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原理发展史

机械原理发展史

机械原理发展史

机械原理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车辆;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不仅影响了车辆的运输行业和汽车行业,是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也对农业和国家的防御装备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车辆工程范围从原来的力学,机械设计,材料,流体力学和化学机电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和控制技术,这不仅是相互渗透,也进一步与医学结合,生理学和心理学。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学科,包括多重的高科技和工程技术领域。

关于机械工程发展,在许多研究机械工程史著作中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机械工程史、近代机械工程史、现代机械工程史。

机械始于工具。公元前3000年以前(史前期),人类已广泛使用石制和骨制的工具。搬运重物的工具有滚子、撬棒和滑橇等,如古埃及建造金字塔时就已使用这类工具。公元前3500年后不久,苏美尔人已有了带轮的车。史前期的重要工具有弓形钻和制陶器用的转台。弓形钻由燧石钻头、钻杆、窝座和弓弦等组成,用来钻孔、扩孔和取火。埃及第三至第六王朝(约公元前2686年~前2181年)的早期,开始将牛拉的原始木犁和金属镰刀用于农业。约公元前2500年,欧亚之间地区就曾使用两轮和四轮的木质马车。叙利亚在公元前1200年制造了磨谷子用的手磨。

公元前600~公元400年的古罗马称为古典文化时期,这一时期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进,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锯、弓形钻、铲和凿外,还发展了球形钻、能拔铁钉的羊角锤、伐木用的双人锯等。广泛使用的还有长轴车床和脚踏车床,用来制造家具和车轮辐条。脚踏车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纪,为近代车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约在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人在手磨的基础上制成了石轮磨。这是机械和机器方面的一个进展。约在同时,古罗马也发展了驴拉磨和类似的石轮磨。

表是1500年前开始制造的。重要的改进是用螺旋弹簧代替重物以产生动力,此外还加了棘轮机构。机械式钟表创造的成功,不仅为现代文明所必需,也推动了精密零件的制造技术。机械式钟表后来又得到全面改进,如单摆式时钟取代了原来的天平式时钟。1676年英国为格林威治天文台制作了摆长不同的两种精密时钟。怀表采用双金属条,解决了平衡轮的温度补偿问题。

在欧洲诞生了工程科学。许多科学家,如牛顿、伽利略、莱布尼兹、玻意耳和胡克等,为新科学奠定了多方面的理论基础。为了鼓励创造发明,意大利和英国分别在1474年和1561年建立了专利机构。17世纪60年代出现了科学学会,如英国皇家学会。英国于1665年开始出版科学报告会文献。法国约于同时建立了法国科学院。俄、德两国也分别于1725年和1770年建立了俄国科学院和柏林科学院。这些学术机构冲破了当时教会的禁锢,展开自由讨论,交流学术观点和实验结果,因而促进了科学技术以及机械工程的发展。

在1750~1900年这一近代历史时期内,机械工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飞速的发展,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847年,在英国伯明翰成立了机械工程师学会,机械工程作为工程技术的一个分支得到了正式的承认。后来在世界其他国家也陆续成立了机械工程的行业组织。

机械工程的发展,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起着主干作用。如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纺织机械的出现和使用,使纺纱和织布的生产技术迅速提高。蒸汽机的出现和推广使用,不仅促进了当时煤产量的迅速增长,并且使炼铁炉、鼓风机有了机器动力而使铁产量成倍增长,煤和铁的生产发展又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出现了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等,这反过来又促进了煤、铁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汽轮机、内燃机和各种机床相继出现。

其中动力机械技术的突破,促进了各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第一台有实用意义的蒸汽动力装置是英国的T.钮科门于1705年制成的大气式蒸汽机,曾在英国的煤矿和金属矿中使用。1712年制成的钮科门蒸汽机,它的蒸汽气缸和抽水缸是分开的。蒸汽通入气缸后在内部喷水使它冷凝,造成气缸内部真空,气缸外的大气压力推动活塞做功,再通过杠杆、链条等机构带动水泵活塞运动。1765年瓦特制作了一台试验性的有分离冷凝器的小型蒸汽机,1781年他又取得双作用式蒸汽机的专利。1776年瓦特与M.博尔顿合作制造的两台蒸汽机开始运转。到1804年,英国的棉纺织业已普遍采用蒸汽机作为生产动力。

19世纪中期,内燃机问世。第一台在工厂中实际使用的内燃机是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制造的无压缩过程的煤气机,其基本结构与当时的蒸汽机相差不多。1862年,法国A.E.B.de罗沙提出四冲程循环的基本原理。1876年,德国N.A. 奥托制成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单缸卧式煤气机,比勒努瓦的煤气机效率更高,功率更大。1878年,英国D. 克拉克制成二冲程作出了重要贡献。1897年他制成第一台压缩式点火式内燃机(柴油机),使用液体燃料,按四冲程原理工作,热效率高于当时其他任何内燃机。早期的压缩式内燃机的转速比较低,进入20世纪后内燃机的转速大幅度提高。

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中心发电站迅速兴起,大功率的高速汽轮机应运而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30年间,机械工程的发展特点是:除原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大应用外,与其他科技领域的广泛结合和相互渗透明确加深,形成了机械工程的许多新的分支,机械工程的领域空前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这个时期,核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和科研工作的系统性、成套性、综合性大大增强。机器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的生产部门和科研部门,并深入到生活和服务部门。

