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审计培训

安全审计培训

安全审计培训

安全审计培训范文第1篇

以“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知识库建设及环境创造”为主要内容的“三建一创”机制是我公司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的核心内容,该机制从人员、约束机制及软硬件资源方面进行建设,将信息化深化应用工作真正落到应用层面。制度建设把深化应用工作固定化、常态化;队伍建设及知识库建设使深化应用工作有了基本的资源;软、硬件环境创造则使审计信息化深化应用工作现实可行。

二、“三建一创”的主要做法

(一)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二)主要流程说明1.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三建一创”机制的基础,制度是把推动深化应用工作的流程、做法进行固化处理,使工作更加标准化、常态化。(1)在ERP业务审计系统推广实施过程中制定了《ERP业务审计系统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系统建设目标、组织保障体系、人员管理、工作现场管理、进度计划管理、沟通协调、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数据信息安全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规定,通过对建设过程的标准化和管理,不仅保证项目高质量的部署实施,同时也规范了整个建设过程,确保系统成功上线。(2)印发的《ERP业务审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对运维职责、工作规范及流程、安全管理、数据备份和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该办法规定了运行维护流程,提高了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质量,确保审计系统有效满足安徽公司业务应用的需要。(3)印发的《审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修订)》对应用ERP业务审计系统的应用进行考核,要求审计系统在审计项目中应用覆盖率100%。2.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深化应用的核心,审计人员是系统应用的主体,我们通过三个渠道提高审计人员熟练应用系统的水平。(1)建用并举让审计人员参与到系统建设过程,是熟悉系统的最好方法。在ERP业务审计系统研究开发过程中,公司选派了两名业务骨干参加了上级单位ERP业务审计系统研发全过程,既能把审计人员的业务需求充分体现到审计系统中,也有助充分熟悉了解审计系统。公司在ERP业务审计系统推广实施时,为充分应用这一机制,在公司系统抽调了十七位审计业务骨干作为关键用户参与到推广过程中,这些业务骨干是审计人员的代表,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关键用户经过两个多月的推广实施工作,都锻炼成了ERP业务审计的专家,他们不仅精通审计业务,同时也精通ERP专业知识。十七位关键用户来自十七个市公司,覆盖了全部市级公司,他们回到各自公司以后,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提高了所有审计人员的应用水平,推动了ERP业务审计的深化应用。(2)分层次培训针对不同对象,公司设计了不同的培训方案。先后进行了关键用户、最终用户和运维用户等多层次培训,形成了系统培训管理特色。对关键用户培训除EP系统基本知识外,同时辅以更多的SAP等知识培训,既让他们熟悉审计系统,同时也熟悉SAP系统。对关键用户的培训目标是“做两次学生,当一次老师”。在最终用户培训时,由关键用户进行讲解,因此对他们的要求更高。经过培训,关键用户已成为ERP业务审计系统深化应用人才核心支撑力量。对最终用户培训,属于普及性培训,培训目的就是使用审计系统实施审计目标,因此更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熟练操作水平。培训教材由实施顾问与关键用户共同编写,授课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审计业务的特点,并加入了审计案例,使培训更切合实际,培训效果更好。培训结束进行了考试,考试合格率100%。对运维人员培训侧重于技术层面,由实施顾问负责授课,通过培训使运维人员掌握系统日常维护的基本流程及解决运行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库建设库

知识库建设库是系统深化应用的后备源泉,在系统建设及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是普及推广审计系统的主要方法。安徽公司通过实践,逐步建立起实用的知识库,为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手直接资料,包括三个方面。(一)编制用户手册我们的ERP业务审计系统在全国各省公司没有规范、统一的操作手册,并且由于各单位在部署系统时存在不少差异,因此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系统上线后,我们立即组织实施顾问和关键用户,集中编写用户手册,用户手册不仅按业务流程对操作步骤详细注解,同时还把关键用户的经验及审计技巧也一并编入,该套手册随着审计系统应用不断深化,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及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将组织人员进行升级,将审计经验、技巧进行更新,不断融合实践经验。(二)开展示范项目,总结审计经验为更好的总结经验,提高审计人员实战能力,普及审计系统知识,通过开展ERP业务审计系统示范项目,组织全体关键用户参加审计项目,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审计人员实战能力。(三)建设查询模板通过示范项目及日常使用,我们将常用的ERP业务审计方法进行了模板处理,将查询方法、查询技巧编制成模板,模板简单明了,方便实用。

