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导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春季以来,开始在全国近1000所高校的270余万名2006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并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正在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与此同时,如何上好这门课,怎样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成为诸多任课老师讨论思考的重点。这门课是否上好,要看学生是否有兴趣,要看学生是否真正从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走过的历史中找到了中国崛起的精神动力和现实路径。而要让在中学阶段已经系统地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其初中教材分上、下两册,合计近17万字:高中教材也分上、下两册,合计近45万字),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已有一个基本了解的大学生对一门似乎重复的课程提起兴趣,除了课程本身的特色之外,就要看教师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改变学生对这一课程“单调的重复”和“令人厌倦的说教”的认识,特别是第一堂课——导论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动力,因此导论课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导论课,就是要在正式上课前把整个课程的基本面貌呈现给学生,除了要向学生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概况、学习方法、参考书目等一些基本问题外,对于《纲要》课程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说明什么是“中国近现代史”,也就是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它的起止时间、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的主线等,这就使本已稍有沉寂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问题再次掀起讨论高潮。

全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本课程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开篇点明:“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也就是说,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囯自 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 16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定论,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史学界对中国近现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最为普遍接受的一个论断,许多观点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对该问题的不同阐述,以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在起止时间问题上,把1840年作为近代史的上限是建国以前即采用的说法,国内史学界基本没有异议。因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的独立国家。战后,中国成为几个资本—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的又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的,国民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有少数史学家把明清两代交替时期(160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一方面可与近代欧洲的开端一致,另一方面,是把1840年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前两个半世纪业已启动的进程的延伸和强化,而1840年之后中国之所以会走上这样的道路正是17世纪以来中国内部封闭衰落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1840~1919年为近代、1919~1949年为现代、1949以来为当代的分期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和现代史上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所接受,但一直到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才第一次在严肃的史学著作中采用这一时限,因此这部十卷本著作被称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台湾的学者则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便是中国现代史阶段。

在时代主题和发展动力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把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当作历史发展的动力,并据此提出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20世纪80年代的“四个阶梯说”(李时岳)、“三个阶梯说”(戚其章)等,张海鹏教授继承了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认为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是对历史实际的真实反映,提出了“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认为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20世纪50年代,范文澜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得到启示,提出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的“两个过程说”,即主张中国近代的变化是外来侵略和内部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彭明则在侵略与斗争之外再加了“探索”,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外来的侵略与内部的斗争与探索确实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次,且是一浪推进一浪式的变化,所以理解中国近代史,要从政治史、革命史之外审视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的变化,陈旭麓先生即提出了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改革开放后,史学界突破了“五朵金花”和阶级斗争范式的限制,对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的研究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呈现出多领域、多样化、精细化的发展。

“探索”是对外部世界和中国未来的探索,在探索中中国逐渐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历史发展的主线,徐泰来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近代化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史学研究的多样化,这一提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丁日初),即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才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胡绳先生也在上世纪末认同以现代化作为考察近代史的主线之一。但有学者据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歌功颂德,认为帝国主义轰开了中国大门,才使中国走上近代化发展道路,否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怀疑“侵略”行为是否真实存在。通行全国并评价甚高的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即有此倾向。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来说,近代史确实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这也是历史学关于近代史的一般概念,中国的近代化或早期现代化、现代化即指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起步的,因此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动力和核心内容。

从现代化的角度考察近代史,远比以阶级斗争为纲来解释历史要复杂得多。如果说现代化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最深刻的历史巨变,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走出唐德刚所谓“历史三峡”。唐先生认为一部中国近代史,“实在是一部从中古东方式的社会形态,转向现代西方式的社会形态”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史。这次转型发轫于1840年鸦片战争,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类似的“大历史观”、“社会转型论”在海外史学界较为普遍,也引起了大陆史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和研究领域,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近现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历史时期。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迫使中国人民从沉睡中奋起,为救亡图存,求富自强,前赴后继,成就了数千年未有之历史巨变。从160多年的历程,充满了反复和阵痛,失望和希望,机遇和挫折,最终探索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迎来了国民经济建设的新高潮。正如徐中约所说:“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以致我觉得:诸如外来帝国主义、西方影响或资本主义及封建剥削等局限性的理论,都无法对之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让学生了解这些学术史、学术争论是必要的,因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很难以一种理论、从一个角度作单线式的思索,不同的理论将导致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如义和团在反帝斗争中英勇无畏,令人赞叹,然而他们挖电线杆、扒铁路,甚至要烧京师大学堂,使他们不自觉地成为抵制社会进步的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正说明阶级斗争和现代化并非一致,甚至是相悖的。要让学生从这些悖论、争论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并从中体验本课程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昨天,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中国,现代化,历史任务,条件

