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第1篇

一、学校典育的价值与价使取向的理性思考之初步门释

要弄清美育的价值,首先要弄清美的价值及美的本质。以往美育价值的偏失,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出现误差所致。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提出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G1,而人的本质特征恰恰是在二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产生和体现的fx I0他还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看,美的尺度就是火洲盯引睡今":在“美”的境界中}s.}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美的尺度即人的解放的尺度丢人的娜放的标志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脱的尺度。由此“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t的.完润的展现”md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美就是真、普统一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因此,美育的价值与其他价值的不同就在于,它既直接表娜个人自身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塑造个性,帮助人形成自我超越的能力,实现育“美的人,之目的;又要把对美的鉴赏和创造作为人类一种创造容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定向,用以边求彼育的理想。这样,学校美育的价值取向应是:以美育人、育“美的人”、“美的人”〔或完美的人),而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审美能力或审美的人这一工具层次。

美育固然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 “美的人”必备的基本条件。但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和“美的人”存在着质的区别。审美的人,在一定意义上可能视为具有某种或某些感受美、鉴赏美等方面的技能、专长,或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的人。美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培养审美的人,那么,美育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活动。而‘.美的人”则艇“人的本质力t的最完满的展现”的人。热育屏面对的必须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是培养审美的人,还是堵葬理魏的人”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薄于劝组是跳能幼攀矛段这一根本间题的认识。两百年前德国哲学家

席勒已经朦脱地意识到美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辩证关系。后来马克思又有了伟大超越。应该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学校美育的价值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定位。令我们汗颜的是,在实践中,我们一直把美育定位于工具性价值,将其仅仅看作手段。

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失,使学校美育长期在表面化、简单化层面排徊,误认为教学生唱歌、画画,就是进行美育了。其实有些所谓的美育,就是连艺术教育也算不上的“扫盲”训练。近年来,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一些学校对美育的实施也不断地花样翻新。然而,在价值取向偏失的情况下,偏离美育的“轨道”越来趁远。

美育在理论上属于美学,在实践上属于教育。值美育不同于美学教育,也不同于一般教育。因为无论美学教育,还是一般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认识为目的。而美育则不同,王国维认为,实现艺术的人生是美育唯一之目的。蔡元培以陶冶感情为美育的目的。笔者认为,美育是帮助人类及个体实现对自身未来真、善、美的展现,它指导对人生及生活意义的正确理解,因而是价值性的。美育的目的是对人性最高层次的追求,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理想境界,即标志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辩证统一,体现着人以全面、科学与合理的方式实现着对人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

正基于此,美育的价值是“美”的工具性

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辫证统一。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及全面发展教育〔各育)只有借助美及美育才能得到实现,这是作为工具或手段的价值。而现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指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更包括人的个性、创造力等方面的自由发展,这就要使美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对人的本性的终极关怀,所以美育的目的是培养.‘美的人’。

美育之所以能使人趋近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理想境界,是由美的本质和美的价值所决定的。美育是以美育人,即在对美的本质准确把

握前提下的真正意义的美育。为此,擂要演龙地认识到:现代学校美育不等同于审笑教育。审美教育是美育的一个方面,审美活动是美育的基本活动;审美教育并非艺术教育,更不等于音、体、美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胎力是美育的任务,而不是美育的目的。

美育不是要人们沉溺于与现实人生无关无涉的玄学思辨之中,而是要通过美和审美带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的创造能力,进而认识现实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我们的生活,改造我们的世界。以美育人,育“美的人”将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与价值追求。美育一旦冲出误区,就能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既是现实的育人实践,又是人类最高教育理想的追求。这时,美育也就从其他各育中“脱颖而出”上升为“上位概念”及高层次的育人活动。美育应是每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必担之责和自觉行为。

二、典育与索质教育关系

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m0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仅是对“应试教育”的针泛,而且是实现现代教育向自身的回归。

