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中来

生活中来

生活中来

生活中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联系实际 生活化 解决问题

Come from life and go back to lif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ctualization

Wei Yiqun

【Abstract】Life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life. In life, we can see everywhere that mathematics antetype and mathematics knowledge comes from life. Therefore, our mathematics teachers are asked to combin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hat they have had to actualize “life mathematics”, to make students experience assuredly that mathematics is around them, to use mathematics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in their life, to experience “actualization” in mathematics class teaching, to feel “actualization” in mathematics thinking practice, to walk into “actualization” in applying mathematics and then produce the genial sense to mathematics, which has strengthened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applying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also cultivated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to solve problems.

【Keywords】Mathematics teaching Integrating with practice Actualization Solving problems

数学问题的教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数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呢?下面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认识。

1.贴近实际,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我问:大家经常喝牛奶,可牛奶上写着“脂肪3.3%;蛋白质2.9%……”这些3.3%、2.9%等表示什么意思?又如,学完圆柱的表面积时,我问:生活中哪些问题是在求物体的表面积?学生找到了生活中的例子,如,烟囱、压路机、油漆的柱子、做水桶所需材料、罐头所贴的商标等等,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存在。又如,在学比例尺的概念中,学生找到了社会地图册,填充图,进一步体验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妙,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更高了,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目标中明确指出,“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而现有教材中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很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的。如果教师按照已有教材组织教学,很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落实新课程的目标,为此,我们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利用电脑演示一段马路上的场景,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三轮车、汽车、摩托车等,车轮都是圆形的,大家都忙着赶路。继而提出问题,公路上的车换上其他形状的车轮,行吗?(演示:车子分别换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轮子,出现车子颠簸、停止行驶情况。)这样利用生活现象引出圆的认识的学习,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这些情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变成了一个个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2.在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学生活化。数学起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贴近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

2.1 课前捕捉生活现象,收集生活素材。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回答一周有几天?这7天是按什么规律出现的?引导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从中体会,一周7天总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出现,循环不断。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此类的现象,学生找出了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太阳东升西落等等。学生在对一系列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的感受中,轻松地理解了“循环”这个抽象的概念。又如,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带领学生到校门口的公路边统计十分钟内各种车辆行驶情况。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明白了统计的方法和要求,对统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印象。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课中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新知。在教学中不防以例题为基本内容,作些变形处理,把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把远离生活的内容变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封闭的形式变成灵巧的开放形式。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 数学内容生活化。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课件展示经过某路口的各种机动车辆的数量,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但第一次统计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从而学生发现一个人不能准确地统计,并且每个人的统计方法也不相同。此时,老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统计出这一时间段中通过这个路口的车辆的数量呢?”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再组织讨论,发现可采用画“正”字来帮助统计比较简单。于是,同桌合作完成数据。类似这些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获取问题解决的信息,最终实现自我探索的学习活动,能充分满足学生创新的需要,不仅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又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发展。

2.2.2 数学情境生活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获得,首先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活动。我们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唤起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强烈欲望。因此,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来,参与到探索中来,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例如,在引出“循环小数”时,一个教师安排了“拍打节奏”的场面,要求学生在他的指挥下一起拍打X X X的节奏。拍手的过程中,教师突然示意停下,发出感叹:同学们真聪明,为什么拍打的节奏既整齐又动听,是什么原因?学生展开讨论……数学上也有一种很美的数,也像打节奏那样,某些数字会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就叫“循环小数”。

又如,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仪出示平时见到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2.2.3 数学语言生活化。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抽象化的数学被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需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例如,数学课本上的很多术语、法则、要点等,学生较难记住。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把术语、法则、要点用精炼的语言改编为儿歌、顺口溜等。如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开口跟着大数跑,尖角在前小于号,开口在前大于号,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2.2.4 数学问题生活化。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可以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学习数学的“大教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如,生活中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要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来回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即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又如,教学“有趣的点与间隔”时,一个老师设计了如下情景:屏幕上出现2个小朋友,在绳上依次晾了4块小手帕,每块手帕用两个小夹子夹住,共8个小夹子。老师提问:“晾4块手帕只要5个小夹子,怎么办?想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便实践操作,也提出自己的想法:4块手帕连在一起,一个小夹子夹住两条手帕重叠的一端。然后,教师引导:“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小夹子夹住一个点,那么每条手帕就是一个间隔。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一条直线中点与间隔的关系吗?”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便于学生迁移,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2.2.5 数学概念生活化。数学中的概念课一般比较难教,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但如能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并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明确这些抽象的概念。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一位老师课前为学生设计了“到电影院找座位”的学习材料。活动一:研究电影票。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电影票,找出电影票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活动二:实地考察。走进电影院,认一认单、双门,亲身感受一下电影院座位的编排,找一找自己电影票所指定的位置。实践证明,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准备,在教学“位置”时,老师才能教得游刃有余,学生也学得从容自在。

