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范文第1篇

在集训前几天,集训通知由县教育局发至各学校,Q群里马上热闹起来。“集训活动教育局有没有发文到学校?还是我们去和学校说?”“林老师,每个人都要去吗?能不能请假?我们星期四要期中考试,而且我们天天在加班。”

“学校也是支持我们的,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课应该怎么调,我坚持不缺少学生一节课。”这是事业―忙碌型老师发出的声音。

“我知道各位老师都很忙,但我们一学期也就集训两天,以我的经历,在走进省名班主任李桂华工作室之前,我其实已出现慢性职业疲劳,但集训回来以后,感觉非常不错,职业理想重新被唤醒,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提升。几天的培训不会拖工作的后腿。”我动员老师们积极参与,心里想,事业―忙碌型的老师虽然精神可嘉,但创新―发展型老师才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对于老师们参与集训的热情度,我是有心理预期的。在开班仪式上,我就说过:“大家平时的工作都很忙碌,学校里很多事情都等着你们去解决,但正是因为你们的这股热情,我们才能够让浮躁的心静来,放一放身边琐事,审视、反思我们的工作。”但当工作室进行集中学习的时候,我又不得不再次做动员工作。也许是因为老师们专业发展的意识相对滞后,也许老师们也有专业发展的意识,但心存质疑,让大家抛开手上的工作,集中起来听听课,难道就能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所促进吗?特别是教龄接近二十年的老班主任,形式化、走过场的培训经历多了,其感受自然更为复杂。

当教书育人成为老师们坚守的人生价值时,忙碌便成了这一职业的写照,所以我能理解老师们发出的声音,我没有理由只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而对老师们表示不满。但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如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学生群体也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班主任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常做常新,才能一直保持生命活力。况且,对于教师的成长而言,职业理想与激情的唤醒,丝毫不亚于专业技能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没有反思、年复一年的重复中,任何激情都会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的冷漠与精神的麻木。

所以,我一直在想,短期的培训,着力之处应该是教育信念的分享,是激情的唤醒,是激活与弘扬存在于每一位教师心中的教育智慧,如此方能真正地发挥工作室的功能,引领与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自主发展。我又想起在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学习时,范曙明老师讲述的教育故事让我领会到教育之美和育人之乐,从此,我开始关注和撰写教育叙事。施铁如《学校教育研究导引:方法、思路与策略》一书指出,“叙事既是资料收集积累的过程,也是成果的表达交流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是经验形成、观念建构的过程”。教育叙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在研究与撰写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我不断反思,不断收获,不断惊喜,不断成长。我确信,本次活动以“讲叙我们的教育故事”为主题,以“叙事德育创新研究”作为工作室课题的研究思路,必将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注入活力。

工作室如期迎来首次集训,由于集训前通过电话、校讯通、Q群等平台的及时沟通,所有老师都到齐。他们带着期望而来,而看似简单的坐下来听听课的活动,我却付出了很多精力。为了确保顺利开展学习活动,需要与各方面进行沟通与协调,还要承担首场专题讲座,我一直都处于紧张思考的状态。怎么样才能避免工作室集训流于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决定在为时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与老师们一起学习理论知识,一起分析教育案例的思路,一起分享成长故事。“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大家既是学科教师,又是班主任、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润物无声、德育无痕应是我们教育本色。于是,由我承担的首场专题讲座,“润物无声,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思路在我脑海里越发清晰。在理论学习方面,我先和老师们简单学习了《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一书中关于德育的内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分享《班主任基本功――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一书中“班主任需要更精彩的人生”部分;分享“青春老人”张万祥的倾力之作《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中提到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三专”――“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专业成长并非与年龄增长成正比,遭遇成长的瓶颈时有发生,理论知识是教育路上的一盏明灯,但任何理论都必须与自身的经历结合才能引发思考。老师的经历也大致相似,我把更多时间用以分享教育故事,讲述叙事文章《聆听内心花开的声音》,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无奈与困惑、执着与出色、徘徊与突破;分享德育叙事文章《我一直都在》:故事中三个学生的事迹引人深思――关注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关注师爱的表达方式,关注个别教育。我真情地叙说自身“毛虫破茧”的成长经历,交流我在案例中体现出来的新思维,让老师们走进教育故事,领会新的教育理念,反思教育的现状。

