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腔医学的缺点

口腔医学的缺点

口腔医学的缺点

口腔医学的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

医学包含了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质,将人作为中心轴,而人文属性的表达方式为尊重人的价值。口腔医学是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口腔学科拥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1]。近几年来,生物医学科技在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质量呈递增的趋势,而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已融入越来越多的精英,可用大众化和平民化来表达,促进了我国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目前医患关系不理想,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已成定局,需要尽快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一、口腔医学和人文素养

口腔医学和其他医学学科存在很大差异,口腔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患者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椅旁用双手进行治疗操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操作性质,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量也较大[2]。有临床研究证明,顺利的口腔诊断治疗过程均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患相互沟通合作完成;若医患之间沟通不畅,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人文素养将人作为中心轴,围绕人的生命和尊严来创造完美的道德主义,将勇敢追求美好的人生作为表达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方式。人文素养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标准素养,将直接影响医学的成长和发展。

二、口腔医学生目前的人文素养状况

目前的大学生均缺乏人文素质,该现象已是公认的事实,包括口腔t学生在内,这一现象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1)自身缺乏人文素养。其一,大多数学生高考的目的是考进大学,但进入大学后却感到茫然,无明确的奋斗目标。其二,无责任感,争强好胜,缺少团队精神。其三,因口腔专业学习压力大,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较强,在实际操作时欠缺火候[3]。(2)缺乏人文关怀已是常态。在患者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进行适当的安慰和关心,单单是技术好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这时候便离不开医学生的人文关怀了。在口腔医学生当中,大部分学生人文素养水平较低,忽略患者的感受,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将患者技术化和物化,不能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严重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

三、提高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人拥有双重属性,分别是自然和社会属性,因此口腔医学是自然和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条件;目前最为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将自然属性和社会心理属性同等对待,该模式体现了在患者的健康和疾病方面,社会心理因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此意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四、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其一,增加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目前的医学生风华正茂,这个阶段是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绝佳时期;故增加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4]。其二,改变课程体系,更新理念。合理制定一些课程,将医学学科的知识和其他人文知识同等待遇,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其三,加强学校与社会人文建设的力量。学校是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区域,而社会是一个大世界,和每个人都密切联系;可见,若大环境人文氛围提高了,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其四,关注教师的人文素养。俗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直接表达方式[5]。可见,培养和创造一批人文素养良好的优秀教师,在提升教师名誉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为医疗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胡晓潘,余占海.对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7):138-139.

[2]马骏驰,胡建,顾卫平等.浅谈口腔医学生实习中的医患交流学习[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4):129-130.

[3]李元,程华刚,江智霞等.贵州省医学生入学动机及人文素养现状调查[J].医学信息,2013,26(1):170-172.

口腔医学的缺点范文第2篇

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为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临床诊疗水平、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实用型人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对临床医学课程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很多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从事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与预防工作,只需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内、外、妇、儿等学科知识缺乏重视,致使学习效果不佳,这将对学生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工作非常不利,为此,克服学生的轻视思想,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临床医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之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兼顾局部和全身,是非常重要的。

1.1 临床医学与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关系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学好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对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一样,能造成局部软硬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引起局部及全身反应,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不仅要掌握拔牙技术,更应了解各种全身疾病可能产生的影响、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处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牙拔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拔牙后出血,除局部因素外,还常有可能是出血性疾病所引起,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师具有相关内科学知识。

口腔颌面部损伤发病率较高,同时容易伴发其他部位的损伤,并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例如颌骨骨折伤员容易并发颅脑损伤,重要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脏器或肢体严重损伤,这就需要医师有相关临床医学知识,根据疾病特征迅速做出正确判断,首先抢救病患的生命,待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行颌面部处置,若对相应临床疾病缺乏认识与判断,未分清轻重缓急,将治疗的先后步骤弄错,贻误治疗时间,则易酿成大错,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更是要求必须掌握一般外科基础: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麻醉知识等。

因此,要想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除了必须掌握的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还要学好临床医学中的普通外科学,麻醉学,内科学等等。

1.2 临床医学与口腔内科学的关系

口腔内科学也是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口腔内科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很多重要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龋病是口腔内科学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龋病及其病灶可能会引起身体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口腔医学另一个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是牙周病,牙周病的病因复杂,近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有些牙周组织疾病是全身疾病的表征或受全身健康的影响,例如有人提出将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因此,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牙周病学,就需要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相当的认识和掌握。

