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作问题研究

工作问题研究

工作问题研究

工作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科研工作 问题 研究对策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趋势日渐加强的时代,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高校要发展,就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走学校管理创新之路,更新管理观念,求真务实,科研兴校。

一、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科研管理的意识落后。

在当前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和探索高校教育发展规律,树立长远发展目标,促进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思想课题。目前,高校科研管理理念还是重管理、轻服务,对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使得科研管理工作机械刻板、枯燥乏味,缺乏人本观念。另外,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低,这也是重成果、轻转化的意识造成的,缺乏市场保护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观念。

2.科研竞争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很多高等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以教学为主,科研工作没有真正纳入教师考核系列,只是流于形式。科研经费不足让教师宁可选择上课也不愿承担课题,因为缺乏激励的机制,部分教师急功近利,把科研工作只是当做评定职称的手段,没有把科研工作同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为评职称而搞科研,一旦职称问题解决,科研工作也就宣告结束。

3.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科研水平是衡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支撑。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师理论教学课时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很少有机会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无法获得科研信息,影响了科研质量和水平。其次,科研意识淡薄,科研氛围不浓,部分教师没有科研压力,缺乏对高校教育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的关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明。不及时了解科研的动态,不重视理论的指导,造成研究的成果没有可操作性。最后,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科研不能有过高要求,只满足于应付课堂教学,拿不出有分量的科研成果,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4.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欠缺。

在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科技成果一般强调学术价值,而忽略其市场价值。目前高校的科学研究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对应重大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的能力还十分薄弱,没有体现服务社会的功能,科研与经济建设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把科研技术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不够,没有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功能和作用。

5.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有些高校还没有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对科研信息的收集、统计工作量大,速度慢,影响了科研管理的科学决策,降低了管理工作效率;不利于科研人员了解国内外有关课题的发展水平、科研方向、专业技术等情况,从而选出有生命力和竞争性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项目的中标率。

二、建议与措施

1.完善科研竞争和激励机制。

(1)建立和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和考核制度,确立以崇尚研究、鼓励高品质的激励机制,对科研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重奖,优化科研目标考核体系,科学考核个人科研工作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晋级评聘的重要依据,以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牢固树立科研强校的理念,增强全员科研意识,不断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

(2)创新科研评价制度,引导和规范教师的科研方向。要改变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的科研评价观,把应用技术研发、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应用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成果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成果的主要指标,还要改变教学工作量与科研工作量不等值现象,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2.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1)明确科研工作重点,科学制定长期工作规划。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紧密联系教学,为教学提供服务;注重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应用性为主题,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工作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做到年度计划和长期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

(2)科研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和科研成果的推广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在课题申报、成果报奖、科研经费核算等方面努力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做好服务,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以实际工作展示科研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3.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高高校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注重团队领军人物的选择和培养,要求其具备一流的管理协调能力、较高的知名度和强烈的责任感。要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构筑创新团队,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凝练研究方向,推进学术创新,形成学术梯队,培养创新人才。另外,在经费投入方面应给予团队极大的支持,在制度上保证教师从事团队科研工作的利益,维持相对稳定的科研创新团队队伍,并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团队的创新实效。

4.更新科研创新体系理念。

高校教师必须进一步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科技创新能力是现代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号召教师们不仅要做好科研工作,更要思考科研工作的动力问题,后者才是来自于发自内心的自身兴趣,才会真正懂得对一所高等院校来说,科研有多重要。

5.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成果转化率。

目前,高校的科研较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科技成果的获奖数量,而对许多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设定成果转化和科技对经济建设的贡献评价指标,导致了科研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科研,轻转化;重成果,轻推广”的思想观念。促进成果转化是普通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方面,既要在基础性前沿理论研究中保证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解决科研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学校应制定与从事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相应的倾斜政策,以鼓励科技人员投身于推广应用工作。

6.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一套适用于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平台已经成为较为迫切的需求。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对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渴望,已经不再满足手工作坊的工作方式,急盼着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新世纪科研管理的新目标是加快科研成果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科研成果管理的准确度、及时性和工作效率。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国家科技改革创新战略向纵深推进,高校的科研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必须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以实现高质量高效地服务于教学,使科研和教学真正相互促进,发挥高校的核心功能。科研管理工作者在新的形势下,要顺应时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服务意识,运用现在化管理手段,为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先芳.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J].科技创业,2006,(02).

