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时间;时间管理;帕累托原则

一、时间管理概念

时间是管理中的稀有资源与潜在资本,它具有四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不变性;二是不可存储性;三是不可替代性;四是伸缩性。时间一旦流逝,则永远无法挽回。因此我们要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是是如何克服时间浪费,更好地把握时间,以便有效地完成既定目标。除了要决定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也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作为一种提醒与指引。对企业来讲,对时间的管理和对其他的人、财、物的管理,都是一样的重要。“时间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必要环节。时间表面上是没有成本的,但实际上在经营中无时无刻不在投人,其投资规模之大,成本之高是不亚于其他投资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国际上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时间效率方面,好的员工要比差的员工高出10倍以上。

二、时间管理的方法

(1)GTD方法。GTD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是一种消灭压力的高效工作方法。GTD的具体做法可以分成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与行动五个步骤。企业员工将心中所想的事情都写下来并且安排好下一步的计划,心无挂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目前的工作,提高效率。(2)帕累托原则。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实现目标最大化,是企业员工工作的重要原则。帕累托原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在企业中,80%的利润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因此,员工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客户即关键的事情上。在时间管理中运用帕累托原则有助于应付一长列有待完成的工作。将一大堆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优先次序,把最应优先完成的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把它们完成。(3)时间的四象限法。这是美国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如下图所示,这一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一般人认为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要马上做,其次是做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但时间的四象限法的重点是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的放在第二象限即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此类工作往往影响深远,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变为第一象限工作。所以,企业在对员工培训是应让员工平时多投入一些时间在第二象限工作,缩小第一象限范围。第三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这类事情看似紧急,需要马上处理,但属于不重要的事,对此类事情要学会拒绝。对于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要学会舍弃,尽量不去做。(4)精简原则。著名的时间管理理论“崔西定律”指出:“任何工作的困难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9,而完成另一工作有5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25,所以必须要简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是成功的共同特质,工作愈简化,愈不会出问题。

三、时间管理的案例

华为的成功,可以说时间管理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华为自己的时间管理法则―― “韵律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韵律,对于无意义的打扰电话要学会礼貌地挂断,要多用打扰性不强的沟通式(如e-mail),要适当的与上司沟通减少来自上司地打扰等;二是要与别人的韵律相协调,具体的方法包括:不要唐突地拜访对方,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等。日本的许多企业也很看重时间管理。例如日常开会,他们最讲究开会效率。每次开会之前他们都在会议室里张贴本次会议的成本,多少人参加,开多长时间,每小时工时费用,最后累计起来公布,这样有了会议成本分析,大家对开会的态度就会比较谨慎了,从而可以提高会议的效率,节约时间。

美国托马斯・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时间’”。时间管理是效率管理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最有效的法宝。善于管理时间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社会中能更具竞争力的面对挑战。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W・布莱.时间管理十堂课[M].机械出版社,2002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以收文处理为例,通过调查企业公文处理现状、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检验,最终实现提高公文处理效率。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公文; 效率

为提高企业公文处理效率,企业引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强公文处理培训和过程指导、监督,持续优化公文处理系统流程,公文处理效率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公文处理系统有待完善、公文处理不及时等问题,有时甚至延误工作安排落实,引起客户抱怨。如何进一步提高公文处理效率成为企业管理中必须重点关注的迫切问题。

一、质量管理理论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管理围绕质量展开,人人都参与其间,目的则是促进顾客满意度。在这种体系中,顾客是焦点,目的是不断改进,且人人参与其间。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运转。PDCA 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是任何一项管理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基本方法, 特别是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应用

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为进一步提高公文处理效率,本文将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提高公文处理效率中,以收文处理为例,按照QC 活动程序,通过选择课题、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巩固措施等步骤,实现提高收文处理效率的目标。

(一)收文处理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持续健

康发展,生产经营任务不断增加,公文处理强度持续不减。同时,公文处理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紧急公文(需2 日内安排落实)数量逐年递增,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根据收文处理现状调查分析,集团公司公文处理系统收文流程共7 个环节,分别为收文登记、公文提交、公文拟办、领导批示、选择承办、部门承办、文件办结。

