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代史课程总结

近代史课程总结

近代史课程总结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05-02

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开设以来,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对《纲要》课专题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思路及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

一、《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指导思想

1.明确课程定位。《纲要》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本中明确阐明了教学目的: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就课程内容而言,《纲要》课毫无疑问是一门历史课,但其教学目的中又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课为载体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因而具有较为特殊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在专题教学中做到两者兼顾:首先,《纲要》课是一门历史课。因此,每个专题的设置与讲授都要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教学内容必须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遵循历史课的教学规范,尊重历史的客观性、整体性、必然性原则,避免为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断章取义、片面解读历史。其次,《纲要》课是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包括文科类、理工类、医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等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鉴于课程性质的不同以及教学对象的多样性,《纲要》课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都应有所区别。在教学内容上,《纲要》课的专题内容应概括而精炼,更加侧重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及社会发展状况,而非全面深入的学术性探讨;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史论结合,使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历史的基本经验。总之,在专题教学中应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纲要》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2.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处理好《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因此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应有所取舍。中学阶段历史教学总体来说是“知其然”,学生所学的是基础性历史知识。那么,《纲要》课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上。这需要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转换教学思路,变换认识的角度,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解读。所以,每个专题的重点要更加突出,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深入分析,并进行理论升华,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其次,处理好《纲要》课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关系。《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尽管两门课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部分历史内容上有重叠的情况,但《概论》课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展开的,倾向于理论性总结。《纲要》课则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性阐述,并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角度加以分析的,侧重于诠释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纲要》课专题的内容应注重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每个专题讲授一个主要问题,并力求纵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内容既要紧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线,同时又要结合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成员,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中国的科技、军事等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华民族展示了更加恢弘灿烂的发展蓝图。因此,在每个专题的设计上,除了要求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脉略清晰,还要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专题的最终落脚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实现《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纲要》专题教学的内容设置

在把握上述指导思想、原则的基础上,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新构建了《纲要》课专题教学体系框架,分别从政治、经济、国防军事、外交、历史人物等角度设置了五个专题。每个专题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深入阐析历史发展规律。

专题一:政党政治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1)效法西方――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专制――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3)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本专题以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为线索,阐述中国人民探寻适合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艰难历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效仿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但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很快归于失败;统治时期,由于坚持,打击、迫害民主进步力量,违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和人民意愿,最终难逃被历史抛弃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在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结: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外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时展的潮流。

专题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1)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艰难起步;(2)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专题以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线,深入分析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启的。由洋务运动拉开序幕,经“”、“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屡受挫折。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民主与富强;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难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总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状态下,中国试图实现现代化的努力难以获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专题三:从鸦片战争到出兵亚丁湾

(1)鸦片战争――有国无防;(2)抗日战争――落后就要挨打;(3)出兵亚丁湾――大国崛起。本专题分三个阶段阐述中国近现代国防军事的发展历程:清王朝长期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力衰微、国防孱弱,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只能被动挨打,开启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统治时期,中华民族虽经八年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的国防力量更是令世界瞩目。出兵亚丁湾正是中国大国崛起的一个强有力的体现。总结: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同时,强大的国防力量也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

专题四:从“闭关锁国”到“大国外交”

(1)“闭关锁国”――“结与国之欢心”;(2)艰难的抗争――弱国无外交;(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国外交”。本专题主要阐述近现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后,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均遭到严重破坏。弱国无外交。由于国家实力不济,无论是清王朝还是统治时期的中国外交都难以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在全面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结: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中国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为了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直接有力的学科支撑,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有自己的学科定位,要大力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5年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5个所属二级学科。

今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同时,为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一个二级学科,即“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

这个决定,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中的指导地位,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必将提供重要的支撑,发生深刻而重大的积极影响。

一、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此前已设立的五个二级学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门课程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而为了给新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同样提供直接有力的学科支撑,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了普遍地深入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给以批判的总结,和调查研究当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的任务。1943年,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由此可见,理论、历史和现状三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研究,这是建设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不是一般的历史知识课,而是通过历史教育解决“三个选择”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职能特殊而重要。现有的学科并不充分地具备这种职能。