机械原理发展史范文第2篇

从地域看,蒙阴县是全省小三线军工厂最集中的县,上至中央领导下到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都高度关注和牵挂着企业建设及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在沂蒙山区土地贫瘠稀缺的情况下,按照国家要求为军工企业提供了必要的建厂条件,作出无私奉献和牺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小三线军工厂根据“保民”方针以及受到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工厂撤离,人员分散,厂区设施废弃,企业旧址和那段历史逐渐被岁月侵蚀,淹没于荒草和残垣断壁中。

国营山东民丰机械厂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该厂始建于1965年8月,位于沂蒙老区腹地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是山东省原省属小三线军工厂,隶属于原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的领导,业务归口原第五机械工业部。规模虽不大,但其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处于当时全国先进行列。1967年开始,民丰厂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在全省小三线企业中为国家创造利润最多、贡献最大。1978年,被原第五机械工业部命名为“大庆式企业”,1983年,企业整顿达到“五项工作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弹壳磷化电泳涂漆技术作为历史性技术革新,一直沿用至今。曳光管引燃剂钝化配方工艺,被五机部纳入了工艺流程,为国防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1984年,山东民丰机械厂开始“民”,工厂一分为三,设备一分为三:山东民丰瓷厂、山东轻工安装公司搬到临沂就地安置,山东民丰机械厂留守原址,直到2001年搬迁完毕。蒙阴县境内小三线军工企业全部搬离后,临沂市将原址及设施委托蒙阴县托管,蒙阴县交由各驻地乡镇管理。

30年过去了,由于遗留基础设施与当地经济发展缺少契合点,许多遗留问题尚待解决,原厂址遗迹遗存任其颓败坍塌,可以预见,如果不加以保护,不远的将来,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深厚人文内涵的小三线工业遗址、遗存,都将不复存在。

有着光荣拥军历史传统的蒙阴人民认为,三线军工建设是书写新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章节,是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安全的基石保障。作为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国防决策,对三线军工应有科学的历史定位。如果遗址遗存得不到有效保护,那种在火热激情中进发的创造力、那些“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山东三线军工精神,将会永远失去传承的载体,成为历史的缺憾。因此,对山东小三线军工企业遗址遗迹加以保护,不但是基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继往开来的精神传承,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长远意义来看,都是为山东小三线乃至全国三线军工人及其后者留下了寄托乡愁、驻足恋旧、缅怀历史、寻根筑梦、开创未来的精神家园。

原三线军工厂国营民丰机械厂所处的岱崮镇,拥有系列群崮,崮型独特,风景秀丽,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命名为“岱崮地貌”,与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并称“中国五大岩石造型地貌”。这里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汉代故城、山寨、寨堡,到龙须崮暴动、南北岱崮保卫战、大崮保卫战等革命遗址,再到“上山下乡”、小三线军工建设,直到新时期“中华蜜桃第一镇”的培育,形成独具特色“崮乡文化”,具有极高的地质研究和旅游观光价值。

综合考虑各种资源要素,2012年,在蒙阴县委、县政府以及原国营民丰机械厂驻地镇岱崮镇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山东东蒙企业集团在原国营民丰机械厂遗址的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大胆尝试和深入实践,初步确定依托独特旅游资源、把三线军工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当地地质地貌风俗文化,兼容并蓄、融合推进,发展复合式乡村旅游的总体战略。制定阶段性目标:计划投资30亿元,3年内初具旅游规模,5年内形成休闲型综合旅游区,10年内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综合型旅游名胜区。2012年底,岱崮地貌景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开发建设之初,原民丰机械厂遗留设施,绝大多数闲置荒废。为此,按照各级政府审批的规划设计方案,山东东蒙企I集团将原民丰厂旧址作为山东岱崮地貌景区的核心区,打造成三线军工战士“上山下乡”主题旅游度假村、崮园、崮乡老街、田园公社等具有浓重时代色彩的三线军工小镇,本着保护性开发利用原则,尽可能保持建筑物的原貌,室内装修本着简洁、质朴、功能完善的风格。

岱崮地貌旅游区的核心服务区,是利用三线军工企业民丰机械厂原址开发建设而成,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利用原山东小三线民丰机械厂办公区域改造的“上山下乡旅游度假村”,有三线军工旅社、知青旅社、东方红旅社、三线军工大礼堂,分别由原办公楼、招待所、文化楼、职工大礼堂等改建而成,并根据实际需要,在不破坏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新建省级地质公园主碑、游客中心等。

二是利用原民丰厂生活区改造的“1970田园公社”、崮乡度假养生苑,把原来的10幢职工宿舍楼均改造为客房楼,配备医疗服务中心,适合各类休闲人群的旅游度假和养老养生。

三是利用原军工生产使用的山洞开发建设国内首家洞穴式地质博物馆“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同时与三线军工文化相契合,山东省公安厅批准设立了室内外实弹射击场。

在连接生活区和办公区的光明桥两侧,开发建设崮园和崮乡老街,以传统地方民间工艺与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原民丰机械厂南北两区融为一体。小三线军工博物馆正在积极规划与筹备建设,目标是打造小三线军工小镇和全国小三线军工工业遗址旅游基地。

在地貌奇观保护性开发上,先后对外开放了崮上草原、神佛崮、将军树、南北岱崮保卫战遗址、点将台,开设了三处拓展运动基地,开辟了大崮、板崮、油篓崮野外拓展基地等,实现了小三线军工文化、红色传统教育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景区休闲度假的层次结构和内涵外延。

