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

陶瓷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陶瓷英语;简介

一、陶瓷英语是时展的产物

中国是瓷器之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素有“瓷器之园”之称。中国陶瓷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窑厂和旷世精品,其中最引人注目、体现中国陶瓷的高度成就者非“瓷都”景德镇莫属。景德镇陶瓷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风格蛰声海内外。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的快速发展,将陶瓷推出国门、走向世界俨然成为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必然趋势,陶瓷英语便成为了我们宣传景德镇发展景德镇的必用沟通语言。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景德镇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与日俱增。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与陶瓷文化相结合不仅是景德镇陶瓷走向国际化的路径之一,也丰富了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多样性。

二、景德镇名瓷及相应陶瓷英语

景德镇陶瓷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青花玲珑,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色彩绚丽的粉彩瓷合称为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此外,精美轻巧的薄胎瓷,千姿百态的雕塑瓷,古朴清丽的古彩瓷,万紫千红的新彩瓷都各具特色。

青花瓷居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风格清新典雅,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作为原材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六次煅烧成,属釉下彩瓷。于唐宋初见端倪,成熟于元代。

对于青花瓷,我们要了解的陶瓷英语有: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手绘hand painting;贴花applique;印花 calico printing;图案装饰法figuration 青花梧桐blue and white with willow pattern;青花平彩blue and white with over-glaze colors;青花釉里红 under glaze blue with copper red colors等。

青花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窑工艺的基础创建和发展起来的,这一产品是在同一件瓷器上,既绘有青翠欲滴的“青花”又布有碧绿透明的“玲珑”二者相互衬托相印生辉,对青花玲珑瓷须了解的陶瓷英语有:青花玲珑blue and white rice pattern;嵌晶结构poikilitic texture;水点形water spot pattern;浪花形water design;花瓣形leaf pattern;桃花形peach-bloom pattern;菱形rhombus;玲珑碗lace bowl;玲珑装饰pierced decoration等。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瓷的一个品种,做工细腻,线条纤细秀丽,形象生动逼真,富有立体感,被称为“东方艺术的明珠”。粉彩瓷包含的陶瓷英语有:粉彩powder enamel;彩绘decoration;玻璃白glass white;烘烤baking;写意 liberal style;工笔 tra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painting等。

除四大传统名瓷外,景德镇生产的薄胎瓷egg-shell porcelain;雕塑瓷sculpture porcelain;青花影青瓷shadow blue and white ware;窑彩瓷kiln color ware;新彩瓷polychrome painting ware;综合装饰瓷contained decoration porcelain也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景德镇陶瓷成型技艺与陶瓷英语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景德镇把瓷器在成型器物上分为两大类,其中立体器型的如尊、瓶、罐、壶、缸、烛台等为琢器,平面器型的如盘、碟、碗等称为圆器。此二者在成型技艺上虽有不同,但基本方法相差不大。操作过程涉及到的陶瓷英语有:泥料clay;揉泥kneading;陈腐aging;烧成过程fire process;变形defective shapes;定型stock;坯体body;模子mould;利坯fine trimming;修坯repaired biscuit;注浆成型slip coasting;补水body wetting before glazing等。

施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吹釉等,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施釉技术需了解的陶瓷英语有:蘸釉immersed glaze;荡釉shaking;浇釉glazing by pouring;刷釉brush glaze;洒釉sprinkle glaze;轮釉wheel glaze;吹釉glazing by sufflation;涂釉coating;釉的呈色color produced in glazes;釉的光泽glassiness of glaze;釉浆浓度concentration;釉裂glaze crazing等。

四、结语

陶瓷英语是景德镇瓷业走向国际的重要助推器.陶瓷英语的普及不仅需要陶瓷从业人员的刻苦钻研,更需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在高等院校中设立陶瓷英语相关课程,通过课堂这个平台讲授宣传陶瓷英语、普及陶瓷知识,使陶瓷英语更加系统化、整体化。

参考文献

[1] 郭小丽,许道福.景德镇陶瓷文化与陶瓷英语[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

[2] 范文锋,李建华.陶瓷英语对当代景德镇发展的影响[J].景德镇陶瓷,2010.

