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的选择

学校的选择

学校的选择

学校的选择范文第1篇

    ■采访校长名单

    民办交华中学校长 赵凤飞

    民办明珠中学校长 张俊明

    甘泉外国语中学校长 刘国华

    爱国学校校长 张依武

    宝山区水产路小学校长 韩慧丽

    ■看校“宜”看什么

    韩慧丽透露,学校将在看校日当天结合一、二年级学生的“闯关”活动,主要目的是想让家长了解学校特色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该活动也对在校学生的家长开放。该活动有十几个项目,包括语文的拼音、识字等,数学的口算、对钟表的认识、积木的拼搭等,英语的听力、模拟超市购物等,音乐的葫芦丝表演,体育的跳绳。这不仅考察了学生学科类知识的掌握度,也是综合项目的成果展示,从该活动中家长可以看出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

    一、看办学理念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否契合非常重要。赵凤飞表示,塑造高品质的校园生活一直是自己的办学追求。在交华中学,不单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同时更关心的是学习负担是不是太重,学得是否快乐,在学校有没有得到重视,能不能得到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发展等更为多元化的因素。

    张依武也认为,如今家长不仅满足知晓学校的升学率,还很关注学校是否能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在小学阶段能否让孩子感受快乐,这些都能从学校的办学理念中一探究竟。张依武认为,家长实地看校也能真正了解学校是否将办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刘国华说,有些家长非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如何。但是在他看来,汗水+泪水也能取得成绩;月光+灯光也能取得成绩,但这就不是学校所倡导的理念。双方对于教育的理念若不合拍,那么对于之后很多问题的看法都难达到一致。

    二、看校园环境

    张俊明说,学校场地较小,但是校方在软件上却尽力弥补,那就是一支优秀且整齐的师资队伍。而且学校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公众设施,如博物馆、规划馆等都是学生社会实践的极佳场所。

    这点也得到了韩慧丽和张依武的认同,韩慧丽说学校虽小,但是胜在精致和干净,老师们在学校的角角落落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家长可以看到楼梯、走廊等处处彰显了校园文化。张依武则认为,学校地处市中心地带,占地小的事实无法改变,但学校将小转化为精致,使校园氛围更温馨,更有家的感觉。同时独创“立体体育”,在发展学生体育活动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看师资团队

    刘国华表示,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很多时候都可以从他们的教师流动性上可见一斑。校园开放日是一个和老师面对面接触的好机会。这时家长要多和老师们接触,并留心观察。不但要看他们的专业素养,更要看他们对待学生是否具有充分的耐心,看这是不是一支充满生机、充满潜力和冲劲的队伍。

    赵凤飞则补充,有些学生选择在学校住宿,这时候老师不但要教授他们的学习,同时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简直是学生们的“在校父母”。所以选择让孩子寄宿的家长,更要留意学校的师资团队。

    四、看特色文化

    刘国华建议家长,看校一定紧扣学校的特色亮点,比如甘泉的特色是小语种、多语种,学生也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外语,还可以学习二外,而且为了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的双外语教学采用的是“一主一辅”和“双主修”的模式。“双主修”的班级占到一半,为资优学生创设两门外语齐头并进的学习机会。同时,学校开设社团30多个,涵盖多语及多元文化特色社团、艺体社团等,让学生们的特长得以发挥和提高。刘国华表示,学校培养的是“知识+能力+人格”的三维人才,所以,在招收学生时既看重学生的语言学习潜能,也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看校“忌”看什么

    张依武说,有些家长来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当面询问校长升学情况,这种做法并不明智,因为教育形势发展相当快,现在的落后可能只是相对落后,不会是永远的落后,因此家长的眼光应放得更长远,更多关注学校办学理念、自身特色等内涵建设。

    刘国华则表示,有些家长光冲着学校的名气而去,一定要孩子上“名校”,于是独自踏上了“走马观花”之旅。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来到学校却一脸茫然,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一无所知,只听不问,回去后则依然拿不定主意。这种显然人云亦云式的盲目跟风,只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甚至影响了孩子的升学。

    韩慧丽补充,由于对口户籍学生的减少,学校接受了部分来沪随迁子女,但上海本地家长对此有不同的声音。其实在学校老师看来,这些外地家长老实本分,学生吃苦耐劳,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很多家长主动担任学校志愿者,义务承担上学和放学护校的工作。同时家长也希望孩子今后能成为新上海人,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的优秀学生多数也是这些外地孩子,其中不少还曾被评上区优秀学生称号。因此韩慧丽建议,本地孩子可以向外地孩子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学校也将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快问快答

    ■家长问:怎样快速选定目标院校?

