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代建筑论文

近代建筑论文范文精选

近代建筑论文

近代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以城市的物质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为核心的城市形态的研究是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一。

一般而言,狭义的形态是指物体呈现于人们视觉的全部表现形式,即形相与状态,广义的形态是指事物呈现于人们知觉的全部表现形式,包括抽象表现形式。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具体而言,城市形态是城市内在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表现,反映在城市和居民点分布的组织形式上,城市本身的平面形式和内部组织上,城市建筑和建筑群的布局特征上等。

从城市形态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城市形态是社会多要素多功能系统作用下城市本身的平面形式、布局结构、建筑风格等非常具体直观的有形表现,因此,城市形态的研究是包括多个侧面(物质要素)和多个层次(文化内涵)的研究,再加上城市形态本身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具有动态演化的特征,这就使城市形态的研究成为内容非常丰富的综合性的内容。

因此,城市形态的研究一方面具有具体分析的特点,只有对城市特定发展时期的城市物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把握各个时期的城市风貌和艺术成就,从而得出有益的经验和设计手法,为今天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城市形态的研究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只有对城市的各物质要素的内在机制及其外部关系的高度凝炼抽象和概括,才能把握城市总体的形态特征,揭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城市的演变规律,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理论发展综述

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比如我国在奴隶制鼎盛的西周开国之初(公元前11世纪)就有了满足奴隶等级制度需要的城市形态的规划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三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度.经涂九轨,左祖右杜,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墟市的平面形式是方形,道路垂直相交,城市中有“祖”、“社”、“朝”、“市”、“夫”等城市要素,按“旁”、“左”、“右”、“前”、“后”的关系布置。按这个规划制度所建成的城市,虽未为考古发掘所证实,但如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形态制度对我国后来的都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又如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规划家管仲在他的《乘马》中对城市形态也相应提出了“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见解,强调城市形态应充分结合地利条件.视城市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整,这种突出城市的个性,摒弃单一的城市格局,祟尚自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城市形态产生了深入广泛的影响。

又比如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出现了希波丹姆规划型式,这种械市型式遵循几何数的和谐,从秩序美的角度出发,采用几何形状,以棋盘路为城市的骨架,这种城市型式在后来的城市规划实践中被广泛的运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的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提出了有利于城市防御和避风的八角形城市提案,到公元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学者对城市形态的探讨,更进入了一个高涨时期,如阿尔伯蒂(Alberti)、帕拉第奥(Palladio)、斯卡莫齐(Scamozzi)等先后对城市形态及理想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其中弗朗切斯科.迪乔治(FrancescodiGiorgio)在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提案上,制定了一个道路按放射形布置,中央有园形的纪念建筑物的城市提案,到巴洛克时期及以后受这种城市提案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城市渐渐多了起来,城市里有方或园的广场、广场上有纪念物、有向四面放射出去的笔直的干道和整齐的街区,这种利用街道连接广场、园林绿地和纪念物,形成统一完整的构图轴线,成为大城市中组织城市三度空间形态的重要手段,其城市美学构图上的作用和意义影响至今。

对城市形态的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随着西方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巨大变革,在城市规划实践的推动下逐步产生的。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工厂取代手工作坊,人口向城市大规模的聚集,大片工业区、仓库码头区和工人住宅区的出现,使传统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尺度被打破.城市形态急剧变化,城市越来越大,城市功能越来越复杂,各种城市问题也应运而生,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环境恶劣、交通阻塞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了对城市形态理论的系统的探索研究,这种探索,一方面,沿续传统的改善城市物质形体环境的作法,从城市本身的物质形体规划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物质形体的设计和美化,来改善城市面貌,并逐步发展成为注重城市三度空间形态的现代城市设计;另一方面,人们也认识到就城市论城市的传统做法并不能解决大工业带给城市的根本问题,所以这种探索扩大到从区域、经济、地理、社会等宏观领域入手,综合探讨城市总体的形态特征和发展走向,并逐步演化为偏重城市二度用地形态的现代城市规划。

(一)形体规划设计方面

在近代资本主义城市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从19世纪初开始在欧美城市中出现了一系列着眼于城市形体面貌、倡导城市宏敞壮美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在欧洲城市中最有影响的是1853—1870年的由奥斯曼(Hgussmann)主持的巴黎改建计划,该计划主要着眼于城市道路系统的开辟、广场的组织、房地产的经营和市政设施的建设等,为封建城市的改建和扩建、促进城市的近代化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并对继之而来的维也纳、柏林、科隆等城市的规划影响较大。而在美洲城市,从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起,由本汉姆(H.Bunham)先后主持了旧金山、克里大兰和芝加哥等城市的空间发展和治理规划,也形成了影响广泛的倡导宏大的城市美化运动。

