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范文第1篇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小学音乐教育观念落后

应试教育在我国可谓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均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上。所有的教学安排和师资配置方面均以学生的分数马首是瞻,深深地陷入升学率的怪圈而难以自拔。在这种挂念下音乐课自然成了一门“副科”,甚至会取消音乐课的声音也时有耳闻,对音乐课的不重视使得音乐课时、上课条件以及师资力量都难以保障。很多小学会出现音乐课被“霸占”的情况,音乐课无疑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对音乐课的偏见,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的发挥。

2.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音乐课的不重视使得其师资力量的配置上也较为薄弱,很多中小学的专业音乐老师尚处于空缺状态,往往由一些具备音乐特长的老师代为行使音乐老师之职。而即便是有些学校配有专职音乐老师,但也存在着不够专业或音乐知识体系机构落后等问题。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而言,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进行系统完备的音乐教育更像是一N奢求。即便是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音乐教学的软硬件设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也因缺少专业音乐人才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3.音乐教学设施陈旧落后

音乐教学里不可缺少软硬件设施的支撑,如各种乐器、影音设备等。然而,当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却存在着音乐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的情况。很多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音乐教学器材匮乏。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个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音乐教育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有关小学音乐教育的相关软件研究开发较为滞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很多新的音乐教学理念难以融入教材当中,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的步伐。

二、进一步提高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内容囊括德、智、体、美、劳等内容,五育并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日渐显现,高分低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尽快转变观念,提升对音乐教育的认知,是摆脱当前基础教育尴尬境地的有力举措。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而且可以使其在接触各类题材的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进而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增强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当下我国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必然选择。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措施

1.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要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专业音乐人才走进中小学,填补小学音乐教师的空缺,扩充现阶段各个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数量。对于这一点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由于小学老师的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投入到基层教育当中,同时各大高校应加大对音乐专业的招生数量,从源头上为扩充音乐教师队伍打下基础。其次,加强对现有音乐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音乐教师专项培训,提升现有音乐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更新师资队伍的音乐知识结构,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最后,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由于受到文化课的“排挤”,很多音乐老师往往难以受到普通老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为此应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音乐老师的地位,改善其生活、工作条件,提供完善的薪资福利待遇。

2.加强对音乐教育的投入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范文第2篇

摘 要:现如今,我国教育整体上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过渡阶段,新课程理念有效阐述并提出构建素质教育的理念及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形成空白,亟待有新的教育形式替代以形成有效弥补。对于广大音乐教研员来讲,其决定着未来音乐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既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不足,又要结合现阶段客观实际及教学环境之变化来进行有效的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教学观察,对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变与职能转变展开了细致有效地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研员;角色;职能;转型

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级音乐教研员面向基层中小学音乐教师,积极组织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讨和实践指导等工作,努力推动音乐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生提高音乐素质和艺术素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的实践探索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音乐教研员要有效推进音乐课程改革,必须坚持面对现实、立足服务、着眼推进的工作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历史机遇,其中推动音乐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群体是教研室音乐教研员。政府应加强研究与指导,协调音乐教育社会组织,进一步促进音乐教研员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公共服务社会化。现如今,我国教育整体上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过渡阶段,新课程理念有效阐述并提出构建素质教育的理念及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形成空白,亟待有新的教育形式替代以形成有效弥补。

一、音乐教研员面临的挑战与角色转型

结合我国音乐教研工作的开展来看,总体上来讲,我认为主要从原来的“组织及指导”的职能管理者转变为“研究及指导”为主要性质的服务者。具体来讲,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较高的国家化程度,教研室所设计的职能范围较广,几乎包揽所有组织、指导与管理的任务。其中,音乐教研员大多定位于教育行政领导角色,同时基于中央政府所规定的音乐教育计划与大纲以及所配发的教科书来对教育进行发号施令。相对应来讲,教师、学生以及音乐课程责备看成是实现教育政策的具体工具。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改革开放巨大浪潮的推动之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迈进,新课程理念深入发展。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治理逐渐加强,同时教育的公共服务意识不断增加,音乐教研员作为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直接执行者和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其职能与角色受到各方的重视。