广东省名班主任范曙明老师受邀来到工作室,为大家讲叙教育故事。她从当前一些市民的不良行为习惯,甚至大学生的道德沦陷入手,引发出对“当下进行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德育”的思考。如何为缺失的德育做点什么?范曙明老师在专题讲座中和大家分享了几个叙事德育案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生第一笔稿费;一杯水解决打架事件;愚人节和学生“过招”;为垃圾桶“减肥”等等。她动情地说:“遵循教育规律;学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接受老师对他心灵上的塑造。把握好他们的思想脉博,运用智慧因势利导,教育的结果才会水到渠成。老师,你的课堂是否有泪花闪动?老师,请不要吝啬你的情感!”这些用爱心与智慧浸润过的故事,此刻再由她娓娓道来,我们内心感受到是山谷里清澈的泉水从心头流过时的舒畅,洗净了我们心灵蒙上的灰尘,所散出来的气息犹如陈年佳酿甘醇芳香,冲散了我们对教育的芥蒂。人文关怀是班主任的核心能力,情感的关注是班级育人的基础。范老师体现的既是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品质,也展示了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名班主任风彩。以人为本的关怀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关注学生的处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当前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中,师爱的付出与学生对爱的感受过程,“施受错位”的问题普遍存在。范老师能轻轻拔动学生的心弦,光有爱显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她高尚的师德和教育的智慧。“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子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范老师丰富的育人经验无疑为缺失的德育注入了一抹鲜亮的色彩。

撰写与讲叙这些教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思考自己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过程。当我们向老师们讲叙自己的德育故事时,他们非常专注和投入。联想到自己的教育经历,也源于相似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我们产生了共鸣,一起讲叙我们的教育故事,我们互相感动着,并激发出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对于本次集训的收获,老师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这里仅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声音。

李卓旭:在密集的活动开展中,我一次次地被震撼。原来我们身边的故事可以这样的精彩,原来平凡的工作可以这般高尚无瑕。培训过程中没有觉得累觉得苦,相反,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热血沸腾。最累的是林老师,一人身兼多职,既当导师又当后勤,但是我们看到他总是面带微笑。也许在林老师看来,我们也如学生一般,只要我们有所成长,他付出再多,再辛苦也是欣喜的。

李柔旋:这次班主任培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让我找到了更有效的班主任工作策略。面对具体细致、琐碎繁杂、艰苦而长期的班主任工作,我会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力争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黄春娇:集训的内容很丰富,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很多同事,很多人总是在抱怨“为什么我带的班都是差班,为什么我的命那么不好?”,其实,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自己不用心。试问,一个没有用心的人去做一件事情,又怎么能直抵别人的内心呢?很想把林老师的文章拿给学校的班主任老师看看,让他们明白何谓真正的“用心”。范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心灵的洗礼课,在她的讲座里,我感受到从所未有的舒心。她让我发现,原来班主任还可以这样做。在班主任工作室这个大家庭,我体会到了做班主任的快乐,体会到了分享的喜悦。

李理:原来我也可以学着用生花妙笔在教育的蓝图上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写论文常遭遇“理论匮乏”的尴尬,但在教育故事里,我可以品味灵光一现的教育机智,享受用心浇灌幼苗的喜悦,记录除掉根深蒂固的园中杂草的艰辛,抒发看到满园春色的欣慰。班主任把一个个故事记录下来,作为一份厚重的礼物送给自己,留作永远的精神财富和记忆的明珠,让孩子纯真的笑脸丰盈着高贵的灵魂,让一颗颗被感化的小苗慰藉疲惫的心灵。

在兴奋和愉快的氛围中,我们还举行了一场如何写好教育叙事的研讨会。与会老师都一致把教育叙事视为德育工作的主要研究方法。他们各抒己见,最精彩之处,是省名班主任范曙明老师介绍她撰写教育叙事的经验:一是学习,多看书,多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例如魏书生老师的作品、省德育中心结集出版的著作等等;二是多开展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实践活动(如开展“每日一名言”等班队活动)才能为教育叙事创造写作素材;三是做有心人,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不起眼的小事,有时,从这些小事挖掘出它的意义,就会成为写作的绝佳素材;四是注意及时记录,把刚发生的事及时记下来,不要等到过后有时间了再来写,那时的感受就不一样了。在介绍这些经验时,范老师还结合另外一个小故事《一种感动很简单》,以生动的叙事,将原本是严肃的课题研讨,变成了快乐的经验交流会,有分享但更重要的是触着了与会老师的心灵,引领老师们深入地反思教育的细节和契机。

