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趋势

传统文化的趋势

传统文化的趋势

传统文化的趋势范文第1篇

一、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带动着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涌入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遭受着传统文化的严峻考验,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怎样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已然是十分紧迫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也与日俱增,波及到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纵观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不仅从政治经济上在全球处于强势地位,也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妄图冲击着更多的国家,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深陷其中。从我们都熟知的可口可乐,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饮食文化,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发现西方文化的渗透痕迹,它们猛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一面,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力量,因此我们在感叹世风日下的通知不得不召唤传统文化的归来和复兴。

(二)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我们不可否认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人们生活生产重要的保障,没有了文化,就没有当今的文明世界。多少年来我们沐浴中华文化之流,感受着传统的洗礼,在这轮回中成长。但是,随着世界的开发,文明的互通,一些外来的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世界人民的交流与沟通,但也给中国传统的古老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其他一些与我国文化完全不一样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迷失了前进的道路,自己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感也逐渐弱化。

(三)传统文化产业遭受巨大压力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毫不费力的打开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大门,不断涌进我国的文化市场,我们时常在呐喊文化的复兴,却忘记了背后的积淀,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创造。但是面对着强劲的西方对手,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竞争力上我们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中国有数不清的报刊杂志电视台却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在整个世界拥有地位的传播媒介。因为,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文化事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

二、全球化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国家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千百年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不一样的风采影响着世界,散发出强烈的光和热。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复兴,又应该抱着怎样的思想报复,规划出怎样的路径呢。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文化因差异而美丽,很多优秀的外来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当不遗余力的去吸收和汲取,从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随着世界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交织激荡,我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继承发展,不断的前进着壮大着,这一过程也包含了对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与动力,是凝聚民心的重要砝码,只有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保持我国文化的创新和生机,才能扎实文化根基。文化,往往是最深刻的民族积淀,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追求,是身份的象征,在世界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国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时代特色去发扬去传承,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要坚持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自己的人文内涵,所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一布。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现在的世界史开放的世界,现在的中国是与世界交流融合的东方大国,文化也一样,随着对外开发的脚步,与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碰撞着交流着,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延续着,发展着。传统要保护,但禁锢不能有,新的全球化浪潮带给我们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走好正确的路,必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切记不可照搬西方文化的发展形式,否则就会被世界文化大浪潮淹没,失去自身特有的活力。作为现代文明的发扬与继承者,我们都知道仅仅一味的推崇本民族现有的文化是远远的不够的,还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海纳百川,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让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兼收并蓄,从而创新出最具特点的古老文明。传统的文化不仅要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还要接触世界走进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激发出更大的活力。

(三)坚持文化创新的脚步俗话说的好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成不变的,时间在流淌,岁月在前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中保持着更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文化的发展一点要坚持三个面向,要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要在坚持中前进,丰富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形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人们都说,文化是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意识架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它是发展的是向前是渊源流动的,在继承传统优秀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统一,具有更为鲜活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长河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好的文化必须是联系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是以民众为载体的,是反映社会积极正面的文明风尚的,从而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四)加快传统文化的转型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在前进,思想文化必须跟上步伐,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在联系我国现有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坚持本国特色,并将之转化为为我为我所用的形式,从而满足我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国家的强大,为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在加快文化转型的同时也要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传承出去,以独有魅力征服全世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文化的走出去是沟通与交流,是传承与创新,是借鉴与吸收,是一种利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方式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该得到世界的尊重和仰望,让我们共同期待。

三、总结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尤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也要与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文化和谐共生,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与世界文化共进步共成长,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全盘否定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来开放来创新,来展现自身的优越性,从而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要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面对文化的全球化,不能因为挑战就退缩,要看到机遇,抓住机遇,要迎难直上,充分的吸收那些优秀的东西,从而更快更好地加快传统文化的转型,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多元坚持本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中必须牢记的理念,是一种健康的文化心理,好的文化战略,多元是与世界潮流同步发展,本真是牢记本土化气息,让中华文化为全世界全人类共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思想,中国特色影响着全世界,流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补与交融。

