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20—0060—06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主干基础课,讲述上自史前社会,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内容包括在中国这一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中外关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史,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随着当前中国教育的不断转型,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主要表现为课时不足、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老化、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观点陈旧、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严重制约了该课程的发展及其历史专业人才的培养,急需在教学内容、学习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因此,探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改革,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针对目前高校中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笔者总结目前高校古代史教学中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对策,并从教师的视角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待于专家、学者、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当前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课时压缩与历史知识的“碎化”

课时量不足是当前许多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也是大多数承担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教师的感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式学分制在大学里的普遍推行,为增开新的课程,通史课的课时调整。适当调整通史课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但一些高校的通史课压缩却损害了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开设历史专业的高校有210所,下表是国内部分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设置。从国内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各个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课时的安排缺乏统一标准,大多数的高校课时数保持在120—160之间,更有甚者,中国古代史教学只有60个课时。

在课时被调整的同时,《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却不断加增。以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为例,该教材的第一版是95万字,到了2010年印刷的第五版时字数达到103万字,内容增加了8%。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并培养其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又要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贯彻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与方法。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推行素质教育,大量删除基本历史知识,中学生通过高中课堂学习的历史知识十分有限。新课标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一历史专业新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不足、知识体系混乱、阅读文献能力较弱等不足。由于高中历史教育与大学历史教育缺乏弥合性,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既要弥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还要与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古代史教学逐渐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翻版,“甚至连上课时的语言都与教材如出一辙”。而历史专业基础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缺少明确的理性尺度来界定和规范,中国古代史与部分专业选修课在授课方式、教材运用、章节分布、课时安排上无明显的区别,古代史教学不仅与初中、高中的内容大量重复,又与大学里的专业选修课重复。一方面是教学课时被压缩,教学内容宽泛庞杂;另一方面,教授对象基础历史知识薄弱,而教学要求却越来越高。由于客观原因,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呈金字塔式的形式,而平均各段课时的分段教学使得课时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这样使得中国古代史教学很难高质量地完成,而学生的历史知识逐渐被“碎化”,学生对历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支离破碎,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导致历史专业学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不强,朱雷教授曾指出:“现大学里历史系一二年级通史课的课时压缩太多,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置课时成为困扰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一大问题。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范文第2篇

首先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介绍”中对“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的规定是“小学教师、边远地区的初中教师”,可以看出,专科学历的历史教育专业学生还是以小学教师为就业目标,这也是与国家师范教育体制从旧三级(中师、师专、师大)到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师专、师大、研究生)相适应的。加之专科学历已在许多地方成为初中教师不合格学历的现实,师范专科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应该定位为以培养小学师资为主,而不是培养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当然,鉴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还应兼顾学生志愿在边远地区做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需求。其次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小学的哪个学科为对口学科的问题。小学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历史课程,但并不是取消了历史知识,而是将其融入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课程中。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在小学的对口学科中,最相关或最相近的就是“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学科课程。而“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应以小学“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口学科师资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不能单独以历史专业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应该融合上述这些学科内容。

2.改革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融汇历史、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专业课程融合的结果是,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除中国通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通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以及史学概论、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外,还要增加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专业主干课程为必修课。此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说、西方文化概说、礼仪、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人文类课程以及晋商文化研究、山西民俗、太行革命斗争史等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以满足“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基础。二是设置两门教学法课程,如设置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论和教学法为必修课;设置中学历史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三是辅修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选并整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将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中的现代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整合成四门课程,分别是汉语基础、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四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是只求通达,不求精深,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科的知识框架、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强化实践教学并加强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10-06

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2012年6月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将选修课程建设作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大类,要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根据本校、本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本文试结合浙江省部分学校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实践,谈谈有关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一些思考。