四、创造环境环境创造硬件环境

安全审计培训范文第2篇

各地、各技工院校对培训管理的思路和政策不尽相同,审批流程、报批数据大相径庭。校内二级系(教研室)或部门开办横向班,在校内逐级审批完后,与校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部)开办的纵向班等办班数据、培训计划、收费标准等审批表需要从学校层面向当地人社等部门报送。技工院校为了方便管理,都根据自己的教育培训办学方式开发或购买管理软件。这些软件专业性较强,使用独立的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其数据与学校统一规划的OA办公系统无法直接接入,导致培训相关数据游离与监控之外,成为了数据孤岛。

2技工院校技能培训管理现状

2.1技工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由来已久,长期的实践证明,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术教育融合较好,得益于顶层设计科学和组织机构健全。技工院校培训管理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学院主管领导牵头,培训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和管理,二级系(教研室)设置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的培训管理工作,同时,二级部门还为培训提供师资和培训项目。

2.2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模式

基本成熟培训管理主要抓住项目开发、培训过程及评价反馈三个主要环节,由此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训管理模式。加强主要环节的管理,能够较好的控制培训质量,有效解决培训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差、培训方法不当、培训效果缺乏检查和评估等问题。项目开发主要由承办培训的二级部门负责,主要开发环节为:(1)组织市场需求调研;(2)确定受训群体;(3)拟定培训方案;(4)组建培训队伍;(5)制定培训计划;(6)培训实施准备。培训项目评估评比是培训后期管理的关键,不仅给受训者带来知识上的收益,亦使培训实施部门在不断开拓培训领域、培训项目过程中积累经验。

3培训班管理平台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几所技工院校培训办班管理模式,存在项目开发、审批、运行、监督、分配等环节。将现实业务规定按照审批政策和时间顺序进行工作流建模,在工作流的各个节点对数据逐步采集,记录审批痕迹,生成数据报表,为管理者监控和决策提供准确、实时、科学的数据。培训管理业务流如图1所示。

3.2设计目标

根据现实的业务规定和工作流程,利用完善的网络和成熟的.Net开发技术,实现技工院校校培训办班管理系统无缝接入OA办公系统。可靠的进行数据实施交换,达到公用、开放、共享的目标,推行网络审批制度,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4培训班管理平台设计

4.1总体设计

培训班管理平台设计主要的功能是实现网上协同办公,通过工作流完成审批、管理、监控、共享和反馈等业务。主要功能有:(1)添加培训项目(2)设置项目参数(;3)流程审批(4)生成报表(5)查询统计。公文管理模块、短信交互模块、信息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档案管理模块等都能为培训班管理服务。

4.2安全策略

培训班管理系统涉及受训者个人信息、考评成绩、财务数据等敏感信息,务必在设计初期制定信息安全策略,预防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整体安全策略包含主动策略和被动策略两部分。最终的目标是维护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主动策略主要用到角色权限控制、数据加密技术、电子签名(电子公章)技术等。被动策略主要采用双机热备份技术,配以反应安全计划,能够很好地保障系统从灾难中恢复到常态。

4.3整合与实现

安全审计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电站承包商培训授权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宁德核电(简称NDNP)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专业分工以及核电站运营管理需要,我们检修公司已介入核电站1#、2#机组常规岛及BOP维护、大修工作,并成为核电站的安全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核电站对安全的要求极高,核电站形成了特有的安全质量管理要求及工作管理过程,所以如何使我们常规电力行业的检修承包商熟悉和掌握核电站的管理要求并按要求工作是重要的一个课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承包商基本安全培训授权管理制度,使核电站承包商员工具备基本的核电站安全质量意识和行为规范,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营是非常必要的。

