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无形资产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无形资产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投资收益取得的时间很难准确预测,超额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在工业经济时代,传统会计核算以有形资产为核心,而在无形资产占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若仍以确认计量有形资产的规则去套用无形资产,将会导致决策失误。因此,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估价,对于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价值评估管理中对无形资产因素的考虑

    1.对无形资产计量与企业价值关系重要性的分析。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无形资产计量对企业描述财务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能充分披露维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无形资产,就会低估企业账面价值,也不符合真实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不能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要想准确地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首先要对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其特征有相对的准确的定义。虽然无形资产的概念在世界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的概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是指: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国际评估准则中无形资产是指:以其经济特性而显示其存在的一种资产;无形资产无具体的物理形态,但为其拥有者获取了权益和特权,而且通常为其拥有者带来利益。综上所述,无形资产可以归纳为由企业拥有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对这种定义首先强调了无形资产是一种生产经营要素非实体。无形资产有无实体性、非流动性、独特性、效益性、价值的不确定性特征。

    2.无形资产价值管理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必要性。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投资日益增大、数量日益增加、种类多样化、收益金额日益增多,并且来源渠道多元化,对这种特殊资源的强化管理显得更加必要。一项无形资产的要素从其设计、产生、长育、繁衍、投资、转让、收益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诸多环节。与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对企业增值的最大贡献在于其巨大的延伸价值。目前,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对其运营全过程加以跟踪管理,容易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因此,现代企业中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综合管理机构,对无形资产这种资源进行全面、综合、系统地管理,对企业所有无形资产的开发、引进、投资进行总的监控,并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本运营中的实施目标来协调企业内外相关部门的关系,使之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3.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中应考虑的因素。企业并购、公司上市、股权变更、企业清算、国有企业改制等经济事项的发生都会涉及到企业价值评估。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未来使用方面的各种配套因素以及影响因素。无形资产价值量的合理判断将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运营策略的效率和效果。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取得成本的不可分性,使得大量自创的无形资产不能确认和计量,有的即使确认入账,但计量的成本也不完整。当企业发生产权变动或产权交易时,账面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不能成为交易的价值基础。所以,当企业涉及无形资产转让、出售、合资、合作时,就应该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以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影响无形资产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后给企业的未来收益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所以在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要考虑与无形资产未来发挥效益密切相关的因素,如企业未来的研发能力、融资能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企业自身在整个行业市场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及该项无形资产项目的市场开发和应用前景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评价,全面计量并体现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而反映企业的真正价值,也使得所披露的财务报表具有相关性及可比性。

    二、现行无形资产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缺陷。由于无形资产的收益带有不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知识成果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难以准确地预计和确定,这为准确的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无形资产的评估应以基本的财务核算为基本依据,并应有一整套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评价体系,没有财务核算的无形资产评估是缺乏依据的,缺乏财会依据的评估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乎法律规范的。

    2.对评估对象和范围把握不准。一方面,由于对无形资产认识不足,造成企业大量的资产流失:一是在中外合资合作过程中对中方无形资产不进行评估或低估,使其无偿被合资企业使用。二是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企业资产往往按账面原值折股,或者对国有无形资产不评估、计价,不入账,使得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被排除在股本之外。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企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无形资产评估值越来越高,评估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

    3.无形资产的价值确认缺陷。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认定方法存在不少弊端:无形资产取得的时点难以确定,如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特别是自创的那一部分,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很难确定其取得的准确时点。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理论上讲,如果开发费用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那么对其采用资本化政策是合理的。问题在于,对于某项目而言,要明确地定出研究阶段何时结束或开发阶段何时开始往往是很难的且不易操作,为摊销带来不便,难以实现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实际成本难以准确计量,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是长期形成的结果,或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即使某些无形资产取得时点的实际成本可以确切计量,但这一历史成本不包括其潜在的价值,与无形资产的现行实际价值也存在着差异,没有考虑到无形资产的动态成本与收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是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企业带来效益,采用单一计量的方式不利于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

    4.评估管理不规范,评估市场混乱。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评估机构都曾挂靠政府部门,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评估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后,主要的问题就集中在:一是评估机构无信誉等级。目前任何一家评估机构只要拿到评估资格,就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资产评估业务,不管评估专业水平高低,不利于行业的优胜劣汰。二是垄断严重。按国家有关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取得资产评估资格后,其执业范围是不受地方和行业限制的。但目前一些地区和行业仍存在封锁现象,限制其他地区和行业的进入。三是评估机构的自利行为的选择。无形资产评估市场大,利润高,诱惑力强,评估机构纷纷出动,极力把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的权限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各自为政,加剧了评估市场的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及权威的管理部门,所作结论难以客观公正,从而失去其权威性。

    5.未充分认识无形资产的特性,使估价无序。无形资产估价的特性表现在:第一是界定、鉴定无形资产的真实性。与有形资产不同,对无形资产评估首先以取得的无形资产产权的合法性和无形资产产权的效益两大依据来判定归属权。第二是无形资产的单一、非重复性带来的无形资产估价缺乏可比性。第三是科技快速发展与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无形资产估价的动态性。正是未充分认识无形资产估价的本质特征,使无形资产在权益变动中出现不评、漏评、抵评、错评等现象。

