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文学通论

古代文学通论

古代文学通论

古代文学通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学;古代文艺理论;文化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涉及文学、音乐、绘画、书法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广,影响深远,从某种角度来说,文艺理论是产生美学的基础,反过来,文艺美学又可以推动文艺理论的不断完善,因此,它们两者之间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的。就我国目前的美学研究状况而言,美学发展已经呈现一定的体系,这和古代文艺美学的发展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美学视角下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元素也是有其承继性的。

1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特性

文艺美学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有它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和历史渊源。就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美学属性来看,它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发展延续的基础,因此自身有着很浓厚的美学特性。

1.1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研究特性

从目前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成果来看,文艺理论中的美学特性一般从文学艺术作品主题、创作手法和鉴赏方式入手研究。文学或者艺术作品都有着自身的创作主题,或者描述事物或者人物的美丑,刻画人物的形态、形象、气度,抑或是景物的动静、环境所营造出的一种虚实的意境等等,总之是凸显出作品的主题;文艺理论的创作手法多样,创作者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通过抒情、议论、神思、愤书等再填充材料;鉴赏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能凸显美学特性的一个环节,通过鉴赏作品,体味其中所蕴含的美,最终实现与创作者的共鸣。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美学特性通过这样的三维鉴赏体系表现出来,创作者的创作语言和鉴赏者的欣赏紧密结合在一起,欣赏者再结合自身的阅历、文化素养对作品进行自我对应,从而实现与创作者心灵上的互通,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特性就自然而然地被传递和接受。

1.2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哲学性

中国对文艺美学的研究历史悠久,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就开始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一些艺术作品中的美进行深入的研究。不同于西方美学的是,中国古代的美学研究并没有将文章、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单独或者进行归类研究,而是将美和道的主线贯穿在各种研究之中,道与美是分不开的,而美的表现形式与道也是分不开的。道是作品的主体,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美的形式将其传递出去,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就是一种哲学性的体现,这种哲学性贯穿于整个古代文艺理论的研究中,使古代文艺理论既达到了美学的高度也实现了哲学的深度。

1.3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贯穿流变性

中国古代有很多思想派别,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定的思想体系。传统思想深受儒、道、释体系的影响,每个体系中的文艺理论观念也对之后的文艺理论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在东汉,玄学进入中国本土,为了适应生存,它就和土生土长的儒家思想进行了融合,并对文艺创作产生了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儒、道、释所形成了三体系为主干,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影响,之后又和许多思想理论进行结合,拓展出庞大的体系脉络,最终形成一个大的整体的思想系统。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体系虽然没有严格的体系,但是却有着成体系的研究范畴。通常某一派别提出一个观点,历代的艺术家、文学家就会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拓展研究,在不断地延续过程中,最终将这一焦点进行升华,提升到文艺理论的高度,因此,中国的古代文艺理论有着贯穿流变性。

2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审美经验

2.1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作品的经验性创作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有着明显的经验性,从美学的角度看即古代的文艺理论作品在表述上有着深刻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审美经验,即创作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作品进行了直接的经验性创作,这种创作既会利用原有的审美资源,也会借助于脑中形成的固定的审美意识;另一种就是间接的审美经验,创作者通过研究他人的作品或者成型的文艺理论,从中提炼能够满足自身创作的审美经验,从而推动古代文艺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2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创作者的审美经验

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创作者大多是艺术家或者文学家,很少有专门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往往兼备两重身份,在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同时也会创作一些像诗论、文论、乐论、书论这样的文艺理论作品。像陆机因文艺理论作品《文赋》被人们所知,但他最主要的身份则是诗人,诗人杜甫同样也写出《戏为六绝句》的经典之作,类似的人有很多,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理论研究上也有很大的建树。