1 核电站安全运营要求的特殊性

核电是利用原子核裂变进行电能生产的核工业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电站配置了成千上万的机械、电气以及仪控等工业设备。这些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故障失效,以及工作人员的一些不当行为都有可能造成事故发生,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除此之外,核电站特有的核辐射及核泄漏则是其潜在的最大风险。因此,核电站不但具有常规电站的工业安全、消防、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安全保卫等安全风险,更重要的是具有潜在的辐射泄漏导致的辐射污染风险,并且这种风险始终是核电站营运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旦出现核泄漏事故,不仅对核电站带来致命打击,还将造成深远的社会影响,甚至生态灾难,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发生在1982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就是例证。所以,对于核电站的运营安全,不仅要避免和减少常规的工业安全事故,更应防范辐射和核泄漏风险。而实现这一运营安全要求,就是通过核电站所特有的工作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来实现的,这些管理制度及人员行为又构成了核电站特有的安全文化。

1> 工作过程管理

工作过程管理的目的就是保障核电站涉及设备运行及检修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处于监控和受控之中。核电站一般都设置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并作为电站生产活动的基本管理制度。以秦山三期核电站为例,其工作过程管理最大特点就是许可证制度,即任何在电站系统设备上工作都必须有许可证。电站任何一项工作从其产生到其结束,都有严格流程管理,一般经历工作申请、准备和风险分析、申请许可、开工、过程安全监督、质量监督、交还许可、填写工作记录等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严格遵守核电工作过程管理制度是在保障核电站运营及人员安全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2> 安全管理

为保障核安全,核电站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都制定了包括核安全、工业安全、消防安全、辐射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电站保卫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贯穿于电站工作过程中。而且,核电站运营过程中必须时刻接受国家监管部门、国际相关机构的监督和审核。

3> 质量管理

安全是目标,质量是保障。如何保障工作活动满足质量要求?核电站质量保证管理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即质保监查和质保监督。质量保证由电站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具体实施,独立于工作执行部门,并对电站管理层负责。

4> 安全文化

据世界核工业领域统计,人因失误占核电站运行事故的70%左右,人员行为对核电站安全的贡献非常重要,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和人员行为的综合体现,其概念和重要性在核电领域已被广泛接受。意识决定行为,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质量意识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这必须通过培育安全文化来实现。因此,在核电行业,无论是对核电站正式员工,还是承包商员工,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培育是核电站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2 核电站培训授权制度是人员资质的重要保障

核电站由于存在着有可能引起放射性释放的潜在风险,核电站的安全是世界核行业及各国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为了确保核电站无事故运行,提高其运行可靠性,核电站工作人员的资质必须得到保障。这种资质包括必要的核电站安全质量意识、知识技能水平等。而员工资质的获得和维持以及提高必须通过持续、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再培训来实现。

基于核电站安全的高度重要性,核电站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一般都制定了培训授权制度,通过培训,保证电站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安全质量意识。授权制度作为核电站运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手段,形成有效的工作管理措施,确保具备有资质、有能力的人员从事电站工作,从而保障电站安全运营。

3 NDNP基本安全培训与授权制度

授权培训过程应包括以下8 个主要环:

NDNP规定:任何在NDNP工作的员工必须在完成相应岗位的基本授权培训。获得基本授权方可进入核电站现场,但员工从事现场工作则需具备相应的工作授权,即还需进一步获得运行或维修或工程技术等方面授权。基本授权是获取工作授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NDNP实施三种彼此独立的授权:核安全授权(NS)、工业安全授权(IS)、辐射防护授权(RP),这三种授权构成了核电站基本安全授权。

授权具有一定的有效期,必要时可进行授权更新或取消授权。这种授权的时效性决定着每一个员工必须按照个人年度计划进行复训及新课程学习,同时为了掌握和提高业务水平而不断接受技能培训,以确保个人上岗资格的延续。

