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育与音乐教育

美育与音乐教育

美育与音乐教育

美育与音乐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美育 审美认知 音乐思考

音乐教育本身的规律告诉我们,重视音乐的审美特点,有利于提高和培养主体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受教育者的感性冲动进行引导和规范,并进一步将其引向审美境界,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先哲就充分认识到音乐具有的强大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我国最早典籍之一《尚书》中,就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非常重视通过音乐审美来塑造人格,进而构建社会和谐,实现天人和谐。因此,“和”是我国早期音乐审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具体体现在自然、社会和人生三个层次上。首先,在音声上,“和”表现为人的听觉器官感到舒适;其次,“和”还体现在享受音乐的审美体验过程中,“和”是感受到愉悦感,或者可以说在音乐中人与人之间达到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最后,实现天人之间的“和”,通过音乐体验过程中情感与人性均得到享受与升华,通过“八音克谐”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妙境界。

古人很早便形成“以美养善、善美合一”的传统审美观念。例如,先秦典籍《国语・楚语(上)》明确记载楚国大夫伍举对美的看法,他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①从理论认知角度,将“美”与“善”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以善养美,主张美必须是善。

在实践中,早在西周时期,“乐教”(即音乐教育)已是当时宫廷贵族礼教和德教的重要载体,即通过学习“乐语”“乐德”“乐舞”等技能,实现针对人的改造与教化的主要目的。所谓“乐语”,即“兴、道、讽、诵、言、语”;所谓“乐德”,是“中、和、祗、庸、孝、友”;所谓“乐舞”,则主要指朝廷宗庙祭祀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韶》《武》等“六乐”及其他小型乐舞。所以,音乐被视为当时情感和审美教育的最佳手段,其结果便是孔子所无限向往的“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礼乐文化盛况。

孔子非常重视礼乐教化。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②。可见孔子尤其强调音乐与“仁”密不可分,认为“仁”才是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格完善的必然要求。《论语》还记载孔子说:“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音乐是实现人格完善的必要途径,一个人成长要通过学习,从技术、伦理层面最终上升到审美层面,上升到超越世俗功利、尽善尽美的艺术人生境界。《论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和音乐评价标准,突出“美善合一”的理念和“尽善尽美”的标准,对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重大的影响。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主张,同样体现了他对于有分寸的和谐状态的理想追求。

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大音希声”,这是对当时社会只追求感性音乐以满足的否定,将大众对于音乐的追求引向对高远精神意境的审美。后来庄子提出音乐应该“自闻”“自见”“自得其得”,主张解放音乐,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体验,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非常注重音乐教育在审美方面的功能。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礼记・乐记》曾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一方面,说明音乐本身具有美感的品质;另一方面,认为音乐不仅可以使欣赏主体获得审美体验,更可以唤醒人格力量。音乐在使人身心愉悦的同时,还需要深化认识,从“知声”上升到“知音”,再上升到“知乐”,最终实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成为出众的“君子”。可以说,音乐的审美功能和丰富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其魅力的真正所在。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深陷危机。众多学者高举知识救国的旗号,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王国维、蔡元培等人最早认识到美育对情感、精神的提升作用,认识到美育不仅关乎个体修养,更关乎国风民格,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王国维先生高度肯定审美的独特价值及功能,是近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蔡元培先生强调“美育”的重要作用及教育价值,认为美育的精神内涵可以改良国民性,而且运用“由情感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理念,从实践出发,在艺术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教育大辞书・美育》中,蔡元培首次对“美育”这一概念进行论述。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④在1917年北京神州学校讲演时,正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他还指出:“专尚陶冶感情之术,则莫若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这一观念,蕴含着非常深刻的理论内涵。蔡元培之所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是因他曾将美育与宗教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宗教的局限性,认为美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完人。因为美育不仅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娱乐消遣,还可以培养人们建立一种超时的世界观,勇于创造、勇于进取。1912年,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期间,曾主张把美育列为国家教育方针,后因政治原因未能实行其施政纲领,美育也从当时的教育方针中被取消。