陶瓷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瓷文化旅游;共赢;发展

近年来,各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陶瓷行业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发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独特的陶瓷文化游,对陶瓷行业或则所在城市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国陶瓷旅游现状

中国陶瓷旅游开发起步较晚,把陶瓷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尚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在开发陶瓷旅游中如何打好“文化”这块牌,提升陶瓷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仍是今后旅游开发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国内而言,陶瓷旅游发展仍集中在几大陶瓷产地。

江西景德镇为发挥“陶瓷之都”的特色优势,让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景德镇市创新思想观念,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编制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推出十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同时推出了古今陶瓷艺术游、陶瓷古迹寻踪游、传统制瓷工艺游、现代陶瓷工业游、陶瓷文化交流游、陶艺研修体验游等六条精品线。为使陶瓷王牌景点名扬天下,该市实施了立体化推介战略。在突出宣传“认识CHINA从这里开始”和“赏瓷品茶观山景”的主题下,吸引各方游客。

被称为,“佛山陶,景德瓷”的广东佛山打造著名的陶文化旅游区,它将以500年窑火不息的南风古灶为核心,北至季华三路,东南与江湾路、和平路相接,西至东平河,占地面积1100亩,分为陶文化观光旅游区、商贸展示购物区、度假娱乐运动区和大型户外游乐区等四个特色功能区。同时,将重建陶师庙、建设大型的陶文化研究院、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美术馆以及陶文化广场,并结合民居保护,在旅游区内形成大型的国际艺术家村落、陶艺酒吧街、特色民居酒吧等等。使古窑(南风古灶)、古庙(陶师庙)和中国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共同构成南风古灶的三大灵魂。该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五至八年,总投入超17亿元。

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泉州德化县开发了福建唯一的陶瓷文化旅游区。2005年5月,泉州又出台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开发“德化瓷都生态旅游区”作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包括兴建城关洞寨山公园、古窑遗址、德化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厂、陶瓷旅游商品购物中心(街)、民俗文化表演中心、九仙山风景区等。

综观中国南北陶瓷产地的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陶瓷工艺品的售卖和陶瓷模型的观赏等方面,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仍待加强。

二、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1 特色原则。特色即与众不同,强调的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创新与差异,开发的资源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陶瓷文化旅游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在全国的旅游资源中这一条件比较明显。在开发中。应将陶瓷的知识文化性和旅游的休闲娱乐性结合起来,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项目。

2 市场原则。市场原则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为此,在陶瓷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准确掌握旅游者需求和同类企业竞争状况,结合资源状况,积极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场,确定目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依据,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强调陶瓷旅游开发要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不能为了发展旅游而对陶瓷工业的投入有所减弱,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与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协调,加强区域内外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合作,产生共赢的良好效果。

三、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

(一)陶瓷生产制作流程旅游开发

对于任何一个陶瓷生产地来讲,存在着大量陶瓷生产作坊、企业,它们是发展陶瓷旅游特色经济的基础,也最能代表当地的陶瓷工艺特色。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和工艺技术保密的前提下,将陶瓷生产、加工,交易地点开辟为陶瓷旅游景区。陶瓷加工制作原料、陶瓷坯料、陶瓷釉料、原料处理、坯、釉料制备、坯体干燥、粘接、修坯与施釉、烧成与窑具、陶瓷装饰陶瓷制品造型设计与成型模具进行开发与挖掘,让旅游者熟悉和了解陶瓷生产的全过程。在陶瓷旅游开发中,不仅注重其观赏和趣味性,还要培养旅游者的参与热情,对参与性强的陶瓷工艺项目如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适当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对陶泥、撂泥、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等制作工艺予以开发,鼓励旅游者动手参与到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去,旅游者通过现场亲手制作,能够尽情领略陶艺创作的乐趣,增强对陶瓷文化的感性认识。

(二)陶瓷工艺品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是特色旅游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针对陶瓷旅游本身来讲,要增加多种收益,就需要开发经济价值高、游客喜爱的陶瓷旅游工艺品,它在陶瓷旅游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旅游策划中可以开发一些旅游者喜爱的工艺品,如唐三彩,各类艺术瓷盘、小花瓶及黑陶小工艺品,宜兴紫砂壶;仿古瓷花瓶及茶碗、茶盏,青花瓷工艺品等。像北京珠市口礼品一条街、亮马河工艺品市场、天津的南市及广州文昌路工艺品市场等,都成为在国内外闻名的旅游工艺品销售店。在陶瓷工艺品开发中,首先,应注意艺术瓷产品品种、花色,手法的创新,根据旅游者喜欢新、奇、变的心理以及购买能力和消费倾向,设计和制造出适销对路的工艺品。其次,对陶瓷工艺品产品要加强包装装潢及广告宣传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协调,避免各厂商相互模仿、重复,在销售时相互压价等不良现象。

