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1.1研究区及经济发展概况

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和渭干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流域总面积102万㎞2,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水资源总量为429亿m3。流域内有5个地(州)的42个县(市)和兵团4个师的55个团场,全流域总人口902万人,流域内现有耕地2044万亩。塔河干流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起始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和田河的交汇处(肖夹克),归宿于台特玛湖,全长1321km。其中,肖夹克-英巴扎为上游,河道长495km;英巴扎-恰拉为中游,河道长398km;恰拉-台特玛湖为下游,河道长428km。流域内水、土、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水土开发区和以棉花为主的农业基地。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再加上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对植被的破坏,使塔里木河干流区水量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研究区包括塔河干流区上游的阿拉尔市、沙雅县和库车县,中游的轮台县,横跨中下游的尉犁县。以1995-2007年为分析时限。1995-2007年的经济数据来自于各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和《阿克苏农一师统计年鉴》。

1.2产业结构特征

塔河干流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远高于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虽从1998年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到2007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为43.9%;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低,且呈动荡变化趋势。说明塔河干流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区位熵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10]。其计算公式为:Q=di/∑ni=1diDi/∑ni=1Di(1)式中:Q为某地区i产业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di为某地区i产业部门的产值,Di为高层次区域i产业部门的产值,n为产业部门数量。若某地i产业区位熵等于1,表明该地i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高层次区域同指标的平均水平相当,若大于或小于1,说明在高层次区域内占有"高份额"或"低份额"。Q值越大,专门化率也越大。利用公式(1)计算塔河干流区、南疆和北疆三次产业相对于全疆的区位熵()。塔河干流区第一产业的区位熵明显大于1,其第二、三产业的区位商都小于1,而且低于南北疆,说明塔河干流区的农业在全疆占有很高的份额,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而第二、三产业在全疆占的份额较低,发展水平比较低。可见,塔河干流区农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分析其内部各县市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水平,不仅有利于分析干流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也有利于推动全疆经济的稳定发展。

2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2.1产业结构水平及其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多样化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产业内部结构的多样化程度[11]。例如对第一产业,就是指历年来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各自比重变化所反映的多样化情况。其公式为:γ=1/∑ni=1X2i(2)式中:γ为产业内部的多样化指数,Xi为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n表示有n种产业。该值越大,表示产业内部的产业类型越丰富,该产业的结构越稳定。利用公式(2)计算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内部结构多样化指数,即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多样化指数()。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内部多样化指数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期区域农业总产值呈逐渐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2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74亿元,翻了2.5倍。说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2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水平

标准差是衡量经济空间发展水平差异程度的重要指标[12]。该值越大,表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越大。公式为:δ=∑(Xj--X)2/N(3)式中:δ为标准差,Xj是j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值,以塔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农业总产值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X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值;N-区域内样本数(文中取5)。离差可以反映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12]。其计算公式为:di=xi--x(i=1,2,…,n)(4)式中:di为离差,xi是i地区的农业总产值,-x为5个地区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值。利用公式(3)计算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水平的标准差()。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农业的标准差呈逐渐增大趋势,说明塔河干流区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水平在增大。利用公式(4)计算1995-2007年塔河干流区域5个县市农业产值的离差()。根据离差水平,5个县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农业产值高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有阿拉尔市和库车县,其中,阿拉尔的农业发展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库车变化较平稳;第二类是农业产值低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有轮台县和尉犁县,从2004年开始,轮台呈现下降趋势,而尉犁呈现上升趋势;第三类是农业产值接均水平的沙雅县,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03年开始其农业产值由高于平均水平向低于平均水平变化。

3塔河干流区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

3.1水文特征的影响

塔河干流本身不产流,其水量的变化受制于源流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随着塔河流域地区人口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流向干流输送的水量逐年减少,干流的中、上游耗水量过大,以及塔河中游河道不稳定造成大量河水浪费,引起塔河下游长期断流和生态环境恶化,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下游农业经济的发展。阿拉尔和库车位于塔河干流的上游,水量较丰富,而且耕地面积大,所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而轮台和尉犁位于塔河干流的中下游,由于来水量的减少,加上本身的耕地面积小,其农业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塔河干流区的平均水平。