素质教育与已往所说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更要培养学生以发展和强化人的自我生命意识为核心,在多元综合方向上确立人的主体意识,发展个性意识及自由全面发展的意识。素质教育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侄桔下解放出来并非仅是使学生“宽松”,而是要把每个学生那最宝贵的有限时光,投人到对人自身来说最有价值的实践中。如果说,索质教育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栓桔下解放出来是必要的,那么将解放出来的学生“引向何方”更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行考试侧度依然存在宾一陀攀霭优到仕”的观念仍有稳固的根基、市场经济仍不发达的情况下实施素质教育,尽管对其理解和认识一论再论,尽管“红字头”文件一发再发,但是一些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管理者在具体实践中仍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实际上,能斌予素质教育以“回天之力”的恰是美育。这是因为:

(一)美育既为素质教育“铺平”道路,又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对人的发展而言,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人的个性何以得到发展呢?首先要求人要有超越糟神,因为人的超越精神使人获得解放。只有解放,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能发展个性。而美育是培养学生超越精神的最佳路径。

迈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应是按着美的规律进行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对美的追求,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它彻底地摆脱了外在目的的规定,即不是为了分数、升学而疲于拼命,而是在超功利的追求中享受个人的生命表现,这是因为探索“合规律性(真)与合目的性(善)统一”的活动,“对象成了他本身”。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是对客观规律的屈从,而是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的解放。对美的追求的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把“人的世界”还给学生。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寻求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使每个学生真正体验到有限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无限的人生快乐及意义,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已不是外在于他的异物,而是他的本质力t的确证,他因此而感觉到对象的美。而美的力t,恰恰就是人们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力量。

审美的超越是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它不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无视,而是不要因为贪求这些东西而忽视了生括多方面的价值。因此,审美超越实际上是对人性异化的一种否定,反过来,它是对人的全面肯定。

超拍精神使亦羲得解放,而作为内的解放的标志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全面炭展*,这就

需要熹得自由。在审美中主体所得到的不仅是外界(他人)给予的自由,吏是自姗碑难寒得的自由。在美学意义上,“自由’和消十性“:是等值的;生命的自由境界,·祖淮基主捧如个性得到充分肯定和实现的状态。但是i"娜举盘是“极复杂的合金”(苏君姆称州翻确影拼级要在人的家质全面提高的墓础上乃姚天的个性发展。。:,·-’

如上所述,美育必须立足于素质斌育,众质教育借助美育方可得以实施,并且更婆以关育作为教育的理想追求。

(二)美育是对人自身素质.深层次开发。要从素质教育角度看美育对人的“时,,的后续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认识美材在未来教育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目前事态下,我们能够而且必须探讨教育在当前世界中的深知t义,并且!新估计教育对于那些要为明天世界作好准番的场生一代所应负的贵任。我们必疚探讨教育的力量和理想,它的前景和目的。n,}f31}年国际}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一份报告.弧润“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焦,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教育理论上讲,发展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的,而必须由人自己的内部的活动和普慧及反映人的本质的力量来获得。那么健使人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什么?马斯洛认为,人有使自己趋向于更健康、更道材、更智盆、更美好和更幸福的自我实现的摇要和潜能。笑育的基本作用就是指导和促进每个人的誉能得以发挥和发展,并且在永不满足、不断越建中把自己推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是因为,美本身是在不断被创造、被发展的动态存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不仅是对创造性成果的拿受,更是创造性活动本身,尤其是在封造过程中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才能的充分发摔。因此,为共产主义奋斗不仅是一种“献身”,而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种自我是个体和社会在吏高形态上的统一,统一的基础不仅基举里卜·而是按用羡的规律塑造新的自我。美的吸…翁毒泊乎人生的崭新境界就在于,当美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带来享受的愉悦时,享受者正在生产、正在创造着羡。这正是美育对人的“财富”的后续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我们在世纪之交展望新世纪教育发展的前景时,当我们感受科技迅猛发展的热浪时,可以依稀地看到,曾被国际公认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与教育的竟争”这条推理,是否又可以进行一螺旋式的上升—仍然是产品的竞争。正是在人所创造的成果上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完满程度—折射着美。未来国际竞争的白刃战中,首当其冲的仍然是产品。但是所不同的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品的竟争力不仅体现在使用价值、科技含量方面,还体现在审美价值方面。在这种情势下研究面向未来的教育,必须把视角投向“美”。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第2篇