    赵凤飞答:建议家长们先从孩子所在区县、兴趣爱好、成绩在班中的位置等出发,先大致框定几所目标学校,然后亲身去这些学校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晨报看校团”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议和那些在校的或已毕业的“学哥学姐”们多聊聊,问问他们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小孩子不会说谎,他们的亲身感受往往胜过宣传的千言万语。

    ■家长问:看校时有没哪些“必问题”?

    刘国华答: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主要还是要依照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家长的目标诉求而定。但是,有不少实时资讯家长确实要去主动问询。比如甘泉今年特色小语种新增了法语、西班牙语作为一外,面向全市招生,但每个专业只招收15人。上海开设小语种学习的学校并不多,建议想要学习小语种的学生不要错过相应的信息平台。

    ■家长问:要不要考虑让孩子住校?

    刘国华答:这个不能一刀切,主要还是要看孩子是否具备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如果孩子这方面能力比较强,那么让他们早点进入集体生活肯定有好处。但有些孩子的情况压根就是还没“断奶”,家长若强行让孩子住校做甩手掌柜,就不太合适了。这种情况就不妨等孩子到了初二、初三,比较独立了再考虑住校。无论如何,家长要明白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学校的选择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精神文化是“人化”的“外化”形式,学校精神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文化本身比较复杂,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要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文化影响,学校必须重视精神文化的选择。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要以“真善美”为标准,同时要促进学校组织文化与社会大文化的统一。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指出,“文化乃是人对一切人类追求生存与发展所创造的方式与成果及其过程的总概括。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一方面,作为主体的人把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凝结于客体,使客体成为人的智慧和思想的加工对象,这是一种“人化”的“内化”形式;另一方面,由于人的智慧和思想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通过世代的遗传和积累、淀积而影响主体的发展,这又是文化“人化”的“外化”形式。总之,不管是“物质成果”(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成果”(精神文化),作为对主体的发展来说,都有其极为重要的“外化”作用。当然,由于精神文化主要是一种对心理和意识方面的“内化”结晶,它对主体发展的影响比物质文化对主体发展的影响,还要来得直接和深刻。

价值是满足人心理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评判、选择都应从心理探讨开始。学校精神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人格都有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虽然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并且每个人都有选择和适应能力,但在其人格上也有人不能超越一定文化的标志。这是因为,人生活在一定社会中,必然要接受一定的社会文化影响。

人接受社会文化影响,一方面是一种不自觉、“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即“文化无意识”作用。苏联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反射论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谢切诺夫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都是由人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巴甫洛夫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神经系统生来的特征所制约,而重要的决定于个体存在的时间内已经受到和正在受着的影响。显然,这种影响主要是指文化环境的影响,且绝大部分是精神文化的影响。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对人的人格人格和行为方式发生作用。

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影响又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向的影响,这主要是就精神文化传递的另一种形式而言的。精神文化对人不白觉、无意识作用是指文化的自发作用,是指人类对文化有目的、有选择的传播或传递。社会学理论指出,“任何社会规范都基于一定的利益关系,并反映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是利益与价值的统一。”圈社会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绝大多数含有社会“规范”特质,所以精神文化实际上也基于一定的利益关系,反映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学校是人类智慧开发和经验积累与继承的有效工具,在文化传递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业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但是,学校的教育和训练不是漫无目的的,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影响的活动。也就是说,学校的精神文化传递是典型的选择性文化传播,而这种传播又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主题的。

学校的文化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精神文化传播使学生情操高尚、人格完美。因此,重视学校文化心理价值的选择,是学校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当前,由于外界文化的冲击,学校精神文化必须进行认真的选择。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外来文化全方位地汹涌而来,这些外来文化层次不一,流向多变,容易使学生陷入“多浪头交织成的旋涡”,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使学生“站出水面”,不被各种良劳混杂的“文化”所迷惑,学校应从心理影响角度对学校传播的“文化”进行精心的选择。此外,由于我国的改革深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对学校精神文化的传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校精神文化传递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学校精神文化的心理价值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

