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范文第1篇

(一)我国的建筑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已经有十多年了,可是原有的官本位的思想、封闭的经营意识、忽视文化意识,在许多工程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却仍然存在,在实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关心的只是施工安全及进度、如何节约成本、而不会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只强调员工只要服从指挥就是好员工,看不到员工有参与的愿望。而且对外他们都标榜是建立了良好的项目文化,大做表面文章,真正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营造项目文化的很少。

(二)许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文化有着一种误解!有许多的国有建筑企业把项目文化建设认为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只要抓紧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还有的认为项目文化就是文娱活动,只要多组织职工参加活动就是项目文化建设。其中有一种观念危害最大,就是有很多人认为如建立何项目文化并不是看项目而是看项目领导,而且有很多项目的领导认为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就是项目文化的主导,造成很多项目在建设工程中由于项目领导的正常调动造成项目的施工进度减缓。

综上所述,上面所提到的现象都是对项目文化的曲解和偏见,而正是这些东西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考量,从而阻碍了项目文化的有效建设。

二、项目与项目文化

现代建设项目管理运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首次出现是在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开始大量利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鲁布革水电站就是我国第一个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的工程项目。工程遵照世行采购导则,引入竞争机制,对引水系统实行国际招投标。首次实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水电行业第一个项目管理机构——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对引水隧洞工程实行合同管理。而原来的水电工程局变成了承包商。当时世界银行规定凡是使用其贷款的项目,必须请国外咨询公司介入。之后国内许多大型建设项目都请世界银行聘请过的专家来做培训。

项目管理进入我国20多年来,工程建筑领域的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际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高端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的被一些国外建筑同行获得。而项目管理中就数人的因数却是最不好管理的,但这也是衡量项目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项目文化的建设是可以最大的调动人的因素提高人的积极性,可我国许多工程项目的项目文化只是停留在标语及一些纸面的东西上,无法发挥作用。并且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企业的人力管理有相似之处,但是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一般企业的人力管理不同。工程项目的人力变量,有工程项目才能征集人力、组织队伍。队伍的大小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多少都要依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内容而定,项目完工部分的人员陆续离队,新开工部分的人员相继进场,流动性很大。所以在项目,特别是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与管理上就和一般的企业文化不同。

三、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文化管理现状分析

其实,我国的建筑企业对项目文化建设意识的淡薄并不是某个独立的个案,这样的情况是具有比较普遍性的。

(一)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是完全下拨的,而当时要想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完全是靠政治思想工作,而市场化都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许多建筑企业由于掌握了一些垄断性资源,还有许多还遵守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市场,只要你不过界我也不过,就守我的一亩三分地,使之完全没有市场竞争意识,而完善的项目文化建设更无从说起。

(二)我国的建筑业用工普遍来自农村的各类工匠,其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受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程度不够,造成了项目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不高,而且他们组织结构大多是以同乡及亲戚居多,流动性大,仅靠廉价劳动力去竞争。员工普遍只关心自己的收入“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而项目的管理者也希望员工只管干活拿钱听话就行,造成项目文化无法有效的建立。

(三)建筑企业缺乏国际承包经验,老是在使用一个的封闭市场管理经营模式墨守陈规,在涉外项目上缺乏超前意识及科学决策,在国外承包项目中就会晕头转向,到最后有可能只能给国外的大型承包商做廉价劳动力。

四、结束语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已经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他们带

来了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方法及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我们与国外的同行在工程设备与技术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设备购买与技术引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差距,但是在项目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而人是项目的根本,没有人就做不了项目。本文只是根据作者所了解的资料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玉恒.项目管理的文化解读.中国工程咨询,2004,(2):18-20.

[2]黄磊.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冲击”.国际经济合作,2002,(4).

[3]黄友全,张在旭,张倩倩.项目管理办公室与项目文化研究.基建优化,2007,(4).

[4]周培军.谈企业文化对项目管理的影响.建设科技(建设部),2007,(9):86-86.

