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

陶瓷工艺

陶瓷工艺

陶瓷工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卫生陶瓷,球磨,泥浆,成型,施釉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156-01

陶瓷成型车间大多高温高湿,陶瓷生产厂房不宜采用钢结构,多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层结构,按照工艺流程分层布置,多数卫陶企业主厂房均采用此种结构。

一、卫生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卫生陶瓷的生产包括配料、制浆、成型、干燥、施釉和烧成等阶段。

(一)原料工艺

卫生陶瓷的原料包括坯体原料和釉料。陶瓷坯体及表面釉料均是由多种原料配比后,经粉碎、成型、烧制而成,原料工艺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是卫生陶瓷生产环节的重要部分。

(1)原料存放

原料存放场地有料仓、破碎场地,其中料仓又分为硬质料仓和软质料仓。硬质料仓存放石质硬料,软质料仓存放粘土等软质原料。硬质料仓为露天料场,以满足硬质料进一步风化需要;软质料仓应设置料栅,防止雨雪对原料成分的影响。

(2)配料、磨粉

原料主要采用铲车将原料送至厂房,按照配方进行称量、配比,由斗提机提升至二层,通过输送线给各球磨机送料。该法配料准确、可控程度高,应用较为成熟。

陶瓷工业生产中磨粉工艺普遍采用的是间歇式球磨机。球磨机粉碎物料的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依靠研磨作用来粉碎物料,颗粒较细,单位容积产量大、粉尘小,出磨时可用泵和管道输送;干法球磨依靠研磨体的冲击与磨削来粉碎物料,干法球磨得到的颗粒较粗,目前卫陶企业磨粉工艺主要采用的是湿法球磨工艺。

球磨机数量应根据设计产量及运转率进行综合计算。传统卫陶生产中多采用3t~8t的球磨机,目前卫陶行业使用的球磨机己向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lOt、15t球磨机已在卫陶企业中广泛应用且工艺成熟,较大卫陶生产企业的研磨设备均以lOt球磨机为主力配置。

(3)泥浆的贮存、陈腐、输送

坯料泥浆出磨后,经气动隔膜泵送至放浆池贮存和陈腐。泥料在一定温度和潮湿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为陈腐。通过泥料的陈腐,可以使坯料中的水分分布更加均匀、泥料松散均匀、提高坯料的可塑性,提高坯体成型合格率及坯体强度,减少烧成时的变形。

泥料陈腐在泥浆池中进行,泥浆池分为三组:粗制池、精制池、送浆池。粗制池的数量满足当日生产需要泥浆量即可,陈腐期1天;精制池和送浆池应按陈腐期存量要求考虑数量,精制池还应设置部分回浆池,以满足成型工段报废坯料的返回。精制池陈腐期为 5一6天,送浆池陈腐期为2~3天。泥浆在贮存过程需要对浆池内的泥浆进行搅拌。泥浆池外形设计为正八边形,池底设计为倒截棱锥面,半锥角为45。。目前卫陶企业多采用平浆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次数为10~15转/分钟,24小时运行,可保证泥料的混合均匀与性能稳定。

泥浆的出磨、陈腐、送浆、回浆等各工序部要进行泥浆的输送。泥浆输送系统由输送管路和泥浆泵组成。泥浆输送管路属压力管路,根据压力多选用无缝钢管或耐压PVC管材。泥浆泵多采用气动隔膜泵和柱塞泵,其中柱塞泵主要应用于送浆池+泥浆罐工序。

卫陶坯料制备通常采用两次过筛、一次除铁工艺,泥浆由粗制池进入精制池采用一次过筛,由精制池进入送浆池再次过筛、并进行除铁。过筛通常采用振动筛、除铁通常采用过滤式湿法磁选机。

(二)成型工艺

成型是将坯料用各种不同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体,是陶瓷生产中的重要工序。陶瓷制品的成型方法分为三类: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压制成型,卫生陶瓷制品因其体积大、形状多,目前仍以注浆成型为主。

