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礼仪文化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精选

古代礼仪文化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第1篇

“礼”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于礼仪之中,并且是对其所表达意义的一种深刻领悟,在此基础上进行运用。据史料分析来看,周公制礼作乐,虽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挥,更是对于民间采风的集合,是对当时百姓日常生活样态的具体体现和反映,是对古代礼仪的继承和发展。而到孔子的时代,古礼发生了变化,形式与内涵面临着分离,同时也面临着被淡忘、扭曲、修改和僭越的命运,甚至是到了濒于灭绝的境地。当时其他学者反礼、批礼、毁礼,唯有孔子对古礼进行维护、赞扬进而抢救、继承和发展。他尽自己一生,尽量完备地搜集资料,抢救散失濒绝的古礼。同时,面对当时老百姓对古礼日用而不知的现状,孔子始终保持清醒的自觉,用实践践行了自己的学说,他不仅保存了古礼,而且将所学的古礼融入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人格彰显了古礼的本质精神。孔子礼学,建立在民间形态的礼和周礼基础之上,并经过孔子的整合,其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了周礼所包含的范围。

二、孔子“礼”的发展

2.1对礼的维护

综合历史来看,春秋中后期,社会环境极其复杂、动荡,政治背景上王室式微,战争频仍,经济文化更是遭到严重的破坏,面对种种困局,孔子既为“礼崩乐坏”而痛心疾首,同时也将自己毕生精力和智慧投入到积极探索治理社会的“良方”的伟大事业中去,进一步提出了“克己复礼”的学说。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即使是孔子把古人的“克己复礼”文化拿来运用,但是他并不是借此学说来推崇周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孔子并没有将其作为应对一切变化的金科玉律。因此,史料中记载当颜渊“问为邦”时,孔子进一步阐述了其理想的行为方式,即为“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采取了一种取各代精华的方式。纵观孔子的整个学说体系,他并不主张照搬周礼,因为在他看来,周礼为当时的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社会和谐提供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具备相当的合理性,但是周礼还是存在有其固有的缺陷的。于是,他积极提倡要求统治者能够做到,利用社会道德约束自身行为,从而为创造亲疏有差、人人奉法守礼的社会秩序树立榜样和奠定基础。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学说影响范围,孔子现身说法,他不辞辛苦周游列国,并一路奔波一路奔走疾呼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使遭遇冷眼甚至是不公平对待,依然坚持不懈,“知其不可而为之”,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强烈的使命感是值得后世敬佩的。

2.2对礼的补充

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礼节仪式上,孔子表现出了对周礼的继承但是在礼节内容方面,孔子的主张和看法则是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这样说,孔子以一种“大礼不变小礼变,主干不变枝叶变”的方式对礼仪文化进行了创新。他沿用了以往的礼的形式却针对礼的内容进行了相应地变革,以往的礼是统治者们的一种工具,借此来稳固统治,孔子却将其升华,并对其委以重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密切伦理,进而能够达到改善社会关系和调整政治关系的目的。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述而不作”的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笔则笔,削则削”,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孔子的做法完全是开一派新风了。在保持了周礼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的基础上,提倡“尊尊、亲亲”,但是却与周礼作为维护奴隶统治的工具的意义大不相同。经过孔子的创新,这种以“仁”为核心灵魂的“仁礼”丰富了礼仪文化,同时更是反映了独特的思辨特性,是对“礼”的一种深刻补充。