开发建设两年多来,岱崮地貌旅游区确立“景村共建、发展共享”理念,主动参与当地精准扶贫活动,积极带动村居发展:一是协助村民开办农家乐;二是同村民签订种养殖协议;三是景区为10个村居的70多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的精准扶贫。开发岱崮地貌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村庄和村民的支持拥护。同时,配合政府“一事一议”项目,修建及改造道路46.68公里,清理河道6300米,修复新建顺河坝、拦河坝22处,修建公共文体活动场所10处,栽植绿化苗木32万余株,在保留原生态乡村的固有美感的同时,当地群众得到了实惠,形成了景区、村居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乡村旅游新格局,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综合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岱崮地貌先后作为央视《地理中国》、央视《乡村大世界》、《地理中国・走进岱崮地貌》、山东电视台《唱响山东》等栏目的专题片拍摄地,打造了岱崮地貌民俗文化节、桃花旅游节、伏羊美食节、神佛崮祈福等民俗文化品牌。初步挖掘出岱崮红山羊、红公鸡、豆腐、豆腐皮、十足全蝎、煎饼等当地美食的特色内涵。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沂蒙红色教育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军工文化园、山东省省级地质公园,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首批省级原生态景区、山东省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几十项国家及省级荣誉称号。以原民丰机械厂遗存改建而成的上山下乡旅游度假村被评定为山东省省级五星级农家乐。2015年,岱崮地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验收工作将于2018年进行。2016年11月2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授予山东岱崮地貌旅游区的岱崮三线军工文化园“中国军工文化园”称号。

2016年11月,为深入挖掘山东省原三线军工企业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搭建原三线军工人沟通交流的平台,继承和发扬山东三线军工人奉献精神,在原三线军工山东民丰机械厂旧址开发基础上,成立“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对山东三线军工文化进行深入挖掘。12月6日,经中国孔子基金会批准在岱崮地貌景区设立孔子学堂,使山东岱崮地貌旅游区地质奇观、崮岳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三线军工文化等内涵层面布局,更加异彩纷呈。

2017年1月17日,山东岱崮地貌旅游区与济南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协议,开启校企人才共享及学术交流等领域全方位合作新步伐。1月21日,山东岱崮地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山东康辉万润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辟了更具有拓展力的市场空间。

机械原理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5-0010-04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课题,也是当今哲学论坛和社会实践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什么是历史决定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如实地考究历史决定论,在凝重的历史哲学氛围中揭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内涵

(一)什么是决定论

弄清什么是历史决定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决定论。而弄清什么是决定论必须弄清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分歧所在,同时要分清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不同。

1.关于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决定论和非决定论争论的核心问题直接涉及到如何看待客观世界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等一系列重大的原则问题。《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写道:“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是关于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互联系性质的两种对立的哲学见解。决定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学说。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认为事物的运动不受因果关系的制约,没有任何秩序。”

承认不承认事物存在着普遍的因果制约性,这是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一个分水岭。非决定论以现代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海森保的测不准原理和玻尔的互补原理为根据否定决定论,否定自然界具有普遍的因果联系。但是量子力学并没有取消因果性,而只是取消了对因果性的传统解释。几率并不否定因果,统计描述也并不排斥因果描述。

承认不承认客观事物在发展中存在着必然性,这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又一重大分歧。非决定论者用量子力学证明所谓自由意志的存在,用自由意志否定事物发展中的必然性,这是完全错误的。由于量子力学承认机遇和几率,因此量子力学的哲学可以假定一定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只是受自然规律限制的一种可能性。在人类精神领域也不存在完全的自由。人的任何一次判断,一方面可以看成是自觉的心理过程,另一方面又可看成是过去或现在从外界影响的产物。因而人类的活动不会是绝对自由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象是在许多不同的和互相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因此,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非决定论者否认必然性的另一重要根据是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现象的随机性。事物的随机性虽然体现了事物的不确定性、偶然性,但它所遵从的统计规律却具有必然性:它出现的各种几率的可能性空间也是严格受到必然性制约的。因此,随机性恰恰体现了偶然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它表明,正如必然性不能脱离偶然性一样,偶然性也决不可能脱离必然性。非决定论者否认必然性存在的又一个根据是生命现象的产生。上面已经就随机性并不否定必然性,因此关于生命纯粹是偶然性的产物的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生命现象的产生并非绝对的偶然事件,而是自然界演化必不可避免的产物。

承认不承认客观事物具有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这是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又一根本分歧。决定论承认事物的因果性和必然性,因而必然要肯定事物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反之,非决定论从否定因果性、必然性出发,最终必然要否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规律性。非决定论者否定规律性的代表性观点表现在如下两点:第一,统计趋势不是规律,这是非决定论者否定事物具有规律性的一个典型命题。机械决定论把经典力学规律当作自然界规律的唯一类型,并力图用经典力学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这在说明机械运动时,特别是对于宏观低速运动,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复杂现象,对于微观领域,经典力学规律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局限胜,而一种新型规律——统计规律便产生了。但非决定论者否定这种规律。第二,社会历史发展没有规律,这是非决定论者否定事物具有规律性的又一观点。这以波普为代表,他认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希望我们可以在某一天发现‘社会运动的规律’,好象牛顿发现物体运动规律一样,不过是这些误解的结果。因为根本不存在与物体运动相类似的社会运动,所以不可能有那种规律。”。