邹磊磊在《性别差异下的道德教育研究》一文提到,“关怀理论倡导从关心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把学会关心提升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孩子成为会关心的人,关心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范老师这篇小文章发表在当地报纸《教育周刊》,当她的学生在报纸上读到这则故事时,再次在学校里引发“关心”的连锁效应。范老师所说的“做有心人”,是润物无声的关怀,展示出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核心能力。

工作室推荐的书目本来想让与会老师各自购买,但大家纷纷表示,集中买可以提高效率,阅读的

热情溢于言表。过后,李理老师更深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曾经,我为梦想之花的绽放通宵达旦地忙碌,但当倦怠和懒惰袭来的时候,却连书都少翻了。如今通过工作室平台的学习,我让自己重新漫步于墨香的世界,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教育随笔还是教学札记,我都乐意让它们化作键盘上跳动的音符,陪着我的日子细水长流,书写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和成长的足迹,让自己的人生丰盈和精彩,充实而幸福。”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范文第2篇

一、重示范

在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是神圣而高大的,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这就要求班主任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公平公正、持之以恒,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一个好的班主任,可以通过他自身榜样的、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地面上有果皮,主动弯腰捡起;见到学生,主动问声好;升旗仪式上,肃立高唱国歌......班主任的好作风、好行为,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学,就会缩短由知变行的转化过程,能更快地完成知行转变。从而使学生在班主任的潜移默化下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懂关爱

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知心必须贴心,这就要求班主任豁达大度,学会宽容:允许学生说错话、做错事;要给学生认识错误、弥补过失留有充分的余地;在学生需要的地方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要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了解学生并看待所发生的每件事。

三、善观察

班主任工作需要敏锐细致的观察,只有注意对学生“观其言、察其行”,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限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尚未能达到“深藏不露”的 心理水平。他们的很多心理活动往往会不自觉地溢于言表,只要班主任处处留心,注意认真观察,就会从其言行举止中发现一些问题。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如: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为什么某同学这几天花钱那么多?等等。这些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发现异常现象后,班主任要从实际出发及时、有效地展开教育工作。

四、抓小细节

班主任工作就是细节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就应当具备做细节的精神,更应留心学生生活中的“特写镜头”,将它纪录下来,从不可忽视的小节的正反两面进行个案的研究与探讨。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就要从“小”处着手,在学生的生活点滴中“问一问”,诸如:学生的脸色不好、情绪不振、吵架、摔伤等等,班主任都要亲自问一问、看一看、查一查。在这一问中,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使学生感到教师所给予的温暖,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

五、会管理

由于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对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是个好办法。班主任要把每一项班级工作都与小队形式的集体竞赛挂钩。每一天的班级活动,无论是从收交作业本到打扫卫生,还是从运动会到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班主任都要按竞赛小组的表现评分,通过班干部自己管理进行量化,评选每周或每天的优秀小组,定期进行表彰。这样,学生们对自己小组每天的情况就格外关注,当然,在具体工作时,还是要以引导为主,每天的评比重点应放在比进步上。慢慢地,学生就能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小组荣誉紧密联系起来。这样,让竞赛激励学生进步,让学生管理自己,不仅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而且有效地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六、能发掘

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班级里的所谓差生,其实就如珍贵的钻石被坚硬的石头包裹在中间一样,班主任就要透过这外在的一层“石衣”,善于发现中间闪光的珍宝。

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就要相信学生,相信转变,树立“无差生观”。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许多大家眼中的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力因素较差,而在其他智能方面,如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则可能是个优秀学生。班主任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热情,努力发现这些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他们身上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并不断给予鼓励和表扬。

七、勤反思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范文第3篇

一、通过叙事彰显教师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

叙事就是对过往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刻画、叙述和描写。有怎样的事,你就进行怎样的言说。课程叙事则要求老师不仅要把幼儿园课程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细微地记录下来,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描述与理性的分析,进而挖掘出课程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教育理念以及对教育的理解,最后以讲故事的方式予以呈现。而不同的课程叙事常常会折射出幼儿教师不同的儿童观、教学观和世界观。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认为:“正是通过叙事主题的提炼,而把日常教育生活提高到自我意识之中,从而让我们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把生活中偶然的教育事件历史化,把平凡的教育生活琐事意义化,把过去的教育经历永恒化,教育叙事因此才成为敞开教师生命意义之门的重要方式。”