不论是从创作者本身还是从文艺理论作品来说,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都有着明显的经验性。即使在今天,古代的文艺理论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和作者的审美经验是分不开的,他们创作的文艺理论虽然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却有很多作品都有一定的系统性,像《文心雕龙》《原诗》等,有的作品即便是随感而发却有着深刻的观点,像《冷斋夜话》和《六一诗话》,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是作者对别人作品的评述、整理,如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批改,还有在先人的作品上进行题词的,这些都是古代文艺理论的主要创作形式,也是审美经验在文艺理论创作上的直接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所蕴含的这种浓厚的经验性质,虽然不是专门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理论家所创作的,但这些诗人、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的理论研究更是一种有着深厚基础的智慧结晶,他们对文艺理论的论述并不是怀着某种特定的目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创作升华,这种富于实践性的经验性创作植根于实践,又推动着文理理论的不断发展。

3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和西方的美学理论有着明显的差别,前者是一种直观的经验性的创作,后者是一种具有极强思辨性和紧密的逻辑性的作品,但是,对古代文艺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才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古代的文艺理论并不是观念层和表面的东西,它与西方文艺理论不同的是它的抽象性是通过经验创作从而提取出的抽象的高度。

3.1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审美抽象

审美抽象是一种思维过程,在审美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抽象的逻辑判断和推理不同,是一种可以概括和提升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古代文艺理论表现出的主题、思路就是典型的审美抽象。西方的逻辑思维是通过描述具体的事物,最终提取出一个概念,这个过程中会将感性的、偶然性的东西舍弃,而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则是通过一种感性的方式将现实中的普遍意义表现出来,并将创作过程中的细节、感性认识、偶然性因素融合进去,从而运用多种表达形式、艺术符号将现象的本质表现出来,运用感性的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深度,达到思想上的高度。

3.2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审美抽象途径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审美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意蕴,另一种的文艺理论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最为重要的是第二种,对于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主题,通常不是通过抽象的逻辑思维来推断出来的,而是由具体的审美抽象来凝练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物”,在魏晋时期,“物”已经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概念,而它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的意思,它既是对一切自然界事物的概括,也是代指社会上的事物,同时还有“心物”之意。例如,陆机的《文赋》中就有“体有万物,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这样的句子,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物”,像刘勰的文艺理论作品中也较多地使用了这个字,而“物”的内涵却不尽相同。可见,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具体概念,抽象的程度是高于西方的逻辑推理概念的。

4 结语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有着丰富的美学特性,美学在古代文艺理论创作、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其的研究也能为现代文艺美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研究点。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作为研究美学的原动力推动着美学的发展,它的哲学性、经验性、贯穿性更是美学的重要研究要素。同时,美学的发展也推动着人们对古代文艺理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文勋.我走过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与美学的研究历程[J].红岩,2011(S3):5-20.

古代文学通论范文第2篇

治中国古典学问者,都很清楚,我们当下的研究是在古今中西比较的复杂语境下展开的,研究对象是古代遗产,学科体系的建立却是参照了西方的结果,研究的基本范式与方法,也往往要借力于外来的资源。古今中西的比较语境,既为发现传统提供了不少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理论上、具体操作上的困惑与困难。第一个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古今中西的纵横坐标中,寻找到合适的立足点。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一门学科,已有百年的历史,这百年中,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于古今中西融通的背景下,贡献研究成果的同时,亦不忘对其学科定位和研究之方法论作出不同层面的反思。从近的来说,上个世纪末开始的、围绕古代文论“失语症”、“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等问题展开的大规模学术讨论,即是对古代文论学科的一次集中思考,其动因,就源于古代文论本身处境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忧虑意识。这种学术上的反思精神是可贵的。在当下的语境中,为古代文论作出合理而恰当的定位,探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方可继续导引学问之前进。