注浆成型是利用多孔模型能迅速地吸收水分这一特性,将制备好的泥浆注入多孔模型内,贴近模壁一层泥浆中的水分被模具吸收后,便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均匀泥层,将余浆倒出后,泥坯因脱水收缩而与模型脱离开来形成毛坯。下面介绍在卫陶生产中先后采用过的注浆成型工艺。

(三)修坯

卫生陶瓷产品在脱模后需进行修坯,包括脱模修坯、坯体具备一定强度后的修坯擦水。坯体脱模修坯包括坯体粗糙表面的修割和打眼等,坯体含水率较高,不会有大量粉尘出现。修坯擦水是注浆成型的最后工序,在坯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即进行坯体切削或补平,后用海绵沾清洁的水,将整个坯体擦一遍,使坯体表面光滑,此工序产生大量粉尘,宜采用集中湿修,做好除尘措施。

(四)干燥工艺

成型后的各种坯体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注浆成型在刚脱模时含水率在 19-23%。必须降低坯体含水率,提高坯体强度,便于后续坯体检查、修坯、搬运、施釉和烧成,减少烧成开裂,为保证施釉的釉面质量,坯体必须进行干燥。卫生陶瓷生产企业目前主要采用热空气干燥法进行坯体干燥,有两种工艺模式:成型车间干燥、干燥室集中干燥。

(五)施釉工艺

釉是施于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玻璃体。施釉改善了坯体表面性能,发挥了装饰美化的作用。釉料与施釉工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卫生陶瓷产品的质量与档次。釉浆的制备与坯料泥浆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但釉料的纯度要求更高,要注意防止原料污染。保证坯体表面釉层厚薄均匀。喷釉法应用为人工喷釉与机械手喷釉。

(1) 人工喷釉

它有静压喷釉和压力喷釉两种方式。静压喷釉釉浆靠高位静压流向喷枪,压力喷釉采用压力罐施压釉浆,加大了釉浆出枪量和速度,提高了喷釉效率和釉层厚度,为多数卫陶企业采用。目前被广泛使用,施釉现场由于有釉浆的喷出环境较差,施釉现场的通风除尘设计非常重要。

(2)机械手喷釉

它是用电脑控制的机械手完成喷釉的施釉技术,属于自动喷釉。其设备包括坯体传输联动线、可控制转动角度承坯台、喷枪和控制系统等。采用机械手施釉,操作人员可远离喷釉柜,劳动量减轻,生产效率提高。人工施釉效率为 100~120件/人?班,机械手施釉每个工位为400~7000件/班。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对程序依赖大,不易变换品种。仅在大型卫陶企业中部分使用。

(六) 烧成工艺

施釉后的陶瓷白坯必须经过烧成,烧成是陶瓷生产最重要工序之一。卫生陶瓷的烧成为一次烧成,使用的窑炉是隧道窑和梭式窑。

(1)隧道窑

它是现代化的连续烧成设备,窑内分预热、烧成和冷却三带。烧成时依靠推车机的顶推作用,将装载生坯的窑车延窑长方向由窑头推入,依次进入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后由窑尾出窑。高温烟气在隧道前段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逐步预热进窑的坯体。在窑出口端鼓入冷风,冷风被制品加热后抽出,作为干燥器的热源。隧道窑是按逆流换热原理工作,其优点是传热快速,烧成周期短,单位容积产量大,单窑产量高,窑内温差小,连续性强,易于自动化。

(2)梭式窑

梭式窑生产过程是间歇、分批进行,灵活性大,适应搭建和小批量、试验产品的烧成,可用于重烧和一次烧成。可灵活改变烧成制度。梭式窑烧成周期短,窑内温度分布均匀,产品质量高。窑炉造价低、占地少、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缺点是排烟温度高,增加了燃料消耗量。