培训和授权上岗的要求不只是针对本公司的员工,对来厂工作的各承包商人员也同样适用。NDNP规定各个承包商也必须自行组织各类培训并进行相应授权,必要时承包商培训与授权可由NDNP协助完成。

4 核电站承包商管理内容和范围

核电站承包商直接或间接从事核电站相关工作,因此,保障承包商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质量意识和资质亦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核安全法规《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HAF103)中明确要求:确保承包商单位和人员具备必要的资格和能力承担核电站相关工作是核电站承包商管理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目标,同时也是核电站承包商单位必须承担的责任。

核电站承包商资质管理是一项复杂工作,涉及承包商组织机构、财务、人员资质、质量保证体系、培训等等。基本安全培训授权仅是其中一个环节。

5 长期独立承包商基本安全培训授权

1> 总体要求

综上所述,长期独立承包商应建立本单位员工基本安全培训授权体系并能实施自主培训,从而在其本单位内实现良好的安全培训氛围和培训环境。并将员工基本安全培训与授权工作做为其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临时性的阶段性工作。

必须具有独立的培训大纲及实施该培训大纲所需的人员、设备及相应的程序。按照大纲要求对其员工进行质量、安全培训,并根据员工在核电站所承担的工作特点和技能水平,按核电站的授权要求进行授权,授权需经NDNP培训处审查认可。

必须按照岗位工作要求组织相应的技术及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由承包商根据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自行安排,但课程设置及培训计划应由NDNP培训处审查认可。

有义务接受并配合电站培训处对其培训、授权工作的监督与审核,并针对核电站培训处所提出的整改建议及时采取纠正行动。

根据NDNP培训处认可的授权培训大纲和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和考核,培训处根据情况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承包商单位完成培训考核后,给予员工相应授权。

2> 制定基本安全授权培训大纲

基本安全授权培训大纲是承包商单位自主实施基本安全培训与授权的指导性文件,大纲应包含承包商单位各部门及员工的职责、授权要求、培训课程设置、授权流程、教员管理等内容。基本安全授权培训大纲应保证与核电站相关程序的一致性。初版以及每次修订升版后的培训大纲须报NDNP培训处审核,经认可后方可生效实行。

3> 制定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计划

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计划是承包商根据培训大纲实施基本安全授权培训的具体执行文件,用以指导其培训活动的实施。

承包商应在每年度实施培训前完成该培训计划的制定、审核和批准,并送NDNP培训处审查备案。

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培训实施方式、培训日期、课程课时设置、考核方式及要求等。并按照是否有NDNP核电站现场工作经验及相关培训经历对培训人员分类组织实施初训及复训。

4> 培训课程和内容的设置

培训课程、课时及内容的设置必须符合培训大纲及核电站相关程序的要求。技术及技能培训内容由承包商根据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自行安排课程。总体上授权培训及复训课程要求见下表。

其中,各授权课程有效期均为一年。承包商单位在授权培训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工作需要做出具体计划安排,但原则上不得少于上述规定的课程科目与课时。初训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理解和全面掌握,复训重在知识要点的回顾和经验反馈。各单位应根据人员的组成情况将初训、复训分别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5> 培训教材

承包商可选用核电站指定的教材或自行编制授权培训教材,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时更新。其中复训课程教材内容要求结合现场最新经验反馈至少每两年更新一次。电站培训处对编制和更新的教材内容予以审查和认可。

6> 授课教员

为保证培训质量,承包商应建立一支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技能且相对稳定的授课教员队伍。NDNP也会把承包商教员资格审核作为承包商基本安全培训与授权管理工作的重点。根据NDNP程序要求,教员应具有以下资格:

1) 系统接受过各类授权课程的培训并具备二级授权;

2) 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具备核电站或相关企业现场工作经验,承担过或正承担现场工作负责人以上职责,熟悉核电站的各项管理规定及安全制度;