有人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西方强势文化对我们国家的威胁简单地理解、归咎为一种“精神污染”,并对此作出一些道德评判,如“色情暴力”、“不健康的情调”、“对青少年身心的精神污染”等等。其实,检验已传输进来的种种西方文化,道德问题并非主要问题,有时甚至会发现我们的“火车文学”、地摊文化在这方面的遗憾之处、垃圾之处比人家的还多。所以对强势文化进行道德上的质疑不仅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是幼稚的。对把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植入国人头脑中的辨别,远比对暴力色情的抵制更为困难,也更有意义。

从本质上说,强势文化的真正目的是通过一种文化的“培养”来实现其文化认同,进而达到其经济扩张、政治同化的根本目的,也即强势文化最终是为其经济、政治目的的服务的。事实上,强势文化往往不是通过色情暴力、低级趣味来迎合大众,而恰恰是运用道德手段,或是通过展示美好人生、文明生活、亲情伦理等来“培养”一种国家信念、制度信仰、社会秩序的优势和正确,并实现其长期的政治目的,这才是西方资本主义强势文化的真正危害之所在。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精神文化应该是“真、善、美”的文化,所以学校的精神文化选择要以“真善美”为准。

“求真”是学校精神文化心理价值的最基本要求。学校精神文化心理价值的选择就象选择信息那样,如果选择的信息失去了真实性,也就无任何价值可言。同样,如果学生被那些虚假的文化所蒙蔽,这样的精神文化选择,不仅不会给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增殖”作用,相反还会产生负诱导,如西方的所谓“民主”观念,所谓的“厕所文化”等等,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盲目的追“外”,合理,而且会分裂学生已经形一成的良好人格。“真”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化的本质反映上。文化本质是指文化本身所固有的、稳定的属性,文化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表现的,不能简单地直观地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社会的各个时期、各种情境、区域中总是纷然杂陈、情态万千的,因为文化具有变易性,文化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变易史。但是不管文化现象如何变化,总有一种通行的、稳定的、反映本质的东西,这就是“和为贵”、“利他”等“仁”的特质。“仁”是我国古代精神文化的本质属性,马林诺夫斯基在他的著作中曾经说过,在任何人类社会中都有一套通行的文化规定着,这种通行的、稳定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从文化的本质属性上来讲的。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社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造下创造出朱的全部合乎规律的发展。’心卫列宁这里所谈的“合乎规律”,同样是指文化的本质问题。此外,“真”文化还体现在“主文化”上。主文化是指在某一社会盛行,而又反映这一社会根本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它是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主要骨架和核心内容,对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影响较大,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从主文化以及它的各方面如规范文化、审美文化、认识文化等中寻找自己判断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尺度。主文化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秩序。困与主文化相对的是亚文化,亚文化虽然也是一种客现实在,但它不能以次充“主”。如果以“次”充“主”,便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以“次”充主的选择,必然具有一定的虚假性。选择理论认为,在各种价值选择中,事实上存在着一种客观价值、核心价值,存在着潜在的共同的价值标准,犹似货币潜在的黄金含量一样,各种价值选择及其标准必须以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为基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支配着各种矛盾冲突,呈现着社会价值状态及其一般的发展趋势。所以,学校精神文化的选择,要着重于客现的,反映核心价值的主文化。我国当今的“主文化”只能是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汲取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学校文化心理价值选择应以这种主文化为核心。

“善”文化要体现在文化对人影响的积极性上。首先,“善”的文化应当具有进步性。众所周知,文化具有不可逆性和继承性,作为显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本质特征的精神文化,其发展是不可中断的,精神文化的永式总是越来越进步,精神文化的内容总是越来越丰富,精神文化发展的节奏也总是越来越加快,所以,学校精神文化的选择,无必要死守老传统,要敢于接受新文化。其次,“善”的文化应当具有为本阶级服务的特色。精神文化对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精神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精神文化的社会心理层次来看,许多风俗、习惯是社会共同的,但它往往又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阶级、民族不同影响就有所不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也是如此。意识形态的文化有两大类,一类是语言、科学技术、形式逻辑等,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阶级服务,另一类是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等,这一类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困它不仅体现为不同的精神文化为不同的阶级服务,而且体现着不同阶级的意志,所以,“善”的精神文化不能离开阶级性特质,学校精神文化的选择应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美”的文化应该体现“美”的本质,对人有强大的感召力。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说,在人类劳动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属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也对他说来皋成为他白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也就是说,通过人的劳动,人的外部世界成了确证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那么,人的本质力量是什么呢?人的本质力量具有人类生活的个性,即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自由的意识活动”,是“人类底族类的特征。”它体现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最进步的品质、人格、情感力量。所以,美的文化也应当是反映社会和人的最进步的本质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多种文化多种丰姿,但究竟何种精神文化为“美”文化,这就要看是否反映出社会最进步的人的本质力量,即是否是文化“精华”。