这些宏大的城市形体规划运动,虽然从一定区域美化了城市,但由于规划本身很少从居民的实际利益出发,因此并没有解决近代工业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19世纪末起,随着对城市总体形态特征及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在实践中的运用,传统的城市形体规划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城市的美化转为强调城市形体规划适应新的城市功能需要的原则。其代表性的理论是美国建筑师佩里(C·Perry)1929年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和斯泰因(C.Stein)1933年提出的雷德伯恩体系。佩里的邻里单位是有一定的大小规模,四界为主要交通道路,内有商业服务设施和充分绿地的居住区的“细胞”,其思想在以后的规划中被接受和发展。斯泰因是最早正视大量私有汽车时代对城市建设影响的规划师之一,他在雷德伯恩规划中,绿地住宅与人行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流,建筑密度低,住宅形成口袋状成组配置。

由于受新建筑运动的影响,出现了城市形态强调“功能合理至上”、以现代形体技术手法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城市形体结构的潮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勒·柯布西埃(L.Cirbusier),柯氏明确地从建筑师的眼光来看待现代城市建设,1922年他发表了《明日的城市》一书,1925年提出了著名的“伏埃森规划”,1933年又推出“光辉城市”,这是一个有高层建筑的“绿色城市”,房屋底层“透空”,城市全部地面均可由人们步行支配,屋顶高花园,这个设想一反霍华德以来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强调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引导城市人口的集中,形成以高层为主,拥有大片绿地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在二次大战后所规划的城市中,柯氏具有不可估量的普遍影响。

随着发达国家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逐步转化,高技术也导致了高情感的需要,现代建筑千篇一律、毫无人情味的弱点就显露出来,与此相应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在人类行为、情感、环境等方面的缺陷也日益明显,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对城市形体环境中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价值、人类体验的发掘,城市形体规划进入了一个强调形体环境设计应适应人类情感的人文化、历史连续化发展阶段。

在这方面,早在1889年西特就发表了一本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专著,即《城市建设艺术》,他系统调查分析了欧洲古代城市建设的历史遗产及其艺术价值,并首创现代建设的“视觉艺术”准则,“这种视觉意象的优势在一些保存过去遗产的作品中得到体现,同样也以机械主义为意象的,率领我们奔向未来的城市中体现出来。”西特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其后的许多规划设计家,新的思想方法呈出不穷,1959年美国林奇(K·Lynch)提出可以通过道路、边沿、标志、结点和区域五种形象要素来识别一个城市,这五种要素给城市带来了自己的形态特征:美国(c·Rowe)则强调堀市的拼贴性,认为城市是一个历史的博物馆,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自己的文化积淀,这些积淀汇合而成为一幅拼帖画似的城市形态;卢森堡的(R·Krier)认为城市形态具有理性的基础,只要人们还是用两腿走路两臂取物.人体尺度就会对建筑实体约定某种必然的量度,它不仅决定于踏步和建筑物的层高还决定了开放空间的形态;意大利的(A.Rossi)认为城市中的建筑分为两种,一种是量大面广的普通建筑,被人们设计、建造和使用,然后被拆除,随时间而变化,另一种是纪念物,由于它们所具有的特殊品质,能够经历时间的磨蚀而成为人们据以回忆某一城市的依据。这些思想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形态的认识,为城市设计开拓了思路,丰富了创作手法。

近年来在城市形体规划探索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总体上来看,仍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但是现代的城市形态设计一方面转为更加务实的态度,不再将整个城市作为自己的对象,而是缩小了范围,对城市不同地段形成了不同认识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对城市的商务中心区、科技工业园区、步行商业区的设计、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边缘区的开发等等。另一方面,也扩展到进一步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未来城市形体的构想和探索,如有的从土地资源有限的角度考虑,建设海上(底)城市、高空城市、吊城、地下城等等;有的从不破坏自然生态的角度考虑,建设空间城市、插入式城市;有的从模拟自然生态出发,建设集中仿生城市等等,这些构想在技术上仍处在探索之中,并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总而言之,注重人类情感的需求、依靠高科技手段、关注生态环境的思想是未来城市物质形态发展的基本走向。

(二)综合形态规划方面

18、19世纪城市形态的巨大变化及产生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首先引起了一批社会学家的关注,最著名的有19世纪初的欧文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形态的设想和实践,他们把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实体,把城市建设与社会的改良联系起来,由于他们的设想忽视了大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根本影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虽然在当时未产生实际的影响,但却成为后来“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城市形态理论的源薮。

