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措施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研究对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要加强教学目标的创新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确立比较单一,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的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的目标确立,难以满足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需要,同时与新课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相适应。面对这样的状况,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创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程所倡导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课程所倡导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一种多维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要有知识性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有语文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针对新课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要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创新,在知识目标的创新方面,要突出重点,不要求求全责备,技能性的教学目标创新要突出实用性与基础性特征,突出语文技能的培养,人文性的教学目标创新要结合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人文教学目标的创新,通过上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创新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二、要加强教学时间科学利用的创新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创新还是比较重视的,在教学内容创新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教学时间利用方面的创新则不够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加强教学时间科学利用的有效创新,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教学的时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内容教师用得教学时间要多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要少一些,对于学生学习薄弱的环节用的实践要多一些,相反的情况则可以少一些,这样的时间利用,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措施研究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81-02

1.识字教学的概念

识字教学就是教育学生更好的了解汉字的字义、正确的读音、辨清字形,从而能够正确的运用汉字。通常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开展识字学习,能够准确的辨析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字义。能够充分掌握识字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识字的数量,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识字教学不单单是小学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在整个义务教育时期都需要进行重点的学习,因而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关键内容。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有利于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2.1 有效开发学生的大脑智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从而组织和改进大脑。学生在学习写字时会利用到眼睛、手和大脑,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大脑的良好发育。识字教学和学生的智力有着一定的关联,通过学习写字、识字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正确、良好的识字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需要我们不断继承与发扬。

2.2 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表达语言的方式有两种,即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通常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够掌握一定的口头表达技巧,但书面表达技能的提升需要在扎实的识字基础上才能完成。书面表达的关键是语文汉字学习程度的好坏,通过汉字的学习,可以逐渐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通过书面语言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儿童语言能力水平的提高。

2.3 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充分重视小学时期的汉字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质,还能让学生掌握稳固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学习一定数量的汉字后便能顺利的阅读书面文章,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就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有利于今后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3.有效改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措施

3.1 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有效开展识字教学。

3.1.1 进行汉字书写的指导,提高写字质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最多的方式主要是黑板教学,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通过在黑板上规范的书写教导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随着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当前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讲解和示范时更加便捷灵活。通过媒体教学和黑板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够将将汉字的笔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书写的准确性。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提高了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进而提高了写字的质量。

3.1.2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现如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教材资料进行预习掌握,顺利的完成作业,面对难题能够耐心合理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课件资源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与感性认识。语文课堂中,通过现代信息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形成探究、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改变语文学习方式的同时,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

3.2 建立合理的识字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2.1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让人感到疑惑,那就是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开心的学,熟练掌握,可是一到考试就出现成绩很差的现象。这一现象扭曲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识字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汉字写字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首先,教师应该严把出题关。将汉字的识、写进行分开的教材编排。其次,教师在进行语文考试时,应注重考试内容的多元化与全面性。可以从朗读、口语交际、识字、写字、笔试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3.2.2 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和改革教育机制,彻底突破传统的考评模式。不要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应重视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考评教学效果时应结合教师教导的效果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两方面进行,更好的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3.3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识字学字的效果。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要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厌倦,应不断发掘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举行猜字谜、看物识字等活动开展教学。这样既不单调又能直观的教育学生认识汉字,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教师不论是采取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依据汉字的学习规律进行合理的教学。"生活中识字"也是学生识字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游戏中、生活中识字,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写字的能力。

4.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对小学教育事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从而能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姚R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上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阶段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87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阶段,也是为学生们以后各个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基础做铺垫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严阵以待,努力为学生们各门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努力培养学生们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助力学生提升语文阅读修养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们的语感,让其在徜徉知识海洋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神奇和博大精深,为其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助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落实到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培养其自觉加强课外阅读的习惯呢?在本论文中笔者将主要针对这个问题与大家一同探究,希望接下来笔者所提出的几点教学措施能够于大家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启发。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书籍,肯定学生们在阅读中所取得的种种积极性的感悟和阅读心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对很多事情缺乏理性且全面的分析能力,而且他们往往会凭借主观判断对一些事情下定义和结论,因此,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想使得学生们能够自觉地加强阅读的强度和力度,提升学生们阅读的效果,就需要培养起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其能够带着兴趣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继而获得相应的阅读体验。那么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呢?

作为教师而言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去助力语文教学工作,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给学生们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即将让学生们阅读的书籍,让其对某本书或者某个故事情节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在此基础上他们往往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到阅读环节中去。比如,我们想要让学生们阅读《西游记》这本书,可以仅仅口头上要求对学生们的吸引力并不大,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出其中某部分的故事情节,讲出其中某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等,以这种方式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对于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加强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是比较好的策略。

此外,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作家励志的故事或者是与某位作家相关的生活小故事,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让同学们对作品或者是作家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们进行某方面的阅读其效果往往会比直接要求要好得多,这样的方式也会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对某个作家或者作品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自愿地去加强阅读的强度,其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当然,为了使得学生们能够对课外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并且养成热爱阅读好习惯,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地肯定学生们的观点,鼓励学生们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与大家分享。在教师们的鼓励和带动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将变成现实。

第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及其爱好投其所好推荐适合其阅读的书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体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热爱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积极地了解学生们在校内外各方面的表现及其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了解到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及其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给不同爱好的学生群体布置不同的课外阅读书单,尽量考虑到学生们个人内心的阅读需求,为其量体裁衣寻找和推荐最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这样对于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效果的提升也是非常有效的。当然,作为教师而言我们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自身内在的心理感受,不能强加给学生他们自身不想要的东西,争取在其能够接受且能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更好地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阅读书籍,继而助力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到更多有营养价值的阅读财富。

