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第1篇

教育和工作及其学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研究却不够细化、具体。特别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其研究的个案与案例较少。本人通过图书资料等渠道搜集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的著作或发表的论文,没有一本(或篇)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几乎都以“大学生”为主体。同时,本人在CNKI上搜索近十年来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相关的研究,只有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车广吉在2003年第2期的《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中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吉林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的吕良在《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2期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理论构建能力及建构;中国矿业大学法学院的胡廷龙在《考试周刊》期刊2007年27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与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由此看来,尽管部分学者涉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但都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些探讨,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特别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关注却尚未涉及,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研究者们去探究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政策与对策。

二、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即重外延,轻内涵;重能力,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心理需要认识不足,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相应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

2、科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专业的独特性;政治理论的高层次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会实践的深度性等特点。他们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其本身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方向。

3、需要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加地明确自己所学,同时高校应建立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总体与宏观研究居多,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时代主题,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和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式和载体创新研究不断丰富,教育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内容不断充实、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学科交叉研究的现象越来越多等,这些研究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这一微观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这对于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不一定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理论研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值得探讨与研究这部分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2、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调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为立足点,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有利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方法、内容与途径等。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医学生;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要性;路径

经济全球化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医学界对人们健康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而所面临的挑战中更涵括了医生们的医德素质。高校作为医生的培育摇篮,更应该采取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具备良好医德的医学生,因此研究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课题。

一、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如何培养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长期任务。高校医学专业乃至高等医学校就应该培养出具备精湛医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相协调统一的医学生,这项任务离不开医学专业知识,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医学专业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纠正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认识与思想偏差,能以独特的思想转化与调节功能让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更加专注,在今后参与工作中规避道德风险。

就医学生而言,也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才能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设计,才能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出用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学生。也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在医学专业知识中突出思想性,才能在思想教育中体现科学性,最终才能共同增强医学生专业教育时效性,提高思想针对性,进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医德、情操全面发展。

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当前在高校医学专业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强

虽然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点进步,但是一些导师及政工人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上还是没有进行更加深入且全面的实践,在认识上也仅仅很狭隘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学习秩序及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能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因而在教育中更多注重医学生的行为控制与管理。

2、医学专业教师与学生辅导员管理缺位

部分医学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很片面,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学校党委教育部及学生工作处的负责范围,他们仅仅是只负责学生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事;而学生辅导员也很片面地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处理学生情感及生活问题,对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则认为是专业教师的事。这样一来,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未与辅导员协商,而辅导员也很少向专业教师了解情况,二者的分开教育促使问题很少有真正的解决。

3、高校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待改进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与办学条件的影响制约,医学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较为单一,没有跟上新形势的步伐,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尤其是在教学课堂上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生不仅仅需要医学知识与技能,还因为学生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需要对学生思想及利益需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这样的教育难以发挥功效。

4、缺乏有针对性及特色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由于医学院校办学仍以医学为主,其他诸如科研、思想政治教育都处于劣势地位,导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缺乏针对性与特色性,难以对学生提出或出现的问题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与处理,难以让学生在思想活动中真正认识到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影响力有限。

三、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途径

1、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虽然医学专业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将医学课程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以达到在专业课教学中也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如列举我国古代医学成就《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对人类的作用,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展示建国后医学新技术发展及对新病症的有效防治,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介绍当前农村医疗制度及新医改,可让学生理解国家卫生方针。通过这些方式,都能对学生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不仅增强了专业知识教学的灵活性,也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建设,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医的兴趣。

2、加强医学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教师不仅有解惑的职责,更有育人的职责。就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仅关于德育干部、学生干事处、辅导员,还关系着医学专业教师,只有课堂内外的教师相结合,才能形成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专业教师在医学生学习中与学生接触最多,是最能发现学生思想问题的直接人,专业教师如能及时引导,加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就能起到指点迷津的效果。专业教师的德行是对学生树立的一面旗帜,所以专业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在思想上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的良医,不仅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怀学生,更要在学生的思想上、生活上做到引导作用,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的感召力。也只有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相互结合,才能做到课堂内外都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才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

3、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始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与人的生命攸关的职业,医学生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个有效结合点就是医德医风教育。医学生应具有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高尚医德,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专业教育始终,要通过大量生动、翔实的医疗实践事例教育引导医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用实例教育强化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4、开展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着重医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如模拟汶川大地震,开办“温情课堂”等方式传递爱心,为伤员做心理辅导、无偿献血、全程陪护等,可有效促进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疗理念。还可组织参观石门峰遗体捐献志愿者纪念碑,并敬献鲜花、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使医学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了遗体捐献,在学习医学知识过程中尊重标本,同时让大家自觉主动地加入到遗体捐献中来,推动医学事业更好发展。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构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的运行机制,改进和探索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对于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搞好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吕春,王建英.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

[2] 冯蕾,李敏.“90后”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教育对策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01).