2.3对礼的重视

通过对于礼的学说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礼仪是孔子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礼仪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各种仪式。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构成,礼仪文化不仅兼备社会群体性特征,更是表现了其深刻的宗教意义。集各种行为规范于一身的礼仪,同时也发挥着规范社会群体行为、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天人合一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陶冶情操,使人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说明礼是表达情感的最有力证据,则是孔子曾经极力提倡的“笃于亲”以及“不遗故旧”等学说,同时进一步证明礼仪应运而生的原因在于社会民众对于感情的需要。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亲”和“故旧”是社会关系网中与我们最亲密的人,而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亲戚、同事和朋友,那么显而易见亲人之礼、朋友之礼、同事之礼于人们生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针对社会关系网中的其他的人际关系,并不是要求我们与他人之间可以不讲究礼,这种说法和举例说明只是孔子谈到最近的关系时顺手拈来的一个生动解释。例如,孔子在路上行走时,如果看到饥饿之人,一定会触动自身的感情,对他们表以同情;孔子若是在路上看到举行丧礼的人经过时,他也一定会以一种恭敬的态度真诚地扶着车子的横木,表示对于逝者的一种关怀,若是遇到需要在死者亲属旁边吃饭的情况,他也一定不会吃饱。所有这些例子,都说明他对于普通百姓的遭遇的深切关怀和呵护,而这也正是孔子所提倡的礼的精髓之所在。如果整个社会的人民都能采取这样的行为方式,那么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和谐程度将会大大提高。

2.4对礼的实践

作为礼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孔子并不是言语的举人,行动的矮子,相反,他本人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对礼身体力行,无时不刻不在通过自身行为彰显礼的魅力,堪称为礼的典范。据史料记载,在不同的场合下孔子的言谈态度都有所不同。例如,平时若是在乡里的话,他一定是态度恭顺温和,表现得不善言谈,孔子认为乡里大多是长辈们,而在长辈们面前则需要表现得恭顺一些;相反若是宗庙、朝廷等场合,孔子就会畅所欲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应该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务必做到态度谨慎,这是因为往往朝廷上所谈论的事情关系到政务和礼法,更是重中之重,不能出一点差错。孔子主张不同场合所表现的的为人处世方式和态度要有所变化,但始终要做到保持谨慎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服饰的穿戴和搭配方面,孔子更是讲究。例如,孔子若是身穿黑衣,则一定要求有黑羊皮裘来搭配,相似的若是穿白衣出门就需要配鹿皮裘搭配,而黄色衣服相应地需要搭配狐皮裘才能彰显礼法。即使在家中,对日常琐碎事情如穿的皮裘也会有很细致的要求——右袖。在饮食方面孔子更是遵守礼节。例如,即使在酒宴上,就算肉食再多,孔子食用肉食的量也绝对不会超过吃饭的量,即使酒宴上并不限制喝酒量,他肯定也不会喝得酩酊大醉,在日常的饮食中,孔子更加推崇“食不言,寝不语”的做法,鼓励学生们在餐桌上不说话,睡觉之前也切忌说话。除此之外,在礼仪的实践方面,孔子十分注重一言一行,生活上一丝不苟。他不仅获得学生的爱戴,更为礼仪文化的宣传和实践树立了榜样,是当之无愧是中国封建社会尊奉的“师表”。

三、孔子礼仪的当代价值

伴随经济的腾飞,社会人际关系状况日益紧张尖锐,这就启示我们通过礼仪文化的宣传教育调节人际关系,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方面,宏观上政府可以集思广益,结合古代以及国际上现今的礼仪规范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礼仪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发挥民族文化的力量制定公众在生活、学习中行为方式的准则,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和人们自觉遵守的规范,做到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四、结语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第2篇

一、上古时期:

婚姻礼仪的起源在传说时代,伏羲氏创造了最早的中国婚姻礼仪。在伏羲氏时代,人们重视渔猎,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两张鹿皮作为“俪皮为礼”,完成仪式。进入血缘氏族社会后,逐渐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婚姻关系,甚至产生不牢固的个体婚姻。随后,两性婚姻禁忌也开始被提出来。从群婚到族外婚,婚姻禁忌体现了婚姻礼仪的进步。在“俪皮之礼”之后,婚姻礼仪的形式也不断发展,伦理性特点更加明显。到了周朝,“六礼”出现。自此,中国传统的婚姻仪式形成,流传后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婚姻文化。