蔡元培、王国维等前辈奠定了中国20世纪美育的发展基础,并最终确立起美育在近代中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给后来学术界传播美育思想的大师朱光潜、蒋孔阳、李泽厚等人带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新中国成立后,美育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

古往今来众多中西方学者,不仅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也强调美育的功能性。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音乐的目的时认为:“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教育、净化、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叶朗曾在《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审美教育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这就是美育的最根本的性质。”⑥

美育当然可以传达更多科学、技术知识之外的有关人文、艺术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美育的最终目的。美的传播、美的熏陶仍然是美育的基础和核心目的。柏拉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德国思想家、作家、科学家歌德说:“音乐占有理性接近不了的、崇高的一面。音乐能支配所有的东西,放射出不可言喻的感化来。”美育要实现多方面功能,最关键是要使人受到感化。如何把这种“感化”通过教育传达给受教育者,通过音乐来培养人的纪律性、人的精神力量,是历代美育包括音乐教育实践中最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难题之一。

反思我们今日的“美育”研究,仍有很多的教师关起门来,把“美育”往更加抽象、更加思辨的方向引导,往脱离感性、脱离实践的道路上引导。美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有哲学的成分;但是“美育”不能脱离当前具体时空和具体条件的实情,应该应用到社会教育实践中。音乐所传达出的力量和纪律性理应与实践的“审美教育”融为一体,为孩子们追求“完满的人性”“体验有情趣、有意味的人生”创造条件。继承传统美学的资源财富,有利于我们站在新时代的高点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学校音乐教育政策文件,集中体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音乐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确立了将“美育”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美育在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与任务,确定了将美育设定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2001年7月,作为我国新世纪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它阐明了音乐课程价值、课程理念及课程性质,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01年6月,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纵观我国音乐教育的一次次改革,每次改革都加强和规范了音乐教育的实践力度,更加明确了音乐作为审美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来国家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美育将进入飞速发展的崭新时期。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注释:

①国语・楚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44.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

③唐钺,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④罗国萍.中国近代美育的发展[J].学术研究,1996(6).

美育与音乐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中学音乐教育;美育

一、审美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指引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美学的教育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并存的健全人格。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体现的十分透彻,音乐教育中处处都体现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时刻贯穿于中学音乐教育中,二者相辅相成,推动着中学音乐教育的稳步发展。二者之间的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下述两大方面:

1.审美教育让学生从音乐歌曲学习中发现美,陶冶情操

中学音乐课本上的很多著名的歌曲都是由著名音乐家作曲的。中学时代是带领孩子们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品性和人格的重要阶段。通过对大量的中学音乐课本的查阅,笔者发现当代学校所使用的音乐课本上的歌曲都是一些爱国的或是一些很美的民族歌曲,这些歌曲不论从作词还是从谱曲上都给学生以听觉和情感上的冲击。比如《洪湖赤卫队》选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歌曲主要是体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劳动人民的命运,歌曲时而柔缓,似乎是在为那个时代的劳苦人民而悲哀和伤痛,时而又高亢激情,体现了当人民了统治者,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时的那种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从这首歌曲中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曾经的那种旧社会人民当家作主时的欣喜,让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新中国的美好,让他们能从内心和行动上更加珍惜新时期这种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也激起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一首彝族民歌,歌曲意境十分优美,节奏欢快,感情真挚,生动地表现了撒尼人民在喜庆的节日里,欢迎远方客人并共度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真实的反映了我国彝族人民的那种真情好客的美好品质,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节奏,更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了彝族人民那种热情好客的品质,可以加深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正是因为有审美教育,才能让学生在音乐歌曲中感受到各种美,陶冶他们的情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美妙的音乐歌曲,才能推动审美教育的不断发展。