[5]赵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文化建设.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5):52.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必须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完成。一般建筑工程多涉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等等,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就严重影响到建筑项目的使用安全。本文就从建筑企业管理及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0前言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源头。常规建筑施工过程一般是有顺序的,它反映了设计者、施工者及材料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是通过技术要求及合同精确地定义过程中下一个公司将做的工作,这种施工过程可以使建设者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业主的利益来自选择新的设计队伍、新的承包商及新的材料商。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它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而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但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也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1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1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二,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其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1.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其一,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好感等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多,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常会有注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现象。 

2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2.1 管理弊端的解决建议其一,对于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其二,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应该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其三,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其四,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的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 

2.2 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3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4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1]楼建成.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今日科苑.2009.(13).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是检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现代建筑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工程造价是价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组织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必须强化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并且加强对于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而才能形成有效、长期、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方法。另外,从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而言,实施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所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进行严格的调节、监督与控制,并且及时调整施工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类偏差,将各种费用支出控制在造价预算方案规定的范围内,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国内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要对工程项目建设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严密的分析,并且合理确定投标报价;2)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要合理制定人力、物力及资金管理计划;3)施工阶段:施工企业承担了项目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索赔等管理内容;4)项目竣工决算阶段;对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方案的整体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核,并且汇编成完整的造价管理资料,以便日后进行查询。

2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总体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与西方建筑行业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能力和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工程造价管理就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理念与方法的影响和限制,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基础工作相对薄弱,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基础工作的强化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预算编制要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和管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调查停留于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2)对于各具体施工项目的成本分析普遍缺乏可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导致预算方案的可操作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缺乏实际管理经验,对于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不当,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客观存在;4)预算方案编制中的对于报价的确定缺乏有效的分析,而多是直接套用地方的信息价。

2.2造价人员素质偏低

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中,造价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与外国建筑施工企业造价人员的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现代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造价人员要具备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专业素质,要懂得经济法、合同法等基本法律知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现有的造价人员普遍难以达到上述要求,这也是导致造价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的关键因素。

2.3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

目前,在国内的建筑工程市场中,虽然国家政府及建筑主管部门加强了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但是仍然存在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的现实问题,这也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压价承包、压缩工期、垫资施工、指定分包、肢解发包等违规操作行为。上述现象的出现,不但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也助长了国内建筑市场中竞争环境不规范的现象。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中,加强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且是保证企业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先决条件。针对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全面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3.1加强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中,为了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及时编制高质量的预算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并且实现企业整体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进行。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预算编制中,施工企业应优先考虑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应用,并且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运用合理、合规的报价技巧与报价策略。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于造价预算方案的审核,确定其经济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3.2提高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造价人员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是保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是表现在多方面的,他们不但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管理能力,而且要与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及机械管理人员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实际工作坚持以造价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根本目标。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造价人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加强对于预算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并且严格监督其具体执行情况,尤其是要对工程量的变更保持严谨的态度;2)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预算方案存在弊端或问题应及时与项目经理部取得联系,以迅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3)造价人员应保证定货单价要及时反映到项目经理部,以便项目经理部及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有效调整预算价差;4)造价人员应注意对于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审核,并且编制完整的造价报告。

3.3提高整个建筑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投标;施工过程;造价管理

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作为建设工程重要环节,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建设单位资金利用效益。工程造价是动态的管理过程,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项目全过程,从建筑工程招标开始,到整个项目竣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造价管理包括项目招投标、中标、施工变更、施工索赔、预算管理、竣工结算以及成本分析。为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单位、项目造价管理密切联系的同时,必须严格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调节、宏观调控。

1.建筑施工企业投标以及施工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的控制和监督,根据成本预算方案,在严格控制施工单位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减少施工单位实际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包括两方面含义:建筑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实际耗费,或者施工单位承包商建筑工程价格,它具有变化性、市场性、特殊性等特点。