陶瓷工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

可加工陶瓷是常温下使用普通金属切削刀具就能够加工出一定形状精度表面质量的陶瓷材料,按照材料成分划分主要有云母玻璃陶瓷、非氧化物陶瓷以及氧化物可加工陶瓷等,关于可加工陶瓷材料去除机理以及弱界面和材料缺陷作用形式、制备工艺等问题是当前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工艺的重点内容,对可加工陶瓷在航空航天以及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1.可加工陶瓷

1.1可加工玻璃陶瓷

云母玻璃陶瓷材料有着特殊的电性能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在航空航天、电子以及生物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最常见的是氟金云母相结构,通过生产工艺和组分控制,能够在玻璃基体中随机析出大长径比针状或者层云母晶体结构,外载荷作用下,裂缝沿着云母晶体薄弱面传播,耗散裂纹扩展能量,材料有可加工性。

1.2可加工氧化物陶瓷

可加工稀土磷酸盐和氧化物陶瓷化学相容性十分理想,其氧化物和磷酸盐晶粒之间弱界面之间形成并连接的微裂纹是其可加工性的主要来源。比较常见的稀土氧化物陶瓷材料使用普通金属刀具就能够实现加工。

1.3可加工非氧化物陶瓷

先进已经研制开发的非氧化物陶瓷已经比较丰富,包括复相陶瓷、多孔陶瓷等。其中使用原位制备方法制备的含钇铝石榴石复相陶瓷剪裁纤维结构包含长晶粒、弱界面和热膨胀失配高内应力,形成了松散连接层片状结构,若见面容易产生主应力迹线偏转,能够避免产生宏观裂缝,断裂模式以沿晶断裂为主。

2.加工工艺

刀尖轨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可加工陶瓷加工方法:

2.1刀具材料、切削角度

可加工陶瓷材料都有着很大硬度,使用普通刀具加工会造成刀具的过快磨损,机械加工性能很差,零件尺寸一致性很差,加工表面有很大锥度,零件容易崩裂。为了避免加工破坏,提高加工精度,有必要研究陶瓷切削刀具材料与切削工艺。通过长期试验,发现硬质合金刀允许切削最大速度是高速钢刀具的3倍,因此在相同加工条件下,钻削可加工陶瓷,硬质合金钢刀具的磨损要比高速钢刀具小很多,所以硬质合金钢刀具加工可加工陶瓷是比较理想的。

2.2切削参数

2.2.1切削速度

切削可加工玻璃陶瓷应该尽量降低切削速度,控制在铸铁切削速度的一半即可,通过降低切削速度来减缓刀具和零件发热,减少加工避免出现明显的裂纹,允许的最大切削速度通常都调整在45.72m/min,可加工陶瓷材料正交试验中,可优选参数主要有:粗车外圆切削速度15m/min,精车外圆需要进一步调低速度,取10m/min,采用这套加工参数能够保证相当的加工效率,同时减少零件报废率和刀具的磨损。

2.2.2进给量

进给量是影响零件表面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进给量需要选择一个较小的取值,保证表面加工质量。切削可加工陶瓷材料,进给量超过0.228mm/r就会造成陶瓷表面严重的破裂。通过正交试验,有优选参数如下:

粗车外圈,进给量控制在0.15m/r左右,精车外圆时加工精度很高,进给量进一步取小,调整到0.06mm/r。

2.2.3切割深度

切割深度不会明显影响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切削加工玻璃陶瓷切削深度最大可达6.35mm,正交试验获得的优选参数如下:

粗车外圆切削深度控制在1.5-4mm;精车外圆,切削深度取值需要适当降低,调整在0.02-0.1mm范围内比较合理。

2.3表面粗糙度控制

根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可加工陶瓷材料的试验,建立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

根据该模型,表明进给量f对加工表面粗糙度起到主要影响,切削深度、切削速度也会对加工表面粗糙度产生一定影响。使用表面粗糙度评价可加工陶瓷材料的可加工性时,上式则表明进给量f是影响可加工陶瓷材料可加工性能最关键的因素,其次分别为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

2.4冷却

可加工陶瓷的热导率不高,而切削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切削热,散发相对困难,容易造成零件的崩裂破碎,同时也会导致刀具在短时间内温度上升,降低了刀具的切削能力,所以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3.结束语

可加工陶瓷是一种新型的高强度材料,采用传统的金属切削刀具、参数会加剧刀具的磨损,加工精度和成材率也难以保障。确定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工艺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多方最优解,才能全面提高可加工陶瓷机械加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宏,田丁,王修慧等.51-Al-F系可加工陶瓷制备工艺的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11,18(4):74-77.

