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范文第1篇

本论文将从中小企业的定义开始,针对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做出分析,研究日本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原因,并结合现在中日关系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对华投资 中小企业 改革开放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这其中,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中国政府积极引进外资的政策方针紧密相关。日本的中小企业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再加上世界范围的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加快了对华投资的脚步。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所谓中小企业,各国都有其不同定义。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关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下表。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并没有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但正是这样的企业在日本经济社会中起到的作用却不容小觑。也正是这样的企业本着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快对华投资的步伐,为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二、日本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的历史发展

追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历史,可以从明治时代开始谈起。当时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签署《南京条约》,首次把外国资本引入中国。1877年,日本最初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在上海开设了涉外的第一家分店,日本的企业终于拉开了对华投资的序幕。但当时的主要投资企业都是日本财阀,其直接投资额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直到1931年日本军队入侵,投资额才有了提高。1945年,随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在华日资企业都纷纷撤回本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对来自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投资实施了严格的限制。尽管如此,在冈崎嘉平太的提议下,1952年中日两国结缔了民间贸易协定,加深了双方的信赖关系。

中日两国正式恢复邦交是在1972年。以此为开端,1978年总理发表了《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计划》,表明了对经济现代化的强烈意欲。从此,中国诀别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日本的中小企业也随着大型企业的步伐进入到了中国市场。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坚定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加速。此时正值日本国内泡沫经济,企业面临重大危机,所以众多中小企业开始把投资目标放眼于中国市场,对华投资也走向了顶峰。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市场原则和无差别原则,提供了更加法制和透明的投资环境。这也给外国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右图是2004年日本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的地区比例图。由此可看出对华投资的重点地区仍然集中在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但近年随着中国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开始了对于中国内陆地区的投资。

三、对华投资的原因分析

1992年日本经济遭遇泡沫后,很多企业不得不因为国内从业人数不足、日元升值等问题,把生产据点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中国来。此时中国的人均工资水平仅为日本的30/1,且农村地区拥有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和日本中小企业先前的生产据点东南亚相比,其地域优势和价格优势明显。这是日本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的一个重大原因。

另一原因是中国在转变为生产据点的同时,作为市场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加。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雷曼事件都未曾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国带来影响。在全世界经济都陷入瘫痪的局面中,只有中国还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成长。其沿海城市的消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因此给在华投资的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此外,中国政府的政策也是加速了中小企业在华投资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中国在加入WTO之后,为了促进更多外国资本的投入,实行了外国资本在税制上的优待措施。不得不说这一优惠政策为更多的日本中小企业加快对华投资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四、日本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现如今,在中国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能看到日本中小企业的身影。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已完全融入了国人的生活。但在赞叹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对其未来发展也不得不表现出少许担忧。

首先,中国政府于2007年撤销了对于外国资本在税制上的优待措施。这使得外资企业和本国企业在税制上没有任何差异。此举给包括日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国外资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

其次,中国国内人均工资水平和日本的差距在近几年随着中国物价指数的提高也在不断缩小。且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呈逐年减少倾向,以往丰厚的劳动力也将在不予存在。这对于当初看好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的制造业等中小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另外,2012年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上演买岛登岛闹剧而引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两国国民感情。中国国内更是迸发了抵制日货等一系列相关活动,使得日本企业,尤其是把市场放在中国的对华投资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就目前形式来看,如果事件得不到解决,中日间的矛盾也就无法得到平息。

参考文献:

[1]南亮進.中国経済入門.日本評論社[M].2009.10.15

[2]日本経済新聞社.中国WTO加盟の衝撃[M].日本経済新聞社.2002.1.28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范文第2篇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补偿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现金流出。

从企业的成长过程,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初期,由于在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因此设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的消耗量相对较高。同时,为了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使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则笔者认为,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仍然出现这种状态,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不高。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

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时,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需要额外补充流动资金,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为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贡献现金。

必须注意的是,在企业的成本消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确认的摊销成本(如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和应计成本(如预提费用)。这两类成本可被通称为非现金消耗性成本。从长期来看,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则根本不可能维持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高。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此时,企业虽然在现金流量方面的压力比前两种状态下的要小,但是,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话,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也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高。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恰能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方面的压力已经解除。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刚好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而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只能依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规模继续扩大。

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后仍有剩余

应该说,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仅大于零是不够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要想对企业作出较大贡献,必须在上述第五种状态下运行。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企业上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企业的投资活动,主要有三个目的:①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奠定基础,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②为企业对外扩张和其他发展性目的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③利用企业闲置的货币资金进行短期投资,以求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在上述三个目的中,前两种投资一般都应与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一致。第三种投资,在很多情况下,是企业的一种短期理财安排。因此,面对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企业,笔者认为:在企业的投资活动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的条件下,这种现象表明了企业经营活动发展和企业扩张的内在需要,也反映了企业在扩张方面的尝试与努力。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意味着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期间的投资回收的规模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或者是由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以求变现,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具体。

