚持把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实施《黑龙江省重点旅游名镇示范导则及评定方法》,旅游名镇开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力打造了五大连池、镜泊湖、亚布力、汤旺河、北极村、兴凯湖、黑瞎子岛、名山、海林农场、七星农场、横头山、连环湖等12个重点旅游名镇,有力推动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2 黑龙江旅游小城镇开发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黑龙江省旅游小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北极村、亚布力、镜泊湖、连环湖等旅游名镇初具规模,品牌影响力增强,经济和社会放大效应初显。“神州北极”——漠河北极村,旅游由夏季一季热向冬夏秋三季火爆转变,旺季各地飞往漠河的航班“一票难求”;滑雪胜地——亚布力镇依托亚布力旅游滑雪度假区,滑雪旺季每天流动人口近万人,夏秋季旅游升温迅速,全镇从事旅游产业达3000多人,带动运输、餐饮、商贸、公共服务等相关产业从业人数近1.5万。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通过整合节庆资源,丰富节庆特色,提升旅游小镇的文化品位。自2011年开始,全省重点旅游节庆都放在旅游名镇举办,发展眼球经济,创造轰动效应,叫响名镇品牌,凝聚人气。北极村通过举办大兴安岭漠河北极光节、漠河冬至节暨圣诞文化节等,展现北极风情神秘奇观;亚布力以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哈尔滨·亚布力夏季森林音乐节等节庆,打造滑雪避暑度假胜地;五大连池通过举办黑龙江国际火山旅游节暨五大连池饮水节,彰显火山矿泉魅力;黑瞎子岛承接佳木斯三江国际旅游文化节、华夏东极抚远淡水鱼(大马哈鱼)节等,绽放“一岛两国”边贸名城魅力……

2012年,在黑龙江省旅游局5000万元名镇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各地充分挖掘名镇资源特色,逐步完成从单一的旅游资源向高端复合型旅游精品的转变。

3 牡丹江镜泊小镇建设及发展规划

3.1 牡丹江镜泊小镇概况

镜泊小镇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方,因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最大火山熔岩堰塞湖,部级森林公园、国家5A级景区镜泊湖而得名。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眺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通长白山旅游景区,西接中国雪乡,北连亚布力国际滑雪场,是东北亚旅游的重要节点。小镇以“唤醒沉睡的火山台地,展示宇宙自然的魅力,营造人类生活新天地”为主题,以创建高水准的休闲度假公园为目标,主要设置风情别墅区、居住开发区、农田保护区、地质公园观光区、岩崖景观区、温泉会所区、公共绿地区、环境公园区等功能分区。镜泊小镇建设的目的是要营建“一个小镇”——国际旅游名镇;承载“两项功能”——国际级休闲旅游目的地、东北亚旅游集散中心;突出“三大特色”——度假养生、休闲娱乐、旅游地产;体现“四种理念”——多元、智能、低碳、环保;打造“十大旅游精品”——赏火山奇观、品矿泉温泉、玩冬冰夏水、观南国风光、看马术赛马、住综合营地、打高尔夫球、享异域风情、逛影视基地、秀特色婚庆等。同时,小镇的建设还能够整合镜泊湖水域、渤海国遗址、火山口地下森林等周边高等级自然资源的优秀条件,对镜泊湖景区整体旅游品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镜泊小镇的建设及发展规划

2009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镜泊小镇的重大决策,使之成为黑龙江省重点打造的十四个旅游项目和十大工程之一。同年,由牡丹江市委、市政府主导组建了牡丹江镜泊旅游名镇建设指挥部,2010年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小镇一期规划建设8.6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面积25.58平方公里,总投资100余亿元。小镇一期规划主要有火山地质综合博物馆项目、“小南国”生态旅游项目、花街项目、温泉酒店和会议中心项目、玄武湖休闲区项目、异国风情街区项目、薰衣草园项目及产权式酒店项目等。2012年,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将镜泊小镇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以保证镜泊小镇在全省12个旅游名镇建设中保持最具代表性、进展最快的位置。镜泊小镇建成后,将成为牡丹江地区接待能力最强、配套服务最优、休闲设施最全、特色最为鲜明、辐射效应最大的旅游产业集聚区。预计建成运营后,可形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日接待1.5万旅游人次,新增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2500人,购置第二居所的休闲人群达到5000人以上,年可吸引游客500万人次,年可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亿元,国外旅游收入2.21亿美元,拉动牡丹江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

4 镜泊小镇建设对黑龙江旅游小城镇建设的影响作用

(1)作为全省确定的首批旅游名镇中第一个开工的小镇,镜泊小镇的开发和建设对黑龙江省旅游小城镇建设具有示范和样板作用。三年来,镜泊小镇建设一直坚持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以“聚焦世界目光、接轨国际水平”为标准,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旨在将镜泊小镇打造成牡丹江人引以为豪的城市会客厅,打造成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后花园,打造成全省旅游名镇的典范。

