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陶瓷 陶瓷产品 工艺设计

一、建筑陶瓷发展简史

远在商代(公元前17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用陶管作建筑物的地下排水道,西周初期已能烧制板瓦、筒瓦。战国初期,开始制作精美的铺地砖、栏杆砖和凹槽砖,还出现了陶井圈。秦代大量营造宫殿,使建筑用砖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无论是制品的品种、质量以及烧制技术都比战国时期前进了一大步。汉代的画像砖,题材广泛,装饰独特。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秦砖汉瓦”一词就是源于那个时候。用于建筑装饰的琉璃瓦始于北魏,盛于明清,到了今天,建筑琉璃仍然是一种令人喜爱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

用于墙面、地面装饰的场地砖的生产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1921年我国第一批赴美学习硅酸盐工艺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浙江嘉善地区的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在上海建立了二分厂,1926年二分厂试制成功泰山牌毛面砖(无釉外墙砖)。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是温州的西山窑业厂(即今日的西山釉面砖厂),1939年由民族资本家吴百亨创办。随着西山窑业、泰山砖瓦、德胜窑业等企业的建立,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陶瓷制品(陶瓷墙地砖)的制造,但发展速度十分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年时间里,建筑陶瓷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西山釉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纷纷成立。在20世纪50年代的10年里,建筑陶瓷砖产量迅速增加,生产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1961年到1978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边全国,建筑陶瓷工业得到迅猛发展。首先是新企业大量涌现。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浙江等省市出现了一大批中小型企业。江西景德镇、广东石湾镇、江苏丁蜀镇、湖南铜宫镇等地打破了只生产日用陶瓷的局面,转产或部分转产建筑卫生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发展,冲破了部门界限,冶金、煤炭、外贸、农业、轻工、公安、司法等部门也都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办起了建筑卫生陶瓷企业。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从此,中国建筑陶瓷业开始迈出健康发展的步伐。

二、我国建筑陶瓷生产总体情况

据统计,从1991—2003年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从2.72亿m2猛增至32.5亿m2,平均年增长率为22.9%。2001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超过21亿m2,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2003年,产量达到32.5亿m2,并且有多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

自1993年起,我国建筑陶瓷产量就位居世界第一位。原来唐山、佛山、博山所形成的建筑陶瓷业“三山鼎立”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在国内形成“三山一海夹两江”的产业布局结构。“三山”指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一海”指上海,包括江浙地区;“两江”一指四川夹江,包括川渝地区,二指福建晋江,泛整福建省。这是最重要的建筑陶瓷产区。

随着业内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建筑陶瓷产品质量和档次有了质的飞跃。各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已拥有并能够生产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功能、不同装饰效果的建筑陶瓷产品。如按材料分有:精陶釉面砖、炻质彩釉砖、瓷质砖和锦砖。按使用功能分有:内墙砖、外墙砖、地砖、广场砖、梯级砖。开发了仿花岗石砖、渗花抛光砖、大规格异型抛光砖、抗菌陶瓷砖等新品种,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向高档有釉砖或中高档抛光砖调整。

目前,市场上的建筑陶瓷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对当前产品结构作出准确的定性分析,但从总体来看,建筑陶瓷产品呈现如下特点:(1)内墙高档化。(2)外墙瓷质化。(3)地砖石材化。

三、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工艺设计和开发趋势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运用,推动了建筑陶瓷产品的开发向着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受设计、装饰理念的影响,其工艺设计和开发正出现以下“六化”趋势。

(1)时装化。受市场的影响,产品更新速度非常快,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小批量、多品种、转产快成为工业化大生产的新动向。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反应迅速,升级换代快;二是追赶潮流,追求时尚,追逐流行色彩。

(2)个性化。企业着力开发个性化产品,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产品,通过体现产品的差异化来寻找和开拓市场空间,通过产品的差异性来带动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激活市场。

(3)人性化。瓷砖不再是冷冰冰的无情之物,而是充满亲和力的有情之物,一片普通的瓷砖,却充满了人性关爱。在它里面注入了许多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人与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4)艺术化。瓷砖将越做越精美,生产水平的提高,设计观念的更新,文化内涵的注入使瓷砖已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产品,乃至可以称为凝聚了创作者心血的艺术品。