[2]邓云莉.浅谈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J].职业教育,2011,(04).

工作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支部建设;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骨干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管人才”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研究生作为新知识分子群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教育、艺术创造领域内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通过加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促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时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教战线应尽的历史职责。

一、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内外环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给高校党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从当前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日益临近,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渐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直不遗余力地凭借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不断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和思想渗透。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改革已经越来越触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现实问题层出不穷、思想多元、网络冲击等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必将导致原来潜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出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等也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改变着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氛围。在高等院校,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面如价值多元化观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均通过各种方式在学生中甚至个别教师身上得到反映。因此,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与严峻。

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带来压力。目前,全国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这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研究生教育管理与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研究生的学习主要以教学、科研为主,注重导师的“传”与“导”,在较大程度上依赖研究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和自律性。研究生导师在“传”与“导”之中,主要关注的是研究生的科研与学术水平,而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很少顾及。由于研究生的数量太大,研究生辅导员教师在对大多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方面也基本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状况的直接结果是:研究生规模日益扩大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却逐渐滑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的可取性、内容的丰富性、教育的有效性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二、提高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实践与创新思考

研究生党建工作应始终坚持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致,加强针对性。研究生党建活动的开展要强调研究生党员思想建设的针对性。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要达到教育效果、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组织形式上,就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来提高研究生组织生活和日常思想教育的质量,包括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手段,适当的教育时机,不断加强研究生党员同学的政治理论学习。研究生党员与本科生党员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的思想更加成熟,理论功底较扎实,具有较广博的社会阅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进而选择自己的人生航向。

研究生党建工作开展应尽力拓宽和丰富党员组织生活的形式。提高研究生组织生活的质量应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支部生活更具吸引力,更富成效。笔者认为,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时候,不但要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理论始终保持一致,更要改变方法,采取较为积极互动和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做到在研究中加深理解,在讨论中启发觉悟。还可以通过邀请各级党校的骨干讲师和专家学者作形势报告、播放先进共产党人的录像、组织党员集体参观学习、开展各类讲座讨论等形式使广大研究生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研究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研究生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加强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大力开展集体活动,培养研究生党员的协作与互助精神。相对而言,研究生生活独立自主性较强,部分研究生缺乏互助和团队精神。如部分研究生党员不愿意担任研究生干部,认为浪费时间;部分研究生党员对其他同学不够关心,过分注重了利我而缺乏一定的奉献和协作精神,做任何事情功利性太强等。因此,要努力培养研究生党员积极向上和奉献精神,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御享乐主义的侵蚀,增强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加强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创新形象、树立典型,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随着研究生扩招,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管理已经逐步提上了议事日程。部分研究生学习不严谨,缺乏实事求是做学问的态度,因此就必须加大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通过开展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建设活动,每一位研究生党员以此为目标,积极探索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真理,不断探索、发现科学的本真,争作反对学术腐败的先锋,勇于同学术腐败、科研道德败坏等现象作斗争,成为生活上诚实、学术研究上正直的人。

研究生党建工作要与研究生专业培养紧密结合,与研究生导师紧密配合。研究生学习工作比较分散化,因此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应该注重研究生在专业学习和在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模范带头性,把研究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与他们的业务学习联系起来。同时,研究生党建工作还应该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国家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需要不断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因此,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生党建工作富有成效的开展,必须始终坚持在学校、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党建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研究生的党建工作水平和党建工作质量。作为党建工作者只有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开辟新途径,创造新经验,才能始终保持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盛锋.当前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29-31.