比如:目前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是不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直接的和充分的学科支撑的。其原因,一是从时间跨度上讲,中共党史不能涵盖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从1840年讲到现在,中共党史则是从1921年才开始,前面80年不涉及。二是从研究领域讲,党史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内容为主,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中、下编虽以党的活动为主干,但还需要广泛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情况,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三个选择”,较之中共党史,其研究领域更为广泛,内容更加丰富。

目前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也不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直接的充分的学科支撑。因为从研究内容上讲,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与历史学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是有很大不同的。

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也不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供直接的充分的学科支撑。其原因,一是从时间跨度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能涵盖1840-1921年这一段历史。二是从研究内容讲,它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科学体系,并不是要去系统地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并不是要去全面地论述“三个选择”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增设新的二级学科即“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专门的、直接的学科支撑。

目前,全国每年都要为近300万本科学生普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有助于吸引和稳定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有助于推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并为更好地造就本课程的教师尤其是其中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创造条件。

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定位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通知明确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这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性质和功能作出的科学定位。

从这个规定中,我们可以对这个学科得到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认识:

第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此相对应,本学科所要着力研究的,正是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这些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

这是本学科的主题、主线,是本学科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向。

第二,中国人民是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在总结中国近现代正反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才作出“三个选择”的。为了科学地阐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发展脉络和基本经验。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割断历史。胡锦涛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正因为如此,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应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求得发展。

这就是说,本学科要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论述,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是本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本学科的优势之一。

第三,本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虽然应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求得发展,但它本身的基本属性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个二级学科的名称已经表明,它不同于历史学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它并不要求去展开地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各个方面及其具体的历史细节、事件、人物,而是要在弄清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的基础上,着重对与“三个选择”紧密相关的基本历史规律和主要历史经验进行研究。本学科要将理论研究同了解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对中国人民作出“三个选择”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深入开展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的研究,深入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研究,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人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这样,它才能很好地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相协调,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建设提供切实的、直接的、有效的支撑。

第四,本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此前已经设立的五个二级学科,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外马克思主义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几方面开展相关的教学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则着重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

这样,“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就既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重点,又能够与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三、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的通知,对本学科博士学位、硕土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对本学科的课程设置以及主要相关学科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通知规定,获得本学科博士学位的条件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务工作等骨干专门人才。获得本学科的硕士学位的条件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务工作等。 转贴于

通知规定,本学科的研究范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三个选择”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规律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

通知规定,本学科的主要相关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通知还对课程设置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这些规定,导向正确,切合实际,为加强本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下面,我仅就本学科博士生、硕士生的课程设置这一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通知规定的课程设置,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著作选读。

在今年5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广泛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要在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功夫”。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读等课程的设置,是同中央领导同志的上述指示完全一致的。

十七大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了掌握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著作选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什么理论基础上开创出来的呢?胡锦涛指出:“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为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上述课程设置,体现了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应当遵循的正确原则。

早在1960年,邓小平在论述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时就讲过:“毛泽东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里面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所以,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像它是另外一个东西。”我们在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丢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他不赞成有的同志关于“以毛泽东思想为纲学政治经济学”这种提法。他说,“讲初期的发展时期的资本主义,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资本论》;讲帝国主义,总还是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这方面,毛泽东也有发展,比如提出关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但是,《资本论》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经把关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了。”对于这些已经解决了的基本理论问题,毛泽东没有必要再在自己的著作中去作重复的论述。这样,人们要真正了解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仅仅读毛泽东的著作是不够的,还必须读马克思、列宁的有关著作。这些看法,毛泽东是同意的。邓小平说:“昨天在毛主席那里谈了这个问题,他赞成这个意见”。邓小平的这段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答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学习本类课程,切实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在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功夫”,这是我们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必须具备的基础,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第二,史学理论与方法。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有一个用什么样的历史观、方法论指导的问题,有一个站在什么立场上、运用什么观点、采取什么方法的问题。我们要能够科学地回答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这些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自觉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不行的。