自收文登记至文件办结平均用时9.9 天,其中 “部门承办”环节用时最长,平均用时7.9 天,占收文处理总时间的80%。

(二)目标设定。调查显示,70% 左右的公文可以在8 天内处理完毕,据此,制定目标为收文处理时间由9.9 天缩短至8 天。

(三)分析原因及要因确认。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9 条末端因素,对影响收文处理效率的原因逐一论证、分析确认要因。最终确定影响收文处理效率的要因有以下3 条:1. 监督力度不够;2. 同一收文多个部门不能同时处理;3. 缺乏文件处理进展反馈。

(四)制定对策。针对以上3 条要因,按照5W1H 原则,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五)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一:加强对文件处理的督查督办。在集团公司主页,对各部门/ 单位文件滞押情况定期公布,并与文件滞押较严重的部门/ 单位主要负责人沟通督办。经过实施对策一,公文滞押数量呈下降趋势。对策实施二:增加收文并行处理功能。为解决同一文件多个部门不同时处理,导致办理时间长的问题,在公文处理系统原收文处理流程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收文的并行处理功能。系统优化前:多部门承办环节处理方式为串行处理,即首个承办部门接收文件后,经秘书批交、领导批示、转处理人、处理、办结等流程并且全部处理完毕后,文件才能被另一个部门处理,后续处理部门只能“排队等候”。如果某个部门的任何节点的处理人没有及时处理文件,将影响其它部门处理文件,导致文件处理效率整体下降。系统优化后:增加“并行送承办部门”选项,即部门承办环节处理方式为并行处理。经改进后的系统,并行处理的各部门可以同时获得处理权限,部门处理文件不必“排队等候”,解决了同一文件多个部门不能同时处理的问题,提高了公文处理效率。对策实施三:增加文件处理过程的追踪功能。针对处理时间超过一定期限的文件,在公文处理系统中增加未处理文件提醒功能,及时提醒集团公司办公室及部门/ 单位办公室人员追踪文件处理进展,督促承办人抓紧处理文件。

(六)检查效果。通过以上3 个对策的逐步实施,集团公司收文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经对2014 年6 ~ 8 月期间收文处理时间统计分析,收文处理总时间由原来的9.9 天缩短为7.8天,效率提高了21%,其中“部门承办环节”效果明显,平均处理时间由原来的7.9 天缩短为6.2 天,效率提高了22%,实现了预期目标。

(七)巩固措施。集团公司办公室将公文滞押情况通报作为一项制度严格执行,每月初对上月各部门/ 单位公文滞押情况在集团公司主页通报,过程中保持与各单位/ 部门办公室的沟通联系,加强督查督办。巩固期收文处理时间平均为7.4 天,小于目标值8 天,巩固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石盛林等. 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意义;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加强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绩效管理是指在企业领导与员工、人力资源部门之间建立起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通过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背景教育、绩效综合考评、年终奖励等方式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一是加强企业绩效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员工成绩与工资进行合理分配,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二是加强企业绩效管理为节约企业人工成本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绩效指标的科学制定,在工资与奖金发放时,突出工作业绩作为衡量工资收入的唯一标准,可避免吃“大锅饭”现象的发生,遵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大大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二、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1.企业绩效指标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指标应能充分反映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工作成绩与回报,在遵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同时,通过考核指标,真实地对员工一段工作时间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在部分企业制定的绩效管理指标中,存在着绩效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相符、指标间缺少关联性、各部门间及各员工间指标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问题。如,在制定销售部门绩效管理指标时,以该部门的销售量作为衡量绩效水平的指标,未对办公室、仓储等后勤保障部门制定科学、公平的考核指标,无法真实反映员工的价值。

