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特色

在大力弘扬民族特色教育的今天,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成了每一位音乐教育者的必修课。要做到切实有效地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听起来是件容易的事,实则难度系数非常大,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快速融入到民族风俗习惯中去,学习和掌握民族特色,并能熟练地将其融入课堂。那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入地方民族特色呢?

一、教育者应将地方民族特色与音乐教材有机融合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教材编写中加大了民族音乐的比例。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更是无比丰富。在现行音乐教材中,选用的民歌数量有所增加,但限于篇幅,只能对少数作品进行介绍。民族音乐种类多样,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点,音乐色彩鲜明。

(一)充分了解和掌握地方民族特色

新一代的年轻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熟悉自己的地方民族特色,但却不一定熟悉目标学校的地方民族特色。所以,音乐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和村寨,全面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如果教师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工作,需要熟悉苗族习俗,掌握苗族山歌和舞蹈;如果教师在贵州安顺地区工作,需要熟悉布依族习俗,掌握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和舞蹈。如果教师在云南地区工作,需要熟悉彝族习俗,掌握彝族的民族音乐和舞蹈。因此,根据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不同,音乐教育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截然不同,这对了解和掌握地方民族特色增加了难度,但作为当代音乐教育者,必须具备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课堂的能力,用地方民族特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激情和兴趣。

(二)积极整合国标教材与地方教材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学习枯燥无味的“小蝌蚪”符号让学生头疼,但如果教师话锋一转,哼唱起大家都熟悉的地方民间小调,课堂顿时会一片哗然,或许学生还会跟着哼唱,挥着手,跳着舞,在快乐中贯穿国标教材教学内容,让学生轻松学习“小蝌蚪”。活跃了音乐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教育者应恰当地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在教学时,不妨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课堂,扣动学生内心那根弦,激起一片学习热情。

(一)巧借民间音乐调子,即兴填词,编一首歌

教师在教学时,将民间音乐五线谱写在黑板上,学生填写自己喜欢的词,小声哼唱,感受歌曲内涵,体验自己的音乐成果。也可以将自己写好的歌曲交换试唱。最后,让学生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点评。活跃、激动、振奋的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讲准备好的填词音乐演唱给学生,结束课堂。这样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轻松地落实音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巧借民间舞蹈,小组合作,织一支舞

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将民族舞蹈通过电视屏幕或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师生共同找出该舞蹈的几个基本动作,教师现场演示,学生练习,学会这几个基本动手。然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研究,编织自己的小组舞蹈,并给舞蹈具有艺术韵味的名字。最后,给每个小组展示的机会,现场表演舞蹈。教师做到轻松教学,学生轻松学习,达成设定目标,既学习了教学内容,也丰富了教学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融入了地方民族特色。

三、教育者应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人,成为能体验生活,奉献人生,体现价值的社会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感受和展示,是为了做贡献和创造价值。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地位学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一)巧借校园平台,举办音乐大赛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学成才的能力。音乐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展示,学生成果的展示是给予学生最好的表扬,教师要进行阶段性的汇演,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多地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进行形式多样的音乐大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成功地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建“快乐校园”行动计划的目的,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

(二)借助校园平台,举办舞蹈大赛

舞蹈是大型活动不可以缺少的环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部分,更是传承地方民族特色的有效措施。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是表现,肯定的方式是表现,通过教学,教师要组织大型舞蹈大赛,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进而展现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地方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史的精髓,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音乐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如何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第一,教师要掌握和熟悉地方民族特色基本内容;第二,教师要具备将地方民族特色融入课堂的能力;第三,教师组织开发文化交流平台,展示和传承地方民族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刑丽萍.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J].教育与职业,2005,(23):67-68.