另外,许多口腔黏膜病是全身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征,如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克罗恩病,这些疾病的早期损害就体现在口腔内,患者首先到口腔科就诊。这就要求口腔医师特别警惕,做好鉴别诊断,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除了加强局部处置,还需要重视全身的综合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hiv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前并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多数在早期很有可能出现口腔病损,所以艾滋病的防治是口腔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他们具备相关知识,以便对疾病进行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2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灵活掌握

2.1 有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但对于口腔专业的学生不必一一掌握,应该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内科学、外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重点课程,重点课程中又有重点讲述内容,例如外科学中重点讲授外科基本操作、水与电解质平衡、休克、创伤、肿瘤、颅脑损伤、麻醉知识等。内科学中重点讲授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与免疫缺陷疾病等。总之,本着重点讲授与口腔疾病相关的临床疾病的原则进行口腔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学。

2.2 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同时配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糖尿病、艾滋病等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时,应用多媒体,在重点讲述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点时不忘突出口腔特征,使学生对该疾病产生浓厚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为日后专业课学习做好铺垫。

3 加强相关教研室间的交流合作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学习,扩充知识储备。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各教研室间应加强合作,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进行业务学习,也可有针对性的听课,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更全面的了解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应该给予他们哪些知识,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口腔医学的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口腔;临床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43-03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则是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口腔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通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它是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医疗卫生活动必需掌握的基本能力。目前我们国内的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模式还是按照第一年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第二年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第三年口腔专业实习的培养模式来进行口腔医学教育的。近年来,我国医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口腔医疗保健要求的提高,使口腔医学教学模式的缺陷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口腔医学生的口腔临床技能学习时间过短、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等。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创建培养口腔临床医学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组成以训练临床综合技能为主的临床口腔医学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动口腔医学的教学改革,这是目前本院口腔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一、加强口腔医学新生的专业社会实践

口腔医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对口腔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及提升他们的这种兴趣。经过我们口腔系教师的一致决定,在《口腔医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师安排上,从口腔的各个专业及医学基础方面选择了7名教师分别教授这门课程,以期对口腔医学新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普及,加深他们对口腔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临床实践能力阶段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扩大口腔临床能力的知识面,这是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探索点。由于第一学年的学生教学计划中没有口腔医学的专业课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兴趣降低,也为了从学生一入校就培养口腔临床技能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医生荣誉感,我们采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包括每一年的“爱牙日”活动,在每年的9月20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零距离的接触口腔病患者,并从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检查的方面对前来的咨询者进行服务,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医生荣誉感,为其进一步加大专业学习提供了动力。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安排学生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进行龋齿危险因素调查、社区牙齿保健等活动,所有的调查表及活动的安排由学生自主决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口腔病患者,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院举办的全国口腔涎腺病学术会议及口腔医学会成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交流能力和社区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教育改革。

二、专业课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培训

口腔专科的学生在第二学年起就开始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我们对口腔医学的临床能力教学模式做了少许的修改,主要加强了口腔临床实践的教学内容,这其中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合了口腔临床医学主干课程中实际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考虑到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临床诊疗技能较多,而且是口腔医学的核心学科,因此把这三门课程组成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群,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腔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达到培养能胜任基层的口腔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口腔全科医生。我们根据调整后的口腔教学计划和口腔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开设各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数字化教学引入口腔医学教育中,加大对口腔临床操作的视频文件的播放及讲解,现场提供牙齿、模型等实物来引导学生对临床实践的理解,实践证明这样能提高口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口腔实验室中的教学,我院口腔实验室利用教育部的专项资金购买了14套口腔仿真头模临床模拟教学系统模型,大大提升了本院口腔实验室临床教学的效果,目前可以开展离体牙标本模型和高度仿真头颅进行牙体牙髓病的临床各类洞型的仿真制备、口腔修复学的备牙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手术操作及牙周病等操作为主的临床实验技能培训与考核,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口腔临床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培训

为了加强对口腔实习医生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校学习到临床实习的角色转换,我院每一年都对实习生进行为期一天的岗前培训。安排资深医师就医德、医风进行专题讲座,使同学们加强医德、医风的培养,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医务、质控、院感等科室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医疗安全、医疗纠纷防范、病历书写规范、院内感染知识等内容,为实习同学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口腔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由基础及临床理论教学转入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各科室按照口腔实纲要求制定各种口腔疾病的详细的要求,在保证临床操作质量的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临床实习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知识,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实际操作技能,初步学会处理危重和疑难疾病,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操作技能的口腔医师。我们对各科的实习要求进一步细化:(1)口腔内科学:通过实习能初步掌握牙体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发病率低的疾病有大致了解。(2)口腔颌面外科学: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对一些稍复杂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做出较合适的解释,实习结束后能完成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日常工作。(3)口腔修复学:通过实习能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修复治疗,了解修复学涉及的其他知识和范畴。(4)口腔正畸学: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手段,对发病率低、分类较复杂的错畸形有大致了解。实习期间的教学内容既有口腔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也有病例跟踪报告、专题讨论、读书报告等。每一轮实习结束后,由科教科和口腔科统一组织出科考试,考核内容包括:口腔基本检查占10%、病历采集书写占20%、病例分析占20%、口腔基本操作技术占50%。