陶瓷工艺范文第3篇

1.生产工艺的节约化、节能化发展趋势

“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是现在我国众多领域发展的大趋势,建筑陶瓷业也不例外,陶瓷工艺目前的发展趋势也正朝着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的方向发展,在保证艺术性、抗压力性的同时,将产品朝着“轻、薄”的发展方向发展,可以无形中降低工艺废弃物的排放。此外,将建筑陶瓷的一些传统生产流程进行改良,比如着色就由传统湿法工艺为主的化学原料着色,过渡到干法着色,投资少,设备体积小,又不产生污染排泄物,像重金属、放射物等;固定色彩工艺也避开传统的化学助剂,使用激光施釉技术,降低了化工原料对大气的污染,节能、省地,还使建筑陶瓷的个性和艺术性提高。[1]未来,整个建筑陶瓷生产工艺的发展趋势都是环保型,走无公害路线发展。

2. 设计工艺的个性化、立体化和自然化

随着人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建筑陶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人们眼里陶瓷不再是一个冰冷的修饰品而是一件体现主人品位、整体风格的艺术品,这主要由产品的设计理念决定的。设计工艺主要体现在图案设计、造型色彩上,在图案设计方面目前还是停留于平面化图案的加工,未来也将逐步朝着立体化的发展,而塑造凹凸面、雕刻感提出了立体化。在立体化的道路上,金属釉的前景广阔,突出了建筑陶瓷的奢华感。[2]

消费者都希望应用个性化的工艺来提高档次,个性化主要通过在造型、色彩上的提升,而个性化工艺体现设计跟上时尚的潮流,经常引入一些流行元素,未来发展可能按照不同消费者的品位量身定做设计,而闪光、镂空、印花等独特的设计手法将在未来被广泛应用。

建筑陶瓷的美感越来越强,消费者对建筑陶瓷要求,其本质上市精神和文化的要求,所以文化内涵的融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就像艺术的灵魂一样,赋予建筑陶瓷人性的亲和力,是艺术灵魂与陶瓷的结合,使之上升为个性空间,带给消费者一种个性的释放,一种快乐的享受,而这就形成了消费者与建筑陶瓷之间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恰恰是建筑陶瓷发展的另一个取向――自然化取向,返璞归真的风格,仿古、仿自然类的设计更能体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亲切,是人审美情趣提高的必然要求。

3.装饰工艺上应用抛光和釉料技术,实现复合化发展

有了好的设计,建筑陶瓷必须有相应的装饰工艺和手法将其付诸于试试,而现代意义上的装饰工艺并不是单纯的美化,而是通过修饰提高其附加功能,使其具备防滑、耐磨、防水、环保、静电等功效,而这些效果的达到必须依靠修饰工艺对其表面的处理和改性。[3]未来发展中修饰工艺中的抛光技术和釉料技术前景广阔。

抛光技术可以在线石材的天然纹理,是建筑陶瓷自然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它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被应用。而建筑陶瓷的复合化发展,有给我们指出一个新方向,可以在抛光面通过高分子、离子等处理使它具备隔离效果,有效地防污、防水、防菌,前景巨大。[4]

釉料是一种传统技术,它是建筑陶瓷表面一种常用的修饰,它的复合化发展则是未来的大趋势,激光施釉、瓷与釉结合、高分子元素的应用,使它具有美观的同时,有特殊功能,尤其是自洁净技术和蓄光发光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拓展建筑陶瓷的功能和使用范围,能自洁净的陶瓷可以应用于宾馆酒店的高空,使其不容易挂脏。而蓄光发光技术的应用,又给我们提出新的创新方向,其他能量是不是也能通过釉和高科技物质的契合储存在陶瓷中。建筑陶瓷复合功能的增加,将是今后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