2.马克思主义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在同机械决定论的相对应中,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决定论叫做辩证决定论。辩证决定论同机械决定论在下面两个问题上所指的观点不同。第一,辩证决定论所说的“决定”是“什么决定”?即决定作用的承担者是什么?第二,辩证决定的“决定”是“决定什么”?即决定了变化的哪些方面?与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相适应,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对下面两个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第一,因果规律与统计规律、系统规律的关系;第二,必然与偶然的关系。要把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区别开来,就必须对上面的两个问题和两个关系作出科学的回答和解释。

在回答“什么决定”的问题上。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因果决定性,不承认其他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而辩证决定论却不是单纯的因果决定论,而是“规律决定论”。这里的“规律”不仅包括因果规律,而且包括统计规律和系统规律。机械决定论把规律仅仅归结为因果规律。而因果范畴只是揭示简单变化的范畴,而不是揭示有机体进化这种高级运动范畴。因而它是一种排斥进化、发展的形而上学决定论。当然辩证决定论并不否认因果规律的作用。因果规律、统计规律和系统规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不可互相替代的特殊性质和作用。

辩证决定论同机械决定论的对立还表现在对“决定什么”的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涉及到对必然和偶然关系的不同理解。辩证决定论是规律决定论,那么规律决定了什么?所有决定论都认为,规律决定了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因为只有承认了客观必然性,才能坚持发展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但是在如何理解必然性的问题上,辩证决定论同机械决定论就分道扬镳了。

机械决定论对必然性理解的根本特征是:第一,把必然性理解为个别事件之间联系的确定性。在这种观点看来,由A事件产生B事件是完全确定的、必然的。这样。必然性就被赋予了个别性、单一性特征。第二,机械决定论把必然

性理解为直接现实事件的确定性,赋予必然性以直接现实性特征。由于必然性被归结为单一、个别的现实事件的必然性,因而偶然性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因此,否定偶然性的存在,是这种“机械必然观”的逻辑前提。因为只有否定了偶然性的存在,才能坚持单一的、直接现实性事件的必然性:如果承认偶然性存在,单一的、现实事件的存在就不可能是完全确定的,因而其机械必然观也就不成立了。

因此,辩证决定论要承认偶然性的客观实在性。就必须否定机械决定论的机械必然观。辩证决定论的必然观有如下特征:第一,它认为必然性不是单一的、个别事件的必然性,而是在单一的、个别事件中存在的一般性、本质性的确定性。第二,必然性作为一般性、本质性的确定性,并不是直接现实性,而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这种“辩证的必然观”,赋予必然性以一般性和可能性的特征。才为偶然性的存在提供了逻辑前提。

这里清楚地反映了辩证决定论同机械决定论在规律“决定什么”问题上的对立:机械决定论认为,规律决定了现实的、单一的、个别的事件的全部属性,因而任何单一的现实事件的出现与存在都是必然的。机械决定论没有给“非决定性”留下任何存在的余地。而辩证决定论认为,规律不能决定一切,在现实中存在着非规律决定的方面。即事件的个别的、单一特征是非决定论的。

具体来说,规律决定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第一,从空间上说,规律决定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几率大于零而小于一的诸多可能性总和构成的空间。这个“可能性空间”是个别的、现实事件表现的范围。这个范围是确定的、必然的,但在这个范围内哪一种可能性成为现实,个别事件如何表现,则是不确定的、非必然的。第二,从时间上说,规律决定的是事物总的发展过程的基本趋势的确定性、必然性。这个基本趋势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由现实过程的上下波动的曲线所围绕着的中轴线。这个中轴线是规律决定的,是必然的,因而是决定论的,而现实的、单一的局部事件在规律决定的范围内部所表现的具体方向则是非决定的,因而是偶然的。

是否承认“非决定性”的存在,是辩证决定论区别于机械决定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机械决定论完全否认偶然性和非决定性的客观实在性,它是一种严格的决定论。辩证决定论所坚持的是规律对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个别事件的表现范围的决定性,辩证决定论承认偶然性、非决定性的客观存在,并把非决定性作为构成自身的本质环节包含在自身之中。辩证决定论的决定性本身就是以非决定性的存在为逻辑前提,如果完全排除了非决定性因素,那么辩证决定论就化为机械决定论。

(二)什么是历史决定论

前面我们辨析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这里通过对“历史”的界定进一步将历史决定论与自然决定论区分开来。

1.什么是“历史”?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即历史决定论的“历史”,是指什么呢?它就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历史是自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又不同于自在的自然史的特殊创造过程。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人类史与自然史的根本不同在于,人类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对于马克思来说,历史并不是曾经发生过所有事件,也不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或年表。历史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同一切别的自然过程的区别在于它是人追求其目的的活动。显然,历史是与人的活动相联结的,它是指人类从猿进化而脱离开猿类以后,为了追求自身的种种目的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在自然界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即在人类历史中全是具有人的意识,凭人的激情进行的活动。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人的意图和目的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产生一样,人也有自己的产生活动即历史,历史是人的自然史。”

2.自然决定论与历史决定论。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各有不同的特征。自然规律是自在的规律。自在的规律是人活动以外的自在客体的规律,它与人的活动无关,无论有无人的活动,它都自在地发生作用。相对而言于人及其活动来说,它是一种“外在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当人作用它时,它还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并以其固有的特性制约着主体的活动。它是自然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历史规律是自为规律。自为规律是人实践自身的规律,是人活动系统(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自发展的规律。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存在,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向自然索取物质和能量,这就产生了人与物的联系;人类面向自然的同时。又必须结合起来,这就是人与人的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这两种联系的本质结晶。它们表现为人与物,人与人的联系,也表现两种联系之间的联系。对于人的活动来说,它是一种内在必然性,表现为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联系。