[中图分类号]1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16―06

一、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

“现代化”一般是指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作为目标,一般是指以当达社会作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可见,现代化是向当代先进国家看齐,强调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近代早期。

“现代化”的概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中国近代史中我们称之为“近代化”,实际上就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我们就可以嗅出一些现代化的味道。“师夷长技”,就是要学习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尽管主要偏重于武器,但含有明确的现代化信息。不过,真正开始实行现代化的还是洋务运动。1861年曾国藩在安徽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被学术界认为是清末最早官办的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是以手工制造为主,制造弹药、炸炮等军火。而真正使用近代大机器生产的要首推李鸿章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它使用的是容闳从美国买回的“制器之器”的机器设备,主要制造军火和轮船。把西方先进的大机器生产引进中国,这是近代史上了不起的大事件。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旅程,但始终离近代化的目标相去甚远。

“社会主义现代化”,顾名思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确切地说,是从1953年开始,即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国民经济遭多年战争破坏亟待恢复,所以尚没有条件在全国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到1952年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等社会改革也基本完成。这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上文所说的“工业化”,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目标,是十分激动人心的。从那时起,中国真正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曲折历程。二、“现代化”要从近代中国的

历史任务说起

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开始把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近代是以苦难开端的,此后,列强一次又一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初中课程标准所列,就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危机,使亡国的阴影一直像噩梦一样笼罩着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样历史骄傲的民族,却被傲慢的西方殖民者讥笑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甚至连起码的生存保障都没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始终贯穿这样的主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正如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在此鲜明的主题下,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实现现代化,这是必由之路。近代屈辱的历史给中国人的教训太惨痛了,所以,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口号如此激动人心,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实现国富民强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奋斗目标,那么,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必要前提。实际上,在中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卓绝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到科学救国,中国被现代化远远地抛在后面。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无论是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没能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连民族独立都无法做到,哪里还谈得上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所以说,要实现国强民富,就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或者说,没实现国家独立,就不可能实现国强民富,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近代百年历史,1949年是一个重要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到此完成了一个,这是了不起的伟大的历史成就,是百年来中国用几代人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它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近代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何党何派,谁能领导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夺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就跟着谁,就拥护谁,这是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一心一意地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然而这并不容易。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的条件

1.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满怀激情地说: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若评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此话无疑是最经典的。所以新课标要求学生“体会‘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深刻内涵”。实际上,新中国的成立,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1)民族获得独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和侮辱,几次濒临灭亡。中国的事情不能由中国人完全决定,外国的军队可以驻扎在中国的土地上。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先后收回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兵营的地产权。海关管理权也完全回到中国人手里。同时规定外轮一律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在对外政策上,形象地说“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近代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全部废除。中国人重新找回民族尊严。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可以独立自主地规划自己国家的建设,探索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清政府,到北洋军阀政府,再到的统治,近代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把全国人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整个国家散漫而没有力量。新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将社会各阶层人民以空前规模动员起来,协助人民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中央政府的政令能够雷厉风行地推行到全国各地,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写道。

“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根本改变了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互相争夺,由于各个军阀、官僚集团的互相争夺,由于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由于落后的封建经济而产生的四分五裂的状态。新中国的法律和政令普遍实施于全国各地区,国内人民间的团结,各民族间的团结日益加强。这是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甚至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如果国家还像过去那样四分五裂各行其是,而不能在统一意志下采取步伐一致的行动,那么中国的现代化是难以做到的。

2.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未完成。需要假以时日,首先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然后才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现代化的探索。

(1)解放全国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全部解放。仍有白崇禧、胡宗南等集团的150万军队,盘踞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进行顽抗。在各地,还有200万武装土匪盘踞山林、为非作歹。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经过艰苦作战,很快消灭残余军队。1951年5月,和平解放,从而实现了祖国大陆领土和的统一。

(2)社会改革

新中国建立崭新的社会,就必须对旧社会进行改造。社会改革实际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改革是。

如果从战国时期鲁国初税亩算起,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已存在2000多年了,到了近代,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极端贫穷并毫无权利,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前,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这种极不合理的封建土地制度,不仅是农民贫困的根源,也是中国贫困的根源。不把广大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经过,中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用一句套话说: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障碍。正如刘少奇指出的那样:

“的基本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救济穷苦农民,而是为了要使农村生产力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之下获得解放,以便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恢复经济

由于长期的战争,到1949年,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中国共产党从手里接收了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以四种主要物资的生产来看1949年国民经济。

在这样的烂摊子上立即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的,首先必须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4.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搞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然而,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最重要的表现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战争爆发的性质本来是朝鲜南北间的内战,但美国参战后,特别是越过三八线,战争的性质变为侵略战争。唇亡齿寒,如果听任麦克阿瑟打到鸭绿江,我国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我们的和平环境也将遭到破坏。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五战五捷,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1953年,战争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看起来是个平局,但实际上是中国的伟大胜利,因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英勇抗击了世界最强大的美国,并且迫使它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这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安全和和平环境,从而捍卫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

曲折与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开始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这一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应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接下来就不那么平坦了。中国的国情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于社会主义苏联。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外国的模式和前代经验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能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去自己探索。这种探索是极其伟大的,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非凡。既是探索,就会有成功,也有挫折,所以要正确认识曲折与成就。

1.良好的开局

(1)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把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几代中国人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1953年,这一天终于到来,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年。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2)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很低,是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1952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标志的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6.7%,而苏联在1928年就已达到45.2%,波兰1949年实65.5%,捷克1948年是75%。再以钢为例,1952年,中国人均仅为2.37公斤,苏联是164.1公斤,美国是538.3公斤,日本是81.7公斤。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3)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创造了许多中国经济史上的第一。

1953年底,被称为“重中之重”的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相继竣工。这三大工程是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中国近代工业建设中所需的大型钢材一直依赖国外进口。大型轧钢厂建成后,可以制造铁路、桥梁及各种大型

建筑所必需的大型钢材;无缝钢管是无论勘探地下矿藏、开采石油、建设火力发电厂、炼油厂、化工厂,还是生产火车头、轮船、飞机、汽车和拖拉机,都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以往只能从国外进口,无缝钢管厂建成后我国就能自己生产了;七号高炉是中国第一座自动化高炉。

1953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

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造出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956年,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出第一架新型喷气式歼击机……

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3年至1956年,我国进行的三大改造主要是:把农民、手工业者个人所有的小私有制,逐渐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把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转变为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1956年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来新中国的一切进步和发展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3.探索中的曲折

新课程标准规定:知道“”和化运动的失误,了解“”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这讲的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曲折,人们从中吸取了沉痛的教训。

“”和化运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的一次较大失误,也就是我们说的“曲折”。对“”和化运动的教学要点应该引导学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

首先,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进。既是探索,就难免失误。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的大国,起步的基础很差;中国人过去几乎没有组织和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验,只能边摸索边前进。

其次,“”是一场经济建设运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人们从近代历史深切感到“落后就要挨打”,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和紧迫感;同时,各级领导干部急于求成,头脑发热,“”迅速发动起来。

第三,“”和化运动的主要失误,表现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盛行,违反经济规律,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拉大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严重经济困难中吸取了“”和化运动的教训,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到1965年有了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既要看到失误挫折,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极大热情和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取得的众多的建设成就。所以是“曲折中前进。”

关于“”,重要的是认识它的性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性质明确,内容就好把握了。

其次,要认识“”的危害和经验教训。深刻的教训主要有:(1)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4)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认识到“”反面教训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根本否定‘’,但应该说‘’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的教训,就不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变成了我们的财富。”

第三,分清“”和“时期”两个概念。“”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在“时期”,我国也取得一些重大成就,如人造卫星上天,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等。但这些不是“”带来的,如果没有“”,我国还会取得更多更大的建设成果。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从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三十多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经过一百多年的摸索和奋斗,经过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努力,中国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使中国的前途充满了希望和光明。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要历史转折点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历史在这里有了大转折。理解这个转折,要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和以后的社会历史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才能深刻体会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

这个历史性大转折,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是党和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包括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从崇尚“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制的转变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使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起点。中国终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邓小平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会议上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在开幕词中说: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2.改革开放是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的方针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但实行这个方针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不断推进和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例如改革,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面展开,而是首先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城市企业改革开始,搞活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开放也是这样,先是开放深圳等经济特区,引发第一次沿海开放的高潮,进而促进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