(三)陶瓷实体文化旅游开发

陶瓷文化旅游的开发,让旅游者认识、了解陶瓷生产只是一个层面的内容,任何一种劳动或成果都是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中国陶瓷还是中华书法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在陶瓷文化旅游开发上,不仅让旅游者学会看陶瓷,学制作,还要懂得品文化。这就需要开发一系列有关陶瓷文化的实体景区,以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中国五千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的彩陶、秦砖汉瓦、唐三彩、青白瓷,反映着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生存环境与人文空间,琉璃的上釉及窑烧技术,直接催生了现代釉面砖的诞生。秦砖、汉瓦,一路的传承与演变,成为中国建筑最具特色的元素,为当代建陶产品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宝藏及设计源泉。陶瓷博物馆、陶艺街、陶艺广场就是体现这些陶瓷文化的重要实体形式之一。

1 陶瓷博物馆。陶瓷博物馆是“陶瓷”产品的集中展示区。 该博物馆应具有展示、教育、宣传等复合功能。“陶瓷”产品的历史渊源、历史地位、产品特色、陶瓷文化将通过陶瓷博物馆得到宣传与展示。如号称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全的淄博中国陶瓷馆展示面积4 000多平方米,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后李文化至今8 000多年以来,淄博出土、生产和收藏的各类陶瓷精品2 500余件(套),其中古代展品249件。展厅分前言区、综合展区、古代和近代展区、现代展区、陶艺创作区、陶瓷精品销售区和广告区七大部分。古代展品中有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宋代雨点釉、茶叶末釉、绞胎瓷、粉杠瓷等淄博陶瓷名品,也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和宋代的影青执壶、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现代展品按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分建筑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现代陶艺、刻瓷和高科技陶瓷几大部分进行了分类陈列。

2 陶艺街。陶艺街是“陶瓷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空间依托,具有空间的集中性与外观的艺术性。通过陶艺街创办,实现游客以陶艺体验、陶艺文化熏陶与陶瓷物购物。陶艺街应具有观瞻、购物、餐饮、娱乐、住宿等多种功能。号称“台湾的景德镇”的莺歌镇就有条举世闻名的陶艺街,镇上有800多家陶艺工厂和陶艺店,旅游者来到这条街上,能感受到浓浓的陶瓷文化氛围。

陶瓷文化范文第3篇

从商周到汉唐时期的陶器造型来看,它更多反映的是人和社会,人已成为陶器造型的主体,陶瓷艺术装饰反映了人间生活的千姿百态,陶器反映出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入,体现出汉唐文化的人文精神。魏晋南北朝的中国,进入了瓷器时代。隋代,中国窑工烧成了白瓷,隋代这项伟大的成就,改变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以邢窑白瓷最为有名,有“类雪”之誉,开创了“南青北白”新格局。有“诸窑之冠”美称的越窑,在唐代创造了中国青瓷艺术的高峰境界,唐代诗人陆龟蒙曾经写出这样的诗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他把越窑的青瓷形容为“千峰翠色”,正是对越窑瓷青翠莹润之釉色特点的诗意写照。

宋、元时期的瓷器在工艺技术上达到更高的水平。宋代是中国传统瓷艺达到最高美学境界的时代,也是“玉的精神” 和类玉的品质体现得最为深刻的时代。钧、汝、官、哥、定五大窑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中国在人类制瓷中上登峰造极。它那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品格,成为后世瓷业执著追求的审美风范。

明清时期的瓷器在宋、元制瓷技术的基础上,达到了制瓷业的顶峰。永乐年间的白瓷洁净如玉、薄如纸,给人以甜美的感觉;永乐年间的青花瓷也很有特色。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明朝在高温单色釉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祭红见于成化,鲜红夺目,祭蓝以氧化钴为色料,蓝色纯正。宣德年间的祭蓝瓷尤为精致。清代的瓷器在康熙中后期有所发展。康熙时期的青花纹饰采用西洋画技。雍正、乾隆时期彩釉瓷发展最快,雍正时期以清丽妩媚见长,乾隆时期以富丽堂皇为特点。这期间烧制的仿古窑精品,无论纹饰、造型、款识都达到足以乱真的地步。