传统文化的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光纤,发展趋势,通信技术,对策,应用

 

光纤通信最大的技术优点是信息容量大;且光纤的损耗低、传输距离长;光纤通信不易被电磁干扰,对信息的保密性能好;可以有效节约有色金属;光缆尺寸小,便于安装和运输。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现代通信技术的重点。

1光纤通信的特点

1.1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在光纤技术中,光纤可以容纳50000GHz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容许频带(带宽)是由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决定的。例如,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一般是使用密集波分复用等一些复杂的技术,以便解决通信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的问题,保证光纤宽带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而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量。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率已经得到了2.5Gbps到10Gbps。

1.2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石英,其绝缘性好,抗腐蚀能力强。论文格式,发展趋势。因此,光纤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且不受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等电磁影响,也不会被人为释放的电磁所干扰,这就是石英这种通信材料的最大优势。论文格式,发展趋势。除以上有点之外,光纤体积小、质量轻,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便于安装;光纤的制作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光纤的温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论文格式,发展趋势。由于光纤通信的优点很多,使其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宽。

2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光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电力通信网、电信干线传输网等方面更是发展迅速,促使光纤生产量不断增加。现代信息网络通信系统不断扩展和增加,导致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以及设备的故障判定和排除就显得更加困难和繁杂。此时,我们采用SDH+光纤或ATM+光纤组成宽带数字传输系统,这种传输系统可以保证环网传输的稳定性,链路传输系统或者组成各种形式的复合网络,也能满足各种信息传输的需要。针对电视节目的传输,我们同事是采用的宽带传输系统进行传输,将主站到地方站的所有数字信息设置成广播的方式,让同样的电视节目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下载,也能利用网络管理平台的控制,以便不同的站点可以下载不同的节目。目前,有线电视已经在全国普及,在有线电视的网络支持下,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就更容易实现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完全废除现有的有线电视网,而是科学的利用它,满足人们的需要,将光纤通信技术融入到千万家,方便人们的生活。

3现代通信系统的光纤技术

3.1单纤双向传输技术

单纤双向传输技术是针对双纤双向传输而言的,双纤传输时,其信号可以在两根不同的光纤中传输,而单纤传输时,信号在调频过后可在不同的波段后,在同一根光纤里传输。现代光纤的传输容量不断增大,从理论上说,光纤传输的容量是无限的,只是受到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传输容量大大降低,远不及预期的效果。目前,光纤通信传送网都是通过双纤双向传输的,如果利用单纤双向传输技术就能有效的节省一半的光纤资源,而对于现代庞大的光纤网络传输系统中,可节省的光纤资源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

研发出成熟的单纤双向传输技术对网络通信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单纤双向传输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主要用在光纤末端接入设备:PON无源光网络、单纤光收发器等设备,骨干传送网上还没有使用到这种技术。可见,这也是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3.2光纤到户(FTTH)接入技术

高速数据通信和高质量视频通信等媒体业务的发展和拓展,对现代宽带综合业务网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今,核心网便成为了以光纤线路为基础的高速信道,国际权威专家认为,宽带综合信息接入网是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指出,这是信息通信发展的又一个瓶颈。论文格式,发展趋势。虽然ADSL技术为现代通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未来将要发展的通信业务,如:网上教育,网上办公,会议电视,网上游戏等双向业务和HDTV高清数字电视,尤其是HDTV,现阶段的传输率仅为19.2Mbps,用H.264压缩技术可以压缩到5-6Mbps。论文格式,发展趋势。

在实践中,QOS有所保证的ADSL的最高传输速率是2Mbps,但仍然难以传输HDTV高清数字电视。论文格式,发展趋势。而使用铜线接入的ADSL的方式已经无法再满足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新技术探究

4.1光网络的智能化

光网络智能化是通信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光通信技术已有40年的发展历史,主要是以传输为主线的。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网络技术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进步,现代光网络中还加入了自动发现能力、连接控制技术和更完善的保护恢复功能,促使光网络的智能化发展,其中,ASON就是典型的例子。