说起美育,人们的普遍印象似乎只停留在唱歌、画画上。实际上,美育的内涵丰富,美育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更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起到关键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学校美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美育却处在长期得不到重视的尴尬境地。如何破解美育难题,形成完善的美育体系,希望本组文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裨益。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这一出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话语,精当地肯定和阐释了美育的育人功能,精准地揭示了当前中国教育最薄弱、最痛楚之处,也点燃了教育界久违的对美育及其教学的探索热情。

美在和谐与人格完美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这种求美的共性建立在人类生理和心理基础上。人的身体是由呼吸、血液、消化、分泌等系统按照特定关系联系起来,并遵循一定节奏循环运动的有机体,各系统关联的畅通和有节律的生理运动带给人生理和谐感;人的心理是由感觉、知觉、记忆等按照特定关系相互关联,并遵循一定模式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整体,有序组织和流畅的内心活动能使人充分体验精神愉悦,即心理和谐感。

“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长期进化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综合产物,是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综合产物”。人的身心各构成要素和各构成部分有机联系,高度和谐统一,就是常言所说的“完美人格”,或“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完”,就是全面;“美”,就是和谐。

当今中国明确以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为宗旨,这是对贯穿在中国文明血脉中的“和”哲学与美学理想的现代诠释,开启了“一个既是和谐社会的建构,也是身处.其间的和谐人格建构的伟大时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人格的完美和谐发展。

首次提出“美育”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针对当时社会中理性和感性分裂、德行分裂的人格弊端,他撰写了历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美育的著作《美育书简》(1795),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中国近现代美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蔡元培先生明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他任民国教育总长后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2),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等养成完美人格的“五育”方针,称“美育”是传导和贯穿各教育的“神经系”,并对在各教育阶段和各学科中实施的美育提出了操作性建议。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发表的《以美育代替宗教说》(1917),以富有逻辑与诗意的文笔,系统论述了美育超越宗教的纯洁特性、滋养积极人生价值观的精神价值,并对壮美、优美、悲剧、戏剧美等的心理与教育功能进行系统阐述,由此证明美育比宗教高尚和具有普遍性和可接受性,文章还对如何将美学知识与美育结合提出了操作性建议。这两篇代表作中的精辟论述,至今值得细细品读。

蔡元培之后,美育的发展虽然很艰难,却没有止步。我国现代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刘兆吉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创建了美育心理学,旨在为美育的独特效应提供科学证据,并探索科学实施美育的心理学规律。刘兆吉率领他的学界同仁、研究生和有志者,组织实施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较大规模的美育心理学实验,验证美育对学生审美、道德、智力等素质全面发展影响效力。

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美育能包含人生多层次的精神内容和目的,并将它融会于丰富的形象和情感之中,使人们兴趣盎然地,自觉自愿地接受它的洗礼。在心灵的满足与享受之中得到精神的净化与升华,同时产生出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求美是人的天性,尽管实验研究和大量实践也证明了美育独特的育人效果,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最受忽视的恰好就是美育;历次教育改革,很少提及的也是美育。似乎美不美,与学生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无关。

实际上,学校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的人如果缺乏“审美素质”,就不是“全面发展”,属于残缺人格;培养的人即便具有各种素养,但缺乏蔡元培所说的“神经系”,各部分相互脱离或相互矛盾,就是分裂人格。一个人的身体可能没有任何残疾,而感性失灵、理性肤浅、情感麻木、道德沦丧、意志薄弱、百无聊赖等这些隐蔽在人格深处的疾患,对人自身和社会形成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美育不可或缺。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

国家教育方针表述为“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而不是“德智体艺”全面发展。这一字之差,却是关于人格发展的根本观念之差,在教育实践中也产生了巨大的误区。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深谙“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深谙和谐艺术作品具有“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进行调节,使人的心理与社会关系和谐”之道的民族,也因此形成了用艺术教育或用诗乐教化人格之传统。