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理论界、史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甚至严重分歧。有些不同意见的产生,是由于研究者掌握材料的多少、深浅不同,由于他们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但有的分歧的产生,则是根源于人们据以治史的历史观的对立。正因为如此,为了求得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科学认识,为了抵制“告别革命”等错误思潮,分清在一些重大是非问题上的原则界限,学好“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学习“史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和近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有分析地鉴戒国外史学传统中的有益成分,这是搞好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必须具备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之一。

第三,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经对于近现代中国史的研究提出过重要的意见,他说:“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方面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这个意见也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等,我们才能为综合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才能系统地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得民族的独立、解放,走上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从而赢得中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是在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这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论著,研究党的历史文献,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这是我们搞好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第五,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纲要”课程教学教学思考 基本点 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其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作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一定要以中央文件精神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为依据,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处理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相关关系和问题,高质量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下面笔者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纲要”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点

1.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落实中央关于开设“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

“纲要”讲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但它不是单纯的历史课,更不是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而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央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为国家为民族刻苦学习的信念。因而“纲要”课不可能、也不必要对中国近现代史及其各个方面都去作详尽的、展开的叙述和论证。“纲要”课程教学的着力点,应当是在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突出讲授有助于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以及接受历史德育教育。

2.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问题的表述,要完整、准确,有权威性和原则性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目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党性原则对待它,而不能像历史专业课哪样进行一般的历史知识、历史智能传授和历史学术探讨。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基本问题的表述,我们应当讲政治讲党性,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遵循党代会、中央全会和中央有关历史问题的决议文件精神,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于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的表述,要有权威的根据,并努力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警如,对于1921年党成立到1945年七大之前有关党的活动历史,应当按照《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上的结论表述定性;对于建国以来,包括对“”、及思想的评价应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定性为依据;当前,讲授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时,应以党的十七大总结为准。另外,对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民族虚无主义观点和否认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历史功绩的观点,我们不能进行纯客观的介绍,而应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旗帜鲜明的帮助大学生划清重大历史是非的界限。

二、“纲要”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产物,中央对其教育功能寄于厚望。要上好这门课,提高其实效性,就要增强该课程教育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为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1.“纲要”课程与中学历史课程之间的关系

就“纲要”教学与中学近现代史教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不是孤立的、断裂的、越过的、重复的和阻碍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积累与提升、利用与补充的一体关系和梯进型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应克服第一关系的心理障碍,寻找科学有效的路径实现第二种关系的衔接。

中学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分初中、高中两部分,共4册教材,62万字。因此,刚入校门的大学生在经历中学6年系统的学习后,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尽管因高中阶段的过早分科造成文理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程度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了解对“纲要”课程的学习来讲,是基础?是包袱?还是阻碍?据反映,看到“纲要”课程的名称,学生的本能反映一般是“这门课不是学过了吗?”有的任课教师,长期脱离或没有经历过中学教学环境,对中学近现代史教学不知道不熟悉,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往往反应极端,教学无的放矢,把原本与中学历史教学相贯通的“纲要”教学,看成是高校大学生新增设的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其实,“纲要”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是一体性、梯级、递进的关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应以“纲要”课程的学科性质作为楔入点和突破口,使用回忆式—再提升—再定位的教学路径。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互动共同回忆中学课本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学生的既有知识进行重新定位,使课程从局部的“一人一物”“一时一事”逐步深入,提升、直至对脉络与规律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解决学生对“三个选择”认识的困惑。高校师生对待“纲要”课教与学态度、方法的不同,决定了中学历史知识在“纲要”学习中所起作用的差异。

2.“纲要”课程与“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之间的关系

由于课程属性的差异,“纲要”课程与“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与教学基本要求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不同,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历史相关学术研究,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历史专门知识和技能。相比之下,公共课则要求学生大概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侧重于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德育功能,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来说,“纲要”课程中的“纲”中之“要”,应该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二是“泛化”与“碎化”问题的差异。无论是“纲要”课程,还是“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从表象看两者讲授的内容基本一致,都是中国近现代断代史。然而“纲要”讲授的“主要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内容单一,线索明确。“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不但讲政治革命史,还讲经济发展史、文化发展史等凡是历史上发生存在的事件过程。所以,在“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选择和对其有针对性的“高度浓缩”,重点突出其鉴古资今和启迪民智的内容,以确保收到“纲举目张”之效。