    由于无形资产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拥有的主要经济资源,企业无形资产的拥有程度和质量高低,将成为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合理会计估价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发展驰名商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为无形资产公平交易提供价格依据,并为保护企业无形资产提供经济依据。

    三、加强无形资产会计估价的对策

    1.认定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一是统一无形资产评估管理机构,评估机构专业化.组织管理规范化。无形资产的评估及管理.应考虑无形资产的特性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评估机构应由懂技术、经济、财会、贸易、管理及无形资产法律等方面知识的人员组成。可组建专业性的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也可成为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会计或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的一个分支。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组织管理及其监督宜归口专职机构负责.实现统一管理。二是以资产评估客观、公正确定无形资产价值量。主要是考察知识资本的构成、知识资本的培育、筹措、分配、运营及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三是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应引导企业的长期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一方面,企业应把培育知识资本作为理财工作的内生性要素来看待;另一方面,财务在运作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四是确认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行业信益等级制,通过等级制区分全国性的评估机构、地区性的评估机构,并与其权责相结合,以动态的信益等级打破地区性的垄断,充分发挥无形资产评估机构的作用。

    2.完善无形资产价值估价体系。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资产的评估大致有三条途径,即成本途径、市场途径和收益途径。无形资产的创制成本与其创造的收益水平往往对应性较小,采用不同的途径,如分别采用成本途径和收益途径进行评估,所得出的评估结论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可能的条件下,要尽可能采取多种评估途径进行评估,把成本途径、市场途径和收益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各种评估途径的结论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3.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评估对象的基本要求。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现行市场法、清算价格法及数学方法,只要综合使用各种评估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财政部已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但该准则仅属于评估的具体准则,重点规范了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评估结果的披露,对评估师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等基本要求以及在评估和评估披露中评估师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规范,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应由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及资产评估具体准则指南和咨询意见等多层次组成,从而形成我国完整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4.评估计价范围的界定。合理的对无形资产计价,在各种无形资产形成或取得的过程中,最基本的计价原则应当以成本性支出作为基本估价的价值,但是计价原则由于没有考虑无形资产在使用期内所能提供的效益,而是直接根据自创过程中各种费用的资本化的实际支出,外购过程中的买价及有关费用的实际支出,作为其估价价值,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考虑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在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按各种无形资产使用后在若干年内可能实现下的收益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其估价价值,这就考虑了该项资产的价值与收益的密切因果关系,如企业购入某项专利技术用于扩产增收或降低成本,若该专利技术缺乏适宜的市价资料,或不适宜用市价确定其价值,则可按其未来所能提供的销售净额或成本降低额的净额作为其估价的价值,以适应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计价,此外,还可以考虑技术寿命计价方式,如果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无形资产是由许多具有不同技术寿命的个别因素组成的混合体,或是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导致其效率主要是由其技术寿命决定的,则该项资产的计价,应以其技术寿命作为主要的、决定性的衡量标准来确认其价值。与有形资产产权权益相比,在把握无形资产产权权益认定的法定原则与方法时,应特别注意其以下5个方面的因素:成本、效益、周期、期限、程序。

    5.评估参数的匹配。各个评估参数的选用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遵循统一的原则。各个参数应保持财务内涵的统一和计算口径的一致。收益额的种类和折现率的选用尤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匹配,不允许财务概念上的交叉和计算口径的差异,否则将导致误评。评估操作中一般应先选定预期收益额的种类,然后按所选用的收益指标的财务概念和计算口径选用与之相匹配的折现率。

    6.评估管理的法律支持。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化、有序性的工作,因此必须法制化,以法定规范要求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具体来说主要应建立以下法律规范:对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及评估系统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法律性和政策性强,必须由合法的专门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从而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要有统一的、明确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定,从而使管理工作法制化。对无形资产的认定和公布出必要的规定。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责任做出明确化的规定,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的全球化、管制的解除和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导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生存和增长,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组织的重构和持续的创新。组织重构导致无形资产替代有形资产,创新活动则通过无形资产投资来实现,从而使得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及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鉴于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应当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S].2001.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无形资产; 产权维护; 资产评估; 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17-0026-03

2014年12月29日,国务院研究同意并转发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8家单位联合起草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这一计划“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申长雨,2014),这标志着我国无形资产领域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上升到前所未有之高度。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更进一步为中国经济新形势下无形资产产权维护的拓展深入和无形资产价值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奠定了明确的目标方向和原则性框架。因此,可以客观判断,当前我国无形资产领域的产权确立与维护问题紧随着宏观经济大势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一、无形资产产权维护与资产评估的内在联系分析

(一)产权维护和流转的市场要求引致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衍生与发展

1.无形资产评估业务:衍生于我国国企无形资产产权维护与流转的探索阶段

资产评估业务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指令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渐进式改革中衍生而来。1988年颁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作为我国第一部规制企业权责边界及其运行规范的法律文件,其规定的“法人资格与经营权的法律授予”给我国国有企业资产保全、资产运营效率和资产产权维护等方面的管理问题带来了直接影响和重大改变。