总之,学校文化选择主要是看这种文化是否有利于用最好的品质、风范来感召人、影响人,学校学校教育就是要用社会最真、最善、最美的精神文化来陶冶人、感化人、培养人。

孙万鹏教授在《选择学》一书中指出,“各种价值选择的分布是离散状态与集中趋势或者说是离散与光滑矛盾的自我同一。自我以各种社会群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具体文化情境不同,接触的文化价值不同,其价值选择取向经常偏离或背离共同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所以,学校精神文化的心理价值选择,就应当处理好“离散”与“集中”或“离散”与“光滑”的问题,使学校“自我”与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统一起来。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它需要有相对稳定和相当进步的组织文化。从组织文化的心理价值角度看,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塑造了一种文化氛图,对组织成员产生着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影响,组织文化作用的心理机制,就是组织成员受到组织文化氛围的感染,从行为上遵从,到思想上同化,最后把组织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内化于组织成员的观念体系中,组织成员也就成为组织文化的特定类型。学校这一组织的学校教育方针、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学校教育”这一形式,还要采用组织文化感染。这种“组织文化”应当是社会精神文化与学校精神文化“自我”选择的同一。

结构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生活、生存方式、价值选择以及日常行为一切细节,就是社会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他只有依赖社会文化并从中发观他的世界,与之建立某种关系,才是有价值的,学校组织文化必然是社会整体精神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选择必然要服从社会整体文化价值的选择。因为学校目标的实现过程总是在一定社会价值意识支配下的心理和行为运作的过程,所以,学校精神文化选择不能只从学校“特珠性”出发,应当首先从社会大体系中去探求。当前最主要的要求是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时代、与社会合拍。

从心理角度来看,现在学校精神文化首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的人格,学校精神文化选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新型的人格,为此,学校精神文化选择应当符合现时代的世界文化主流,如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公平竞争,在大众传播上信息共享,在生活方式上个性化和多元化共存,个体人格在普遍存在道德、精神价值的团体中可拥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以使学生在世界新型文化的感染下形成主体型人格、效益型人格、进取型人格等等。

其次,学校精神文化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冲浪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学校的精神文化选择要适应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不仅要有重视公平、讲求效益、机会均等、资源充足等内外部环境条件,更要有真正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的社会主体,这种社会主体不仅能独立自主,还必须具备竞争、节俭、效益、进取、宽容、协作等心理素质。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的,但它又同时强调通过社会分工合作将每个人有机联系起来,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讲究利己,也讲究利他,所以学校的精神文化应有利于学生形成“利己”“利他”相统一的新型人格。

再次,要有利于学生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学校精神文化要符合“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教育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更是学校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的精神文化必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不断解放和主体人格的确立,包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学生技能、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学生个体对其能力、智慧和学习条件质量的满意以及学生个体价值、潜能的实现等等,这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文明同构的过程,它的丰富内涵无疑是新人格锻造中的必要要素。所以,学校精神文化的选择必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这一重要因素。

当然,学校精神文化选择的社会性要求,并非将社会文化向学校机械地搬移。因为文化既具有普同性,又具有差异性,世界上每一个社会都具有与他社会某些相同的文化。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与外界社会联系的程度不同,以及各民族的自我导向不同,因此,文化又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方面的差异。所以,学校精神文化选择与社会的合拍,必须是与组织所在的社会的合拍。例如,对于西方文化,进步的东西我们可以吸收,但西方的许多糟粕,如“金钱至上”的观点就不能接纳。学校的精神文化选择应该选择我国的主文化,同时将外国适合于我国学校学校教育的进步文化通过学校文化选择合理植人学校精神文化体系的胚胎中,以促进学校精神文化的发展。

