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

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就是个体根据对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然后选择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而又适合自己的职业。为确保职业的顺利发展,要预先制定出不同时期与职业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具体实施该计划,以最终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的整个过程。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对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从而在客观、全面地认识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设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去完成职业生涯目标。

二、图书馆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的作用

现阶段,在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的背景下,每个高校都把就业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作为在校期间对于就业的预设,即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都得到了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几乎在每个高校都设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课程,建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部门,也配有专职的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但是由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就业观还尚未形成,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对社会的竞争以及就业的趋势没有确切的了解,即使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也有专门的教育机构,还是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对职业认识上的一些困惑。因为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信息,包括自己所学专业的优势、就业的趋势、即将设计职业的前景、以及将设计职业的发展目标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查寻,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这样制定出的规划才有客观性和可行性,而制定出的要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的培训、教育、工作开发计划也更合理,设定具体的时间安排才能得以具体实施。这些大量的信息恰恰只有图书馆才能够提供,所以说图书馆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中发挥这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

(1)资源建设的实用性。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要侧重于本院校的专业设置,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数字资源,都要考虑到本学校的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要侧重于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征订,进行有目的的采购。然后在日常的读者服务中,做到有针对性的服务,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就业指导书库,把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或和就业指导的图书放在一起,更方面于读者。期刊的资源建设也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还因为在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需要全面掌握即将设定职业的行情以及此职业就业的前景。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球65%~70%的信息都是由期刊提供的,而报刊上则刊登大量的招聘信息,所以图书馆一定要做好期刊、报刊的征订工作,加强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和指导部门、以及各个专业学生的联系,让他们参与期刊和报刊的选订工作,以求达到和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是与就业指导相关的期刊、报刊能够全面系统地得以收藏。(2)对馆藏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为了使丰富的专业馆藏资源能够得以充分的利用,图书馆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信息进行整合,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例如对历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进行搜集、分类和整理,对一些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职业需求、就业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文件精神等进行分析,为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有针对性的提供指导服务。在这方面成功的经验是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该馆提供的服务就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提供很大的帮助。该馆在自编的《高教文摘》中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将与学校相关的就业信息进行了加工和提炼。这个专栏涵盖的内容包括职业市场调查与分析、就业信息和就业动态等。同时,该馆在《高教文摘》中还开设了企业专栏,对与学生就业相关的行业或本地区的企业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对未来的求职单位有进一初步的了解,知晓企业的需求,所以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有很大帮助。(3)利用网站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服务。每个高校图书馆都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对网站进行设计和维护。图书馆网站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读者服务,又有数据库以及相关网站的链接等,为大学生学习和开拓视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基本上都是图书借阅、自助服务、文献传递、用户培训、通知服务、咨询服务、书刊推荐、以专利信息检索、专利文献检索等为主的信息服务等,都普遍缺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服务,也很少涉及对大学生提供就信息的业服务。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境内有25所大学,笔者对这25所大学的图书馆网站逐一进行了调查,发现没有一所大学的图书馆有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服务,也没有就业信息的服务。不仅浙江的大学如此,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图书馆大致也是这样的状况,为学生就业提供网上服务的为数不多,就更不用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服务。如果图书馆能够开辟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专栏,把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进行整合以后到这个专栏中,不仅对正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大一学生有所帮助,对于大二、大三,尤其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四学生而言,更是大有益处。(4)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心理辅导。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对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自身素质之间的差距等都会有一定的认识,都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障碍,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恐惧心理,直接导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失败。所以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能单单依靠学校的心理辅导部门来完成,图书馆馆藏中有心理辅导的书籍和期刊,从在数据库中还能收集大量的心理辅导信息,在图书馆的网站上还可以链接到许多心理辅导的网站,这些都是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心理辅导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图书馆应该充利用这方面的资源优势,备有专门的馆员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为学生提供职业心理的辅导,以缓解学校的心理辅导部门的压力。这些方式方法都可以让大学生们客观的分析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能够客观、有效的制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高校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各种需求,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有针对性的采取服务方式。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资源,创造性的拓展服务渠道,就一定能够满足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需求,为高校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相前.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探讨[J].信息服务.2011(5)