2.未针对不同工作任务的周期性,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多以一个会计周期作为绩效考核的周期。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间不同,考核的周期不尽相同,如,对年终奖的发放应以该员工一年内的工作表现作为考核周期;对于临时性工作任务应该以临时工作完成时间作为短期考核周期;对于其他非劳动成果绩效内容则应在较长的时期内进行绩效考核。

3.未建立绩效考核事前、事中、事后协调沟通机制。目前,大多数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前,只是将当年绩效考核目标、方案通过办公自动化发文到各科室,未针对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实施措施步骤和方法等事项进行培训、讲解;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缺少对各部门执行绩效指标效果的跟进,无法及时纠正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在绩效管理的后期,由于缺少对各部门、员工信息反馈的及时收集,在年底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只根据各部门的集体打分进行绩效评价,无法真实、公平地反映每位员工的工作成绩。

三、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若干建议

1.加强绩效管理知识培训,增强部门、员工重视绩效管理意识。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执行以及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决于企业员工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应注重开发员工自主创造性,使其树立绩效意识,统一各部门与企业整体绩效管理目标,促使员工积极参与绩效指标的制定、执行,实现企业最终的战略目标;企业应加强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知识的培训,逐步培养员工遵守绩效管理目标的自觉性。

2.将企业战略目标融入绩效管理,树立企业各部门、员工长远大局意识。企业战略是在对企业背景进行适当评估、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以及对企业前景做出合理估计的基础上,对企业生存发展所做出的全面、长期的规范方案。它是企业制定一切目标、政策的依据。因此,企业在制定指标时,应将战略目标融入绩效管理全过程中,促使各部门积极实现企业制定的长远战略目标,调动企业员工培养绩效管理大局、长远意识的积极性。

3.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合理选择绩效考核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绩效管理水平的普遍提高,企业可借鉴的先进考核方法也随之增加,考核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于一个企业绩效管理的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新成立或是处于绩效管理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经营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在运用考核方法前要周密地安排,对考核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使考核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及可执行性。如,工业生产企业尽可能选择以生产工时、半成品、产成品完成数量作为考核指标;对于服务企业应以劳动工时、营业额作为考核指标。

4.加强绩效管理全过程的协调沟通,保证企业绩效管理顺利、有效的执行。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顺利开展,除了要拥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绩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在绩效管理办法下达前,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将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考核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各部门及员工,使全体成员深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及考核重点。二是采用一定的沟通手段与各部门及员工进行沟通,如可设计调查表,将绩效管理指标内容、考核方法等内容以表格形式告知各员工,充分听取来自员工对绩效管理的反馈,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方法提供可靠数据;可定期组织员工座谈会,可以在宣传企业绩效管理内容的同时,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与建议。三是在绩效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阶段加强沟通。首先,在绩效管理事前阶段,企业需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将绩效管理的内容、目标、实现措施、步骤、方法与各部门、员工沟通,引起全体员工的重视;其次,在绩效管理事中阶段,企业应及时对绩效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通过调整指标及方法等手段及时予以解决。最后,通过全年绩效考核结果及来自员工的信息反馈,认真总结绩效管理指标、考核方法的优缺点,为下一年度制定绩效指标、选择更合理的考核方法做好铺垫。

四、结束语

管理无止境,绩效管理也同样如此。时代在进步,企业在发展,企业管理就必将遇到新的难题和困惑。只要管理者认真思考、勇于实践、互相学习,各式各样的管理难题,包括绩效管理难题将被迎刃而解,并将共同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红.试论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5).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国 案件流程管理 管理要素 有效策略

案件流程管理内涵与案件拖延

案件流程管理是指“对案件过程与资源的管理,必然推动一个案件从到审判的进展,不管处理的方法是调解、有罪答辩、驳回诉讼请求、审判,还是其他”。它是关于鼓励律师进行充分准备以及确保事件按预定日程发生的系统管理。