的确,“美”以“艺”为典型,但“美”不全等于“艺”。换句话说,一个人具有“艺术素质”和具有“审美素质”并非同一概念。有人可以将吹拉弹唱舞蹈等艺术技能演绎到较高水平,却未必具有对艺术的审美能力;有人唱歌会跑调,绘画下不了笔,却能够透彻地欣赏艺术的美,乃至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科学之美,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因此,尽管美育的典型形式是艺术教育,但美育却不等同于艺术教育,更不等同于画画和唱歌等简单的艺术技法教育。所谓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首先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包括艺术审美素质,同时促进其他素质共同与协调发展,这就是整个美育的总体目标(见下图1)。

将总目标分解到各教育阶段,就构成美育的分类目标体系。比如对于审美欣赏能力,幼儿园阶段目标之一是“能多角度感知周围生活中所能理解的社会、自然事物、现象、艺术作品的外部形式美”。在小学阶段应达成的目标之一是“由对部分美好事物的外部形式美、内在美产生类似联系、因果联系的能力和有一定独立性的再造想象力”。高中阶段的目标之一则为“审美感知能力在审美同感的发展基础上达到较高水平”。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阶段的美育分类目标逐层递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要“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给学校审美教育正名。普通教育中实施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而非艺术素质。学生由于先天生理条件,可以不会唱歌,不会画画,但却不能不会审美,包括对艺术的审美。提高审美欣赏力,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乃至更宽广的人文素质的基点。

然而,在近期颁布的一些文件中,还存在着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现象。只有在理论上明确美育和艺术教育乃至与其他教育的不同及其内在联系,实践上才能真正“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针才能不打折扣地真正实现。建构“大美育”课程体系,改进美育教学

美育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做。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对应“德智体美”教育方针,当然也应该有美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只能是美育课程体系中一个典型的不可或缺的门类,远非全部。在实践中,一种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的综合审美能力的专门的“综合美育课程”与“综合美育教学”;一种是还包含了艺术课程、学科课程审美化教学、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校管理美化等潜在课程在内的“大美育课程”和“大美育教学”,二者合并称为“大美育五圈课程系统”(见图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名言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就是一个典型的大美育教学论。

综合美育课程和学科审美化教学,是整个大美育学校五圈课程系统中起统摄作用的核心课程和主要延伸课程,以审美对象和知识为主要视点,以审美欣赏活动为主要逻辑线索的,贯通多学科知识的“视点结构审美化教学模式”,也是广义美育教学的基本模式。

由图3可见,大美育课程教学以审美核心知识为“审美视点”,沿着审美视点的关键词,对典型和变式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欣赏,揭示和理解审美视点知识,从审美视点延伸到其他相关审美知识点,从而使审美知识迁移,最终形成审美能力活动的全过程。审美欣赏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每一个环节,都始终伴随着学生自己的操作实践,这种情况完全符合审美活动本身的实际。

在广义的大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中,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学科教学的审美化,亦即学科美育。尽管早期“美在和谐”的定义就产生在最为抽象的数学领域,探求事物内在和谐联系即规律以获得巨大科学美感就是科学革命的一大原动力。但是,要在保有各学科知识的科学与逻辑性的同时,又对学科知识与对象进行感性的、形象的、新颖的、自由的审美活动,对于现实中的教学来说,依然非常困难。但也有一些学校敢于直面困难,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在综合美育基本教学模式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探索构建学科课程审美化的教学变式。

培育具有审美素质的教师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的执行者是美育教师,或者具有审美素质的各学科教师。显然,美育教师不等同于,也不仅仅是艺术教师。艺术教师如果只有“术”而不具备审美素质,他可以教学生唱歌、画画,但不能胜任真正的审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艺术教师存在结构性缺失,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艺术专业教师很缺乏,但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美育教师比艺术教师缺乏程度更严重。