经典作家是非常注意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他们认为,社会像自然界一样有着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但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相比,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反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

通过辨析“决定论”和“历史”,我们知道历史决定论是将一般决定论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即承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的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决定论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它是科学的历史决定论。

(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就是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它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历史,从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出发。探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一次破天荒地把历史安置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基础上,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看成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最终根源,揭开了人类历史之谜。它在强调物质因素起决定作用时,并不是否认其它非物质因素的反作用,而是各种因素构成一种网状的交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对历史规律不是机械的理解而是辩证的理解。它认为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特征

(一)唯物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唯物主义性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结构的层次决定论。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社会有机体进行结构分析时,总是把社会结构划分出不同的要素和层次。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样三个层次的经典划分。列宁常采用

两层次划分法,他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中曾从不同角度中划分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思想的社会关系”与“物质的社会关系”,骨骼与血肉等一一对应的层次。拉布里奥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持“社会四层次论”。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中则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尽管层次多寡、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结构、多层次的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师划分社会结构层次。是寻找支配社会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为了发现社会运动的规律。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要素与结构层次,并构成复杂的社会有机整体。其中生产力又是起决定性,基础性和第一性作用的层次。

2.历史主体的物质实践决定论。社会结构的层次决定论找出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动因。历史主体的物质实践决定论是从人的物质实践,亦即人的生产活动出发去解释、理解人类社会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实践出发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本身及其历史的发展,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只不过是人的实践在时间空间系列中展开。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把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因此,对于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必须从实践人手并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马克思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的东西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从现实人的物质实践出发考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终于解答了使人们深深苦恼的“历史之谜”,找到了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钥匙。社会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不在天上,也不在思辨的云雾中,而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二)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重要特征

1.历史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社会结构的层次决定论是从横的方面静态地把握社会运动的规律,历史发展的过程决定论则是从纵的方面动态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其核心是承认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有规律可循的动态过程。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概括——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所谓的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就是社会也存在着同自然界类似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运动规律,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无论从个别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还是从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来看都是这样。人类社会发展一般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基本序列依次演进。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理论前提,是承认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由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生产力因素又有生产关系因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文化因素等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交叉、制约,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随机性、偶然性。而历史必然性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就隐含在这些随机性、偶然性之中。恩格斯曾经用著名的“合力论”概括过这个事实,“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各个人的意志“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含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只有对历史事件作较长时间的、足够充分的历史性考察,或对同类历史事件做共时性的比较,才能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即历史必然性。恩格斯对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作过一个很贴切的形象概括,他说,各种偶然性使历史发展呈现为一条曲线,偶然因素愈多,曲线就愈是曲折。但是,偶然性之中存在着必然性,这就是曲线的中轴线,“它构成一条贯穿于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这条红线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所用的独特方法就在于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而生产关系最终又要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在相互作用的多种社会要素中找出最根本的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对社会历史发展统一性把握的关键所在。这种统一性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形态适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这是普遍的总趋势,没有例外,各国各民族都是如此;另一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次序是,原始社会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离开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景,是没有统一性可言的。历史按其自然历史过程发展,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但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依次演进,实际的具体发展过程中具有多样性。马克思晚年主要研究了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特别在对俄国社会进行了多年深入研究之后,马克思确信农村公社可以吸取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而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给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明确反对那种不顾东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机械教条地搬用马克思论述的看法,“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4.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无条件的、超时空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都是在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既定的时空中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种既定的前提条件和时空就构成了历史的决定性,制约和规定着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像恩格斯所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这些既定的客观前提和条件包括生产力以及由它所决定社会环境、文明成果和文化传统。

机械原理发展史范文第4篇

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按字面意思又译为“春田”,意思是春天的田地,希望的田野。这里曾经是美国国家轻武器生产研发中心,由此诞生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在美军列装长达一个世纪之久,成为近现代战争史上的辉煌记忆。笔者去美国东部旅行,将斯普林菲尔德列为行程中的重要一站。临行前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在美国地名重复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州都有叫“斯普林菲尔德”的城市,不过不难确定,曾经作为国家兵工厂所在地的斯普林菲尔德,是位于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也称麻省)的一座城市,距麻省首府波士顿147km,它与康涅狄格州首府、柯尔特公司所在地的哈特福德比邻,距哈特福德只有43km。来到美国以后,我们借助GPS定位导航,从哈特福德驱车半小时便到达斯普林菲尔德。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于1968年关闭后,被美国政府列为国家历史遗址,原有建筑群和整体布局基本上都被保留下来。兵工厂主楼是一座希腊复兴式建筑物,始建于1850年,现在是兵工厂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大批与兵工厂历史有关的文物和各类武器藏品,其中部分藏品在一楼展览大厅陈列展出,免费向公众开放,丰富的^藏向人们展示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174年的历史足迹。 M1795燧发式滑膛枪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建立后生产的第一支武器,完全是手工制造的