2.审美教育让学生从音乐活动中感受美,增加人格魅力

通过各种美妙的音乐歌曲的学习中,学生能不断地发现各种美,实现情感上的升华,学生通过切身的音乐活动,更能充分的感受到各种美,从而塑造他们的人格魅力。比如在团队大合唱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集体演唱时的那种氛围,更能让他们在集体演唱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以及培养他们彼此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知道团队演唱时强调的是演唱者的充分投入和配合,牢牢把握音乐节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如果某个学生爱出风头,或是单干,抢拍子,这样就会破坏整体的和谐感,从而影响团体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要教导学生团结协作,为集体利益着想,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音乐活动中,音乐活动中也时刻体现出了审美教育,它可以培养学生们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他们健康的成长。

二、概述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简述,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从内部发展上来看,审美教育对中学音乐教育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笔者简要地从下述两点来概述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审美教育推动学生从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正是由于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美育教导,不仅能让学生从音乐歌曲中发现旋律和歌词的美,更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切身感受到这种美,从而在生活中会去学着创造各种美,他们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经意地想起或是唱起曾经的某一首打动他们心灵的歌曲,会勾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便会努力的去克服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各种理想,这样就让他们为自己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音乐的奇妙之处不在于它具有的优美旋律,而是在于它带给学生的内心震撼和心灵上的安抚,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才能推动学生不断地从音乐中认识美,创造美。

2.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美感能力

音乐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唱,它更需要学生感受音乐旋律的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可以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审美氛围,可以不断地推动他们的审美能力的发展,这样就会更好的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与中学音乐教育息息相关,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美育与音乐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美育;融合

音乐的殿堂中有着华丽的装饰,在这个殿堂中我们能够看到一切美丽的事物,可以将美的性灵带入到内心的深处,从而影响他们的道德品行和审美情怀。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美育在课程改革后已经备受关注,艺术对于心灵的熏陶作用是无形的,是属于精神层次的,当前的音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个精神的轨道,而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显得更加重要,尤其是对于音乐特长生的培养上,教师往往更加看重艺考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在美育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即便是对于其他的高中生也认为只要会唱几首歌,在音乐课中能够缓解繁重的学习压力就达到教学目标了,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的精神品质塑造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感受情感,陶冶自己的性灵

俄国作家契诃夫将歌声比作了太阳,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动,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的五彩缤纷。音乐欣赏课中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灵魂上的洗礼,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陶醉在歌曲中那片芬芳的花园中,游走于那清幽的小径,探寻到世外最美丽的风景,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获得美的享受。例如在高中音乐《月光鸣奏曲》的音乐欣赏中,我便采取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聆听,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美好,感受贝多芬音乐强大的心灵震撼力,首先让学生自主去赏析音乐,感受曲子的基调,在第一乐章的曲子中,基调是低沉的,高中学生已经具有这种音乐的辩识能力,在确定好基调后,再让学生去聆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同学说,“这种低沉中我仿佛看到了贝多芬压抑的心情,就像我在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而又无处诉说的感受”,还有的同学说,“我并没有觉得压抑,我只是觉得他是一个安静的思考者,只是略带有一丝的忧郁”,其他的同学在这位同学的语言描述中进入了一种遐想,学生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沉浸在贝多芬淡淡的伤感中,自己的情感也随着贝多芬的情感一起在课堂中弥漫开来。这节课中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欣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心灵上的升华,在音乐欣赏中获得了音乐素养乃至于文学素养的提升,让美在心灵深处尽情地绽放开来。