一、“学生的”“教师的”“学校的”——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目标导向

选修课程本身就是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历史校本选修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又有其独特的价值。进一步培育学生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操、世界意识,是开发开设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主要目标。例如浙师大附中开发开设的《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课程,努力促使学生“用心体会这些历史名人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包容并蓄、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对家乡、对民族、对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湖州一中开发开设的《生活历史》课程,以“培养学生用理性和智慧的[光学习和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快乐地生活”为目标。桐乡凤鸣高级中学开发开设的《小钱币中的大历史》课程,致力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宁波效实中学开发开设的《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校本选修课程的重要目标还指向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如《走近浙江历史名人》在开设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力与方法”的习得过程,引导对浙江乡土历史有兴趣的学生查阅有关浙江历史名人的文献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及重大活动,制作人物年表,充分利用浙江的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组织实地参观考察,以走读方式引导学生走近浙江历史名人,强调“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基本原则,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课程教学中。《小钱币中的大历史》以考察古代钱币为线索,帮助对经济史有兴趣的学生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运用资料查询、信息提炼与整理、史料解读、实物考辨、推理判断等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初步具备鉴别古钱币真伪的基础。《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着[于增强学生阅读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初步培养起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研究兴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上述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程能结合本校许多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有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因此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这个意义上说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是“学生的”。

历史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还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是促使历史教师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契机。过去历史教师大多只是执行课程教学,虽然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是课程的再度开发,但许多历史教师对选修课程的开发仍然比较忽视,较少有教师能从课程的视野审视历史教学。《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兴趣特长自主开发选修课程”,“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拓展课程开发开设能力”。在历史选修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将真正体会到从课程的角度看教学,关注课程的开发、开设、评价等诸多环节,从而进一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其次,这是促使教师丰富和提升学科本体性知识的契机。如为了开发开设《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这门选修课程,浙师大附中的历史老师们就要对浙江历史名人作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既要参与课程的开发,又要参与课程的实施”,“在实践中努力打造一支‘学术有专攻’、视野开阔、有较强的课程开发与执教能力的学科组团队”。宁波效实中学政史组比较注重大国关系的研究,开设了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大国崛起〉的历史思索》,主要负责《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开发开设的老师在国家图书馆收集了不少中苏关系史的资料,阅读了许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著。第三,这也是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契机。国家必修课程与国家选修课程不仅有配套的教科书,也有配套的教学参考用书,对教学设计和实施大多有比较具体的指导意见。这样当然可以提高课程开设质量和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但也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现成配套教学参考用书的过度依赖。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学设计和参考资料,一切由历史教师自己开发,必然对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也必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部分学校开发开设的校本历史选修课程,都有历史教师们自己编制的课程纲要、教学材料、教学设计、课件等,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开发开设课程的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

开发开设历史选修课程的目标也包括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各校“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发挥自身教育教学优势,开发建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独特性及差异性,培育学校课程特色”。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对于建设丰富多样的学校课程体系、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个性学生的选课需求有着重要作用。如《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相当于大学初级课程,对政史特别感兴趣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选修;《生活历史》属于历史社团活动课程,将历史研究性学习、学生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生活;《小钱币中的大历史》是历史学科的兴趣特长类课程,课程设计体现了知识性与趣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慈城的历史与文化》《走近浙江历史名人》属于乡土历史课程,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不但在课堂中拓展学生历史知识,还开展考察研究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身边的历史。

二、“历史的”“校本的”“选修的”——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基本原则

高中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既是“历史”的,就必然具有历史课程的特点,又是“选修”的,势必与历史必修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同时还是“校本”的,也就带有学校和教师自身的个性特点。从这三个维度看,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人文性

人文素养表现为人文学科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和人文科学的以人为本精神。历史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中,要充分体现人文性,就必须着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素养,它包括:

1.使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知识有相当的积累,并具有历史意识。使学生具有感兴趣的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知识是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重要目标。例如,桐乡凤鸣高级中学《小钱币中的大历史》选修课程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钱币]变的简史,了解不同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货币,认识其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而以钱币为线索帮助学生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丰富历史素养”。