二、音乐教研员角色转型

传统音乐教研员角色定位仅仅为听一听或者是评一评音乐课程,严重影响其教研能力的提升,也影响其教研判断能力,这与教育公共服务理念相背离。

新时期,对于音乐教研员的角色定位,其不仅仅是音乐课程的诠释者,还应该是身体力行的音乐课程实践者以及能够满足音乐教学需求的服务者。音乐教研员的工作应该深深根植于音乐课程教学实践,深入基层教学中,围绕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及各项细节。

三、音乐教研员职能定位的转变

当前,在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全民教育等新型教育观念及模式的浪潮之下,音乐教研员的职能定位有待转变。具体来讲,新时期音乐教研员的职能定位不仅仅只是音乐教师这一单一职能,应兼具音乐教育专家、社会音乐工作者等多重职能。与此同时,音乐教研员也应该基于地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及条件,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掘地区特色课程,树立多元化音乐理念的基础之上,具备参与决策、引领专业和监测质量的专家型知识结构。

四、音乐教研员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的实现途

总体来讲,音乐教研员应树立现代公共服务理念,并将之作为工作的核心理念,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研究指导思想,同时应注重自身理论水平及教研能力的不断提升,进而不断增强开发课程的能力。

具体来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音乐教研员的准入制得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主要有考核、竞聘以及单位推荐等方式,这既体现了民主、公正和平等的选才原则,也从极大程度上保证了音乐教研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当然,随着音乐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需要打破教研室单位体制,积极探索与构建音乐专业社会组织,通过自主自治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教育公共服务中,从而既可以提升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规模及水平,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教研活动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其中,教研员不仅仅是新课改的“研究者”和“促进者”,更应该是新课改的“实践者”和“带头人”。对此,需有效实现音乐教研员的角色转型与职能转变。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范文第3篇

一、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相应也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照教学目标,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创新与探索。结合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小学音乐教师缺乏专业培训,音乐素养较低。这也直接导致教学上未能摆脱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机械生硬、照搬教材、有失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师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没有关注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和多样化,导致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对音乐教学参与度不高,难以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对启迪学生心灵、提高音乐素养的作用。二是小?W音乐教学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教学所需。表现在缺少音乐教学专用教室,以及科学的教材、书籍、优质的乐器等,无法充分满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要求,这种现状难以适应新课改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如果不尽快优化,将会束缚小学生的身心和个性化发展,难以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塑造、提升作用。

二、新课改背景下解决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培训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专业音乐人才加入到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如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学校要为其营造重视音乐教学的氛围,为音乐教师提供让他们能够充分施展音乐才华的舞台,以吸引和促进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投入小学音乐教学事业中。同时,学校可邀请一些专业音乐教师到学校进行培训,或为本校音乐教师提供外出进行音乐专业技能及音乐教育理念培训的机会,以扩大音乐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加大小学音乐教育投入,创造良好音乐教学环境

学校是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场所。音乐教学环境和条件,如音乐教学设施、教学场所、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的优劣与高低等,都对于能否优质高效地展开小学音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和音乐素养,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并尽可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很有必要。音乐教学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教育的加大投入,如设置专业的音乐教学场所、丰富增加教学乐器、多媒体教学设施等,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享受、提升兴趣的音乐教学环境。

(三)创新音乐教师教学理念,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需求和特点创设教学安排,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如教学氛围的营造、采用趣味性教学、进行轻松愉快的音乐测评等。对于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音乐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以及对音乐产生想象、感知、欣赏、赞美等多种情感。为此教师可注意把握好如下原则:一是注意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二是恰当体现音乐教学的人文性,三是关注形成音乐教学的规范性,四是重视音乐教学的创造性,五是重视音乐教学的技术性,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

