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材料课件

建筑材料课件

建筑材料课件

建筑材料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44-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高等学校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1]。《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时少、内容多且各种材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建筑材料》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现代教育手段,相对于传统课堂,多媒体技术又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避免其弊端,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材料》课程特点以及传统教学的不足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建筑材料的知识,为提高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降低工程成本奠定理论基础。而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学生要掌握和分辨材料之间的性能特点和生产工艺比较困难。其次,《建筑材料》教材中大多是叙述性内容,理论计算较少。《建筑材料》课程中实践教学由于其重要性占了一部分课时,使得理论课授课内容无形中增多,仅靠教师的描述很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方法又以教师板书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还要做大量的笔记,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应用优点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筑材料》这门课课时少内容多,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达给学生精、准、多的信息,仅仅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授课方式显然满足不了要求[2]。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合适的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章节构造,加强主次内容的分辨,对于一些次要内容只需一带而过,节省课时,重点及难点则可以用一些图片或动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墙体材料”这一章中,烧结砖分为普通烧结砖、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单凭教师口述,学生很难理解和区分各种烧结砖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但是如果把各种砖的图片一一列出,使得学生有一个感官认识,教师再进一步讲解,学生就会很快掌握各类烧结砖的区别。利用多媒体技术快速、准确、大容量的特点,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教学,既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2.丰富课程内容,补充材料新知识。建筑材料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绿色建筑材料、节能建筑材料、舒适性建筑材料以及高性能建筑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应运而生,随之出现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等使得课本上的内容更是跟不上专业的发展,造成课本与现实的脱节。因此,将大量最新的建材信息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技术便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新技术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可以将专业的最新动态快速、及时、准确、生动地告诉学生。例如“混凝土”这一章,教材上只讲到普通水泥混凝土及少量其他品种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而混凝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除教材上的内容外,还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各类新型混凝土,如生态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自清洁混凝土等,将这些处于材料科学技术前沿的新型混凝土介绍给学生,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引发学生更高的探索求知欲。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教学内容的安排、讲课的方法等都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加上《建筑材料》课程的内容繁杂,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被扼杀[3]。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演示、丰富的影视资料,则可以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例如木材这一章的教学,可以用图片直接展示各种木材不同的纹理图案以及木材相关的制品,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展示一些木材的家装应用实例图片,更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4.促进任课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由于材料行业发展迅速,关于建筑材料的新知识需要不断补充,多媒体课件虽能更有效地传递知识,但毕竟容量有限。这就促使教师对建筑材料的新知识有要充分地了解,才能从大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中进行搜寻和筛选,选取最合适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而为了制作出完善的课件,除了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专业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多媒体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

三、多媒体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展现的弊端

1.过分强调形式,忽略教材内容。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时候,过分强调多媒体的形式,制作的课件眼花缭乱,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4]。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辅助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补充,生动的图片或者动画是为了引发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如果附加过多的无关信息,形式过于繁复,容易导致学生主次不分,反而干扰了教学。

2.照搬教材内容,课件枯燥无味。有些教师制作《建筑材料》课程的课件时,只是将书本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变成电子稿,上课时虽摆脱了黑板的束缚,但又受到了多媒体的束缚。这样的课件,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则一成不变,不能结合教材做到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教师为图方便直接使用课本配备的课件,这样的课件虽与课本相匹配,但教师为了迁就课件而失去了自己的授课方式,不能真正反映教师授课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过分关注多媒体,忽略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的教师过多地关注多媒体,而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教学反应。有的教师则只是一味地操作多媒体,而无暇从讲台走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会使整个课堂成为“填鸭式”教学,忽略教学中应有的师生互动环节,反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建筑材料》教学改进措施

1.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教师在《建筑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大自己的信息储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尤其建材行业发展如此迅速,如果教师不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补充新知识,必将导致教学的空中阁楼[5]。其次,专业课的教师并不主修计算机,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一般,只有积极参加相关多媒体应用和制作的培训,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作出符合课堂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虽有多种优点,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建筑材料》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是需要计算的,这些内容就必须通过板书认真详细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要点。除此以外,建筑材料的样本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因此只有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加强师生交流。《建筑材料》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科学地运用,因此任何教学模式都应以学生为主,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结合课件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发学习。除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外,还应使用多方面的语言表达形式,如肢体语言、眼神、动作引导等,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

综上所述,21世纪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实用性人才,《建筑材料》课程因其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建筑材料》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和开拓性,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建筑材料》课程培养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秀昌,宋建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魏彩春,黄海涛,张华.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105.