“田园城市”是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Howard)在1898提出的,其主旨在于通过新建一系列独立自主的城市,以达到高效能高活力的城市生活和清静优美的乡村生活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工业社会的城市,这种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卫星城市”是霍华德的追随者雷蒙恩温(R.Unwin)在1922年提出的,主张在大城市周围分散布置一些独立的城市,这些城市在生产、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与此同时,其它对后来产生影响的城市形态理论还有法国建筑师戛涅(Cony6arnier)的工业城市,主张在既有城市的内部对工业、居住之间进行严格的功能分区,通过便捷的交通组织来满足城市大工业发展的需要,运用钢筋混凝土建设市政交通设施和各种房屋,工业城市形态理论奠定了现代城市空间功能规划布局的理论基础,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ArturoSoriaMata)的带形城市主张城市形态沿一条高速度高动量的轴线向前发展,城市宽度有限长度无限,这种理论对以后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的影响。

从这一时期的研究来看,城市形态的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19世纪初相比,强调城市形态结构要适应城市功能的发展要求,城市的功能性规划思想逐渐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如1918年沙里宁(E’Saarlnen)的大赫尔辛基方案、1930年米留廷(A·MiIntin)的斯大林格勒方案、1911年格里芬(Griffin)的堪培拉田园城市方案、1945年帕莱(Perret)的重建勒哈佛的工业城方案等等。

与此同时,城市总体形态的发展模式的研究由于社会生态学和城市地理学的加入,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如1921年芝加哥的一群城市社会学家提出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借助生态学过程的类比,来解释人类的种种居住模式及其演进;1935年坦斯莱又提出较重要的生态系统概念,它要求对一个社区和其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作出明确的阐述,并予以定量化。1958年以多加底斯为首成立了“雅典技术组织”,并在1963年建立了雅典人类环境生态学中心,它着重研究城市居民与其生态环境的十分复杂的关系,研究城市建设对自然条件,环境质量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图创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城市环境,以求全面合理的解决现代城市面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问题,城市地理学的崛起为城市和区域规划开拓了新的视野和途径,有代表性的如1925年黑格(H·Hale)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地租决定理论、1933年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学说”、1937年的巴罗(BarlowReport)报告、1949年拉特克利夫(V·Ratcliff)的逐层分化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模式等等。

总之,到了本世纪60年后,由于多学科的交又和横向的发展,使人们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内在机制的认识前进了一步,城市规划只有通过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分工合作,城市物质形态的建设与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这样传统的以物质形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规划,综合规划的重点已经从物质环境建设转向了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等根本性问题,更多地与国家政策和政府各级机构结合,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和社会目标取向,城市规划学科也因此逐渐趋向于社会学科,成为一项社会工程。

三我国城市形态研究状况

在我国,有关城市形态理论的研究,由于受整个城市近代化进程较晚的影响,其发展一直落后于欧美等国,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直到本世纪上半叶,西方城市分区规划思想和规划手法传入我国沿海的殖民城市,其后逐步影响到沿海沿江城市和广大内陆地区,但对其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解放后,我国城市的建设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时期,但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论研究在80年代以前仍末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也十分缓慢,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城市形态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近代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资源利用

论文摘要: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面属于薄弱环节,分析了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利用的可能性及旅游资源的分类,在调研的基拙上探讨了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规划的原则、方法、配套环节及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包括制定了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详细规划,建立了保护区相关法规,完成了南池子保护区危改试点工程等等。总体上说,保护区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三个环节,即保护、更新、利用。目前保护区的保护、更新工作已经步入正轨,而利用方面则属于薄弱环节。因此,合理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1保护区定性分类及旅游利用的可能性

通过对北京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历史风貌、建筑特色、人文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把这些保护区划分为传统商业保护区、传统胡同住宅保护区、近代建筑保护区、皇城保护区、寺庙建筑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综合保护区等六种类型。

传统商业保护区可考虑与旅游民俗购物相结合,突出老字号商店的传统风貌,形成各具特色的北京传统商业街。传统胡同住宅保护区可限时、限量地开展“胡同游”等旅游项目。近代建筑保护区可考虑部分建筑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皇城保护区可作为一个完整的浏览地区,开展综合旅游项目。寺庙建筑保护区可开展再现老北京寺庙区的传统历史风貌及民俗风情旅游活动。风景名胜综合保护区为什刹海地区,开展胡同游、水上游等项目,远期可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民俗游览为主题的综合旅游。