工作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 问题与对策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152-01

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旨在对档案工作中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做出科学合理的界定来使在经济、技术、管理以及科学领域的档案管理能够具有统一规范化的标准,从而能够保证社会实践和管理的有序进行。因此,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向结合的重要基石。

1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问题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意识较为薄弱

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档案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往往在工作中忽视档案管理标准化问题。这导致档案馆中所执行的标准与档案执行部门的其他标准有所偏差。尤其是在基层的档案管理部门,一些工作人员认为档案工作标准化只是推荐实行的标准而不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其价值和意义不大,所以没有严格执行的必要。所以,在档案的处理、保存和管理等细节上,仅是执行标准化管理的一部分规定,管理过程粗糙不细致。

1.2 对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投入不够

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推行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执行,必须具有强有力的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支持。而在实际的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行过程中,对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投入不能够满足要求,这导致档案管理机构对全面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化变得有心无力。

1.3 不能够充分借鉴国际档案管理标准

我国的档案工作标准化的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大档案管理标注化的工作已经基本成熟。我国的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借鉴国外的有效标准来规范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点上仍有欠缺。我国在制定自身的档案工作标准时,不能够充分借鉴国际档案管理标准,例如在《国际标准―档案著录规则(总则)》中根据档案的特点采用了多级著录的规则,使档案管理更加标准化,而我国在编订档案管理工作标准时,却没有借鉴这项标准。

1.4 档案工作标准体系还未建立

由国家档案局的《档案工作标准体系表》中所包含的30项标准中,主要包含的是档案的处理、编号、检索和保护等一系列的标准,但是这几项标准中很少能够涉及档案管理的其他方面的规定,从而导致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很难形成一系列的档案工作标准体系。而在国家档案局和国家其他的一些档案管理工作机构,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组织部门来管理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导致档案工作标准化的问题成为了书面上的内容而没有被真正的实施。

2 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忽视了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在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实施人员和机构往往忽视了档案工作标准化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把实施的过程作为执行上级任务的过程。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人员没有执行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的实施在法律、经济和行政方面都得不到保证,具体的实施单位不能够对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进行充分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导致了实施的困难。

2.2 对档案工作标准化的研究较为薄弱

在现阶段我国仍缺乏对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的理论和概念研究,从而导致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和科学的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目前针对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所研究的书籍或者文献中多是在讨论档案工作的理论原理,或者是针对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的某一项具体标准的研究,而对档案工作标准化的认识和应用还停留在对理论的简单借鉴和理解上。

2.3 没有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化的人才队伍

要有效科学的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化,必须要有队伍的支撑。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化的人员不仅应熟练掌握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具体流程和操作规范,还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档案工作标准化实施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中,档案工作标准化的人员稀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阻碍了档案工作标准化实施。

3 解决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档案部门领导要重视标准化的实施

标准化程度如何是衡量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实施标准化,档案工作可以由“人治”变为“法治”,由繁变简,由杂乱走向统一规范,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因此,档案部门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的实施。标准化实施的形式有采用、选用、补充、配套、提高五种,各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总体规划,选择标准,制定细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3.2 在标准化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协商一致

档案部门在档案标准化实施过程中要有整体观念,要服从大局,要用标准去统一行动,用标准去规范各项工作,以建立正常的秩序和相对平衡。标准化的实施,除档案部门外,还必须与有关方面协商。众所周知,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某些方面必须从文件材料的形成部门做起。如果档案工作标准化能从档案形成部门做起,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实施标准化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

要保证档案工作实施的标准化的质量,必须加强对档案标准化实施的监督。监督可以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档案学会组织负责,以及时纠正标准化实施过程中背离标准的做法,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标准化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而且能够有效规范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对档案工作标准化的认识。

3.4 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

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施需要有专业化的人才作为支撑。为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用多种形式(专业培训、短训班等)培训标准化人才,培养同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具有文书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标准意识、规范的标准化研究行为和工作行为,还要具有综合分析和高度概括的信息组织能力,能对国内档案工作发展动态和国外主要国家的标准和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调整,及时提供高价值的档案信息,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来管理档案等。

4 结语

档案工作标准化对于提升我国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国社会实践的有序发展和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现阶段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的过程中投入不够,不能够充分借鉴国际的档案管理标准,以及未建立标准的档案管理体系等都影响了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施。所以,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莉.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民营科技,2014(9):127-128.

