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灌输 思想政治 列宁

近年来,灌输法因被当作一种生塞硬灌的方法而陷入被否定的尴尬境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出现了忽视和摒弃灌输法的倾向,灌输法一度成为人们指责的焦点。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出现了灌输法“过时论”、“无用论”、“否定论”等;而实践领域即使有人坚持灌输法,其效果也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我们必须澄清当前人们对灌输法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原则等的误解。

一、灌输教育的由来

1844年1月,马克思在《导言》中初步阐述了灌输思想。同年,恩格斯在《新道德世界》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灌输”的概念。1901年,考茨基在《新时代》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社会的任务就是把认清无产阶级地位及其任务的这种意识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假使这种意识会自然而然地从阶级斗争中产生出来,那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1] 从而进一步解释了灌输论。

1902年3月,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俄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社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3]因此,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总而言之,列宁使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真正理论化、系统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的科学内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扬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时代,灌输教育经常被作为一种传统的、落后的教育观点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把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简单等同于机械“填鸭”式的“满堂灌”或“我打你通”、“我讲你听”式的说教;等同于说空话、大话、套话;等同于形式呆板、言之无物、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把思想政治灌输教育这种非常必要的教育理念等同于简单生硬的意识形态的说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厌烦、拒斥、抵制灌输,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敢、不愿、忌讳灌输,以致在思想意识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或多或少地存在,导致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作用和主流地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和消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给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正名,并且要强调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灌输教育必然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而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灌输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原则,更不是具体的方式或者方法。意识形态的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公民的精神文明要求与公民自身差距的矛盾。我们要运用社会主义意识来教化公民,使之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这个过程的本质实际上只能用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来概括。

三、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原则

这是灌输论的本质内容之一。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是灌输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向客体灌输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这就为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资本主义不良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从而要求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明辨是非,坚持正面灌输,坚决反对各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和倾向。

(二)坚持主体参与的原则

这是指灌输主体将灌输客体视为实现灌输目的的主体,充分尊重客体的主体地位,通过调动灌输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客体的主体作用实现灌输目的的原则。之所以灌输法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反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处理好主客体的关系,只把灌输者看成是能动的主体,而把灌输对象只看成是被动的客体加以改造,忽视灌输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强压式灌输。而我们所说的灌输是外灌、内化的统一,应体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倡循循善诱、和风细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灌输,从而形成双向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外部灌输与内部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灌输效果。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被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了的科学原则,当然也是灌输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明确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最基本的品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环境、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我们的教学设备、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灌输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分析大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更新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观念等。

总之,灌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一,在新时期,我们要坚持灌输教育与时俱进,不断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新内涵。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2]《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318页.

[3]《列宁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2篇

高校作为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前沿阵地,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为着力点,开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教育环境的全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面向国内”。网络的迅速 发展 ,带来了信息的全球化,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从网上获得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产生了变化,不仅要面向国内,而且必须注视国际环境。这种时空上的改变,是我们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视的现实环境。 

(2)教育对象的主体化。在众多的网上用户中,青年学生的比例高达30%,上网已成为 现代 大学生基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以其卓越的技术优势赢得学生,成为学生获得信息,了解社会、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是一种交互性较强的工具。在丰富的信息网络中,大学生通过点击相关网站,可以自由地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根据需要寻找有关的信息,浏览的自由性得到技术保障,具有参与性强的特点。此外,还能主动使用 电子 邮件等方式,迅速与信息者取得联系,能够与教育者直接进行“虚拟对话”,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十分明显,网络交互机制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主体化意识越来越强。 

(3)教育载体的信息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较注重理论灌输和思想教育,观点内容较多。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具有明显的信息化特点。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动态性的信息库,与传统的电子传媒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更强。二是信息容量大,可以满足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深入了解的需要。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就是将教育内容以信息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教育载体的信息化特点十分明显。 