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定性分类,研究其利用的可能性,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确定各保护区在城区中的功能、定位,以协调保护区与城市其他地区、保护区与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各保护区的特色,进行针对性的分类保护,力争达到保护、利用及城市功能改善的共赢格局。

其二,通过对保护区的分类,可发掘各保护区的资源潜力,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其三,从长远看,对确定各保护区旅游的定位、功能、项目策划、浏览主题、市场开发以及各保护区之间旅游特色的协调均具有现实意义。

2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策划的方法与原则

旅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就世界范围而言,旅游已成为继金融业、汽车制造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旅游被誉为“无烟的黄金工业”,其低成本、高产值、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被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旅游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约8000万人次,人民币收入700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10}v,占全市GDP的2C}0Io。其中,以保护区为主体的民俗风情游占有相当的比例。

针对什刹海护国寺地区、鲜鱼口地区、南池子地区和琉璃厂文化园区等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在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开发历史文化保护旅游资源的可行性,提出具体操作的方式及建议。旅游策划涉及现状调研、资源评估、前景预测、旅游规划、经济估算配套环节等诸多内容,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保护区的旅游策划不同于一般旅游区的策划,应有其特定的原则及模式:

1)有形资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2)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原则;

3)旅游区各文物单位、景点要统一管理、规划的原则;

4)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制定较完善的旅游规划;

5)“突出特色和品牌,走文商旅并举之路”的经营模式;

6)以旅游带动保护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使城市功能趋于合理,原住居民生活有所改善。

3完善旅游资源利用的配套环节

为了合理地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应当完善相关的配套环节。

1)调查环节

在调查环节中,应当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如历史沿革、社会经济状况、城市旅游发展政策、相关的规划与法规等等,并进行现场调查,如街区格局、建筑形态、文物古迹等。重点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包括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旅游价值、发掘现状可利用性等,最后由专家组根据调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可采用加权评分法定出可利用资源的等级,制定评估报告。2)规划环节

目前,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没有关于旅游方面的规划。为了合理利用保护区的资源,适度、规范地开展旅游活动,制定保护区旅游规划具有现实意义。旅游规划应包括文本、规划图纸、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内容,并以国家相关法规及现行保护区详细规划为依据。

3)资金筹措与项目建设环节

保护区内旅游项目建设的资金可由政府、企业、个人多方面筹措。市政设施应由政府实施,单体项目可由社会建设,新建项目应符合保护区相关法规的要求,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

4)管理与立法环节

对较大的旅游开发区(如什刹海等),应依照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具有对保护区内旅游开发及再建项目的初审权,并承担保护、监督、行政、日常管理和执法工作,使保护区内各项工作步入正轨。此外应制定相应的法规以保证保护区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

5)相关配套环节

①根据对什刹海多年的调研,建立保护区内的旅游行会可以协调行业协作,避免不正当竞争,创造互惠互利的局面。旅游行业协会属群众性社团组织,接受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服务于政府和会员单位。②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对景区景点的包装,包括游览项目、住宿设施、交通方式、饮食内容、表演特色、购物商品、环境氛围等;对附带产品的开发,包括服饰、旅游纪念品、票证等;确立标识、申请专利,打造旅游项目的品牌特色。③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是旅游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从景区的环境质量、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方面来建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4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4.1人口问题与保护区改造类似,保护区旅游发展也涉及到人口外迁的问题。自1997年以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规模逐渐扩大,酒吧街的兴起对外迁人口形成了新的压力。疏散人口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并应保留相当数量的原住居民。从保护和旅游的角度看,保留了原住居民就是保留了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老北京人同样是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

4.2资源利用问题保护区内的传统建筑利用应本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进行,旅游开发应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有利于传统风貌的延续。总体上说,文物建筑应严格保护,室内外均应保持历史原貌,游览方式以参观为主;风貌及质量较好的建筑应保持建筑自身的传统风貌,内部可以改造,利用方式以不破坏外观风貌为原则,经营形式可多种多样;对于一般性建筑可以根据经营的需要进行改造,但改造后的建筑形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于特殊需要的地段可拆除原建筑,但必须报规划部门予以审批。

4.3适度开发问题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应注意协调如下几方面的关系:①核心保护区适度,协调区放宽;②居民密集区适度,商业、风貌区放宽;③可达性差的地区适度,交通方便地区放宽。

近代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江苏民间;工艺美术;文献;文化发展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研究