案件流程管理的定义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法院不仅要承担规划和指导法院事件的责任,还要承担考虑和管理所有事件所需要的时间总量的责任。第二,该定义指的是法院提出的所有案件,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要求法院监督所有已经被提出的案件。第三,案件流程管理的定义所指的案件是从提出到处理的所有的案件。它明确说明,只要案件被提出,法院的责任就开始了,直至案件被处理。法院必须安排每个案件中的适当事件,监督并遵从截止日期,以及提供可靠的审判和听审日期。第四,案件流程管理的定义要求不考虑形式上的从提出到处理的所有案件。高效的案件管理强调的是关于案件处理的及时性,而不是案件审判的及时性。

在案件流程管理这一概念中,每个人都有一套以目标为导向的责任需要履行:法官的责任是积极参与案件进展的决定;书记员的责任是保留法庭记录以追踪案件进展;律师的责任是详尽地了解案件的每一个细节;案件管理者的责任是设计和实施案件管理系统。

加利福尼亚西法学院的厄内斯特·弗里森教授认为,正义是发现真理的过程,而发现真理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早期有人对法院应当在案件进展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一观点提出过批评,断言案件流程管理创造了一条流水线,其中正义因为速度而被抹杀了。1984年,美国律师协会的众议院将“拖延”定义为“除辩护、调查证据及法庭事故的合理需求之外消耗的任何时间”。充足的时间,应该符合每一个案件允许有效准备的时间,多了就是延误。这一规定为全美上下的法院提供了指导,指导他们如何在准备和处理案件的时间限定方面作出恰当的决定。

美国案件流程管理领域的发展与范式转变

19世纪60年代后期,也就是在美国律师协会清楚地给出“拖延”的定义之前,全美国的行政人员、研究人员以及法官都开始验证长期以来关于谁应该决定诉讼速度的一些猜想:应该让它由每一个案件的律师全权负责,还是要求法院参与甚至监督每一个案件进行的速度?数年来的研究与经验表明,对于法律诉讼来说,消除不必要的延误需要所谓的中立派的监督。律师对案件进展决定的兴趣只能扩展到手头的案件,而有能力确保所有案件高效处理的唯一单位就是法院。案件流程管理意味着积极的管理与监督,它通过整合法院的程序与资源来确定所有的案件从到判决以及时的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将其扩展为“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也就意味着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事实上,只有在法院或立法机关设置的时间目标或指导下处理案件,才可能有最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

截至1960年,大家对法官、法院管理者及律师所表现出来的延误的担忧和抱怨与日俱增。随着这些问题逐渐被提上议程,案件管理更加迫切地需要一个新的方式。一些倾向于管理的进步主义的法官,开始另寻促进案件处理进度的方式。

现在人们对法院如何才能高效地监督案件进展而不用牺牲正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在这方面存在一个已经得到证明的技术体系,截至2000年,这一转变在美国法院系统已经完成。

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要素

在美国律师协会的专著《初审法院的案件流程管理:现在及未来》中,作者莫林·所罗门和道格拉斯·索梅尔勒区分了几种以操作为导向的要素,它们可以说是法院高效地管理案件流程的基本要素。

司法领导能力及承诺。创立并维持一个成功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需要法官和法院管理者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过去,理论家们试图在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之间使用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来管理法院的结构,即法官负责政策发展,法院管理者负责政策的管理。而这一运作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因为法院中政策发展与执行的界限是模糊的。因此首选的管理模式应该是管理团队模式,即审判长和法院管理者在行政事务上互相合作。这一模式打破了法官参与行政决策的愿望与法院管理者在行政专业方面的优越感之间的平衡,但是对于解决积压与延误问题而言,具有行政专业知识的法官的领导能力是必需的。

咨询律师协会。在减少延误或案件流程管理项目方面,有组织的律师协会可以为法院提供很大帮助。经验表明,改革的动力往往会在律师协会中形成。因为律师想要的只是一个管理良好案件流程系统,所以当此种系统出现时,律师就会主动与其合作。律师协会和法院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当诊断案件流程问题和提议改革时,法院去咨询律师协会是有意义的。同时,最成功的开庭需要在开庭过程中有律师的积极参与。这有助于提供给法院一个智能而广博的资源,从而确保其项目是最好的。