(4)教育关系的虚拟化。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各国、各地区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所谓的“网络社会”或“虚拟社会”,形成了一个相对自由的时空。在这个自由时空里,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不再是某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是针对一种现象在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受教育者可能是一个,或是无数个,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或分布在世界各地。对受教育者而言,不必面对直观的说教,所面对的仅仅是一种信息,而在这个信息的背后,可能是一个教育者,也有可能是若干教育者。没有教育者的主动思想攻势,有的只是受教育者对信息内容的自主认同,这种教育关系虚拟化特点,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5)教育信息的复杂化。由于网络的虚拟化特点,导致其对信息内容缺乏必要的约束力,网上的信息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第一是网络文化侵略。互联网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大肆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加剧了电子空间 中国 家之间、地区之间道德文化的冲突。第二是破坏国家安全。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充满祥和与善意,一些国家和组织通过网络恶意的反动信息,利用信息炸弹攻击他国、攻击政府,破坏其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第三是传播色情信息。因为色情信息、色情服务在某些国家是 法律 允许的,通过信息的方式进入互联网,传播到网络的每一个角落。第四是虚假信息,搞恶作剧或进行网络犯罪。教育信息的复杂化特点,给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大了难度,也给受教育者的识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 政治 教育 网络 建设应该把握的重要环节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南。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的传播等问题上,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的人赞成,有的反对,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分析,从“代表 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 要求”出发,分析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出发,分析网络文化的本质,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分析网络信息的性质,这样就不难理清思路,确定对策了。 

(2)深入研究网络的特征和发展 规律 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前提条件。网络既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园地,也是我们用以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式的手段。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媒体,网络比广播、电视的发展速度高出数十倍,而且时至今日,网络的发展速度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远程教育、无线电上网和新一代互联网——高速互联网的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只有深刻把握互联网的特征和发展的脉搏,才能在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多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特点;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植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准确把握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有效利用新的技术手段,积极构建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也在创新发展中推动我们党形成了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理论成果。所有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这一突出标志的重要内容。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也面临着新情况和新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因此,深入研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1977年“”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这一提法明确了把科教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先导的地位与作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的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伴随和适应这一变革,先后经历了恢复与发展、加强与改进、强化和创新三个历史阶段。正是这三个历史阶段,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鉴于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以下将分为三个阶段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基础性解析。

(一)第一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期间,党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时期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时期中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拨乱反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正式形成了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等。其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在高校范围开展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活动、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热点”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高校范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等。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邓小平这一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目标和方向,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段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确立了实事求是、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以及符合时代要求的说理教育、引导渗透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教育方法上,坚持寓教于乐原则,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了专题讨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各种其他形象化的手段,力求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把党和国家提倡的方针、政策渗透、融化到各项活动过程中去,用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和意识形态阵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成课程改革,相继颁布多个关于改进和加强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件,提出了切合各高校实际的意见和政策措施,形成并实施了“85方案”,增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各地高校逐步恢复了高等学校正规化的马列主义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组建了马列主义教研室,注重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协作,不断提高马列主义课程的教学质量。1986年7月9日,、国家教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通知》,针对学生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见闻和对改革开放的各种各样的看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宣传、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1987年3月17日,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指出,继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帮助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当前社会形势的必然要求。1987年5月29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措施。1988年5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强调,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以及国际形势,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二)第二阶段: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11月十六大期间,党在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时期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期间国际形势剧烈变动,国力竞争异常激烈,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阐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开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如为纠正“十年最大失误”所进行的努力,探讨在改革和发展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向新世纪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等。1989年7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了在高校内部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重申了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意义和要求。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了“要改进学校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完善学校德育的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等基本要求,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纲领。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试行)》全面规划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德育体制,体现了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的思想。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做出了正式、明确、具体的规定。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大“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动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予以国家立法,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而将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199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开始把素质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的视野,强调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表明,理论成果转化为切合实际需要的教育内容,对于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是强有力的补充和促进。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阐释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思想和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等,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应当注意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高校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除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建设外,还相继开设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科学技术课程。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形势报告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等一批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特别是与实际生活贴近的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等概念,对于逐步构建系统全面、高效务实的育人网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第三阶段:2002年11月十六大至今,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历史时期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特征,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以人为本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在加强改进中创新发展,在重点突破中整体推进,取得了新的成效。2002年以来,经中央审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已经出版发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转化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创新,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中发[2004]8号);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这几个文件是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连同2004年开始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行教育活动一起,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大力开展包含马列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立足长远,放眼未来,让在校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自觉践行教育目标。2006年,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大学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规范了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选聘、培养和发展机制。200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辅导员骨干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工作已从2008年开始。2008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着力抓好教学科研组织建设和学科建设两个关键环节,全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各高校要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上,进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之中,培养了一大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0年5月29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指出,“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目标都定位在2020年努力使我国跻身于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其内容多个角度涉及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这些最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新指导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纲领性的讲话精神。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认识