1.1建筑施工企业投标工程造价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逐渐由计划经济指导下的“要、等、靠”不计盈亏的方式,转换成以项目任务为目标,以及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竞争体系。工程招标作为建筑市场获取任务的重要方式,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施工队伍由于自身原因,被迫淘汰。为了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在建筑工程中不仅要掌握市场特点,把握机会,明确部门职责;同时还必须加大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管理中谋效益。在实际建设中,虽然很多建设单位要求改革、规范、整顿,由于建筑施工单位投标困难复杂,在自身因素限制的同时,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在投标阶段顺利中标,必须加强标书编制力度,在正常程序中,让标书更胜一筹。

我国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市场经济体系,现在的建筑市场属买方市场,施工企业处于相对劣势。所以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好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

1.1.1组建强又力的投标班子

施工单位能否中标与投标班子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应聘请业务精炼、经验丰富,充分了解市场价格信息,能吃苦耐劳的工程造价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成员应有技术,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经营,企管部门的人员,特别是造价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更应出类拔萃。

1.1.2仔细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项目的施工现场的客观因素及施工环境,结合施工图纸和项目清单制定投标策略,编制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潮迭起,建筑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的深入开展,施工组织设计的地位的不断改变,不断提高。从开始的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到现在已经成为全面的项目策划和管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就是总体统筹,细致规划,协调各方矛盾,指导正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组织计划不仅要求科学,合理,符合实际,而且能节约费用和建筑材料。在确定的施工方案中应优先选用的工艺先进,合理,工程造价较低的方案。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如物资部,设备部,劳务公司等提供与工程图纸相吻合的工程材料,设备和工程劳务市场价格,经造价管理人员的分析和比对,进入投标报价,提高工程价格的竞争性。

1.1.3合理的确定报价

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合理、实事求是,符合市场行情,还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我测算的基础上,适合于本企业的定额水平来进行编制,按照可以争取达到的先进合理水平来确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先进性,并运用报价策略编制工程投标报价。

1.1.4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

工程在中标后,施工单位将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合同签订时双方应处于平等地位,合同本身具有公正性,同时也应意识到合同的严肃性,即合同一经签订就不得单方更改,成为双方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准则。因此在中标后的签约阶段,承包商应据理力争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为造价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合同条款中语音周密、详实,不能给予模棱两可的解释,任何模棱两可的文字,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合同条款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业务和责任。我们知道,承包商一般至少具有以下权利:(1)享有工程预付款的权利 (2)按期收回工程款及逾期利息的权利 (3)遇有不可抗力、设计变更或业主要求赶工时,承包商有索赔的权利。(4)业主违约时停止履行合同的权利。承包商在限制业主提出过分要求时应根据部级当地政府规定的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情况争取更多的权利。

在编标过程中,为了避免遗漏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仔细编标的同时,进行定标汇总,当预算结果出来后,再根据招标文件格式进行排版。标价作为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关键工序,在投标报价中,必须根据业主标底、投标方报价对比,接近标底时,分值较高;在复合标底中,有效投标平均加权值和业主标底复合,在不同形式中,选取最佳方案进行标底。经济标作为投标过程最重要的部分,当各投标分数接近时,企业综合得分和技术标占主要作用,企业资质、施工状况直接影响标书综合得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审核,在努力争取优质工程的同时,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竞争。

1.2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造价管理作为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部分,是单位内部在项目合同控制下,依法得到利润,开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活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施工期间的工程造价全方位管理。

工程在施工中,承包商应“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为手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何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

(1)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

工程量的统计,是造价管理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统计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知识,招标文件中的工作内容,标准,合同签订的工作内容,掌握一些施工常识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善于发现可以进行索赔的因素。

(2)做好工程实施中的索赔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招标文件中级合同文本中的规定,善于抓住索赔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常见的索赔有:延误工期索赔、变更索赔、赶工索赔、不可抗力索赔等。同时要注意索赔的程序和有关资料的整理,以作为以后索赔的有力证据。

(3)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体系。

造价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应处于造价管理的核心地位,其他各部门应与其密切配合,材料采购清单及发票复印件,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生产计划安排等资料都应递交造价管理部门,然后由预算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定期进行核算,当发现预算用量与实际用量有较大出入时,应分析是预算原因还是施工管理的原因,并相应采取补救措施。当存在投标中不可预见的特殊原因时,应结合合同的有关规定及时合理地提出索赔方案。