必须指出的是,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有的需要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来补偿。例如,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建支出,将由未来使用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来补偿。因此,即使在一定时期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小于零,我们也不能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简单作出否定的评价。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意味着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偿还债务、偿付利息和股利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在企业处于的起步阶段、投资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条件下,企业对现金的需求,主要通过筹资活动来解决。因此,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关键要看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被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是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的主动筹资行为还是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而不得已的筹资行为。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企业融资 机制创新

一.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是指以企业作为融通资金的实际主体,最终能够使企业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关系实现由不平衡的现状逐渐向平衡的方向运动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资金的平衡。

当资金短缺时,以最小的代价筹措到适当期限,适当额度的资金;当资金盈余时,以最低的风险、事宜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从而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并尽量伴随企业的发展和周围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这种相对平衡的现状得以保持,或者能够有效的规避各种不利的风险,使企业有更良性的发展。

而本文所说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

二.目前我国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据相关权威资料表明, 迄今为止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超过来 一千万家, 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 ,这说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企业行业甚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整体水平。

此外,中小企业能力范围内所完成的制造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价值共占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 , 提供的出口接近我国出口总额的60% , 上缴的税收则将近占我国纳税总额50% , 提供了大约80% 以上的城镇人口的就业机会, 在新增的就业机会中则占了九成以上 。

而上文提到的各种比例,无一不说明中小企业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它由此产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么也说明,中小企业能否有生命力的蓬勃发展,对我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范围性的经济形势恶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由于受到的冲击而产生的不好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一部分中小企业相继停工停产,并陆续出现倒闭关门的案例,有的则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是融资问题。

1.中小企业普遍难以获得必须的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性质的企业是靠自有资金投资来完成初始资本积累的,虽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也是企业对外投资和偿还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

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尤其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时,内源融资就很难难满足企业所需的投资规模,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和依赖也就越来越明显。

但现行的政策、法规以及中小企业本身的条件,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资金紧缺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原因。

2.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现状

企业融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 或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外源性融资方式特点是资本市场门槛高, 而中小企业发展的滞后性和发展空间的有限性导致它们几乎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目前我国企业资本来源的现状是: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约 70% ,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8% , 自有资金占22%。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明显缺乏外部性间接融资,由此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3. 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额度受限

据统计,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主要金融机构放款比例的13% , 优质中小企业中只有为数30% 的信贷需求得到满足。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解决方案

第一,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因为中小企业客观来讲本身的信誉不是太高,为了让银行给它贷款,必须要有人给它担保。

最好是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投入,使它们的实力更强,覆盖面更大,担保的倍数更高一点。通过进一步加大投资担保的力度,支持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地方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尽量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证。

第二,积极推动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鼓励和支持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展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开展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鼓励民间资本能够参股地方区域性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适当发展民营的中小银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各金融机构把对中小企业贷款倾斜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一个具体举措,加大授信力度。

第三,推动建立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尽快促进创业板块的形成,使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能够上市,扩大中小企业板的规模,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第四,指导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素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企业你自己要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提高自己的实力和信誉度,让银行愿意给你贷款,我们将搭建技术平台、管理平台和走向市场的平台,同时及时发现总结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好更快的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状态。

第五,中国一直是一个权益资本短缺的国家,因为中国没有经过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因此大力发展权益投资实际上是从源头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难题重要的方法,同时权益资本目前比较活跃的一个投资方式,就是股权投资,PE,应该说大力发展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来化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股权投资另外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能够比较顺畅的扭转,因为股权只有顺畅的扭转才能够聚集资源,共飨发展,化解风险,使企业做强做大。我们的想法用产权市场为国企服务成功的实践,因为在产权市场周围聚集了大批的投资人和专业的机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水平,来加强信息的披露强度,以降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登记问题,使得更多的投资人能够更加顺畅的通过产权交易的平台来买卖中小企业的产权,使中小企业更快速的聚集资源,降低风险,做强做大。

总之,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一个国家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问题,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发展的系统工程,在期望外界大环境的改善之外还要加快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朝元,梁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范文第4篇

(一)中小企业不重视信誉

很多中小型企业的投资发展受到信誉的影响。企业信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本身就不占太大优势的企业一旦信誉在不高,就会给企业投资上造成巨大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信誉问题,使得很多企业不敢进行与其合作,合作时投资发展的基础,而信誉问题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最普遍的问题。

(二)缺少政策辅助

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没有给予中小企业政策上有利的帮助。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中小企业投资保护措施,给中小企业投资一些保障,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支持,就能降低失业率,同时也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政府部门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政策辅助的现状是很不明确的,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至于中小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不利于中小企业投资经济发展。(四)缺少专业投资人才投资不是盲目的,投资是需要专门的投资人员,而我国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缺乏相应的专业投资人才,对于投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很多中小企业过去的投资有着很大的盲目性,缺少系统的投资方式,对于投资没有进行专业的研究。很多企业对于投资过分的依赖主观能动性,没有经过专业的人才进行投资工作的实施。