学校的选择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法;情境模拟

一、主要的几种英语教学法

英语是我国众多职业学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育界一直关注有关英语教学法的探讨、改革和研究。目前,英语教学法在国内外形成了许多教学流派,其中“阅读法”、“听说法”、“交际法”、“情境法”、“TPR”教学法这四种教学法对我国英语教学产生较大影响。“阅读法”也称翻译法、语法翻译法、古典法,是年代最久的英语教学法。其主要的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调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依靠母语并将母语和外语的互译反复进行练习。“听说法”也称口语法、句型法、语言学法。侧重语言的应用性,采用模仿、记忆、机械练习的方法强化学生。学生不需要考虑语境,只要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句型练习即可。“交际法”也称功能法或者意念法。通过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采用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提倡在练习句型的过程中加入情境模拟来学习,容易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情境法”是一种运用教学工具,例如用录音机、幻灯机、图片、电影、手势、面部表情等来辅助英语教学的教学法。让学生边看边听边说,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情景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奇境地进行英语学习。“TPR”教学法认为,人们在儿童时期学习语言是通过听和说促进言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当听和说获得的信息积累到一定的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从量变达到质变,那么儿童就能自然地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了。近年来由于高中和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导致职业学校的生源普遍降低。许多成绩较差的中学生涌入职业学校,他们的英语知识缺乏系统性。据笔者多年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的英语应用水平的了解,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甚至连最基础的语音和语法都不了解,对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都没有掌握好,用英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都不会,甚至个别学生连音标是怎样拼读的都不清楚。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往往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作业不会就抄袭、害怕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害怕听写单词和朗读课文。上英语课就像在听天书,不知所云;老师领读单词、课文,也只是鹦鹉学舌,不知道其中的意思。这样,很多学生就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甚至开始产生厌倦,继而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经常逃课。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但是,由于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词汇量较少,理解听力和阅读等知识比较困难,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选择使用某种英语教学法的时候,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现阶段很难形成一种统一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几种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创新英语》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听力、阅读和口语等部分。笔者在讲解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以上所提到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听力是为了训练学生各种“听”的能力。讲解听力时,可以运用听说法以及情景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应用课件、电影、录影机、图片等相关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由于听力部分的句子较短,可以让学生反复的听这些句子,再要求他们跟读、齐读,最后再进行抽查。运用此方法,可以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感。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利于词汇的记忆是使用情境法。这种方法可以让词汇具有鲜明的感彩。如教授diamond一词时,笔者常借用一句相关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相传。”同时在投影机上放一张钻石的照片以加深学生对这个单词的记忆。对于长期在国内,缺乏一个学习语言环境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关键是将情境教学法灵活的应用到英语教学课堂当中。例如,笔者在上每节课前,会让每个学生作一个5分钟的“report”,形式不限。可以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或者做自我介绍。笔者会随机请另一位同学做逐句翻译.对于他们的表现,请班上的其他同学来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克服听说英语的羞怯感,尽量多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应变中反应更加灵敏.阅读部分对词汇、语法等知识要求比较高。讲解阅读部分时,可以运用翻译法。把翻译以及阅读外国文学原著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外国文学原著的大量阅读,提高了学生英语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对他们的知识面和文化素养修养有很大的提高。除此之外,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由于翻译法需要运用母语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理解的障碍。翻译法对教师和班级人数的要求也不高,有利于像笔者学校的这种大班教学。职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讲到口语这个版块的时候,需要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谈,而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因为不需要掌握详细的语法,只需要将些日常用语脱口而出就可以。使用TPR教学法,学生自然地重复发音不准的单词,直到发准为止。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尽量消除紧学生的紧张心理而不是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尽可能促进他们大胆开口讲英语。

三、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法的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需要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设计一些内容丰富、有趣的故事,比如:听一首好听的英语歌,讲一个幽默的小笑话或者有关国外的一些风土人情,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当中,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他们会觉得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充满活力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施为教师授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上述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英语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45-50.

[2]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1-123.

[3]顾红兵.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J].职教通讯,2010,(10):79-80.