四、新型口腔临床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我们连续五年对这种新型的口腔临床技能进行教学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体系教学改革系统,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新模式逐渐趋于成熟,通过学生第一年的社区实践作为临床实践的早期教育、入学第二年的口腔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入学第三年的系统且直接的接触患者学习口腔临床技能,逐步引导学生对标本模型、仿真头颅、动物实体、实际病人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下进行各种口腔临床医学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提高了。比如学生在实习的一个月后,经过我们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反馈回的信息可知,学生基本上对口腔科常见病能独立做出诊断和基础的治疗;半年后,对较复杂病例,如后牙管治疗、烤瓷冠修复的牙齿预备、全口义齿的关系测定也大体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在全科的质控检查中,口腔医学生所做的后牙根管治疗X片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对五届实习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患者对实习医生的满意率逐年提高。在口腔医学生的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中,我们摈弃以往的考核方法,通过检测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临床技能实践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进行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1)考核的方法包括:①毕业临床技能考核采取二站式方法考核。②考生在指定考核地点,随机分别抽取各站考核试题,分别完成各站考核;考核过程中由考生互相检查。(2)考核的内容包括:①第一站:口腔检查5项,其中一般检查4项,特殊检查1项,口腔检查记录表一份,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由考生随机抽取一个,包括浅龋、中龋、深龋、猖獗龋、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边缘性龈炎、坏死性龈炎、成人牙周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白斑、感染性口炎、牙齿外伤、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骨髓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②第二站: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及基本急救技术,包括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洗手、戴手套、口腔粘膜消毒,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口腔临床诊疗技能包括测试项目4项: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龈上洁治术(一区段),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包括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含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和考生对模拟人操作,通过这些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发现学生的临床技能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总之,在我们数年的口腔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但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教学讲座较少、临床实习考核制度不严谨、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足和实验室的临床教学系统数量较少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坚信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又顺应口腔医学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宁,李谨,杜详永,等.医学生口腔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3-255.

[2]李旬科,王忠义,郑欣绢,等.接诊艺术与口腔医学生接诊能力的培养[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56-57.

口腔医学的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临床前期;实践能力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口腔生理和生物力学的方法修复口腔内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高的医学学科[1]。要成为合格的口腔医师,不仅要掌握大量的口腔修复学基础理论,并且要能熟练运用各种修复临床操作技能。临床前期的教学培训是口腔医学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桥梁,对培养口腔修复学临床思维与操作技能这些实践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口腔修复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在临床前期如何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是教学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笔者分析了目前实践能力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目前临床前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佳的原因

在教学内容方面,口腔修复学主要介绍牙体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口腔颌面缺损的病因、表现及诊治方法,如何合理地设计制作各种修复体,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和形态[2]。教材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临床操作复杂繁多,而本科医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工作,对所学内容常靠凭空想象、易产生误解。并且,该课程内容涉及口腔专业其他多个学科、学习信息量大,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中不容易全面掌握。此外,近些年来口腔临床医疗技术发展很快,不少新的医疗设备、修复材料不断应用、推广,相比之下,口腔修复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培训就显得滞后,表现为教学大纲尚未对一些颇为重要的临床内容如CAD/CAM技术制作修复体等作要求,造成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就很难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这些实践能力。在教学模式方面,目前口腔修复学在授课时多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缺乏临床思维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国大部分的医学教育还是分基础知识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学习、临床实践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即医学生在学完三年的基础课后,在第四学年学习临床专业课时才接触临床知识,在第五年毕业实习时才接触临床患者[3]。这种模式缺乏理论与临床实际的联系,并且临床操作培训的时间很有限。而在操作培训中,学生往往只顾及临床操作,易忽略全面系统分析病情及整体设计治疗方案的临床思维。