2.具有历史学科的方法、能力与优良思维品质,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认识与分析解决历史和现实问题。例如,湖州一中《生活历史》选修课程的能力和方法目标为:“通过找寻身边的老照片、旧建筑、人物掌故……知道史料获取的途径与方法,掌握最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在生活中带着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学会学习历史和生活相联系,用理性和智慧的[光学习和生活。”

3.理解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追求人自身解放的人文精神,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人格和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承认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具有世界意识。如《走近浙江历史名人》《生活历史》《慈城的历史与文化》《小钱币中的大历史》《〈大国崛起〉的历史思索》等校本历史选修课程都有培育人文精神、爱国情操、世界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科学性

作为规范的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其课程内容和实施都要符合科学性的要求。这里的科学性包括:

1.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同时历史学又具有科学性,需要求真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与客观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就要求历史选修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史实,遵循“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学科规范,克服随意性。

2.教学材料的科学性。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材料本身既要符合历史学科科学性要求,又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按照高中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加以组织编写,切忌不加辨析、考订就随意汇集网络资料作为教学材料。

3.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就是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体现学生认知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实效,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针对性

如果说人文性和科学性是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原则,那么作为“校本”的历史选修课程还要强调针对性,即课程的内容、目标、教学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定。

1.针对性的第一个要求是从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要从本校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需求出发,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同时,又要从本校历史教师的特长出发,考虑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能力,有利于发挥本校历史教师的特长和专业优势。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老师开发开设的《古代中国女子服饰赏析》选修课程,既是基于教师自己对古代服饰的兴趣和研究,也适应了部分学生了解服饰]变的兴趣和需求。

2.针对性的第二个要求是从本校实际、区域特点出发。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学生与本地区历史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如《走近浙江历史名人》《慈城的历史与文化》等课程都注重利用当地的方志史籍资料和历史人文景观,深度挖掘了浙江、宁波慈湖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3.针对性的第三个要求是要贴近时代主旋律,介绍研究新成果,使历史课程具有现实意识,“知古通今”“以史为鉴”,提升学生通过理解与认识过去来提高掌握现在、展望未来的能力。譬如,《古代中国女子服饰赏析》课程体现了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史学研究热点;《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不但运用了史学研究新成果,而且提出要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起民主、法治等公民意识,珍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

(四)完整性

选修课程不同于作几次专题讲座或搞几次教学活动,作为选修课程必须符合课程的一般规范,即课程的要素必然齐全:

(1)课程计划。如课程对象、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分配置、学周安排等,每课时45分钟计则18课时1学分,可以有短课程和长课程等。(2)课程目标。一般有三个维度,具有整体性、阶段性、连续性、层次性等特点。(3)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呈现方式、内容纲要、教学材料、课程资源等。(4)课程实施——教学实施。(5)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开发、管理、教材、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和课程整体系统的量化、质化评价;对学生的课程学业评价。

(五)拓展性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既是历史学科的国家必修课程或国家选修课程的拓展,又可以与其他学科互相拓展形成综合性的选修课程。

历史必修课程是国家提供的使学生具有现代公民必备的共同基础的统一课程,国家历史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和范围拓展了学生的历史视野,而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特点对国家历史必修和选修课程进行更多角度、更大范围的拓展,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方面针对性更强、特色化更明显。如《新视野下的中苏关系史》课程内容是对《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和《历史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相关内容的拓展深化,适应了对外交史特别有兴趣的学生需求。又如《小钱币中的大历史》的校本选修课程是对《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中的古代和近代中国经济相关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满足了对经济史、货币史感兴趣的学生的需求。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还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发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也可以将有关学科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形成综合拓展的校本选修课程。如湖州中学《大智慧》校本课程,以《孔孟老庄三百句》《湖中校园文化大观(包括校训、校标、校园文化等)》,以及孔孟老庄的著述为主要教材,具有文史哲综合的特点。