4. 创造不断增加,建筑陶瓷功能性发展

各种材料、工艺的发展,使建筑陶瓷的工艺逐渐纯熟,并朝着自主创造的方向发展,材料的更新和装饰改革,使很多外加剂、防水、防火、模具、镀、离子、晶体、高分子应用于陶瓷的表面,时陶瓷朝着功能化发展路线行进,这也是建筑陶瓷新产品研发的主要趋势。不断有新的创意、新的开发理念,更多功能陶瓷也会不断出现,透水性、吸音功能、回音功能,耐高温、抗菌等新型建筑陶瓷将不断推动建筑陶瓷业朝着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

小结

环保意识提高的大背景下,实现建筑陶瓷业节约、节能化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是建筑陶瓷未来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人们品位提升要求产品朝着个性化、立体化和自然化发展,还要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被人们欣赏的艺术价值。[5]此外,陶瓷外表修饰技术工艺不断先进,使建筑陶瓷的功能多样化。总结一下:建筑陶瓷工艺发展将朝着生态化、节约化、内涵化、配套化和功能化发展,使之成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俞康泰.建筑陶瓷装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陶瓷学报,2006(9)

[2]朱锦辉.张晓英建筑陶瓷的发展趋势.佛山陶瓷,2007(11)

[3]Soc ceramica Italina-Assiceram:"Reologia Ceramica applicata" 1990

陶瓷工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陶瓷,陶瓷史,工艺美术

 

中国最早的陶瓷是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随着中国原始艺术的第一繁荣时期的结束,迎来了新石器时代工艺彩陶的第二繁荣期的来临。

仰韶文化彩陶最早出现在河南省淹仰韶村发现。其中有半坡型彩陶,首先发现西安东郊半坡村,分布地区集中在关中平原。彩陶以黑色与红色为主。装饰图案有人面纹、鱼纹、鹿纹、蛙纹等。而中晚期的鱼纹从静态转为动态,不在注重形态,通过对口,眼腮尾鳍的描绘来表现鱼的动态。半坡型彩陶钟情于几何纹样的造型。说明了我们祖先的抽象造型能力。庙底沟型彩陶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主要分布在陕西中地区。庙底沟型彩陶整体造型的线条极为流畅。装饰图案多采用圆弧线,直线和点。构成雅致流美的神韵。马家窑型彩陶是庙底沟的延续和发展。首次发现于甘薯马家窑。硕士论文,陶瓷史。。马家窑型彩陶整体风格是豪迈、大气,有着极强的动势。图案中,大量出现平行线,平等圆弧线,同心圆,在漩涡式的滚动中所有出现在圆点,恰恰又产生出静态美。

到了夏、商、西周时期,陶瓷制作工艺大大提高,而且窖场规模也不断扩大。由于商饮酒之风盛行,所以陶质酒器很多如:觚( gu )、尊、壶、爵( jue)等。到了西周,陶质的酒器明显减少。装饰手法上更注重部位的选择比例的权衡虚实,繁简的搭配在这个时期已经体现出来。这个时期随着三层花,理性色彩的增强以及窃曲纹,波纹,重环纹,瓦纹等的出现更好的体现了夏商西周时期工艺的提高。

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秦汉工艺美术是以强盛的打帝国为背景的大一统美术。以儒教思想为背景的礼教美术和以人生享乐为背景的神仙美术。其中,汉朝的陶瓷工艺有较高成就的有:釉陶,青瓷,彩绘陶,陶塑等。汉末晋初最好的青瓷窑是越窑。胎质坚硬,胎色灰白。这个时期的主要瓷器是青瓷。基本风格是清雅,装饰纹样的舒缓,釉色清新可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则以佛教美术的兴起哲学思想进入艺术领域,本时期主要以清淡,玄学,竹林七贤为主要的风格。大量的出现白瓷、青瓷。瓷是由陶演变发展而来的。与前面提到的陶有着本资的区别: 1.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瓷用瓷土。2.烧制温度不同。陶器低,在800℃左右。3.质地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细密,敲击声脆如金属声。硕士论文,陶瓷史。。