二、挖掘人文性,铸就良好的品格

高中音乐教材中蕴含着很多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的音乐作品,教师要深入地挖掘出这些内容,去引导学生仔细地品味和探索,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得到有效的培养,音乐教学具有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性格的功效,每一个作品中都凝结着创作者人生的悲欢喜乐,教师要用他们内心的一种人性的光辉去影响我们的学生,使之在音乐中享受到美丽的人生。例如在高中音乐《祖国颂》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爱国热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心。这首歌曲中的欢跃的、抒情的、热烈的、气势宏伟的音乐特点给每个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其中感受到阳光普照大地的灿烂,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壮美,也感受到了人民在祖国的怀抱中那份豪迈的情怀,在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中,我们感到了生活在这样的祖国中的美好,我们赞美我们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音乐中强烈的赞颂使学生的内心升腾起一份爱国的情怀,在这节课的课堂延伸环节,我设置了“什么是爱国”这个探究性的问题,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人说好好学习,选择一个喜欢的工作岗位就是爱国,也有人说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爱国,还有的同学说友善便是爱国,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这节课中被点燃。高中学生距离跨进社会已经很近了,他们被社会上很多物质化的思想所影响,在这个时期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对于践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体会意境,增强艺术感受力

美育与音乐教育范文第4篇

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组织好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美育的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美育受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如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一、结构美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翻身的日子》一课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是注意运用感情。教学是一门艺术,始终贯穿着感情的线索,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进入角色。前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说:“当演员来到剧院的时候,他应当把自己个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剧院外,在这里,剧院里的他,整个属于艺术。”所以,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要实现“心灵净化”,除去一切与教学无关的情感和思绪,保持高度旺盛的“临教”心态。音乐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学生听课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制约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板着面孔。例如:在学生唱不好视唱时,不能火冒三丈,把学生批评一通,这样会给学生心理上罩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循循善诱,对症下药,或请唱得好的同学表演,再表扬鼓励一番,这样的效果就明显不同与前一种了。另外,课堂内容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断与续、理论讲授与示范表演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一种摇曳多姿的曲线美,让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

二、氛围美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美,还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

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美应该是:活跃而不失之零乱,安静而不失之呆板,紧张而不失之抑闷,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良好的氛围,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绪热烈,学者反应积极。但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稳重,因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目的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倘若无实事求是的态度,那就哗众取宠、本末倒置了。课堂氛围美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晚好几百年。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而且对律学发生了兴趣。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氛围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如:在讲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先在黑板的右端写上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左端挂上一幅《江月图》水墨画,然后录音机里放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运用表情、眼神、姿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将音乐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迅速地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他们自己的艺术想象中。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

三、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会使对方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美好的语言使人高兴,心情舒畅。单调、呆板甚至粗劣的语言使人心情沉重、烦恼、急躁。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蝗和动听。”因此,音乐教育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美。

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首先要求教师语言的准确、简洁、精炼,并且还要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我在上分析音乐要素时,把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分别称为骨架、线条和色彩,这些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音乐的各个要素。另外,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注意讲述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在语言美的融融春水中使学生聚精会神,乐此不疲。

美育与音乐教育范文第5篇

关健词:大学生;音乐教育;审美

审美素养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未来的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现今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处在学习和成长阶段的在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社会化程度低,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特点。如何在美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内容。

一、大学生音乐素质的现状

1.开展音乐教育与接受音乐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

为了搞清金华地区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情况,本人于2007年9—12月在义乌工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进行了大学生音乐素质基本情况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36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状况及比例如下(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下两点:(1)音乐基本理论、一般唱奏技能、一定听赏能力掌握及对音乐的认知情况堪优; (2)缺少参与音乐活动、喜爱高雅音乐的大学生普遍偏少。

二、影响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成因分析

1.中小学时代的音乐教育忽视了对受教育者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优美动听的音乐对人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人们对音乐有一种天然的兴趣。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不注意激发和保持孩子的这种兴趣。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都用专业训练的要求来对待学生,弄得学生苦不堪言,受教育者的音乐素质太差并不是一种错,错的是音乐教育的途径。

2.简单、片面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艺术素养的熏陶

音乐内容丰富,包括歌唱、乐理知识、试唱练耳、器乐演奏、音乐欣赏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学校教学却只注重一些基本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熏陶。比如,唱歌是音乐教学中极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感兴趣,也容易理解接受,但现实的教学却是唱歌只局限于唱歌,忽视了对歌曲深层内容的感悟。