2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前期实践能力的方法

2.1病例导入式教学法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Case-basedstudy,CBS)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4]。它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基本模式和流程为“病例-问题-自学-讨论-小结”。我院在教学中应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根据真实的病例改编加上某些故事情节形成拟讨论的案例,不但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与时效性,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本课程内容之外,还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提出问题、缜密思考、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包括牙体缺损病因与治疗设计、牙列缺损的Kennedy分类及治疗设计、全口义齿制作过程及戴入后问题的处理等。提出问题后,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在1周内通过多种方式查阅文献、加深对案例相关的口腔修复学等知识的理解,并学习修复新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知识,每组制作1份PPT并推举1个发言人针对所选病例进行发言,并由小组成员共同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完成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点评结束后,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仍然存在的问题交给教师批改,由教师再和学生总结分析。在实施该方法教学后,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92.7%的学生认为通过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很好地提高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加强临床思维能力;与未受该教学法培训的学生进行比较,该教学法培训的学生临床病例分析考试优秀率提高15.1%,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2.2模拟诊疗教学法

模拟诊疗教学法是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工作场景,提供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与技能的环境[5]。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我院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增加模拟教学法,即教师提前1周布置上课时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分成3人一组先进行自学、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然后在设有牙科治疗台等临床设施的学生专用诊室,在已设置的临床情景下模拟诊疗过程,组内1名学生模拟患者,1名学生模拟护士,1名学生模拟医师,通过模拟诊疗强化学生对理论内容的学习,同时进行临床操作、完成病历书写,将医患沟通、口腔疾病系统评价、综合制定治疗方案、临床操作技巧训练等融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后,教师再抽出时间点评学生模拟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布置关于上颌第一磨牙单牙缺失的模拟诊疗作业,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理论、临床知识的学习后,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自由发挥,分饰不同角色,提出本组考虑的最优诊疗方案。如患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建议首选固定桥修复;如患者为健康与经济条件好的中青年人,建议首选种植义齿修复;如患者经济能力或口腔维护状况不佳,建议首选活动义齿修复。根据不同的诊疗对象,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也需要作出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不同的治疗操作。在模拟诊疗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结合案例中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讨论哪些设计方案合理实用、哪些尚有欠缺,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的临床思维,并点评诊疗操作,提高实践能力。经过问卷调查,有87.8%的学生认为模拟诊疗教学法能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与未受该教学法培训的学生进行比较,该教学法培训的学生临床诊疗技能考试优秀率提高11.3%,临床实践能力有所增强。

2.3充分利用KaVo仿真实验室

目前,我院新建两个配置了国外先进仿真头颅模型的KaVo仿真实验室,通过仿头模教学有助于口腔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前掌握多种临床操作技能。该仿头模系统可模仿患者头颈部的运动,并起到牙科综合治疗台的作用,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模拟临床实际操作,并为口腔修复学临床前期的标准化教学打下基础[6]。牙体预备、取印模、记录是口腔修复学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利用仿头模系统可以模拟全冠、桩核、支托等牙体预备过程,模拟牙体预备时所需的、支点、组织保护等基本技能,利于学生掌握牙体预备的步骤、方法、技巧等。在仿真实验室中也可模拟临床上的取印模过程,应用仿头模系统反复多次训练,达到肌功能整塑合适、取模完整准确的效果。仿头模面部重要标志如瞳孔、耳廓、鼻翼等外形明显,学生容易获得记录的参考标志线,利于进行记录操作练习。仿真实验室的使用,使学生在操作训练时犹如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实习,并能避免学生操作时面对患者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有利于提高操作水平。在应用仿真实验室后,97.5%的学生认为仿头模的操作训练能提高操作水平,利于日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而90.3%的教师认为仿头模有利于实施标准化教学与测试,有利于考察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我院除了在实验课中开放仿真实验室外,还在周末开放该实验室,并设专人辅导临床操作,增加学生的操作练习时间。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4.2%的学生认为增加仿真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可增加操作机会,便于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专门的训练。

2.4开展临床预见习

与其他口腔医学课程相比,口腔修复学的知识比较抽象,在临床实习之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理解某些临床设计与操作。并且,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增加了不少口腔修复新技术与新材料,但尚未纳入口腔修复学实习前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培训教学中。对此,建议在理论课之间安排临床预见习活动,增加学生在口腔修复学临床工作方面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并缓解学习中的畏难心理。我院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讲演,向学生介绍预见习的有关事项,并在双休日和学生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在口腔修复科进行短期预见习。通过预见习,学生可以对口腔修复科常见病、多发病产生进一步理解,并对多种治疗手段及各类修复体形成感性认识。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医患沟通过程、传统印模材料取模、CAD/CAM光学取模等临床操作,并认真做好记录,加深对口腔修复学诊疗工作的认识,并接触修复新技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经过问卷调查,有88.1%的学生认为临床预见习能让他们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基本诊疗技术及临床新技术,利于理解理论知识;有89.4%的学生认为临床预见习能让他们熟悉诊疗过程,并增强临床思维。与未进行临床预见习的学生相比,有该经历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患者满意度提高13.6%。综上所述,应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模拟诊疗教学法等方法改进口腔修复学教学工作后,均可提高学生临床前期的实践能力。只有做好临床前期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才能提高学生在口腔修复学实习及临床工作中的职业素质,使他们早日成为合格的口腔医师。