迄今为止,在我们的师范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将审美素质纳入师范生课程与教学系统中。近些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中,也难觅“审美素质”等词汇。这说明培养美育教师,或培养普遍具有较高审美素质的教师的意识还相当淡漠,甚至几乎没有。如果教师缺乏审美素质,那么学生也会缺乏审美素质,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这是一种必然逻辑。

审美素质是一种系统教育加长期熏陶浸润形成的,融于身心与骨髓的精神素质,非短时间可具备。在国家经济富强,越来越看重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人的审美与人文素质正在成为显示国力的主要窗口。教师审美和人文素质,也必将成为体现教育先进性的窗口。因此,“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首先应该整个地改进教师培养课程与教学系统,系统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审美和人文素质。

美育存在的问题,是整个教育系统失衡的反映。“改进美育教学”,背后是探索和遵循美育规律乃至整个教育规律,以培养完美人格的问题。这种探索最珍贵的是源自天性、自觉责任、理想信念。时代给了美育又一个发展良机,在信息化背景下,“大美育”将会比过去有更大的时空,更新颖和更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①:文学艺术与真善美.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9日

②李翔德:大美学时代.山西日报,2006年11月21日

③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1)

④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⑤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教育杂志,1912年第3卷第11号

⑥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的演讲.新青年,1917年8月第3卷6号

⑦《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词条“刘兆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203

⑧刘兆吉:美育心理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第3篇

(一)艺术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的关系

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主要依靠填鸭式教育,即通过讲事实和摆道理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道德素质。艺术教育则恰恰与之相反,即可以借助艺术这种媒介将道德素质教育中的说理性的内容和道理用简洁、明朗、生动的方式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能够导致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之后收到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比如对于爱情的忠贞这一素质教育的讲授,若是单纯的摆道理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可是,小说《巴黎圣母院》中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为了救吉卜赛姑娘艾丝美拉达宁愿用舍弃自己生命的方法来诠释伟大的爱情及对爱情的忠贞,这就一下子让受教育者心领神会及印象深刻了。艺术教育通过这种自由的方式,不仅使接受者将原本概念化的东西明朗化,也使受教育者很快收到了学习的效果。

(二)艺术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1.艺术教育有利于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

众所周知,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机能,右脑具有形象机能。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了升学而考虑只是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则忽视了美育等方面的传授,因此导致学生的左脑得到了开发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媒介,使人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直接感知美的事物,从使人们的审美境界得以提高,这对于右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对于全面开发大脑的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艺术教育有利于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艺术教育含有许多科学文化内容,比如有关历史的、哲学的、语言的等等。例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等。艺术教育利用艺术这种媒介,将一系列社会知识生动具体的传授给受教育者,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

(三)艺术教育与身体素质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比如常常倾听音乐,可以让人消除工作紧张、减轻生活压力、避免各种慢性疾病等。在医学研究中发现,经常接触音乐会对人体的脑波、心跳、肠蠕动产生有利作用,进而促使人身心健康。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也能够影响着身体素质教育。例如,在观看芭蕾舞、艺术体操表演时,观察者往往会注意到表演者的体态、动作、步伐等显示出的优美感,进而会主动学习这种有教养的行为,这必然会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发展。

(四)艺术教育与审美素质教育的关系

艺术教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通过人们对艺术品的鉴赏来陶冶人们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提高人们的素质。例如,一个从来不会画画的人不会感受到线条、色彩、构图的审美韵味,但是开始学画后经过施教者的讲解和引导,往往能够感知到这种形式美。

二、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和完善

(一)陶冶丰富情操,培养完满人格,提升道德素质

由于艺术教育是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来陶冶人们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侧重于意象对心灵的净化,所以说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完满的人格、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因而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感和培养完善的人。

1.艺术教育借助艺术媒介提升人的道德素质

艺术教育中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影响是借助艺术这种媒介的,因而艺术教育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以情感人”。艺术教育在提升素质教育的时候,因为有了深厚的情感作为基础,所以能够使人们在感情的引导下主动追求完美、厌恶丑恶,从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塑造。比如,当学生在欣赏《自由引导人民》这幅油画时体会到艺术家带给自己的震撼,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而使学生在这种艺术情境中陶冶了丰富的情感,提升了道德素质。