大革命时期的军械库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历史与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革命的历史密切关联,它的源头可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大陆会议在这里建立的一座军械库。1774年,为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联合会议(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权利宣言》,由此揭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1775年4月,独立战争第一枪在波士顿打响,之后大陆会议召开了第二届会议,决定建立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次年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独立战争开始后,大陆军需要一座军械库为军队存储补给武器弹药,乔治・华盛顿将军械库选址任务交给总参谋长、炮兵总指挥亨利・诺克斯,诺克斯在经过多方调查和实地考察后,建议将军械库建在斯普林菲尔德。当时斯普林菲尔德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它位于康涅狄格河支流西菲尔德河(Westfield)、奇科皮河(Chicopee)和磨河(Mill)三条河流的交汇处,四条主要道路通往纽约、波士顿、奥尔巴尼和蒙特利尔,在康涅狄格河第一个瀑布(恩菲尔德瀑布)的北部,大型舰船无法在河道航行,地势陡峭,易守难攻,还可以免遭敌军军舰的直接攻击,将军械库建在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乔治・华盛顿批准了亨利・诺克斯的建议。军械库在1777年建成投入使用,当时在这里存储和中转的军械包括火炮、枪械、弹药及其他武器和军用器械。作为大陆军的首个军械库,其在独立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因此而被载入了美国革命史册。

独立战争结束后不久发生了一桩震惊全美国的“谢斯起义”事件,让这座军械库再次扬名天下,同时也催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家国营兵工厂。 手工时代使用的工具:锤子、凿子、铁钳、锉、钢锯、摇钻、剪刀、分度规等

在这次事件中,军械库成为起义军攻占的目标。丹尼尔・谢斯(Daniel Shays)是一位参加过独立战争的大陆军上尉,在革命胜利后却陷入几乎无法生存的窘境。当时,美国农产品价格低廉,纸币贬值,物价高涨,赋税沉重,社会矛盾激化。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虽然是惟一的国家政府机构,但权力十分有限,无权强迫各州做任何违背州自身意愿的事。虽然从理论上讲它可以宣战和募集军队,但不能强迫任何一个州必须满足兵力配额或达到维持军队所需的武器装备要求。国会依靠各州为其提供活动经费,但不能因某个州不支付应缴纳的联邦预算而施以惩罚。征税和关税留给各州控制,并且每个州可以发行自己的货币。在各州间的争端中,国会也只能扮演调停和裁判的角色,无法要求各州接受它的裁决,其结果是国家一片混乱,农民与商人、债务人与债权人以及州与州之间的内部分歧愈发严重。“谢斯起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参加起义的数百名农民,都是一些与谢斯一样有着相同遭遇的“绝望的债务人”。他们占领了马萨诸塞州一些小城镇,并企图攻占波士顿的州议会厅,马萨诸塞州政府。为获得武器弹药,他们在1787年1月开始攻打斯普林菲尔德军械库,结果在这里遭到军队镇压,同年3月谢斯等被判处死刑。但是在人民广泛抗议下,马萨诸塞州政府不得不降低人头税和财产税,停止监禁债务人,并于1788年6月13日宣布赦免谢斯。其他州的情况也是这样,乔治・华盛顿警告说:“各个州都有一堆干柴,一点火星便可点燃”。“谢斯起义”事件刺痛了美国人自由的神经,更令政治家们意识到独立战争期间起草的《邦联条例》必须修改,美国要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一部确保国家政治稳定、个人自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大法。无疑,“谢斯起义”成为合众国宪法诞生的一剂强力催生针。1787年5月,美国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同年9月15日,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8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根据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同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从手工制造向生产标准化零部件枪支过渡的3支代表枪械:M1816第三式燧发式滑膛枪,以手工制造为主,大部分零部件不能互换通用;M1842火帽击发式滑膛枪与M1955火帽击发式滑膛枪,大部分枪支零部件使用机器生产,但尚未达到标准化要求,关键部件还需使用锉刀手工完成

联邦政府建立后不久的1794年4月,为强化联邦军队的武器装备,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政府提出的一项法案,决定拨款81865美元,用于“建立与维修军械弹药库”,并在执行该法案上给予联邦政府很大的自由度。法案通过后,乔治・华盛顿总统决定对原有的斯普林菲尔德军械库进行修缮和扩建的同时,再建一座武器制造工厂,专门为联邦军队研发生产武器。这项计划很快便付诸实施,美国历史上第一座国家兵工厂由此诞生。

手工时代枪匠的骄傲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建立后,乔治・华盛顿总统任命大卫・阿姆斯(David Ames)上尉担任兵工厂首任主管。大卫・阿姆斯来自马萨诸塞州布里奇沃特,是当地一位枪械工匠的儿子,对枪支制造并不陌生。他上任后从四面八方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包括原本就从事枪械制造的专业工匠,还有锻造工、锉工、木工等,这些工匠凭着娴熟的技艺和简单的工具便开始了武器生产。在那个时代,枪械制造完全是一门手工工艺,造枪的技巧是由制造者个人保留的。制造的枪支虽然基本构造相同,但每一支枪也都是独特的,因为小到每一颗螺丝,大到枪托、枪管、闭锁机构,没有两支枪是完全相同的。最终产品的好坏优劣,都要看制造它的工匠手艺如何。在手工时代,那些受人称赞的高品质的枪械产品,皆出自技艺高超的枪械工匠之手,被作枪匠个人的骄傲。

美国M1795燧发式滑膛枪,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建立后第二年生产的第一种武器产品,兵工厂40名工人在这一年总共制造了245支滑膛枪,这些枪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是手工打造的。博物馆的2个展柜分别展出了一支完整的枪和2根不同的枪管,用17幅背景图片表现枪械工匠使用手工工具制造枪支的场景和过程。一同展出的一些手工工具,如锤子、凿子、铁钳、锉、钢锯、摇钻、剪刀、分度规等,都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每一件工具都曾在这里使用过,一些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0年,有些工具使用时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图片展现了兵工厂水力车间的建立和机器的使用

