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1篇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共两部分,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爱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分2组编排,每部分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⑶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背诵或复述,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另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练习的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班级概况: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05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⑴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⑵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3)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⑴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弟兵的意思。

⑵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⑶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⑷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鞋走路。

2、在培养习惯、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文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1、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学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赞美真挚感人的各种亲情。

4、给学生以“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益智教育。

6、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

六、课时安排:

周 次 内 容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

2 汉语拼音1、2、认一认、

3 汉语拼音3、4、5

4 汉语拼音6、认一认2、汉语拼音7

5 汉语拼音8、9、认一认3

6 汉语拼音10、11

7 汉语拼音12、认一认4

8 汉语拼音13、14

9 汉语拼音15、认一认5、复习、

10 识字1、2、3、

11 练习1 、 课文1、2

12 课文3、4、练习2

13 课文5、6、7

14 课文8、 练习3识字1

15 识字2、3、练习4

16 课文9、10 

17 课文11、练习5

18 课文12、13 

19 练习6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096―01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低年级教学中,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切入点,它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汉语拼音作为汉字的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时应怎样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拼音教学活幽兀肯直收咛柑缸约旱那臣。

一、激发兴趣,授之以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要想让刚入学的儿童掌握一组相对单调、枯燥而又抽象的符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就要授之以渔。笔者在教汉语拼音时,把每个字母都编成一首儿歌或顺口溜,并让学生在动作演示的过程中巩固字母,便于记忆。如,在教汉语拼音字母时,笔者编了儿歌“小女孩,爱唱歌,张大嘴巴a a a ;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o o o”,当学生读准了字母的发音后,组织学生捏橡皮泥,在桌面上摆出a和o的形状加以巩固。当教学字母b和p时,启发和引导学生学着编出儿歌“小女孩,听广播,右下半圆b b b,小男孩,爬山坡右上半圆p p p”,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笔者只是加以指点,再引导学生注意“b p d q h n”等形近字母的区别。这样,通过学生动脑讨论而编出的顺口溜和儿歌,不仅容易记忆,而且创造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一边操作,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学会了汉语拼音字母,同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我要学”转变为“我会学”,提高了能力,掌握了方法,产生了成就感,可谓一举多得。

二、创设语境,学说结合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乐学、爱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音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同时,通过表演、编故事、看插图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掌握和巩固。如,笔者在教“jí”这个音节时,先让学生用“jí”组词,有的学生说出了“着急”这个词,并说出了它的意思。接着,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语境,让他们用“着急”这个词说话。整堂课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之中,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进行说话训练,既掌握了相关的汉语拼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学拼音与学说话的有机结合,为写话和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激活思维,读文识字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汉语拼音 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是帮助儿童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思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圣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如何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效率,除了教师的素养、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父母的监管和辅导等方面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1.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困难

1.1 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没有几个家庭能有大人陪小孩写作业,指导小孩怎样写才漂亮,或者吩咐小孩检查有没有错,检查小孩拼音字母读得准不准,这样就很难培养小孩的学习习惯。在学校里,当堂完成作业是很少的,特别是拼音字母的练习,在课堂中老师指导学生写,学生会写了就行了,至于多写、多练,在课堂上是没有时间的,老师只好布置学生回家练习了。因为一年级学生不是很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他须要有人来督促,才能顺利完成。由于农村的家庭教育跟不上,所以拼音教学速度慢,教学效果一般。

1.2 语言坏境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大都是讲乡土话,平时玩的,活动的,交流的都是用乡土话来讲,大人讲乡土话,小孩也是讲乡土话,小孩从开始会说话,就是讲乡土话。虽然随着影视、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儿童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越来越高,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受乡土话影响,发音不准。所以,一开始学汉语拼音,学习讲普通话,就觉得很难,有些拼音就是发不准。比如an en in un ün这几个韵母,很多学生就是区别不出来。有个别甚至in和ing也分不清,教他怎么跟读、模仿、纠正,就是死活读不出。所在农村小学进行拼音教学,往往在纠正发音上面就多花了近一半的时间,所以,教学进度慢了,赶不上了。从以上事例说明,在农村,语言环境大大影响了拼音教学。