(六)趣味性

历史选修课程内容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校本历史选修课程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当然,也不能单纯地片面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是要将学生发展的理性要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志向,与吸引学生求知欲望的兴趣考量有机结合起来。

(七)开放性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就是要做好选修课程的引进、利用、改编和共同开发的工作。《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要整合普通高中选修课程资源,做到区域内‘相互借鉴、共建共享’,鼓励职业高中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为普通高中开发开设选修课程,建立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教育机构以及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开设适合普通高中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在2012年公布了100门精品选修课程,其中就有多门校本历史选修课程,有需要的高中学校可以引进、借鉴、利用。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就是课程不仅仅局限在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有校内外的历史探究与实践活动、相关专家的专题讲座、学生的历史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如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课程就采用了“以走读方式引导学生走近浙江历史名人”的课程实施思路;湖州一中的《生活历史》则是一门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选修课程。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放性更体现在开放的教学氛围。如学生可自由地根据教师提出的话题讲述自己的观点,展开充分的讨论,积极发言,毫无拘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三、“规范的”“严谨的”“多样的”——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实施路径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不同于历史讲座,也不同于历史兴趣小组,要符合课程的规范和要求,要有一个比较严密和完整的课程论证、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过程,体现“规范性”“严谨性”。同时,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又不同于国家必修课程,在课程实施和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多样性”。一般而言,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包括以下主要环节。

(一)分析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条件

这是课程的论证阶段。除了要分析本地历史课程资源的情况,还要分析学校外部条件如课改背景、社会和家庭对选修课程的支持,如省区、市县、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高校、教科研机构、兄弟学校、文博展馆、图书馆、家长资源等社会力量支持的情况。

学校内部条件的分析包括学校选修课程规划和课程体系、历史学科教师团队(包括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兴趣特长等)、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特点、需求、兴趣爱好等)和学校软硬件设施(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氛围、教学资源、历史专业教室等)等。其中,对学情和教师团队的分析尤为重要,如可从学生对历史选修课程的认识和需求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也可结合学生的历史兴趣社团、历史文化研究性学习情况加以分析,还要考量历史学科组教师的研究方向、志趣、特长、资料积累情况等。

(二)制定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方案和进行课程实施准备

要确定开发主题、框架、内容和使用对象;制订课程目标与计划(包括课程总体的三维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提纲、课程呈现形式——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等)、步骤、时间(包括课时和学分安排)、分工等。如桐乡凤鸣高级中学《小钱币中的大历史》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课时设置是:“共设18课时,每课时45分钟,完成本课程修习可获1学分。本课程包括三个教学单元:第一单元总述中国古代货币及其文化的发展,共设3课时;第二单元详述中国历史不同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货币的历史,共设12课时;第三单元简介钱币真伪的考辨知识,并提供历史小论文、教学测验等评价工具,共设3课时。”

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编写课程纲要、进行内容选择(可以创编,也可以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确定课程资源、编写教学材料(如教案、课件、讲义、教材、学案等)等。然后,将课程方案和材料交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评审,主要是审查该选修课程的价值、意义、目标、内容、开设者资质等,尤其在人文性、科学性、政治性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规定:“为确保选修课程的质量,学校要成立课程评审委员会……经课程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选修课程,方可列入学校选修课程选课目录。”列入选课目录后,承担课程的老师还要向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方能进入教学实施阶段。