[2]黄宇.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信息服务.2010(1)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实施绩效管理的现状,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基于PDCA循环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及实施的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公共图书馆理清绩效管理思路,实现高效的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3-0016-03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陈颖仪(1981―),佛山市图书馆馆员。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相继掀起运用商业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浪潮,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在非营利性公共事业机构中引入绩效管理,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本文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基于PDCA循环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旨在帮助公共图书馆理清绩效管理思路,实现高效的绩效管理。

1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绩效的定义

有关绩效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绩效是结果”,以Bernarding为代表,认为工作的绩效相当于职能绩效总和或平均值。其二,“绩效是能力”,以Spencer的“冰山”模型为代表,把员工才能划分为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和技能。其三,“绩效是行为”,典型定义有Murphy的“绩效被定义为一套与组织目标相互关联的行为,而组织或组织单元构成个人工作环境”。由于第一种定义忽略了影响产出结果的复杂因素和应有的绩效改进指导,第二种定义忽略了能力,只是绩效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而第三种定义则既描述了员工的贡献及高效率行为,同时又提供了实质性的反馈和改进建议,故而已成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本文采用此定义对“绩效”进行理解和界定。

1.2绩效管理的含义

关于绩效管理的含义也存在三种观点。其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以Rogers & Bredrup为代表,认为绩效管理是通过制定组织战略、设定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等实践进行绩效考察和改进。其二,“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以Ainsworth & Smith为代表,认为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就工作目标和期望建立共识,并同时对绩效管理负责。其三,“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综合系统”,主要以McAFee & Champagne等的理论为代表,把绩效管理看作提高员工绩效与组织生产率的战略,即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然后监控目标相关的绩效行为并进行绩效反馈。由于前两种观点割裂了组织与个人的内在联系,孤立地考核每个层面的绩效,而第三种观点则以系统的眼光将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有机地纳入同一管理体系,故而已成为目前的主流观点;本文采用此观点,把组织和个人绩效视为绩效管理体系的考察对象。

1.3PDCA循环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它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环节组成并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推动整体实践阶梯式上升,通过在全球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数十年应用,PDCA循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明。本文将其原理作适当调整后运用于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为公共图书馆构建涵盖组织、部门和个人三个层次的循环上升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期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2.1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大多以绩效考核取代绩效管理

我国公共图书馆现行的绩效管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而是以发奖金、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为目的进行的绩效考核。由于公共图书馆工作中机械性精细劳动与知识性灵活创造并存,而大多数图书馆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往往导致绩效考核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很多冲突和矛盾。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局部环节和手段,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组织整体绩效得到改善。

2.2总体呈现“自上而下”的特征,缺乏沟通和基层参与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组织结构上大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自上而下进行管理、设计流程和配置岗位。在绩效考核中,馆员的参与度不高,考核结果缺乏反馈沟通,馆员在考核过程中甚至走过场敷衍了事。实际上民主参与机制是绩效管理的重要条件,绩效管理必须调动图书馆内各部门和馆员的参与,共同制定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共同评估并共同寻求改进。

2.3绩效计划与目标设定缺乏战略系统性

在工作流程和服务策略上,大多由图书馆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内容提出绩效目标,馆员对部门目标和全馆目标缺乏整体认识,在工作中难以体现出与全馆目标一致的积极主动的主人翁精神。实际上,提高整体绩效的前提条件是保持全馆建设发展和地区服务拓展战略的一致性,保持部门目标和馆员个人目标的一致性。

2.4忽视图书馆发展战略和馆员能力发展及绩效改进之间的联系

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多种服务项目的开展,其人才需求也趋于多元化,然而不少公共图书馆常常由于人才补充不及时而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究其原因大多是缺乏基于本馆战略的系统性的内部人才发展培养计划,未能意识到开发馆员潜力和持续提升馆员绩效水平对本馆建设与服务长远发展的现实意义。

3基于PDCA循环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

3.1计划阶段(Plan):制定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

陈颖仪:基于PDCA循环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陈颖仪:基于PDCA循环的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 依据本馆建设发展和服务拓展战略,通过逐层分解形成具体化和量化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把图书馆战略思想转变为具有共同努力方向的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这一环节的关键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工作目标、定量与定性绩效指标和能力发展计划。①工作目标应该由主管领导与馆员共同商议确定,包括工作内容、效果要求和考核评分方式。②绩效指标的设计应体现质量标准,而不仅仅是数量标准,并且必须遵循SMART原则,即指标是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Measurable)、可以通过努力实现(Attainable)、可以观察或证明(Realistic)、并且有时间限制(Time-bound)。③能力发展计划应该从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设定培养和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跟踪评估其落实情况。