与此相对应的是宏观层面对资产评估工作规范的探索性制度供给。1991年,我国“资产评估领域的第一部工作制度规范《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正式颁行”,无形资产作为重要对象得到了明确的评估规范指引。《办法》第六条列明“无形资产属于国有资产评估范畴”。《办法》第三十条对无形资产评估进行了分类规范指引:“主要依据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规定应区分外购、自创或拥有、自创或拥有但成本不能确定三种不同来源分别进行价值评估和具体认定。”

2.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开启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时期的第一部业务准则

回顾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发展进程,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的率先规范深刻反映出市场经济竞争中无形资产产权维护对价值估定和价值鉴定的迫切现实要求。

《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1)》作为我国资产评估领域准则化规范建设的第一次成功探索,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进入到全新的准则时期:“在无形资产评估准则(2001)基础上,2004年财政部出台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准则的层次性体系初见雏形”。2007年,“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的正式设立”是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设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顶层设计革新,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建设方式由“需求驱动式”向“准则体系一体化”国际经验的根本性转变。而评估准则委员会率先展开修订并完成的第一个业务准则同样是《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8)》。

(二)资产评估通过价值发现有效维护了无形资产产权权益

专业化、规范化的资产评估行为“以其特有的价值发现与价值鉴定功能维护资产产权所有者利益与市场交易秩序”。以青岛啤酒厂1993年在香港申请上市为例,根据青啤以商标为代表的一揽子无形资产的经济特质与预期收益判断,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最终依据“收益现值法与超额利润法分别估算结果取算术平均值确定这一揽子无形资产评估增值20 914.02万元”。商标等无形资产作为持续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元素,在日常经营中无法进行价值确认,正是通过IPO环节资产评估获得了重要的价值发现与鉴定,从而维护了“产权所有者青啤的当然利益”,也为股权定价提供了更恰当的价值基础。

二、创新经济新常态下的无形资产产权维护新常态

以“创新”为根本特质之一的“经济新常态”必然通过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等各种不同的创新方式以开拓更低耗优质的新经济领域、开创高附加值的新价值增长点,而这些最终都将以企业无形资产的创新与创造为关键载体和主要依托。于是,“创新经济新常态”下必然引致无形资产产权维护与流转的新常态。

(一)创新经济新常态对无形资产产权维护的影响

“创新经济新常态”下,无形资产的创新支出核算与产权价值确认将成为备受关注的关键性问题。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各大专院校和不同层次的企业都会激发出更大创新热情、进行更多研发投入或其他创新投入(如销售网络创新),这无疑将促成我国各类无形资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共同提升,但其产权价值的确认也将更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我国“创新经济新常态”是在坚持对外开放协作中有序向前发展的(由“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命题可见一斑),于是企业在跨国贸易、跨国并购等经营活动中必然面临更多复杂情况下无形资产及其价值的海外维权问题。

(二)无形资产产权维护新常态的特质

1.无形资产产权价值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波特,1996),而“企业的差异性与不可替代性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价值的差异性与不可替代性”(汤湘希,2002)。这既在企业合并中得到集中体现,又充分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具体业务流程层面当中。

在研发无形资产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方面,华为和海尔等公司堪称楷模。如“华为公司2014年申请国际专利以3 442件位居全球公司第一”,这正是华为能够持续创造超额收益而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根本基础所在。再回顾2014年阿里巴巴溢价27%收购高德软件以拓展其战略目标的APP软件开发、2013年双汇溢价31%收购美方猪肉行业公司Smithfield Foods以拓展美国市场等,这些并购案例当中的高溢价正是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价值决定性支撑作用的货币化体现。

2.无形资产产权及其价值认定的范围不断拓宽

与无形资产评估准则(2001)相比,无形资产评估准则(2008)的修订,在无形资产产权维护的定位和范畴上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拓宽。其一,前者在主旨上只笼统陈述为“规范评估及相关信息披露”,缺乏目标导向;后者则明确“宗旨在于有序维护评估各相关方之合法权益及社会公众利益”,因而亦可表述为“对无形资产产权及其价值的有序维护为宗旨”。其二,后者明确增列了“销售网络、客户关系、合同权益等具体项目”,由此显著拓宽了无形资产评估边界与评估对象。

3.无形资产产权及价值认定的准确性与连续性已成为现实要求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2008)对无形资产产权及价值认定的准确性提出更高要求:在业务执行的方法运用上,增列了“结合评估目的、市场条件、评估对象情况等因素以恰当选择价值类型”的原则要求,并特别强调了“应合理考虑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状况、经营条件、市场状况、产品生命周期等相关因素对估值的潜在影响”;增加了对“所获取信息充分性”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合理利用专家工作”方面,从“考虑专家工作的合理性、客观评价专家意见的独立性专业性及恰当使用专家意见”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要求补充。

无形资产产权及价值认定的连续性已成为客观现实。“王老吉商标冠名权之争”事件充分反映出无形价值持续性认定的重要性。这个案例表面上看起来是商标所有权方与商标使用方由于租用契约不完备引致的法律问题,实质上商标价值的认定及其动态变化未能得到充分恰当的货币化反映才是问题与冲突的关键所在。要有效破解类似纠纷,没有比连续、客观的商标价值认定记录更好的证据来合理界定、分割商标所有权方与商标使用方各自的产权利益维护边界。