追溯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陶瓷产品,陶瓷装饰有两大特点:一类是以适合陶瓷器皿的图案纹样装饰形式;另一类是以中国绘画形式在陶瓷器皿上进行的工艺转换表现形式。人文精神陶瓷艺术装饰形式从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可分二类:一类是写意绘画,另一类是工笔绘画。这两种绘画装饰形式都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时期特征在陶瓷产品上的呈现。唐代长沙窑出现釉下彩绘花鸟,正值唐代花鸟画艺术已有相当高水平时期,技法成熟、笔法流畅,一气呵成,自然生动,是唐代民间花鸟画的艺术风格。而宋代的陶瓷刻划的精细都是反映了花鸟绘画风正转化为工细的工笔画的鼎盛时期。也为元青花、明清的陶瓷工笔古、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陶瓷艺术装饰形式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画都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装饰形式在陶瓷上的表现。陶瓷艺术装饰都反映了中国人文画历史性影响,形成了中国陶瓷装饰特有的艺术风格。

陶瓷艺术装饰表现了人物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使人成为真正优美的形象。中国瓷器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历史的尊重。瓷器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反映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艺术化追求,它不愧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陶瓷艺术装饰的传承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华,汲取养料,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中寻找平衡点,不放弃任何新的发展途经正是我们这一代乃至几代陶瓷艺术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为陶瓷文化的更广泛传播与发展是我们陶瓷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交流起到了一种互通往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给陶瓷艺术装饰赋予新的审美理念、新的表达方式,相信陶瓷艺术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陶瓷文化范文第4篇

据考证,塔起源于印度,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最初的塔形状像坟墓,在方的平台上砌筑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种形状的塔尖。这样的塔在古代印度梵语的译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坟墓。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文化在中国随之得到发展,并逐渐与中国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塔文化。

中国佛教徒多将浮屠视为佛塔,佛塔又称功德聚,所以造浮屠佛塔就被视为建功德的事。古代中国佛教的这种理念自然会使塔文化与陶瓷文化结合起来。陶瓷可以成为修建宝塔的材料,塔文化的风采可以在陶瓷器物上得以体现。

笔者在收藏古代陶瓷和研究陶瓷文化的过程中,发现在唐宋时期出现了许多体现佛教塔文化的陶瓷器物。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在陶瓷上绘制佛塔纹饰,如唐代长沙窑彩绘瓷器上,就绘制了完整的佛塔图案(图1)。明清景德镇瓷器和地方窑口瓷器上,大幅表现自然景观的画面上也常有佛塔的形象(图2)。另一种是以佛塔为器形烧制的陶瓷器,如笔者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见的汉代酱红釉摇钱树塔形陶座(图3);在南京博物院所见的清早期五彩西番莲、花草、鬼脸、“浮屠”瓷塔供器,几乎就是古代印度早期佛塔的缩影(图4)。

笔者在研究古代巴蜀陶瓷的过程中,发现在唐宋时期,以各种佛塔为母本烧制的佛塔型陶瓷器物不少,其中以西坝窑素胎、黑釉、褐釉、酱釉、青釉、黄釉、窑变釉等色釉的塔形谷仓罐最为突出。西坝窑塔形谷仓罐数量之庞大,造型之多样,堪称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图5-图9)西坝窑塔形谷仓罐是陪葬用的明器。这固然与当时死人众多有直接联系,但同时也说明佛教信徒众多,佛教文化在民间的影响是巨大的。