3.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地位堪忧

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高等教育获得了国家和全社会的普遍重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终身化成为时展趋势,许多高校都在加大力度建设专业学科,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而作为素质类公选课的音乐教育,不能成为投入的重点,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要获得重视与发展是有困难的。音乐美术均为选修。虽然课程无上下高低之分,但在大学的实际情况是:专业课是安家立身之本,通常教师、学生都重视,公共课中的必修课如英语、计算机类课程属必过之关,关不过业难毕业,学生都不得不认真对待和重视。惟独音乐类公共课,学生可选可不选,完全凭个人的兴趣、意愿定。

三、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大量的、广泛的优秀音乐作品是以歌唱、器乐、表演、欣赏等方式来进行的,它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心灵净化,这样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正是在这种自然、真实、愉快的教学中,学生受到了审美的熏陶,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正是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正确认识学校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也是能否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情感的培养。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是用节拍、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等各种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抒发词、曲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真挚感情。在教学中,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把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通过这种审美教育,培养其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促进人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学校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内涵

1.思想美是溶和音乐教育的核心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容具有非常明显的审美特征。在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其最迷人的地方往往不在于结构之严谨、音色之悦耳,而在于以强烈高尚的思想美撼动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如贝多芬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九交响曲等作品,之所以能跨越漫漫时空,激励着千百万人的心灵,是因为这些作品洋溢着对邪恶势力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光明、平等的思想。贝多芬的高尚人格屹立在他的音乐作品之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人民在响彻云霄的《马赛曲》歌声中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堡垒的巴士底狱。抗日战争时期,聂耳的《毕业歌》鼓舞着青年学生走向革命;《义勇军进行曲》使东北的抗日将士斗志倍增,也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抗战等等一大批优秀的救亡歌曲和音乐作品,都成为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没有思想内容的音乐形式是没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的这种思想美和内容美汇同它的结构美、音色美等形式美,便一起构成了学校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

2.情感美凸现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乐记》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黑格尔也认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音乐美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二泉映月》的哀怨、《金蛇狂舞》的热烈、《春江花月夜》的恬静、《江河水》的悲泣,也可以感受到贝多芬作品的激情奔放、莫扎特作品的优美细腻、德彪西作品的朦胧伤感、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忧郁深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音乐教育在学校的审美教育中就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使学生在愉快地接受音乐作品的同时,不仅使思想道德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使他们能够用心去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去鞭笞假恶丑,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丰富。

3.形式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

音乐的形式、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类型上讲,它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按照演奏(唱)方式的不同,音乐又可以分为独奏(唱)、合奏(唱)、重奏(唱)、齐奏(唱);按照体裁的不同,音乐还可以分为歌曲、序曲、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而音乐语言本身的丰富性又融会了音响、声调、节奏、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等众多特殊的媒介,使得音乐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多变性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如欣赏交响乐时,交响乐队那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丰富、复杂、绚丽的音色美就足以使欣赏者陶醉不已。弦乐器以柔美见长,善于与人声融为一体,极富表现力;木管乐器极其富丽明快,灵活多变;铜管乐器音色辉煌浑厚,深沉有力;打击乐器用于强调节奏并以其特有的嗓音音色丰富了乐队的音响色彩;拨弦乐器、键盘乐器则以各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特殊音色,使乐队的色彩更加艳丽。在整个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当中,有各种和弦不断组合、变化、进行的和声之美;有各层曲调互相对比、交融、呼应的复调之美;有不同的乐器,或齐奏、或合奏的配器之美等等。而这些美的因素,是随着音乐主题的发展而变化、运动、交织在一个统一和谐、五光十色的音响织体之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音乐教育的同时,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丰富和升华,而且还使得学生在接受这些教育的同时,也得到了来自全身心的一种愉悦、放松以及心理上一种能量的宣泄和释放。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北京:国际教育文化出版集团,1999.

[2] 王湛.深人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2005,(2):6.

[3] 杨力.中国的音乐教育呈上升趋势[N].音乐周报,2004-02-25.

[4] 姜金副.乐语化人田[J].中国音乐教育,200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