(三)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校本历史选修课程而言,其教学方法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开放的、探究的、实践的和体验的。要充分开展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如选修课堂的专题讲座、拓展教学、与学生社团结合的活动课、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史料收集与考证、访问调查、参观考察、辩论]讲、小论文写作、出版专题墙报等形式。如湖州一中的《生活历史》校本课程,结合学生社团——历史春秋社,确定了四大系列活动:“系列活动之一:我们的小小博物馆——寻找历史的踪迹(开创学生实践的空间)。系列活动之二:我们的‘百家论坛’——领略风采,感悟历史(拓宽学生知识的平台)。系列活动之三:我们的才艺大舞台——历史剧、辩论赛、书画展、灯谜会等(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系列活动之四:我们的一片天空——创建春秋社博客、编辑《历史春秋报》 (发挥学生创作的园地)。”这种开放的课程实施路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及执教教师的评价两大部分。与历史必修课程过于依赖纸笔考试不同,校本历史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评价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多样性”和“开放性”特点。课程的学业考试可以采用纸笔考试但不拘泥于纸笔考试,如可以采用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课件设计、知识竞赛、口头表达等。如浙师大附中《〈走近浙江历史名人〉课程纲要》规定: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要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评价指标主要包含:

学习兴趣与参与态度

优秀:态度明确,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实践作品,有历史习作、调查报告、历史制作等

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材料翔实,统计详细;

良好:材料和统计较详细,能完成作品;

及格:能完成作品。

自我评价

课程结束时,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作出自我评价。

根据综合能力给予相应学分

上传学生档案电子系统。

又如湖州一中《生活历史》课程对学生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的学习考勤——按照会员章程,每次活动由专人点名;(2)上交合作类作业等——如历史书画作品、历史名人名片展;(3)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按课的具体内容而定,提高学生关注度,利于课程建设;(4)辩论赛等竞技奖——评出优秀奖给予奖励;(5)根据综合能力给予相应学分——上传学生档案电子系统。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常规为基础,以教学科研为先导。本学期,每位老师都积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抓住教学常规,全面推进新课程,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优秀教师团队

本学期,我们重点强化了备课组建设,要求老师具有先进、前位的教育教学思想;具有独立科研的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专家讲座,结合学校及新课标各项教学要求,认真备课,认真研讨。组内教师风气正,观念新,能力较强。尤其是青年教师,勤奋刻苦,虚心求教,成长迅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获得学校的肯定和学生的好评。

(二)加强学科建设,凸显学科特色

加强学科建设,走发展内涵的道路,始终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中心任务。本学期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如下:

⑴抓常规落实

每位教师精心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切实做好每一步骤的工作。虽然每位老师几乎都超工作量工作,组内教师都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在交流与评课中扬长补短。本学年,市区开放日的历史课程,获得好评。此外,我们小组的青蓝工程“传、帮、带”颇具特色,刘老师与张老师、丁老师与胡老师、万老师与方老师,师徒教学目标明确、落实及时、彼此相互帮助、各自都有收获。青年教师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⑵重科研创新

围绕有效教学的子课题——互动型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我们将教科研工作与日常教学的点滴有机结合,多探讨、多反思、集思广益、分享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或教训。如备课组活动时,不仅统一进度、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课题,我们更重点备“互动型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指导,譬如: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理解历史现象;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寻找到历史的感觉和脉络;如何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思维品质。

⑶强化考试研究

面临新课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依托高考大纲,研究高考试题,青年教师跨年级综合涉猎历史知识和考试阶段性特点,认真分析新形势下的考试特点,思考学生试题布置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三)获得的成绩

1、方红参加20**年省新课标多媒体优质课历史初中部竞赛一等奖

2、王维参与省电化教材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课程,全省培训的录课,指导全省新课程教学工作。

3、张 金参与协助编写《教材完全解读》高中历史必修1、必修2、必修3,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