二、周制婚礼:

礼之本,敦人伦完整的婚姻嫁娶之礼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部分。在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由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组成的婚前礼——“六礼”,是历代婚姻礼仪的主导,甚至影响到当代。“六礼”形成于周代,完备于汉代。纳采是整个婚姻仪式的开始,通俗而言,就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问名是第二步。纳采相看之后,如果双方有意,媒人再次带着礼物到女方家,询问女子的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有时候三代的情况和官职都要包括在内。问名之后,男方会请人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判断婚姻吉凶。如果得到吉兆,男方媒人要带上礼物到女方家报告结果,称为纳吉。接下来是纳征,即下聘礼。

经过了纳征,婚姻正式进入准备阶段。第五步是请期,男方定好结婚日子,到女方家征得同意。由于结婚日子素来为人们所看重,男方会请人占卜,求得吉祥的迎娶日子,派人告知女方并求得统一。前面“五礼”的参与人员是十分有限的,只在男女双方家长和媒人之间进行,而在“亲迎”的环节,缔结婚约的双方和家族中的其他成员都会到场,一起参与盛大隆重的仪式。亲迎正式向社会宣布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成立。亲迎礼结束后,就是正婚礼,包括沃盥、酒筵、合卺、闹房。新妇到男方家后,先净手,保持洁身,即沃盥。接下来入酒筵,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喝喜酒。新人在婚筵上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礼规食用饭菜酒食。合卺可以说是其中最有象征意义的仪式。

新妇新婿将葫芦一分为二,表示新人以体相连,婚姻将二人连在一起。新人各持一半葫芦,相对饮酒。同时,亲人表达对新人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祝福。最后一步是闹洞房。婚后礼,就是在新婚后,为了表明新妇已经正式成为夫家的一员,要进行妇见舅姑(新妇见公婆),妇馈舅姑(新妇为公婆准备孝敬酒宴),舅姑飨妇(公婆正式招待媳妇),舅飨送者、姑飨送者(公公婆婆分别招待新妇家送妇、送亲的人),回门(新妇与丈夫第一次回娘家探亲)的礼仪。经历了这些,一场婚礼才完整结束。

三、婚礼的发展:

传承与流变随着社会习俗的发展,婚礼仪式经历了从繁到简的过程。清末,西风渐进,新婚俗开始出现。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现象也开始被接受。民国时期,新式婚姻和婚礼渐兴,从自由恋爱的风尚开始,影响到结婚仪式。新式婚礼中,新郎新娘在结婚典礼上互换戒指,举办仪式的地点,也由传统婚礼中在家设宴,转移到教堂、饭店或者礼堂。从新人的相识到婚礼仪式,文明婚礼更多受西方文化影响,带上了现代色彩。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变快,各种思想在人们心中碰撞,中国的传统也发生很大变化。西式婚俗影响全国,西式婚礼、中西合璧婚礼以及改良后的中式传统婚礼以各种面貌出现。到后来,现代中式婚礼形成。在主持人的组织下,新人拜堂;晚上摆喜宴,宴请客人并敬酒。喜宴结束,新人立于门口送客;整场婚礼在闹洞房后结束。

四、婚姻礼仪对社会文化的反映和呈现

婚姻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结婚从民俗上升为仪式,在不同时期的规范和呈现跟当时的社会文化、经济条件息息相关。在原始社会,两性结合是因为生理需求,是人类作为生物发生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蒙昧时代的特点。在强调伦理和等级的封建社会,礼法束缚着人的言行和思想,未婚青年男女没有恋爱的自由和条件。即使产生了爱慕之情,若不能得到家族成员的支持和认可,也往往会造成悲剧的结局。古代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产生并非建立在男女之爱的基础上,充分说明婚姻是服从于家族功能需要的。在传统婚姻礼俗中可以看到,对新人的祝福是祈愿两人早生贵子、为家族繁衍和发展做贡献,而不是基于夫妇相爱。