2.艺术教育通过艺术家本人提升人的道德素质

艺术教育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也不仅仅要借助艺术这种媒介,艺术家的高尚行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心灵的净化产生影响。肖邦怀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为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在音乐创作中,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病痛,只知道用自己的作品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这种对和平的追求,对战争的鞭挞,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二)开拓学生视野,沟通多元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1.艺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通过艺术品这种媒介,留下了他们对文化的独特见解。因此,借助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形象的接触到除了本国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生活,从而拓展了视野,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进而使学生在全球文化融合背景下增强合作能力。比如,明清时期是小说史的繁荣时期,这些小说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能够使学生形象生动的想到明清时期文化的繁荣和交流的广阔;对古罗马文化时期的建筑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也可了解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不同,进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2.艺术教育有利于文化和艺术的传播

不论是在听一首优美的旋律,还是在欣赏一幅名画,都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尝试了解艺术的门类、风格等,也需要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知识。艺术教育往往就是让人们在欣赏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等传达自己学到的不论是风俗、社会还是历史方面的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文化和艺术的传播。

(三)增强人的体魄,洗涤心灵创伤,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教育不仅仅包括体能教育,也包括心理层面的教育。

1.艺术教育与体能教育

体能教育就是指增强人的体魄的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修养、强健体魄。通过学习艺术教育中的体态的优美,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修养,强健体魄。像专业的京剧表演者,他们学习京剧身段,不仅通过优美的动作、灵巧的身姿来达到动作没、造型美的要求,也可以使他们在自然生活中养成优美体态,让人们一看就充满着一种别样的精气神,当然通过锻炼身段,也可以帮着他们强健体魄。

2.艺术教育与心理层面的教育

心理层面的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减轻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例如,听一首欢快的曲子,可以让自己融入歌曲之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统统抛开,可以在艺术情境中得到解脱。艺术家的坚强表现也能够帮助意志低沉的人走出困境,使心灵得到洗涤。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仍然坚持音乐创作,《第九交响曲》就是他凭借这顽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感悟创作的。在欣赏《第九交响曲》时,人们会在了解作品背景的同时感受到贝多芬坚强意志带来的震撼,从而使自己鼓起勇气走出困境,变得更富有进取精神。

(四)强化审美直觉,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审美素质

艺术品是艺术家按照审美规律创造出来的,反之,人们又能从艺术品上受到审美能力的教育,因此会强化审美直觉,提高审美能力。一般地讲,观赏艺术品的数量越多,就越能够积累欣赏艺术品的能力,越能够培养艺术素养。因此说,多欣赏一些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最具典型的艺术品,有利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欣赏情操。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讲的一样,艺术教育能带给人以高尚的影响,通过美的教育和美的影响可以使大学生的道德习惯、信念、理想构成大学生的心理动力,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说,“艺术教育能够强化审美直觉,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审美素质,从而使得学生自己觉得的完成审美境界的塑造”。

(五)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劳动素质

艺术教育能够给予受教育者一种审美能力,将这种审美能力融入到劳动素质中,对于改善劳动素质的质量和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将艺术教育中的审美素质融入生产劳动之中,可以调节生产者的情绪,是生产者的心情明朗,有利于劳动者对劳动技术的把握,有利于创新能力的产生,有利于技术的艺术化,有利于将劳动技术活动引上自由发展的道路。因此说,艺术教育能够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劳动素质。

三、素质教育对艺术教育的带动作用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业余爱好者在画画时总是在画布上罗列出一个个的细节,而专业的画家的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画面的整体关系,在这个大关系的带动下才精心勾勒出细枝末节。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属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同时也有着相通之处,因此说,素质教育对艺术教育起着带动作用。例如,要想通过一件艺术品来陶冶人们的情感,培养完整的人格,这件艺术品的创作者就必须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完满的人格,很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接受完美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教育的创作者怎么能够创作出一件令别人启迪心灵的作品。再比如,一件件创作出来的雕花桌椅能够让使用者感觉到艺术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的紧密结合,但是创作者若没有扎实的技能和高超的技术,没有一定的劳动素质,又怎么能够将头脑中关于艺术的想象变为现实。因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对于艺术教育有带动作用。