4) 具有较好的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承包商单位自行负责教员的选聘和资格审查工作,并填写《教员资格评审表》,报NDNP培训处审查,经认可后方可正式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7> 培训实施与考核

承包商应按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如有变动应提前两周将变动情况纸制通知NDNP培训处备案。培训过程应严肃规范,保障培训效果。课程培训结束应进行考核,考核应规范严格。试题的覆盖面及难易程度应符合培训大纲和培训课程的具体要求。

8> 授权

一般人员授权:经培训合格后,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工作范围和所承担的责任对其人员进行相应等级的授权。

工作负责人授权: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配备或增加的日常承包商工作负责人,在任职前具有核电站或相关企业现场相关工作经验,按计划完成年度培训,并通过NDNP培训处组织的二级安全授权考核。

9> 记录

承包商单位有责任保存清晰完整的培训、授权记录和文件以备NDNP相关部门检查。其年度培训、授权记录还须以台帐及统计表的形式提交电站培训处,由培训处予以审查和认可。

10> 培训监督与检查

监督检查是承包商自主安全培训的评估环节。为验证其培训质量及授权的有效性,NDNP培训处将会通过以下方式对承包商单位的基本安全培训与授权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日常过程监督:依据承包商单位的培训计划,NDNP培训处通过课堂听课、考场巡视、教材教案审阅等方法对承包商单位自主实施的培训过程进行抽查监督,并填写《承包商培训有效性检查记录单》。

年度综合检查:每年度大修前,NDNP培训处成立大修承包商培训与授权监督检查小组,对承包商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的培训与授权进行综合检查,并编写《年度承包商自主培训能力检查报告》。

监督检查项目包括培训大纲、培训计划、教员资质、考核情况等项目。

监督检查结果均进行记录,并将结果反馈至承包商单位及NDNP相关部门。同时将相关结果报大修处纳入核电站承包商项目合同考核管理。

11> 入厂授权等效考核

入厂等效考核是NDNP培训处组织的独立考试,目的是检验承包商自主培训的有效性。承包商人员在本单位已完成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课程的培训,并获得了相应的基本安全授权,他们在进入核电站现场工作时,必须申请参加NDNP培训处组织的入厂等效考试。入厂等效考核分日常和大修两类,日常授权等效考核是针对在核电站现场承担日常独立维修工作的承包商人员;大修入厂考核则是针对来核电站现场参加大修的承包商人员实施的考核。二者在考试侧重点上有所区别。

根据NDNP管理要求,初次考核不及格者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不及格可降级参加考核,降级考核不及格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成绩有效期自考核合格之日起一年。如已参加NDNP培训处开设的基本安全授权培训课程并考核合格,且成绩在有效期之内,其成绩可等同为入厂等效考核成绩。

根据承包商人员授权级别不同,授权等效考核分三个级别:劳务、技术工人、工作负责人。等效考核分为初训等效考试和复训等效考试。

劳务人员是指不需要基本安全授权的承包商行政管理、后勤支持、文员等。技术工人是指授权等级为NS1、IS1 承包商人员。工作负责人是指授权等级为NS2、IS2及以上承包商人员。

1)日常授权等效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安全授权课程的内容。不同级别的考核侧重点不同。

对于劳务和技术工人的考核流程如下:承包商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考核人员培训记录供NDNP培训处审核确认后,由NDNP培训处组织实施考核,并出具《日常独立维修承包商人员基本安全授权等效考核成绩表》。

为强化对现场工作负责人的管理,对于工作负责人考核流程如下:承包商单位培训负责人提供由NDNP对口专业处签署审核意见的《NDNP日常独立承包商工作负责人安全授权等效审批表》及培训记录,NDNP培训处审核确认后组织实施考核,并出具《日常独立维修承包商人员基本安全授权等效考核成绩表》。对于考核合格人员,由培训处处长在审批表上签字认可,NDNP用人部门主管经理予以批准。