案件进展的法院监督。案件管理流程现在已经被反复描述为高效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案件都是各异的,有些案件较易解决,而另一些比想象中更加复杂的案件则需要较多的时间。法院监督能够较早确定案件的难易程度,以便较早作出决定来引导案件进程向着合理处理方向发展。

标准与目标。成功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具有明确业绩标准和目标。最广为采用的是那些管理重罪和轻罪案件处理的时间标准。由美国律师协会提出的民事案件处理时间标准是不被广泛采用的,因为时间标准不是法院应该考虑的唯一目标,在许多操作性领域,也应该考虑业绩目标或指导方针。

案件管理信息系统。案件流程管理的信息大致有以下几类:关于案件活动的信息、关于案件记载的信息、关于案件排程的信息和个案进展信息。一个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的关键。对于监测个案的进展情况和考评案件流程系统的业绩来说它也是必需的。

安排可靠的审判日期。案件流程管理系统中最重要,但是或许也最微妙的事情之一就是限制律师的行为。法院通过使该系统正当、公平、合理并可以预测的方式,获得与该系统合作的律师。审判和听审的日期安排,在可以预测的领域是关键的环节。

切实有效的案件流程管理方法

过去十年,美国对法院用于监督案件进展的案件管理方法进行了试验和完善。对于民事案件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如下:

在案件提出之时,法院为每一个案件设计一个监测记录,并按时监测上诉活动的完成情况;每一个案件,都要举行一个法官和律师之间的进展会议;案件按照复杂性进行筛选,明确处理每一个案件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适当的活动与事项;为事项或活动的完成设置截止日期,最有效的方法是,法官和律师就完成一项活动或准备安排了的事项所需要的时间量达成联合协议;案件总是具有为特定活动或事项设计的未来活动日期,不会有案件由于律师没有采取要求的行动而被延误;行事历的安排,要根据一个或全体法官按照安排的日期能够适当处理案件的数量决定;审判日期要在整个过程的后期设定,一般是在合理解决或其他处理方式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之后。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继续强调达到一个中立处理,二是有助于确保审判日期的可靠性,法院继续监测悬而未决的案件记载的日期。

有差别的案件管理

有差别的案件管理是法院监督那些认识到案件在资源要求(法院和律师)和为了达到公平处理所要求的时间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案件管理的一种方法。有区别的案件管理要求法院提早决定两件事情:依据案件要求律师要做到的;依据案件需要法院要做到的。这意味着,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同样的类型和数量的事项,也不是所有案件都需要相同的准备和处理时间。

显然,案件区分方便了适当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应用。早期评估将揭示早期中立评估、调解、仲裁或司法解决会议的适合性。一般来讲,非诉讼解决方法处理的及时性影响有赖于案件应用该方法的早晚。一个案件越早被指向这些非诉讼解决方法,由此产生的处理方式就会越早出现。更早的处理也可以更适合于案件的成本管理。案件进展的法院监督和高效的案件流程管理,不仅和快速的处理有关,而且和尽可能以经济的方式处理有关。

结论

高效时间管理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行政效能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行政效能(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作为行政管理和现代政府能力的体现,是行政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行政管理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实现政府的行政目标,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处于执法监管的第一线,其行政效能状况关系着政府的形象,关系着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程度。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在各级工商部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厘清当前工商效能建设的现实困境,探析工商效能建设的路径,是有效提升工商部门行政效能的关键任务之一。

一、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一)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内涵

结合工商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特点,笔者认为,所谓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活动时,消耗人、财、物等行政资源,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程度。这里包含了三方面的含义:

1.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是工商部门在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从事工商行政管理活动时产生的行政效能。这就把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界定在外部监管和行政执法范围内,排除了内部管理等其他活动。

2.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即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工商行政管理活动必须实现一定的工商行政管理目标,背离了工商行政管理目标,“效能”一词就无从谈起。