3.2执行阶段(Do):绩效指导与强化

绩效考核人员应了解馆员工作的进展,及时发现并帮助馆员纠正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差,同时为下一阶段的绩效考核收集信息。在这个环节中,要让馆员明白自身努力是必要的,并且可以得到来自管理层和组织的支持,而管理层则要加强对馆员工作的监控和指导,在日常引导或定期讨论会议中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馆员找出差距和原因,进而落实行动计划。管理层和馆员的共同努力是这个环节的关键,管理层应该与馆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对馆员的辅导力度,通过沟通努力帮助馆员达到或超越已制定的绩效计划。

3.3检查阶段(Check):绩效考核

管理层根据在计划阶段与馆员共同确认的指标及标准,考察馆员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目的是科学地评价馆员的贡献,使馆员明白自身优势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也使管理层清楚掌握馆员的绩效表现,以便发掘他们的能力和潜力,进而提升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质量。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是绩效考核成功实施的关键,这既强调包括馆员本人、同级、上级和下级在内的广泛参与,同时也要积极发挥公众和读者在图书馆绩效管理中的评价和监督作用。

3.4处理阶段(Action):绩效反馈和结果应用

将考核结果与待遇、岗位聘任、培训等挂钩,跟踪能力发展计划落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馆员发展目标,这是激励馆员的重要手段。着眼未来是这个环节的关键。通过具体分析,找出造成馆员绩效欠佳的绩效障碍,如工作积极性不足、缺乏训练、工作条件限制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馆员绩效计划何以未能完成时,应该从业务流程和员工个人两方面进行分析。此外,激励机制也很重要,通过综合性的激励方案使制度建设、岗位晋升以及责任与机会有机结合,加强对团队或集体的激励,可以引导和促进图书馆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4公共图书馆实施绩效管理的注意事项

4.1要积淀公开、公平、公正的图书馆管理文化

馆领导班子应当充分倡导、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把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吸纳到图书馆组织文化中,通过赋予绩效管理小组足够的资源和权限,同时主动与下级沟通,做好馆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层业务部门主管要通过沟通和指导承担传达、管理和辅导的责任,争取基层的理解和配合,引导全体馆员全程积极参与,使绩效管理更加顺畅。

4.2要以图书馆核心价值和战略目标为导向

要将核心价值和战略目标贯穿于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具体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并对目标的设立、执行、调整、考核、再调整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以凝聚组织、部门、团队与个人的信念,提高馆员的工作满意度,最终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4.3强调合作而非竞争

公共图书馆服务需要团队合作,“奖优罚劣”只是手段,通过合作获得绩效的“持续提高”才是目标。强调指导促进团队协作,加强部门间的理解与合作,可以提高组织整体绩效,从而支持图书馆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愉快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还能够让馆员不断体会到工作中的快乐。

4.4强调沟通,重视过程,着眼发展

管理层需要通过沟通掌握馆员工作进展状况,指导馆员提高工作绩效。馆员也需要通过沟通了解管理层评价并及时获得辅导和支持。双方还需要通过沟通在必要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过程的引导性是很重要的,绩效考核人员要对所有工作流程加以规范,以过程监控和辅导的方式引导馆员自觉按照要求的方向去努力和提高。实施绩效管理应该着眼于发展,前瞻性地规划馆员的工作,帮助馆员积极主动地提升绩效和发展能力,以此实现图书馆整体绩效和核心能力的提升,推动图书馆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Bernarding H J, Russel J E A.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n Experiential Approach[M]. New York: Mc Graw-Hill,1993.

[2]Spencer, L. Spencer, S.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93.

[3]武欣. 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78.