参考文献

[1]孙翔,陈吉华.口腔修复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78-79.

[2]赵铱民,陈吉华.口腔修复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张凤,乔宇琪,邵莉,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意义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12):71-72.

[4]方涛.C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临床带教中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84-86.

[5]万学红,姚巡,卿平.现代医学模拟教学的发展及其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6):413-415.

口腔医学的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1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口腔卫生保健是“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预防口腔疾病、增进口腔健康的最基本场所,具有受教育者数量庞大,容易集中,有完整、系统的教育体系、资源和手段等特点,应当以循序渐进,根据年龄由浅入深,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内容应包括:口腔生理解剖知识,口腔常见病、预防措施、健康饮食等。有效促进中学生从知识、态度、信念到行为上的转变,达到实施口腔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2原因

2.1目前我国的学校编制中只有普通校医,缺乏专业口腔医生,缺少最基本的口腔预防及治疗手段,使学生在龋齿和牙龈炎发病率的高峰期没有及时接受窝沟封闭、龋洞充填等防治措施,从而导致许多乳牙和年轻恒牙的严重龋坏、早失甚至牙颌发育畸形。

2.2学校的教育体制都以优化教学为主,基础教育中缺少口腔健康知识和干预不健康的行为的普及。

2.3对学校口腔保健的三项任务,①口腔健康服务:建立学生口腔保健卡、定期检查,有计划地进行治疗。②预防龋病、牙龈炎和其他疾病。③口腔健康教育,增加口腔健康知识与培养口腔健康的良好行为,落实不到位。

2.4学生的餐饮结构单一化、简单化,从根本上忽略了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的统一性。

3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现状

3.1牙病的危害性

3.1.1由于牙病可以造成牙痛、牙齿的缺损、牙齿及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或拔除,由此造成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形成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从调查资料看,中学生恒牙的龋病部位与中老年的失牙部位有明显的联系。

3.1.2由于牙齿的缺失,影响面部的美观,造成乳恒牙替牙期的恒牙萌出紊乱,而形成错合畸形,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的紊乱,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3.1.3口腔疾病是列于普通感冒之后,人体最易得的疾病之一。早期易被忽视,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全身感染、心肌炎、肾炎等。

3.2牙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中学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校期间便于组织和管理,故学校是口腔保健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将口腔健康教育与学生所接受的普遍教育同步进行,使学生了解口腔健康知识,建立口腔健康的新观念。

校医对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作全面的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的系统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4提高中学生口腔健康发展的对策

4.1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进中学生口腔健康水平,应根据本校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制定口腔健康教育规划目标。制定长远规划,设立目标,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网络化,将其纳入教育卫生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口腔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即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爱牙五部曲)知晓率(%)、中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中学生恒牙龋齿充填率(%)等。

4.2建立健全学校预防保健工作的3项基本原则,即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健康的不利环境因素。对学校校医应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程培训。

4.3开展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学生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形成期,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学生家庭促进整个学校的口腔卫生保健。

4.3.1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市教委、市卫生局、学校和校医的共同参与,定期开展学生口腔健康检测评价、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爱牙日”活动,并推行牙病预防措施(如使用窝沟封闭剂,局部使用氟化物)。重点抓好龋病和牙周疾病等各种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

4.3.2根据卫生部门对学生口腔健康的要求和龋病、牙龈炎防治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口腔保健计划。

4.3.3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和技能,并在校医的指导下有一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4.3.4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切实落实狠抓到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等)增加宣传力度,认识口腔疾病的危害性,掌握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保健的知识。

4.3.5定期开展中学生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分析,并实施相应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如治疗计划、预防项目,并能追踪观察、监测与评价。

5结论

现代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 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学校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专业人员的预防措施相结合,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共同促进学生口腔预防事业的发展,为实现《规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2]熊世江,王青.谈口腔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j].中国健康教育,2009,15

[3]卞金有,胡德渝,主编.预防口腔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31

[4]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