2)大修承包商入厂考核

凡需办理大修通行卡参加NDNP大修的承包商在进入现场工作前,必须参加大修承包商入厂考核。

大修入厂考核内容除主要包括基本安全授权课程的内容外,还包括大修临时管理规定等内容。不同级别的考核侧重点不同。大修入厂考核采用集中统一考核方式进行,并采用综和试卷。

其考核流程如下:承包商单位应提前将考核计划以及培训授权台帐报至NDNP培训处审核。NDNP培训处根据各单位呈报的考核计划统筹安排考试。考试结束,培训处出具《大修承包商入厂考核成绩记录表》,成绩合格者获得入厂资格,并确认其授权有效(有效期自考核合格之日起一年),该成绩表将作为大修承包商办理大修通行卡的依据之一。

已获得NDNP等效授权或参加NDNP相应授权培训且在授权(成绩)有效期内的人员可不需要参加考核。

6 结束语

目前核电站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员工的培训授权上,对承包商的安全培训管理的重视还不够,本文所阐述的核电站承包商基本安全培训授权的一般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检修公司介入NDNP安全运营提供参考。只有建立有效的承包商基本安全培训与授权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提高承包商员工安全质量意识、降低人因事件,才能在提升核电站安全水平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安全审计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92-02

为提高电力设计院综合管理能力,在2008年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如今,已过去四年多了,通过体系管理的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模式已初步确立,大大提高了设计院安全管理水平,有效的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设计院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仍有许多不足,距高标准、高质量的体系管理模式仍有一定差距,下面从目前电力设计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就如何推动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浅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设计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全员参与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管理层及员工对体系建立意义认识不深,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对体系运行监管不严,致使政令不畅,执行不力,体系运行徒有虚名,持续改进效果不尽理想。

二是文件编写不贴合实际,对工作指导作用不大。体系文件框架虽然已构建起来,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应急响应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但从体系运行效果来看,存有职责界定不具体、管理权限不清晰、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标准文件执行效果不够理想,体系运行存有偏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

三是体系运行刻板,缺乏动态管理意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自我监督、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动态科学管理体系,只有根据实际,及时更新,才能确保体系在PDCA模式下持续改进,尤其是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法律法规的识别更新、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等项目中,缺乏动态管理意识,存有机械性的只更换日期而不变更内容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体系的运行质量。

四是对内审人员管理薄弱,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审队伍不稳定,更换频繁,缺乏对内审工作的绩效考核,或考核范围不全面,或考核内容不切实际,致使内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势必影响了团队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核心问题。

二、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具体措施

1.强化培训,提高认识,深入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贯工作

一是加强全员体系文件培训。四年多的体系运行,设计院已形成了固有的安全管理运行模式,有过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一些职工难免形成了惯性思维,因此,在管理科学、理论严谨的管理体系面前,员工务必要转变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消除疑虑,增强信念,全力推进体系宣贯。每年初,设计院人力资源科根据各部门培训需求,综合考虑设计院的发展需要以及上级公司的要求汇总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对最高管理层、中层管理人员、内审员、安全员都要有相应的培训目标与计划,确定培训时间、人员、目的、内容和方式,并报体系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公司各部门实施。每次培训完成后,人事劳资部门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形式要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并存档备案。管理层是体系运行的先导,管理层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体系运行的整体效果,因此,管理层务必要身先士卒,主动学习体系文件,要清晰体系建立的目的及意义,清楚体系整体框架结构,熟悉体系日常监管程序,每年接受不小于8小时的体系知识培训,内容包括适用于企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公司危险源有关的运行控制程序及管理方案等。同时要通过体系内审、管理评审及外部监审的机会,加强体系实践培训,提高全员对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二是强化重点岗位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其中包括与职业健康安全直接相关的岗位人员、特殊工种或与应急响应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如档案保管员、驾驶员、重点岗位人员、消防责任人等,培训要有针对性,每次培训都要有详细培训方案,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落实培训签到制度,并采取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以达到提高重点岗位人员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是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宣传活动。当前,电力行业正推行企业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构建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以此为契机,广泛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贯力度,可采取张贴安全条幅、制作宣传展品、开辟安全论坛专栏、组织体系知识竞赛等多项活动,使企业全员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职业健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安全意识融会到日常工作中去,在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树立起“安全第一,稳定发展”的大局意识,形成健康安全无小事,做到人人关心健康安全,健康安全关系人人的良好氛围。

