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观念;方法;多样化

现在高中政治思想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进入新的时期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些想法。

一、政治课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具有多方面内涵,其中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对于高中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但参加集体活动时却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不团结,显示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就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我认为,高中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符合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总括起来就是,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政治课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首先,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还真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一些同学还成了小哲学迷,立志将来要当个哲学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第三,在教学中我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我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2篇

2006年教育部规定,?高校本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专科层次将设置“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2门必修课。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2009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试点工作。

新一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探索、不断完善。

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前不久,教育部在全国200所高校10万名大学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测评,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对教学“满意”或“基本满意”,近91%的学生对教师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何有这么高的满意率、这么大的吸引力?

(一)课程体系更趋科学。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此为契机,近几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长足进展,而新课程方案在继承已有课程体系科学性的基础上,本着减少重复和精炼内容的原则,对相关课程进行合并,并增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体系上更加科学。

(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并不断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国情、贴近学生,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能及时反映党和人民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总结。新编写的4门教材具有“精”、“管用”等优点,并融入了很多最新的理论观点以及学术界最新的理论成果,如“八荣八耻”的践行等。同时,教材还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实效性有所增强。自2006年秋季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新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陆续在全国各高校投入使用,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思政课教学有了较大改观。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采取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推进电子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学,开始实施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等多样化方法和手段,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睡。曾几何时,这种情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并不少见。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负责人蔡乐苏认为:“学生没有天生就反感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的质量高低、学生的收获大小,关键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利用新技术发展网络教学资源成为思政建设的一大亮点。列如: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思政课教师李梁拥有一大批学生“粉丝”,他的思政课堂爆棚,学生们抢着占座、听课,并且形成了一支不断壮大的“粉丝”队伍。精美的课件、生动的讲述、让人身临其境的影音资料、广阔而独到的视角是李梁的课堂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而对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也已成了李梁的“招牌”。在他的教学资料库里,已拥有了超过1000G的教学素材。在学科的育人前沿,他巧妙地将思政课的核心价值无痕地传递给学生,多年的实践积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令思政课堂这片平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

(四)形成了比较稳定和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为2万多人。近年来,国家提倡教师在职攻读“两课”硕士学位、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培养学术带头人等,较大程度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五)“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试点工作创造了宝贵经验。2011年4月21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试点现场会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讨会(华东片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指出,推进“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政课,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的重要举措。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开展“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试点,进行了有益探索,创造了宝贵经验。一是将重大理论问题、学生关心疑惑的问题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二是以问题作为教学切入点和落脚点,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发挥学校整体优势,整合教师队伍,鼓励和吸引相关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四是加强科学研究,坚持研究课题从教学中来,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她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借鉴上海大学、北京大学的经验,把回答“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七个怎么看”等重大理论问题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对待,深入研究,常抓不懈,抓实抓好,切实提高思政课整体教学质量。

二、课程改革后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对其教学地位的认识不到位,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时有存在。部分院校重视专业技术课,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表现:一是削减或变相削减课时量。有些院校在学生实习实训期间数周或数月不上课,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好削减课程章节;二是大班上课。有的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者为了节约教学成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是数百人合班,导致课堂纪律难以保证,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现象屡禁不止,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佳。这些表现都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应从学校层面入手,正确认识思政课的教学地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二)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新课改后,新编的教材更加贴近国情、贴近学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发展契机,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听乐学,真正体会到思政课有用管用。关键要从学生出发,直面学生关心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困惑,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饱满的热情与真挚的感情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参与对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社会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使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相结合,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逐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社会实践给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受欢迎程度,与授课教师的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知识面等息息相关。因此,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有学术魅力,更要有人格魅力,还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感染学生。首先,专业功底要扎实。教师只有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把基本的概念、原理讲清、讲透,也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而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其次,背景知识丰富。这主要指的是教师的知识宽度。作为教师,不仅要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宽度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直面学生关心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一定丰富多彩,也一定深受学生喜爱。

另外,教师须在教学手段上进行改善与创新,如运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并针对社会变化出现的新问题,通过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提高对社会实践与社会认识的能力,因为讲课生动的教师往往都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总之,我们要认真体会、学习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上海召开的“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试点现场会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讨会上强调的内容:建设好思政课,领导是关键;上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珍惜难得的建设发展契机,严格要求,真心信仰,潜心钻研,全心投入,努力把思政课上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光辉,赵亮.人民日报[N].2008年7月17日?13 版

[2]计琳.中国教育报[N].2008年4月6日第3版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策