三、我国无形资产产权维护新常态下的资产评估深化改革建议

(一)顶层设计: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制定模式向联合制转变的革新

从无形资产评估的微观价值与宏观影响来看,采取多部委联合制定模式可取得更好的制度设计成效:至少应在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证监会、银监会与国家统计局五部委的合作下开展并持续完善评估准则体系(尤其是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建设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的直接制定与牵头实施规划部门,可代表政府层面战略要求,指引评估准则在无形资产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从业务流程层面提出许多有益的具体规范要求;证监会的参与将为无形资产价值评定与估算提出资本市场层面的监督管理要求,将有效降低资本市场中包括上市公司、资产评估机构等各利益相关方在内的运行成本,有助于资本市场更顺畅的价值流转与资源优化配置;新兴金融业务引致金融监管部门参与资产评估顶层设计已成为必行之客观形势,银监会的参与为无形资产金融支持政策、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新兴业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的顶层设计平台;国家统计局将在资产评估准则的制定机制中提供宏观经济统计的价值化计量指引,并为微观领域资产价值评定与估算服务提供具体的规范化要求。

五部委应在财政部推动下建立长效沟通、协作机制,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拟定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在“创新经济新常态”下科学定位、总体建设目标与建设规划等框架要素,具体落实则可由财政部下设的“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联合中评协下设的“评估准则技术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在广泛组织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界专家充分总结我国实践经验、适度借鉴国际前沿经验的基础上,按时间表分阶段完成准则具体内容的起草和后续修订工作。

(二)准则协调:无形资产的评估准则与会计准则应有机衔接、相互配合

在“创新经济新常态”下,无形资产评估的理念与目标就不能再停留在特定时点或静态评估的固有层面,而要向动态、连续性的价值评定与估算层面发展。这一根本性评估理念之革新,需要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有机衔接与配合。

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规范应向更为公允和对称的双向价值评定与持续计量方向发展,不仅仅是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再估定并确认记录,在信息充分可靠、市场价值大幅上升、资产评估机构给予可靠证据的情况下也应合理确认无形资产价值的客观增加。

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规范的内容应进一步拓展,并以会计领域对“资产”的内涵定义作为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相衔接、相一致的基本桥梁:充分反映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无形资产类经济资源之可靠的、最佳估计之数量化金额。

(三)规范创新:加快制定无形资产其他领域指导意见并适时形成统一指南

我国目前已颁行的8项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中指引无形资产领域的只有“商标权”、“专利资产”、“著作权”3项,相比当前经济发展对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与产权维护的现实需求,我国无形资产领域指导意见处于制度供给明显不足的滞后态势。应加快无形资产其他领域指导意见的制定实施以适应无形资产价值与产权维护新常态的客观要求,从无形资产的评估定义与评估准则指引出发,指导意见应以无形资产具体经济特征为基础,以其“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为线索,以客观的评估方法应用与充分披露为规范展开。

随着无形资产其他领域指导意见的逐步出台和规范领域的有序拓宽,在无形资产评估理论与业务实践成熟到一定阶段(如知识产权强国之目标初步建成),即可以考虑适时建构无形资产评估统一指南:以建立一个逻辑较为一致、体系较为完整的执业指导与操作规范为目标,将前后出台的各类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兼容并蓄于其中,从而引导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规范制定模式由“规制导向”逐步向“原则导向”迈进。而“规制导向”逐步向“原则导向”迈进的变革方向,正是欧洲评估准则、国际评估准则演进变迁中的成功经验之一,同时也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以及中国会计准则变迁中共同的制度选择路径。

(四)质量控制:建立对无形资产评估师与事务所两个层面的专门要求

1.执业评估师专业胜任能力层面的质量控制要求

其一,在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的考试内容中,可由目前的五门增加至六门,即增加《无形资产评估实务》,这有利于在无形资产评估领域的执业素质与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其二,在后续教育中,应尤其重视无形资产评估领域的后续教育,以帮助评估师保持并不断提升与我国无形资产发展战略、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执业能力要求。

2.无形资产业务在评估事务所整体层面的质量控制要求

依据《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指南》的要求与当前无形资产评估规范相对滞后的客观现状,在事务所层面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体系,从人力资源制度与重大事项集体决议方面入手建设,这可在“具有证券评估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中率先试行探索。

事务所应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方向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与激励制度。我国“创新经济新常态”必然催生大量新形态的无形资产评估委托业务,这将成为评估机构激烈竞争的业务新领域,事务所应通过制定与其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政策以不断提升竞争力、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

事务所应设置无形资产评估业务重大事项的集体决议制度。事务所内部建立以首席无形资产评估师为首,以无形资产评估团队骨干力量为主体的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咨询委员会(有条件的可以增加法律顾问等),通过委员会对重大事项的表决有效控制执业质量重大风险。

四、无形资产领域资产评估业务的展望

随着无形资产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处于前所未有之重要位置,无形资产领域的资产评估也将呈现出繁荣景象。创新经济特征将引致无形资产尤其是创新类无形资产微观创建的持续快速增加,无形资产评估不仅将面临更多创新形态、价值实现方式多元化的评估对象,更要在执业活动中恰当处理评估价值越来越巨大、评估价值的边界越来越复杂化的评估难题。

从对资产评估整个行业的发展影响来看,由于无形资产产权价值的认定维护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鉴定、对外开放等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主要方面,无形资产评估执业行为及其规范将作为一个急先锋的重要角色引领资产评估行业在经济新常态的新时期实现新发展和新突破。

【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R].2014.