又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2.2.6 数学作业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我就在班中开了一个“小超市”,在每件物品上都标好价格,一部分学生当营业员,一部分当顾客,进行了买卖活动。最后让学生交流各自在买卖过程中收付款的情况。通过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引进数学课堂,经过买卖双方的交易,很自然的学习巩固了人民币的兑换,使生活常识数学化。学生从中体会到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确实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是一座相通的桥梁。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从而体会到数学本身的强大魅力,感受到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表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后作业,让3、4个学生组成一组,利用课后时间,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第二天,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教师眼前。更为可贵的是,有一组学生别出心裁,去收集行人、自行车、机动车遵守交通法规与违规的信息。无可否认,学生对从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亲身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会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记得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锻炼。

又如,在学了“可能性”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球上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老师赢。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大,学生赢的可能性小,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一般常识,再去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如有这样一道关于做家务的题:星期天,笑笑要做的事情及其用时情况为:烧饭20分钟,烧水12分钟,洗碗6分钟,扫地8分钟。为了能尽快做完这些家务,笑笑需要做个既省时又合理的计划,请同学们帮助她安排一下。

总之,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知识源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学习数学就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59~318

2 刘绍学.《数学通报》[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2~15

3 陈和.《小学数学教师》[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1:23~28

生活中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作文 创新 生活

“文以载道。”作文的本质就是表达自己的某种观感和思想认知,而认识的源头就是生活,作文创新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作文创新要摆脱重技巧和模仿的窠臼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首先放在结构和文体技巧上,重视教给学生作文的形式和技巧,并以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变的文章形式和技巧为作文教学成功的主要表现,有所谓的“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的妙不妙”。但是,文章的形式美是为文章的内容美服务的,离开了内涵丰富深刻的内容,任何华丽的形式都毫无价值。本来,形式的新颖是相对而言的,像结构上的各种形式早就不新鲜了。至于文体上的形式因为写的人少而显得较为新颖,如果叫大家一窝蜂都去写,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只强调形式上的创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同学一味要写新的文体,由于笔力不够,结果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企图用新颖的形式来掩盖内容上的缺陷十有八九要失败。如果老师教学生形成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更加误人子弟。

二、阅读能够指导写作,但不是写作的全部

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写作经验的实践总结,它强调了一定量的阅读对整体写作能力培养的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表明阅读教学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一些作文技巧和思维方法,还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去体味情感、认识事物、把握文体特征等。但古人同时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作为一种综合的作文教学手段,对形成学生最初直观的写作的感性认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学生作文能力和技巧的逐步提高,它只能是退居次要的一个辅助手段,否则学生就容易形成一些思维定势,易于泥古,难以创新。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每当作文时,总有一些学生见到题目抓耳挠腮,落不了笔,最后抱出一些作文书哗啦啦地翻,他们以为,现成的文章就是他们的救星。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应该在范文阅读之外下工夫。

三、到生活中去淘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大哲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塘”喻心,以“活水”喻求知,形象地说明一个人知识的丰富、学问的渊博需要不断从“源头”注入“活水”。作文的“源头”在哪里?在鲜活的生活里,通过对生活现象和生活事件的观察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运用创新思维去认识自身的生活。

(一)要把学生作文的目的定位在自如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理解上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现象首先是学生在看到题目后没有什么可写,其次才是怎么去写。生活就像万花筒,那么缤纷灿烂、丰富多彩,要表达的东西多如牛毛、俯拾皆是,学生为什么就偏偏觉得没什么可写?问题或许出在我们日常的作文教学倾向上,我们太注重学生按照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来表现好的、美的、典型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学生兴趣关注的东西,不是他们学识修养和认识水平所能达到的。学生有表现欲望,有享受被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强烈心理需求,他们会根据老师平时的教导和教学倾向去揣摩老师的意图,甚至会想当然地拔高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预期,这自然会反过来变成学生作文表达的一种心理压力,拿不准什么可以作为老师能够认可的作文可以观照的对象。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视野愈益狭隘,最终变成作文无米下锅。所以创新作文教学首先要理清学生作文要表现的是鲜活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点入手,不提过高的要求,循序渐进,只要表达了自己心中对鲜活的现实生活的认识,文从字顺,积极健康,都应该被视为是成功的作文。