[3]尚莉.浅谈多媒体教学中的人机关系[J].科技教育创新,2010,(11):230.

建筑材料课件范文第2篇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是无形的,然而凡是人有形的具体的行为无不受理念的影响。特别是教育事业工作者,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从而影响到教学的开展。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并且无时无刻不再接受这外来的影响。教师做为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知识的化身,他的言行思想无不受学生的模仿。简而言之,老师不但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理念。

当前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创新性人才是经济增长的支撑,新时代的这个特点,客观上要求在高职高专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是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在教学中实践创新是理所应当的。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创新的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际总,以创新意识为体,以新颖的教学方法为用,体用结合,为学生打造出闪烁着创新智慧光芒的课堂。

这就需要即使做到:一、加大对创新理论的学习,以精深的理论来指导教学方法的创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深刻剖析教学中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创新的方式加以解决;三、借鉴一些高职院校在建筑装饰课程中新颖的教学方法;四、努力把新生事物引进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课堂,更新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是普遍的想象,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对都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足,一些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升级版,课件的内容只是黑板板书的简单录入,对多媒体的这种应用,虽然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是至于教学效果还有待研究,这充分展现了一问题,在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依然还有待提高。

综合应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打造切近生活的立体式教学。改变以图片和文字为主要内容的课件,加大影像视屏等使用,改变课件中材料以网络查找为主的单一渠道,添加来自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在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课件中可以加入教师总结考察装饰材料市场时的图片,感受等等。

综合应为多媒体,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传统上教师课件的制作无论是材料的收集和材料的组织,都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这个制作过程工作量十分巨大,但是制作的课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当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实行的方式,师生共同制作课件。这个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老师可以列出知识点的大纲,或是给出文字内容的要点,让学生根据大纲和内容要点寻找说明资料。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学习的指导老师,可以在这门开课的之前,利用假期的时间,完成这项工作,也可以在假期里把收集资料的任务分配下去,在开学之后,专门利用三到四周的时间集中制作。通过这种形式加大学生对课件的认同。

三、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教学

三维设计技术中的3DMAX制作效果图技术被广泛的引入建筑专业的教学,并且去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国内应用此技术设计出了一批比较典型的建筑,比如杭州奥体中心等,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准。在建筑装饰材料的课程学习中要找准课程和该技术的切合点,把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三维设计软件,模拟实际的装饰材料应用,从而帮助学生直观全面的了解课程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具体状况。

四、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起源美国,是现下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通俗的来叫它是一种在家学习,在课堂做作业的教学模式。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学习的老师可以自己录制课程的讲解视屏,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课程的视屏,让学生在课前对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情况的汇报,并且通过讨论的形式来解决自学时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来检验自学的情况。

五、借鉴“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集实践和课程学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的建筑人才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因此被国内很多高职院校所采用。建筑装饰工作室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通过组建工作室,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承接一些装修任务,如参见一些设计比赛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的同时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在工作室模式下的教学是,遇到什么问题,就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而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设计任务的完成又采取小组分工的形式。在此模式下的教学和学习呈现出“术业有专攻”,这导致了学生的理论知识难成系统。碎片化严重,理论知识有深度而没有广度。对学生的深造和长远发展有所不利,因此在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学习中,指导老师可以适度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或者借鉴工作室教学模式,一班为单位参加一些相关的比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兴趣。

总结:在高职高专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没有止境,也没有标准的范式,需要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构建出形式多样、学生新闻乐见的课堂,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强的建筑装饰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辉. 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时代教育,2016,(17):207-208.