工作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水企业 经济统计 问题 策略

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的基础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整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当今形势下,经济统计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这成为供水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运行的重要性

1.1统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管理工作把提供有效信息作为目标,涵盖公司生产、财务、消耗等综合数据,为企业领导决策分析和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数字依据。

1.2统计工作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均衡生产,对生产进行控制,提高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想实现高速、高效生产的目标,就必须重视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协调性、经济性和平衡性等控制问题,同时,也必须依靠及时、准确、安全、可靠地信息。依靠这些信息分析生产情况,研究生产条件、生产任务和生产时间三方面的综合因素及动态平衡,从而为企业提供进行生产控制的有效依据和建议。

1.3统计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中的指导作用

供水企业要实现高产、低耗、优质、增效的目的,就要重视挖掘内部在节能降耗、生产能力、技术改进、组织管理和人才开发等方面的潜力,并且在充分发挥统计指导作用的前提下,才能不断挖掘这些潜力。因为,发现潜力依赖统计调差,认识潜力依赖统计分析,挖掘潜力依赖统计督促。企业可以以挖潜为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广泛搜集同类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各种指标水平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横向和纵向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指导企业的挖掘活动,提高挖潜水平。

2.供水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1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形势,统计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在一些方面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统计数字不准确;统计计算方法和口径不明确;基层单位报表不及时,影响汇总时间;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开展不平衡;具有份量的分析研究不多。具体来说,供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1统计队伍不够稳定

基层单位对经济统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大部分统计员经常更新,流动性大,容易导致新任统计员对统计口径缺乏统一,进而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严重影响报表质量。

2.1.2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基层统计人员大部分是兼职,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只会搞数,但是不懂数,更不会用数,往往不能写出较高水平的分析,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经济统计工作和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营。

2.2解决方法

2.2.1责任人制

在每个单位选出统计报表责任人,其负责本单位具体的统计报表任务,如日后出现迟报现象,便可与其取得联系。此外,以文件形式将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报表要求、统计工作制度和指标解释下发到各个单位,由负责人统一管理和掌握,以利于在更换统计员后,迅速掌握统计口径,保证上报数据的质量。

2.2.2重视培训

定期采取多种形式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规定时期内对统计人员进行轮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令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报表的编制技巧,了解新知识尤其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技能、现代统计调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令他们在懂数字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新情况。此外,还要经常组织统计人员召开统计工作经验交流会,可以到同类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充分发挥供水企业统计职能作用的建议

3.1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统计职业道德是从事统计工作人员应该履行的行为准则,它关系到统计人员的思想状况、凝聚力、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关系到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以及统计事业的兴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实事求是,这是统计工作的灵魂,也是真个统计工作职业道德的核心;服务社会,统计信息服务于社会,如果不注意经济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就很容易造成信息垄断,令统计失去原本意义;保守秘密,这是统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统计人员必须遵守的重要一项。

3.2强化统计分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需要利用各种统计数据,开

[1] [2] 

展深入调查研究,对供水企业全部或局部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统计活动是一个重要阶段,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的重要途径。所谓整体功能,是指信息、咨询及监督,其中每一项都不能离开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只有通过统计分析才会体现其价值。统计咨询与监督的目的是为科学决策提供建议策略,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统计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等综合加工及分析研究。

.加强统计信息管理

信息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统计的各项具体作用都是在统计信息的基础上派生的,随着现代信息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已经进入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因此,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统计信息决策功能,令其尽快适应供水企业自身的特点。