2.深入调研,精心策划,继续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日常管理工作

文件是保持体系有效运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持续改进体系绩效必不可少的依据,是体系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不准确、不完善,则有可能造成体系运行失效,或使体系工作成本增加,影响体系的实施效果。因此,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务必要把体系文件管理放在体系管理的重要位置,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清晰体系各层次文件特点和联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分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文件,其中手册属纲领性文件,体系范围内的所有活动都必须符合管理手册的规定;程序文件是对实施管理体系所有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的描述,包括对企业重点危险源的程序控制;作业文件是指导体系运行的具体工作指南,是对某项危险源的制度章程控制;记录文件则是对企业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四级文件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构成了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构架。

二是要明确文件管理职责。体系实施部门负责组织编制职业健康暗管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的并负责发放和管理;最高管理者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管理者代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审核,负责第三层文件的批准,只有职责清晰,要求明确,才能确保体系文件构架建设顺利有效实施。

三是要实事求是,深入调研,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构架体系。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规模、危害因素、技术工艺、职工素质等因素进行科学细致分析,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简洁操作,易于执行,务实高效的文件体系构架。在体系框架建设中绝不能好高骛远,一撮而就,务必要沉下心境,躬身实践,踏实调研,深入摸索,细化文件编订基础工作,强化文件修订评审,建立起一套简洁高效适用于本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手册文件编写要严格遵循体系标准要求,确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岗位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对文件审批、评审、修改和控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努力做到系统阐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协调统一,整体优化,切实可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编写要充分考虑到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要具体说明如何开展此项活动、如何进行控制,如何检查,并逐一列出开展此项活动的工作流程和细节,即:“由谁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控制,形成什么记录和报告”等,且要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以及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要求,文件一旦批准实施,就必须作为企业的内部法规认真执行,确保体系文件的“系统性”和“法规性”;记录文件编写要与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同步进行,确保与程序、作业文件协调一致、接口清楚,要充分遵循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务求达到“全面、简单、适用”,使其体系在运行中最大限度的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绩效在PDCA模式下稳定、持续提高。

3.狠抓落实,强化监管,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是组织按照体系目标、指标及有关程序控制管理体系运转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严格规定了体系运行与企业活动的行为标准,属于组织控制风险的法规性文件,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是企业消除隐患,避免事故,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抓好体系运行管理,务必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努力做好一下几点工作:

一是做好危险源辨识、评价,强化风险控制。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危险源辨识、评价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其它各要素管理的依据。

首先,要严格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细化作业活动和场所。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二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其次,确定各作业活动及场所的危险源。结合企业活动、经营和服务特点,进行危险源分类辨识及信息收集,要充分考虑到危险源的常规和非常规情况,包括“三个时态”、“三种状态”。危害辨识方法很多,如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分析法(PHA)、工作安全分析法(JSA)、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法(HAZOP)等,每种方法各有特点,也各有适用范围或局限性。所以,企业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仅使用一种方法,还不足以全面地识别其所存在的危险源,要综合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辨识出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企业特征,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后果。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要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辨识范围要覆盖组织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要考虑到作业场所中的所有人员、所有活动、所有设施。

最后,对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风险的危险危害程度,制定控制措施。运用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LEC)对各种危险源量化打分,并划分风险等级进行控制,把风险值较大的危险源加以重点控制。目前,电力企业的主要危害因素有:生产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行车安全、设备安全、用电安全等为重点控制项目,要将其周密辨识,量化打分,详细列入到《危险源(重大风险)清单》中,加以着重控制。