回顾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以及所对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针对性的特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阶段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准确定位,勇于挑战,讲求实效”的特点;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2002年11月十六大阶段则体现出“坚定信念,顺应潮流,实事求是”的特点;2002年11月十六大至今阶段体现的是“着眼未来,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特点。总的说来,30多年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围绕并服务于伟大的改革开放这一中心任务,同时借助高等学校这一特殊载体发挥了为党和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前沿阵地的重要作用,30多年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内容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前后呼应,一脉相承,共同促进,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强大理论武器指导伟大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核心作用,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一)始终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高等学校是培育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 也是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首要阵地,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30多年以来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特别是高等学校通过开展艰苦卓绝、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大学生懂得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紧紧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二)始终定位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各大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以人为本,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各个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十分重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经验和理念始终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每个阶段。30多年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人与社会、国家、民族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无论何种时期,都遵从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来确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强调教育者教育引导作用,尊重教育对象接受教育、主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自觉能动作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非常注重大学生在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努力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由于坚持从实际出发,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按要求办事,逐步将以被动需求为主的教育理念完美过度转变成为与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实现了“要我做”向“ 我要做”的成功转型。历史和经验都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就是因为30多年的伟大改革开放实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本身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科学发展和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在伟大的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验证实事求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走出了一条完全符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新路子,并通过不断创新途径、方法、观念、内容、模式、载体,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制、机制以及方式方法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不断开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局面,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新理论、感知新实践、把握新特点、运用新技术、汲纳新知识、构建新体制、形成新成果,走过了创新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从历史中总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努力从中揭示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茂胜.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简史[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 陈万伯,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 万美容. 当代青年发展研究[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4] 陈登才, 董京泉.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M]. 湖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4篇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元问题和元理论。学界从“本质的理论规定”、“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等认识路径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研究,形成了灌输论、教育论、社会化论等多种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索在争鸣中前行,在多维中共建,虽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有一定分歧与缺陷。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仍需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寻求共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

DOI:10.15938/ki.iper.2016.05.002

中图分类号:G412;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5-0005-05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元问题。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都包含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都要以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作为基础。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都是在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指导下的活动,都体现着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试对现有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并作简要述评。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大量的论文、专著和教材之中,其主要观点及认识路径包括以下几种:

一、灌输论

灌输论,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灌输的理论观点,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刘书林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来把握本质,认为解决这一矛盾要运用社会的意识形态来教化公民。“历史和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都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化和灌输。其他的社会科学学科也是从某一个方面涉及‘灌输’性质的工作,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正面直接体现和解释这一本质的学科。”[2]。侯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对公民精神文明的要求与公民自身差距的矛盾,缩短差距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教化公民,而这个教育过程的本质只能用列宁的“灌输论”来概括。“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契合,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3]