二、解决中小企业投资难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形象

所谓企业形象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一个企业发展的成败就取决于企业形象的建立上。企业形象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依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就应该抓住市场需求,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度,没有良好的信誉度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形象能够带给企业发展投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就会降低企业投资难度,相应的企业投资发展也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二)政策帮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投资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就是缺少政策保护。企业自身的发展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也会跟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投资的基本保障,没有足够的资金数量投资项目是很难进行的,很多投资项目是一些中小企业所不能接手的,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有政策做后盾,中小企业的投资难度就会得到相应的控制。

(三)使用专业的投资人才

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一个企业投资上的发展需要有专业眼光极强的专业人士,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需要专业的投资人才进行投资项目的投资和发展。中小企业把投资方面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应的减少企业投资上的不合理部分,维护企业的发展利益。投资人才的使用上能够很好的提高投资效率,以专业投资人的投资眼光进行的投资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控制中小企业的数量

中小企业投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政府;政策;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外部因素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有很多原因导致的,不仅仅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而且还包括许多其他外部因素,比如政府及当前经济和金融市场对其的影响。

1.从中小企业自身来分析,不管是公司运营情况,还是公司的管理团队,都不能满足融资机构所需的最低标准。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实力太弱,而且抵押过程中缺少合格的担保物,导致这些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二是许多中小企业管理团队能力较差,面对许多未知风险,企业无法抵御。三是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外部投资者无法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以至于投资方缺乏对其的信任程度,从而使其融资来源单一。

2.金融机构关注的客户群一直都是一些大型企业,而不是中小型企业。另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十分低,没有真正为其服务的意识。因此,金融机构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资源都极其匮乏,难以满足其真正的需求。即使很多银行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专门设置了贷款部门为其服务,但是实际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没有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从整个金融市场上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的发生及原因所在。一是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数量十分少,直接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来源十分匮乏。二是银行给予中小企业贷款的质量无法保证,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情况,导致其易于破产,使得银行极有可能承担“零回报”的可能,于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十分之高,使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超过本身预期,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三是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百分之八十都是来自于银行,且缺少合格的担保物使得中小企业在银行更难贷到款。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高,纵使已经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也难以真正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最后,在众多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前,地方政府财力十分薄弱,无法承担巨大的风险补偿,且在中小企业破产过程中银行很可能承担“零清偿”的后果,而政府却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支持不够,因此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也有很大影响。

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以及所存在的一些缺点,为解决其现下存在的多种问题,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助其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因此,建议:

1.优化中小企业自身结构。中小企业自身存在很多缺陷,导致大多数投资方不愿意对其进行投资。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理念不够成熟,导致其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难以赢得投资者的信赖。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因自身解决财务危机的能力较弱,使企业破产风险大大地提高,故中小企业应优化自身结构,应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多种应急方案,解决一些突况,以免遇见问题就导致破产的状况发生。

2.提高中小企业信誉,增加财务透明度。对广大中小企业自身而言,其财务状况存在着不够透明不够规范的问题,导致其信誉不如其他较大型企业,故当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以及考虑时,因其财务状况不够透明化,担心其公司的财务状况存在问题,因此大大降低了投资者对其的兴趣,导致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投入的问题更加严重,故中小企业应尽快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如此才可以赢得投资方对其的信赖,在进行投资分析之时,可以用作参考,另外,这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也提供了一些对公司财务的最新状况,以至于更及了解本公司。

3.拓宽融资渠道,提供多种可行性融资方案。现如今,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要素,便是融资难,于是拓宽融资渠道已成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的最为关注的要点。在政策方面,政府应借鉴国外出台的相关政策,并根据我国自身情况加以修改,形成最适合和最有用的相对于我国而言的相关解决融资难的政策,政府应多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如此便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就民间而言,便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因为中国民间借贷制度尚不健全,亟待完善。现如今,小额贷款公司正在加速扩张,且如今,政府应尽快下达有关同意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比例限制,这为中小企业在融资难的问题上提供了很大帮助,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小额贷款公司确实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难问题,而小额贷款公司所表现的种种问题,相信政府有能力解决那些问题。

三、中小企业发展趋势展望

根据中小企业现状以及其特征,希望政府尽快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统计口径与信息是否公开透明制度,并且也应逐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激励机制,增强中小企业向前发展的信心并给予发展动力,再来,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推动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另外,还需要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坏境。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即使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其发展的原因,但我坚信,这绝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要使创中国奇迹的中小企业依旧保持领先发展,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给中小企业更多机会,助其一臂之力,无论是中小企业自身需要大力改革,还是政府及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给予援助,我们都要从根本上为中小企业解决它所存在的问题。如此才能为中小企业创造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这样它才能真正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晔.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商场现代化,2015(10).

[2]杨萍.浅谈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现状及其防范[J].经济师,2013(07).

[3]李名利.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