[2] 国务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S].1991.

[3] 冯晓明,刘宇,于磊.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会计之友,2014(20):40-43.

[4] 刘芳芳.尉京红.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的比较[J].财会月刊,2011(1):76-78.

[5] 张国春.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评估新发展[EB/OL].中国资产评估,2015-02-15.

[6] 青岛啤酒上市公告书[EB/OL].和讯网,1993-08-27.

[7] .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新机遇[EB/OL].新华网,2014-11-10.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形资产评估;现值;收益法:差额法

一、无形资产评估概述

1.无形资产评估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8)中指出,无形资产是指受特定主体所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里指出了无形资产的特性:无实体性、垄断性、收益性、不确定性。

而无形资产评估就是基于某一特定的日的,遵循一定的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在未来某一时点(评估基准日)对无形资产的价值做出评估。

2.无形资产评估的前提和对象

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其价值处于时刻变化之中的,评估时需要以基本假设为前提,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合理性。根据无形资产的特性,当前在经济环境中比较适用的基本假设有公开市场假设和继续使用假设。

在有了评估的前提下,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才会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两种情况下会发生无形资产评估业务:一是无形资产的拥有者或控制者将无形资产的部分或全部产权进行转让交易或对外投资,这种情况下评估程序一般比较简单,无需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剥离;二是企业整体或部分产权发生变动时,例如破产重组、股份改制、并购等,这种情况下的评估程序一般比较复杂。

二、无形资产评估的必要性

1.现代化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市场的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伴随着因无形资产产生的侵权案例也日益增多。为了有效的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就需要一个具体权威的评估性准则来制衡人们的行为。因此建立一个公正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防范资产流失

随着企业股份制改、合作、兼并不断发生,无形资产的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如果企业还未意识到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性,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保护,那么其他企业就很容易侵占利用该项无形资产,从而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损害企业整体价值。因此科学合理的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自身价值充分认识,同时可以防范企业资产流失,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渐加快,企业若想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仅仅注重有形资产的开发利用。而注重无形资产的价值不仅能够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整合企业的资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运用

1.收益法的原理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中规定了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日前,收益法是评估无形资产较为常用的方法。收益法就是借助一定的折现率将无形资产产生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从而确定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收益法的基本假设前提是转让或投资能够为拥有者或控制者带来超额利润或是垄断利润。

2.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方法

(1)直接估算法

该方法适用工单项无形资产的评估,其产生的新增效益能够单独计算,则可以通过无形资产使用前后的收益变化情况对比分析,确定无形资产产生的新增收益。根据无形资产附着性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单独计算某一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新增效益,那么就无法使用直接估算法计算无形资产的价值。

(2)间接估算法

无形资产通常是需要附着于有形资产及其他无形资产才能发挥其同有的功能,因此剥离出某一项无形资产的可操作性很低。那么就需要运用间接估算法来确定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

(3)分成率法 运用分成率法确定无形资产创造的超额收益,是国际技术贸易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分成的基数一般为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虽然在理论上讲,销售收入分成率本身很难看出转让价格是否合理,而销售利润分成率则可以加以判断。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销售收入分成率较为普遍,主要因为销售收入的客观性较强,而销售利润不易控制和核实。因此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一般较少使用销售利润作为分成基数。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4)差额法

所谓差额法就是指将无形资产产生的综合收益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再将其获利能力量化的一种方法。采用差额法时企业无形资产的获利能力应当比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要高。评估程序一般为:一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无形资产的产品进行盈利分析;二是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产占用情况;三是对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等数据进行收集。

“差额法”基本公式如下:

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经营利润一资产总额×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

注意:此公式计算的是无形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还需要借助折现率折算成当前时点的价值,这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四、结语

当然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无法真正运用几个数据就能够准确量化的,它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外在的含义。因此评估无形资产价值时,还需要根据无形资产特有的性质,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得出最为合理准确的评估结果,使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正伟.浅谈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3(02)

[2]吴军,张斌.收益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nn9(11)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范文第4篇

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对其价值的评估进而实施有效管理已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一、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必要性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非物质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从价值创造层面看,无形资产是指由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等实践所形成的非物质状态的价值创造来源,具体体现企业的探索能力、组织资本换个人力资本三方面。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其进行科学准确评估十分必要。