3.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是行政产出与行政投入之间的比率关系,当行政目标正确时,投入越少,产出越多,则效能越高;反之,则效能越低。所谓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就是要以最小的人财物投入实现市场秩序的最优化、经济增长的最大化,即要以最小的投入最好地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目标。

(二)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评价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商行政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笔者认为,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指标主要有:

1.质量指标。如上所述,工商行政管理效能是量与质的统一体,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商行政管理结果都不能称之为“效能”。因此,考察工商行政管理效能首先有一个质量标准,质量指标是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首要和最为重要的指标。所谓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质量标准,就是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即其结果是否符合法律的、政策的、经济的、社会的要求,具体包括:①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②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③是否有利于促进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④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对消费安全的要求等等。

2.数量指标。所谓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数量指标,是指一定条件下所完成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量,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行政产出。数量标准是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一系列的数据来表示,如:市场主体的增长率、违法行为的查处率、市场巡查量、消费调解率、无照经营率等等。需要强调的是,违法行为查处率等系列数据指标必须是在确定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指标的前提下才有意义,背离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质量要求,这些数据指标不仅毫无意义可言,甚至还有可能走向效能的反面。

3.费用指标。所谓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费用指标,是指完成一定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量所消耗的人、财、物的总和,也就是行政投入量。人力的消耗表现为工资的支付量,物力的消耗表现为行政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使用量,财力的消耗表现为行政费用的投入量(也包括人力、物力的费用支付)。根据公式表示,在完成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行政费用消耗越少,则工商行政管理效能越高。因此,费用指标和数量指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效能也是降低行政费用的过程。

4.时效指标。所谓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时效指标,是指完成一定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量所需要的时间数量。行政效能最终可以用时间效率表示,以最短时间完成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则工商行政管理效能高;反之,则工商行政管理效能低。在目前工商部门中,办事拖拉、互相推诿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把时效指标作为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现实困境

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表现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数量的提高,以及费用和时间的降低。由于体制、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面临着五大现实困境。

(一)效能文化缺失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文化困境

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和突破,倡导的是以“公民本位”为基点的新型行政文化。但由于受传统“政府本位”、“官本位”等统治行政和管制行政观念的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文化环境难以形成,成了制约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文化瓶颈。“官本位”思想源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而“政府本位”、“部门本位”思想则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效能建设的影响更为深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初期,工商部门作为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在有关市场经济法律规范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掌握着重要的社会资源,并且可以用手中的权力强制性地分配和处罚,从而使这种“政府本位”、“部门本位”的思想深栽于工商部门之中,甚至影响至今。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工商部门及工商干部就易出现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行政慢作为等与效能建设要求相违的行为。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法制困境

工商行政法律法规是工商部门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们加快了市场法制建设的步伐,工商行政管理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与市场经济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法律体系仍不健全,有的可操作性不强,进而造成执法效果不佳,没有体现法律的公正、公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商职责的履行,是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面对新的市场监管难点、热点以及盲点,工商法律规定还不完善,法制化的程

度、制度与制度之间的配套以及衔接还有待加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

(三)管理体制制约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体制困境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对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设置合理,则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就高;反之,则易出现推诿、内耗等现象,必然造成工商行政管理效能低下。从工商部门外部的管理体制看,省级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行的是垂直管理,业务和干部由上级工商部门管理,而财政仍由地方政府统一调配。由于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冲突,在双重管理体制中受双重制约,难以按“三定”方案赋予工商部门的职责切实承担起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效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从工商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看,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结构脱胎于计划经济“六管一打”时期,“市场”、“合同”、“商标”、“广告”等以市场要素配置的职能之间相互割离、交叉、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