4、参加省教委历史教师选拔教材大纲的编写工作。

5、论文被《武汉文史资料》刊发

6、校本教材正在整理中。

初中历史校本研修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近代;日本:小学教育

一、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确立的历史基础

(一)日本初等教育的悠久历史

日本的初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15世纪以前,日本由寺院承担对贵族或武士子女的社会伦理教育,从16世纪左右开始,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教富裕商人子女读书、写字、计数的私塾。17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学校――藩校的诞生,又出现了专以武士阶层为对象的私塾及藩校等初等课程教育设施,18世纪一般平民的私塾及武士阶层的藩校、寺子屋等初等教育机构纷纷普及开来,藩校不仅教授经、史、诗文,还重视算术、医学、天文学等实用学科;寺子屋开始时教授简单的习字、读书,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增加了算术、汉学等。这些传统的初等教育机构所教授的教育内容成为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积淀,同时也为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方文明的传入和西方的侵略

16世纪40年代,欧洲文化直接传入日本,日欧文化最初开始接触,传教士在日本逐渐建立与日本小学完全不同的教会小学,主要以宗教教义为中心,开设宗教歌曲、西方乐器、宗教礼仪、绘画、戏剧、修辞等西方小学的学习科目,虽然后来幕府几次颁布锁国政策,但长期窒息在封建制度下的日本人在同西方国家的接触中不断打开眼界,热心学习西方技术和文化知识。进入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逐渐打开了日本大门,日本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的文明也随之进入,此时期是日本的屈辱历史,但为日本后来看到自己的落后、借鉴他国先进文明、不断丰富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打下了基础。

(三)明治维新政策的指导

明治政府积极推行文明开化政策:一方面,《学制》建立之前明治政府就十分重视小学教育,制定了专为一般民众而开设的小学政策,且把设立小学作为培养领导人的奠基工作,这些都推动了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发展;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努力学习、借鉴欧美先进的教育制度。1869年5月设立“制度调查研究所”,任命森有礼和藤弘之为“取调挂”,1871年12月组建了一个学制调查研究所,长谷川太等十人依据法国教育制度起草“学制”,同时参照英、荷兰、德、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这些也为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是在明治维新政策的指导下,以日本初等教育的悠久历史为基础,与西方文明交流为手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模仿欧美的探索期(1872~1886年)

(一)《学制净令时期

1872年《学制》的颁布标志着近代日本小学的确立。负责草拟“学制”的调查研究委员会中,多数人是当时著名的洋学家,也吸收了两名国学、汉学家。《学制》主要以法国的教育制度为依据,同时参照了英国、美国、德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

《学制》颁布了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能使每一个国民得以发迹致富,即出人头地、富贵荣华的基础是学问”。此教育目的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着眼于国民皆学。《学制》规定的小学教学科目有:拼音、习字、单词、会话、读书、修身、写读、文法、算术、养生法、地学大意、理学大意、体育、唱歌。“这些教学科目与《理事功程》收录的《合众国教育略记》中的麻萨诸塞州公立学校教学科目项类似。”本时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美国,加入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内容。但是这些新内容一般是照抄国外,例如修身科在日本传统的教学科目中并不存在,是模仿《法国学制》而移植到《学制》中的,“明治初期的教育界对于何为修身科,以及修身科与其他教科的异同全然不知。《学制》令时期小学教育内容严重脱离日本实际,教育内容繁多,也显得过于高深,超出了儿童的接受能力。

(二)《教育令》时期

由于《学制》的教育规定超前,不适合当时国情等诸多原因,随之《教育令》代替了《学制>>。《教育令》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比较大,更进一步倾向西方化,民主、自由主义加强,但由于入学率等各方面的退步和中央集权的反对,于是日本政府两次修改《教育令》,逐渐强调国家干涉教育,否定人民参与教育行政管理权。