3.2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

农业经济增长水平与农业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密切相关。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决定农业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因素。用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反映要素产出效率,以此来分析农业产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弹性是经济学反映函数对自变量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13]。其公式为:EQ=ΔQQ/ΔXX(5)式中:EQ为农业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Q为农业产值,X为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该文选取的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有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因资料缺乏用农业人口替代)、农业机械动力和化肥用量。|EQ|>1,是富有弹性,表示生产量变化幅度大于要素变化的幅度,即要素投入变化对生产量变化影响比较大;|EQ|=1,是单位弹性,表示生产量变化与要素变化幅度相同;|EQ|<1,为缺乏弹性,表示生产量变化对要素变化不敏感,即要素投入变化对生产量变化的影响小。由可以看出从2004年开始塔河干流区各县、市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水平开始明显增大,因此选取了2004-2007年的数据来分析影响各县、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利用公式(5)计算塔河干流区5个县、市的农业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分析5县市的农业增长的主要原因:阿拉尔市和尉犁县农业产值呈现增加趋势。阿拉尔市农业产出受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影响较大,近3年农业劳动力减少较多,虽然对产值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受耕地面积增大的影响,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尉犁县产值增加受农业劳动力的影响最大,受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动力的影响也比较大,虽然化肥投入的减少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前三个因素的正面影响使尉犁县农业经济仍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可见劳动力和化肥投入不足分别是制约阿拉尔市和尉犁县农业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轮台县和沙雅县农业产值呈减少趋势,其中轮台县受农业机械动力的影响最大,农业机械动力投入的减少,是轮台县的农业产值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虽然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的缓慢增加对其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无法抵消农业机械动力投入减少带来的负面影响。沙雅县受耕地面积的影响最大,近3年耕地面积减少,对农业发展的负面效应比较大,虽然农业劳动力的增加起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产值仍呈下降趋势。因此,制约轮台和沙雅县农业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农业机械动力投入不足和耕地面积减少。库车县农业产值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农业机械动力的正面影响最大,但是由于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对其农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其产值变化不大。因此农业劳动力投入不足是制约库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结论

(1)1995-2007年,塔里木河干流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远高于第二、三产业,且第一产业相对于全疆的区位熵明显高于南、北疆,这表明塔河干流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浅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多种促进科技进步措施。如国家科委负责实施生物技术、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五个高技术研究的“863”计划,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和开发。同时我国农业在实现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正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发展。但从研究领域看,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城市的传统工业,缺少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研究和探索。这严重阻滞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我国对农业的科技创新还不够快。但我国增加了对其的研究与发展投入,逐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农业科技创新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问题都很重要。一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二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农业安全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1.1农业科研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多系统型体制,简称“四个方面军”,即国家、地方(省和地市)、高等农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单位等组成。他们各有各的分工和范围。截止2003年底,全国从此业人员9.57万人,科研5.7万人,生产经营2.57万人,省属机构47186人,地市属37502人。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60余所。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好,涉面越来越广,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1.2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情况

50多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认真贯彻“理论结合实际,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方针,不断努力,为我国“三农”和农业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查阅《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得知,从1964-2005年期间,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和综合性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和部分企业等,共取得国家奖励重大农业科技成果1631项。其中种植业占的最多,1207项,74%。在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成果占49.2%,应用技术类32.3%,新产品类18.3%,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占27.5%,应用技术类45.6%,新产品类11.4%,软科学和应用基础类15.5%。结合获奖范围可看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多,发展方向广,但不足的是大奖项较少,国家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获奖等级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创新机制和体制不顺等问题,科技创新还不能全面支持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1.3农业科研成果与转化