(5)自然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返璞归真、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将成为重要的消费理念。美到极致是自然,仿古、仿自然类产品受到欢迎。

(6)多功能化。瓷砖产品正在突破过去仅限于耐用和装饰的范围,朝着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是许多大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新方向。由于将多功能开发理念注入到新产品开发中,具有多功能的陶瓷产品也不断涌现,如具有吸音功能、反射音响的专用音响功能瓷砖;具有抗菌、保洁功能的抗菌瓷砖等等。

建筑陶瓷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瓷饰面砖;建筑装饰;面砖;装饰材料

当前,陶瓷饰面砖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中,但是由于在施工中过于忽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使得这类建筑装饰工程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正常使用用能的发挥。对此,在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我们有必要对陶瓷饰面砖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其有关施工新技术。

一、陶瓷饰面砖概述

陶瓷饰面砖是当前工程施工建设中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现代化工程领域研究的焦点。新世纪以来,这类工程施工技术一直深受着业内人士的重视,也是现代化工程建设领域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

1、陶瓷饰面砖分析

所谓的陶瓷饰面砖主要指的是采用陶瓷生产而成的釉面砖、外墙面砖、地面砖以及锦砖等建筑材料。由于陶瓷饰面砖在我国具备着悠久的历史,且自古以来就以其质地坚硬、不易污染、光泽好且稳定性高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伴随建筑装饰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陶瓷面砖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领域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

2、陶瓷饰面砖分类

传统意义上的陶瓷主要指的是以粘土、天然土、矿物质为原料经过粉碎提炼、成型、焙烧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制品,这种材料也被称之为普通的陶瓷,而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逐渐出现,逐渐形成了各种陶瓷生产新工艺,且在传统的陶瓷生产中添加了其他一些特殊的物质,如镁、锌等材料,由此产生的陶瓷被称之为高新陶瓷制品。时至今日,陶瓷面砖逐渐形成了尺寸小、厚度薄的轻质结构,这也使得这一装饰材料逐渐被高层建筑所使用。

3、建筑陶瓷饰面砖分析

陶瓷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新颖、个性、美观的施工新材料。截至目前,这种技术深受着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也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一项最为关注的课题。在当前的工作中,其中最为常见的陶瓷饰面砖主要包含了地板砖、釉面砖、外墙砖等。其中釉面砖是装饰性能最强,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其中在目前的应用中,逐渐形成了彩屏转、广场砖以及无釉面砖、无釉面外墙砖等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面砖生产技术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时至今日,陶瓷饰面砖在建筑装饰、环境艺术装饰材料和设计中应用广泛,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的使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刺,也为建筑室内设计、环境布置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陶瓷饰面砖被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尤其是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其应用更为广泛,作用也更为明显,这也使得目前人们对于陶瓷饰面砖的应用研究和生产技术研究逐渐加强。但是截至目前,我国陶瓷面砖生产技术仍然不佳,整体性能和装饰效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这一技术在目前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受到越来越多高档次建筑设计和装饰要求,其施工质量和效果仍然差强人意,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归纳。

二、建筑陶瓷饰面砖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陶瓷饰面砖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截至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在陶瓷饰面砖的应用中通常都是以贴挂法为主的,这极容易总称饰面在空气、风蚀、雨水冲刷的影响之下产生开裂、脱落、空鼓等问题,从而造成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陶瓷饰面砖自重比较大,这种大规格的装饰材料非常不利于施工时的贴挂。

2、由于陶瓷和钢筋混凝土、纯水泥的膨胀系数差别很大,因此,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饰面砖的粘结层会发生一定的干燥收缩情况,这样,较长时间后就会引起陶瓷饰面砖的空鼓脱落现象。

3、陶瓷饰面砖的平整度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样会造成接缝不平,进而由于应力作用引起饰面砖的起翘脱落。

4、经常性的温度变化、冻融变化非常容易造成陶瓷饰面砖的破坏,进而造成墙砖的开裂、脱落和空鼓现象。

三、建筑装饰陶瓷饰面砖施工工艺要求

1、抗裂砂浆的工艺要求

抗裂防护层是建筑保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将密度小、强度低的保温层与装饰层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不适宜粘贴的保温层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柔韧陛的防护层。实验证明,抗裂砂浆层的厚度对保温层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由于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的热膨张系数不同,由温度引起的热应力变形也存在很大差异。