3.“纲要”课程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纲要”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必要知识铺垫。、教育部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求学生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都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和知识背景铺垫。在调整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纲要”处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之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05方案”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衔接两者的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只有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国史、国情,才能较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

4.“纲要”课程教学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列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吸收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几十位著名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编写,经过四级审定,最终由中央审定完成的。教材很好地反映了中央开设这门课的要求、目的和精神,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为我们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和基础。

吃准、吃透教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循教材的写作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设上、中、下三编,共10个专题、3个综述,准确而精炼地概括叙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170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线索脉络、重要事件和基本理论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领会“三个选择”的精神实质。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主流观点和最高水平。尽管教材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是它在“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充分熟悉教材的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精神;二是以本教材为基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尊重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结论,以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用好、用活教材。、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纲要”课而言,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创新教学方法问题,二是解决好教材的“薄”与历史的“厚”的问题。传统地教学方法多是应试的、照本宣科灌输式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累,学生厌烦疲倦,效果极差,教育教学目的很难实现。面对“纲要”课程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应采用多样性、不拘一格式教学模式,如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等,还有更加适合“纲要”课程特点的参观式、实地考察式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方法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纲要”教材由三编10个专题3个综述组成,共30余万字,但是,相对于波澜壮阔的17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而言,教材的内容是单薄的,很多历史问题不能展开叙述,甚至于无法提及。为了说明问题,教师需要将教材讲“厚”,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充足的历史事件来论证教材的基本观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参考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现代史纲要;课程;专学式教学法;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但从性质来讲属于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门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可以概括为:把握“两个了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学生明白“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以便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行专题式教学法的缘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不是对中国革命史的简述与增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单凭以前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因而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科研要求: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力推进本课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教学带动学科建设。这门新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就是学时与内容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学时少,内容多,跨度大。在讲授时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即使讲的很全面,但也只是蜻蜒点水似的传授,这样根本不能够完成大纲要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探索的前提,首先要坚持以开拓创新为动力,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丰富这门课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载体,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相关历史影视文献及图片资料,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其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中总结出学生想要从这门课中获得什么信息,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最后,本课是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许多理论问题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所以,应当增加一些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使改革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情况、新信息,更新到老师和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就不再感到空洞无物,老师讲起来也生动形象,增强了说服力。

知识的建构,意识的教育,理论的铭刻,必须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对待教学大纲及教材与实际课堂教学的关系上,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内容与大纲既是老师授课时的依据,也是同学们对于这门课所遵循的基本方向。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又不能完全依赖大纲和教材。如果完全照搬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既不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仅仅是对知识的概括性讲解,并不深入,与中学的历史课也就大同小异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所选择和侧重。现在面临既不能随意大量删减或压缩教学内容,也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之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可以很好的权衡这些问题与现状。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行专题式教学法的设计框架构想

专题式教学,就是不以教科书上的条条为宗旨,而以教观点、教方法为己任,每个专题都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解决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专题教学是“精髓”教学,是“少而精”的教学。专题式教学由于可突破课本的原有结构和字词句,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这就为教师紧密联系实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些实际问题可有机地溶入相应的专题中解决,有些较普遍和较突出的问题,还可单列专题讲述。专题式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突出本课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区别与衔接。因此,专题的选择不能太偏太窄,所涵盖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广度和深度是由教师控制的。对课本知识作了必要补充和深化处理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会提高,但这种广度和深度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教学吸引力的需要,只要不将此广度和深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考查的依据,就不能说超出了大纲的要求。所用的的专题既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发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同时又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题思想。

对此设定了14个专题,分别为:第一讲,回忆与思考――中国历史纵横谈;第二讲,苦难的历程――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三讲,列强的暴行――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危害;第四讲,睡狮的觉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五讲,帝制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功绩;第六讲,碰撞中的升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七讲,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八讲,星火燎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第九讲,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第十讲,两种前途的选择――人民共和国的锻造;第十一讲,金光大道――历史和人民共和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第十二讲,前进中的曲折――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十三讲,走进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十四讲,全课结束语。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行专题式教学法的具体讲授思路