[2] 赵鹏辉. 浅谈建筑装饰材料教学方法[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2014,(09).

建筑材料课件范文第3篇

(1)教学内容广泛一般包括:概述、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绝热吸声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石材、木材等,以及一些检测项目和涉及的诸多标准等。

(2)概念术语多,涉及基础知识广建筑材料内容涉及大量概念和术语,是学生日常生活所很少接触的,教材文字叙述多应用实例少,学习起来感觉抽象难懂。建材性质、性能、检验、应用等内容涉及物理、化学、力学等基础知识。例如,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具有“耐硫酸盐和软水腐蚀”的性质,涉及混合材料活性成分的化学反应;各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涉及物理知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各项检测试验的数据处理涉及数学运算能力。还有一些内容是靠经验给出的。这些特性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

(3)知识点多每一种材料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如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材料性质及应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材料的检验、储存和运输等。

(4)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课程内容涉及材料的认知、检验与应用等实际能力。课程的检测项目涉及检验标准、取样方法、试验条件、养护方法、试件制备、检测步骤等环节,还涉及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调试。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比较复杂,如液压机、电脑显示万能试验机,有的有操作时间要求或试验时间较长,如水泥的凝结时间。还有的操作步骤需要凭经验掌握,如轻轻振动几下。

二、学生学习特点及就业岗位分析

1.学生素质与学习特点目前高职学生整体素质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基础知识薄弱、实践经历缺乏、学习主动性差、耐力不持久等学习特点。一部分能认真听课并思考,一部分不善于思考,还有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习惯溜号或开小差。对教师直接讲述的知识缺乏耐性,如果实训条件允许,大部分愿意动手实际操作,一部分学生不怕脏累积极动手实践,但也有一部分不愿意动手,习惯于只看不做。在实践基础上进行讨论归纳式的学习方式比演绎式的教学更容易接受。一般地,学生对具体的、实际的和可操作的事项容易参与执行,对泛泛的叙述不感兴趣,对于没有实践作基础的教师课堂讲述,学生不容易集中精力听讲,而给学生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更容易驱使学生产生行动,完成学习任务。有实践作基础或应用目标具体明确的知识更易于掌握。

2.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状况调查分析从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看,本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岗位为放线员、技术员、施工员、测量员,部分从事资料员及内业、预算员、质检员,少数从事材料员、绘图员、安全员,一部分学生岗位有所轮换,部分后期成为工长、项目经理助理。工程监理专业约一半从事监理员,部分从事技术员、质检员,其余分布在其他各岗位中。实习或就业岗位呈现宽泛状态。建筑一级资质企业一般都应建立相应等级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数量根据检测机构等级决定。公路工程检测体系除企业具有等级检测机构外,在施工现场还要设立工地试验室,根据工程规模由若干名持证检测人员上岗从事检测工作。工地试验室按频率对进场建筑材料检查验收,监理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检,频率小于施工单位。当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检测结果发生争议时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第三方专门等级检测机构进行仲裁,该检测结果为最终结论。

实习学生在等级检测机构或工地试验室实习期间,依据个人独立工作能力和业务熟练程度,可以做取样员,也可以参与材料验收工作,一般主要从事辅工作,如保存和传递样本及票单促签等,在工作中逐步学习材料和结构检测业务。一般而言,建筑材料检测属于常规检测项目,难度相对不大,一般检测员即可胜任;结构性检测工作比较复杂且责任更重大,一般由专业检测人员来完成。

三、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与定位

结合职业岗位需要和课程特点,对课程作用进行定位,有利于课程内容的选取和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尺度。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作用定位从上面论述及实际应用看,高职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在建筑专业中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为建筑职业各工作岗位提供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必要的能力和知识,二是要满足专业课程对建筑材料知识与能力的需要。建筑职业的诸多岗位需要从业者具有建筑材料与检测方面的能力与知识,而各岗位工作内容有所差异,学生从事工作岗位具有广泛性,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这些特性表明,建筑材料课程不可能只针对某个岗位所需内容来设计,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满足所有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建筑材料方面的技能与知识。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只能针对不同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来设计,并突出重点。