第三,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注重积累,在让学生明白阅读重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策略有方法的开展阅读活动,分享读书体验,让学生们带着“任务”读书。阅读并非没有技巧可言,也并不是任何书籍都有让小学生阅读的必要,也并非任何书籍都需要精读,阅读也是有所选择的。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措施 亲和力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觉得他需要你

语言是沟通工具。语文教师必须有亲和力,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休息了一个月,孩子们非常惦记我,家长们、孩子们都打电话问候我,一天一个孩子来电话哭着说,李老师,您赶紧好吧,我们全班都想您了,我们有时在一起说起您全班都要哭了。我太感动了。单佳怡说,我亲自给您做了个小礼物,就等您好了亲手送给您了。另一个学生也哭着说,李老师您什么时候来啊,就爱上您的课,同学们现在都不爱学习了。其实这一个月我也很惦记学生们,总嘱咐家长一定要给孩子默写、多读课外书。我接到孩子们的电话真过意不去,心里也暖融融的。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总听学生反映学习不太努力了,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不好好学习吗?

二、生本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不仅让老师累得筋疲力尽,而且局限了学生思维,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更致命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信等不能得到全面发展。“生本教育”的出台解决了这些问题。“儿童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杰作”,郭思东教授如是说。“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使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是儿童,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相信学生是今后社会生活的核心。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很多问题学生都能够自主解决,或者是通过讨论共同解决。“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开手,在每节课上都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读书感悟,要求学生提的问题还要靠学生自己解决。老师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他们能把一切事情都做好,相信他们有无尽的潜力。

有人把老师比作园丁,非常形象;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非常合理。但是,“生本教育”希望老师是一只合适的鞋子,准确地说,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当鞋和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是因为脚处于“忘我”状态,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脚,脚疼了,就会被时时记住。鞋不合脚,脚就开始反对,同样,当教育不适合学生时,学生就会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就会越来越厌恶学习,越来越厌恶学校,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时间逃课、上网吧、打游戏等。鞋子合脚,脚就会被忘记,同样的道理,当教育适合学生时,学生就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不再把学习当做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在忘我的时刻,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老师的说教消耗,真正达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所以说,教师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在生本教育中,在教给学生方法之前,是教师的大有作为的天地,也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所在;一旦将方法教给了学生,教师就要弱化自己的形象,移位到幕后。教师应贯彻一个原则,即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学,教师就可以不教;学生表面上不能自学的,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倡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变“死学”为“活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变“难学”为“易学”,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解开学生的心灵之惑,让受教育者乐呵呵地坐在教室里,高高兴兴地生活。

三、让教学活起来

大教育家张伯芩说: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由此可见,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知识注入生命,引领他们到美好的科学殿堂遨游,点燃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取新知,绝不能把他们看做是知识容器。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见解,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同学。生本教育充满无限魅力与活力,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把学习当成是一种需要,他们为了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充分展示自己,在课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学生整天忙忙碌碌,但是非常快乐,在查找资料中享受一种忙碌的快乐,在课堂展示中享受一种成就的乐趣。他们在课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课堂上实现自己的“成就感”。他们的积极性在“生本教育”的课堂里被充分调动起来。生本教育闪烁着民主的光辉,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强调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思考,让我们努力绽放“生本”光彩。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生机勃勃,语文学习充满乐趣。语美赢得天下客,语文学好了可以流利表达思想、与人沟通,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四、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范文第5篇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其显著的特点,它既巩固和深化巩固和深化了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又是对高年级阅读目标的实现作为铺垫。因此,"瞻前顾后,正确引导,把握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新的思路和突出特点。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中年级的阅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根据这一目标和它的突出特点,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必须明确三个侧重点:读书能力、理解能力和课外拓展积累。一、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1、书本阅读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由于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通常是把少数经典文章作为内容,希望通过这些文章来让学生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但实际情况这是不可能的。一册书只有20篇左右的文章,教师再会讲,学生再会学,也是达不到目的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能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因此若没有大的输入量,学生的阅读积累与阅读分析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2、教师的讲析,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

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小学中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几乎每位老师都睡认为,我们阅读课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自由的发展。通常情况下,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很多,而学生在台下则昏昏欲睡;或者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却很少有真正的语言实践,因此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能锻炼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的机会很非常少的,教师也喜欢将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是直接将教参中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其中没有一个思维的过程,这样完全忽视学生的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生也是极其被动的来接受知识。3、主体缺乏阅读的驱动力

目前,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不强,甚至有些学生对阅读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会立竿见影,因此学生通常表现为缺乏功夫,怕读书,不愿阅读。即便阅读也只是单纯地看看,就如同是看故事书一样,粗枝大叶,囫囵吞枣,根本没有去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似懂非懂而已,因此更谈不上品味鉴赏。阅读应该是人生得意之事,人们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高尔基也形容自己对书本的喜爱,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当然,几乎所有学生都喜爱阅读,但有很多学生却不喜欢上语文课,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个莫大的悲哀。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已举步维艰,有限的课本内容,单调的教学模式,僵硬教条的考查、考试办法,使学生无法体会文学作品的整体美和内在美,不能形成良好的文学沉淀和积累,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和感悟。二、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措施 1、创设体验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年龄小,且思维活动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置身于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并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真实的亲身体验,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中,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感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善于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鼓励学生锻炼自主阅读的能力。2、熟读精练,适当延伸,培养读书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默读和略读的分量,目的就是逐渐提高把握学生把握关键语句及文章要点的要求,从而为理解篇章结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发掘与把握文本提供的教学资源。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搜集课外读物,从而利于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能力。3、课外拓展阅读,加速有效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