[2]梁佶中.民族声乐教育中渗透民族情感教育的意义[J].四川戏剧,2005,(4):37-38.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 音乐资源 音乐课程 开发利用

桂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广西河池市的宜州市、金城江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兰县、凤山县、天峨县、南丹县及都安、大化以及巴马三个瑶族自治县,有着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但由于这里教育观念仍比较落后,音乐师资比较缺乏,音乐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严重制约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作为桂西北地区的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认真分析当前影响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问题,探索创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为桂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一、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资源概述

桂西北地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生活在这里的壮、瑶、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器乐等。

(一)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歌曲

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主要有壮族民间歌曲、瑶族民间歌曲、仫佬族民间歌曲、毛南族民间歌曲等。壮族民间歌曲按体裁划分主要有山歌、小调、风俗歌、叙事长歌,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山歌,主要集中在宜州、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巴马等县,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瑶族民间歌曲按题材分类有历史歌、劳动歌、情歌等,如广西大化的飞撒,巴马、大化、都安瑶族的撒簧,巴马土瑶、番瑶的浪希结歌,南丹瑶族的筵席歌等。仫佬族民间歌曲题材广泛,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古条”“随口答”“口风”三种。毛南族民间歌曲主要分为“比”“欢”“耍”“排见”“师公调”五大类。近年来,地处桂西北地区的河池学院在桂西北少数民族民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改编的瑶族民歌《天下有瑶就有爱》、仫佬族民歌《葡萄歌》、毛南族民歌《花竹帽》都曾获全国首届民歌合唱比赛金奖。

(二)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壮族民间舞蹈、瑶族民间舞蹈、仫佬族民间舞蹈和毛南族民间舞蹈等。壮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其特点是主题鲜明,舞步雄健,感情细腻而逼真。时而激昂慷慨、悲壮激烈;时而缠绵悱恻,诙谐活泼,充分体现出壮族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勇敢、乐观豪迈、刚毅倔强的民族性格特征,主要有师公舞、扁担舞、铜鼓舞、采茶舞等。由于瑶族各支系的族源、语言、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本支系特点的鼓舞形式,主要有铜鼓舞、猴鼓舞等。仫佬族和毛南族民间舞蹈多为祭祀性舞蹈,一般多在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分龙节等节日中表演。近年来,河池学院在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开发创作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如2005年至今,先后创作的壮族舞蹈《唱山歌》《甜蜜蜜》、瑶族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三)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戏剧主要有壮戏和调子戏。壮戏多是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歌颂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英雄和爱情,在艺术上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有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三种。调子戏又称彩调、采茶,主要流传于桂西北地区的宜州市和金城江区,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都是民歌、山歌和小调。

(四)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器乐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器乐主要有壮族民间器乐、瑶族民间器乐、毛南族民间器乐等。壮族民间器乐分为吹奏器乐、拉奏器乐、弹奏器乐和击奏器乐四类。瑶族民间器乐的产生、发展、使用与流传,以及器乐形制的形成,都与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紧密相关,最有特色的瑶族器乐是唢呐、扎绒和黄泥鼓。毛南族民间器乐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击奏乐,全由打击器乐演奏,又分单件击奏与多件击奏两类。前者有木鱼、小钹等单件独自击奏,分别用以伴奏念经腔、吟诵腔,后者有锣、鼓、钹等多件共同击奏,用于伴奏佛歌及其穿插的舞蹈或与佛歌轮番更奏;二是吹奏乐,常见为海螺独奏,穿插于佛事当中,用以通神;三是鼓吹乐,由唢呐、长号、海螺和锣、鼓、钹等合奏,主要用于开坛前、佛事间歇和出丧等场合渲染气氛。

二、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桂西北地区虽然有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但通过笔者多次深入环江、罗城、都安、大化等县调查,当前如果不做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将面临消亡的危险。而要保护和传承好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把它们开发成特色音乐课程引入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之中。然而,这样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在较落后的桂西北地区面临诸多问题。

(一)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观意识不强

2011年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弘扬民族音乐。作为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应加大力度对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适应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特色音乐课程体系,弘扬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事实上,这一指导思想并未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地方学校在开发民族特色课程时较少得到政府部门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再加上当地一些学校的领导及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开发的主观意识不强,总认为音乐是一门副科,对学生升学考试没有压力,没有必要太认真对待。长久下去,学校缺少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最终造成对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了解、途径不清晰、目标任务不明确等现象的发生。

(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能力偏低

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来完成,但根据河池市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县市的专职音乐教师很少,虽然城区的每一所学校均配有专职音乐教师,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主科教师用去教授其他课程。许多农村小学基本没有音乐教师,大部分本来是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后都被安排教授语文和数学等课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逐渐降低,加上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部分音乐教师只能教学生一些普通的音乐歌曲或者是自己熟悉的歌曲,不能胜任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谈不上如何开发地方特色音乐课程资源。