如东县课程叙事活动开展两年来,笔者发现不同老师创生出的园本或年级、班本课程,彰显出来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不一样的。如在植物课程“小土豆、大梦想”中,班级教师非常注重孩子们的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活动,让孩子始终站在课程活动的正中央,从土豆调查寻找种子播种希望观察生长挖掘土豆品尝土豆创意土豆等等,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亲历其中,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特点,体验生命的变化与生生不息的过程。她们在课程叙事活动中,表达出这样的感想:一个小小的土豆,让孩子们实现了种植的梦想,播种、发芽、开花,亲自实践,收获快乐;一个小小的土豆,让孩子们实现了造型师的梦想,设计、雕刻、制作,艺术作品,琳琅满目;一个小小的土豆,让孩子们实现了美食家的梦想,清洗、刮皮、烹制,美味食品,赞不绝口;一个小小的土豆开启了孩子们观察生命、探究自然的旅程,生长、凋谢、再生长,循环再生,生生不息……

当然,课程叙事如果仅仅停留在演绎故事的层面,那就凸显不出研究的意蕴了,关键是要透过课程现象看到本质,看到此课程对儿童、教师发展的作用,从而在某个课程研究方面比如植物课程的研究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与做法,并对其他课程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要想叙好课程,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是对课程事件的描述必须真实,必须基于已经开展过课程的基础上,不能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胡编乱造;二是对课程事件的分析必须合情合理,要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分析,不能随意猜想;三是对课程事件的总结必须深刻,要深入反思自己的课程行为,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只有这样的课程叙事,才能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

二、基于课程叙事建构微教学论的案例呈现

微教学论是相对于大教学论而言的。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微教学论的“微”是指“微小”,主张研究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内容或问题;从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看,微教学论中的“微”指“具体”,即通过对具体而微的教学实践的观察、调查和实验来获得具体的教学规律;同时它主张每一个教学实践者都是教学研究的主体,都承担着揭示教育教学意义的任务。而在笔者所倡导的课程叙事活动中,每一个幼儿教师都是园本(班本、年级)课程研究的主体,都是基于本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发展需要和地缘优势进行的课程建设活动,解决的都是本班或本园课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因此这种研究可以称得上是微教学论研究。

回顾两年来我县所开展的课程叙事研究活动,笔者以班本戏剧课程《犟龟》为例,尝试提炼出微教学论建构的一般程序。

第一,进入课程研究现场。

一线教师开展的微教学论研究不同于专家学者的研究,它是一种实践取向的研究,即研究者必须进入到课程研究的现场。而园本或班本课程研究的主体就是班级内的一个个教师,因此,幼儿园、班级教室就是老师们的实践场、试验田。《犟龟》班本课程的研究场域就是甜果果班活动室,以及活动室前面的一块长长的过道。

第二,观察发现课程问题。

在实施班本戏剧课程《犟龟》时,甜果果班一开始按照传统的戏剧活动模式进行,教师自己改编剧本、给幼儿分配角色,让幼儿背台词、模仿动作表演等,班级家长则配合购置表演服装,实施了一段时间后,班级石老师发现,幼儿排练倦怠、表演机械,教师也感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这时候,石老师产生了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

第三,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

在蚓绫硌菔保为什么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与什么因素有关?能不能改变呢?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表演、热爱表演呢?石老师一方面学习戏剧课程研究方面的资料,一方面开始与孩子积极对话。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发现,孩子们不喜欢老师设计的动作,贝贝说,我想这样表现乌龟,不想做老师教的动作;绘本中的语言比较繁琐,幼儿不易于表达,如绘本中乌龟陶陶有一句代表性的台词“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这句比较长,孩子感觉表达不顺畅;教师制作的精美的道具孩子也不是很喜欢,乐乐说,我想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乌龟壳等等。通过学习以及与孩子的对话,石老师发现,造成孩子不喜欢表演的根源在于教师的包办代替过多,剥夺了孩子主动参与、创造表达的机会。因此,要想让孩子喜欢表演,需要教师转变理念,从舞台的指挥者角色转变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第四,构建课程干预方案。

教师传统的戏剧观以及过于包办代替等因素是造成孩子不喜欢戏剧的原因,那么如何改进才能激发孩子参与戏剧的积极性呢?石老师拟采用“戏剧工作坊”开展班本剧课程《犟龟》研究活动。