2、陶瓷饰面砖的工艺要求

吸水率是陶瓷饰面砖的重要指标。吸水率越小,陶瓷饰面砖的弯曲程度、耐密性、强度、耐急热急冷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就会越好。除此之外,吸水率还对面砖粘结砂浆的粘结性能有很大影响,吸水率不同,粘结砂浆的粘结效果也不同。如果陶瓷饰面砖的吸水率较小、烧结程度好、空隙率也较低时,陶瓷饰面砖的物理机械锚固机理作用就会减弱,这样的话陶瓷饰面砖的粘结强度不高。

3、陶瓷饰面砖勾缝胶粉的工艺要求

为有效处理陶瓷饰面砖和粘结材料的热应力变形问题,尽量减少饰面层面砖的脱落,这就需要充分考虑面砖勾缝胶粉的柔韧性性能,另外还要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护性能。例如,使用干拌砂浆形式,并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时,可以通过掺加可再分散乳液粉末和其它助剂混合配制而成,这样的勾缝胶粉具有较好的施工性和防水性,施工效果良好。

四、结论

中国不仅是建筑陶瓷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在现代社会大环境下,我国的建筑装饰陶瓷产业虽然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但是也遇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的建筑产业仍然处于兴旺时期,建筑装饰的装修已经成为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建筑装饰业的兴旺繁荣为建筑装饰陶瓷饰面砖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陶瓷饰面砖技术的发展创新,不仅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扩大了我国建筑装饰陶瓷饰面砖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建筑产业科技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关芹.对陶瓷砖检测的一点见解和建议[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10).

建筑陶瓷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陶瓷废料;生产工艺;节能环保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扩大,建筑废料的总量也在不断地增长。根据相关的统计,我国每年开发建设至少拆除3000~4000万m2的旧建筑,产生数亿吨的建筑垃圾。在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遗弃建筑废料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陶瓷厂生产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其产生的多余釉料、废釉坯、循环水沉淀泥,以及不合格的废瓷等都将成为高污染的代名词。因此,合理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及陶瓷厂废料,加强环境保护,将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国内建筑垃圾及陶瓷厂废料的利用现状

现国内的建筑垃圾利用率只有5%左右,其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是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实有大量的建筑废料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而目前国内的陶瓷厂废料利用率更低,在 3%以下。传统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其中有色物料中的重金属通过水层沉淀,不仅造成了填埋地的污染,更是对当地水环境的整体破坏。因此,建筑垃圾及陶瓷厂废料的回收利用已经刻不容缓。

3 实验内容

3.1 实验原料

本实验所采用的建筑垃圾及陶瓷厂废料均选自醴陵地区,其原料组成及化学成份如表1所示。

3.2 制陶的工艺流程

3.2.1 制陶的工艺流程

利用建筑垃圾及陶瓷厂废料制备陶制品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2.2制陶的工艺参数

因使用小型快磨机进行球磨,受各材料球磨难度的影响,需要将建筑废料、报废成瓷及报废窑具破碎至Φ3 mm以下的碎块。球磨时,料s球s水=1s2.2s0.5,并加入5‰球磨助剂,球磨后过250目筛,筛余控制在0.05%~0.25%,泥浆比重为1.68~1.72;使用注浆成型方法成型,坯体厚度控制在4~5 mm;氧化焰下进行一次烧成,2.5 h升温至1180 ℃,保温10 min,然后进行急冷后缓冷降温。总烧成时间控制在4.5~5.0 h。

3.3 实验配方要求

配方要求:检测样品化学成份,按照既定烧成制度烧成后,吸水率为5.0%~8.0%;热荷重在9 mm以下;膨胀系数为6.8~7.3×10-6/℃;裸瓷热稳定及热冲击合格等。

3.4 样品性能测试

对样品进行化学测试,并进行计算。采用PCY-2型卧式热膨胀仪测试膨胀系数;采用SQ06型日用陶瓷热振仪测试热稳定性,按照国家标准对吸水率及热荷重进行测试。

4 实验方案及分析

4.1 实验方案

本实验共做了9组对比实验,具体的配方详情如表2所示。

4.2 实验结果

4.2.1配方组成的化学计算结果

配方组成的化学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4.2.2 样品性能的检测

样品性能的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热稳定性不合格

2#与6#热稳定性不合格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中的砂石混料中含有大量的游离状石英,游离石英在快烧过程中未完全转化,导致陶体中间产生内应力,热稳定性不合格。