3.改革开放成就伟大

改革开放的成就是课程标准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新课标规定:“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才能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所以,成就要讲充分,可以采取对比、采访等多种教学形式。

【作者简介】李伟科,男,1957年生,长春市人,人

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

科书编写工作。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_1953―1―1.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专题教学 现代化 新思路

历史教育一向被认为是形成国家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外的历史教育均表现着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在美国,历史教育的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公民所必需的意识。“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认为掌握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引自美国历史教育《全国标准》)。在英国,历史教育不仅考虑到社会的要求,成为帮助学生人生观形成的桥梁,更是促进学生历史判断力、历史思维力和历史方法的有效教育途径。1999年的《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英国和世界往事的好奇心,使他们在理解人类发展历程多样性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生存于现代社会的个体身份和社会角色。日本的历史教育中强调“国际化”,即现代化理论中的“全球化”概念。强调 “立足世界史背景综合理解日本历史发展全过程,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引自日本《高中日本史》B)。 国外的教育经验对我们的学校历史教育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开展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是和教育部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于2006年规定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承载历史教育的学术功能,兼有思政理论与历史教育双重功效,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国史、国情, 深刻认识“三个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人文素质和理论水平非常重要。 然而,就目前全国各高校《纲要》开课的教学情况看,效果普遍不乐观。其原因是:

(1)教法陈旧。传统的按章节和年代顺序授课的方法有些过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2)内容重复。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学时期已经讲过,再照本宣科地讲授无疑是炒剩饭;(3)思路老套。依照传统的“两个基本线索”即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讲述近现代史已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近现代中国国情。(4)课时有限。教育部规定该课为32个课时已经很少,而海南医学院则要求从中分出1/3的课时用于实践活动。如此,理论课只剩下22个课时,却要讲完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60年的历史,如何何理安排课时?(5)实践课形式单调。以往的实践活动多以看影片、课堂讨论和外出参观为主要形式,虽然对理论课堂有一定的补充,起到过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总体效果不佳,尤其是外出参观多为走马观花,学生没有太深感受,达不到深刻教育的目的。(6)医学生的人文基础相对较弱。由于高考分科的原因,他们理科较强,历史知识较弱,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不足。本课程教材是教育部统编教材,适用于所有高等院校。但作为医学院校学生使用,尚欠缺一些吸引医学生的内容。因此,如何在教学方法和内容设计上有所创新,让这门课对于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效性,我们专题教学法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

以上情况是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遇到的问题,尤其理工农医类院校问题较多。虽然自《纲要》开课以来也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专题教学法教学,但所设置的专题基本沿用传统模式,思路较陈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专题教学研究泛化,专题设置普遍存在只是在原教材基础上的适当调整,缺乏创新。第二,专题内容与中学教材重复较多,理论性不强。第三,教学大纲要求配合形式多样且有行之有效的实践环节,但目前各高校的实践形式多沿用以往旧的模式,形式多样的新实践活动目前也较少在各校开展。

因此,开设专题教学的意义表现在:

(1)从本院校的实际出发,实行专题教学,可以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2)从医学生的特点出发,在原有教材基础上,重整教学内容,对中国近现代涉及医学领域人或事件予以关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课这一环节上增加近代医学相关问题讨论,充分利用近现代史上的医学人文精神给学生以启迪。(3)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出发,运用现代化的视角,审视历史,评价历史,给学生一个新思路、新感觉,新认识,新体会。(4)从理论与实际结合出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形成一个融理论性、知识性、思想性、创新性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让这门课真正成为医学院校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5)从资源共享原则出发,本专题教学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院校具有推广价值。

二、专题教学改革新思路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在这个主题框架之下,还有一条重要的历史线索, 那就是随着外国的入侵,中国社会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现代化开始起步。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核心就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基于此,我们打破教科书原来的框架,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1840年后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现代化开始起步发展这条线索展开,以中国随着工业发展,民主起步和民族觉醒为主要内容和中国近现代该选择何种道路为侧重,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专制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矛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这三对矛盾作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重要因素的具体分析,从现代化视角去探索、认识对近代中国深层次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一) 专题设置(共八讲)

第一讲,导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与近代中国历史轨迹的改变。

概述鸦片战争前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介绍近代世界中的西方和中国。中国近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部分,只有把中国的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清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近代中国两大基本任务的辩证关系。

第二讲,鸦片战争——中国传统社会的嬗变

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一个完整的封建帝变成了不独立领土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的挑战(顺便介绍近代西医文化与中医文化的碰撞),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因素产生,中国近代先进生产力的出现。