(2)建设镜泊小镇,能够让镜泊湖旅游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拉动区域经济,为黑龙江省旅游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助力。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发展第三产业,以服务求舒适是社会发展目标。到了这个历史阶段,要求旅游产业必须提档升级。镜泊小镇建设是镜泊湖景区建设中的大投入和大手笔,不仅得到牡丹江人关注,还会得到全省人民的关注,更吸引了国内及国际旅游业界的目光。因此,镜泊小镇建设对于拉动全省旅游小城镇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镜泊小镇在建设中遵循的科学指导思想和先进开发理念为全省旅游小城镇建设提供借鉴。“三实两创”的价值观引领镜泊小镇建设。求实,就是善于学习、把握规律。镜泊小镇的建设就是要突出节能和环保等新技术,遵循现代、养生、休闲、宜居的建筑理念;务实,就是在镜泊小镇建设中践行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落实,就是在镜泊小镇建设中要高标定位、坚决执行;创新,就是要引领潮流,紧紧与低碳、节能等最新科技成果相结合;创一流,就是要充分发挥牡丹江世界级的比较优势,如沿边开放、生态、旅游资源等,并以之为依托,将镜泊小镇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名镇。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革命老区 阳新县 红色旅游

阳新县位于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土地面积2780平方公里,辖16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3个国营农场。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优良的环境,使阳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现隶属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

一、打造红色革命根据地中心一龙港镇

(1)简介。龙港,处阳新县城西南50公里,西南与通山县交界,南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东与瑞昌市毗邻。106国道纵贯南北,南达浙赣,北能京汉。这里商贾云集,市面繁华,为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口子镇。龙港,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四周群山环绕,峰恋叠翠。中部平畴万顷,凝碧聚绿。朝阳、桂花、龙港三河相互交汇,碧波荡漾。“龙潭红橘”、“步云塔影”、“朝阳晨曦”“金竹云峰”、“岩泉飞瀑”、“陵园松涛”等风景名胜,引来八方游客络绎不绝。龙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遍布革命先辈的遗踪遗迹。1976年,湖北省革命文物工作座谈会在龙港召开,龙港被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博专家称为“天然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2)发展龙港镇的红色文化的重要性。龙港镇的红色文化在全县范围是中心位置,县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对龙港老街、纪念碑、烈士陵园、纪念馆等进行修复和保护,尤其是老街,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县政府应大力建设红色根据地,以此来带动全县的旅游潮。使龙港成为革命教育基地,吸引全国游客来“红区”参观学习,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

(3)老区人民的整体素质要提高。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问题的存在,导致老区的民风很强悍,法律意识淡薄,社会风气一年不如一年,对红区的概念也在淡化,因此县政府、镇政府必须有作为,来改善老区的面貌。这样有利于红区的建设。

二、发展红色老区的现状

(1)以经济建设为重,忽视文化建设。在全县高举经济大旗的当下,视乎慢慢的牺牲了红色老区的本质,红色老区就不在红,或者说的慢慢的蜕变。商业化味道重,忽视老区的环境保护,对原有的建设进行再建设的力度不大,而是在仿造或者是新建,这样完全就失去了红色老区的原味。

建议:必须是两手抓,两手都要好,既要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红色老区,最好是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对老区进行建设,维护,这样就可以吸引全国的游客,以此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2)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在当下政府部门一心为吸引外商来发展地方经济,却忽视了本身具备的条件,从而没有大力的来发展红色旅游,其实阳新县还是具备很多资源项目,比如:王英的仙岛湖、龙港的革命老区、后山的瀑布、阳新县城的古建筑,商城、老街,还有其他地方的一些景点,这些都是阳新县发展经济的推动器,但是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大力的推动,才能变资源为经济。

建议:政府部门发挥其职能,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支持,以及在人才上的培养。领导要重视旅游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像当年俞正声在湖北当省委书记的时候,就非常重视湖北的旅游业,所以现在的领导也要重视起来,阳新的红色老区才有希望。

三、发展阳新县红色旅游的思考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红色老区的环境保护。推进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综合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阳新县旅游资源,以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管理力度,走产业发展与污染治理并行的道路,彻底改变污染企业入镇的粗放经营状况,走集约发展的路子,遏止环境污染的源头,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相适应的环保法规体系。

(2)制定科学发展战略规划,强化旅游特色小城镇。脱离大环境建设,来谈小城镇个体发展,是孤立片面的。因此,发展旅游型小城镇,必须战略规划先行。“特色”本身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旅游型特色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要依托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特色浓郁的红色旅游项目,以旅游业的开发促进小城镇的全面发展。

(3)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红色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整治美化镇区环境,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成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旅游小城镇。

(4)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为旅游型小城镇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旅游业的竞争和城镇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大理召开的全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工作会议上说,现在发展旅游小城镇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人才太缺乏。阳新县要发展红色旅游型城镇,树立良好的环保旅游城镇形象,提高城镇的竞争力,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加快与区域内高校的强强联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大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的力度,为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发展提供高效的服务和人才支持。

(5)以红色老区—龙港为中心,打造黄石红色旅游经典路线。黄石红色旅游资源主要以红三军团在黄石地区的革命史迹为主线,以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龙港革命旧址群、王平将军纪念园、红三军团纪念馆、南山头革命旧址、大冶兵暴旧址为支撑,以红三军团旅游景区、龙港旅游景区、南山头旅游景区三大经典景区为标志。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打造黄石红色旅游经典路线带领旅客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