学校的选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农产品经纪与专业

大学生创业实践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学校、企业或其它社会组织为平台,以创业者的身份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是指大学生学习与创业实践项目的最佳结合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不同于已毕业大学生,其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赢利和发展事业,而是了解创业过程和企业运作流程,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并通过创业实践,增强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在校大学生因自身实践动手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资金、专业等方面的局限性,创业实践项目的选择比较苛刻,太复杂的项目因能力限制而无法完成,太简单的项目又因缺乏挑战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锻炼,难以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因此,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切入点选择十分关键。

一、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已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也形势多样,但实际效果都不太理想,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业实践活动目标不清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较晚,与国外高校相比,创业教育实践的观念明显滞后,目标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表现为创业教育实践成绩设定为竞赛获奖,看重短期效果,不重视创业教育的长期效果,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资金困难,社会资源缺乏

创业并不是仅凭热情就能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作为一个在读大学生,学费、生活费还要求助于父母,更不要说创业的启动资金了。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缺乏,其次便是社会资源缺乏。不同于经验丰富的职场人,有着多年积累的深厚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在校大学生生活圈较小,人际关系简单,可用社会资源匮乏,往往使创业难上加难。

3.创业方向选择盲目,切入口难找

尝试过自主创业的人可能都遇到过这个难题,即自己擅长的领域似乎并不好赚钱,好赚钱的领域又很不在行,不知从何下手。另外,因资金实力有限,觉得可以上的项目,资金又不够;资金够的小项目又看不上。在校大学生的社交圈一般仅限于亲朋、老师、同学,对社会了解不够,在创业方向上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所学和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很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觉得别人做某个项目能盈利,自己也应该可以。

4.实践动手能力弱

在校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激情,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由于能力有限,在实战中往往眼高手低,不仅缺乏具体的市场开拓经验与相关的知识,而且在处理社会事务或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等方面,经验不足,往往会遭遇重重困难,甚至走弯路、歪路,其结果很可能因只会“纸上谈兵”而败北。

5.风险承受能力有限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影响创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谁都无法保证会一直朝着正确、光明的方向前进,获得应当的成功。然而,在校大学生还只是温室里的花朵,实力弱,无论是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资本的抗风险能力都十分有限,不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面对现实社会容易误入歧途,上当受骗,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当遇到亏损或挫折就会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容易深陷失败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6.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故事谁都听过,但在实际操作中团队协作并非易事。初期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都是铆足了劲想要大干一场,很多人宁愿死撑也不愿意与人合股经营或接受来自各方向的资助。即使已经组建了创业团队的,由于大学生的社会与人生经验都不足,个性化、自信力较强,在团队合作的工作中,也容易出现“没水吃”的情境。

7.感情用事,缺乏商人应有的理性

大学生创业者的首批客户多半就是他们的同学或老师,为了留住这些客户,打折、降价、请客吃饭是经常的。有的创业者讲义气,好面子,感情用事,缺乏商人应有的理性,遇到同学、老师甚至直接免费,往往会出现生意好却不赚钱的局面。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与实践项目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能否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合适的创业实践项目,直接决定着创业实践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最终实施效果。一般来说,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点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主题应与大学生专业相关联

首先,每一个实践领域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在校大学生一般除了自己所学的相应专业外,对其他专业知识了解非常少。同时因缺乏社会经验,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整合能力比较低,对其专业之外的实践项目完成的困难更大。其次,大学生的专业一般来说都是其喜欢的领域,每个人都乐于从事自己喜欢的事。创业实践项目如果与专业相关联,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动力。第三,创业实践项目与专业相关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安排一定的学分。这样,有了学分要求,能对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第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的开展也应有利于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校大学生选择的创业实践项目应尽可能与专业相关联,这样学生通过创业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也能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专业、职业能力的提高,还能加深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

2.项目内容要与大学生生活相关联

一般来说,从事自己所熟悉事的成功可能性更大。大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最熟悉的是与自己生活学习相关的行业。而且,现代大学生对事缺乏足够的耐心,兴趣不能长久,如果一件事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效果,就会失去继续的信心与动力。所以,创业实践项目应尽可能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联。这样,他们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入手,能更快地进入“角色”,深入行业,更容易找到市场,挖掘出创业的立足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到创业成功的喜悦,坚定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才能保证创业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更好的发展。

3.项目风险应与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

任何创业项目都存在风险,一般项目风险与经济收益成正比。但是,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经济收益,而是通过创业实践,了解整个创业流程,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往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于风险太大的项目,一方面,由于社会现实复杂多变,大学生能力有限,缺乏足够的风险把控能力;另一面,绝大部分大学生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经不起大风大浪,往往容易深陷失败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从而直接影响到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选择,不同于社会创业,不应以经济收益作为主要考评指标,追求高回报率,而应根据不同大学生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对稳定的实践项目,让大学生在相对稳定的过渡环境中适应社会现实的变幻莫测,学会应对的技巧与策略,慢慢调整心态,逐步成长。