4.2全光网络

未来的通信网络是属于全光网络的世界,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光纤技术的最理想发展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可以实现节点间的全光化,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限制了光纤通信容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经成为光纤网络发展的最终极目标。

4.3光器件的集成化

光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其集成化。想要实现全光通信网络,器件的集成是重点,也是核心,光子集成芯片的制造需要将将激光器、检测器、调制器和其他器件都集成到芯片中,这些集成需要在不同材料多个薄膜介质层上不停的沉积,主要材料有砷化铟镓、磷化铟等。虽然这是一种复杂的技术,但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1M-6M的互联网接入带宽变得不足,因此,只通过增加设备来提高速度扩大带宽已经不现实了,可见,光器件的集成是必须的,也是保证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

5结语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形成,而社会的信息化又进一步加速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容量、高速率是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重要特征,新型光通信技术也正是为了解决现代光纤技术中的问题而诞生的,这必将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取的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裘庆生.浅析我国光纤通信发展现状及前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12).

[2]刘海军.浅析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信息,2009,(31).

[3]白建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

[4]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2006,(8).

[5]赵兴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J].电力系统通信,2005,(11).

传统文化的趋势范文第3篇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形媒体集团,以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当前,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尚无现成的、可资借鉴的”路线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中,有哪些已然明确、可避免重复探索的领域?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加以解析。

强化一种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看,就是在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的背景下,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对传统传媒产业生产、销售、经营等全产业链进行重新审视、改造的思维方式。

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强化互联网思维,就是要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改造传统传媒产业。在新闻内容生产环节,变过去“我报道什么你看什么”,为“你想看什么我就报道什么”,更加强调受众的感受与需求;在新闻内容传播环节,变过去“单向传播”,为“互动传播”,更加注重受众的体验,并创造条件让受众评论、跟帖、拍砖、顶赞;在新闻产品营销环节,变过去着眼于一个区域的用户与市场,为着眼全球用户与市场,更加关注品牌效应、全球视野。

遵循两个规律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是此消彼长,不是一抑一扬,而是运用新技术新方式新应用新手段,改造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以更好地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这就要求.必须同时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马克思认为,“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新闻传播是由传播主体、收受主体、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四大要素构成的。新闻传播规律是传播主体通过传递新闻内容满足收受主体新闻需求的规律。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既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题,善于因势利导,还要坚持党性原则、新闻伦理要求、新闻法规规范。

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兴媒体一路高歌猛进,攻城略地,已日渐成为青年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思维审视、改造传统媒体的语境下,更需要遵循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一是微内容传播。多生产“短、实、新、生、活”的新闻产品,利用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平台,实现新闻实时采集、实时。二是分众化互动。分众化互动传播是新兴媒体的一大特征,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传统媒体要充分学习借鉴新兴媒体这一优势。

一方面,要准确掌握本媒体的受众群体信息,积极提供满足受众需求的个性化信息;另一方面,要主动搭建平台与渠道,为受众提供意见反馈、沟通交流、线索汇集、报道评估等便利,实现新闻产品的互动传播。三是多媒体展示。对重点报道内容,要综合运用传统传播手段与新兴传播手段,做到深浅结合、图文并茂,使新闻产品可读可听可视可品,并满足多种终端传播的需求。

顺应三大趋势

回顾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的内容与载体都在不断演进,而载体的每一次变化、升级,如由竹简到纸质、由纸质到电子,都将带来传播形态的巨大变化。有人说,从传播载体看,当前,新闻传播已由“铅与火”、“光与电”走进了“数与网”。我们在“数与网”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这三大趋势。

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趋势。近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以及3C、4G技术的推广应用,移动互联网取得了长足发展。新兴媒体正式借助这些移动终端,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实现了裂变式扩张。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顺应这种“移动化”的趋势,尤其是传统媒体要积极开通门户网站,便于受众及时快捷获取相关资讯: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开发易于下载、不断更新的客户端;积极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推介新闻产品,传播有价资讯。