4.3.2吸水率不合格

3#、5#与9#的吸水率不合格主要是由于CaO及Fe2O3两者为强熔剂类物质,配方中此两项含量较高,导致吸水率下降。

4.3.3热荷重不合格

5#热荷重不合格主要是由于此配方中铝含量过低无法形成正常的支撑骨架,导致陶体在高温段时出现软化。

使用上述方法制备陶制品的化学组成及含量如表5所示。

5 结论

(1) 通过不同的配方组合,可以利用建筑废料及陶瓷厂废料获得稳定实用的土红色陶制品。

(2) 综合成本考虑,可以使用1#配方进行投产。但如果有其他废料较多时,也可在1#、4#、7#、8#内选择配方进行投产。

参考文献

[1] 李家驹.陶瓷工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 吴贤国,郭劲松,李惠强,杜婷.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研究[J]. 建材工业信息,2004,3.

建筑陶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陶瓷 检验

目前建陶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是采用2006年9月1日实施的 GB/T4100-2006。性能质量指标包括: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吸水率、强度、抗热震性、抗冻性、抗釉裂性、色差、耐酸碱性、耐磨性等。可按生产分批和出厂产品分批测定。在检测中,如果发现建筑陶瓷的放射性超标时,要追踪检测分析建筑陶瓷的坯料、釉料、色料的放射性,摒弃铅、镉溶出量和放射性超标的原料、材料;选用无铅、无镉、无放射性的原料、材料,调整配方和工艺参数,即可解决。常用的陶瓷检验方法有:感官检验(触觉检验、视觉检验);理化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度量衡检验)和试验性使用检验。常用的陶瓷检验手段有:量具、仪表、人的感官。

1、陶瓷产品检验项目及性能要求

1.1 建筑陶瓷质量检验的标准

弯曲强度,平均值不低于24.5MPa

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1.2.3 地砖:

吸水率 不大于10%;

要求砖面平整、色调均匀、并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1.2.4 马赛克:又名锦砖

吸水率

耐酸度 >95%;耐碱度>84%;

-20~100℃下无开裂现象

1.2.5 陶管:

吸水率 ,< 11%;内外表面施以土釉或盐釉

具有承受一定水压而无渗漏、耐酸碱腐蚀等良好性能

1.2.6 琉璃瓦:

吸水率

弯曲破坏荷重 ≥ 1177N;

具有良好的抗冻性、热稳定性和一定的表面光泽度

1.3 建筑陶瓷产品的外观检验项目

外观检验由以下几个检验项目:白度、光泽度、透明度、颜色、外观尺寸等。

1.4 建筑陶瓷的内在检验项目

内在检验由以下几个检验项目: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吸湿膨胀性、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辐射性等。

陶瓷砖机械强度检测指标

1.5 建筑陶瓷的其他检验项目

其他检验由以下几个检验项目:化学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抗冻性、釉面抗龟裂性、耐磨性、耐污染性、铅(镉)溶出量等。

2、提升陶瓷检验水平,把好产品质量关

2.1 制度管理

重视陶瓷检验工作,推行质量管理模式。从产品质量由检验到预防,由堵到疏,再到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我们不难看出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细化要求与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把好产品质量关,建陶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应站在更高的起点,全面导入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独立于生产管理的实验室体系,加强产品实现过程的检验工作和质量监督。只有在质量管理中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人人负责,才能使质量控制在每一个产生的源头。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完善的小型的建陶企业可以委托中介陶瓷检测机构检验。

2.2 人的管理

在质量检验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质量检验人员。因此,要加强领导与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管理职能,确保科学、公正、准确地判断产品质量。如何选拔优秀的质量检验人员,组成一支素质好的质量检验队伍至关重要。检验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理解力强,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记忆力好、熟知产品质量特性,掌握产品缺陷与原材料和生产工序的关系;对质量特性有分析能力,能将产品质量分解为各个质量特性的质量;熟悉各项检验作业标准。