第三讲,现代化之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现代化是人类最剧烈最深远最不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强大冲击,中国出现了社会解体、文化解体并伴随着剧烈社会动荡的局面,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中国只能顺应世界潮流,走向现代化,因此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落后就要挨打,抗拒现代化潮流就意味着灭亡。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某些改革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等等,近代一切改革与革命均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最终目的都是要把中国推向现代化,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文明、富强的中国。

第四讲,文化·现代化·现代人——近代中国文化的反思

鸦片战争以来,不仅西方的物质文明冲击着中国的传统社会,西方的价值观念也向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开始在传统文化的夹缝中生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洋务运动)、社会制度()先后失败的情况下,从深层次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技术问题和制度问题,而是思想文化深层次问题。由此引发了一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造就了一批年轻先进知识分子群体,在十月革命后抛弃了西方旧的民主主义文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本专题旨在通过对近代几次文化反思的了解,使学生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本专题添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近代几次关于废除中医的争论及其思考。)

第五讲,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有观点认为,中国是未经资本主义洗礼的小农大国,本来非常需要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科学的理性思想的启蒙,但由于民族危机严重,为了救亡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就使“五四”原本的启蒙精神断裂了,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只不过是一把“野火”,使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自由之精神断裂,持此论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合时宜,不是中国的需要,否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合理性。究竟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长叶的,怎么样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的,又是怎样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走向中国化?本专题试就此一系列问题做一深入的探讨。

第六讲,国共两党二十八年较量及其最后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时已是全国的最大的政党,虽然中共在以后几年中有所发展,人数也不过才几万人。1927年由于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被杀被抓,人员剩下的不足一万人。但是,在以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壮大,最终打败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的统治从全盛走向衰败如此之快?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如此之神?这是值得人们思索的一个问题。本专题试就通过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系列历史史实,论证国共两党大陆兴衰的历史必然性。(本专题适时添加近代革命中一些曾经学过医的仁人志士如孙中山、鲁迅等弃医从戎进行革命活动及国际主义医疗战士白求恩、柯棣华等为中国革命工作和献出生命的事迹,激发医学生为国家作贡献的崇高精神)

第七讲,艰难的历史选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 走西方建国的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试验与破产

2. 走俄国革命的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挫折中前进

3. 走自己革命的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成功

4. 建设中的失误与出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鸦片战争后,中国山河破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国向何处去?什么样的道路才是中国的出路?一百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也没能挽救中国危亡;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希望以俄国革命的模式来挽救中国,也没有行得通。在不断总结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终于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把中国引向了社会主义。但是,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现代化遭遇了种种挫折。1978年,中国共产党再次总结经验教训,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最终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本专题旨在通过历史告诉学生,中国的国情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才能使中国富强!

第八讲,农民土地问题与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探索与贡献

1.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通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英德美经验)

2. 孙中山、及其他党派关于解决问题的措施

3. 中国共产党在农民土地问题上的探索与贡献

4. 社会主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新措施

农民土地问题,是世界各国通向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代以来,从孙中山到,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论述和实践,但都没能解决好这一问题,这也是他们没能将其事业进行到底的根本所在。那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这一难题?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们应如何评价这种方式?本专题试就上述问题作一概述和探讨,并联系现时期党中央对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同学们认识中国农民问题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

以上各专题以现代化为主线,紧扣国史、国情,围绕“三个选择”概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阐明了中国人民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既达到了《纲要》所要求的认识“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又另辟蹊径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课模式探索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有相应的实践课。

《纲要》课属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系统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加深理解,帮助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和评价历史,提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有效的实践教学对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意义重大。据此,海南医学院规定,实践课须约占总课时的1/3, 因此从34个理论课时中分出10个课时进行实践教学。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系列实践模式。已开展过的实践教学形式有:

红色知识竞赛(增长知识,探讨问题,加深友谊)、红色影片欣赏(从影视资料中了解“两史一情”)、红色论坛(对一些争议的历史问题、建国以来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争鸣)、红色故事会(讲革命故事,树远大理想)、红色诗文赏析(如读诗词,看人生)、红色歌曲演唱(诠释红歌的历史内涵,挖掘红歌的当代精神)、红色之旅怀想(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宋庆龄故居、冯白驹故居、渡海英雄烈士陵园、秀英炮台等。还有一些历史古迹如海瑞墓、冼夫人纪念馆等也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上活动均有具体的活动方案、程序规则和考核标准。活动后保留学生的实践作业和课件资料为教学研究之用;我们还计划建立海南红色教育基地并开展现场教学;还设想将学生实践活动中采集到的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帮助地方文化机构建立海南红色网站,使更多的青年受到革命理想教育。