(一)完善企业资产管理的需要

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下,以财务报告为引领的资产评估已成为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对有形资产的评估、管理与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有效的制度、方法和程序,其资产量在相关财务报告中已得到了充分的揭示。也就是说,企业对有形资产普遍具有明确而直观的认识。但是,对无形资产往往比较含糊。一个企业到底有哪些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量究竟如何,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一定十分清楚,一些企业很可能形成无形资产管理的盲点。因此,从完善企业资产管理、保持企业资产完整性的角度看,就需要充分揭示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全部资产的真实价值,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使之规范化。所以,对无形资产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提供企业发展信息的需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营者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管理,而决策和管理离不开对企业的充分人了解。对企业信息掌握的越多、越准确,做出的决策才能更“贴身”。而无形资产涉及知识产权、商标商誉甚至企业文化等诸多领域,其价值本质事关企业的创新能力、资源利用状况、可持续发展潜力、管理水平高低等方面。所以,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不仅是提供企业发展有关信息的需要,而且可以发现企业在资产管理中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资产利用程度是否充足、资产所创造的效益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有利于经营者对无形资产投资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开展企业资本运营的需要

资本运营在21世纪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谁能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谁就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所以,资本市场将是企业间展开竞争的又一高地。按照发展规律,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开展资本运营必然是以无形资产为先导,实现低成本扩张。而要保证企业改制、合资、合作、联营、兼并、重组、上市等行为的合理性,就必须对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全部资产的现时价值进行正确评估,以摸清家底,便于正确决策。由此看来,企业开展资本运营也必须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四)激励投资者信心的需要

无形资产价值一经评估确定,不但能够推动企业规模扩大、效益增长和经营风险分散,而且能够使金融市场对企业的现时价值和未来发展能力有更为正确和积极的认识,便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高企业与投资者的交易机会和效率。

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

(一)成本

任何资产的取得都具有一定的成本,无形资产也不例外。由于无形资产自身的特点,相对有形资产而言其成本确定更加困难。在企业中,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较易确定,自创成本的计量比较困难。因为无形资产的创造与其投入、失败等密切相关,在其创造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不具有横向可比性,为之付出的创造发明成本、法律保护成本、发行推广成本等很难准确确定。一般来说,无形资产的价值应该包括其创造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成本,但评估值不一定与其成正相关关系。

(二)收益能力

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是指无形资产在一定期间为企业所能够创造的经济利益的大小。一般来说,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应该与其价值成正比,这里的价值与其投入的成本不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一项无形资产在环境、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获利能力越强,其评估值越高;获利能力越弱,评估值越低。有的无形资产,尽管其创造成本很高,但不为市场所需求,或收益能力低微,其评估值就很低。

(三)使用期限

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是指其能够产生收益的预计时间期限。使用期限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该无形资产的先进程度,无形资产在技术上越先进,领先水平越高,在短时期内没有被取代,则使用期限越长。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受保护期的长短,受保护其越长则使用期限越长。如专利技术等。从价值角度看,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其创造收益的年份密切相关。使用期限越长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利益就会越多。所以,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是影响评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

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技术属于科技成果范畴,其科学价值受使用的条件、成本、环境、以及其他创新技术的影响较大。如果运用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条件,使用成本也较低,对使用环境要求也不高,且受其他创新技术的替代可能性较小,那么,运用该技术成果的风险性就越小,垄断性则越强,在较长时期内无以替代,则科学价值越高,发展前景越好,使用期限越长,所获得的超额收益能力越强,其评估值就越高。

(五)使用方式

无形资产的使用方式一般包括自创、购买其所有权和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合作、合资等多种方式。影响到其价值评估的方式只包括自创、购买其所有权和一定期限的使用权三种方式。自创成本、购买价格直接关系到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一般来说,自创成本和购买成本高,其评估值也高。反之则低。在现实中,同一项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的评估值要高于使用权转让的评估值。

(六)市场供需状况

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也属于商品范畴,其价格难以摆脱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其资产评估同样也产生着直接影响。对于可出售、转让的无形资产,其评估值随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就市场需求而言,市场需求越大,其出售、转让价格也越高,则评估值就越高;市场需求越小,其出售、转让价格也越低,其评估值就越低。

(七)费用支付方式

对于通过技术市场转让的无形资产而言,不同的费用支付方式对评估价值的确定有着直接影响。无形资产转让时,如果费用采取一次性支付,则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和投资后的经济风险一般由买方承担,此时的评估值就应该坚持审慎原则,以双方交易价格为准;如果费用采用多次支付方式,由于支付期限较长,未来风险较低,评估值就应该高于前者;采用技术入门费加上收益提成的支付方式,其评估值居中;如果采取无偿使用收益提成的方式获得,则其评估值在几种方式中可以采取最高值。

三、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目前采用的主要有市价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

(一)市价法

即市场价值法,是按照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无形资产价值的方法。一般根据交易双方达成的价格确定其评估价值,或者依据交易双方协定的以收入百分比计算其许可使用费确定其评估价值。适用于专利、商标和版权等。这种方法简单,但差异较大。由于大多数无形资产是独一无二的,并不具有市场价格范例可供参考,交易价格难以确定。有些是与其他资产一起交易,其价值很难单独分离。所以,市场价评估结果差异较大。

(二)收益法

即是根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其价值的方法。该无形资产所能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按交易时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实价值。问题的关键是在经济市场波动的条件下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在金融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采取适当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所以,不同时期评估的价值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由于同样存在着难以分离某种资产的经济收益问题,未评估会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收益法仅适用于商誉、特许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当某种技术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时,其资产可能不存在经济收益,因此不能应用此法进行评估。