隋唐时期是中国工艺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时期。无论是陶瓷上的南北交流清白并重,还是金属器皿上的中外合璧,都表现出匠师那种“不薄技术,爱艺术,不薄今人爱古人”的内在追求与气质。创造了开放的华美时代。

隋朝的白瓷,釉色光润。以青瓷为主流产品。唐三彩女佣的出现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唐三彩女佣那雍容华贵的大家风范,实在是大唐包容一切外文化的象征。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多用白色粘土做胎;以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配制低温釉,施于胚体表面在800—1000℃左右低温中烧成。其彩色并不仅限于三种颜色,一般有绿、黄、蓝、白、紫等多种色彩,但以黄、白、绿为主。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常见的有瓶、钵、罐、盘、杯、碗、枕等普通生活器皿,此外还有各种动物和人佣及建筑家具等。

随着市民生活的需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宋的工艺美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气象。这时期出现了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均、定。

1.汝窑(以烧造青瓷为主),天青色,天青色在色彩上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既有蓝色之冷又有绿色之温。汝窑瓷器朴素、高雅是统治者沉淀于安逸享受的现实反应。体现了平淡、蕰籍之美。

2.官窑,胎有灰、黑和米黄数种,纹片大、小均有,釉色有粉青、米黄、深米黄等。北宋官窑窑址未明,南宋修内司官窑及郊坛下官窑窑址在杭州凤凰和乌龟山。硕士论文,陶瓷史。。

3.哥窑(龙泉窑),釉色有粉青,灰青,米黄之分,以灰青为主,釉面布满龟裂的裂片,有开片。弊病称为了一种纹理,好像冰裂变化万千形成自然雅致的天趣。

4.钧窑,在河南禹县,有天青、月白、灰蓝、海棠红、玫瑰紫等色。艺术特点为:“夕阳紫翠忽成岚”天青色于玫瑰紫色交织,釉色美如朝晖。铜的运用高温形成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5.定窑,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烧的白瓷,兼烧黑釉,绿釉酱釉。地址在河北曲阳。釉层薄而滑腻滋润。釉色白中微微闪黄,好似古代妇女薄施粉黛。给人以柔润,恬美的美感。硕士论文,陶瓷史。。

南宋 足洗和明永乐、窖青花缠枝山茶纹扁壶都为上海博物馆的珍藏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硕士论文,陶瓷史。。

两宋时期瓷的发展有两大特征,一是南北瓷都在发展;二是官窑,民窑都在发展而元瓷的发展则集中在江西景德镇的发展上。其主要工艺是青花,釉里红,中国书画艺术与中国陶瓷工艺得以充分完美的结合。这是景德镇瓷工艺的重大贡献。而且元代还烧制高温卵白釉、红釉、蓝釉。硕士论文,陶瓷史。。

到了明朝,景德镇瓷器独领风骚。主要瓷器品种为:青花、釉里红、五彩、珐琅彩、粉彩。极具宫廷贵族气象的典雅,其突出代表要数五彩冰梅蝶纹瓷瓶了。圈足与瓶颈装饰带采用红绿相间的民间抽象、写意的表现手法,与肩、腹、腰部的冰梅蝶的主体纹饰形成强烈的对比,色调雅致而明洁。清朝的宜兴紫砂壶制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其中。书画与紫砂壶的关系更加的密切,同时也反应了紫砂壶制作更加文人化了。