戏剧工作坊就是幼儿通过肢体、声音、语言来自由想象、自愿参与、自主选择角色,大胆创编故事情节的一种戏剧游戏形式。它避免了传统戏剧表演中,教师偏爱能力强的幼儿而忽略能力弱的现象。在工作坊活动中,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改编绘本语言,一起创编角色动作,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道具、表演服装,如用方形蛋糕盒、彩纸等材料制作花草,用绿色的纱、金色即时贴等材料制作壁虎披风,用纸箱、彩卡、即时贴等材料制作车前草,用黑色毛根制作蜘蛛网,用柚子皮、彩泥和黄色毛根制作蜗牛帽子……一起建设班级剧场,一起制作表演海报,等等,他们说着自己创造的对话,做着自己创编的动作,戴着、背着或拿着自己设计的道具,和自己喜欢的伙伴,在自己亲手装饰的剧场中快乐的表演着,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第五,验证课程干预方案的效果。

如东县实验幼儿园承担的“十二五”市级规划课题就是关于戏剧课程研究的,《犟龟》班本课程开展以来,孩子们的表演积极性非常之高,在很多场合中都进行了展示,每次活动孩子们都有新的表现、新的创造。石老师就把这个戏剧工作坊的理念与做法推广到幼儿园其他班级的戏剧课程表演中,如三只小猪、白雪公主、谁咬了我的大饼、雷诺的大痒痒等等,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表演效果。

第六,总结提炼,发现具体的因果关系。

所谓总结提炼,就是要对教学设想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揭示出因和果之间的具体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通过学习以及访谈发现,开放的班级氛围、教师的角色、良好的家园关系是影响孩子戏剧表演的因素。为什么这三个因素会影响孩子们的戏剧表演呢?这是因为,孩子的表演需要宽松的心里氛围,只有在心里安全的环境中,幼儿的表演才能尽情尽兴;教师从前台隐退到幕后,使得幼儿成为了戏剧表演的主角,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表演自然创意无限;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使得幼儿园的戏剧工作坊活动得到有效地开展。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范文第4篇

问题展现:学生们站好队,安静地穿好鞋套准备走进机房,教师站在门口仔细地审视那些没穿鞋套的学生。起初,我并没感觉有什么不妥。新机房光亮的地板、干净的桌椅,所有的学生有必要严格遵守使用规定――穿好鞋套上课。对于不按规定做的学生,教师就要加以小惩。在我的耳提面命、严格要求下,敢越“雷池”的学生越来越少,这颇令我欣慰。直到那天的一节信息技术课……

几个忘记带鞋套的学生在我的严厉注视下,尽管很不情愿,还是乖乖地脱鞋进去上课了。只有一位男生――李同学,不肯脱鞋进去上课。斥责和威胁都无济于事。最后,我妥协了,决定给这个“初犯者”一次机会,但我要求他课后必须打扫机房。对于这个决定,他并无异议,欣然地接受了。

又是星期二的信息技术课,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李同学仍然没有带鞋套。对于我的要求,他又一次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他的举动着实让我气愤。他是故意的,肯定是故意的!怎么办?理智告诉我,必须冷静地处理这场“鞋套风波”。

在给其他学生安排好任务后,我把李同学带到一边,微笑着问道:“你不带鞋套,为什么还不肯脱鞋进来上课?你不是最喜欢这门课吗?”李同学歪着头,有点不服气地说:“是的,我喜欢信息技术课,可是……”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老师,你为什么上课不穿鞋套呢?”是啊。老师为什么上课不穿鞋套呢?学生的质问提醒了我,让我感觉一丝惭愧。我诚恳地说:“对不起,是老师错了!”

快下课时,我郑重其事地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是一样的,进机房都要穿鞋套。从现在起,如果谁忘记带鞋套,谁就要脱鞋进机房。”说着,我走到门口脱掉了鞋子,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了真诚的掌声。

“鞋套”风波过后,我的办公橱里多了一双鞋套,课上也几乎没有不穿鞋套的学生了。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里,总得自己心中先有阳光。”我想说的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这是一种尊重,相信尊重可以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

评点:这个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不穿鞋套”的事件,教师研究了这一教学现象,并以教学叙事的形式来写出自己的教学心得。教师的叙事事件是真实的,说明了真正原因,是教师自己的亲身感受。教师在处理不穿鞋套这一事件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惑和问题,通过“教学叙事”的形式梳理出来。在这个过程,教师会主动地学习有关理论,请教教育专家,与同事合作、商讨、交流,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把“事件”变成“故事”