2.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对于专业面向比较窄的专业,如公路交通运输专业,涉及建筑材料品种较少,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比较容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由于面向的职业岗位较多,工程监理专业由于涉及的工程建设过程环节较多,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选取相对较难。建筑主要技术岗位关于建材的主要职业能力,是建筑材料的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我们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监理专业,开设《建筑材料识别与检测》课程。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为:为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岗位,培养必要的建筑材料识别、选用和质量检验与判定基本能力及素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3.课程教学内容选取课程内容的选取,采取针对性与兼顾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学生后续工作及发展。以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和检测项目为主要内容,其它内容以典型材料为主进行学习,具备常用主要材料的识别、选用和检测能力,掌握主要知识(如性质、性能等),以点带面了解其它材料。有关材料价格内容涉及国家和地方定额标准,与工程造价与概预算结合紧密,一般放在工程造价与概预算课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现在一般工程中较少见到,要在课程中有所了解,为学生后期发展提供基础。

建筑材料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装饰材料;教学改革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课程,是本校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学生打下基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建筑装饰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对建筑装饰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占装修造价50%~70%的装饰材料格外受重视。这对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学习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对专业接触少,对装饰工程案例了解更少,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只能死记硬背各种装饰材料的性能用途,材料的选用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无法活学活用,学生的学习索然无味。因此,传统的装饰材料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装饰行业,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目前装饰材料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主要时间,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板书和语言描述为主。

2.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用到的材料样品或建筑装饰工程实例资料的准备不完善。

3.教材老化,无法及时反映新材料、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

4.理论教学与装饰工程实践教学互动不够,存在脱节现象。

5.装饰材料的种类繁多,材料的品牌、规格、等级、性能指标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二、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课程教学计划调整与课程内容整合

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理论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必须紧密结合当前典型的建筑装饰工程案例,讲解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装饰公司合作开发教学内容,以常用建筑装饰材料为主线,把装饰材料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以装饰公司的实际项目为依据,分项目进行教学。重组后的课程内容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补充以往教材中装饰工程具体案例不够的现象。

2.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人力资源

(1)请室内设计师、室内监理工程师和材料商来院讲座。在学生学习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期间,请室内设计师和室内监理工程师到学院学术报告厅讲座,要求全体装饰专业学生听取报告。报告内容为建筑装饰材料发展趋势;各种装饰风格常用材料的特点、规格尺寸;装饰材料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请材料商家介绍材料运输、储存、销售、价格、客户特点等方面专业知识。

(2)请室内设计师、室内监理工程师做实践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周期间,请他们参与学生实践的指导,在现场讲授与工程紧密结合的专业知识,回答学生疑问。

3.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物质资源

(1)组织学生到材料生产企业参观。本地区如有装饰材料的生产厂家,可组织学生进厂参观。在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了解产品的组成、加工方法、常见规格、适用范围、环保等方面知识。

(2)分组到建材市场调研。在实训周,指导教师首先布置调研内容,明确调研要求,介绍本地区规模大的装饰材料市场及其分布。利用1天时间,了解各建材市场主营建材档次、种类和交通路线。按照材料分类(例如装饰石材、装饰陶瓷、装饰板材、装饰塑料、装饰涂料、水电材料等)初定一个装饰材料市场,每组(5人左右)写出调研计划,然后,利用3天时间进行调研。在调研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最好是以采购材料户主的身份去调研。在调查过程中,教师认真指导,如遇有疑问或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调查结束后,利用半天时间对调查成果总结评比。每个调查小组需撰写调研报告和制作课件,并推荐1名代表在多媒体教室对全班同学进行陈述,各小组进行自评、互评。对班级中做得最好的前3名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把所有调研成果和感人的照片汇在一起,刻录成光盘,既可作为同学们学习过程的留念,还可作为全班同学以后工作的参考资料。