顺应互联网传播社交化趋势。当前,社交网站已成为互联网新业务的服务入口和用户来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顺应这种“社交化”的趋势,“有选择地发展社交类应用和技术,促进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有效对接,增强平台粘性,集聚更多的忠实用户。要借助商业网站的微博、微信等技术平台,建好法人账号,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传播效果。”

传统文化的趋势范文第4篇

1、现代审美观念的改变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前进,当然,美学形态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革新。这种革新集中表现在美学已不再是一种观念或思想的代名词,而是被锁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层面上,革新和变化虽然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但却是持续不断的。

“美”,除了外在的表现形式外更讲究其内在的深刻含义。内在美通常是指人性的美,一切艺术设计都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类,透过人性的美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文化精神是现代美学发展的整体趋势。美学趋势越贴近人性,越符合新的理性艺术文化精神,跨时空的应用范围随之也会越大。

广告作为反映美学趋势变化的物质形态,其观念、创意、思维模式、艺术表现形式自然会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婚庆广告作为广告行业中一支新崛起的新军,具有特殊的广告受众和社会影响力。人们的审美趋势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婚庆广告中有所体现,并以新的形式和姿态影响到婚庆广告的整体发展。

2、婚庆广告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末开始,以婚庆服务为龙头的婚庆行业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规范、健康的发展趋势。婚庆广告行业作为产业链中的一份子,伴随婚庆公司和婚纱影楼的发展而产生。当前,正值80后新人结婚高峰期,婚庆公司行业的兴旺,使婚庆广告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发展。

婚庆广告是一种以结婚新人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广告形式。婚庆公司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使受众开始主动接受婚庆服务。婚庆广告的价格低廉、传播范围广泛和受众接受能力是婚庆公司选择广告的重要原因,而传播范围广泛和受众接受能力的体现是在婚庆广告的审美性中产生的,“美”的婚庆广告,自然能吸引受众眼球。

相对早期出现的形式单调、色彩喜庆的婚庆广告,现代婚庆广告往往为多样化的系列广告,除婚庆广告的基本图形格式、创意思维、色彩这些诸如美学形式上的改变外,系列广告的媒介传播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婚庆广告的传播媒介方式主要有报纸、杂志、电视、户外广告和网络广告等,通过静态和动态的形式将婚庆广告植入人们的视觉和思维意识。婚庆广告在观念上已由简单的服务向重视婚礼文化策划的方向转变,日渐呈现出个性与多样、怀旧与时尚、注重情感和浪漫的形式,并且在艺术文化层面上和审美诉求中体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

3、现代审美观念对婚庆广告的影响

“广告制胜的灵魂在于优秀的艺术文化审美观念”,审美观念也终将以广告传播形式体现出来。现代美学趋势和审美观念关系着婚庆广告主题和观念的提出、媒介的选择、制作的技巧和艺术风格的整体把握。婚庆广告拥有特殊的受众群体,需要从美学的角度和趋势上迎合广告受众的审美情趣,抓住年轻新人追求时尚、唯美、浪漫的心态,融入新的艺术文化精神,突出婚庆的人性化服务,新人才有可能接受婚庆广告信息。

3.1 婚庆广告创意的美学化

近年来,由婚庆广告的创意和观念上不难发现,人们日渐推崇的人性化服务设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年轻结婚新人更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婚庆广告直接反映出了美学发展的趋势。婚庆广告通过人性化的审美观念传递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态度,传递着婚庆服务的人文关怀、档次和内容,反映出结婚新人对婚礼文化的重视。

3.2 婚庆广告形式的多样性

在当代社会商品文化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审美观念上形成的新要求促使广告形式日益丰富,多种形式的广告使人赏心悦目,吸引受众,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审美性质,婚庆广告已成为传递婚庆经济文化信息的重要手段。好的婚庆广告,让人以感觉的方式去体验婚庆品牌的文化、价值和态度。