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根本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只有把它应用于生产实际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就此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作出相当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其转化率仅35%左右,而发达国家70%-80%,远远高于我国。分析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主要是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及农民对成果吸收转化的障碍因素等。

1.3.1农业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无效供给;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利用周期短,导致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缺乏;农业科技成果低偿或无常偿转化,影响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农业科技生活转化的周期长,影响成果推广的速度。

1.3.2农业方面的障碍因素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角色转换,留守人员多年纪偏大,妇女居多,文化素质较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现行的农产品价格体系,致使农业比较效益变差,农业科技投入缺乏外部刺激和内在动力。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缓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2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创新走向大众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已成为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将产生巨大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2.1信息化趋势

农业创新发展已与信息化密不可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60年代开始,80年展,90年代高潮,已成为时展趋势,与此相关的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产生深刻影响,气象和病虫害测报预警、精细灌溉、精准施肥等将以全新面貌出现。

2.2智能化趋势

在农业中运用智能技术,对复杂的过程进行量化和集成,综合和分析,达到科学认识和决策管理,基础是系统的模拟模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水循环(SPAC)等模型研究;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农业专家系统(AE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国家863计划设置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农业应用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已建立了虚拟土壤–植物系统实验室,在虚拟玉米方面得到很好应用。这些与国际接轨的成果,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3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趋势

动植物育种,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必形成一个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使农业进入一个高生产率、高效率和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

2.4集成化趋势

随技术进步,农业技术分散性会减弱,慢慢走向规范化、集成化。

2.5可持续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业化;比较劳动生产率;H-P滤波

0 前言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国内对工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我国所处工业化阶段的分析,通过运用霍夫曼工业化四阶段理论、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及钱纳里工业化六阶段理论等,测定我国或某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二是研究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张培刚归类整理了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1921)提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7种因素后提出,可以用人口、资源或物力、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企业创新管理才能等5种因素解释工业化的过程[1]。吕政(2003)提出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有以工业为主的第二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在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成为就业主体以及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等3项主要指标[2]。三是研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通过城镇化和工业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思路有:引导农民走城镇化道路[3];选择城市发展高级化产业、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双层分离式发展战略[4];选择二元结构多元化战略,在先进与落后生产方式之间重点发展中间层次上的生产方式[5]。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存在农村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及城市部门所构成的三元结构,主张大力发展农村工业经济,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6, 7]。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注意到我国工业化的阶段划分、工业化程度分析以及以工业化为手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问题,但如何发展工业化以及对工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涉及不多。本文试图站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构建工业化影响模型,对云南省1978~2009年的工业化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和评价。

1 云南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1.1 指标选择及计算

某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用该产业产值的比重与从业人员比重的比值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Si=Ci/Li 公式 (1)

其中,Si为i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Ci为i产业的产值比重,Li为i产业劳动力比重。笔者从云南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获得1978~2009年云南省的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以及总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数据;然后,计算出1978~2009年的云南省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比重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进而,按公式(1)计算出1978~2009年的云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数值以及相应比值。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总体上,云南省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库兹涅茨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小于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于1。

1.2 基于H-P 滤波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为清晰观察云南省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笔者将得到的数据进行H-P滤波。H-P滤波法由Hedrick and Prescott(1980)提出使用,最早应用于对经济周期的考察。利用H-P滤波可以将经济变量序列中的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波动成份分离出来,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数据为平稳序列。本文使用H-P滤波主要考察比较劳动生产率中的趋势成分,波动成分不予考虑。

表1 云南省1978~2009年三次比较劳动生产率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计算。

总体来看1978~2009年云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明显偏低,且呈下降趋势,2001~2009年处于较为较平稳阶段。这一方面说明,云南省工业发展力度不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力度不足,另一方面说明,农业科技的应用力度偏低(见图1)。云南省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2000年之前先扬后抑,2000年之后,出现下降趋势,并逐渐趋进于1的水平(见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1978~2000年云南省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逐年递增,特别是90年代到达高峰期,主要由于1987~1997年是云南烟草加工业的迅猛增长时期,烟草加工对劳动力的吸收作用有限所致。2000年之后,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图1 S1原始数据及经H-P滤波后趋势图