2.3 仪器、仪表的管理

陶瓷检验手段大都是由各种性能的仪器仪表设备所组成,它们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检验结果。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但取决于生产工人的操作技术,而且取决于生产过程的检测工作和检测设备的完好状况。检验产品质量实际上是先定量分析,后质量判断,让数据来说明产品的质量情况。所以,要想得到正确的测试数据,必须依靠计量技术来保证,依靠精确的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来保证。

建筑陶瓷范文第5篇

灰陶迦陵频伽(图1) 通高43.5厘米、翼展40.5厘米,2000年西夏陵区3号陵东门遗址出土。为人首鸟身状,身躯前倾,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头戴四角叶纹花冠。面部浑圆,神态祥和,无“白毫”。器座呈抹角方形,仅底开口,两侧贴塑鸟腿,正面饰对称卷云纹。尾、翅呈片状,为单独制造。整体造型呈展翅欲飞状。

西夏3号陵园的各种建筑装饰构件出土于陵园内的各单体遗址中,其中最富地域民族特色的当属迦陵频伽,其为西夏陵考古史中首次发现。出土的迦陵频伽为多模合制烧造而成,有灰陶,也有琉璃质地的,在振翅欲飞的造型中,透露出西夏匠师朴素的审美情趣,这些装饰的某些特点承袭了唐代传统的装饰风格。迦陵频伽大量被运用于3号陵园建筑中,是西夏统治者崇佛政策与西夏社会虔诚的佛教偶像崇拜的反映,因而使它成为富有人性化的宗教鸣禽形象。

琉璃套兽(图2) 通长37厘米、平置高度30厘米,2001年西夏陵区3号陵南门遗址出土。橙红色胎质,外施墨绿色釉。狮鼻,眉宇呈蚕状鼓凸,眼睛突出,眼睑呈椭圆形,小耳,额顶面眉内侧预留两个插装犄角的卯孔,颈部两侧鬃毛向上翘出。

套兽即套在屋檐角梁木榫上的雕饰件,为模制,其他附件如眼、耳、牙、兽角等单模制成后黏塑、套插于兽头之上,器内壁有手指压印痕迹。兽口大张,獠牙外露,造型凶悍、奔放,与6号陵出土套兽的含蓄形态形成鲜明对比。

灰陶鸱吻(图3) 通高150厘米、宽95厘米,2001年西夏陵区3号陵西门遗址出土。暗灰色陶胎,质地细腻。整体器形呈龙首鱼身形。龙首张口吞脊,上、下颌獠牙外露,腮、腹部刻鳞片纹。鸱身上部两侧边缘预留有一对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卯孔,位置相对;其中部有直径6.5厘米的圆孔,圆孔稍上部刻划汉文“也花江”三字。

鸱吻又称鸱尾,1972~1975年发掘西夏陵区6号陵时出土一件琉璃鸱吻。与唐、辽、金各代鸱吻相比,西夏鸱吻独树一帜,器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头部几占整体的一半,口、眼、鼻、角雕刻生动,凶猛之相显露无遗,上面尾部分出鳍向外翻卷,形象十分夸张。

绿釉宝瓶(图4) 通高67.5厘米、腹径12.5厘米,2001年西夏陵区3号陵陵塔遗址出土。复原完整,颈有相轮,直径1.7厘米,上连塔刹,下接宝瓶鼓腹,底部与腹部收缩较大。遍施绿釉,色泽光润。3号陵出土宝瓶器形高大,与西夏陵北端建筑遗址出土修长者的形态迥然不同。

彩绘板瓦(图5)残长13~10厘米、宽5.5~7.5厘米,1997年9月西夏陵区3号陵陵城西墙外侧附近采集。红陶胎质,瓦内施布纹,瓦外留有用朱红色颜料和墨线绘制的花卉纹饰。彩绘板瓦在西夏陵考古中属首次发现,其纹饰简洁,线条流畅,画工熟练。

灰陶花卉纹瓦当(图6) 直径12.6厘米,厚1.7厘米,2001年西夏陵区3号陵东北角阙遗址出土。当面模印花卉纹饰,背面有用工具在黏合区拉毛的刻划痕迹,以加大瓦当与筒瓦的黏合度,其外饰一周25枚联珠纹。造型简洁、生动。

花卉纹瓦当,纹饰有别于西夏陵4号陵瓦当,出土数量极少,属于特别一例,弥足珍贵。推测为3号陵园建成后,后世西夏君主修缮前朝陵园建筑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