教育叙事是中小学教师的理想生活和工作方式,因为它的简单方法就是:实践―反思―记叙―再实践,并循环往复。教育叙事并不意味着记流水账,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要遵循以下几种方法。

顿悟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某一个教育问题一直困惑不解,因某个事物突然受到启发,茅塞顿开,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或者教师遇到突发事件,在处理过程中灵光闪现,悟出了深刻的教育道理,并认识到教育规律,进而使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教师把这些事件和思考记录下来,并在以后的教育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这种方法可遇不可求。

跟踪记叙法。最具代表性的跟踪记叙是对某一个或几个有特点的学生或整个班级进行长时间的记叙。比如,教师要研究总学不会操作的那几个学生,便会锁定那几个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和教育。把他们每次为什么不会操作和操作的过程记叙下来,几年下来,就会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转化资料。

模仿实践法。要成为优秀的教师,教学也好,管理也好,第一步应该是模仿。从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的管理、到与学生谈话的艺术等等。作为一名教师,从登上讲坛的那一刻起,便留下记叙教育的习惯,学习他人的长处,只不过不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经过了加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同伴互助法。教师从事教育叙事研究,不一定是记叙自己一个人或一个班的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教研小组的力量进行研究,有利于形成大家参与叙事的氛围。

教育叙事并不神秘,它既是研究,也是实践,它既包括自己的反思,也包括真实的记叙和理想的展望。成功的教育叙事研究有一个前提,即爱思考、爱读书、爱写作、爱实践。

寻找教育叙事的“活水”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叙述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事件和主题,具体可以关注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教师的课堂生活

例一:学生的养成教育

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在纪律方面也收到了一些效果。正当我在为这些小小的效果沾沾自喜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是一节普通的操作课,学习内容是利用Frontpage制作学校网站。我演示完在其中的一个页面进行插入表单的操作后,学生们马上开始操作。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比较好,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这时,我发现坐C1机器的一个学生正在左顾右盼。我走过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老师,作完了,你检查一下吧。”我打开他制作的网站,看了一下,心想,做得不错,速度可真快啊。这时,别的学生还正在紧紧地盯着屏幕进行操作,而他却已经把我布置的任务完成了。接着,我随口说,那你就看看别人的操作吧。

课后,我对课上的情况进行了反思。学生的操作水平肯定不一样,有的学生操作能力强,有的学生操作能力弱。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操作完成后就没事干了,左顾右盼,这不仅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也会使别的学生产生着急的心理,影响他们的操作;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遇到问题总是会招呼教师过去指导。针对此问题,我想出了一个方法:我把操作较好的学生任命为组长,在操作完成以后,要先预习下一部分教师要讲的内容,预习完了以后,组长负责辅导本组成员,可以离开座位。这样既能体现小组合作,又能锻炼学生能力,减轻教师的指导负担。经过几节课的课上情况来看,效果非常不错。

2.教师的课程故事

例二:一节课的教学叙述

Word教学是信息技术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Word教学从整体上来说不算太难。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Word概念及一定的Word操作技能,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Word教学的效率不高,许多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操作,不肯进行较为深入的操作。我总结了轻松提高Word教学效率的方法。(1)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需要全班进行知识铺垫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2)在Word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学习任务的形式分配给学生自己去探究。(3)在小组学习当中,许多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小组学习,彼此合作,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大家都能较好地掌握这些难点。(4)通过师生交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了解学习掌握情况,互通有无,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5)在Word教学中,特别是部分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一定要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让学生练习。(6)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对小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及成就感。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故事叙述;少河⒂锝萄В幻教逅匮

一、引言

数字故事是集图片、声音、知识、情感于一体的故事讲述方式,它将传统的故事讲述艺术同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保留原始故事特色的基础上,在传统的故事讲述中添加了现代媒体元素,使故事情节的衔接更具生动性和表现力,从而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数字故事叙述兼具传统故事共享性和现代媒体趣味性、生动性的特点。

二、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数字故事叙述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学科教学活动当中,以下是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展现了数字故事叙述如何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以及调查研究学习者和教师对数字故事叙述方法的评价。