图2 S2原始数据及经H-P滤波后趋势图

图3 S3原始数据及经H-P滤波后的趋势图

云南省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30多年来处于先抑后扬再抑的态势,从数值来讲,第三产业生产率水平比较理想。不过这种相对理想是基于第三产业规模相对较小的基础上的。云南省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由于总量有限,第三产业尚未发挥吸收劳动力的带头作用(见图3)。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1.1研究区域概况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和黄河中游之间(34。34.8’一40。43.4N’,110。14.6’一114。34.4’E1,总面积15.6万km2。该区总体上为山地高原地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爽朗,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400~650rflnl,>10~C年积温3000~C-4000~C,太阳辐射4900~6000MJ/m。全省80%以上的土地为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这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西省主要种植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薯类等粮食作物。1980-2008年的29年间,山西省粮食总产从1980年的685.7万t,增加到了2008年的1028万t,年均递增2.6%。而同期粮食播种面积则呈下降趋势,粮食播种面积从1980年的3.51×10hm下降到2008年的3.11×10hm2,年均递减0.61%。近年来,山西省农业机械、水利、电力发展较快,有效灌溉面积有所增加,化肥及农药的用量增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2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测算和文献搜索,获得1980---2008年的29年问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关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等的基础资料;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种来源的能值投入和不同的能值产出,并按照不同类别的资源进行归类,制作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表;在能值投入产出分析表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指标体系;评价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贡献和作用,探求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基本规律。本研究的原始数据主要源于山西统计年鉴(山西省统计局,1981、1986、1991、1996、2001、2002、2006、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1981、1986、1991、1996、2001、2006、2009),部分数据来自笔者的实地抽样调查,能量折算系数参考《简明农机手册》[51及骆世明等睁1的研究结果,能值转换率(基于新的全球能值基准)和计算方法参照Odumt】,Brownt“1,Bran&.Williamst及Campbellt”等的相关文献。

2结果与分析

2.1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年份能值分析表

应用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各种生态流1980-2008年历年的能值输入量及能值输出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具体过程略),最后得出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主要能值指标汇总表(表1)。

2.2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总量变动趋势

从能值总量分析(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29年中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年总能值使用量基本上呈平缓增加的趋势,由1980年的1.03×10sej增长为2008年的1.11×10∞sej,2008年仅比1980年增长了9%,但年总能值产出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1980年的3.33×10sej增长为2008年的9.36×10sei,增长了185%,这说明29年中山西省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同时山西省的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十分显著的提高,即在能值投入总量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获得了更多的能值产出。根据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推断,系统的产出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定是系统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农业生产效率之所以提高的原因,必然是由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及能值产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3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由可更新环境能值、不可更新环境能值、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及可更新有机能值4部分构成。从能值投入的角度看,山西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由于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显著增加,而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量有所下降。可以认为是这种变化导致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由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从198o__2008年的29年中,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主要是电力、化肥、机械、农药等)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由1980年的1.11X10sej增长为2008年的2.17x10sej,增长了143%。伴随着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增加,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可更新有机能值呈现平缓减少的趋势()。可更新有机能值在总能值投入里占主导地位,主要包括人力、畜力、有机肥、种子等投入,其中人类劳动力比重最大。从1980---2008年,可更新有机能值投入量有所下降,由8.12x10sej下降为7.53x10sej,主要是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离农业系统引起的,这是国家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但劳动力转移幅度并不大,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由1980年的702.58万人减少为2008年的638。9万人,29年里仅减少了不到1/10(9%)。由于劳动力能值的减少抵消了部分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增加,因此,总能值使用量增加的趋势表现为平缓状态,但实际上内部已经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总体来看,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趋向增加,可更新有机能值趋向减少,这对目前的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趋势,它意味着落后的农业手工劳动生产方式正在被先进的工业化手段所取代,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劳动力能值和工业辅助能值的搭配正在趋于合理化,从而促进了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山西省的总环境能值投入所占总能值投入比重较小,平均值为11.28%。由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29年中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呈平缓增加的趋势,由1980年的9.47×10。sei增长为2008年的1.26x10sej,这主要是由于林地草地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导致的,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的结果。与此相对应,不可更新环境能值(主要是表土层损失)在2000年后呈现稳中有降的变动趋势(),说明自2000年起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有所改善。从能值投入结构变动趋势(表1)还可以看出,自1980年以后,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投入已经超过了总环境能值的投入,且超出的幅度越来越大,到2008年,总环境能值的投入为1.42x10sej,而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的投入为2.17x10控sej,后者是前者的1.6倍。这说明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工业辅助能值(主要是电力、化肥、机械、农药等)的投入,如果没有工业辅助能值的支撑,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率将无法维持。