(四)创设生动灵活的情境教学,丰富小学生音乐素养

如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创设有真实体验的情景模拟教学,根据音乐中角色的不同,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表演,体现不同的角色,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像,理解、分析、掌握角色的心理及情感特点。并将自身对音乐的认知融入到表演中,以此增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深度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极大兴趣和自主性。

如:《牧童之歌》歌曲教学,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曲调活泼的新疆民歌,歌曲描绘了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牧童充满喜悦的放牧心情,人物形象鲜明可爱,学生易受感染并传唱。教师可先教会学生演唱,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歌词内容进行教学情景创设,教师可以借助响板打击节奏,模仿马蹄声并引导学生想象小牧童骑着小马在草原上悠闲放牧,体会小马的节奏,想象宽广的草原、美丽的小花、和煦的微风等并将这些场景拟人化,引导学生一起跟着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在演唱时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并分派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对歌曲内容及情感的理解,通过场景想象和演绎,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及演绎的创造力,使音乐教育由专业教育拓展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及对大自然、对生命产生新的感悟,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善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生动及多样性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范文第4篇

中国的音乐教育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模式,这其中有好的成绩。其主要包括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具有专业技能的音乐教师,并且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了多种音乐教学方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以及铃木音乐教学法等等,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教学依据,有效地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和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师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的素质有等提高,教学设备的缺少和音乐教学的投入不够。另外还有教材内容编排存在与现今音乐发展的严重滞后等问题。也是由于存在着这些问题,使得如今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有的地区的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发展畸形和倒退的现象,这不能不让我们对现今的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担忧。

如何能改善现今我国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的问题,就要求我们要做到能够直面问题,结合实践有的放矢的进行改革。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学校音乐教育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有机的结合,进行音乐教育改革。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礼记?乐记》有云:“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自出生起就会对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感受和喜爱,特别是儿童期。儿童期的儿童听到音乐就可以自发的随音乐跳舞、打节奏,所以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应立足于挖掘学生音乐潜能。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学校音乐教育实践的基础。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决定了我们音乐教学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所以就要在我们的教材中体现出民族性,这其中就包括了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方言等。另外,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所以在我们教材中又要体现出本土文化。最后,在当今的音乐发展中,当代音乐的发展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也要体现出多元化和全球化。

(二)学生进行合唱训练

合唱训练从始至终贯穿于奥尔夫教育体系之中,其中包括了齐唱、重唱以及合唱,因为人的声音是最自然的乐器,通过歌唱的方式可以最直接的体验音乐,学习歌唱方法,提高歌唱技能。另外,合唱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团聚力,在合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关照、相互配合的能力,让“我”成为合唱队中的一员,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音乐,在音乐中感受快感,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学生进行器乐训练

在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一直都不如歌唱教学那样的普及,原因有三:其一,器乐的价格成本相对于声乐成本要高很多。其二,很多乐器不便于携带。其三,器乐训练相对于声乐的训练要难很多,要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进行训练,就显得很枯燥而无味了。正是因为这三点原因,使得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受重视,甚至于无为问津的地步。

在奥尔夫音乐中,有特别为其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价格经济、便于携带、演奏简单而方便,很好地解决了在我国音乐教学中的三个难题,尤其对于儿童的音乐教育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普及。通过“奥尔夫乐器”的即兴演奏方法配合着其它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一开始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就体会到音乐的丰富、多层次的结构之中,感受到音乐不同的声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力度,使学生对音乐有了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的认识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以往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独立性的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革命和思考。

(四)对奥尔夫音乐教师的培养

要改革现今的音乐教育模式,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没有优秀的教师,有再好的教育体系也是在做无用之功。要想培养优秀的教师,就要从以下两点着手:首先是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改培训,通过实地的观摩和实践,对已有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其次是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真正的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和思想,才能有效的进行教育实践。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中,通过学习口、手、脚等肢体的运动,来学习和掌握音乐的节奏-演唱-表现。通过自己的进行的音乐实践,是进行音乐学习的最好途径。