4.项目资金门槛应与大学生身份相适应

在校大学生还只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绝大部分没有资金的自主能力,主要依赖于父母。如果创业实践项目的资金投入太大,不管是父母,还是各种创业基金,都无力承担。即使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能够承担得起,也会因资金大而增加学生创业实践的心理压力,给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实践项目的正常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

5.项目时间性要求应与大学生学习任务相适应

在校大学生因为还要进行专业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所以创业实践更多地只能是兼职,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因此,大学生创业实践更适合于那些对时间性要求比较低、较灵活的项目,不需要按严格的时间点上下班。这样,大学生才可以根据团队成员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余时间情况,灵活安排创业实践项目进行的时间,在保证完成学业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开展创业实践,做到“两不误”。

三、大学生创业实践切入的注意事项

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找准了切入点,也仅仅意味着创业实践成功了一半,另一半的成功还在于创业实践活动的主体――大学生自身。为此,在完成切入点的选择,开始从正常的专业学习切入创业实践活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脚踏实地,避免空谈

大学生往往是热情与冲动、激情与滔滔不绝并存的,好高骛远往往是大学生的通病。准备创业时,大学毕业生必须脚踏实地,问问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是否怕吃苦、能否从小事开始做起、失败了怎样面对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2.注重团队合作

在强调团队合作的当下社会,初次创业者想靠单打独斗获得成功的几率很小。如今大学生一般都有个性,自信心、自尊心较强,在创业中常常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这些都直接影响创业实践的成功。因此,对准备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来说,要加强团队合作,互助互补,取长补短,这要比单打独斗更容易获得成功。另外,当今社会,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一个成功者最基本的素质,当然也应是在校大学生必修功课之一。

3.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心里怀揣着“第一桶金”的梦想,对自己期望很高,单方面认为创业项目很好,绝对只赢不亏。大部分成功者都是靠不断打拼积累,再打拼再积累的过程换来的现有成就。其中很多也经历过亏损、濒临破产的局面。在校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时,只有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才能以更务实的态度去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才能直面有可能来到的亏损与失败;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才能以较低的期望获得更多的成功喜悦。

4.做好实施前的市场调研

成功的市场调研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与项目相关的信息,才能更好地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在面对问题时才能更从容地解决。在校大学生因缺乏经验,对周围环境了解有限,信息掌握不充分。因此,在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前,更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用数据说话,科学决策,不要盲目行事,率性而为。

四、我校农产品经纪与专业创业实践切入点的选择与实施

农产品经纪与专业是我院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一个高职新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甘愿服务“三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由于农产品经纪人这一职业特性和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其现有的就业岗位较少,更多地要求自主创业。因此,本专业在开办时就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体实践中,通过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整合,构建了以创业实践为导向,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基线,带动、促进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实践为主体,贯穿整个在校学习全程,推行以“虚拟公司”为载体与专业导师制为指导的创业实战体验模式。学生入校后,按地区将学生分为不同创业小组,实行“创业导师负责制”,为每个小组安排专门教师长期但任指导,学院和系部为每个创业团队提供1000-2000元不等的创业启动资金,以经营各家乡土特农产品进校园为切入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实践。并随着各专业课程的逐步开设,不断深化、拓展创业领域,提升职业能力。创业团队在指导老师的领导下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但创业计划和重要的决策必须上报指导老师审批。要求创业团队内部分工协作,财务账目必须清楚,每个月须有财务报表和工作总结交指导老师。创业产生的利润部分20%上交系部作为创业基金,其余部分由团队成员自主分配。

由于创业实践项目切入点的选择合适,既能“接地气”,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性格,与大学生专业及日常学习生活相关联,也能与大学生的身份、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一直以来,本专业创业实践开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熊卉.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切入和实施的困难和败因研究

[J].中文信息,2013,(12).

[2] 孙志明.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导

刊,2011,(2).

[3] 刘畅.大学生创业能力研究及其培养[J].南京工业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11,(9).

[4] 陈学忠.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化研究

――以农产品经纪与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3,

(3).