关于阐述民间工艺美术概念的著作有很多,但关于其概念到现在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说法。王海霞在《民间工艺美术》一书中指出“民间工艺美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柳宗悦在其代表作《工艺文化》指出“所谓‘民艺’,是指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厚交往的工艺品”。而著名民间美术理论家张道一在《张道一论民艺》对“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相关内涵做了论述,他认为这三者在概念上是有一个大小和隶属关系,也就是民间艺术广义上不但指民间美术,还包含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杂耍等。而美术与工艺美术,可以理解为包含具有欣赏性,提高大众审美的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等,同时也包含具有实用性,能满足人们物质生产的艺术,如建筑、工艺等。从一论述可以看出,艺术大于美术大于工艺美术这一隶属关系,但张道一同时指出可以将“工艺”和“美术”分开,并列而行。美术,并非我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词汇,是近代日本在向西方学习后,结合自身文化以汉字意译,并传入中国。工艺,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民间工艺美术”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含义是属于一个历史的范畴。“工艺美术”之前冠以“民间”,“民间”可以理解为民间流传、基层劳动者、广大人民群众,那么本文认为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是指满足广大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创造的具有民族气息的艺术形式。正因为民间工艺美术涉及范围之广,通常对其研究都会将其分类,而在《中国工美报告: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书》中的分类标准:雕塑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漆器工艺品、花画工艺品、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地毯挂毯、珠宝首饰、民族工艺及其他制品、陶瓷工艺品、烟花爆竹等11个门类。本文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结合江苏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从中选取比较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品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陶瓷工艺、刺绣工艺、民族工艺、编织工艺、雕塑工艺、漆器工艺。

二、江苏民间工艺美术艺术特点文献研究

目前根据笔者做的调研与工艺美术相关的研究资料很多,但目前还没有对江苏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对其的梳理是一项又繁复又具有价值的工作。目前国内收录文章最齐全当属中国知网,笔者在知网以“江苏工艺美术”为主题词检索到的相关论文仅355篇,其中学位论文149篇,学术期刊206篇。从这些搜集的论文研究资料来看,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二十年里,关于江苏工艺美术研究的论文数量仅8篇。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十年里相关研究也少,共16篇。21世纪以来,在大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得到重视,关于工艺美术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关于江苏工艺美术研究文本数量基本呈大幅度猛增趋势。笔者以“江苏工艺美术”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系统中进行检索,统计出2001—2021年间相关论文的数量近393篇,是1960—2000年年间数量的近16倍多(见表1)。通过之前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类别,因此笔者按照江苏地区现存的工艺从中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将研究论文进行划分:年画、剪纸、刺绣、印染、泥塑、漆器、织锦共7类。由于江苏各个地方都有重叠的民间工艺美术,如南京剪纸、扬州剪纸、徐州剪纸等。本文将选取不同地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进行检索和统计,比如剪纸选取“扬州剪纸“作为主题词来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03篇,经筛选后选入23篇。对于检索出的相关文献主要根据以下的标准进行筛选:1.文献的篇名、关键词或主题包含检索工艺的种类名称。2.文献的研究对象所在地域是江苏地区。3.主要研究内容为江苏民间工艺的特点、创新设计以及现状与发展4.重复的文献只可选入一次。只有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被选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统计后制作表2。从表可以看出,刺绣、云锦均是在80篇以上,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漆器、年画、剪纸的研究文献大于20篇,为本文次要的研究对象。2020年至2021年处于疫情的特殊时期,不能到图书馆等地搜集相关资料。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以知网收录的电子期刊为主。本文通过对江苏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学术研究进行分析,试图围绕艺术特点这一方面相关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笔者按照之前设定的研究对象,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江苏民间工艺的特点分为艺术特点和技法特点两个方面,统计相关文献的数量和梳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论述。