三、开展专题教学的实效性

自2006年《纲要》课开课以来,海南医学院在该课教学中曾采用过多种教学方法,如传统按章节教学、案例教学和专题教学等,经过比较和问卷调查,专题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表现在:

(一)探究性

运用新的分析视角对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特点、影响、评价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给学生一个新思路、新感觉、新认识、新体会,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实践性

配合专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例如以走访海南革命历史景点为主的红色之旅活动,让学生三五一组,带着任务去访问,写出故事制作成课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讲,使该课更生动,更具体,更贴近实际,也更具实效性。

(三)现实性

从医学生特点出发,在教学大纲框架下,重新整合教材,对中国近现代涉及医学领域人或事件予与关注(近代西学的传入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碰撞),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医学院校的特点,开展与医相关讨论活动(例如:中国近代几次废除中医的讨论),充分利用近现代历史上的医学人文精神给学生以启迪,提高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开放性

专题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不是封闭的。所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展开思考,做出结论,由此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认识能力即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化视角下的《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 ,打破了传统教学形式,很好地把思政理论课与历史教育结合起来。从大学生的实际实际和思想特点出发,在总结自己经验和借鉴国内外院校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研究出一套符合海南医学院大学生需要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了具有海医特色的《纲要》课教学和实践模式,很好地把中央要求的“两个了解,三个选择”落实到了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自开展专题教学以来的四年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久以来在原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赵亚夫等. 国外历史教育透视. 2003.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2005.

[3]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辅导专辑,2006.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2-0005-04

党的十八报告在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基础上,从理论、道路、制度有机统一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第一次作了最全面的揭示和表述,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党的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未来10年(即到我们党诞生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因此,党的十八报告揭示和表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近百年的探索和开拓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20世纪20年代,一方面是19世纪40年代封建的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列强的枪炮打开,被动、艰难、缓慢开启了近代化、现代化历程,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没有走通也无法走通的背景;另一方面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席卷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两大潮流交汇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就历史性地担负起了既生不逢时、又先天不足的中国资产阶级无力承担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准备历史条件的任务。在将近30年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过程中,党创立了独创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并在这个理论指导下,胜利地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由于旧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及其决定的革命的敌人是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种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但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新的时代条件下,它又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叫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明确指出:这种革命“虽然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就是说,“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样,整个的中国革命就包含着双重的任务,既“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两重革命任务的领导都是担负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双肩之上”。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党开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就是依靠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走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紧接着,党进行了以社会主义改造为内容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双重革命胜利的结果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正如党的十报告概括的“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非常清楚,我们党诞生之后的30来年进行的双重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和决定性的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根本无从谈起。中国没有走通也无法走通资本主义道路,就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交汇,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非常现实地摆在人们面前。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从来都没有动摇过。但是,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究竟如何走,建立起来的制度如何坚持并且不断完善、发展与发挥其固有的作用,这有赖于正确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环境即我国基本国情和世情及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的理论产生,并且发挥指导作用。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开拓依赖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及其正确指导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将近30年间,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只能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学习。在学习的早期,我们就开始发现其经验的缺陷,并且力图避免,作了一些有相当价值的理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1957年开始,由于“左”的错误愈演愈烈,我们越来越脱离中国社会主义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如同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的,“犯了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这“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这个“左”倾错误的理论的集中体现就是所谓“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理论。在这个错误理论误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分艰辛,经历了巨大曲折,从总体上说是不成功的。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坚持始终没有动摇,但是坚持有余,完善和发展严重不足,这就使得这种“坚持”日益趋于僵化,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根本无法得到发挥。这里的关键就是理论准备严重不足,前进道路模糊不清并因此动摇不定,最终没有摆脱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都为后来的成功探索和开拓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十分宝贵的营养。正如党的十报告指出的,“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所以,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开拓,始于,成于邓小平,继续发展于和。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在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通过拨乱反正、系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历史经验,首先是正确认清了我国仍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把握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符合世界历史潮流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我们过去长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首要的基本问题开始有了一个正确的探索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逐步融入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创造性地继承和扬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首先是邓小平理论应运而生,随后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相继诞生,“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导下,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期30多年来,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正反历史经验、特别是“”教训的总结,初步概括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十条,到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党的十三大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具体而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政治、文化纲领,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六大又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之后到党的十七大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等,这条道路的内涵逐渐丰富和完善。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排除千难万险,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瞩目,鲜明地展现出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清晰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我们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可靠保障,日益充分地发挥并显示出巨大优越性。这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党的十报告完整概括其丰富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我们党90多年、特别是最近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过去那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陷入空想的、日益僵化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深远的世界意义。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第5篇