(4)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经济与技术,虽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学科,但在工程施工中,两者结合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企业的技术工作,重点应放在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建设工期上,同时必须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对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结合施工图纸,在正确掌握机械设备、实际情况、管理水平、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规范的的同时,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的行动纲领,由于概算设计先天不足、中标价格较低等原因;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合理组织施工方案,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向管理效益靠近。机械材料人员在和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紧密结合时,避免经营技术脱节、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各自为政,造成的成本浪费。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中,由于技术人员不管施工,不能及时整改建筑工程工程量以及工程项目,在项目手续模糊的同时,为工程结算增加了很多困难;由于分包团队,技术签证太过草率,对定额不熟悉,造成大量人工费流失。因此,采购人员采购数量必须根据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的图纸量控制标准,及时上报经营部门,方便经营部门预算价差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当特殊施工材料价格超过业主单位认可时,必须根据相关措施,避免结算造成的不便。索赔作为建筑施工合同的重要内容,现场人员必须明确合同内容,在熟悉合同条款的同时,树立全员合同意识,根据合同内容,进行施工生产,保障合同权益。在这个过程中,工程索赔包括: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两方面;费用索赔是工程索赔的核心,工期索赔则通过要求业主方合理延伸工期,让施工单位在工期内得到一定补偿,造成的工期损失,通过费用补偿实现。

1.3加强工程结算是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工程结算阶段,施工企业应建立一整套内部预算、核算制度,加强合同管理,随时对工程材料、设备和工程劳务市场价格进行监测,加强工程现场签证,及时回笼工程结算款。

1.3.1建立施工企业内部核算制度

施工企业内部预算、核算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内部预算也叫施工控制预算,是在工程中标造价的基础上,按照施工部位,定向创利的目标自行编制的指导施工的工程预算。各项管理工作都要以内部预算为基准,以收定支,进一步加强施工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项目利润。

1.3.2加强合同管理,加强工程现场签证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招标文件的规定和合同文本中的规定,善于抓住索赔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施工企业在施工中要重视签证,善于收集各种有利自己的证据,如设计变更、赶工、不可抗力,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以外的工程均要让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进行及时签证工作,并及时提出索赔方案,以求在结算时总体索赔成功,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施工企业不一定期望每一个索赔成功,但不应放弃任何一个索赔机会。

1.3.3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回笼工程款

施工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或杜绝工程款的拖欠。因为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有些建设单位就抓住施工企业的急于承揽工程任务的心理,把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转移到施工企业,所以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建设单位的资金到位情况,并且签订并严格执行合同中的约定投入和收工程款的“同时率”原则,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施工企业大量垫资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3.4工程决算阶段

这一阶段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出成果的阶段,也是项目最终盈利多寡的关键性“关口”。在这一阶段,施工企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a.安排熟悉该工程招投标过程,熟悉工程现场的专职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决算。首先要完善竣工验收后的各项手续,包括工程资料的整理和验收以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工程签证、竣工图等资料的整理。其次,专职决算人员要在充分了解决算资料的基础上尽快作出决算并进行上报。

b.施工企业决算审计部门要对上报的工程决算进行跟踪,协调决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加快决算审计工程,尽早出成果。

c.对于决算审计结束的工程,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应及时跟踪并回笼工程款,同时要审查企业内部承包单位是否存在工程款超领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竣工结算中,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工程款拖欠对工程造价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时,必须根据资金到位情况,严格合同约定内容以及工程款“同时率”原则。在项目结算书中,通过合理科学的工程定额,在签订工程量、竣工图实际工程量、工程量一致的情况下,增强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保障成本控制。

另外,正确的成本控制理念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造价管理的指导思想,在造价管理中,企业必须做好带头作用;在大力宣传造价管理意义的同时,素质全员造价管理意识,通过自下而上的管理理念,在最小的成本投入时,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从而推动施工单位可持续发展。

2.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施工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对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总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管理中,必须根据工程造价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在相关部门密切联系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投资决策、竣工决算整个过程管理,在降低企业成本、社会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施工企业资源优势,推动资源最优化配置;在降低成本投资的过程中,增强施工单位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璐.浅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大陆桥视野,2012,(20):11-12.