(一)艺术特点研究

艺术特点,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不同的民间工艺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由于江苏民间工艺的种类繁多,故笔者首先要根据种类进行文献数量统计(见表3),然后根据统计数量和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从表可以看出,刺绣、云锦的艺术特点研究知网文献均是在30篇以上,其余均在10多篇,主要都是从艺术特点的层面进行阐述。本文中南京云锦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云锦的纹样和色彩研究两方面。在选入的39篇文献中研究云锦色彩的只有9篇,其余26篇都是研究相关纹样的。由此可以看出云锦的纹样是极具特色的,大部分研究者都从云锦纹样的种类和构图格式入手,发现云锦传统纹样“再现”的必要。笔者选取其中部分观点进行梳理,周苏的《南京云锦的宫廷图案研究》针对宫廷图案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了图案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最后提出如何对南京云锦艺术的保护与挖掘。李心怡的《清代织绣蝴蝶纹样镜化、演化与活化研究》选取南京云锦中清代织绣蝴蝶纹样进行考证、寓意分析,探究这种纹样的工艺,重点分析了蝴蝶图案结构与纹样表现手法,最后提出这种传统云锦纹样的活化设计。颜实的《“再现”与“再造”——南京云锦纹样艺术研究》、马银的《云锦装饰图式特征研究》、黄利筠的《南京云锦纹样的艺术形式及制约因素探析》等,都有针对性地对南京云锦的纹样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云锦纹样进行分类解析,深入探讨了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对南京云锦的保护与再设计。云锦色彩相对纹样是容易被忽视,单独研究云锦色彩的不多,但就这选入的9篇,对云锦色彩的研究都比较深入。赵阅书、梁惠娥在《传统云锦与古典宫殿建筑的色彩溯源当议》一文中分析了传统云锦与古典宫殿建筑在色彩方面的联系,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共性及规律体现,指出了传统云锦色彩要与其使用的环境协调统一。赵阅书在《清代云锦色彩考析及应用》一文中主要分析了云锦色彩的形成原因;指出了清代云锦色彩特点和用色规律以及清代云锦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是如何应用的,总结出清代云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苏绣作为一门古老的工艺,从古代至近代的相关论著却是凤毛麟角,进入当代以后,学者开始关注苏绣,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开始增多,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对它展开了研究。王欣的《当代苏绣艺术研究》从苏绣艺术的历史沿革入手,梳理苏绣艺术发展的主要阶段,分析传统苏绣的艺术类型以及其艺术特色,探讨“当代性”下苏绣艺术的转型。杨梦雅的《当代旗袍上的苏绣纹样设计研究》聚焦在旗袍上的苏绣纹样,梳理了清代至民国旗袍上刺绣纹样的风格及特色,重点阐述了代旗袍上苏绣纹样的主要特点,提出了苏绣纹样在旗袍上的创新设计。郑蓉蓉的《传统苏绣艺术特色研究》、陆洁的《传统苏绣的形式特征及其文化表现》、石羽丰的《近现代苏绣寿字装饰的艺术风格与造型特色》等都从形式特点、装饰性做了探讨。这32篇文章没有将苏州刺绣色彩单独进行研究,都是和纹样或针法结合一起进行分析,由此可见,苏州刺绣艺术特点中更突出的是纹样的构成形式。扬州剪纸、苏州漆器收录的文献中也是基本都是以剪纸图案和漆器纹饰研究为主,而苏州年画除了对造型和表现形式的研究,也有单独对年画的色彩特征进行研究的文献。

(二)技法特点研究

技法是指艺术家运用他们的工具和材料以获得表现性效果的方法或技术。江苏工艺种类繁多,不但他们的艺术特点有不同,最关键他们的技法也各有特色。故笔者首先进行数量统计(见表4),然后根据数量和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从表可以看出,刺绣、云锦、漆器的艺术特点研究知网文献均是在10篇以上,从表4和表3的对比可以看出刺绣、云锦都是研究艺术特点多于技术特点,而扬州漆器是研究技术特点多与艺术特点。本文南京云锦的技术特点主要是指云锦的独特织法,金砚舒的《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传承研究》首先梳理南京云锦的历史源流,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通过织造手法与地部结构的不一样对云锦进行分类,在织造工艺方面选取最具代表性云锦产品介绍其组织结构。同时论述云锦的织造工序,并对各道工序的原理和流程进行解释说明。张巧雪的《浅谈云锦木机妆花纱的传承与发展》、陆晔与王宝林的《独创的艺术成就——谈南京云锦妆花工艺》、胡德银的《浅论南京云锦实地妆花纱》、仲杰的《明代丝织工艺中的奇葩妆花》等都是单独介绍云锦极具特色的妆花工艺,以及制作工艺流程。而在之前梳理的关于艺术特点的一些文献里在介绍云锦纹样特色的同时也介绍了织出这种纹样的工艺,云锦大多数采用的是大花楼织机,工艺过程极其繁杂,工序很多,织造技艺独特,以综片起落与束综提花相结合,纬向起花,夹金织银,以古老结绳记事的方法,把设计好的花纹图案色彩转为织造的程序,然后再上机织造。苏州刺绣的技法特点研究者们主要是针对刺绣的针法特色进行研究解析,加佳、张竞琼的《近代女袄中的苏绣针法与配色探析》从主要针法和配色两个方面对近代女袄中的苏绣中绣线与绣线的配色、绣线与绣底面料的配色,以及绣线与绣底面料之间的光泽搭配,认为要从整体入手,根据面料选择不同的针法还要充分思考针法、绣线与绣底面料的和谐统一。周武珍的《近代民间服饰中的苏绣针法研究》、张美芳的《巧手夺天工——细说苏绣针法技艺》、朱凤的《苏绣针法及其运用》、汤雨涵的《苏绣技法及艺术特征研究》等对苏绣针法的种类和特色只做了初步探讨。扬州漆艺有多种漆艺技法。张燕发表了多篇研究扬州漆艺技法的文献,如《扬州平磨螺钿漆器》《扬州漆沙砚》等,将每一种漆艺技法的工艺特点、使用工具和雕刻步骤进行了详细论述。李志倩的《扬州干漆夹纻漆器》和《扬州彩绘雕填漆器》则是对张燕研究技法种类的补充,王桂平的《论点螺漆器艺术》、长北的《螺钿漆器制作工艺》、蔡国声的《清初的点螺漆倭角花卉方碟》都是从不同切入点螺钿漆器这一制作工艺进行研究,这些都更加丰富了扬州漆艺技法的研究。

