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刊名: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主管: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主编:
语种:中文
创刊年:2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收录情况:
知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期刊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说明:该杂志未出现在最新新闻出版总署目录内,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常见范例:
马克思历史规律观的辩证解读任洁;
生活永远是哲学的源头活水邹广文;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三重意蕴李志军;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杨耕;
从尼采到马尔库塞:理性的吊诡高海艳;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调研报告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维度探析刘宝福;
真信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王伟光;
哲学何为——读《新大众哲学》有感孙萍;
马克思对施蒂纳形而上学批判的批判赵亮;
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历史语境臧峰宇;
试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转换毛升;
关于“世界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颜旭;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郭建宁;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政治哲学主题张红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问题崔唯航;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启示冯蕾;周丹;
斯维塔克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员俊雅;
紧紧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现时代的精神境遇》评介松涵;
“中国梦”的价值意蕴及其对现代性历史构造的认同与超越刘进田;
从经济决定论到综合决定论——恩格斯晚年书信思想特征辨识袁卫华;
启蒙视野中的马克思唯物史观——从“自然”概念角度的解析王晓红;
从人的道德教化到人的全面发展——康德与马克思审美思想比较王奎;
写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群众观》的三点体会李景源;
阿尔都塞对恩格斯晚年书信中思想的批评——对国内学界的几种观点的反思兰洋;
多重面向中的马克思——基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的解读毕芙蓉;
强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领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性反思欧阳康;
制度伦理研究述评:论域聚焦到范式转换——制度伦理研究二十年十大问题论争张永奇;
唯物史观和个人的存在方式——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孔祥润;
从以“对象性化育”方式为主到以“主体内生”方式为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方式转换赵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