(3)收集完善施工工具和装饰材料样品。在学院现有建筑装饰材料样品室的基础上,结合装饰工地以及装饰材料市场,收集新的建筑装饰材料,充实实训室样品展示柜,分类展示各种小型装饰施工工具和各种装饰材料样品。为课堂理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走进宾馆、商场、样板房。利用周末时间,激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收集资料。在永川区宾馆、商场、样板房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中选择设计水平高、装修规范的场所,进行参观学习和拍照,加深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掌握装饰材料的色彩、质感、图案、规格和性质在满足功能需求和表现装修风格中所起的作用。

4.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在《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资源库的建设。

(1)建设优质视频资源。录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设计名师、监理工程师的讲座视频;录制一线施工人员对常见装饰材料施工过程的视频;录制材料生产企业对材料的生产制造过程;录制材料销售商家对产品价格、性能介绍的视频。

(2)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建设教学素材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基础。可建立校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收集整理教学标准、考试大纲、试题库、教学案例、实习实训项目、教学课件、PPT教案等。

(3)建立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特色资源库。以专业为背景,收集本地区大中型装饰材料商场的分布、行车路线,装饰材料发展的动态和新趋势;开设建筑装饰材料的职业技能竞赛,以装饰材料方面的技能竞赛,推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对各类建筑装饰材料性能特点、尺寸规格、使用情况的亲身体会,提高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建筑装饰材料的感性认识和兴趣。通过调研活动锻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提高职业能力,也为后续课程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隆权,邓军.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职建筑装饰材料教学探索[J].职教论坛,2009,(6):24-25.

[2] 郭洪武.室内装饰材料与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0,(3):55-58.

[3] 李小芬,赵甜.市场调查在建筑装饰材料教学中的重要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27-127.

[4] 张学文,王希鸿.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装饰材料课教学创新初探[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7):214-215.

建筑材料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建筑设计;经验之塔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49-03

2014年4月,上海某公司运用3D打印技术在24个小时的时间内建造出10幢房屋,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建筑的墙体均是用建筑垃圾制成的特殊“油墨”层层“打印”出来的。

从这条新闻中可以看到对建筑设计的几点启示:

1)3D打印技术在建筑行业已经开始应用;

2)10幢建筑的建造仅仅用了24个小时,这种建造方法带来更快捷的速度;

3)“打印”出这10幢建筑墙体的材料是建筑垃圾经过加工处理后生产的“油墨”,为绿色设计提供了新型建材;

4)传统的建造模式直接影响设计的思路,而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基于上述启示,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给建筑建造及设计过程带来很多变化。站在建筑教育者的角度,有必要了解这项新技术,并且尝试在设计教学中运用这项技术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其为课堂服务,开发出学生无限的创造性。

1 3D打印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建筑应用

3D打印技术概念 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专业名称为“增材制造”,是将设计好的作品转化为三维设计图后,通过分层加工、叠加成型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将真实物体打印建造出来。这项技术最早在1984年由美国人Charles Hull发明,当时尚处于萌芽状态,未能正式生产和应用。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技术逐渐在珠宝、工业设计、建筑、土木工程等各种领域得到应用[1]。

3D打印技术特点 3D打印技术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生产物件无需机械加工或者模具脱模,能够直接通过设计的图纸模型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件,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材料种类多。能够进行3D打印的材料,按物理状态分类可以分为液体材料、薄片材料、粉末材料、丝状材料等。按化学性能分类可分为树脂类材料、石蜡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等。按成型方法分类可以分为液态材料(SLA、光敏树脂)、固态粉末(SLS;非金属,如蜡粉、塑料粉、覆膜陶瓷粉、覆膜砂等;金属粉,如覆膜金属粉)、固态片材(LOM、纸、塑料、陶瓷箔、金属铂+粘结剂)、固态丝材(FDM、蜡丝、ABS丝、PLA丝、尼龙丝等)。由此可见,只要满足打印条件的材料都可以用来打印,近日还出现用巧克力或奶油作为打印材料打印食物的案例。

2)打印时间短。传统意义上对物件的生产主要是通过机械加工或者模具脱模来实现,而3D打印可以直接塑形,所以减少了大量的时间。而对于复杂的形体,3D打印更能发挥其优势,而传统的脱模很难实现复杂形体的塑造。