收稿日期:2015-03-23

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就业创业专项课题“基于职业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农产品经纪与

学校的选择范文第5篇

1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作用

体育舞蹈是一项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项目。通过参加体育舞蹈运动,既能够提升运动者的气质,也能够提高运动者的身体素质。因而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的锻炼需要,同时丰富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极有必要将体育舞蹈引进高校体育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活跃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大学生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与练习,不但锻炼了身体,也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去,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疲劳,对于良好性格以及气质的培养都具有积极作用。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

2.1可接受性

众所周知,体育舞蹈是一项娱乐休闲性很强的舞蹈类运动项目。它所特有的优美舞姿、不同舞种所特有的不同音乐与服饰,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体育舞蹈所具有的这些特征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除此之外,体育舞蹈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运动水平来进行自由选择,所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

2.2律动性

不同种类的体育舞蹈具有不同的风格,而不同风格的舞蹈会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节律的舞动来有效表现舞蹈风格特点。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还必须要教会学生懂得区别不同舞种的音乐风格,要能够和着音乐的节律来准确地完成各种舞步,因此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具有律动性的特点。

2.3分别教学与共同练习相结合

体育舞蹈是男女交际的舞蹈,男舞者同女舞者的舞步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体育舞蹈教师会对男、女学生分别进行教学,而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又让男生和女生一起共同练习。

3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多采用的是讲解示范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而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也应该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本文中笔者主要介绍探究性教学法、合作性教学法以及自主性教学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3.1探究性教学法

探究性教学法主要指的是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对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地分析,并且让学生在此过程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1.1探究性教学法的优缺点

优点:探究性教学首先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主动提出问题,紧接着进行实践学习,最后再对问题进行解决与总结。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便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学生,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即使是能力稍弱的同学也能够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探究学习。除此之外,探究性教学法还有利于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设定一定的情境,增加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在此互动的过程当中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精神。缺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探究性教学法也不例外。假如探究过程使用的时间太长,学生长时间探究,便容易感觉厌倦,从而阻碍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在探究的过程当中,探究的时间难以人为控制,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这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采用探究性教学法,对教师以及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同样制约了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

3.1.2探究性教学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教学法其适用对象为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且发现问题以及归纳问题能力较好的学生。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都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初步形成阶段、运动协调阶段以及技能的完成阶段。当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并且能够将这些动作连接起来具备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教师便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选择探究性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实践,这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当中有效地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推理,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学生的个性与潜能。这一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法更适用于一些积极上进的学生。但是从客观上来进行分析,这一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并且,对教师以及教学设施的要求都较高,因而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当中应该适当地选择运用此教学法。

3.2合作性教学法

合作性教学法指的是将班级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最终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通过合作性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共同分析、共同研究,在一种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共同进步。

3.2.1合作性教学法的优缺点

优点:合作性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学组织形式,因而在此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教师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过程当中,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更了解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当中,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并且学习他人的优点。合作性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缺点:(1)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存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样容易引发学生间的冲突,打乱课堂秩序。(2)由于小组学习的考核也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所以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滥竽充数。(3)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讲,他们往往不喜欢参与小组讨论,从而对这种授课形式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以提高教学效果。

3.2.2合作性教学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高校体育舞蹈的技术教学当中。对于协调性以及领悟能力较好的学生,技术的掌握较快,反之则较慢。因而在分组练习的时候,体育舞蹈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学生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当中去,让这些优秀学生在小组当中充当一个“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与评价。这样既能够体现出体育舞蹈课堂当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当中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3.3自主性教学法

自主学习教学法指的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的一种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形成。体育舞蹈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制定好学习目标并且安排好学习进度,然后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学习当中去。

3.3.1自主性教学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自主性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当中,学生能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进度,教师给学习留有了足够的自我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空间进行自主的练习,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地位。缺点:这种教学方法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完成,因而对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许多学生由于从小就是在管束之下长大,在缺乏家长与教师督促的情况下,其学习动力便会减弱,因而作为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程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3.3.2自主性教学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法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已经基本掌握了体育舞蹈的动作技能,且能够比较清晰准确地分析教学目标的学习自主性较好的学生。例如,在华尔兹铜牌套路教完之后,需要学生再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以使其套路动作能够掌握得更加准确,这时候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练习时间,然后再对学生练习当中的错误动作及时地进行纠正。毋庸置疑,学生只有在反复练习当中才能够慢慢体会到每一个动作的原理,因而在学生对基础动作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练习,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舞蹈创编能力。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需求,因而作为高校体育舞蹈教师,也必须要不断钻研创新,要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教学质量。

作者:邱璇 胡芳 单位:宜春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