(四)干部素质不高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内源困境

工商干部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关键。近年来,各级工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但不可否认,目前工商干部的整体素质离效能建设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方法上失当、工作中失效现象仍有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适应市场监管需要的知识化程度有待提高。面对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行为多样化、流通形式现代化的新局势,工商干部明显表现为能力不足,市场监管出现滞后现象。二是适应新职能需要的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经济监管是新法律法规和新“三定”方案赋予工商部门的职责,但在这些方面工商部门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知识,无法较好地承担起监管职责。三是适应民主政治需要的现代行政能力有待提高。公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而工商干部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能力相对不足,造成工商执法监管矛盾突出。

(五)公民社会不成熟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社会困境

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必须符合社会公众的需求,强调的是行政效能主客体的互动性,在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动和有效行政的同时,也要求公民社会的参与和监督。但由于目前公民社会尚不成熟,公民对工商部门效能建设的关注度不高、主体意识不强,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决策缺乏回应,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行为缺乏监督,使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因欠缺社会基础而得不到有效延伸。成为制约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又一大瓶颈。

三、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路径选择

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要从效果、效率、效益相统一的角度,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各要素、各环节的作用。

(一)以文化建设为先导,树立效能观念

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效能观念,才能在日常工作中贯彻效能原则,采取效能措施,提高行政效能。工商部门要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政府本位”、“部门本位”思想,从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实施工商行政管理。做到执政为民,掌权为民。二是要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正确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把监督、管理职能寓于服务之中,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三是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牢记权为民所授,积极回应市场监管需求,认真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以队伍建设为基础,重塑效能主体

工商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人,提高工商部门的行政效能,关键在于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建立一支高效能的工商干部队伍不仅是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必要保证,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干部培训,制订培训计划,提出培训的要求和具体内容。强调专业化与综合化的结合,突出专业化,以培养出对工商核心业务深入理解的工作骨干;要制定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效能;要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和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监督,以制度保证行政效能的提升。

(三)以体制转型为节点,破除效能障碍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设置是否合理,是影响工商部门行政效能的组织因素。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结构,是提高组织信息有效性、实现组织资源优化和重塑组织权威结构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工商部门的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以治理市场秩序为中心,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取向,各职能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各层级之间相互协调、政令畅通的行政管理体系。要合理划分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管权限,下放监督检查权,强化基层的监管执法职能;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围绕注册登记管理、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行政服务三方面的职能,按统一设置、相应对口、同类合并、因地制宜的要求,进行内设机构调整:要以信息化为支撑再造各项工作流程,对企业注册登记流程、消费维权调解流程、案件查处等各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排列和整合。

(四)以机制创新为支撑,创新效能载体

效能是成本――收益的比例关系,提升行政效能是提高行政产出,同时也是降低行政成本的过程。创新工商行政管理机制,有利于以最小的时间、费用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是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的前提条件。要以责任区监管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支撑、行政指导为手段,创新执法手段、服务举措、消费途径,实现监管方式的转变、服务形式的创新、消保模式的提升,实现收费型、处罚型、管制型向规则型、法制型、服务型工商转变,从而达到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效能的目标。

(五)以培育公民社会为核心,营造效能环境

社会组织和公众既是管理对象,同时又是服务对象,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意愿要求是政府行政的出发点,是政府行政环绕运行的中心。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效能建设必然要求社会公众的参与和互动。没有成熟的公民社会,就没有良好的社会回应,工商效能建设就有可能因为缺乏良好的社会基础而得不到有效延伸。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培育成熟的市场主体。要求工商部门从微观市场管理中跳脱出来,向高层次、综合性的市场监管演进,实现“无限政府”向“有效政府”的转变。二是培育成熟的第三部门。第三部门是指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建设高效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工商部门转变职能,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协作生产,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和第三部门的作用。三是培育成熟的公民主体。效能政府是公民主导政府,公民参与是工商部门效能建设的内在要求。要构建立体交叉的监督体系和多元主体的绩效评估体系来保证公民的有效参与,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规范。

参考文献:

1.张永桃:《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冯靖:《浅论中国政府行政效能提升的路径选择》,《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编:《依法履行职责努力做到四个统一》,中国工商出版社2010年版。

4.马春庆:《为何用“行政效能”取代“行政效能”》,《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