(三)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民族特色缺乏

近年来,由于国家、自治区及河池市先后出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文件精神,桂西北地区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开发民族音乐资源的重要性。如宜州市第一小学和宜州市第二小学,积极开展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工作,让桂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山歌、彩调走进音乐课堂,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传承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但开发出来的音乐课程缺乏应有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为开发内容过于单一,音乐课堂上仅局限于唱歌、跳舞,缺乏音乐课程与桂西北地区的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和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

三、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措施

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上述问题的影响,开发工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从而影响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一)发挥政府部门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保障作用

为传承和保护音乐资源,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应是当前地方学校积极参与的一项活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保证该地区的音乐课程开发能顺利进行。首先,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为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撑。其次,要成立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中心,专门负责搜集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资料,规划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方案,有计划地完成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整理与保护工作。最后,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音乐教师开发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为各地音乐教师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二)发挥学校领导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指导作用

桂西北地区各县市中小学校的领导应针对本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发挥领导在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指导作用。首先,要认真指导校内音乐教师制定相应的音乐课程开发计划,积极开展音乐教学教研活动,对桂西北少数民族特色音乐课程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开发。其次,要做好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指导工作,坚持音乐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音乐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将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资源运用到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最后,要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各种重大的节庆活动,如每年举行的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分龙节、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依饭节、广西南丹・丹文化旅游节,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凤山神奇洞穴国际探游节、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都安密洛陀文化旅游节、大化奇石文化旅游节、天峨红水河文化旅游节等。让广大师生通过各种节庆活动更直观地感受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民间舞蹈和民间器乐的魅力,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从而达到成功开发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音乐教师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主导作用

各级各类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主要由一线教师完成,因此,桂西北地区音乐教师理应承担起开发音乐课程资源的重任,发挥自身在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各地音乐教师要积极申请外出参加音乐国培计划、音乐区培计划等各种类型的音乐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参加培训活动了解国内外或区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丰富桂西北地区音乐教师的音乐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各地音乐教师要积极参与探讨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途径、课程体系、教材创编、教学模式等问题,制定特色音乐课程的具体实施目标。再次,各地音乐教师要虚心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主动邀请民间艺人为音乐教师传授桂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民族舞蹈等知识及技能,从而提高教师音乐教学的能力。最后,各地音乐教师应在民间艺人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努力将桂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按照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器乐等归类搜集整理成册,形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音乐教科书,供当地中小学校使用。这样,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总之,桂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丰富多彩,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各地学校领导及音乐教师的作用,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将现有的课程资源与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注:本文为广西“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科研课题“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C081)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2]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3]曾宏华,谢姿媚.广西少数民族音乐教程[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乐器;低年级课堂;葫芦丝

葫芦丝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乐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优美的音色、操作简单的优点,逐渐走进了音乐课堂中。一个葫芦被制作成乐器,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正是葫芦丝自身的特点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将民族特色演绎的淋漓尽致。人们喜欢葫芦丝那种具有穿透力的音色,在缠绵、柔和中传递一种民族特色,也正是为了让这种民族特色更好的传承下去,逐渐将其引入到低年级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洗涤身心,激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学习热情,全身心投入其中,提升学习成效。由此看来,加强民族乐器葫芦丝在低年级课堂中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葫芦丝乐器概述

葫芦丝是一种云南地区衍生出来的民族乐器,主要是由一个葫芦和三根主管组成,簧片发音。葫芦丝自身的音色较为缠绵、柔和,穿透力极强,加之葫芦丝学习起来较为容易,广泛流传在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葫芦丝音域不宽,在实际教学中葫芦丝的音域为:低音在35#56#671,中音#12#234#45#56。一般情况下,葫芦丝并没有高音,只有音域较宽的葫芦丝才会有高音。我国葫芦丝的生产地主要是在辽宁、北京、云南和杭州等地区。国内的葫芦丝生产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差异十分明显。