3)打印成本相对较低。3D打印成本低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打印材料本身的价格不高,以1 kg的国产PLA材料为例,现在市面上的售价在100元左右;

二是材料损耗小,传统机械加工或者模具脱模方法必然有不必要的材料损耗;

三是3D打印材料多可以回收利用,现在已经出现专门的转化机器,将已经使用过的材料重新融化拉丝生产出新的材料,这样就充分降低了3D打印的成本。

4)自由设计的表达。3D打印技术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制造出许多传统加工方法无法加工出的作品,来满足不同用户的设计需求。尤其是一些非线性造型的表达,3D打印技术可以达到手工和传统的技术所无法达到的精度和速度。这样的便捷性对设计思维的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式。

3D打印技术的建筑应用 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除了上海10栋实际建筑的案例外,还有一些概念性的尝试案例。如2011年3月,Materialse公司打印出一个微细的工厂模型,他们将植物燃气公司Linde AC的微缩工厂缩小模型完全逼真地打印制作出来;2013年3月,荷兰建筑师与意大利发明家合作,利用沙子和无机黏合剂打印出一个6 m×9 m的建筑框架,然后用纤维强化混凝土进行填充;美国南加州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教授比洛克・霍什内维斯一直在研究3D打印的建造技术,目前他能够利用这种打印技术在不到20小时的时间内建造一幢面积2500平方英尺(约232 m2)的建筑[2]。由这些案例可以看到,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既有模型也有实物,已经贯穿了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全过程。

2 3D打印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可能

新的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那么3D打印技术的应用能给建筑设计教学带来什么?

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在1946年提出“经验之塔”教育理论,他将人们学习的经验比作一座三层的金字塔,从塔顶到塔底分别是抽象经验、观察经验和实践经验。所谓抽象经验是学习者通过语言和文字等抽象符号获取抽象知识,如阅读以文字为主的教科书;观察经验是指学习者通过对真实事物的观察而获取的,如现场观摩、旅行参观、观看动态影像等;实践经验是指学习者从实践活动中获取的学习经验,如参与活动、制作模型等[3]。

目前的建筑设计课程,学习者完成的过程一般包括对任务书的学习、查找资料、参观调研、完成表达。看似完成了学习过程的“经验之塔”,但是忽略了建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这一事实。由于建筑造价的昂贵,不可能在教学中完成对整栋建筑的施工过程,因此,最后的表达还是处于相对抽象的图纸层面。虽然有时在造型推敲或者专门的模型课上,可以手工制作模型,但它不够精确,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给建筑学专业学生本就繁重的课业增加了负担,有时甚至完成不了预期的目标。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建筑设计课程“经验之塔”的完善提供了可能和支撑。当今时代的建筑设计课程,尤其是高年级课程,在各种电脑软件出现和进步的情况下,最后提交的成果多为数字化的成果,如电脑软件的建模和电脑的出图。3D打印为数字时代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实体“建造”的可能,为设计课程的“经验之塔”提供了观察和实践经验的支撑。3D打印技术可以将学习者的数字化模型直接准确地制作出来,此过程为学习者提供了观察的经验;另一方面,3D打印技术为学习者在抽象的经验和观察经验之后,提供了直接制作的可能,在数字化建模之后,快速准确地“建造”出自己的建筑。

3 3D打印技术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应用的探索

经过对3D打印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在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是很有意义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以兴趣小组的模式做了一次模拟尝试和探索。在一次太阳能充电站的概念性设计课上,对一组学生进行了3D打印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在设计中应用此技术。设计课程的内容如下。

设计背景 随着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的逐渐普及,中途充电成为一项困难的事情。为了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市政部门设想用简便的方式建造一座充电站。