最初投放在报纸、杂志上的婚庆广告,投放形式单一,使人们产生了视觉审美疲劳,进而难以体现婚 庆服务高雅、艺术性和人性化。新的美学趋势使婚庆广告形式呈多样化发展,静态婚庆广告在创意、图形格式和艺术风格品味上的提升突出了人性和艺术文化尤其是婚礼文化的重要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多交互式和体验式的人性化空间,动态婚庆广告形式将婚庆行业的人性化服务和艺术文化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3.3 婚庆广告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对人性化的美和艺术文化精神的追求是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而婚庆广告是与婚庆服务促销有关的美学艺术作品,婚庆广告需要有审美的艺术文化价值才能更好的发挥在婚庆行业中的传播作用。婚庆广告作为一种设计艺术品,这是由艺术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新时代美学趋势下我们追求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和人文化,但也需要遵循广告创作的科学性原则,把握好新的美学趋势下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艺术性是婚庆广告的重心,但同时也存在于婚庆广告的商业性中,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婚庆广告以商业行为和艺术设计创造双重身份出现,一方面,在体验消费,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婚庆广告应体现出人文关怀和艺术文化性,另一方面,婚庆广告的发展还必须从长久考虑,注重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性。作为具有特殊受众的婚庆广告,我们更需看重它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现。

当代美学趋势下的人文关怀和理性艺术文化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体现。婚庆广告作为婚庆服务行业的广告传播主力军,新美学趋势下能够综合展现出婚庆的服务、主题精神和婚礼文化元素,突出意境宣传和观念,使婚庆广告贴近人们生活,具有广泛的文化渗透性和传播性。

传统文化的趋势范文第5篇

油画的创作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快速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艺术的大发展,国人对绘画尤其是油画艺术的重视程度逐年上升,审美能力也不断提高,通过专业院校的培养和社会宣传,油画创作在中国有了本质上的发展。在这个大发展的阶段里,从学习西方技法到巩固西方理论,油画学习者在不断研究油画的技法同时,完整的理解和探讨了西方油画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轨迹。油画创作在这个学习和巩固的时期后,终于迎来了创新与开拓的高潮。油画创作的新技法不断产生和发展,成为油画创作领域内公认的主要成绩。这其中在新技法的创新上包括传统元素的回归、新科技的应用、新材料的组合、新风格的展示。

所谓传统要素的回归,就是在西方油画的创作中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意境,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情油画,让油画获得了新生。比如油画的内容中出现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器具,鼎、樽、爵等器物,皇冠、汉服等装饰。新科技的应用是电脑绘图在油画创作中的具体实现,通过电脑辅助勾画,让油画的创作在金属感和未来感上带有了强烈的现代气息。从油画创作的新材料组合中来看,荒凉的戈壁不必通过浓墨重彩才能表现、油画的内容与层次也不必通过色彩的厚度与光影调整才能够突出,这些问题都随着将其他材料融入到油画创作中而迎刃而解,比如利用铺沙子来完成结构和层次上的调整,通过将油画燃料与沙子颗粒的结合,从而实现了新的材料组合,达到了原本很难实现的油画效果。新风格的展示就是在众多创新背景下产生了新的艺术创作思维和艺术创作内容,这是油画新风格形成的基础。比如中国风油画,其特点就是将中国元素的文化意见通过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强烈的画面反差,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西结合。油画创作的新技法来源于现代化的发展,正如后现代让西方油画从写实转入抽象一样,现代化产生的新鲜事物和新鲜想法以及所具备的先进科技手段,都不断的将促进各个领域的内容不断融合和统一到现代化的发展之中,让科技手段和机器工艺代替人工,让理性思想促进油画发展的现实价值,从而让油画有了变革的动力和变革的意识,并为油画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这是促使油画创作新技术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反过来说,也正是油画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生促进了油画自身的发展,从而不断的沿着时代特征前进。不管其中经历的巅峰也好,落寞也罢,油画创作的新技法必将在大浪淘沙之后为油画发展史涂抹上浓浓的一笔。

油画创作中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