水力时代的武器生产

1815年,罗斯威尔・李(Roswell Lee)受命担任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主管,在他的任期(1815~1833年)里,兵工厂开始了生产和管理方式的重大改变。兵工厂所在的康涅狄格河河谷地区,制造业起步较早,特别是著名发明家伊莱・惠特尼(Eli Whitney)发明的机器和创立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在这一地区有着巨大影响力。罗斯威尔・李上校到任后经常与伊莱・惠特尼等发明家、实业家接触交流,从中获益匪浅,因此很早就确立了使用机器生产标准化武器的思路。按照枪支零件的尺寸设计出一套专门器械和流程,用这种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零件尺寸及公差均一,任何零件皆能适用于任意一支同型号的步枪,将它们组装起来便可成为一支完整的步枪。这种经营理念和生产管理方式,为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水力车间的建立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进入水能动力时代的标志,它为使用机器制造武器创造了条件。

1825年,罗斯威尔・李在给陆军部长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兵工厂生产燧发式滑膛枪需增加194套机器,这些机器有一半需要水力机械与之相配套,为此需要投资建立一个“水力车间”,解决机械化生产需要的水能利用和供水问题。这份报告获得陆军部批准。从展出的一组图片中可以看出,从河岸依次向河中央延伸的上、中、下3个水力车间,以及车间里工人使用水力机械做工的一个个画面,机械吊锤、锻造炉、轧钢机等重型机械已替代了以往繁重的手工劳动生产方式。

一组武器展品表现了从手工时代向生产标准枪械零部件过渡的特征。M1816第三式燧发滑膛枪是一支半手工半机器制造的枪支,以手工制造为主,大部分零部件还不能互换通用;M1842火帽击发式滑膛枪和M1855火帽击发式滑膛枪,是兵工厂水利车间建成后,更多地使用机器制造的产品,虽然大部分枪支零部件已经使用机器生产,但还远没有达到标准化要求,特别是枪机等关键部件在最后组装阶段仍然需要工人使用锉刀手工完成。

制造枪支的专门机械,基本上都是兵工厂自己研发制造的。托马斯・布兰查特(Thomas Blanchard)是兵工厂的工程师,也是一位天才发明家。“相信如果有什么是必须重复做的,那么就应该由机器来做”,这是他的一句至理名言。1820年代,布兰查特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作的5年时间里,发明了至少13种机器以提高滑膛枪的生产效率。最著名的布兰查特木工车床,在制作枪托时能够将胡桃木原材料先切成粗略的形状,之后再切割至需要的长度,还能切割挖凿凹槽榫眼。在早期工业化时代,布兰查特机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发明之一。他的发明并不局限于枪械生产,还发明了大规模生产大头针、切割折叠信封以及削苹果的机器,以及船只建造中大型木材弯曲的工艺等。他发明的车床原理还用在其他行业,如制造鞋楦、家具,还有在当地五金店复制钥匙等。 南北战争结束后至19世纪末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步枪:M1870活门式卡宾枪,海军M1870枪机下转式步枪,M1892“克拉格-约根森”弹匣步枪,其精度和性能都达到较高水平

蒸汽时代的技术革命

詹姆士・伍尔夫・瑞普利(James Wolfe Ripley)在1841~1854年担任兵工厂指挥官,南北战争期间升任武器局主管,被称为“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历史巨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兵工厂重新组织生产车间,全面更新机器设备,建立规模化武器生产线,工厂的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以制造滑膛枪枪托为例,如果手工操作,一个人需要10小时才能完成1个,而使用机器10小时内可以生产450个。一切都在改变,生产车间里虽然仍使用传送带驱动的机器,但蒸汽已取代水力成为最主要的机器动力,标志着兵工生产已进入蒸汽时代。

M1870活门式卡宾枪(“Trapdoor”Carbine M1870)、海军M1870枪机下转式步枪(Navy“Rolling Block”Rifle M1870)、M1892“克拉格-约根森”弹匣步枪(Magazine Rifle “Krag-Jorgensen”M1892),是南北战争结束后至19世纪末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3种步枪产品,其精度和性能都达到新的水平。这3种步枪展品后面衬托的背景图片是生产车间里的一组机器设备,包括一台提供照明电力的考利斯蒸汽发电机,这是当时兵工厂机械化生产的一个缩影。在这幅图片上还可以看到,机器旁边有一个放置油壶的小桌,展品说明文字对这个细节有一段画龙点睛式的介绍:“兵工厂的成就,尤其是工人们的精神和骄傲,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请注意桌子上那个如同银制茶壶的小油罐,它是用来添加油保养机器的。”图片中展示的很多机器设备被保存下来,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原始的实物展品。

与新机器同时出现的还有许多新工具,例如弹壳间隙计、千分尺及带有测量仪的丝锥与板牙套装等。这些专用工具的使用使枪支零部件的误差率进一步缩小,为研制新式武器创造了条件。

电力时代的研发创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新一轮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开始过渡到电力时代。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冶金技术、金属防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美国制造业的先驱。

武器性能的试验与测试已经可以在试验室里完成。博物馆的两个展柜通过实物展品和图片介绍了试验和测试的一些具体内容,如弹道测试、弹膛不同位置压力测试、新武器在不同环境和极端条件下有效性与可靠性模拟测试、枪弹穿透力测试等。展出的一个曼精准枪管(Mann Accuracy Barrel)是专门用来测试枪弹的,这个枪管在可以达到的程度上近乎完全精确,枪弹在所控制的温度、压力、湿度与风力等相同条件下发射,每一发枪弹都可以击中标靶相同点,用这个曼枪管测试的T65E3步枪弹,后来成为标准的NATO弹(北约标准弹)。展出的一支M1873活门式步枪和罗德曼(Rodman)测量仪,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最早应用仪器测试枪管内部膛压的两件样品,这两件展品曾在1876年美国建国百年纪念展上展出。