(二)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一座庐山,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表现出几乎迥异的姿态。生活中许多问题,只要我们稍稍变化一下角度就会得出异乎寻常的答案。创新作文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同样的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让学生在感性中培养辩证思维的品质,在比较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在实践中去体味事物多变的面孔,从而在更高的层面、更广泛的领域全面认识事物。通过这样的认识,培养学生思辨的品质,最终形成学生比较牢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富有特色的个性思维,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所表达,表达也才有深度、才有新意。

(三)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活中来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化;教学内容;语文课堂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蕴含学问,如何从生活中找寻到能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楔入点,需要我们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从而让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源源不竭的鲜活素材。语文教学应该开辟出一片与生活结合的新的领域,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入色彩斑斓的生活领域,引导学生发挥出语文学习的智力潜能,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从而让语文真正走入生活,再从生活中感悟出语文的魅力,最终将科学的生活语文的教学观念树立起来。语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关联,我们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掌握语文是生存工具这个概念,让学生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紧密关联起来,让语文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生活语文化,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从本质上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定义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指的是开放语文教学的空间,打破语文课堂教学的桎梏,将日常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重视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实例,使语文教学与社会相互补充,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从心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从语文课堂走到课外,观察鲜活的生活内容,能将语文教材内容结合时代背景、能从语文篇章中提炼出生活感悟,让学生的感受到文章作者的心灵弦音,从语文篇章中发现自己生活的影子。

强调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其实就是强调语文老师在讲授语文课程要对岸的过程中,有机的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教材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点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学会生活。

强调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其实也是强调语文教学让学生与教学心灵互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挣脱语文“应试教育”的约束,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能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学”中来,到“用”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同时也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只有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才能让学生既懂得语文知识的获取方法,同时也让语文教材优秀文章的作者走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感染,实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渗透功能。

二、语文教学中需要生活元素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言来源于生活,学生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生活实践密切相连,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使语文教学回归本源,让语文来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同时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是课堂教学的更大课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①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理念便是体现“全面”与“综合”。“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如果要培养学生这种将促进人的发展为主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而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可行之途。

1.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在现实的生活实践的背景下,将教学活动置入到其中,以此激发出学生以生活主体身份参与到其中的愿望,同时也将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个体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后更好的开展生活实践,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富有真情实感人格健全的人。因为语文教学生活化来源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将更多的接触不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同时,知识也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被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充分发展。

2.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成为“社会”的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②而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一个人要由自然人实现向社会人的发展,就必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理解,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因此,语文教学生活化正可以发挥出它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生活化往往是一条优化语文学习的有效学习途径,因为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在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起联系,使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本身自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这样达到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的目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③因此,仅仅达到理解还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尤其是能够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这才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而实践正是实现这个终极目标的基本途径。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上,通过开展模拟性的实践活动,通过模拟现实生活的各项要素,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关系,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当然,如果可以把学生从模拟性的环境中带入到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来,就能更好的推动学生学以致用的水平。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运用到“分析调查”、“采访观察”、“实例解析”等方式方法,可以让学生将这些方法通过生活化的学习渠道加以运用,以此学会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等,通过实践来增长才干,将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同时,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是可感可触的,因此学生将调动自己多个领域的智能来参加,特别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明白团队合作的作用,在设计、探究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

三、将课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完美结合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④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它包含三方面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教育的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基于生活教育的指导思想,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生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⑤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各科教学、课外活动、家庭、社会构成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生活即语文,把生活当做语文学习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阐明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联系生活”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⑥虽然这个表达并无错误,但是,它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即我们的学生本身就处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活的气息,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经验、感悟等成为学生学习成长中的财富,进而为语文学习提供鲜活的素材。

正因为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既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吸收教学内容,就必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挖掘出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热情,配合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呢?

1.教师转变思想观念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自觉地密切同社会生活的联系,应该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思想,所谓社会生活,一方面指生活实际,包括生活事件与社会现状;一方面指思想实际,包括学生的志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思潮等。

语文教学要优质高效,一定要激发出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要有积极的主动地学习心态,就必须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思想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因此,只有新颖独特的课堂导入,才能够紧紧吸引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焦点问题,了解未来社会发展动态与趋势。教师在关注社会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社会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实施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有条不紊胸有成竹。

2.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

根据现代课程的理念,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素材,都是课程教学中的资源。比如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网络信息、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能够真正感悟语文教材的内涵、体悟语文教材中优秀文章的情感,才会对学习语文充满热情。所以,教师必须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充分将生活素材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来,大力搜集整理教学资源,使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不断进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语文课堂的生活化。