[4]Ainsworth, M. and Smith, N.Make it happen: Managing Performance at Work[M]. Sydney:Prentieehall, 1993.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蚁族”群体 高校图书馆 援助方案

1.“蚁族”

“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弱势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蚁族”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虽然被视为弱势群体,但却埋没于“青年农民工”、“流动人口”、“校漂族”等字眼之下,他们没有被纳入政府、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中,也很少出现在学者、新闻记者的视野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个被漠视和淡忘的群体,是一个少有人关注和同情的群体[1]。目前,全国“蚁族”人数在百万人以上[2],在未来几年内有急剧增加和继续扩大的可能。“蚁族”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造成了“蚁族”群体自卑、封闭、敏感,这些收入低、生活条件差的“蚁族”,极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和控制,一次不公正的待遇或是与他人的偶然摩擦,都极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他们通过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的互动,形成,对自身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蚁族”群体虽然是个弱势群体,但又是个可塑性强的“精英候选人”群体,引导得当会成为珍惜工作的国家栋梁,引导失误则会成为一个不安分群体。虽然“蚁族”群体中大多数人对生活现状不满意,但他们不需要大众的怜悯,而是需要切实的帮助,例如,需要专业性知识的支持,需要畅通的信息资源,需要职业技术培训,需要社会给予家人般的关心,等等。高校图书馆拥有较为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背后又有一大批教授、博士等高层次的人才,有着许多其它社会组织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援助这个群体。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分析高校图书馆援助的优势,探讨援助“蚁族”群体的方法,以寻求更多的方式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2.高校图书馆援助优势分析

2.1高校图书馆政策支持优势

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5]。”2008年中国图书馆了《图书馆服务宣言》,第二条明确指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构成图书馆体系,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服务。”第五条指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4]。”因此,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为“蚁族”群体开展知识援助符合图书馆的服务精神。

2.2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2.2.1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

近几年,在科教兴国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加大了教育的投入,高校图书馆也受益于这一政策,蓬勃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有1200余所,拥有文献5亿多册,文献信息资源占全国图书馆信息总量的40%以上。高校图书馆除了拥有浩瀚的一次文献资源之外,还收藏和编制了二、三次文献,如各种专题目录、书目索引、文摘综述等。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专业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现象。据统计,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不足30%,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搁置。因此,高校图书馆有足够的文献信息资源能力,在为本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同时,为“蚁族”群体提供知识援助,使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2.2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性文献资源优势

我国高校学科多、专业性强,作为高校教学辅助部门的图书馆其文献也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蚁族”群体是个高学历群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会习惯性地寻找专业性的理论给予支持,因此,他们渴望获得专业文献知识,高校图书馆专业性强的特点恰好符合“蚁族”群体的知识需求。

2.2.3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优势

相对于其他类型图书馆来说,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程度较高。现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几乎都建有图书馆局域网,并通过其局域网与校园网、教育科研网、互联网,形成相互交织的庞大信息网络,从而可以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2.4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及服务设备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先进的信息服务设备和设施。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如ILAS系统、多媒体阅览室、在线咨询技术平台等。此外,各高校馆之间及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单位之间都有一定的互助协议,通过先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高校图书馆与其它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建立了全国层面的一级网络平台,读者不仅可以查阅本校图书馆资源,而且可以共享全国层面的一级网络平台信息。

2.2.5高校图书馆的人才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信息专业人员,这些人大都具有计算机、外语、图书馆学的专业背景,具有长期的信息加工、处理、组织、检索的实践经验。他们除了拥有过硬的图书情报专业技能外,还具有敏锐的信息观念和信息素养,能对繁杂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整理并从中搜寻出核心信息提供给用户,能针对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信息服务。

2.2.6高校图书馆的桥梁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地缘优势及人脉优势,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高校教师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搭起一座桥梁,为“蚁族”群体提供多方位的援助。

3.高校图书馆援助方案

3.1建立长效与实效的援助机制

高校图书馆在为“蚁族”提供援助时,首先要跳出“送温暖、搞活动”这种流于形式的思维定势;其次,各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援助“蚁族”群体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相关条例等确保援助方案的顺利进行,同时尽可能地为“蚁族”群体提供免费服务。

3.2建立“蚁族”群体档案库

要做好援助工作,必须了解援助的对象,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效地开展服务。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当地劳动部门、民政部门取得联系,建立“蚁族”群体用户档案,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网上联系的方式,与“蚁族”群体建立联系,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包括调查表法、访问调查等),了解、分析“蚊族”群体的具体情况,陷入困境的原因,知识需求的内容、范围,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援助方案。