在家族维系和生育职责面前,夫妻双方是否相互爱慕、志趣相投都不重要。男女双方的结合是为了满足家族发展的需要,这是封建宗法婚姻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意识和礼法特点。在周制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都需要媒人出面,说明了媒人的重要性。在纳吉中,男方需要通过占卜双方生辰八字来判断婚姻凶吉,可以看出浓厚的封建文化色彩。婚礼发展到后来,聘礼越重,女方身价越高,婚礼体现出经济性。在思想层面,传统婚礼体现出浓厚的家文化特点。结婚对象的选定、婚姻关系的确立需要通过一系列繁琐的仪式来完成,父母之命起主导作用,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婚姻仪式的重视。在婚姻礼仪中,不乏教导新妇孝顺公婆、勤俭持家的仪式,体现了对新人的教化和培育功能。

相比之下,现代婚礼体现出更多“以人为本”的思想特点。男女双方大多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父母的态度较之前人开明。其次,缔结婚约更注重当事人的意向和自由,服务于个体生活质量,家族责任不再是束缚世人的铁律。“不婚主义者”、“丁克家庭”屡见不鲜,人们有更多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三,封建思想的影响开始淡化。传统婚礼中,如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不合,是不可能结为夫妇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化,现代婚礼中,占卜已经不是主导习俗。第四,现代婚礼删减了传统婚礼很多繁琐的仪式。婚礼仪式可以根据情况简省和变通,一张结婚证就可以证明夫妻关系成立。

现如今,“闪婚”和“闪离”的例子屡见不鲜,人们对待婚姻的严肃和谨慎态度普遍不及从前。最后,现代婚礼弱化了仪式的教育作用。古代的礼仪,如诞生礼、成人礼、婚礼等,都具有教化和个体品德培育的功能。现代婚礼的意义更多是向社会宣告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教化环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被简化或者省略。中国古代婚礼文明中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思想已经没有传承下来,这是在礼仪发展过程中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礼仪的内容和仪式是对社会文化的反应,婚姻礼仪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到今天,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第3篇

1.礼仪文化教育可以缓解社会的流变性给人们带来的危机感,帮助人们确立和谐社会认同感

尽管人们都相信人是大写的,具有无限开拓性和创造力的,但同时人又是渺小和无力的,离开了群体,人将一无是处。确实,人天然就必须是社会人,他害怕孤独,需要朋友,对自己隶属于其中的社会组织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视其为自己安全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状态协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稳定的社会。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流变特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成为过去时,人与乡土之间的纽带逐渐削弱,人们的家庭血缘因社会的流动性日益稀释;规则和习俗的继承性随之减弱,原来那种以血缘和乡土为依凭的礼仪文化和认同模式发生蜕变,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归宿和价值观选择。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流变性和断裂性,人们不自觉地表现为文化上的焦虑和困惑:我们应该选择和创造什么样的文化,方能使之与我们自身的生活需求相得益彰?这是个深刻影响人们价值追求的问题。基于惯性,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体验来选择自己所认同的文化和礼仪。尽管我们提倡和鼓励文化的多样性,但如果不能确定一种文化为主流文化的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那些自主选择文化和礼仪的人中,将有不少人因为选择与他人选择的不同甚至是相矛盾而仍处于困惑中。可见,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个人的层面上说,梳理出真正代表民族心理的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就显得极为迫切。也就是说,理清文化多元化的主次,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社会认同,就成为迫切的取向。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礼仪文化教育。礼仪文化教育不仅通过弘扬具有我国文化传统的礼仪文化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及明确界定人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促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