2.4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

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由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及渔业4部分构成。系统能值产出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与这4个组成部分的变动情况有重大关系。29年中种牧林渔的量比关系由1980年的76:20:4:0变化为2008年的40.7:55.7:3:0.6,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量比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变化(及表2),种植业能值比重由75.98%降低到40.71%,畜牧业能值比重由20.45%增加到55.66%。这种结构性变化是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也是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另一重要原因。从绝对量来看,种牧林渔4部分的能值产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畜牧业能值,畜牧业能值总量的增加对系统生产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种植业能值比重虽然大幅降低,但是,29年中种植业能值绝对量仍然呈增长趋势,由1980年的2.53x10sej增长到2008年的3.81×10se{,增长了66%。结合经济分析的结果,29年中山西省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很大,单产的提高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这是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提高的结果,与能值投入结构的优化有重大关系。从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图()可以看出,1980---1990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种植业能值产出呈大幅增长趋势,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粮食产量得到大幅提高的时期。之后的l8年中,种植业能值呈现小幅波动状态,提高幅度不大,好象受到了某种阈值的限制。笔者认为这种限制来自于自然环境能值(土壤、水分、阳光等)投入的有限性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有限性。自然环境能值投入的有限性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如果没有农业技术的新的重大突破,则种植业能值产出很难再有显著的提高。能做的只是继续优化能值投入结构,并且在种植业结构上作一些合理的调整。从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及表2)可以看出,1980---2008年,山西省畜牧业能值产出呈现出一路大幅攀升的趋势,由1980年的6.81×10sej迅猛增长到2008年的5-2l×l0sei,增长了665%。2005年以后畜牧业能值产出更是超过了种植业而跃居第1位,由此带动了整个系统能值产出的大幅提高,这是由于人民生活对肉奶蛋等畜产品需求的增加刺激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能值产出将来应该还会有大的增长,将继续发挥系统引擎的作用。山西省林业能值产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能值产出结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1980-2008年,山西省林业能值产出呈现不断小幅增加的趋势。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林业能值产出主要来自有林地,而IlJ西省有林地仅占林地总面积的53.36%,发展空间还很大。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稳定实施,加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继续实施,山西省的林业能值产出应该还会有大的提高。山西省渔业能值产出比重最小,但增长的幅度比较大()。29年中,由1980年的1.09x10sej增长到2008年的5.86x10柏sej,增长了53倍。尽管如此,由于山西省鱼类养殖只能在黄河沿岸等少数区域进行,受自然条件制约,对系统能值总产出的贡献不会很大。