(一)数字故事学习对象

本次数字故事叙述研究的学习对象为黑河市第六小学6年级全体英语教师,以及6年级l班的40名同学,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数字故事叙述实施前调查

在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制作之前,对6年级1班的40名学生做了数字故事学习前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卷40份,有效问卷39份。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对于数字故事的学习兴趣、小组协作学习、制作数字故事时的困难和个人爱好等方面进行设计。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数字故事的学习兴趣方面,绝大多数同学(87.5%)对讲故事的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愿意去制作数字故事,并且想将自己所学知识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制成故事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学看;但在问卷调查中也同时发现,有少数学生(22.5%)不喜欢数字故事学习的方式,他们虽然对数字故事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尝试接触;研究实施前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有45%的同学认为在数字故事叙述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硬件设施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以及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等;在选择数字故事制作的方式方面,有90%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数字故事,并愿意在其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此次问卷也发现,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有不同的优势,作为教师要在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数字故事小组分工,使他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三)数字故事准备与学习

在进行数字故事叙述学习前,首先用案例介绍数字故事的概念及制作方法与过程,该班级的师生之前从未使用过数字故事进行教学,然而,学生却对数字故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数字故事制作之前,笔者通过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了解到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用电脑打字,对Power Point软件有基本的了解,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基本没有困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很难理解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抽象理论,因而在将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学习之前,教师要作出数字故事叙述范例,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数字故事叙述的相关内容,以及让学生掌握使用PPT制作数字故事叙述的流程。

(四)数字故事制作过程

1.师生协作,选择故事主题

利用数字故事进行英语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所以教师在选择故事主题时,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和现有的英语水平等,确保选择的故事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此外,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自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故事主题,这样数字故事叙述教学方法就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字故事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

2.分组协作,搜集数字故事材料

教师对班级所有同学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个人都有学习任务,在作品的制作过程当中,要保证班级全员参与。分工小组在选择故事主题之后,学生要通过图书馆或者网上查询文本、图片和声音等相关资料,为更好地制作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

3.数字故事制作

在确定分组和选择故事主题范围之后,每个数字故事叙述小组的成员要根据选定的数字故事叙述主题搜集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材料,然后将搜集的文本资料编制成详细的故事脚本,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绘制简单的故事情节版画,并对故事情节进行串联,然后故事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表演、配音,使用PPT或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并加入适当的视频、图片和背景音乐等。

4.作品展示及评价

本次研究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共制成作品20份,在数字故事作品完成之后,每组要将数字故事叙述作品在课堂上展示给班内同学和老师,学生数字故事作品的展示不必局限于班级内部的展示,还可以将制成的数字故事叙述作品上传至互联网或者是娱乐论坛当中,将数字故事叙述扩展到班级以外的区域,增强数字故事叙述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这个多媒体互动平台,共同讨论、欣赏数字故事叙述作品。

(五)数字故事叙述实施后调查

1.学生问卷调查

在评价小组数字故事叙述作品之后,对于数字故事在少儿英语教学中应用后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40份。问卷发现有绝大多数学生80%对数字故事学习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表明数字故事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数字故事叙述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将近75%的学生认为数字故事可以有助于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数字故事制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创新实践能力(82.5%)和信息搜索能力(84%);本次数字故事制作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95%的同学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们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之间和谐相处,他们提出的建议和观点能被小组采纳到数字故事制作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责任感;在数字故事的实施过程中,有83%的学生能够对遇到的许多困难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也说明数字故事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展示作品时有75%的同学会认真观看他人的故事作品,并对数字故事对儿童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同;数字故事作品的创作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90%的同学可以从中发现和发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把自己的优势应用于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

2.教师访谈分析

在数字故事叙述的作品完成之后,对黑河市第六小学的英语教师做了简要的采访,他们对于数字故事应用于少儿英语教学的心得体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教师访谈发现,数字故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本次数字故事叙述实施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遇到了许多多媒体制作技术方面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时,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心,他们通过主动寻求家长、老师以及同学的帮助,或者是上网采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本次对教师访谈发现,数字故事叙述方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发展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多元化智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力等综合能力都会得到全面提高。

(3)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此次访谈也发现,数字故事叙述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数字故事制作要求学生亲自撰写故事脚本,并选出自己喜爱的角色,设置故事情境,增添故事内容,串联故事板,绘制情节版画,演绎故事情节,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动手实践,为了创作出既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数字故事,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性思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和团结协作学习,因而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