工作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县委 党校培训 问题及对策

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重要途径与主阵地,在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背景下,对党校干部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为基层党校的各项培训工作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与挑战。对此,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对当前党校培训现状做出全面探究,并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探索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党校培训工作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党员人才。

一、县委党校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首先,在培训认识上。当前,虽然各项教育培训工作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但是仍有一些单位领导未重视起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经常认为这些内容只要追求以下表明形式即可,不需要投入过多精力、时间与财力。还有一些单位经常会以工作忙为由忽视培训,导致广大干部人员的工作能力、知识经验,以及工作责任心与上进心等方面都都到负面影响,培训质量也随之不断下降。

其次,在培训方式上。由于资金、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很多党校还在严重着传统的培训模式与设施,通常都是在用灌输式授课方式,不仅缺乏创新力,还经常会出现教员虽讲的口干舌燥,但学员却觉得太过单调乏味,根本无法获得理想培训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很少会用到开放式、互动式等教学形式,难以调动学员的参与热情,再加上培训内容未作为与时俱进,进而使得一些干部学员在参与培训后,仍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与工作需求,从而使得许多干部更加忽视培训活动。

再者,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党校培训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往往都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的支持。很多就当前各党校师资现状来讲,不论是教师年龄、知识结构,还是教育理念与模式都有待进一步优化,无法适应社会、培训工作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优化县委党校培训工作的策略探究

(一)增强教育培训工作领导的重视。

为了从思想、组织层面不断增强对党校培训工作的领导,并针对其不足做出不断完善,其教育培训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从全县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的角度来思考、安排各项工作,对党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做出全面分析与妥善的研究解决,准确把握党校办学的良好方向,不断加大学风、领导班子与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力度。为此,各级党组织领导因不断增加红对各项培训工作的指导作用,将干部培训工作真正放在重要位置,真正从认识、精力,以及措施等方面红做到充分落实,高效、有序的落实每一项培训工作,促进其培训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妥善解决各类问题。

(二)优化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为了进一步提升党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科研、教学素养,各党校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在职、进修培训学习,以及挂职锻炼等多样化形式来优化其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应制定出完善的进修培训制度,适当加大引进、培训力度,尽可能的多派遣一些教师去参加学习研讨活动,以及科研、教学的共享交流活动等等,以此来确保其教师可以对现阶段的社会热点问题、理论知识有及时、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其次,还要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不断督促、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积极引用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教研工作水平。另外,针对党校教师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一情况来讲,应多为教师创造、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与条件,帮助其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促进其能够灵活掌握多学科教学方法,且能蛄系实际生活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广大学员妥善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对于确实需要引进优秀师资人才的党校来讲,必须要坚实严要求选用,多引进一些拥有良好思想觉悟、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品较高的高素质师资人才。

(三)结合实际培训需求,优化培训方式与机制。

对于各项党校培训工作来讲,应始终将干部不同阶段的实际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对其认知发展需求做出全面了解,真正认识、掌握干部当前真正需要学习什么,最缺乏什么,并将其作为优化各项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由于干部级别、工作内容,以及基本素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学习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为了确保每位干部在培训过后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提升,党校教育培训人员,应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运用更新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尤其是授课模式上,应积极突破传统单一封闭式等模式的束缚,积极引用更加开放的授课模式,加强互动教学沟通,以此来促进培训效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在此背景下,广大培训对象也能够摆脱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获取自身所需知识信心,充分体现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活泼性特点,将干部学习热情全面调动起来,并获得更理想的培训学习效果。

另外,为了全面调动党校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吸引更多干部积极主动地配合教育培训者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各党校应积极构建培训、使用有机整合的激励机制,制定完善的干部培训机制,将学员培训期间的各种表现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也针对培训工作质量、效率的高低,给予培训教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从而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在县级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党校培训工作对推动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相关培训人员应制定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对现有培训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创新,采用更新颖科学的工作策略来妥善解决各类问题,以此来促进培训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向前.县委党校培训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发展,2014,(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