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区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生存空间,其中的人群多样化了,组织也多样化了,社区涉及的共享资源也多样化了。如何将这些资源打通,将需求不同、身份不同的人群的利益和要求整合妥当,这里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网格管理不只是一种理念,它又是一项技术。网格计算技术,不只是可以在社区党建上进行探索性运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同样可以探索。有了网格计算技术,应该说,可以多了一种思维方法,多了一条过河的“小船”。

最近,我参加一些理论讨论会和专家的评审,得知在上海的社区建设和区党建工作中,人们在探索一种现代技术的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同志在近日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就强调,社区党建要探索网格化管理的课题。我一听感到十分新鲜,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基层工作者正在探索现代前沿的管理方法。

管理是一门常管常新的学问。从对机器大生产中工人在流水线上的动作分析开始的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到行为学派的马斯洛,到对人性分析的X、Y、Z理论,再发展到知识分子成分增多的杜拉克的“有效管理”,还有关注激励和保障因素的双因素管理学派,等等,贯穿了一条对管理对象研究的红线,同时渗透运用各种现代技术的线条。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后,互联网的出现和运用给管理带来新的手段。在看不见的虚拟世界,有着管理的新天地。国际上近来兴起的网格计算技术,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

计算机世界是个由无数单个的计算机并联的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每个计算机具有巨大的工作潜能。表现在:一是有计算能力,二是有强大的信息内存。倘若一个课题需要一个计算机6分钟完成的话,同时启动6架并联的计算机,只要1分钟就可以做完。网格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应用层面的互联互动,从而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和高效应用。如有专家比方说,冬天,当我们离开家的时候,家里的暖气对于我们毫无意义。在一个城市中,如果有一种技术将这些无人消受的热能汇集起来,其热量不亚于一座小型电站。网络计算技术就是类似于这种“将这些无人消受的热能汇集起来”的技术,计算机网络的深度运用,就是将闲置的、耗费的社会资源用起来。

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的推进,会遇到许多的新课题。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区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生存空间,其中的人群多样化了,有业主、有租房者,有职工、有老板,有常驻户、有临时打工者,有现职人员、有退休的职工;社区的组织也多样化了,有业主委员会,有物业管理委员会,还有居民委员会;社区涉及的共享资源也多样化了,有学校的,有市场的,有企业公司的,有警务的,有医院的,还有部队的等等。如何将这些资源打通,将需求不同、身份不同的人群的利益和要求整合妥当,如何将各方面已经拥有的丰富资源整合好、发挥好,这里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上海的建设者注意了国际上刚刚出现的网格计算技术的运用,为社区建设、社区党建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方法和手段。

市场经济发展以后,出现了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人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增大。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关系,协同各种力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处理这些关系中,有的有上下级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更多的可能没有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而是一种经济关系,或者是公共品共享的关系,或者是如同世贸谈判中的“双方各让一步,世界进一步”的共赢的关系,还有自治关系的。所以,除了“我说你听”的垂直领导的方式以外,协调、协助、协同的工作思路要多起来了,整合、整理、整体的意识要加强起来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就出现了,第一需要沟通,第二方能理解,然后有合作的愿望,就得相互让步,关系熟了,就会相互关照,感情加深后,会出现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奉献。

我观察,这种“整合”现象会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项目的实施中凸显出来。而一个项目可能是硬件,也可能是软件,可能是实体,也可能是虚拟,可能是经济的,也可能是文化方面的,可能是一个工程,也可能是一项社会或党建活动。因为,一个社会的项目往往是跨系统、跨行业、跨单位、跨街道、跨利益不同的人群,就需要各方面的人们来思考,来设计,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方、每一单位、每一组织,甚至每一个人,都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为这个项目可以做什么?我有什么特长和技术可以奉献,我有什么资源可以奉献,也就是网格技术中要求的“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它的内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