1.3 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对拼音教学的影响

在农村,一是教学资源匮乏,在农村教学设备是比较简陋的,除了中心小学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外,其余的小学都是原汁原味的教学了,有的只是一些拼音卡片,挂图之类的。所以教学一直处于教师加课本的模式,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是农村的师资不是很均衡,经过中师、大专毕业的,有经验的老师在村下小学都待不长。只有老的,代课的,新出来的,没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这些老师大多是普通话不很标准的,拼音字母也读得不很准,再加上教学经验少,所以拼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太不好;还有部分教师是少数民族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普通话水平不高,少数民族教师受母语的影响比较深,发音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带有民族口音。

2.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对策和方法

2.1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钦北区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由代课转正的,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门拼音和普通话的培训,对于这一部分教师,上级主管部门多办培训班,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

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投入,应用多媒体资源弥补教师发音不规范的缺陷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规范发音。要改变这一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发音环境。如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资源里的范读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拼音、课文范读不间断的让学生跟读、练读,让学生处于标准的发音环境当中,加快语言同化速度,这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2.1 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生动、活泼、有效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汉语拼音是抽象的、难认又难记的符号,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单调反复地认读、拼读、跟读,学生极易疲劳,还会感到乏味。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描、画、剪、摆、唱、猜、看、找、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

2.2.2 汉语拼音教学要与识字、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

初入学儿童,具有认识的形象性、直感性,因此,有人不主张小学一入学就教拼音,因为拼音太抽象。这倒也未必,拼音是抽象的,但它也是具体的。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感受它的具体形象,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与认识事物的相结合,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翻开教材就会发现,每个新学的声母、韵母旁边都配有一幅彩图,彩图有的表音,有的则是音形结合体。彩图上的事物学生都较熟悉,这就是拼音教学与认识事物的一种结合,有形与无形的一种转换。但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注意,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事物,要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无数构建的相关形。由事物到拼音再扩展到相关事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相关事物的反复列举和认识,达到巩固声母、韵母和音节的目的。

2.2.3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拼音教学大多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期,学生学拼音的过程也是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声母名称、发音要领、拼读方法等陌生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合作的,完全可以由老师来示范、讲解;一些规律性的诸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有a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等声调口诀、标调口诀也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以使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来介绍枯燥的拼音知识。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也不能过分依靠教师教授,可适当渗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认读、见形知音等能力。可采用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同桌互教互查、当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合作完成操作任务等,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

2.2.4 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

实际运用,是拼音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放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拼音的好处,重视它,运用它,逐渐掌握它。布置学生在家人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件用拼音贴上标签并经常拼读;将作业本上的姓名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放作业本;在题为"温暖的家"的园地里贴上全班学生的照片,并在下面分别写上汉字和拼音的姓名,在观看、认读中巩固拼音、增识汉字、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可将教室内的板报办成拼音专刊,时常更换供学生拼读学习;教师用拼音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书写评语、用拼音在黑板的一角书写当天的课程表、用拼音布置作业、在教室里张贴拼音卡片等,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拼音的良好环境,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推荐、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还可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运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写话、表情达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学习拼音的作用,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激发兴趣、发展语言、活跃思维。

2.2.5 汉语拼音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阶段性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它贯穿于整个第一学段。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我们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有一个长远的、弹性的考虑,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汉语拼音是开学后一两个月内的任务,不能追求课课清、个个清,不能用形形的汉语拼音过关考试,搞得学生紧张兮兮、人人自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弹性的达标时间表,让孩子们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汉语拼音。对待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能因为对于汉语拼音的暂时"不开窍"而扼杀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孩子的学习,有时候"入门"很困难,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顿悟"了,自然会一通百通的。在他们"入门"之前一定要多鼓励、多帮助,在汉语拼音集中学习后长期的识字、学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复习巩固,不断强化。

2.2.6 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在的教科书在汉语拼音的编排上更趋科学合理,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但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长期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就会使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性化起来。

3.加强课外辅导,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长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有的识字也不识拼音,完全无法给孩子辅导,孩子就出现了"课后盲区"。所以作为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家访的同时给予学生辅导,有必要的话可以安排时间表进行适当的辅导,每天晚上不能只去一个学生家里而应该尽可能多走几家。有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同学们今晚要去谁家让他做好准备,有的时候不告诉去谁家,这样可以给学生觉得虽然爸妈不在家里监督学习可是教师随时会到家里检查,慢慢的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要告诉家里的爷爷、奶奶一些监督的方法,就是虽然自己看不懂拼音但是应该看着书让孩子大声的背出来或读出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爷爷奶奶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这样即辅导了学生又做了家访,也会受学生喜欢家长认可。