正因为如此,礼仪文化教育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被视作典章制度和文化认同手段来使用了。以“礼”治国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的最大特质。由于持续地教化与推行,“礼”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成为潜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革命先驱者们接受了西方社会的民族国家概念,提出重振礼仪文化与社会认同问题,在当时这意示着中华民族的自我觉醒。当前,在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无约束性使得人们对民族身份的需要异常迫切,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再一次突现出来。强化礼仪文化教育有利于维护本民族在身份上或精神上的认同。通过参与其中,在讨论与有意识的努力中,不仅可以维护,而且可以进一步建构本民族的礼仪文化。所以,采取参与式的建构性认同方式,大力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兼容一些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消除因为流变性造成的恐惧感、不安定感和无归属感,消除因为文化矛盾与冲突造成的人际矛盾与冲突,培养国人自觉地维护民族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创造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2.礼仪文化教育能够促使人们正确看待文化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开放中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文化认同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养料的过程。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不与其他民族分享各自的礼仪文化成果,可能很快就会陷入亡种的境地。在当今这样全球化的时代,孤芳自赏将误国误民。应该看到,社会认同是以异质社会为自身的镜子的,礼仪文化首先要有民族特质,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染上普世化的些许特征。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无一不是在与异质文化和民族的交往中感悟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一种社会和文化接触到异质社会时,它才开始意识到社会认同问题,才开始关注社会认同,并以社会认同为基础来实现民族精神或国家凝聚力的目标。也就是说,只有当接触到异质社会及其文化时,民众的文化感情———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才会迸发。其实,这种对自身文化的感情取向和对自身社会的认同,不可能突然长成,它是长期礼仪文化教育的结果,是长期受自身文化的熏陶,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逐步而深刻的认同。人们的文化氛围与人们的感情是相协调的,人们的感情、激情亦是其文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反映。在开放的世界里,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人的认同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人们的文化感情同样也在起着变化,而且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人们的感情取向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的,但是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冲突,孕育着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要反映在人们的感情上,引起感情上的波动。如果两种相交融的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没有较大的对立,那么这种交融过程中人们的文化感情波动不大,反之则波动大。这是文化对于人们的感情而言。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感情也会影响到文化交融的进程,人们在感情上基于各种因素对异文化的好恶,往往左右人的行为,对文化交融起着阻碍或推动的作用,影响人们对异文化的认同。

在当前,礼仪文化教育可以使人们明了礼仪文化的普世性意义必须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把西方礼仪视作一种具有普世性意义的礼仪,中华礼仪文化的发展意味着尽可能多地吸取这种普世性的西方礼仪,使自己更具普世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中华礼仪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民族礼仪来看待,越是独特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它必将在全球化的大浪中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来,显出其普世性的意义来。所以,礼仪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民族礼仪的文化认同要固守传统,或一味西化,而是意味着要在礼仪的民族性与普世性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张力,使和谐社会的发展既承继礼仪文化的传统,又带有世界的宽广眼光。因此,通过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旋律,吸纳一些国外的优秀文化因素作为补充,以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们的渴求。

二、礼仪文化教育推进和谐社会认同的主要路径

1.从礼仪文化教育的内容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礼仪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包罗万象。从类型上看,有言谈礼仪、举止礼仪、信函礼仪、公务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对象上看,有形象塑造礼仪、待客礼仪、馈赠礼仪、交谈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从表现形式上看,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服饰等方面的教育。从范围上看,有中国礼仪和外国礼仪的教育。从时间跨度上看,有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教育。在礼仪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所有这些内容都必须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对礼仪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社会产生真正的认同。可是,面对如此之巨内容,如果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围绕礼仪教育的深层内核———文化展开,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包含着科学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及有效价值原则的文化,才能吸引人,才能获得人们的高度认同。文化体系内部的有序性、一致性才能保证文化的权威,给人们提供凝聚、依附的中心,满足人们精神安全的需要、情感归属的需要,并最终获得高度的认同。总之,在礼仪文化教育中要牢牢把握一点,即文化认同是人们的主观行为,礼仪文化教育要契合人们的价值标准、适应人的思维模式、反映人们的利益、迎合人们的情感喜好,并促使人们自觉奉行文化的价值原则、遵守其道德规范。只有这样,通过礼仪文化教育,才能提高和谐社会认同度,增强文化的权威性,并使这种权威性通过社会舆论等形式表现为一种强制力,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服从文化体系的规范。