专题一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介绍、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和研究动态等方面的讲授,使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正确总结经验,认识国情,学会全面地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其重难点是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专题二使学生认识到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才逐渐衰退,从而正确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和性质。正是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决定了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起就开始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也决定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其重难点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及评价问题。

通过专题三的讲述,说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中国人民为什么必须进行反侵略斗争以及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作用。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其重难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专题四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向西方学习,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倾向。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不能仅仅看其阶级属性,而是应该看其是否是顺应历史的发展。他们的探索都不能为中国的前途指明出处。其重难点是太平天国革命和运动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专题五使学生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及其如何看待

孙中山交权于袁世凯,辛亥革命的失败再次表明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和曲折。中国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基础。其重难点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专题六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国际原因:西方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2、国内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认识;新文化运动;。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重难点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专题七要让学生们知道促进了中共的成立,从而认识中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使学生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共是中国人民的救星,她从成立起,就担负着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发的重任。其重难点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

专题八使学生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其中做出了杰出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依据。其重难点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对专题九要求学生掌握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路线,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生存权、发展权的神圣民族解放战争,进一步认识。其重难点是中共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

专题十讲述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重建家园。中共从人民的这一根本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关键时刻,是中共领导人民打败了,为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其重难点是中共能够打败的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与意义。

专题十一使学生认识到: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共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指导方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破坏旧世界,还能够领导人民建设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重难点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

专题十二讲述我国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由于没有经验,主要是模仿苏联。当苏联国内出现问题后,明确提出以苏为鉴,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他晚年的错误毕竟是伟大的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正确地评价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其重难点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犯了那些错误。

近代史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现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系统讲述法,即教师在教学中按照章节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讲述,讲清其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系统讲述法可以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但是自“05方案”实施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已经面向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的本科生开设了近十年时间,其间,教材也已经多次修订。与此同时,当今世界经济更趋向一体化,文化呈现多元化,信息网络一体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为了充分发挥这门课“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兴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对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而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所讲述的很多内容与中学阶段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课程内容重合,而在高校开设的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又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重复交叉较多。

为此,针对学生对课程内容基本熟悉,学生学习与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够,但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争议问题、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又普遍存有比较迷茫困惑的情况,在系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对教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在课堂上讲授相关内容时,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由学生就相关问题讨论、发言。师生互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兴趣,这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

例如,在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之前,结合学习思考的第一题“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在教师讲完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之后,由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代表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正确归纳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使学生通过讨论认清,资本―帝国主义采取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的方式,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从而纠正学生中受到某些社会观点的影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的错误认识。

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就一些和历史联系的热点问题、时事问题,让大学生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进行讨论、发言。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在大学生相对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调动学生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积极性,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在我国高校一直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和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普通高校在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并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材是由我国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资深专家编写,教材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学术性、知识性、思想性。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史论结合”、注重历史联系现实的课程,教师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更好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例如:在讲授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中,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封建主义作为对象时,可以让学生事先查找资料,课上师生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充实的资料,说明旧中国农民背负的难以承受的地租剥削和高利贷剥削、沉重的田赋预征和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旧中国农民遭受了哪些封建剥削?”“为什么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封建主义这座大山的结论。

三、运用专题讲解法,可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专题讲解法,有利于达到“一条主线,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的课程学习目的,突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主题。专题讲解法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以打破现有教材的章、节格局设计专题,在每个专题的设计上有机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主线,形成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体系。

例如:以“中国近代早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为题,打破教材的第二、三章的原有设计,把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整合为一个专题,可以使学生在回顾这些历史事件的兴衰时,从中总结近代早期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无一例外走向失败的原因,从而体会和认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承担了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运用专题讲解法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

另外,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法,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外,还应该结合现在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现代信息技术。十年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来说还是新鲜事物,目前大学生积极乐观,追求时尚,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如果单纯运用对学生来说司空见惯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展示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而言课程反而失去了吸引力。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利用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尽可能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除了图片、文字外,插入视频资料再现历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利用这一代大学生网络沟通能力较强的特点,通过QQ、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网络论坛等工具就课程内容在课后与大学生进行实时的师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信息交流、沟通,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李昌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