3.3知识援助

3.3.1开放图书馆书籍和期刊外借服务

我国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可根据馆藏接待能力,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服务的情况下,为“蚁族”群体免费办理借书证,开放借阅窗口,让他们仍然享有大学时自由进出图书馆的权利。考虑到有些人因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原因不能到图书馆来,高校图书馆可设立流动图书车或采用图书配送的方式将图书送到他们手中。

3.3.2开放电子资源校外访问平台

“蚁族”群体是个网民群体,“蚁族”中网民数量占“蚁族”总人数的66.98%[6]。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电子资源开放列为主要服务方式。我国高校图书馆大都重视电子资源的建设,并拥有庞大的电子资源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为“蚁族”群体免费开放电子信息资源校外访问平台,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访问高校图书馆网站查阅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由于高校图书馆购买或包库租用的电子资源绝大多数被限制在校园网内使用,高校图书馆可采用VPN(虚拟专网)方式,开通校外访问渠道。

3.3.3开展免费咨询服务及定向服务

高校图书馆除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之外,还应开展免费咨询服务及定向服务。图书馆要设立咨询馆员,通过在线咨询的方式,解答他们的疑问,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还应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通过定题服务、专题信息服务等方式定期向“蚁族”读者推送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实现信息定制服务。

3.4技能援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遇到的问题有:(1)大学生所学知识内容宽泛,与企业需求有一定距离;(2)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知识的折旧,大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蚁族”群体应根据企业需要及个人职业规划,有选择性地接受继续教育。高校图书馆有着地域优势,与高校专家、教授、地方企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搭起高校、企业联合的桥梁,聘请校内专家、教授及地方企业管理和技能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和高级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具有高超技术、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学师资队伍,为“蚁族”群体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3.5就业援助

就业援助包括就业观念教育、职业培训、就业信息提供等。在发达国家,许多大学图书馆开设了“就业信息中心”。例如美国纽约皇后公共图书馆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社会上聘请部分咨询专业人员对读者进行就业应聘和就业培训的免费辅导工作。

3.5.1就业观念教育

在中国传统社会观念中,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时代骄子”,自己有学历、有文化,应该是当官、做管理者的材料,以及受“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就业观念的影响,就业范围越来越窄,就业越来越困难。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对“蚁族”就业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在择业时要注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对社会的贡献相结合。

3.5.2职业培训

(1)职业规划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比较盲目,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职业规划教育,就是帮助他们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职业未来,制定事业大计,并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途径。

(2)就业技巧培训。为他们传授一些就业技巧,提高他们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的能力。

(3)创业培训。高校图书馆通过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为他们讲解创业过程、创业相关案例等,对渴望创业的群体进行创业项目、创业能力相关辅导,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3.5.3就业信息提供

“蚁族”就业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缺乏。就业信息时效性很强,错过了就业信息,就意味着错失了就业机会。高校图书馆应开辟就业信息专栏,派专职人员将获得的就业信息分类、整理到就业信息栏。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企业招聘单位的联系,及时获取招聘信息,及时提供给“蚁族”需求者。高校图书馆要与政府部门网站、可信度高的企(商)业网站及有关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建立起链接,方便“蚁族”群体及时了解就业信息。

3.5.4召开大学生供需见面会

高校图书馆与学校有关部门协作,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利用图书馆的场地、设备,组织“蚁族”与用人单位见面,让他们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招聘活动,他们在与企业互选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需求,自己的弱项,以及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

3.6心理援助

3.6.1心理辅导

据调查,“蚁族”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们在强迫、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等因子的评估上,均高于正常成人的平均分值[1]。“蚁族”不平衡心理状态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消除,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应予以重视。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资源为“蚁族”群体提供心理学、人生哲理类等方面的图书,疏导“蚁族”情绪,另外为“蚁族”群体开展一些心理辅导、挫折教育,对心理情绪极不稳定的“蚁族”,要及时进行专业心理干预,帮助“蚁族”走出心理困境。

3.6.2建立“蚁族”俱乐部

“蚁族”是从高校走出去的大学生,内心留恋着大学时光。高校图书馆作为“娘家人”要时刻关心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平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也可以成立“蚁族”俱乐部,为“蚁族”群体交流知识、扩大人际交往提供机会。

4.结语

为“蚁族”群体提供援助的过程,是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综合素质的过程,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提供知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生活困惑的信心,不仅让他们得到知识上的帮助,而且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高校老师的关心,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正视生活,创造生活,为我国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娟,廉思等.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社会支持状况的调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