二、教育论

教育论,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概括为“教育”的观点,落脚点在“教育”。教育论虽然关照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活动,但更倾向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概括。朱逸、吴建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应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从“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活动)到“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性。因此,“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可被界说为一种包含‘个人’、‘社会’与‘历史发展’三个维度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实践”。[4]侯丹娟认为本质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是社会价值体系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价值观教育,“它是一定阶级、政党或集团用社会价值体系对社会成员施加一定影响,从而促进他们形成符合该社会价值体系要求的个体价值观的活动。”[5]程广丽、余达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缘起和发展目标看,政治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看,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质的集中体现;从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来看,政治教育服务于教育的最终指向。[6]张苗苗从历史维度和区别维度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它“集中性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属、界限和定位,它既能够概括历史上的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精神生产活动中区分开来,又能够把不同时代、国家、社会和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区别开,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的依据。”[7]王孝如从目标、内容和过程三个维度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信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使教育对象实现自身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和提升,它的终极价值在于使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识形态触及人的灵魂深处,从而帮助人们培养和确立政治信仰,并且由政治信仰来指导人们的实际活动。”[8]

三、社会化论

社会化论,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化的观点。社会化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崔健认为本质应满足根本性、贯穿性、共同性、内在性和决定性等必备条件,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界定为“以促进受教育者政治社会化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9]陈秉公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和内容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化,是将一个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培养成为能够适应一定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社会成员。”[10]

四、交往互动论

交往互动论,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往与互动的观点。交往互动论着重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适应超越的互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李月玲、王秀阁通过对社会要求和个人思想品德差距的把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为前提和基础,以个人思想品德和社会要求的差距为出发点,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11]王玉升、于成学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出发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育德成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和社会品德个体化为目标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精神往活动。”[12]褚凤英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作为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思维路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调节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政治关系、促进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以实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价值引导活动。”[13]

五、精神生产论

精神生产论,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看作是精神生产活动的观点。这种观点来源于马克思的人类生产实践分类的理论,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归为精神生产活动。精神生产论关照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向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但“生产”是否足以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仍值得商榷。宇文利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统一于分析的全过程,坚持“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主体和系统核心”, 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为指向的政治价值观再生产。”[14]张正瑞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自身是有层次的,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类本质、种本质、亚种本质进行探讨,并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类以满足自身和社会需求为目的,以价值审视、价值选择为内容,以构建理想价值为目标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15]邓艳葵从事物本质的理论规定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的规定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一种改造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16]王升臻从文化视角入手,认为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的心灵,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精神生产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即人类精神生产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统一。所谓扩大再生产,主要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人类已有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创新活动。”[17]

六、以人为本论

以人为本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励人、引导人、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实践。它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但存在着淡化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倾向。张艳新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探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到了现代社会才出现,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本质。提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由人的本质决定,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并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概括为“一种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具有超越性的独立实践活动。”[18]杨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精神价值入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 是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提升;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是满足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满足人更高层次的需求;是解放人的思想, 启迪人的智慧。”[19]

七、铸魂育人论

铸魂育人论,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将一定阶级集团的思想道德要求转化为成员灵魂深处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过程。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塑造。李忠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铸魂育人,“它是指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培养、塑造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社会成员,而用融涵了本阶级集团奋斗目标、核心价值、精神基础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对社会成员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灵魂铸造实践活动,使一定阶级集团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转化成为社会成员的内心信仰、价值操守和精神原则,使社会成员在灵魂深处习得并生成一定阶级集团极力倡导和始终坚持的一定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的动态活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研究的总体共识指向‘意识形态性’,信仰、价值与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最核心的构成要素,铸魂育人之‘魂’就是对其三位一体关系的准确表达。”[20]

八、思想掌握群众论

思想掌握群众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定的阶级、集团运用自身的思想来教育、影响、提高、动员、引导群众实现一定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的过程。该观点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把握,具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特征。骆郁廷认为本质为内涵所反映,且贯穿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相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掌握群众,就是一定的阶级或集团运用反映本阶级或集团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意识,自觉地影响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指导和推动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实现本阶级和集团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的过程,这也就是一定的思想为群众所掌握。”[21]李兴建、王滨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活动,其主体是政治家,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也由政治家生产。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家用理论掌握群众的一种政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具体本质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的政治活动区别开了,是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为它自己的基本依据”。[22]