四、现阶段学校利用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不足

(一)观念上的误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能代替素质教育。比如说有一些学校仅仅开设了诸如美术、音乐一样的艺术课程就认为是进行了素质教育,这种随随便便用兴趣班来搪塞素质教育的做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方面面,开设兴趣班只是进行了素质教育中单一的一面,并不能真正地做到实现素质教育。

(二)实施上的不足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有一些高中学校因为升学率的原因,甚至都没有开设艺术欣赏课;某些小学和初中的艺术教育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事实都显示出现阶段学校利用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不足。归结起来就是:没有高水平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教学大纲和教材不统一;教学设施不健全等。

五、加强艺术教育,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寻求大胆的探索,改善教育模式,真正达到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要加强艺术教师的素质水平在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艺术教师的数量还是很有限的,为了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增加艺术教师的数量。学校也可以聘用一些兼职讲师来进行讲授艺术教育课程,使人尽其才。另外,教师的年轻化,更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二)学大纲和教材统一的教材有利于艺术知识的传播,它们是艺术教育活动的“指挥棒”,指导着艺术教育,从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三)积极改善教学设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校的教学设施比较差,那么就会阻碍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学校多添加一些图书资料,多为学生放映一些录像带、幻灯片等,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有利于艺术教育的进行,进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培养。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第4篇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凡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活动都是素质教育。从远古时代长辈传授狩猎、采滴野果的经验给下一代,到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有助于人的素质提高的活动,都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本文所论述的素质教育主要指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一、素质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机械的、呆板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设计出一个阶段特征明显、连续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结果,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素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具体化,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发展目标。目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人的素质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从特定的历史、地域和教育条件出发,在素质结构、育人方向和现实条件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理论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工程。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提出的要求,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在构建具体的素质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素质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避免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强求学生的均衡发展,也要避免由于重视某些单项素质的培养而轻视甚至忽视某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形的发展。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构建的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六个一级素质指标组成,每个一级素质指标包括若干项二级指标。一级和二级素质指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素质要素构成具有不同的要求,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和阶段特征。素质构成要素的一、二级指标以及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具体特征,构成一个阶段性特征明显、连续性强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

身体素质:较强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康卫生概况、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四项二级指标。健康卫生概况除一般健康要求外,还包括体育与卫生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健身和卫生习惯等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保证,也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结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健康人格五项二级指标。健康人格是指为预防人们在高科技、高竞争、高速度的现代社会中易患的各种心理疾病,而必须打好的早年心理素质基础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在人的素质形成中发挥着调节机制。心理素质教育是被中小学教育轻视甚至忽视的一个工作领域,为使青少年的心理素质获得健康发展,很有必要确立其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建立学校有关体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从而能真正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智能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能力。包括语文、数学、社会(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劳动等二级指标。这是学生将来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迎接科学技术高速度发展的挑战的必备素质,是他们将来获得谋生手殷和发展自身的必要条件。

智能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中心,是基本素质形成的智能基础智能素质的要素中,能力要素是重点之一。智能素质中的能力要求与身体上的运动能力、心理素质中的智力和特殊能力、品德素质中的道德能力、审美素质中的审美能力等共同构成了青少年基本素质的能力体系。

转贴于 品德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尝观点和态度,基本的思想意识,初步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能力。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三项二级指标。这是一个合格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条件,是做人的根本。品德素质的形成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智能素质为基础,又受到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的制约和促进。

审美素质,基本的审美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初步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技法技能)、审美创造能力三项二级指标。良好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人追求真善美,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美育是中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美育实施中不仅要加强艺术教育和挖掘各类课程的美育因素,而且整个教育工作都要体现美育的要求,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得以不断发展。