参考文献

[1] 李仲芬 《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10期)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夯实 汉语拼音 基础 提高 口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22-01

自古至今,我国各行各业都不乏“高分低能”之人。所谓“高分”是指某些人在各种笔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而“低能”是指这些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黯然失色。主要表现在与人的语言交流中碰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不是语无伦次,就是指天发誓,更有甚者是出口伤人。如此低劣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如何能胜任社会日益高度文明,人类高度和谐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学生时代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他们说话能力差,更谈不上言语的交流与沟通和语言的表达。

一、汉语拼音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流行通用的语言是国语——即普通话。不但在中国还是国际上,它都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语言,享有同样的地位。无论你走到何处,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普通话可谓是不可或缺而且通俗易懂的语言,显然普通话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语言。

二、制约汉语拼音教学的瓶颈

造成“高分低能”除存在上述原因,还有其它因素,那就是汉语拼音不过关,它可能就成为今天的聚焦点:义务教育阶段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汉语拼音只在小学一、二年级才集中起来学习,到三年级之后基本上就得不到重视,综合测评试题也只不过是一小题两小题。虽然推广了普通话,但由于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广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有长期保留各自方言的习惯, 其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述还是以地方方言为主。另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很深的。因此,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碰到问题的时候,经常是有话说不出口,语无伦次,说话能力低下。

三、汉语拼音的来历:研究制订、批准公布和实施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中国文化由来已久,更何况是地方方言。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了三座大山,抵制了外来侵略,于1949年10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法定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同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小学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才得于落实,尘封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长卷才慢慢得以打开,为中国各族人民所熟知。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采用拼音字母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语拼音才有了国际上的合法地位。从1958年法定的汉语拼音方案批准公布实施开始到现在,虽然有五十多年的时间,但根深蒂固的地方语言充斥着人们的头脑,占据着人们的心灵。

四、夯实汉语拼音基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几点建议

尽管如此,但我还是想提出几点看法和大家一起来商榷。因此,经过大量的调查和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建议如下:

1. 完善汉语拼音教学的教材内容。编排上,除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里集中编写汉语拼音外,还应在三年级及以后的课文中,合理编排汉语拼音知识。让学生有意无意地注意到汉语拼音的存在和一些应该注意的事项,而能在口头训练中得到掌握。

2. 培训教师。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文化风俗、地方语言、教师之间的文化水准和教学水平,均有差异。从1949年解放到2010年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存在大量没有通过培训的民办代课教师。因此,“要想给学生一碗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培训教师势在必行。

3. 各级各类的语言文化考试,应增加一定的汉语拼音内容。纵观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测评试题,就数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比较多些汉语拼音的考试题型。到了三年级及以上的年级,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语文综合测评试题,有关汉语拼音内容的题型就少得可怜。由此就产生了和普通话脱钩的现象,也难怪学生在此时就讲起了家乡的语言。所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综合测评的试题中,应注入一定的汉语拼音内容。

4. 要求学生在不影响自己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收听收看中文频道的新闻广播电视节目,利用早读课和读报课组织学生读书读报。让学生轮流用普通话自读、领读和齐读书报,举办小型多样的新闻讨论会、班级或校级普通话朗诵比赛。这样,学生的大脑会得到进一步的活化,思维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习惯。

5. 有人说:“5+2﹦0或5﹤2”,也就是学生5天的在校学习不如2天的社会学习。所以,环境是改善和促进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场所。因此学生要巩固好汉语拼音,达到时刻出口就讲普通话,方言下的社会公民均能听懂并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来历和瓶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着重提出上面几点建议,想借此来突破汉语拼音教学的瓶颈。想尽千方百计,夯实汉语拼音基础,推广普通话,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久而久之,坚实的汉语拼音基础下的普通话就会不断地渗透到学校、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学生和民众的口头表达能力。

(注:此课题为2013年度县级教育科研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 新民主主义革命.