二、葫芦丝引入到低年级课堂意义

葫芦丝作为一种少数民族的管弦乐器,引入到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能够从小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传承民族特色的意R,对于文化传承和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葫芦丝引入课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葫芦丝乐器的引入,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向往力,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拓宽学习范畴。借助葫芦丝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音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艺术审美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促使教育多元化发展,提升教学层次。葫芦丝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音乐课堂的资源,促使小学生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加深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其二,为了能够更为广泛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赋予民族乐器别样的特色,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到民族特色,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民族文化更为长久的传承和发展,让后人感受到葫芦丝自身的魅力,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引入葫芦丝可以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一批音乐爱好者,弘扬民族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葫芦丝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学生只有在学习感兴趣的事情时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其中,由于乐器本身价格较高,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买到合适的乐器坚持学习下去才是最根本的。乐器自身的学习难易程度同样是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因素,葫芦丝学习难度不高,两个月期间即可学会,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提升学习成效。

三、葫芦丝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训练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养成长久的音乐学习爱好。故此,根据素质教育改革需求,进一步将演奏、演唱列入到教育教学中,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强调了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音乐演奏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学生创造力和实践力,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学生想要学习葫芦丝演奏技巧,就需要学习葫芦丝的相关音乐学习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锻炼葫芦丝的演奏手型、指法和姿势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手型、指法和姿势。由于学生的手型可能存在太高或太低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正确的手型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观看和模仿,这样在葫芦丝学习中将事半功倍。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同样尤为重要,学生需要上身站直,目视前方。指法则是葫芦丝教学的难点问题,需要从低音5开始,到中音6结束,一个一个音练起,逐渐掌握指法顺序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学习活动。

(二)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的教学

在视唱练耳和乐理知识的教学中,由于需要学习到大量的理论知识,所以学生感到十分的枯燥,学习兴趣不高,音符学习中应该从低音5开始,到中音6结束,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分别吹几拍等均需要讲述清楚。学生在了解到相关乐理知识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多种技巧的组合训练

在葫芦丝演奏教学中,应该注意音头的控制,舌尖在上牙根上发出“ta”音后,持续吹起,争取吹16s后,音尾的舌尖到上牙根松开嘴角,防止“咕”音的出现,这样在葫芦丝演奏中才可以具备较长的气息,吹奏出更加丰富的旋律。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葫芦丝作为一种民族乐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更高的审美能力。葫芦丝在低年级课程教学中引入,除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以外,还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灵通.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J].考试周刊,2012,31(31):177-178.

[2]鲁艳霞.如何让葫芦丝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6,11(1):371.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外;器乐课程开发;若干思考 校外器乐教学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它与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意义。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校外器乐教学未能得到普遍重视,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安排中,器乐特别是民族器乐的教学内容所占比重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审美情趣和品质的培养,以及个性特长的发展。利用校外教育平台和优势资源,实施民族器乐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既能弥补现行中小学音乐课程结构的缺陷,拓宽音乐文化认知的视域,又能丰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满足学生特长发展需要,整体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品质。本文就校外器乐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索性思考。

一、校外器乐课程开发的缘由解析

1.器乐教学的课堂缺位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器乐教学应与唱歌、欣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1]民族器乐虽然被写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但它仅占音乐教育课程的一小部分。根据笔者长期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状况的调查,中小学生在器乐知识、音响辨别和体验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关于乐器的知识,主要靠图片展示、课堂讲解来传授。而作为教学主体内容的器乐作品的音响体验,则通过聆听欣赏来进行。除极少数学校外,大多数学校都选择了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课堂乐器,如口琴、竖笛等,至于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实践教学基本与音乐课无缘。可以说,民族器乐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课堂缺位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2.器乐教学的制约因素

“应试”压力导致音乐教学的边缘化。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主导着中小学教育的方向,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和教师一味强调文化课的重要性,视英语、语文、数学为“主课”,音乐课则成为点缀的“副课”,甚至可被随意挤占,改上文化课;家长们也将大量时间、精力投放于孩子的文化学习上,课外开“小灶”,报名上许多文化补习班,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思想观念和价值认知的偏误,制约了音乐学科教学特别是器乐教学的良好开展。此外,中国大班额的课堂建制和划一性的教学要求,客观上也难以落实器乐多样性的学习。再则,在升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一般也不愿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添置乐器类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只有小部分学校组建了民乐社团,购置一些乐器,让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加入其中,但是仅为参加区、市级组织的比赛活动而已,并无器乐教学的普及意义。