三、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改革的思考

首先,“以学生为本”应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基础,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体验音乐的美,把教学的重心从过去的教师为主体转移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并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音乐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潜能,引导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的训练。

其次,通过“合唱训练”与“器乐训练”这两个方面对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改革为切入点,强调审美主体,即学生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在玩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音乐渗透的过程,而不应该让我们这种审美愉悦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再次,具有民族个性的教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所特有的音乐风格,具有音乐特色的教材能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当我们的教材真正能做到特色与个性的兼容,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和多元的世界音乐的不同。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小学音乐;创新教育

一、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价值

现在属于一个典型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进行创新的教育执行过程中,为更好地满足热点词汇的执行应用,就需要从创新的教育理论上,加强对人才能力的有效培养,并通过思维模式的创新,促进对创新理念的应用推进。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上,为更好地满足在现代教育的创新能力推进,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创造能力来进行意识方面的全面培养,并通过现实的教育可能性,加强对传统应试教育的相互对比,并以此来促进对教学教育目的上的改革。在教学中,由于青少年儿童自身的自制能力极差,从而导致了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学习上的兴趣价值观取向问题,从而导致学习上的惰性出现。因此在进行此类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的目的,就应当以挑起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为目的,并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音乐方面的引导,从而引导学生可以将心思放在学习上,从而激发其对学习的创新思维。

二、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影响因素

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音乐的审美。因此在进行此类的教学中,就应当以为学生塑造一个更优良的音乐欣赏环境作为最终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如教师的一刻起,就能够培养出一个更具有兴趣因素的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小学生艺术意识及良好情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小学教学中,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学习的基础,并结合相应的学习基础进行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就可以从学生学习环境来进行课堂形式上的调节。而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习环境的改变作用,就成为了影响整体发展的基础所在。因此在进行教学环境的创新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音乐的美感形式,进行整体的教学模式调整,并依照相应的音乐教学需求,进行音乐形式上的画像悬挂,给学生塑造一个更具优雅的学习环境。

三、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实施对策

从近年来我国所大面积开展的音乐课程教学情况来说,进行创新教育,对于音乐教学的进程,以及创建教育的效果来说,都有着极大的促进效果,一方面激发了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心理视野。对于音乐性人才的培养作用,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在此类人才上的培养,并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创新型教育人才的全面塑造。对于学生在基础音乐理论上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进行这一类的教育推进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想意识方面的执行调节。在进行现代化的教育中,为更好地满足音乐教育的基础设施需求,并结合教学的中心应用理论,可通过现代的音乐教学认知来促进对教学活动和应用地位多个层面的权威认知,并以此来促进对地位和抵触心理情绪上的全面培养。而在这个过程中,为更好地满足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修养成长,就需要结合艺术课程的基本需求,实现对教学模式方面的改良改进。在音乐的教学中,不管在那个阶段,都是对艺术创造性上的一种完美展示,通过声乐从而引导人内心灵魂的释放。而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培养,只有更好地确保学生在创造性思维上的夯实,才能够在当今这个依靠现代化教育的时代中,能够发光发热。而从现实的意义来说,创新思维时一个民族科技成长的灵魂,同时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所在。而艺术的在扩展人思维创新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只有在创新的能力上,加强对创新精神层面的优势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全面开发。而小学音乐教育的社会发展价值,也在于此。是辅助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培养基础模式,应当在现代化教育建设中,进行推广应用。

四、结语

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中,就应当更好地提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培养,并通过创新的思维能力,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在身心健康成长。总的来说,音乐的创新教育,对于现代化的教育来说,有着更好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在新课改过程中,音乐教育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为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提供了意识基础。在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为更好地满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上进行创新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改革途径。本文针对现代小学的音乐创新教育,从基础的学习任务和创新模式进行全面的探索分析,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以及教育的有效作用,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作者:李银霞 单位: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三小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