九、属性论

属性论,即用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属性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概括的观点,存在一元论、二元论与多元论的分歧。这类观点虽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属性与特征,但有将属性、本质属性与本质相混淆的问题,且较难说明本质的具体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定性。第一种观点认为是政治性。孙其昂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系的中心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行四点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它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容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政治内容是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的反映,故称之为政治性或政治本质,以观念的形态存在或出现。”[23]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意识形态性。石书臣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本质的理论,从对本质的三个基本规定条件出发,即本质要满足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属性,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和由事物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根本属性这三个条件,并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性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24]的结论。孙佩锋、尉天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入手,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政治性只是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是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不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25]并认为意识形态性不同于阶级性或政治性,后两者是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特征,前者是它们的母体。第三种观点认为是超越性和意识形态性。卢景昆认为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全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我们一般认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矛盾只关涉到了认知层面,但还应该包含情感层面。基于“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逻辑,从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矛盾的认知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为一定阶级、政党和集团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性;从情感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满足、提升人的需要,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全面发展。[26]第四种观点认为是工具性与目的性。汪先平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三维关系出发,基于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个体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 [27],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工具性与目的性。其中,工具性本质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目的性本质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关系。第五种观点认为是党性与人性。刘基、汪玉峰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内部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三个层面分层进行探讨,认为“人性与党性最终都在于人的精神的培养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党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党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28]第六种观点认为是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29]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能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活动,符合社会与人的发展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第七种观点认为是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和启蒙性。李辽宁基于对本质的理解,即“本质具有历史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质是多维立体的而不是单维的”[30],从政治维度、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进行解读,认为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启蒙性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十、综合本质论

综合本质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元的,但又具有多重维度,并从各维度中综合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该类本质观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多维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活动,但对于本质的概括稍显冗长。李合亮和认为“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从起源与发展、概念构成和教育实践三个维度进行,从起源与发展看,政治需要是诱因与动力;从概念话语组成来看,政治教化与精神引导是主要任务;从实际运行来看,政治维护与思想构建是本性。”[31]但是前两者只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初级认识,有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进行验证,而政治维护与思想建构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与本质。王学俭、郭绍均在追问本质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元且立体的,并将其划分为四个“质级”:“对共同成员对象的引导和塑造;对共同体上层建筑的确证和维系;对共同体运行秩序的规约和整合;对社会发展状况的干预和调控”[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30余年,关于本质的研究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代表性成果,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还有一定分歧:从对“本质”的理解上看,存在着本质、属性、本质属性的认识误区,以及一元本质论、二元本质论与多元本质论的理论分歧;从内容上看,又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分野。尽管如此,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有以下共识:其一,明确本质的内涵与规定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前提。一方面,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具有稳定性和特殊规定性,即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由事物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且体现该事物是其所是、不同于他物的特殊规定性。另一方面,本质不同于属性和本质属性。属性是对一个对象的抽象刻画,是对象的性质与对象之间关系的总称,是具体的、历史的。本质属性是一事物的众多属性中对该事物本质起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的规定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定性,是其存在与发展的依据,是稳定的、一元的。其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应有融贯古今、跨学科的视野。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固然有多条认识路径可循,但应合乎本质的基本规定性。一方面,由于本质稳定性的规定,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进行追溯,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历时性发展中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之处。另一方面,由于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事物间“类”的区分,因此应在与其他学科或社会活动的比较中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应内含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相统一的取向。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基础。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始终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个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鲜明的特征。另一方面,目的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在彰显自身工具性价值的同时,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得以存续的前提。其四,应采取综合、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当前本质的表述中存在着冗长、概念模糊等问题,对本质的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与分歧,因而要注意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进行表达。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流意志转化为个人意志”,就是将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或集团对社会成员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诉求转化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意志,是由外部施加到内部认同的过程。该本质观符合本质的基本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从历史维度看,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历时性发展中最根本、最稳定的部分;从区别维度看,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区别于其他学科、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殊规定性。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年轻且具有弹性的学科,关于本质的研究在争鸣中前行,在多维中共建,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路径与本质理论的拓展与丰富将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注入活力。同时,对本质理论的探索与完善,既要求学者们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寻求共识,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化与系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再认识[J].探索,2010(3):129-133.