[2]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蓝皮书(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建设

一、 当前中学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学习者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作为青少年汲取科学知识,培养进取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前沿阵地,中学图书馆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使命。然而,相对于21世纪教育体系的目标与要求,当前的图书馆建设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

首先,管理观念陈旧、机制落后,缺乏服务意识。多年的应试教育使中学图书馆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附属地位,学生的大量时间被应试学习、补习挤占,利用仅有的时间借阅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还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甚至图书馆教师自身也普遍存在这样的定位偏差,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热情,服务质量较差。其次,图书馆馆藏普遍存在着载体单一、藏书陈旧以及更新缓慢的问题。中学图书馆的藏书数量本来就有限,加之书籍内容多以教辅、经典著作为主,娱乐性图书很少,与青少年的阅读心需求存在偏差,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

二、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中学图书馆建设的意义

诚然,时代的发展给中学图书馆的管理提出更高了要求,使图书馆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难题。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笔者也从新的教育背景下认识到了发展中学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无限生机。

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实施《新课程标准》后,中学的教育重点明显从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减轻。新的教育方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并学会主动、正确、有效地选择阅读材料,要求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类“课堂”提高文化品味,丰富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领域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其工作能力,网络技术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和藏书的载体类型,通过互联网,可以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内辅导和课外知识交流。

三、中学图书馆做好课程改革服务建设工作的创新探索

教育体制、读者需求以及信息检索方式的改变,要求中学图书馆在管理机制、馆藏配置以及服务方式等诸多方面都要以新的标准对工作进行创新和调整。下面仅以笔者的实践及思考,浅述创新中学图书馆建设中的几点体会。

1、转变观念、合理定位,完善图书馆管理机制

图书馆建设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各级领导及图书馆教师应以这一观念为中心,对中学图书馆的发展进行明确的定位,改变以往应付式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其资源情报中心以及阅读活动中心等的优势作用。

随着教育方式和阅读内容的转变,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中学图书馆多为隶属行政的封闭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由于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常造成重复投资的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又常因经费不足无法及时更新和添置应有的馆藏,图书馆“藏”和“用”的效率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丰富馆藏内容,优化资源配置

(1)要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中学图书馆必须尽可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高速、安全的互联网,连接中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本地图书馆与异地图书馆,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浏览需要,全面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达到开发智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效果。

(2)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存储电子出版物,加强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图书馆馆藏是泛指包括电子文献在内的一切信息载体,这要求图书馆教师必须在对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熟练运用的基础上,通过诸如电影、电视、录音、录像、幻灯等载体,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电光声像全景全息服务的动态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适量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元素,也是吸引学生到图书馆来的方法之一。

3、 建立现代服务平台,做好阅读辅助工作

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手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常常导致人们忽视了图书馆源远流长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学图书馆应有意识地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其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1)服务意识的加强

以往的图书馆服务被动性较强,对文献的管理也有重藏轻用的倾向。现代中学图书馆必须改变这一现状,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发展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的特色服务。

(2)多元化的阅读辅导模式

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基地,图书馆教师应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研究。如应该和德育处联合组织开展校内阅读演讲比赛和有奖征文活动,将优秀的稿件推荐到校刊上,并进行校内通报表扬;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开展书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地选择读物和理解书籍内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愉悦感受。

总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图书馆应把握时代和教育发展方向,应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不断整合优化馆藏资源,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也应该重视图书馆的存在,组织岗位培训,增强图书馆人员配备的整体素质,鼓励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子美.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中学图书馆现状的冷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 :171~172.

[2] 赵金凤. 浅谈21世纪中学图书馆建设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 才智, 2010 (4) :286.

[3] 黄继兰. 让中学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 (2) .