陶瓷文化范文第5篇

事实并非如此,何朝宗所创作的作品其实小的只有二、三十厘米,而大的也不过四、五十厘米,但却会使人产生一种这些陶瓷作品有一两米大的错觉,例如,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里的作品《披坐观音》,其高只有28厘米.而位于重庆的中国三峡博物馆里何朝宗的另一作品《如意观音》,高度也只有19.1厘米,这些作品无不展示着其制作的陶瓷作品从体积上所散发出来的巨大张力。完美的细节何朝宗的陶瓷作品,除了具有完美的大形之外,还具有对细节的详细刻画。无论是优雅丰润的四肢、灵动的眼神、飘逸的发丝,还是层层叠叠的衣物、精美绝伦的饰品无不让人眼前一亮、赞不绝口。如果对何朝宗的作品进行细观察,你不仅会赞叹其高超的雕刻技术,还会深深刻的感受到他的那份虔诚之心。他对人物形象的特点有着深刻的理解,无论是观音的庄严与慈祥、关公的坚毅与正气、文昌的文弱与儒雅等都刻画的详细而逼真,他能通过雕塑作品无关的详细刻画展现出人物的不同特色。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作品在引人无限遐想的同时,也感染者我们的灵魂,有着强烈的感化力。何朝宗在对人物所穿戴衣物的处理上也显示着其对细节的精心处理,无论是衣物的层次还是皱起的衣角,都会让人产生一种极其真实的柔软质感,而且与人物本身浑然天成,没有一丝突兀的感觉,配合得恰到好处。大形与细节的完美结合历史上有众多的陶瓷雕塑大师,可是却很少有能够能像何朝宗这样将作品的大形与细节进行完美结合的,不仅具有简洁、大气的外形,还具有详细、生动的细节,将陶瓷作品刻画的栩栩如生。

有些雕塑大师过于追求大形而忽视了对细节的精心刻画,有些却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了对真题的把握,甚至在历史上曾出现不少雕塑大师因为将细节处理的过于完美而影响了整体大型的事例,罗丹就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位,最后也只能忍痛割爱,而何朝宗的作品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其能够将细节与大形进行完美结合,细节蕴含于大形之中,大形又无不展现着精致的细节。形象的完美除了追求大形与细节的完美之外,何朝宗也同样重视作品形象的完美,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其创作的观音像,观音的脸部如少女般秀美,刻画的虽然丰满,但却没有一点敷肉,从颈部开始就有了一种般雍容大度的体态,而从背部看却又有男性那种浑厚深广的感觉。他将观音像进行了完美的诠释,不仅具有女性独特的柔美特质,同时还具有男性的浑厚;不仅具有少女般的纯美、圣洁,还具有中年的雍容、大度,将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上的人物优点集于一身,没见对她所创作的观音一直是赞不绝口,甚至有“何来观音”的赞誉。在创作任务形象的雕塑作品时,脸部的刻画就是整体形象的关键所在,而何朝宗的观音像之所以给人一种完美的感觉,也少不了其对脸部细节的精心刻画,整个五官不仅具有形象生动的立体感,还有超凡脱俗的神韵,作者认为只有何朝宗所创作的观音像是史上最有韵味、形象生动的。

在创作陶瓷雕塑作品《罗汉立像》的过程中,何朝宗将吴道子那种劲简、大气的豪放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作品中的罗汉上身袒露,侧身俯卧,面带微笑,看上去特别憨厚可爱。除了在表情动作上的刻画精细之外,在衣物纹理上的处理也有其独到之处,在衣纹组织上,主要运用简括、疏朗的刀法,进行了极富立体感的大起大落式的处理。与《达摩渡江》相比,衣袂更富吴氏之笔格劲健和磊落逸势,“吴带当风”之神韵又大大地向前发展了。如果说,《渡海观音》朴素优美,还充溢着细腻的“士气”与“书卷气”;《达摩渡江》笔格遒劲,仅初露吴道子“运斤成风”之风范;那么,《罗汉立像》则是从神情到衣饰、从外在艺术形式到内在思想表现都大大发展了吴氏神韵,它不愧为形神圆融一体的神妙之笔。何朝宗以自己的不凡立意和匠心独运将我国古代艺术传神写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当时和其后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的微显幽静,足使我们对于明代德化瓷塑的杰出成就一览其貌,明代德化白瓷雕塑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与以何朝宗为代表的“何派”风格的贡献分不开的,也因此,明代德化瓷塑的发展总是与何朝宗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除了擅塑观音、达摩、罗汉、弥勒等外,何朝宗亦擅香壶、花瓶和供赏玩的陈设器皿,这些瓷塑小件,造型别致、制作精巧,也为当时各阶层百姓所好,并和各类瓷塑名作一起,随着明朝对外贸易的发展而行销海外。何朝宗师古而不泥古,其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来源于他善于综采百家之长。据说,何朝宗对其创作的作品要求特别严格,没当完成一件作品之后,都会让路人进行评价,只要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就推倒重塑,所以从何朝宗那些流传至今的陶瓷雕塑作品中,我们很难找到有所雷同的。

作者:苏爱芬 单位:福建省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