汉语拼音教学培训范文第5篇

一、变革传统语音教学模式,倡导“直拼式朗读”入门教学模式

以往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是以教学音标和技能训练为主。其弊端在于:重讲授轻自学,重注入轻发掘,重共性轻个性,重眼前轻长远等。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英语老师应大胆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教材束缚,尝试应用“直拼式朗读”教学模式:从字母起步,以汉语拼音和直拼式对比朗读为突破点,进而过渡到音标和发音规则。

“直拼式朗读”是指在没有掌握或不借助国际音标的前提下,根据英语字母及字母组合间浅易固定的拼读、拼写规则,快速在头脑中折射出相应的单词。直接拼读法对处在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孩子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是国外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普遍使用的方法。

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学习往往不得其法,我们可以尝试借助汉语拼音这根拐棍来帮助他们学习英语。从字母起步,把字母的名称分解成音素进行教学,并采用汉语拼音类比,这样让学生对字母音的构成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也为语音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字母Bb的发音时,我采用[b] +[i:] = [bi:]的方法;另外,我们可

以把字母按读音(共同音素)归类进行朗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在学生对发音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积累后,逐步转入单词的直拼式朗读。由此不断地进行渗透积累,让学生自主地感知音标及其发音规则,并循序渐进地习得辅音字母的发音;进而是元音字母a、e、i、o、u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基本发音;再进一步是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如ee发[i:],oo发[u:],er一般发[?],ir一般发[?:]等。在朗读中感知、积累语音知识,让孩子们自主入门。

二、注重语音教学策略的整合,研究学生语音入门方法

单纯地训练音标,需要有极大的耐心,这是小学生难以做到的。马承的“三位一体”教学法把英语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英语字母的同时学习英语的音素和音标。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有太多的语法概念,小学生还难以理解。

那怎样让孩子们的语音轻松入门呢?

1.借助汉语拼音,实现英语学习的正迁移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英语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与汉语拼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中绝大多数的发音方法基本相同,读音极为相似。这就使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能否把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结合起来,降低学生读英语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于是我把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作了详细的比较。

①与汉语拼音书写相同,读音相近:

b/b/ d/d/ f/f/ g/g/ h/h/ k/k/l/l/ m/m/ n/n/ p/p/ s/s/ t/t/ w/w/

②与汉语拼音书写不同,读音相似:

/j/(汉拼ye) /r/(汉拼ru) /x/ (汉拼ks) /c/ (汉拼k) 等。

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小学生对汉语拼音掌握极为牢固的这一优势,发挥汉语拼音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利用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读音的相似性,帮助小学生认识和掌握英语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律,为他们记忆单词打好基础。

2.结合直拼朗读,体味单词的基本发音规则

“直拼式朗读”就是利用“英语是表音文字”这一规律,结合汉语拼音教学中“直呼音节”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词汇练习,让学生掌握元音字母a, e, i, o ,u 在开音节和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规律,从而把英语单词的“音”和“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看词能读,听词能写”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训练学生对单音节单词的直接拼读能力。单音节单词是由一个元音与单个或多个辅音组合而成的,元音是单音节单词的核心。单音节单词的直拼式朗读过程如下:hot h[h]-o[D]-[hD]-t[t]-[hDt]。类似的单词还有很多,如cat、bed、bad、name、lamp等。这类单词在小学英语单词中占了很大比例,笔者把它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C为辅音,V为元音):VC words,CVC words,CVCC words, CCVC words, CCVCC words, Magic e等。只要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并通过每天不断地朗读,由低-中-高年级逐年逐级积累渗透、培养语感,最终一定能帮助学生学习音标、总结发音规则,从而记忆单词,不至于死记硬背。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编排:由易到难地出示单词,前部分可以是已学单词,后部分可以是同样结构的未知单词。这样通过知识迁移,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此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慢慢地我们还可以放一些以字母组合为主的单词朗读,帮助学生感知常见发音对应的字母组合。再每年逐步跟进,这种直拼式朗读的语音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感知发音到积累语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发音规则。

3.注重操练方法,帮助学生轻松入门

实践证明,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识记特点,借助汉语拼音、结合直拼式朗读的语音学习方式,对于让孩子们轻松入门十分有效。然而在实际语音教学中,活动的辅助作用也不容忽视。

(1)运用归类、联想,在听音辨音中渗透直拼教学。要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音辨音的游戏:一类是口头练习,在学习音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归类法和联想法,由此让学生在不断地听音、辨音中渗透直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