(三)成本法

该法是依据替代或重建某类无形资产所需的成本来确定其价值的方法。这一方法吸收了有形资产市价法和成本法的传统方法,比较直观,适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对能够被替代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计算多采用此法。但由于受某种无形资产能否获得替代技术或开发替代技术的能力,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经济收益很难确定,此法在应用上也有所受到限制。

鉴于各种方法的利弊,在应用时应借鉴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和创新,使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更加科学完善。

四、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程序

(一)明确评估目的

首先要明确无形资产评估的目的,解决为何而评估的问题。因为有的只有在特定的评估目的下才能成立,评估的目的包括以企业成本费用的摊销为目的,以与其他企业合营作入股为目的,以清算资产或拍卖为目的,以法律案件诉讼索赔为目的等。

(二)摸清无形资产状况

一是确定无形资产的存在。由于无形资产是无形的,没有确定的存放位置和场所,甚至没有记载和明细账,只是有共同的感知,所以平时容易被忽视。因此,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应认真考察企业是否存在无形资产,应该进行逐项登记,将其列为评估对象之一。二是确定无形资产的种类。对确实存在的无形资产应明确其具体种类,即是属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还是属于软件等,同时要界定该项资产的归属以及是外购的还是自创的。三是界定无形资产的有效期。一般情况下,由于无形资产不具有有形实体,如果不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其有效期。但在科技发展的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类无形资产随时都有可能被新的发明创造所淘汰,使得其寿命期限、有效期或受法律保护期缩短。为此,在进行资产评估时,需要对其有效期或剩余寿命作出鉴定与判断。

(三)制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方法

无形资产评估方案是指导无形资产评估具体实施的工作计划,通常由主持评估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根据资产的评估目的、范围、无形资产状况等制定。评估方案包括评估的目的、评估的对象、评估的方法、步骤和程序等内容。

(四)搜集、整理评估资料

评估方案一旦确定,就要根据方案搜集评估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评估所需资料包括现行的法律文件资料、成本资料、效益资料、无形资产使用期限、技术成熟程度、转让内容、市场供需情况、行业盈利水平等。对所搜集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鉴定、分析、筛选,可以作为评估依据的,由评估人员按所确定的评估方法进行计算评估值,形成初步评估结果。

(五)编制评估报告

无形资产增值评估范文第5篇

一、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无形资产管理认识不足

无形资产的无实体性决定了其功能不能在感性上直观反映出来,只能存在于观念中,因而无形资产极易被忽视。作为企业的经营者,由于国有企业改制前无形资产的状况优劣及是否完整、安全与其经营业绩评价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发生无形资产流失时短期内也不会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经营者对无形资产缺乏关注,其现实表现为淡薄的无形资产保护意识、保密意识和缺乏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无一界定的规范可依,会计方面的问题难以处理,因此,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准确性和完整性心存疑虑,影响了财务人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甚至于把无形资产视作可有可无的项目。据国际资产权威评估人士统计,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的4~5倍,一般一个国有企业可拥有无形资产达30项左右。然而由于无形资产一般不存在实物形态,加之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一些管理者思想上只把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作为财产加以重视,虽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远远高于有形资产,但多数国有企业对无形资产认识淡漠,导致多渠道流失。多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都能精确计算出国有企业在广告、市场营销或培训等方面投入的支出,却很难说出国有企业品牌、研发、知识产权和客户关系的投入。据统计,至1993年底全国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近4000家,仅有少数企业对商标、专利这种显性无形资产予以折价计数,多数国有企业对包含经营模式、商业秘密、商誉等无形资产均未进行整体评估作价。2003年前后,哈尔滨市对12家国有商业企业进行改革转制,虽然也委托了评估中介机构评估,但评估只针对有形资产,而这些企业的商标、商号等无形资产均未计入评估值。对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还表现在中外合资经营过程中。很多国有企业由于商标价值观念淡薄,造成国有企业的商标让外商无偿使用的结果。山东省的一项调查显示,1998年底该省共有外资企业4204家,真正对商标权进行评估并作为中方资产进入合资企业的却没有一家。

(二)缺乏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无形资产是国有企业拥有的全部非物质性资产,其价值无法用普通的会计方法来衡量。有些来自国有企业外的无形资产价值能够得到确认,而在国有企业内部生成的无形资产价值则常被忽略。长期以来,许多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保护不力,轻视对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计划经济下的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和处置权。企业负责人对企业资产的增值或流失都不承担任何责任,只抓生产,不问资产管理。由于对企业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因此更谈不上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一些企业连知名厂商名称的无形资产作用也视而不见,而去盲目地追求新、特、奇的名称字号,使企业多年树立的良好流通形象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介绍经验、举办新技术展览时往往会在无意中泄密,或是有关技术资料、货源渠道、营销方案、会计数据等因保管不妥而被窃取。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尽管无形资产得到了初步认识,但是,许多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管理企业的系统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缺乏资产管理经验,仍不了解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内容,更没有无形资产应用和保护的经验。他们对品牌商标、商业信用、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的法宝缺乏认识,对待企业无形资产还远不像对待其它资产那样重视管理。多数国有企业只是在遇到诸如购并等危机时才会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或管理,很少有国有企业对其进行战略性或系统性管理,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在会计账表和各种管理软件中也几乎没有反映无形资产的状况。