《教育令》中,小学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个人能力的培养,照抄美国的自由、民主,但“改正教育令”中,小学逐渐强调国家干涉、控制,有培养尊王爱国的臣民为目的的趋势,《教育令》自由度和灵活性强,力图精简教学内容。限定读书、写字、算术、地理、历史、修身六科为必修科,其它唱歌、物理、博物等可以任意设置,因地因校制宜。但在这样自由的政令下,日本小学入学率西线下降。《教育令》中小学教育内容的自由极端完全是模仿国外,仅就1877年小学教科书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为翻译教科书,当时小学所使用的是“神为天之主宰,人为万物之灵”的直译修身教科书,不顾日本本国国情,因此很快被修改,两次颁布“改正教育令”,强调国家干涉教育,否定人民参与教育行政管理权,把修身科由各科的末位改为各科之首,历史科则强调尊王爱国的志气。“改正教育令”中的教育内容折射出一种过渡――由模仿欧美到折衷借鉴欧美。

三、折衷借鉴欧美的融合期(1886~1890年)

日本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的小学教育制度过程中,逐渐消化西方教育与融合江户后期教育遗产,19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具备了确立国民教育制度的条件,紧接着受到德国的国家主义思想的影响,文部大臣森有礼依据本国国情,拟定《小学校令》。“《小学校令》为《教育令》期的小学教育的混乱打上了中止符,虽然《小学校令》后来又经过几次变革,但它长期成为日本小学教育制度的骨干存续下来,他所确定的日本人应具备的知识和品德等,成为此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的日本小学教育的基础。”日本小学的教育内容终于经过中西融合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

《小学校令》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注意儿童的身体发育和道德教育,并传授国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及生活中所应具备的普通技能。这时国家的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教育目标就由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变为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寻常小学设修身、读书、作文、习字、算术、体操,另外还有根据各地情况而设的任意科目等,高等小学在上述科目之外还增加了地理、历史、理科(博物、物理、化学、生理)等任意科目,英语、农业、手工、商业等实业科目。此时期修身科教材中的“《小学道德论》并非对西洋道德的囫囵吞枣和生吞活剥,而是排除了与日本国民道德不相容的基督教道德而作为纯粹的哲学道德加以摄取”。这表明了日本在学习

欧美的过程中逐渐考虑到了本国国情,进行批判的摄取。《修身儿训》和《小学修身训》所引的资料出处也不再是以前西洋道德的简单的翻译,而是将其与日本传统的道德灵魂相融合,在教学中突出忠君爱国的道德教育,引入兵式体操,重视学校仪式、唱国歌。日本对修身科改革的同时减少了基本科目,增加农、工、商实业科目,更加注重实用性。总之,此时期日本改正了《学制》令时期小学课程繁多、高深的弊端,也修改了《教育令》时期过于自由、灵活、模仿欧美的课程设置,逐渐综合了国家的强制性和各地情况的差异性,同时借鉴欧美注重实用性等特点,设置了更加合理的课程。

四、国家主义教育体制下的发展期(1890~1926年)

此时期,一方面,日本产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制度也逐渐形成,并且日本在一战中发了战争财,也促进了教育的空前发展;另一方面,日本受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国内爆发了米骚动,自由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这些也确实是对日本天皇至上观念的一个打击,虽然1890年“教育敕语”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确立,但这一时期军国主义以渗透方式为主,经常受到自由民主运动的抵制,同时1890年修改的《小学校令》意图把地方自治体的事务转向由国家委任给地方事务,国家主义教育体制逐渐确立。在自由民主运动与国家主义两个矛盾体促成了日本小学教育的多样性,教育内容不断拓展,更加灵活,随着国家主义的加强,盲目的忠君和狭隘的爱国思想渗透其中。

在此发展期国家主义逐渐加强,进行道德教育、国民教育的目标没有改变,1900年《小学校令》的修改把读书、作文、习字并为“国语”,减少教学科目,强调儿童身心发展阶段,这些主要是受到当时爱伦。凯和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野口援太郎创办的儿童村是典型的自由主义教育的小学校,儿童通过与教师谈话获得知识。但这只是国家主义总体目标下的小插曲,这之后国家主义逐渐加强,1907年由于国家发展的需要,逐渐拓宽教育内容,加强实业科目学习,寻常小学更强调国民共同的基础课程,高等小学更强调具有与国民生活实际有关的教育内容,1919年对《小学校令》的修改中,把寻常、高等小学中的“日本历史和地理”分为“日本历史”和“地理”,并增加了学时,1926年与1919年的教育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提高了任意科目的实用性。尤其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理科等教科书汇集了当时先进的教育思想,参考各国教科书制成,具有很高水平。总体课程设置上逐渐趋向完善,但也受军国主义的影响,盲目忠君爱国的思想渗透其中。