党圣元先生的新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代文论的现代遭际》一书,既具有自觉的反思意识,又有着积极的理论建树,其洞见建立在对百年古代文论学术史系统考察的基础之上,在理清学术史之固病和积弊的前提下,边破边立,于传统文论的当下境遇有着敏锐的意识和理性的分析,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极具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有两个关键词语值得我们重视,即“和而不同”和“返本开新”。前者是对中西文化格局和中国古代文论在比较语境中应处地位的判断,关乎中国古代文论的品格和独立性问题;后者则是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所寻求的方法论原则。对这两者的强调贯穿整部著作,构成了本书的立论基础和目标。“和而不同”的学科定位与“返本开新”的研究方法,也是作者下足工夫探索的精髓所在。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体系中的独特遭际,就是处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实质上指的就是古与今、中与西、体与用的关系,这既是中国百年古代文论研究展开的文化环境,也构成了论争的核心。书中指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需要以深沉的历史意识和饱满的理性精神来对待的问题”,但既往的论争往往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他总结说:“综观二十世纪以来围绕这一问题所进行的论争,相当一部分人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陷入了古今、中西二元对立的认识误区,形成了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两军对垒,前者主‘全盘西化’,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学思想持虚无主义态度;后者则因循守旧,以‘国粹主义’者自居。我们亦可以将这二者之间的观念对抗概括为‘荣今虐古’和‘荣古虐今’两种文化发展观的冲突,彼此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在着一道深深的鸿沟,以致输攻墨守,争端大起。”在历数对立文化观弊端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唯有走“中西融会贯通而综合创造的路子”才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摆脱古今、中西二元对立的认识误区,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融通中西,列类古今,展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才能使全球化语境中的世界文化格局达到理想境界,即“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平衡。

“和而不同”是古人处理不同事物差异关系的智慧结晶,这恰可以成为我们探究古今、中西关系新的突破点和立足点。“和而不同”是一个维持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一个“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当代性’的典型范例”。所谓“当代性”即指古代文论所处的多样性、多元性的文化环境,“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照顾到古代文论的实际处境,又能充分体现其差异性,使之在全球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保持其独立性。结合古代文论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的独特遭际来看,此论是很有见地的,要展开汇通古今中西的交流和对话,实现其“当代性”,确保对话主体的独立存在和自主地位是必要的前提。“和而不同”的文化理想不因为追求普适性而消解差异性,反而强调差异的重要,这就为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而肯认“和”的目标,也是对话和交流的应有之义。

“和而不同”为古代文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际遇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立足点,而“返本开新”则为实现这一文化理想确立了基本的方法论。在该作中,多次强调回到文化原点的重要。作者认为,回到文化原点,是古代文论研究的一个必要前提,要开掘传统文论中的精神价值,断章取义的理解是行不通的,必须回到历史文化语境,对其作“同情之了解”。我们要回到体现古代文论精神本真的原初形态与历史情境,重新认识古代文论的原初性的事实本体与整体性的真实面目,并要以之作为继续前进的出发点。

与强调回到原点相对应,作者还从理论与个案两个侧面说明“以西释中”的弊端。他认为单纯采取西方之视点来解释中国,并不能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论之精神提供助益,反而会忽略与掩盖中国传统文论的特色,并举齐梁诗歌研究来说明之。一些学者引入西方的“形式主义”概念,从“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对立的路子来批评齐梁诗风,判定齐梁诗歌与初盛唐诗歌的不同,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与中国诗学思想在此一历史时期自身所关注的问题并不吻合。初盛唐文人一方面标举“建安风骨”,另一方面却大大发展了对诗歌语言形式的重视,比如,将格律推向成熟,因此,以西学概念来为二者截然划界实质上是违反文学史事实的。这个看法很有道理,初盛唐的诗歌,至少是律诗,是极其重视形式的,我们以七律的集大成者杜甫为例,杜甫晚年的七律,如《秋兴八首》以形式范导抒情,体现出明显的审美游戏品格,将中国诗歌史律化运动这条路子推向顶峰,杜甫的律诗,实际上是延承了齐梁诗风,并将之发展改造,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