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因此,加强与改进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将其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长沙市4所高职院校的50个跟踪试点班,涉及文科类、工科类、美术类的经济贸易、机电模具、皮革制造、电子信息、艺术设计等14个专业,共向学生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0份。其中男生942人,女生858人。

调查总体情况

(一)对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认识和态度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明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有比较清醒的认识。85%以上的学生对“你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吗”的问题回答“喜欢”或“一般”;超过60%的学生对“你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原因”的问题回答“教师教得好”或是“教材内容好,教师教得好”;超过90%的学生对“上思想政治课的目的”的问题回答“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或是“学习为人处事”;超过80%的学生对“在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经常如何表现”的回答是“认真听讲,作好笔记”或是“看教材”;超过70%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有多大”的问题回答“作用较大”或是“有一定作用;”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对自己产生的作用”的问题回答“非常重要”或“较为重要”。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楚调查中发现,学生虽然对思想政治课的地位比较重视,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原因”是“教材内容不好”或是“自己不感兴趣”;对“思想政治课课堂上经常如何表现”的问题回答“看外语”或是“看专业书”。可见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

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目的认识模糊学生虽然在思想上重视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但是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的表现却大为不同。在“你上思想政治课的目的”的选项中,回答“仅为了课程及格”的占5%;回答“无目的”的占4%;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有多大”的问题,回答“不太大”的占7%;回答“根本没有作用”的占4%;60%的学生对“课余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学习时间”的问题回答是“很少”或“没有”,说明还有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教学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进”工作必须要坚持教学“三贴近”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流还是满意的,但同时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教学方法方面,调查显示,在回答“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的问题时,超过90%的学生认为应“增强讲课的趣味性”或“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的理论水平,讲授多结合实际”;92%的学生希望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主要采用“互动式”或“研讨式”方法。教学效果方面,调查显示,对“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的问题,29%的学生认为“讲的与社会现实冲突”;34%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单一”;15%的学生认为“教材陈旧”;22%的学生认为“大班上课人太多”。在教学评价方面,调查显示,对“你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的问题,18%的学生认为“多”;62%的学生认为“适中”;15%的学生认为“少”;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对“你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急需改进的问题”的回答,75%的学生认为应“更换教材”或“改变教学方式”,说明学生对现在的教材质量与教学方式很有意见。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体评价”的问题,超过95%的学生回答“满意”、“基本满意”或是“一般”。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学科建设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师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存在误区,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等。

1.部分高校领导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高职院校领导认识上存在误区,思想上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课程安排不合理,思想政治课上大课、上夜课较为普遍;对教师的工作重视不够,政治课教师的报酬较专业课教师少;对“两课”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教学资料少;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学习起来重要,实施起来胡闹;不出问题时没必要,出了问题时太重要”。因此,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流失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学生厌学。主要原因有:(1)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认为思想政治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用处不大。(2)抵触情绪。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不少学生上思想政治课就是“为考试过关”。(3)教学方式陈旧。多数教师仍沿用一个教室、一名教师、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五个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理论与现实脱节,加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

3.教师厌教。主要原因有:(1)缺乏使命感。个别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从事工作的意义,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2)理论修养不够。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现实问题。(3)基本功差。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所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得不到解答;有的教师授课没有重点,语言平铺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有的教师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

4.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简单化、绝对化。青年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重形不重神,制作的课件色彩缤纷,声、光、电交相辉映,影视动画交替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未能收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与滞后性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重复性的表现为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复,思想政治课程之间内容重复。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课与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简单重复。滞后性表现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国内外形势发展,脱离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也认为,个别原理已显陈旧,与现实社会问题相脱节。据调查,68%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脱离实际”或“课程内容陈旧枯燥”。因此,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学效果不佳就不足为奇了。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此次调查,笔者深深感到,面对当代大学生活跃的、多维的、超前的思想状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要将思想政治课教学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思想政治课有关事宜;二是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实行经费单列,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提供保障;三是要理顺管理体制,由党委书记牵头,管方向,由主管教学的校长具体负责,管实施,将党委与行政对思想政治课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组建由学校直接领导的二级单位,具体负责思想政治课教学。四是要统一认识,学校领导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加强服务意识、平等意识与合力意识。

与时俱进,推进课程建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突出重点,吸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九八方案”的课程设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主客观条件在变化,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依据“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和与时俱进的原则,“零五方案”将8门课整合为4门课(其中专科层次设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门必修课,本专科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在于:(1)精减课程,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尽量解决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争课时的矛盾。(2)时代感强,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3)体现思想理论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并重的精神,整体效果突出。(4)避免与中学政治课及思想政治课内容的重复。