三、江苏民间工艺美术艺术特点研究的学术特点与学术反思

(一)研究内容有些扎堆和重复

通过对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和文献观点进行梳理,特别是之前的表2:中国知网检索情况表,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关键词和主题进行分析,从数据上笔者得出这些文献的研究内容上存在着对典型工艺扎堆的现象,主要体现在:1.研究者关注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的,然而苏北地区的民间工艺关注比较少。2.即使是钴胺与苏南地区的民间工艺研究也集中在南京云锦和苏州刺绣这两大类。3.对于研究者的文献来说,内容大多是对于具体工艺的样式分类,特点阐述,图片的收集,而对于工艺方面的深入分析与工艺背后文化含义的论述相对较少。4.对于某一具体种类技艺的个案研究比较多,而对于该种类技艺的系统化研究比较少。5.对于具体技艺的历史渊源和现状研究较深,而该技艺在行业中的发展趋势梳理较浅。

(二)高质量学术论文较少

近代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与高校教学改革分不开,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命最终要靠本专业的创新课程体系来完成。艺术设计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为背景和依托,以人类的需求为条件,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办学模式。民族院校要充分发挥其民族性与地域性特点来建设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改教学体制,调整目标和服务方向,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边缘性学科。艺术设计与区域性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将极具特色的地域特点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人文景观、生活理念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时代特征相结合,推陈出新,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是每一个设计师毋庸置疑的责任,因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因此,高校环境艺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做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及适应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

一、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之比较

1.国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美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以不同的形式去开设,而且课程内容和范围也不重叠。许多课程都属于欧美国家室内设计史类的一级课程,建筑史、装饰美术史、家具史、美术史等课程属于二级课程。美国是由欧洲多民族移民形成的国家,因此难以区分或定义出美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民族传统的东西都属于美国的传统文化。据统计美国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里课程共有77个,其中84.4%的课程讲授的内容与美国传统文化有关。虽然美国的历史很短,但对本国文化的动脉——欧洲文化和17世纪以后的美国传统的教育与研究很深,在传统的理解与继承方面比历史悠久的东方国家更为重视。教育方法上,美国采取实际的接近方法积极运用地区博物馆,并且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来理解和见证传统文化和地域性文化。

日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如日本美术史、日本工业史、室内设计史等属于一级课程,强调地域性的课程有环境设计、日本建筑史、哲学等分为二级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属于日本美术史和日本工艺史等课程在内容方面主要讲解日本的书艺、绘画、染织、工艺、雕塑等造型艺术做其时代特征和潮流。属于室内设计史的课程有室内文化论、室内设计概论、室内建筑论、空间设计论、空间和构成等。这些课程主要要求学生理解历史的美的表现特征,强调其运用性去研究发展因素,从比较文化论的背景出发去理解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室内设计,把日本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通过各种方法去刺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把现代的手法运用到课程内容中。在课外教学方面,东京艺术大学用两周的时间去作古代美术研究考察,京都副立大学的生活设计练习Ⅲ(选修)课用文献资料调研以及实地考察与采访的形式去了解地区性,文化女子大学的室内设计Ⅱ(专业必修)课程围绕着日本传统住宅的客房去理解传统建筑风格及结构和施工方法。大板艺术大学的SD实习(专业必修)课程设置目的就是继承与发展日本传统文化主要考察日本近代家具,课程设计任务也是根据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设计制作为主要内容。九州工业大学的毕业研究(专业必修)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日本福罔市的动物园等日本和亚洲等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主题去设计餐馆与饭店。其中,京都学Ⅰ是增强地域性的理解而设置的课程,还包含着地域性文化的体验学习活动。