劳动素质:正确的劳动观念,初步的劳动知识,基本的劳动技能,良好的劳动习惯。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四项二级指标。这是青少年将来参加社会劳动的基础,是其它素质的体现和运用。劳动素质一经形成又能促进其它素质的发展。中小学应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对青少年从劳动观念、习惯、态度、技能各方面进行培养,为他们将来成为合格劳动者打好基础二、“一基三元”: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由“四个体系”组成。一是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二是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四是素质教育保障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后三个体系是素质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他们都建立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这个“基幢?之上,四个体系形成“一基三元”结构。

关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中小学校学生的具体素质结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公民应在身心各方面素质达到的质量规格。

关于素质教育工作体系。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是指为完成素质培养目标而建立的课程体系、教学工作体系等。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决定于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对素质教育工作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和支配作用,它支配着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制年限的确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法的选用,它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它为依据展开,一切素质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素质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使得全体学生形成所既定的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素质,尽量使得每个学生所形成的素质具备个人发展的特性,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那种途径、方法,都必须追求更有效地使学生素质得以形成和发展,具备较高的质量,有助于向高一层次素质水平发展,必须在提高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为此,要整体规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得教育教学工作牢牢地落在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一核心上,对学校各项教育教学进行协调、优化,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最优的综合效果;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形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诸素质的最佳结构。

关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指对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评估和评价的管理制度,它也是由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决定的,因为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具有检测作用和调控作用,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素质教育活动的归宿,课程计划制定的好坏、教材编写的质量、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运行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估都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达到了素质培养目标。所以,学生素质培养目标也是检测学校素质教育工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要以素质培养目标为标准对教育过程中的诸因素进行调控,使得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向素质目标逼近,取消或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提高素质教育工作效益。对于中小学,应该建立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制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监测制度以及学校发展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制度等相应的素质教育管理制度,以确保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行。根据各段学生素质培养规格的要求,选择其中的单项指标或以培养规格为基础设计综合指标,用于测量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状况,对素质发展的品质作出评价,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为依据,设计用于检查和评定教育工作质量的素质教育工作监测指标体系,用此指标体系作标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第5篇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n……

信息素质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教育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素质教育学,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检索技能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素质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以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主题的反思为基础,探讨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1  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内涵

近年来国外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信息素质”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因特网上有500多个专门的网站,1200万条网络信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技术变革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不管是学术研究,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面临着丰富繁杂的信息选择,都必须了解信息需求,知道如何及何时借助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对这种技能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信息素质的观念。由于信息素质对个体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信息社会中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质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质作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1]。1998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信息素质的九大标准,分信息素质、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表述,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2000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的学院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质标准和性能指标。

在我国,信息素质通常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早在1985年美国教育家就认为,面向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外,还需要具有信息交流、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所需的信息,如何寻找、组织、并能以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描述。1992年美国“信息素质全国论坛”将45项评价标准列为全国教育总目标的评价内容。

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将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学生中间,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因为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但根据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了解和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和分析加工等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加强自身的信息素质是非常有用的,是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不少图书馆学校开始开设这类远程教育课程,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用户培训服务。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的传播方式、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1.2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 1988年,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出版了《信息就是力量》指南,提出学校媒体中心应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与其它教育者一起制定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目的是明确信息素质在学生学习、终身教育和成为一个良好公民的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决定继续教育和教育培养的发展方向。委员会由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主要负责人组成。1989年1月,委员会出版了关于信息素质问题的报告(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报告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对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机遇,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990年,“国家信息素质教育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成立,目前已发展到超过65个国家组织委员会代表企业、政府、教育等不同部门。1990年,美国大学与中学教育中部协会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结果评估大纲”,1996年又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框架”。1994年至1995年,美国对全国3236所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F)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行动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通信和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对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

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法案规定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

日本 1984年,中曾根首相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三年中提交了四次咨询报告。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了八项基本报导思想,明确指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可见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

1.3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述评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4]。该文件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4年12月编发)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5年编发),该大纲的编发,对于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有了重要依据。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高教司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立了一个“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信息用户教育研究”项目,委托清华大学图书馆刘桂林馆长主持研究。

2.构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3]”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

为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4]对于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2.1整体性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要进入到“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和情报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文献检索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2.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