改进教学方式,使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学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决定学生是否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关键,要使教学具有感染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代之以专题教学和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2)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师要深入学生中,了解和把握学生中存在的共性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3)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讲理,要用栩栩如生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学生以情真意切之感,使之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4)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因思想政治课特殊的时代性特征,需要借助与依赖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说教式的、灌输式的“五个一”的方法还不能完全丢弃。(5)改革考核方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考试可采取演讲、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6)探讨实践教学新途径。教师不能满堂灌,要多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对现实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首先要配备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数不能低于教师总人数的8%。其次要培训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要紧密结合教学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观摩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取长补短,提高水平。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贴近社会,全面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进行社会调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知识、讲活思想政治课、切实增进思想政治课实效的多快好省之途。再次要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广大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为稳定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学校一方面要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关心、支持、帮助、鼓励思想政治课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当作崇高的事业来完成。另一方面要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待遇,使之不低于甚至略高于教师待遇的平均水平。应尽可能地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进修与深造创造条件,在职务职称的评聘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性倾斜,在配偶随调、子女就业、住房购租等方面给予照顾等,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静.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及对策[J].岱宗学刊,2005,(4).

[2]张思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3]陈继红.高校“两课”教学的实践性思维刍议[J].江苏高教,2004,(4).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改革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现状

受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倾向,再加上各大高校的扩招,造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在关于“大学生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的调查研究中,有大约40.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太重要”,有8.8%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一点也不重要”。这就说明部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认识程度不够。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陷入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不仅仅是大学生单方面的原因,还有高校老师、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等方面的原因。

(一)大学生层面

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产生厌烦情绪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思想认识不足。有关资料显示,有48%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有33.3%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混学分”并对自己未来发展帮助不大,因此,很多大学生仅仅满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及格。其次,各种压力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毕业找工作等各种压力,大学生必须在大学时就必须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所以很多大学生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程上,这就必然淡化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等非专业课程的重视。

(二)高校教师层面

首先,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认识,对于从事这一课程的教师存在歧视和偏见,甚至连个别自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高校教师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其次,部分高校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缺乏专业认识,对这些基本的政治理论和思想缺乏深刻的认识,必然导致教学吃力。最后,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手法单一。现阶段,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基本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缺乏对于社会热点的跟踪点评。有的教师虽然也加入了课堂讨论、社会调查、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但是收效甚微,而能够将课本所学教材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讲解的大学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三)教材层面

目前各大高校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材大都是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专家学者统一编写的,大部分是理论性的东西,虽然结构严谨,但是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内容比较陈旧,大部分的政治理论都与中学政治理论有所重复,理论性有余而事例性不足,阅读起来比较枯燥,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势在必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革和发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校大学生和高校教师都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摒弃“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是为了凑学分”的被动认识,要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既是了解国内外优秀政治思想的途径,更是深化自我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方式。

同时,高校领导也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施与改革,提高这一课程的学分比重,支持和鼓励优秀教师任教,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定期参加学习和培训,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进一步实施。

(二)丰富和完善教学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了,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加入时代因素,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也是弥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不足的重要方式。

高校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的新招和实招。为了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积极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课程,可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辩论、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方法,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同时,还可以在考试上可以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个人单独答卷和小组集体答卷相结合等等,使大学生在掌握基本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综合素质。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大学生走在时代的前沿,崇尚新鲜事物,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引入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必然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推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并茂、音像兼备,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能够给大学生带来充分的享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建立教学互动网站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改革的有效措施。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网络,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5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发展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教学改革要求的基础上,各高校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在实际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仍存在诸多问题。

(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认识不足。调查分析显示,当前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没有正确的认知。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过于随意,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多为照本宣科;与此同时,多数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学习态度上存在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容并不认可。部分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与学术观点的理解上存在误差与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感到厌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与认知;基于新形势,我国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然而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能力偏低,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出现偏差。

(2)教材内容重复性强,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教材作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材课程设置的片面性、教学内容的相似性以及交叉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发展。例如,就“生产力”而言,在经济学、哲学、“三个代表”等理论课教学中均有提出,过高的重复率致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无趣,致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转变了学生学习观念。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教材―板书―学生―教材”的单一性、呆板性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趋于形式化。

(3)缺乏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是保障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教育机构的规模化发展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师资队伍的优化以及教学设备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教学改革发展。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优化发展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