五、军国主义教育体制下的倒退期(1926~1945年)

1926年皇太子裕仁继承皇位,实行军国主义法西斯政策,日本政府对中小学教员的工会运动和无产阶级教育运动等进行严厉监督和镇压。据统计,“从1926年到1933年发生的事件达210件,牵涉的人达926人。其中小学教员为798人,被逮捕者为855人。此时期是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猖獗和逐渐走上崩溃的时期,日本暴露了军国主义的反动本质。1941年的《国民学校令》中小学改称为国民学校,军国主义教育体制最终形成。

1941年的《国民学校令》教育目的变成培养造就“皇运扶翼”的皇国民,以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为主。《国民学校令》规定教学科目为国民科(修身、国语、国史、地理)、数理科(数学和理科)、体育课(体操和武道)、艺术课(音乐、习字、图画、手工等)等四科,在初等科,女生增设裁缝课。实业科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和水产等,高等科还增设了外国语、实业科和其他必要学科。此时期课程变化比较大,增设了武道课,所有教科书都增加了军事和日本精神的内容,军国主义暴露无疑,同时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更加注重自然学科和实业学科的教授。注重道德、美术陶冶情操,以坚守皇国使命。

这一时期日本在取舍本国传统文化上的失误走到了极端,致使小学教育内容中的国民科充斥着盲目忠君爱国的军国主义思想,体育课的军国主义目的更加明显。伴随着二战的爆发,日本学校教育瘫痪。

六、对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演变的思考

日本小学教育的近代化是由学校的近代化来完成,而学校近代化的第一步主要以教育课程为中心,研究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演变,有利于我们了解日本小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近代化过程,更有利于我们反思我国初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利弊得失。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启示。

(一)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日本在近代逐渐走上了极端保守甚至于危险的民族主义,这些都反映在日本小学教育内容之中,比如,增加武道课,灌输盲目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民族主义极端膨胀的结果积聚起了对外侵略的巨大能量,也最终导致近百年来人们为之奋斗的现代化成果沦丧在炮火中,所以教育目标这一大方向上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贯彻,决定着整个教育体制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命运。

(二)充分考虑本国国情

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制定由开始简单模仿欧美课程,比如,机械翻译外国的教科书,再到后来逐渐考虑到本国国情。融合自己民族传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基于以上所述,我国小学教育内容也需去除小学教育课程内容的繁琐、艰深,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在借鉴国外优秀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我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同时。我国的小学教育内容应在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还需与国外先进的教育内容相融合。

(三)注重实用科目和普通科目相结合

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中充斥着实用科目,这与当时欧美的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关。当时初等综合技术教育是指小学的手工科、实业科和实业补习学校、乙种实业学校等。例如,在初等科,女生增设裁缝课。实业科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和水产等。相比之下,以前我国小学教育内容则更倾向于普通科目,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脱离生活实践。所以实用科目和普通科目都应得到我们的重视,不能偏废其一,两种科目应更好的渗透和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文素养一起抓

日本近代小学教育内容的制定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输入,学习西方大办教育来摄取和消化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成果。即使在军国主义占主要地位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对内加强军事警察统治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极力攫取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因此,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始终未能取代和消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注重科技知识教育。至今仍是现代日本坚持的一个重要历史传统,但是日本在国家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同时,整个国家的现代性精神反而倒退,最后造成了日本现代性的断层,我国也应该注意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精神文明决不能忽视。

(五)逐渐走向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