2.从礼仪文化教育的渠道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坚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管齐下

礼仪文化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然而,目前我国的礼仪文化教育存在明显不足:各级院校苦口婆心,尝试利用各种途径进行礼仪文化教育,然而社会礼仪文化教育却相对滞后,社会中泛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尘渣,慢慢便将学校的各种努力化为灰烬。因而,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认同,创造出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因为家庭教育是个体掌握礼仪文化的起点,它好比在一张白纸上描绘美丽的图画,只要家庭礼仪文化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便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认同先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各级院校教育是个体各种礼仪知识的主要养成所,是礼仪文化教育的中坚场所。当然,学校毕竟只是一个实验场所或中转站,最终,所有个体都要进入社会这个大熔炉,各种礼仪文化教育最终都得接受社会大熔炉的熏陶。可见,社会实质上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核心、最有实效的基地。所以,我们必须以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为基点,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民性的礼仪文化教育。以和谐社会认同为目标,动员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礼仪文化建设,及时概括和提升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新礼仪、新文化,树立适于当前形势下的优秀典型和真实榜样。同时,在加强礼仪文化教育之时,尤其要分析礼仪背后的深刻文化根源,使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缝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裂痕,使之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在长期的努力中净化社会风气,养成自觉的“八荣八耻”意识,实现和谐社会认同。

3.从礼仪文化教育的进程上看,礼仪文化教育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这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方面,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犹如一个活的有机体,从古代历经近代而进入当代,其礼仪文化也在历史流变中革故鼎新,既不失其固有的民族性,又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烙上时代性。在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等传统。在近代,随着儒家传统的衰微和西方科学文化的侵入,进步、爱国、科学、民主等价值观念构成了宝贵的近代文化传统。在当代,改革开放的实践孕育出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新的文化脉络。另一方面,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成长的历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他所掌握的礼仪文化知识应是不同的。在儿童时代,礼仪主要模仿他人行为规范或遵守制度规定;在少年时代,主要是了解修身养性和人际交往的礼仪文化;在成年时期,要运用乃至创造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礼仪文化。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不同阶段对礼仪文化会有不同要求,因而,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动态的,与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大体协同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礼仪文化教育这三个部分是相互依存、有机组合的。内容是通过渠道实现的,内容是逐步教授的;渠道是内容的渠道,进程也是内容与渠道的进程。

三、结语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第4篇

尧舜时期制定的礼仪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周朝前期历经文王、武王、成王三个君主,重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政,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还在朝廷设置礼官,专门掌管天下礼仪,把我国古代礼仪制度推向了较为完备的阶段。

春秋时期的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他把“礼”推向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克己复礼”,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食”。总之,为了“礼”的需要,可以舍弃一切。为了宣扬古代礼制,他不远千里,从鲁国到西歧向老子(李耳)学礼。

到了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确立后,礼仪作为社会道德、行为标准、精神支拄,其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后历朝历代都在朝廷设置掌管天下礼仪的官僚机构,如汉代的大鸿胪、尚书礼曹,魏晋时的祠部(北魏又称仪曹),隋唐以后的礼部尚书(清末改为典礼院)等。同时,礼仪学著述越来越重要。汉代把《周礼》、《仪礼》列为五经之一,是读书人的必修之课。西汉人戴圣在研究前人礼书著作基础上,编纂《礼记》一书,也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尔后,历代礼学研究者再在这些礼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后出现了《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礼说》、《礼记集解》、《礼记集说》、《礼书通故》、《礼书纲目》等数以千卷的礼学著作,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一门重要学科,对人类文明进步起着特有的作用。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④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霤,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

古代礼仪文化范文第5篇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古代的饮食礼仪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了。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