3.器乐教学的师资不足

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结构来看,不尽合理,教师大学期间大多是主修钢琴专业,主修其他器乐的很少。以无锡某个区音乐教师才艺展示(器乐类)为例,20多个节目中,演奏钢琴的占75%,西洋乐占10%,民乐占13%,还有2%为竖笛类,这一数据清晰表明了器乐专业教师的不足。中小学器乐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也成为影响器乐教学的重要原因,其压缩了器乐教学实践的空间。

二、校外器乐课程开发的价值认知

由于我国中小学校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弱势状况,无论是把学习乐器作为一种艺术修养的广大少年儿童,还是希望走上艺术道路的全国艺术类高考的绝大部分音乐考生,都只能够通过社会音乐教育的渠道学习乐器。作为校外教育机构的少年宫,自应承担起此重任,抓好校外器乐课程的开发便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

1.激发兴趣,提升音乐审美品位

器乐演奏是一项手与心共同参与的艺术实践活动,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校外器乐课程的开发不受时空诸因素限制,丰富多样的中国民族器乐和西洋器乐纳入课程体系已成为可能。各种器乐因其音、形、色的不尽相同,撩拨着学生的好奇心,以引起他们认识、了解民族乐器的意愿和兴趣。与此同时,生动活泼和形式多样的校外器乐实践学习活动,给予学生不一样的音乐感知和音乐体验,不仅丰富了他们对于音乐音响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增强了他们的音乐探美情趣。

器乐学习,不只是器乐演奏基本技能技巧的学习,更在于器乐学习过程中,学生音乐审美阅历和人文历史知识的积累,以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诠释作品,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品位。

2.培养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求

个体差异理论指出,人因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因素存在着智力差异。“智力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3]这里指出,后天h境能够激发未被显现的某种智力潜能。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是有差异的,比如音高、节奏的听辨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乐感等方面都因人而异;再如,学生在成长各阶段音乐能力和音乐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而大班额的音乐课堂教学很难兼顾学生的差异性,真正落实个性化教育,以捕捉智力强项,发挥优势智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校外器乐课程的开设为学生音乐潜能的激发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正视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分层教学的策略支持,满足了学生音乐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

3.搭建平台,增强文化传承自觉

吹拉弹拨等各种形式的民族和西洋乐器,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文明创造的成果。中外经典的器乐演奏曲目,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每个音符里浸润着民族情感和人文精神,每段旋律里折射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历史画卷。了解和认识各种乐器的过程,就是感知民族文化的过程;欣赏或演奏器乐作品的过程,也是体悟民族精神的过程。作为校内音乐教育的延伸,校外器乐课程的开发,无疑拓宽了民族优秀文化学习、认知的空间,使学生在多元民族音乐的感受中,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树立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提高践行自觉。

三、校外器乐课程开发的主要路径

校外器乐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学校音乐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其仍需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框架下,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音乐审美体验性、实践性为重的基本出发点,着力凸显校外器乐课程的个性化、乡情化特征,使之更具地域文化张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整体提升。

1.地方音乐资源的充分利用

校外器乐课程的开发给我们留下了选择、运用地方音乐资源的空间。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着7000年人类生活史、3100多年文字记载史和2500年建城史,拥有非常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江南水乡吴文化地区孕育的吴地音乐,有其鲜明的特色,自古以来,通常是用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来概括它的特点。它那如涓涓流水一般,清新亮丽,一波三折,柔韧而含情脉脉,和吴侬软语有相同的格调,有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将吴地民间音乐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引入、融于校外音乐器乐课程,给校外器乐教学活动注入鲜明的乡土特色和澎湃的艺术活力。古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随手一刮,则行云流水,清泉入耳。古筝的音色清丽委婉,与吴地音乐的格调极为吻合,也成为吴地民间音乐中深受人们青睐的乐器。结合“吴歌演唱”“古筝演奏”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内容,开展古筝教学,通过学习、认知、练习、表演等多种途径,使学生了解古筝的特点、属性和演奏技术技巧,并开展以吴地音乐文化为主题的多种艺术文化展演活动,丰富学生乡音乡情的审美感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这是校外器乐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向。挖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走“器乐课程开发与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之路,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优秀民族音乐的文化情怀,使他们在了解、学习家乡音乐文化历史与发展的过程中,树立传承和弘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与学校音乐及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