二是加大检查力度,认真落实整改,不断提高体系运行绩效。要通过检查、监督等管理手段,以及检测、检验等技术手段,对活动的各种特性进行常规或非常规的监控,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着重对图纸档案库房、计算机房、消防器材、消防通道、车辆等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强化安全检查力度和频率,加强管理,使“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安全运行。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及时下发《纠正处理通知单》,要求受检部门对不符合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解决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及时制定具体整改计划,明确完成期限。同时制定专人负责隐患整改情况的监督工作,采取安全隐患登记入册的管理办法,做好安全档案工作,做到“隐患有记录,整改有期限,过程有监督”,使企业各项活动得到体系运行有效控制。

4.全面考核,绩效管理,认真抓好职业健康体系内审队伍建设。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内审员是管理层与员工间沟通的纽带,是体系持续运行的监管者,是第三方监督审核的联络员,是不符合项改进与纠正的实施者,在整个体系运行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提升体系内审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体系内审队伍建设是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一是加强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目前,设计院内审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体系文件理解不透,一定程度影响着体系运行质量。因此,务必要抓好内审员的选拔与任用管理,要结合设计院实际情况编制《内审员管理办法》,对任用条件严格把关,所选用内审员务必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两年以上,或从事三年以上其它专业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评价能力,能对安全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能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具有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同时要具有相应的语言文字能力,能起草一般性文件和专题调研报告,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内审人员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觉悟高,热爱本职工作。另外,务必要保持内审队伍的稳定性,充分发挥其监督、评价、管理等职能,提高体系运行质量。

二是强化内审员培训。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内审员培训计划与方案,并要使每一位内审员达到相应的任职要求,使其深入理解体系文件,了解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运作和安全管理基本情况,熟悉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掌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安全教育培训和档案管理知识等。使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管理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是加强对内审员考核,强化绩效管理。首先,要制定《内审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内审员、安全员奖惩办法》,所制定考核标准必须要量化,对不同岗位的内审员,都要确定量化的考核标准,使量化标准与履职效果能方便地进行对比。所制定的奖惩办法务必奖惩明确,为内审员提供一个意志行为选择的依据。其次,奖惩依据的制定必须公开透明,所有内审员都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其具体内涵和要求,避免发生为了奖励而奖励,为了惩罚而惩罚的无效活动。真正使奖惩成为诱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有效激励措施和企业激励机制建设的主体内容。这样,会大大提高内审员参与体系建设的热情,真正会把优化体系管理为己任,对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会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总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企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具体实践,是培育提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因此,今后务必要以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努力将企业的安全管理融于自我监督、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之下,细化工作部署,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工作措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推进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确保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手册

安全审计培训范文第5篇

1、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地区、各部门分级管理的体制。

2、各地级市、各厅局委办每年年底要对下一年度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出计划安排。凡拟举办培训班时间在两周以上的(含两周),必须填写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申报审批表》,在每年的11月30日前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申报。

3、申报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师资安排和经费预算等。

4、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按照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对各地区各部门申报的年度培训计划进行初审后,提交自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审核,并于每年的12月底前下达次年培训计划。

5、凡是由上级有关部门临时下达的培训任务,或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决定举办的培训班,时间在两周以上的(含两周),各地级市、各厅局委办必须提前一周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申报,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

6、各地级市、各厅局委办要严格按照审核批复的干部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做到培训前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培训过程中具体抓好组织落实、培训结束后认真做好总结汇报,确保培训效果。

7、主办单位要在培训班结束后15天内,将培训通知、参训人员名单、课程安排表、培训总结等相关材料整理成册,报送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8、凡时间在两周以上(含两周)、未列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或未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审批同意的培训班,一律不得开办。

9、各地级市、各厅局委办举办的各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专题学习班等,时间在两周以下的,应在开班前1周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备案。

10、自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经批准,擅自办班、收费、发证和以培训为名组织外出旅游的部门及单位,将进行通报批评和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