图书馆培优辅差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人才建设

决定事物发展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在跨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社会、科学以及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就拥有了发展的优势,拥有人才优势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亦然。笔者在图书馆工作多年,结合工作实际,就图书馆人才建设谈点浅见,以供大家商榷。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人才。当前,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并存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图书馆人才建设的现状,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才能推进图书馆事业大变革、大发展。

1、结构欠优

一是年龄总体偏大。图书馆有似为“安置所”的趋势。部分人员带有照顾安排工作的因素,图书馆中女性偏多,年龄偏大,没有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的年龄结构。二是知识结构欠佳。图书馆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对高学历、高技术、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图书馆明显的处于劣势地位。高层次人才引不进来,原有的人才呈逐步流失的趋势。尽管从统计数字上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不少,但“五大”毕业生较多,水平参差不齐;正规本科学历的人才数量少,硕士、博士人才几近“空白”。许多人还只能适应传统图书管理工作,对信息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缺乏了解,加上年龄偏大,缺乏学习动力,知识结构很难得到改善。

2、素质不强

一是职业素质不高。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晋升提拔的机会相对不多,因此,部分人将图书馆当成是安身立命之所,休闲养生之处,缺乏工作目标和动力,爱岗敬业意识不浓,争先创优干劲不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中应付就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二是业务素质不高。在人员配置时,图书馆很难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系统培训的机会不多,造成了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与工作不相适应的矛盾。多数工作人员知识陈旧,不懂新学科知识,缺乏新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短缺,精通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的人员不多。

3、机制不活

一是缺乏正常的准入机制。在人员安排时,认为图书馆工作简单,应用的知识不多、不新,因此,公开招聘的专业人才不多。在图书馆人员引入这一环节上,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甚至是没有标准和要求。二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学校的其他部门,只要认真工作,多数都能在一定时候得到晋升,在图书馆,职务的提拔机会不多,不管你工作如何努力、业绩如何突出,要晋升可能会望眼欲穿。由于指标限制,图书馆员的职称评定比其他部门普遍慢得多,难得多,所以,放弃者有之,随缘者有之。由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差不多,没有形成图书馆人才未来的发展空间,致使有理想抱负的图书馆馆员心灰意冷。有的想尽方法调离,有的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失去了进取心,造成知识老化,适应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图书馆人才建设的思考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人才。谋事者,人也。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愈来愈重视,高职院校图书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图书馆的建设呈跨越式发展。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1、深化认识,加强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视

领导重视是图书馆发展的前提。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认识到位了,重视程度就提高了,投入就增加了,人才建设就有了保证。因此,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图书馆绝非单纯的辅教学单位,它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的集散地,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升华。图书馆知识范畴远比课堂开阔、深入。要牢固把握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建设的特点。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风起云涌,信息技术应用已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图书管理的全部过程。信息技术人才对图书馆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信息技术人员的参与,图书馆的正常运行都难以实现,更谈不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要深入了解图书馆人才建设的紧迫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人才建设与工作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必须有快刀斩乱麻的决心,要下大力气调整人员结构,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加强图书馆发展的前瞻性分析,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加快知识储备和更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技术精湛、与时俱进的图书管理队伍。

2、精心谋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图书馆人才建设规划

规划既要切合实际,又要立足长远。要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图书馆人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内容既有人才建设的总体方案,也有实施细则,对人才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办法要有明确的阐述,对人才的准入、使用、培训、考评等要有前瞻性安排。

3、强化措施,确保图书馆人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要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步骤推进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创新用人机制。要遵循市场经济法则,打破论资排辈和大锅饭的条条框框,按照“效率至上,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职务提拔和职称评聘上实行竟争制、淘汰制等方法,使“能者上,庸者下”,将真正可用、可造之材置入合适的岗位,让其有英雄用武的舞台,有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二是实行分配制度改革。要建立以岗位津贴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将贡献和收入紧密挂钩,使能力强的、贡献多的人员多收获、多受益。要创新分配办法,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举,加大分配改革力度,筑巢引凤,努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要鼓励广大图书馆员特别是青年才俊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担担子,多做贡献,带动图书馆科研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强化业务培训。要将业务培训当做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从管理能力、业务能力、技术水平等多角度、全方位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人员素质。要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将培训工作落实到每一位馆员和工作的任一环节和流程。四是“引、稳”兼顾,将图书馆人才建设的蛋糕做大做强。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人才的引进起点要高,范围要广,针对性要强。引进的人才不能是摆设,要用得上,用得好,对工作的帮助既能立竿见影,又能受益长远。另一方面,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要千方百计保持现有队伍的稳定。要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可用之材,关键是置入的位置是否合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女婿进了门,儿子乐融融”,而不是“招了女婿气跑了儿”。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大家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共创图书馆事业的辉煌,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添光彩。

参考文献:

[1]刘杰.图书馆人才流失动因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