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是指普通学校课程设置中的音乐学科教学,校外器乐课程的建构需避免走入“两张皮”的误区,提高其与学校音乐学科教学的融合度,实现校内校外音乐教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机制优化和功能提升。根据“学科整合”新课标理念,努力推进其与学校音乐及相关课程的结合,如舞蹈、合唱、表演、器乐、绘画、阅读等。结合校内音乐教学模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方法,改变传统校外器乐教学中单一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同时拓展和优化校内外器乐教育课程资源、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外器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从而构建富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校外特色器乐课程,通过总结形成课程的示范案例,逐步形成“开发―参与学习、整合―优化学习、评价―推进学习”的校外器乐课程模式,为学生提供开放式、自主式、探究式的教学环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促进审美体悟的多感悟融合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詹姆士・莫塞尔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种体验不仅仅有听觉的参与,还有肢体、触觉等多感官的共同参与,多感官的融合参与,拓宽了音乐审美体验的通道,促进了音乐审美体悟的深度。校外器乐课程的开发,要着力于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在听觉、视觉、触觉、肢觉等融合中调动审美潜能,激活审美情绪,丰富审美体验,提高音乐学习的效果。如教授古筝曲《茉莉芬芳》慢板段落时,先让学生、品茉莉花茶,以生活情境导入,再组织学生聆听两首不同风格的民歌《茉莉花》,使其在对比欣赏中领略江南音乐的细腻委婉,充分体验“茉莉花香”的情景和意境。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调动了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等多个感觉系统,促进多感官融合运动,加之示范、模仿、对话、引导、评价、实践等多个教学方法运用,唤起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共鸣体验,达到审美能力的激发与提升。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巴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154-01

在我国古代,巴蜀艺术、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宋元时期是巴蜀古代戏曲音乐最为繁盛的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巴蜀的说唱艺术、戏剧声腔也得到了崭新的发展,民间歌舞、音乐极具当地特色,民国时期,四川音乐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为使四川当地的音乐、舞蹈特色得到发展和传承,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除了学习《大纲》中的内容以外,应当结合四川当地的艺术特色,使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舞蹈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具有四川特色的音乐舞蹈发扬光大。通过引入巴蜀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加强学生了解音乐所想表达的情感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1]。

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舞蹈的兴趣

在中小学艺术教育过程中,巧妙引入巴蜀文化艺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舞蹈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动力和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引入巴蜀文化艺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尤其是在进行舞蹈、音乐教学时,舞蹈律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听觉、视觉得到有效刺激。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音乐舞蹈综合素质,通过在课堂上融合舞蹈律动,能够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使音乐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二、舞蹈律动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身体会不自觉地会跟着音乐一起有节奏地律动,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舞蹈、音乐教学的时候,能够通过舞蹈律动引导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悟音乐。同时,通过引入巴蜀艺术,使学生通过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作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3]。

三、巴蜀艺术能够加强学生对舞蹈、音乐的情感理解

在四川中小学艺术教学中,通过引入音乐、舞蹈等特色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弘扬、传承四川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深化四川本地学习对音乐课程的改革,有效提升音乐、舞蹈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在舞蹈、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巴蜀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相关音乐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感,使学生通过音乐传递的方法感受到舞蹈和音乐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過聆听、讲解等方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了解到相关巴蜀艺术文化历史,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融入其中,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配合舞蹈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运用相关律动,感受巴蜀艺术的魅力,起到特色教育的目的[4]。

四、巴蜀艺术能够培养学生舞蹈和音乐的创造力

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学理念主要是强调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该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音乐、舞蹈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在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引入巴蜀音乐、舞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模仿,进而进行创作。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用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根据音乐中表现出来的声音,用舞蹈的形式模仿各种动物,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传播巴蜀艺术,使学生了解巴蜀艺术的历史和特点,在传承巴蜀艺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舞蹈的创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巴蜀文化艺术的理解,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舞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