[2]刘书林.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灌输论”的缘由[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0):38-44.

[3]候爽.关于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74-78.

[4]朱逸,吴建成.个人、社会与历史发展――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J].思想教育研究,2015(6):12-16.

[5]侯丹娟.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15-17.

[6]程广丽,余达淮.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河海大学学报,2011(9):24-28.

[7]张苗苗.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4(10):90-96.

[8]王孝如,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信仰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13-16.

[9]崔健,邓艳葵.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述评[J].实事求是,2010(3):109-112.

[10]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113.

[11]李月玲,王秀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15-17.

[12]王玉升,于成学.交往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3(6):32-37.

[13]褚凤英.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4-7.

[14]宇文利.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价值观的再生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183-188.

[15]张正瑞.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2):22-26.

[16]邓艳葵.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N].光明日报,2010-7-14(11).

[17]王升臻.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新论[J].探索.2012(2):133-135.

[18]张艳新,罗洪铁.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8-10.

[19]杨宇.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特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42-43.

[20]李忠军.“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104-108.

[21]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128-137.

[22]李兴建,王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政治家用理论掌握群众的一种政治活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39-41.

[23]孙其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8-23.

[24]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175-178.

[25]孙佩锋,尉天骄.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兼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J].学术论坛,2011(10):26-29.

[26]卢景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反思[J].探索,2011(2):136-139.

[27]汪先平.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10(1):100-103.

[28]刘基,汪玉峰.“人性”还是“党性”――分层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追问 [J].理论与改革,2011(6):114-117.

[29]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30]李辽宁.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18-21.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5-0130-04

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该研究领域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二是必须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三是必须着力開展实际的研究。三个条件中,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能够建立的内在依据,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本质之所在。综观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许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教材更多地停留在对“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上,而对“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则研究得不够。这不能不说是在学科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上的一种失之偏误。因为,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展现出很强的科学性,不应无条件地承认某一既定的前提,而应对任何一个既定的前提作反思性的研究,并最终说明彼此之间的关系。若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或简单地等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它就只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以及教育内容的关系,只会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规律和方法,而不会对它们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前提条件作批判性的考察,因而必然减弱这门学科的科学性。本文在梳理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争鸣的基础上,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三个角度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审视,尝试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新思考。

一、论点辑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学术争鸣

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问题还在讨论,至今仍未达成共识。主要观点有“现象论”、“规律论”、“关系论”。“现象论”主张将思想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有学者提出应建立思想现象学理论,该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要从研究思想人手,将思想现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和元概念。“关系论”的提出者是余仰涛教授,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称呼应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对象应该是思想关系,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思想上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问题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应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研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该论点回避了学科研究对象在哲学命题上是否成立的疑问,将着眼点放到了实际问题上。“规律论”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个规律论”和“两个规律论”。

关于“一个规律论”。仓道来教授认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本质及其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吕才明教授认为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也有学者认为应以思想政治观点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还有学者提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并且强调说这是建立在对学科特定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逻辑起点及逻辑结构、研究对象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辩证关系基础考察上的。“两个规律论”以孙其昂教授和张耀灿教授等人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孙其昂认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行为变化规律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张耀灿等主张,“应以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认为,“两个规律论”比“一个规律论”更能说明和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张耀灿教授等人的观点在当前得到了学界许多人的认同。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用“思想品德”替代了“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特性。应该将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与发展规律”。