[3] 谭会恒.我院医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析与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03).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第3篇

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的主要培养对象是基层医卫类人才,其特殊的生源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使得其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专业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具备自身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效果。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是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培养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紧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能够提高基层医卫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本身更具可行性。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学习相互渗透。不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得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医德医风、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病人的同情与尊重等都是一名合格的医卫类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对于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最终内化为医卫类人才自身的人格修养。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普遍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密切,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需要。对于医卫类专业学生来说,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社区居民、养老院孤寡老人提供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是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有益形式。

二、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研究高职院校医卫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其落脚点就是提高实效性。只有明晰影响和制约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要素和内容。因此,影响其实效性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浅层次的,而是复杂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学生个体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环境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互动。因此,社会环境在根本上制约着高职院校医卫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1.功利思想严重。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深层次阶段,经济多元化发展势必引发思想的多元化。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特征给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一些高职院校医卫类学生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在就业方面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好高鹜远,急功近利,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

2.负面信息介入。当今社会,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等特性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道加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获得信息的同步性增加了教育者对信息隔离、净化的难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用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浪潮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内容,其中一些包含了与行业、认知相关的负面内容直接对高职院校医卫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择业观等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非城镇地区的留守家庭的留守儿童,即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子女依靠留守老人抚养长大。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关爱,与同龄人相比性格较孤僻、内心敏感、自信心不强、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弱;加之从小由老人养育,过度宠溺,容易形成我行我素的性格特征。由于成长环境的问题,留守儿童多数存在性格缺陷,个别严重的甚至还会形成心理疾病。这些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阻碍,对其实效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学校教育因素。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不够。由于医卫类专业的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许多高职院校的相关系部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抓专业教育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做法容易导致学生专业学习方面能力较强,而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方面有所欠缺,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战线上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个别更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医患关系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一些高职院校在对医卫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正确把握医卫类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没有很好得结合专业特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无法运用通俗易懂、符合规律、紧扣专业的方式对医卫类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对医卫类专业学生普遍关注的带有倾向性、典型性的“热点”、“焦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做出及时、科学的解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联系医卫类专业实际较少,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也在逐步创新和丰富。一些高职院校的医卫类专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固守常规,沿用以前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根据学科和行业发展及时更新;或是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模式方法,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加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知和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个体因素。

在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相对于学生个人而言,都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的客观条件最终需要通过影响学生个体来发挥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高职院校医卫类学生的个体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年龄特征、主观认知都影响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受先天遗传、经验阅历、知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医卫类专业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忽视了个体差异,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医卫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医学专业的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主观上忽视了职业素养、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非专业素质的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选择上本能地带有功利主义倾向,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失位和旁落。这种个体主观认知的偏差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2]

三、增强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途径

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从职业教育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目的,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组成要素,营造有利氛围,结合人文教育,为基层医卫类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组成要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高职院校应当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个人修养高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同时在全院教职工中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2.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互相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具有承载、导向,促进主客体相互作用,渗透教育内容,导向与养成的功能。[3]p392、395、396、397建设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在选择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应结合医卫类专业特征和学生实际,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载体和实践活动载体为重点,同时营造浓郁的医卫专业人文氛围作为辅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建立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网站,同时可以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积极开拓与学生对话交流的渠道。在日常实践活动的开展中,高职院校应将医卫类专业的人文精神和学习内容融入到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去,如专业知识竞赛、医德医风活动月、社区义诊等,鼓励医卫类学生积极参加,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其针对性起着关键作用。在面向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应当坚持多样性、互动性、实践性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采取启发式教学、讨论式学习法、专题讲授以及多模式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相关知识内化为自身认知、进而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举止,以此增强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开展学生工作中,要根据一定时期的热点问题,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辩论赛、校园视频大赛、卫生知识宣传等。此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思想波动,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及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时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涂又光先生的“泡菜”理论讲到:“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大学精神,能够在无形中使身处其中的学生心理、行为上受到影响,形成稳定、积极的精神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校园文化环境是高职院校育人环境的“软件“,包括生活方式、心理氛围、文化传统等。为给医卫类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和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努力发掘培育积极的因素,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借助社团、协会等载体,通过各种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在校内形成积极正面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合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化。

1.将人文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不同,但以高校学生为教育对象时有着共同的目的,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医卫类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人文特质,医生、护士、药剂师都是与人直接接触的职业,将人文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医卫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学生形成济世救人的情怀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将人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不同学科的选修课(如社交礼仪、音乐欣赏、卫生法学等),供学生自由选择,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出教学应遵循联系学科发展历史、联系学科当前发展、联系当前热点问题、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等原则,强调医卫类基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将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第4篇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就业突显严重,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就业服务过程中的作用也日显重要。2005年开始学院就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了教学计划, 并于2009年成立了专门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来研究、规划、指导、实施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加强提升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教育的研究和有效指导,不断丰富就业指导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实践锻炼,深化学生对就业现实与创业活动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业水平和就业能力;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确就业,最大程度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通过这几年的职业指导工作经验,对职业指导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认识