2.国内环境艺术设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建立不足20年的时间。自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这个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已经走过了十六年历程。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在全国率先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并且设置了浙江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尝试将建筑、景观设计与美术联系起来,发展一种跨学科的教育体系,以适应人们对高质量人居环境的不断追求。之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由原有的室内设计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

我国的环境设计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有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国内外建筑史、中外美术史等课程。以美术史课程内容为例,大部分以外国美术史为主要内容。中国建筑史以古代和近代、现代划分,其课程内容强调的是当时社会、技术、文化、经济等很笼统的概念。西安建筑科大的美术课程包含古代建筑思想和结构等内容,传统建筑理念课程是为理解现代文化的基础以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传统理念。除理论课程以外专业实习课程的调查表明,清华大学二年级的测量实习课程和西安建筑科大的古建筑测量实习课程是利用一周的时间集中去测量本地区的古建筑,清华大学三年级的古建筑测量课程是利用两周的时间去考察全中国有代表性的古建筑。

在整个专业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不仅缺乏具体研究或讲授传统文化因素的课程。并且每所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这反映出本专业这些年在教育方向以及课程设置上的一些问题。

二、体现民族理念的课程体系改革

1.准确定位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

设计教育要都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内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间文化的挖掘。只有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条指导纯艺术方向的定律,同样也适合于设计艺术,从而得出一般性设计艺术类院校的目标定位标准。首先,立足人的“全面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全面培养和提高艺术设计的创新及创造能力。其次,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及市场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与专业结构,同时对市场的发展还具有前瞻性,冷、热专业要相互调剂、合理配置。最后,结合地方经济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与特色教育,为本地经济服务。

2.确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民族化

(1)课程观念的民族化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背景。各民族的图腾也各不相同,象征意义也因不同的人的经历、文化、背景及时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任何一个物质形态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也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设计出的作品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背景、人文思想观念、民族化特点、经济发展概况、人的思想演变过程等因素具有民族化观念。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通过表象,表现出以物质形态为基础的精神思想,才能对设计有一个全面深刻的把握,设计出符合当地民情、民风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民俗作品。所以说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强调民族化观念,在基础课的设置上要增加一些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宗教学等课程。超级秘书网

(2)课程内容的民族化

艺术作品实际就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的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质媒介,意象物态化而构成艺术作品。不管艺术以什么样的意象、形式、符号存在,它总是渗透或融解着社会文化心理内容——情欲观念。故此,我们在课程内容建设上都要融合进这些因素,强调人文思想,加强民族精神,从而陶冶和塑造出学生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赋予学生一种超脱精神、一种民族意识、一种民族使命感,去传播民族文化。

(3)课程制度的民族化

在课程结构上,不但要注意每个学期课程之间的联系和难度由浅入深,要考虑到各个课程之间的连续性。整合课程体系,充实和改革设计基础课教学,把人文因素、民族精神、历史积淀等因素充分运用到基础课的三大构成中。

近代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现代建筑应该说是基于传统形式的变形或者说更新,其必然的效果就是建筑中蕴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大多数现代建筑却不是这样,他们抛弃了以往的旧的文化基础而采用新的世界上的潮流来构件建筑本身,这样做产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世界文化的一体化,没有自己千年的文化积累和创造价值,我们传统所必需的东西没有被保留下来。所以,面对这种现象充斥的社会环境以及建筑学界我们应该找到一务正确的路,应该从前人的经验中学到很多有助于现代建筑的东西。中国的现代建筑中大多数都是前一种多元文化的产物,但不乏有一些还是有很多精彩的部分是吸取中国古建筑精华内容而产生的形式,它们就分别体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以及空间、规划等方面。

中国的建筑,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于是,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明显的容“易”性。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在整体上来看有多种分法,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构造。

木结构为其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原因我们己经在上面谈到了,但是只是从一般的风水角度来看的,古代建筑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其主要是为了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这是建筑材料。其次是建筑结构形式。斗拱结构形式是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任何一种用途的建筑都是由若千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在中国前年的文化积累当中对建筑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首先,真正的建筑学理论是不存在的。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这和现代的建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古代,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寻求现代建筑中的“古典”

大多数人认为传统己经过去了,现代的东西里面几乎没有传统的元素了。要是这样想就错了。由于封建制度统治了人们上千年的时间,所以中国古代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不可能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简单绝对的褒或贬。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正是因为封建制度长久统治人们的思想,那种固定的、保守的建筑形式才得以保存下来。那么,现代建筑中对“古典”的体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