设计目标 充电站面积控制在10 m2以内;外观美观大方,结构结实耐用。

概念基础 此组学生的设计概念:在炎炎夏日的室外,人们最向往的地方是树荫,太阳能充电站以树荫为出发点,给人们营造舒适的休憩环境;以发芽的小树为形态基础,将形态转化为充电站的形态,考虑结构与美观。设计完成方案如图1所示,以一颗发芽的小树为基础,提取小树的形态,然后根据建筑结构的要求优化形态,再通过计算机建模,最后将建筑模型打印出来。下面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推敲。

建模打印 此组学生将设计想法转化为打印模型的路线过程如图2所示。

在初步的概念想法产生之后,利用三维软件建立设计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转换软件中,将模型切片处理后,再导入3D打印服务器内,最后通过打印机打印模型(图3)。

观察验证 在这样的打印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整个造型生成的过程,在整个模型打印完毕后学习者还可以对模型进行观察和验证。3D打印技术为学生检查与修正设计中的问题提供了条件。比如在此次概念设计中,学生考虑要完成整体曲线造型的概念,对柱体进行修改,把均匀圆柱体的支撑主柱改变设计为变截面柱体,缩小了柱头的截面,但在模型中忘记了修改与柱子连接的相应构件。因此在3D打印过程后,学生对模型进行观察,发现该区域有缝隙,柱子和叶片并没有完全连接。

从这次仅耗时数小时的设计建模打印过程中,学生很快发现自己设计中的缺陷,对原计算机模型进行了修正,完善概念设计。而如果采用手工制作模型,仅制作过程至少就要数天,而且无法精确完成曲线的制作,更谈不上去检查验证。

4 思考与总结

从以上课程设计中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在设计课程中应用是可行的,而且非常省时和便捷。在3D打印技术不断进步、设计工具不断更新的时代,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课程更是有一定意义的。

提供了更便捷和准确的造型推敲手段,为复杂模型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单体建筑物或者城市设计中的造型问题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今时代建筑的造型已经向着非线性的趋势发展,手工模型的制作已不能满足非线性复杂造型的精确表达,而3D打印技术目前可以为一些精确的模型制作提供可能。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比起其他专业课程是一种动手性较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得到教师大量的指导,同时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建筑专业师资有限的矛盾的不断加深,设计课上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交流的时间在逐渐缩短,很多学生可能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提供了新的契机,新鲜的事物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够吸引信息时代的年轻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课堂上来减轻教师的压力,并且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开发建筑设计中的自主创造性。

通过接触新技术开发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 当今时代数字化的建筑设计已经开始出现,可以想象数字化在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建筑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甚至主要的手段。那么将3D打印技术引入建筑设计教学中来,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的设计软件对接,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充分开发。

为其他基础课程提供了教学辅助工具 纵观整个建筑教育,除了主干的设计课程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如建筑史、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在这些课程中有很多的结构形式、构造节点需要学习者去了解和掌握。在传统的课堂上中,只能通过二维界面的图例和教师抽象的讲解使学习者去想象出具体的做法,有时学习者不能很好地通过空间想象构建出这些做法。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以为这些课程的教学提供便利的辅助。一方面,教师可以建模打印出这些具体的结构和构造作为课程的教具,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或者将打印生成过程演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在这些课程中还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自己建模并打印出结果的作业,使学生获得亲自动手做的经验,加深他们的印象。

降低了教与学的成本 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学制现在一般都是五年,无论是从学制还是具体的课程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都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尤其是设计课程,课程结束时要完成大量的图纸绘制工作。因此对建筑学专业学生来讲,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设计”的学习中来,而非完成最终的图纸或作业,这一点很重要。3D打印技术的引入可为学生在模型制作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将他们从大量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另外,现在的手工制作课上学生还需要购买大量的制作材料,这也增加了教学的经济成本,而且这些材料大多是一次性的,做完模型还会剩余很多边角料。而3D打印技术现在已经可以完成材料的重复使用,这也为教学经济成本的节约提供了可能。

通过这次尝试,看到3D打印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3D打印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成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建筑教育者,需要不断关注这种技术的发展状况,不断提高自己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尝试将最新的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不断更新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使3D打印技术更好地为建筑设计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不言,杨丽.3D打印技术[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3(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