现有的教育形式将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分开进行,形成两层皮的现象。思想教育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及思政教师负责,专业课主要由专业教师负责。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教学,不管学生思想工作。专业教师上完课就走了,若没有课学生就没有机会和老师进行接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专业教师缺位的现象。原因,一方面学院对专业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要求,与专业教师利益切实相关的往往只是科研成果与专业教学,学生人格是否健全与自己的利益无任何联系;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往往认为思想教育是专职辅导员及思政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也懒得管。而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却是专业技术知识和政治思想素质并重,二者缺一不可,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学校所有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切实将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教书,又育人。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所有教师都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增强广大教师传德育人的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深入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方面要能让学生信服,在品德、作风方面也应该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平时多对学生学习、生活关心爱护,与学生建立一定的情感联系,更易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拥戴,学生有了思想问题、心理困惑,就愿意向专业教师诉说,就会把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同时,专业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专业思想和学风校风校纪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思想,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认真做好课后总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相互了解增进互信,并和有关部门积极反映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课堂与作业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态度不思进取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帮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专业教师既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养成的导师,专业教师的为人就是思想教育的载体,把他们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通过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言传身教,既能减少思想教育的痕迹,又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专业教师数量大,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互动交流的时间多,让他们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专业教师应在课外积极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圈,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多参加并组织各种活动,并一起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课外轻松的环境里学生更容易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会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因此,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师接触学生机会多、威望高及学生重视专业课的优势,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的。

■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每天都与学生有较多的接触机会,有较多了解学生的渠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情况都非常熟悉,就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更合适有效的思想工作。如哪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纪律松懈,思想散漫,辅导员就会及时作好思想工作,纠正不良行为,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解决学生的问题虽离不开思想教育工作,但又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辅导员和专业教师能够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在思想上予以关心,学习上加以特别指导,并经常给予鼓励和信任将更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思想政治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专业水平过硬的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先后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做出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1]。2015年我国已经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目前国家对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了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专业型研究生既要以研究生身份接受高等教育,又要以医师身份接受临床医学专业培训。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对于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培养学校、教学医院、导师与学生共同思考并解决。

1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规培”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在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规培”过程中,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意义重大。党的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在相关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宗旨、办学的宗旨,高等学校管理者、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牢牢把握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深入学习这一重要思想,就要求我们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原则贯穿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求来说,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让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以医师的身份接受医学专业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出以医德高尚为本、医术精湛为要的全面发展的妇产科医务工作者,成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专业而全面的人才,承担着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重任。所以,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2)这对实现培养新时代妇产科医生的重要使命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妇产科医生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女性,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部分女性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她们在承受身体病痛的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所以在妇产科工作中应该重视医学人文关怀。同时由于学科特殊,妇产科工作常常面临各种伦理问题甚至是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产科收治高危妊娠妇女的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妇科收治的患者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这两方面新情况的出现,既考验了妇产科医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也对妇产科医生的医德医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培”中的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是妇产科医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在妇产科规培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未来妇产科医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引导其将仁心仁术体现在日常诊疗工作当中。因此,加强对妇产科人才思想素质、政治方向、道德情操的培养,对妇产科医生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也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乃至社会和谐稳定的意义重大。

2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规培”中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问题

2.1“规培”医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不清晰。在“双轨合一”的新培养模式下,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既是高校在读学生又是住院医师,他们受到学校和“规培”医院的双重管理和教育。在这种新培养模式下极易产生政治思想教育的盲区,呈现“非全程、非全方位”的状态。“规培”医院通常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日常工作量巨大,而妇产科这种收治患者多、临床突发状况多的科室,与其他科室相比工作强度更大、风险更高、责任更重,所以经常无暇顾及对“规培”中的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并认为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而学校则认为专业型研究生在研期间主要在附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上目前多数医学院与其附属医院在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远,导致研究生很少在学校生活和学习,学校就忽略了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既不针对专业型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不要求他们参加学校的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教育责任完全转移到“规培”医院,这就导致了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空白等新问题。2.2带教教师对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薄弱。在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规培”中,带教教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带教教师理应给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全面教育。然而在现有的医疗教育体系中,研究生导师必须兼顾临床、科研和教学,在繁重的工作中很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管理部门的职责,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动力。另一方面,参加“规培”的研究生必须在妇科、产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进行轮转,在33个月的“规培”中仅有几个月的时间跟随导师学习,其余时间则要在其他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规培”。相比于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紧密的关系,普通带教教师与研究生的关系相对松散,所以对学生的责任心不如导师亲自指导学生时强。而且,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多数带教教师也是年轻医师,带教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仍有待提高,“轻医德、重医术”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在这种观念下带教教师在完成大量的临床工作之余给学生教授临床知识技能已属不易,既缺少精力也缺少时间再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2.3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观念淡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年轻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接触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其中一些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年轻人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医疗体制仍不完善,妇产科工作中的医患矛盾和医患纠纷较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妇产科专业型研究生在“规培”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负面情绪,而他们作为尚未完全走出校园的学生,辨别能力较弱,在负面情绪之中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政治倾向、价值观念的蛊惑,个别人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洗脑”,在学习、科研和临床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根本不愿花费时间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加之部分学生仍然认为临床技能的提升比参加思想政治学习更加重要,因此他们参加思政学习课程和实践活动也只是出于应付上级检查等目的[4],并非希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