一部陶瓷史,就是一部中国古文明史和审美史的缩影。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制作工艺和审美感受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陶瓷装饰形式。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闪现时代光辉的精美之作,体现了各个时期的陶瓷发展特点。陶瓷烧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陶瓷工艺也将展开新的一页。技术与时代完美结合,相信陶瓷事业将会变得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海天.中国工艺美术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陶瓷工艺范文第5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陶瓷刹车片及其制造工艺。陶瓷刹车片的摩擦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酚醛树脂7~9份、丁腈胶粉5份、陶瓷纤维10~15份、矿物纤维10~12份、凯芙拉纤维4~6份、六钛酸钾晶须12~20份、人造石墨7~10份、硫化锌6~8份、紫铜粉7~9份、白蛭石8~10份、复合硅酸盐晶须6~10份。陶瓷刹车片的制造工艺步骤依次为:配料、混料、热压成形、热处理、磨削、喷涂。陶瓷刹车片的优点是安全环保、制动舒适柔和、无噪音、环境污染小、落尘少、不伤对偶材料、使用寿命长、应答性好、比重低、摩擦系数稳定等;其制造工艺的优点是成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小。

专利号:200910015628.8

密封的陶瓷内衬复合油管及其制造方法

一种密封的陶瓷内衬复合油管,包括陶瓷内衬复合油管、接箍,其特征在于:接箍内外表面设有耐腐蚀的渗硼层,接箍内壁中间开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丁腈橡胶密封环,丁腈橡胶密封环与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端面紧配合密封连接,其制造方法包括接箍内部抠槽、接箍的表面清理、清洗后的抠槽接箍渗硼、渗硼后接箍的清理、清理后的渗硼接箍与丁腈橡胶密封环装配、陶瓷内衬复合油管螺纹端头螺纹镀铜、渗硼接箍与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的装配。本发明使其接箍处的气密性和耐蚀性达到现有气井普遍应用的13Cr不锈钢接箍的水平,取代13Cr不锈钢接箍,可降低气井油管的投资。

专利号:200910066973.4

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其方法步骤为:将牛胶、明胶、骨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搅拌混合并加水升温溶解熬熟,制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用80目筛过滤,滤液成为临时粘结剂,在蜂窝陶瓷粉料中分别加入蜂窝陶瓷粉料重量5~10%的临时粘结剂、0.5~2%的纤维素醚和5~10%的剂,进行捏合和真空练泥,形成具有良好可塑性的蜂窝陶瓷泥坯,将泥坯制成坯体,再定型干燥,将坯体置入窑炉中烧制而成。该工艺可降低挤压成形生产蜂窝陶瓷的生产成本,每立方米蜂窝陶瓷成本可降低成本600元以上,提高了产品烧成合格率,可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健康水平,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并可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专利号:200910043017.4

SiOCN陶瓷的制备方法

SiOCN陶瓷的制备方法,它属于陶瓷制备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SiOCN 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存在的成分不易控、制备工艺复杂及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方法为:一、含硅氢键的化合物与烯丙胺混合,再加入铂催化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二、制备SiOCN先驱体;三、经过裂解即可制备得到SiOCN陶瓷。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制备得到的SiOCN陶瓷高温性能好,可在1400℃以上的条件下使用,应用范围广。

专利号:200910072021.3

陶瓷泥浆注浆成形复合陶瓷太阳板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以陶瓷泥浆注浆成形方法制造的陶瓷太阳板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充分利用我国规模很大的陶瓷卫生洁具产业的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能力,一次成形制造带有管接口的完整的薄壁陶瓷太阳板,基体是由陶瓷泥浆注浆成形工艺制造的中空陶瓷板,阳光吸收面是钒钛黑瓷、传统黑瓷或太阳能吸收涂料,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具有通孔扁盒式结构,可以实现较高的集热效率,适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房顶、太阳能南墙面和大规模的太阳能集热场,提供热水、热风,可用于洗涤、冬季取暖、夏季空调,大量廉价的高温热水还可以进行低成本发电,可取代常规能源、保护资源和环境。

专利号:200910014222.8

感应加热法烧结透明陶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