2.5能值投资率变动趋势

能值投资率是指经济反馈能值(购买能值)与自然环境资源输入生产过程的能值之比值。经济反馈能值来自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包括电力、机械、化肥、农药等各种生产资料所含的能值。经济反馈能值投入越大,则能值投资率越高,系统开发程度也越高,同时,系统生产成本也越高。反之,经济反馈能值投入过低,则环境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系统发展水平处于落后不发达状态。因此,农业系统要具有竞争力,必须遵循能值投入搭配原则,即高能质的经济反馈资源与低能质的环境资源须搭配适当。中国农业生态系统1998年的能值投资率是4.93E“】,意大利农业生态系统1989年的能值投资率是7.55t”】。从1980--2008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资率从1.04上升到1.53(表1),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山西省经济反馈能值投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与国内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差距甚远。因此,对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来说,经济反馈能值投入不是过高,而是过低,这使农业资源得不到高效的利用,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以后应该继续增加对农业的经济投入,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2.6值产出率变动趋势

净能值产出率可以用来说明某一地区生产活动的能值利用效率。如果生产过程中产出的能值大于自经济社会投入的能值,则净能值产出率大于1,系统有能值盈余;反之,如果产出的能值小于自经济社会投入的能值,则净能值产出率小于1,系统有能值亏损。由表1可以看出,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呈不断提高的趋势,由1980年的O.36增加到2008年的0.96,说明随着能值投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在不断提高,已经由能值严重亏损阶段走向能值收支基本平衡阶段,照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有希望出现一定的能值盈余,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净能值产出率也反映了系统在获得经济输入能值上是否具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Odum认为该值应在1—6之间,如果一个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小于1,则该系统的能值将不会增加;如果一个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小于另一个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那么该系统获得经济投资的机会和数额就会小于另一系统,从而降低该系统获得经济投入能值的竞争能力,最终会被净能值产出率高的系统所替代。目前,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在获得经济输入能值上显然处于劣势,改变这一劣势的途径在于进一步调整能值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和技术。

2.7环境负载率变动趋势

29年间,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由1980年的9.87降低到2008年的7.83(表1)。尽管如此,这一数值仍然较高(海南2.44,新疆5.23t”】,甘肃6.08E],中国2.8t),这主要是因为山西省在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投入了相对较多劳动力造成的。环境负载率越高,一方面表明系统在能值利用上的技术水平越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地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大;非常高的环境负载率意味着经济活动对当地的环境压力过大,甚至可能会超过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临界值,引发生态危机。Odum声称,这个比率很像电路上的负荷,一个较大的比率数值表明在经济系统中存在高强度的能值利用,同时对环境系统保持着较大压力。环境负载率是对经济系统的一种警示,若系统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载率,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虽然较高,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浙江11.25E】,江苏23.16E。)相比,仍然不算太高,即增加农业投入的空间还很大。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有所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山西省有1/3的未利用土地,29年来农业用地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地增加,特别是林草地面积有所扩大,因而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有所增加。但是农业用地面积要继续扩大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剩余的未利用土地都属于难利用土地,因此,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负载率将会长期居高不下。解决的办法不是减少工业辅助能的投入,而是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3讨论

1980--2008年,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呈快速的增长趋势,其中源于经济系统的反馈能值的增长尤为明显。由于山西省的地质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人文要素,尤其是土地利用方面,都表现出过渡性和波动性特点,加之长期以来科学技术、资金投入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了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地退化等问题目趋加重,环境资源能值投入呈现波动变化状态,从而影响着其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1980-2008年,山西省总人口已经由1980年的253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3410万人。快速的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营养食品,通过农业生产获取更多食物的能力依赖于耕地和各种形式的能量输入。随着对有限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山西省农业将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退化,因此建设一个高效又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农业生产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出口低速增长,同比增速下滑。其中,进口增速下降明显,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贸易逆差扩大趋势有所放缓。1~8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189.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下降8.7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增减同时出现,以降为主,其中,玉米、小麦进口增速下降明显。近年来,粮食、食糖和棉花进口量激增的状况有所改变(见表1)。5.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同比明显回落。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增速明显回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同比名义增长12.5%,回落2.8个百分点。无论是中东部还是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民增收均呈现放缓态势。家庭经营收入增速下降是农民收入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前3个季度,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增幅回落5.3个百分点,超过总体降幅。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