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范文第5篇

1.1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投标环节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招投标方式是许多建筑工程选择施工企业的重要方式,对招投标过程的预算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企业的中标概率。因此,在招投标环节中应用工程预算管理,借鉴以往招投标工作的经验,对招标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加强对自身成本的管理控制,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在招投标环节中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1]。

1.2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成本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对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项目财务状况的详细了解,可以准确计算出成本的损益点,从而编制出合理的工程预算,通过对施工各个环节成本的控制,做好企业财务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够有效把工程的施工成本限定在可控范围内,达到提高施工企业效益的功能。

1.3有助于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把握住资金使用的重点

通过对工程预算的管理,能够准确抓住预算当中的重点内容,比如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当中的变更、隐蔽工程和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如此以来,在实际施工当中,就可以通过加强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监管,有效保证资金使用按照预算计划进行,避免了资金挪用、超支等不良问题的发生,对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利润有着重要作用。

2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当中,虽然有许多都设立了相应的工程预算管理部门,但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性远远不足,没有形成清晰的预算管理概念,不明白预算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和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如此以来,在实际管理当中,经常有不知具体做什么工作的问题发生,或者将预算管理当做财务管理来进行,不仅造成了工作的重复,导致预算管理的功能无法有效发挥,甚至阻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运营效率。

2.2预算的定额体系存在着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中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并投入使用当中,这些新事物与传统工程预算内容有很大不同,给预算的定额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但是,在实际当中,预算定额体系并没有对这些定额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工程预算定额的换算无法有效开展。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同一类型工程的预算编制与定额计算的标准也存在着差异,进一步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困难,有时还会给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造成负面影响[2]。

2.3预算管理的责任划分较混乱

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当中,对于管理责任的划分较为混乱,没有统一明确的责任体系,这样就会导致各个岗位的权责交叉,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的使用效率,出现大量的浪费,进而导致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存在着很多不足。同时,在预算管理职权分散的状况下,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预算执行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即使预算方案制定的较为完善,也难以充分被落实,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2.4预算管理目标设定的不合理

在对工程预算进行管理时,必需要保证预算目标的合理性,才能确保预算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当中,许多施工企业预算目标设定的并不合理,过低的目标会挫伤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过高的预算目标则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所以,在预算管理目标的制定上,施工企业需要充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自身各个单位、部门资源的核查和分配,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来保证企业能够按照目标要求顺利的开展工作,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

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是管理的基本要求,根据影响预算编制的相关因素,可以从人员、资料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水平会决定着工程预算编制质量的高低,所以,必须不断加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包括施工图预算、施工技术、工程预决算以及与工程相关的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确保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其次,掌握工程预算的相关技巧,熟悉清单计价、工程取费、定额计算等方面内容,提高工程预算的质量,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3]。(2)做好预算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工程预算质量的基本保证,任何施工企业要想做好工程预算管理,必须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预算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①工程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以及实地施工场地数据勘察等;②工程相关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③同类型工程的施工资料、投资成本等内容。

3.2做好工程投标预算的利润控制

利润控制是工程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投标预算当汇总,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确判定工程项目清单工程量。对清单工程量准确性进行核定,并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核算,如果由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问题,禁止对其进行改动,可以通过不平衡报价法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在后期结算中进行施工索赔。其次,合理调整工程内部项目的报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前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降低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达到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3.3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程预算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投资当中,经常有超支或者超额问题的发生,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及时了解资金使用情况而造成的,所以,加强对资金信息的管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资金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保证资金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资金被挪用或滥用等现象,有效提高工程预算管理水平[4]。

3.4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监督审计

监督审计也是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监督和审计,严格按照相应校审程序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能够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了虚报、隐瞒等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预算的执行有重要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