将西方话语强加于中国,本质上是行不通的。在现代学术发展之早期,学者们已敏感到此,并多有论述,台湾新儒家牟宗三先生说:“凡以西方那种外在的、观解的思考路数,以及其所派生的一切,来解析中国学问,甚至整个道德宗教的,俱是差谬不相应。”陈寅恪先生倡导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治古人之说,也得到不少学者的回应。反过来看,以西释中,不仅容易犯错误,也往往丧失掉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立性。要让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在中西比较的土壤中扎根生长,我们就先要对古典作扎实的田野作业,把双脚踏实地立在材料上,以求描述、复元古典,在西方和现代的比照下获得历史感,而不是拿起西方或现代的手术刀先合乎逻辑并规范地一刀切下去再说。我毫不怀疑,只要认真地去读古代文论,要求自己还原它,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让我们兴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就是具有现代意义的。

因此,“返本”并不意味着回到保守主义的立场,回归古典是为了发见其本质,“开新”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作者援引西方解释

学的理论成果,指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应采取“本体性的阐释路径”,“返本”与“开新”乃是对古代文论进行本体性阐释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个方面:“返本是为了开新,开新则必须返本”,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与“和而不同”的地位判断和文化理想相同,回归原点的解释,重新把握经典文本的原初意义,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解释学的论域中,返本的工作恰可以使我们的“现在视界”清晰化,实现古代文论的当代性价值和意义。

作者还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返本开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原则和实现步骤。第一步是打破西方文论普适性的迷思,沉潜到中国古代文论的原始文献中,深思明辨;第二步就是要回到古代文论的语境,进行历史还原。具体言之,所谓的“历史还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讲求视界融合,忠实地解读古人,务使阐释符合古人之原意;二是要将古人的话语置于其历史发展链条中来考察,对之进行定位。历史还原不是单维的返还,而是“双重历史还原”。其目的不在“复古”而在“创生”。著作从三个方面详加分析还原的具体原则和实现方式,其一是回到。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文史哲浑融不分的整体性语境,在文献搜罗上要由“醇”返“杂”,扩大范围,重视“诗文评”以外的文献材料,打通学科关系。其二是要回到文学史的语境,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不同,极少有脱离具体作品的“纯理论”,因此文论的研究要与文学史的经验结合起来。其三是要回到价值论的语境,作者以对“载道”观不加分析的轻视的研究固病为例,指出我们不可以西方审美与非审美的二元对立来裁决之,而要根据其历史语境作出合理的定位,发掘其丰富性。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需在其产生的原始语境、所处的文化史语境以及批评史语境中通盘把握,形成一种良性的诠释学循环。

古代文学通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供使用的教材

《古代汉语》课在高校开设三四十年来,其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材。大致有以下五种:

1.只讲通论(或称常识)。代表教材有周秉钧的《古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2.通论与文选相结合。这是大多数《古代汉语》教材的编选方式。代表性的有:

①周本淳主编的《古代汉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②赵廷琛主编的《古代汉语》(河南大学出版社),山东省中学教师培训教材。

3.通论、文选、常用词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②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推荐教材。

4.通论、文选、练习、参考资料相结合。代表教材有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5.通论、文选、题库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赵光智主编的《古代汉语》(齐鲁书社) ,山东省教肓委员会“九五”立项教材。②邹德文主编的《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

(二)忽视了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教、学、做”一体化,强调 “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个特点决定了高职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加大实践力度,增加实践学时,建立语言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运用古汉语的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忽视这个问题,除了常用的多媒体教室外,可供学生体验、实践的语言实训室、实训基地少而又少,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自从王力先生确立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后,其合理性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并成为众多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首选教材。但是也应该看到,《古代汉语》系列教材在高校使用的这几十年里,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高职院校,对知识的选取,往往偏重于一些简单的文选和理论常识,和初中高中文言文学习有很大的重复,练习题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性的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少新鲜感,学习兴趣不大。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势必会对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情况选编教材或者讲义

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在于教材的改革。目前我国国内教材针对高职院校的教材各有其特点与不足,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教学安排有不尽相同。因此,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合理选择,自编教材或者讲义,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笔者建议在教材编写中应体现五个特点: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完善教学设备,突出实践教学