1.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多重倒挂”,国内价格支持方式亟待完善。受国内生产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进口走私等影响,我国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国内与国际倒挂、产区与销区倒挂现象,对农业生产和国家宏观调控产生一定影响。以大米为例,同品种进口大米每斤要比国内便宜0.2~0.3元。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逐年攀升,棉花等临时收储政策有常态化趋势,收购价格与生产成本不断上涨,导致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国外低价农产品进口陡增,冲击国内市场。

2.农民收入增长进入瓶颈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度加大。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但是,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差拉大,国内支持价格上涨空间受限,主要农产品连续增产后产量继续增加难度加大,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受限。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周期性调整期,经济增速下降对农产品需求和农民外出就业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也受到限制,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势头的难度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可能进入新的波动期,存在扩大的趋势。

3.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凸显,传统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亟待转型。近年来,我国耕地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采、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产品稳定增产和质量安全构成挑战。据2013年环保部的《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显示,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另据调查,在一些省的小麦产区,部分农业灌溉机井已经打到几百米深,而灌溉方式依然是大水漫灌,过度开采和浪费现象严重。据河北省水文局数据,2000年~2012年底,河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下降了4.07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已经处于必须转型的关口。

4.家庭农场发展“一哄而上”,行政主导模式埋下发展风险隐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全国各地出现发展家庭农场的热潮,一些地区在没有完全搞清楚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的情况下,急于求成、贪多求快,用行政手段下指令发展家庭农场。部分地方政府重短期推进,忽视长期建设,对发展家庭农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只强调发展数量,却对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关系长远发展的问题缺乏重视。一些地区将财政、税收、用地、金融等扶持政策大量向家庭农场倾斜,忽视了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

三、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2014年展望

1.农业增速小幅回落。随着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业增速已步入下行区间,实际增长率呈现整体回落趋势。2004年~2008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速平均为5.1%,2009年以来年平均增速下滑到4.3%,近年一直保持在4%~4.5%的增长区间。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当前,主要农产品生产形势依然向好,国家价格支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增速下滑的态势将会得到控制,全年农业增速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较小。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农业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观,农业自身利好因素还不足以支撑农业增速大幅回升,2013年我国农业增速低于2012年,预计实际增长4.2%。展望2014年,考虑到主要农产品增产空间收窄、农产品外部需求变化等因素,全年农业增速可能低于2013年,预测在4%左右。

2.粮食产量稳中略增。今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和东北部分地区分别遭受高温干旱和洪涝灾害,给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大部分地区作物总体长势良好,加上秋粮面积增加800多万亩,国务院又出台了东北秋粮和南方水稻综合施肥促早熟补助政策,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大幅增产的空间有限。2013年粮食产量将接近6亿吨,增产1.5%左右,创造新的产量记录。展望2014年,考虑到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受限、粮价稳物价的压力减轻、粮食产量已处历史高位等因素,全年粮食产量可能与2013年基本持平。

3.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当前,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十分复杂,农产品价格上行和下行因素并存,上行因素大于下行因素,全年农产品价格将总体上涨。根据H-P滤波分析,2009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进入新一轮波动周期,目前仍处在上行通道。同时,尽管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但市场供应并不宽松。受最低收购价提高、生产成本上涨等影响,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不会改变,预计粮食价格将稳中有涨,棉糖价格存在下行压力,食用油价格高位运行,猪肉、蔬菜价格稳中有升。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农产品需求增长也趋缓,国际农产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国内粮食生产有望“10年丰”,主要农产品生产平稳,保持全年农产品市场稳定有基础,农产品价格大幅快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涨幅在2.5%左右。展望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可能下降等影响,全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动力趋弱,不排除出现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