研发新的武器产品和不断改进提升武器性能成为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主要任务,新型步枪、卡宾枪在兵工厂不断被设计开发出来,一些武器投入批量生产后一般都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在整个生产周期里兵工厂从未停止对它们进行改进和提升。一个展柜展出了8支活门式步枪的试验样本,每一支枪都有独到之处:有的加装了三棱刺刀,有的在枪托上设有枪弹储备仓,有的弹膛向侧面而不是向上打开,有的金属部件采用镀镍防腐处理,有的在枪托内安装弹簧以减小后坐力等。

机械原理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技能摄影技术商业文化

一、概念

商业化以来,在美学表述中的“技术”与“艺术”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商业化的技能和市场化的技术,一是商业摄影艺术文化,另一个则为市场摄影技术文化。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观点的分歧大致有以下几个视角:

1.手段论:文化一体,艺术也是手段。这个观点强调技术对文化的作用。在对商业与市场化以来的技术与文化关系的阐述中,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最为重要的一位。他竭力推崇技术文化的作用。他认为“技术上的更新应受到重视。”他对技术重新进行了界定,技术包括生产、传播的方式,传播的革新,形式手段的变革,还包括物质性的技术手段、工具等。本雅明之左翼对技术持有这样乐观的看法,体现在他从摄影、电影这些新技术手段发明所受到的强大鼓舞当中。摄影技术的发展进步根植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中,摄影技术不仅表现出有形的物质性特征,而且它还体现出无形的文化特征,它是以“技术文化”的角色存在于文化之中的。一部技术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摄影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摄影文化发展的历史。

2.环节论: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取决他的记录功能,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记录的任务,技术是保证社会文化认识、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据。因此,商业化模式下的艺术就是适当的调节审美活动和技术活动。所有市场技术都承担着文化的任务,如属于技术的各种艺术活动都涉及器官,不仅承担着文化的任务,也同样力所能及地肩负着社会方面的一些任务,因此,摄影在艺术中地位没有确定,文化主体地位容易丧失,容易被人瞧不起。

二、商业化时代的市场选择——机械复制时代摄影文化的反思

视觉文化,就是对身体以及文明、竞争的广泛的认识,就是人类悟性的、文明的、行动的基础。商业化时代的市场选择,产生了西方美学的“机械复制时代”,在德国批判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中最先提出后,美学界对机械复制时代,就是工业时代,这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农业社会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工业艺术作品同时具备了其他工业产品的特征,这就是可以在相同品质的基础上无限复制。技能表现向技术复制转化,一下子打破了人们对摄影艺术的好感,使得摄影成了复制的代名词。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是区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一个典型的时代特征。遗憾的是,摄影的技术化、商品化,这个物欲文化倾向不仅冲击着摄影艺术,而且严重影响着当前摄影技术与科技发展轨迹。传统艺术作品具有原真性、永恒性、权威性、膜拜价值,它还带有个人独特的审美品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则完全是另一种态势。人们可以用一张底片复制大量的照片,这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的时间。照相摄影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不再是人们触不可及的神圣之物,它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与艺术的关系,艺术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机械复制技术文化与工业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无穷复制性、可修改的特性、可展示性,给众多的欣赏者带来无距离的直接震撼。机械复制也有别于传统手工复制,它比手工制作更加独立于原作,另外技术复制能把原本摹本带到无法到达的地方,这些在照相摄影中表现尤为深刻。

三、商业化时代重塑摄影文化精神

回溯古今中外的美术文化史,莫不是源于劳动,竟于技艺,化与美学,劳动史、艺术史、美学史具有相关一体的特征。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人类个体工艺结构(亦可称作实践结构)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并揭示其与个体语言、思维结构,文化、科学结构,意志、情感结构以及生理、心理结构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沿着这一崭新的思路深入研究下去,可能会导致从教育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1.摄影艺术的大众化方向:机械复制技术的复制性,使得艺术作品的复制可以独立原作,也为作品的大范围远距离的传播提供了可能。如果说人们在以往时期欣赏传统艺术作品时,要受到时间空间的种种限制,然而到了机械复制时代,复制技术所具有的大批量生产和大范围远距离传播特性为人们随时随地欣赏艺术作品创造了条件。由于摄影技术使得艺术作品能够在大范围远距离进行传播,这就以为着更多的人可以从事艺术事业,艺术真正地从神圣的殿堂中走出来,预示着大众文化时代和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2.摄影艺术在电子影像时代的价值。随着大众传媒的无边渗透,电视、电影、网络、广告和MTV,当代社会正在成为一个视觉文化或者说影像文化社会。正如詹姆逊所认为“以大众文化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认为它的特点是从现代主义的语言中心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中心文化”。摄影技术长期以来被当作一种超越文化的力量,它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尤其到了电子影像时代,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技术不仅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而且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构造了一种特定的“合理化”的现代文化制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体现在它的复制性与传播的便捷性,还在于它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摄影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是以“技术”为依托的摄影,又恰逢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摄影的出现必将是摄影技术的一次巨大进步,或者说是一场重大的文化变革。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3]张楚翔:《新媒体技术条件下的摄影文化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