(三)无形资产管理的方法不科学

随着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推进,如何保护无形资产、防止无形资产流失、规范无形资产管理、提高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每个国有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多数国有企业没有无形资产的指标和奖惩制度,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处于失控状态。在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很难见到对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即使有,也是停留在文件上的表面字句,根本没有落到实处,也确实无法落到实处。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只是孤立地认识,单项地利用和管理。商标使用中吃了亏,就开始重视商标管理;商业信誉方面有了教训,就把精力转到了挽救企业信誉上;了解到企业文化建设有益于企业发展,就去照搬其它企业的一些做法根本没有从企业实际出发,没有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研究无形资产的发展和管理,严重缺乏科学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根本谈不上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整合与优化利用。由于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开发、专利使用、商标保护、文化建设等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因此无形资产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大的收益。这又反过来挫伤了国有企业管理和经营无形资产的积极性,管理方法的不科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人才的流失,企业家、技术人员“跳槽”带走国有企业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后受雇于其它企业或自立门户等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这些流走的人才也往往将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及客户关系等难以控制的无形资产一起“流动”到新的单位,不仅形成了新的竞争关系,也使国有企业相关无形资产价值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曾有一例:驻豫某军工企业的研究所凭借军工优势,在民用领域开发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市场销量稳步提高。因人事管理出现问题,一年内有近二分之一的技术骨干“跳槽”,离开了该企业,造成新开发的系列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的市场信誉急剧下降,对企业的效益影响很大。未曾对该企业进行专项评估,所以无法得出准确的企业损失程度,但因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科学,人才流失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是明显的。

(四)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我国的会计法规和制度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过于谨慎,是造成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整体规模小和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若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要求的条件对企业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则企业的人力资源、网络资源、绿色产品标志使用权、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都不予确认,而且,该准则对企业自创无形资产存在排斥,对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不管是收益性的还是资本性的,规定一律计入当期费用,造成了企业无形资产规模的缩小。我国的《公司法》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要素和作价比例有硬性限制,在某种程度上使有关的无形资产产业化受到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对无形资产的保护立法还不够完善,《国有企业财产管理条例》中只对有形资产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据,缺少无形资产的相关条例。在资产评估方面,我国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和程序,缺乏有效的行为监督和约束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有企业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必须纳入评估范围。但关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评估在我国并无成熟的标准,评估结果也往往难以反映国有企业的实际价值,而且对这些无形资产评估值的会计处理方式和作价依据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具体操作上容易引起歧义。评估价值动辄数十亿,但交易价格却有价无市。2002年初,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给“三九”商标定价82.08亿元。6月,三九医药公司董事会通过三九集团以17枚“三九”系列商标所有权抵偿债务62320万元欠款行为却引起市场极大不满;曾被认定价值26个亿的某知名家电产品品牌,在一宗资产转让的交易中权威经管部门仅承认其价值为8个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管理不规范,评估标准不完善,评估值精确度不高。这些,最终都会给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经营和增值带来不良影响。

二、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策略

针对国有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于目前国有企业租赁、转让、兼并等一系列的改制行为,国有企业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改制过程中,公平、公正、客观、完整地评估国有企业无形资产;借改制契机建立与健全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系统;加大无形资产投入比例,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注重无形资产运营,增强企业活力。

(一)重视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

实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推进,国家应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和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条例,在修订、补充已有法律规范的同时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条款。国有无形资产流失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应是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和程序。只有建立有效的行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黑洞,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特别地对重组、转让、租赁、兼并、收购、资产置换等经济活动频繁的国有企业加强监管。国有企业必须依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对企业的所有资产进行评估,对具不确定性的无形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评估的重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要对全社会公正、公平、公开地选聘最称职的评估机构,确保在国有企业改制活动中资产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公允。要针对改制企业成立由政府、金融、财务、专业技术等专家组成的临时国企改制资产再评估专家小组,让各方面的专家对中介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进行再验证。通过专家再验证和社会公示,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结果得到确认。

(二)加强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

加强无形资产核算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科学管理,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保护自有知识产权的必然举措。建立企业内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做好无形资产核算工作,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量及其变动,而且有利于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益,保障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国有企业可以对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心中有数,不仅为融资提供依据,还可在合资合作中成为资产作价的量化指标之一,避免估价损失。国有企业应建立无形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展无形资产的全面管理;应充分认识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加强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核算;应对企业无形资产实施日常监管,及时对无形资产的未来收益、经济寿命、资本化率进行评估和确认。无形资产的日常核算应本着“遵守原则,益于开发”的思想,制定适于企业行业特性和企业规模的企业无形资产核算制度,区分自创无形资产和购入无形资产,设立无形资产的分项账户。对于自创的无形资产实施项目化管理,对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如开发不成功,则将开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投入账户”;如开发成功,则按项目立无形资产单项账户,并要按收益期摊销。对于外购的无形资产,可根据该无形资产取得时的买价和有关费用支出情况按历史成本入账。当然,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价值会随着技术进步和企业生存环境变化而发生增减变动。所以,国有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无形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重新评估,以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作为基础,合理地调整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