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作为古代汉语的载体。《古代汉语》的教学媒体应是以文字教材为主,文字辅导教材、录像、CAI课件等为辅助的多媒体所有的有机结合。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教师应在制作多媒体上下功夫,录像教材和CAI课件不应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应增加新的内容。在制作录像教材和CAI课件时,在文字设计上,语言知识点背景介绍、课文内容分析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图标、颜色清晰地列出来;在声音上,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图文处理上,多采用“动”态的效果表示出来。

(三)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实际,以邹德文的《古代汉语》为例,文选部分共选文章42 篇,大部分选文是语言上具有典范性的优秀作品,通俗易懂,但由于目前古代汉语的学时已大大压缩(只有68个学时),如果按照一般高校的做法把文选与通论的比例定为1:1的话,区区68学时又能讲授几篇作品呢?因此必须压缩精讲篇目的数量。而且在确定精讲的篇目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古文阅读实际。由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很大一部分作品已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因此这部分选文没有必要再“ 炒冷饭”。其余篇目,有些可以作为略讲篇目,有些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教师根据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给以适当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把精讲与略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课内讲读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在通论方面,邹德文的《古代汉语》大部分吸取了王力先生的观点,没有吸收当前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个别观点颇有争议,拿来供学生学习不太合适,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为学生介绍、补充一些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及时修正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结论。

古代文学通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古代汉语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91-01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开始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若仅强调专业素质,固守精英教育时期的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重理论轻实践,显然已不合时宜。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古代汉语教学也应进行改革,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现状

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还是一门文化教育传承课。古代汉语教学对培养学生基本的古代汉语素养和阅读古文的技能等有着积极意义。然而,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繁富,仅通论部分就包含了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文体、古注、今译、句读、诗词曲律、工具书、古代文化常识等。要在有限教学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内容,几无可能。另外,应用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加强选修课、通识课,对古代汉语课非但不增加课时,反而还进行删减,致使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赶进度,很少安排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导致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实际需要严重脱节,教学成果很不理想。

2、教学方法落后

在教学方法上,当前,不少应用型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方法虽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结构,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知识获取的实践性,也使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化为泡影。

3、教学手段单调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相关视频、图片、实物等形象化教学手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古代汉语这门本身就枯燥的课程显得更加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汉字的形体演变”时,还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几个象形字符,滔滔不绝地讲不同阶段汉字的形体特点、载体材料、发展变化等,缺少直观表现,学生很难理解或领悟汉语形体演变的过程。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对策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求对古代汉语教学进行改革。

1、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优选教学材料

(1)以通论为经、文选为纬

古代汉语内容丰富,在当前课时被大量压缩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应该以“通论”为经来指导文选的讲授和阅读,文选的教学要围绕通论中的知识点展开,不能仅仅局限在字词的翻译和文意的疏通上;以“文选”为纬来印证“通论”中的知识点,通论的教学要以文选为基础,不能让通论失去了语言材料的土壤,否则通论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还要将通论中的知识点辐射到文选中去,以一个知识点带动一个面,提纲挈领。这样,经纬交错,循环往复,举一反三,从而达到相得益彰,协调有致的教学效果。

(2)优选教学材料,重视学生课外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情况等方面来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精讲或略讲,从而将有限的教学时间落到实处。可以推荐一些趣味性强的古文材料让学生去阅读,这样即可以提高他们对古代汉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弥补教材所选材料的不足,同时也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2、更新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变讲授法单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为师生之间双向的交流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重视知识获取的实践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建立起一种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另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些有关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别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去解决,未尽事宜可以向老师求助。

3、充分利网络资源

当今,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国学网站”“语言文字网”等与古代汉语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电子文献的检索与阅览,培养他们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另外,多媒体教学也给古代汉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增强了古代汉语的趣味性。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知识点和语料等内容可以通过 ppt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既可以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又达到了增强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4、适当增加地方性语料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高校服务地方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地区文化是古代汉语应当承担的任务。古代汉语作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工具自然要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充分利用古代典籍有关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材料,并将其纳入到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突出古代汉语教学的地方性,还有利于弘扬和宣传地区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古代汉语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古代文学通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菊花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