从上述争鸣可见,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对一些具体问题的争议和分歧还比较明显。这些论点也为学科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化提供了思维空间。

二、学理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内涵确立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应从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三个角度把握其内涵进行学理建构。原因之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也是一切学科发展的逻辑起点;原因之二,政治学和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叉学科得以建立的两个重要理论来源。从这三个视角分析可以更全面、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从哲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概念和范畴主体、客体、介体及环体等均由哲学引进而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也必须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的方面的理论”。哲学的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立场,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理念和模式的构建。从哲学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一定社会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要通过现象分析规律,规律是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的结果,是对现象研究的成果。这种看法是建立在对学科特殊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深入考察基础上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问题,曾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了某一门学科的对象。”显然,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首先就要考察学科是否具有特殊的研究领域及其特殊矛盾,而考察特殊研究领域和特殊矛盾的前奏是对客观存在的现象的把握。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一定社会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就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然就陷入了自说自话的诡辩。

从政治学角度看。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政治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就是统治阶级传播主导政治文化以维护自身统治的过程。“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因此,就普遍性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实现和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其政治学意义上的作用发挥体现在两个方面:从个体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获取社会既定的政治文化,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社会主流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表现出一定政治行为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所在。从社会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培养、教育其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现行政治制度,承认统治阶级的统治,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发挥一定促进作用的过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所在。有学者就指出:“在政治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用于建构一种权利关系合法性的基础,更是巩固自身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正是由于不同的权利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要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我们认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可以做出这样的表述:以主导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工作、政治实践、文化建设和品德教育及其发展规律。这种概括既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论题,即主导意识形态,又顾及到了学科研究对象的全面性。

从教育学角度看。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现象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有三个规定性:一是客观存在,可以感知和认识;二是包括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实践;三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教育科学就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的性质、目的、原则、方法等,对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其他学科都具有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可以说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也需要吸取并遵循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但从教育学的三个规定性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视野超出了教育学的范围,学校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形式不一定都以教与学为主体,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结合。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有特定的机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邱伟光、张耀灿在他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就采用了教育学的研究取向,依据这一概念给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仅从教育学逻辑看,这样的定义是非常恰当的,然而从目的性角度看,这样定义又似乎值得商榷。原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总表现为使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很多时候就是思想工作和思想观念转化,已经形成相对稳定思想品德素质的人也会有产生思想问题和认识错误的情况;原因之二是这样定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是思想品德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没有得到体现。我们认为,从教育学角度观照思想政治教育学,其研究对象可以表述为“人类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现象、问题及其教育规律”。

现在我们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做一个总结概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应是以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现象及其实施规律。这一概念总结、体现了哲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的三重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以主导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工作、政治实践、文化建设和品德教育现象及其发展。为实现教育目的,它也必然研究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总而言之,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规律,也不能把“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这一学科研究对象包含的一个“点”代表“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现象”这个面。如果那样,它就只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以及教育内容的关系,只会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规律和方法,而不会对它们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前提条件作批判性的考察,因而必然减弱这门学科的科学性。

三、内涵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问题视野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以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现象及其实施规律,是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可分解为三个方面,这也是学科研究对象所包括的基本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即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展開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本质概念、内部结构关系以及具体的定义、目标、内容、任务等基本涵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为什么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以及由此展開的价值研究和意义、地位和作用等。三是怎样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规律、原则方法、理论武器、组织管理等。这三个研究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涉及的基本问题视野和内涵展開。因为学科研究的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现象,归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学科研究的基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学科发展的目标指向,决定学科研究的意义和社会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则强调学科建设的过程机理,重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规律,要求理论研究能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都是人类社会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客观存在,是关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作用下人的思想意识与政治观念及其形成、转化即教育影响的客观现象,统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正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这种客观存在的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客观的科学研究对象,也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