四、结语

如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盎然,身心处于活跃状态,从而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出他们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认为,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来,只有这样,将生活化的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中,才能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生活。(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0

注解:

①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② 霍华德·加德纳著,乐文卿、王莉译:《智力的结构》,中国友谊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③ 韦钰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73页。

④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重庆民联树局1946年版第12页。

⑤ 吕叔湘著:《吕叔湘全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第七卷第751页。

⑥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 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2] 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 王相文、王松泉、韩雪屏主编:《语文课程教学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 华杰:《导入的艺术》,无锡师范学刊,2003年第(2)期。

[5] 郑桂华主编:《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 欧阳友权:《话语平权的新民间文化》,社会科学辑刊,2004,(5):133-136。

[7] 陈桂福:《结合生活教语文》,《教学月刊·中学版》,2007年10月下。

[8]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生活中来范文第4篇

一、识字学词,读词学句

字不离词,词不离字,识字与学词、学句要融合在一起。

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学习生字“沿”字时,我先出示“井”的插图,让学生指一指“沿”在哪里,知道井沿就是井边的意思。再让学生用“沿”字说几个词,学生说出了边沿、沿海。我把两个词语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沿”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学生查字典知道了“沿海”的“沿”字是“顺着”的意思,与这个意思相同的还有沿岸、沿途、沿路等词语。上述教学,由字及词,由此即彼,识字和学词是密切连在一起的。

《风娃娃》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人们都责怪他”,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说说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如果你看到风娃娃这样做,会说什么?学生说:风娃娃你怎么这样淘气啊,我们不喜欢你了。我及时引导学生:这就叫责怪。再让学生读句子,把责怪的语气读出来。把词语的理解放到句子中,读好句子也就理解了词语。《坐井观天》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文后,我让学生找一找从哪个句子看出天很大,学生找到“飞了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有多远呢?我补充了这样的句子:“小鸟飞呀飞,飞过热闹的街道,飞过美丽的花园,飞过青青的草地。”学生读完这几句,再来读无边无际这个词语,就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出示了天空、大海、沙漠的图片,“无边无际”这个词语一下子变得很直观。句子的理解是建立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的,学词与学句也是紧密相连的。

二、观察画面,想象情景

低年级教材多是图文并茂,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词语。如《秋天》一课中“稻田旁边有个池塘”一段,我让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看插图。落叶落到哪里了?哪些小动物来了?他们是怎么和落叶做游戏的?这样一边读一边看,词语与画面相互映照,学生不但知道了“游过去、爬上去、藏在底下”的意思,还对落叶的形状、小动物的动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与乐趣。

如果课文中没有插图,或者插图不够鲜明生动,教师就要适当补充。如《北京》、《我们成功了》两课中的词语很丰富,“川流不息、绿毯似的草坪、矗立、人如海、歌如潮”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我搜集整理了图片和视频,先让学生观看,然后脱离图片和视频,读词语和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把自己看到的画面再想象出来,让词语和句子幻化为一幅美丽的画,学生对词语的印象十分深刻。

三、对接生活,关注表达

生活就是课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来理解词语。《笋芽儿》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单看字典里的解释,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唠叨的含义,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师:什么是唠叨?生:就是说很多话。师:谁经常唠叨你啊? 生:妈妈。师:妈妈都怎么说呢?生1:我每天上学,妈妈都说,要认真听讲啊!生2: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说,要细嚼慢咽啊!师:对,唠叨就是经常说一些重复的话。在生活与词语之间搭一座桥,学生就能很轻松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对接生活不能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感、表现生活。《纸船和风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幸福”的意思是不用解释的,但什么是幸福是需要会表达的。我对学生说:老师来到学校,看到你们的笑脸,感到很幸福。说说你的幸福吧。孩子们说:冬天,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很幸福;夏天,吃冰糕很幸福……

四、从读学说,读写结合

崔峦老师强调说:低年级要重点抓好的词语、好的句式,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引导他们学习迁移和运用。

《雷雨》中有这样的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师:谁来学学雷公公的声音? 生:轰隆隆。师:能看着老师的手势把雷公公的大鼓越敲越响吗? (生随着师手势的抬高,“轰隆隆”的声音也一次比一次更响。)师:越来越响就是一次比一次更响。谁还能用“越……越……”说几个词语?生1:越长越高。生2:越来越黑。生3:越来越胖。师:我们来把词语变成句子吧!生1:天越来越亮了。生2:我的字越写越好了。师:老师也想说几个。这节课同学们坐得越来越端正,发言越来越积极,表现越来越棒了。这里抓住了“越……越……”这一词语形式,读词语,说词语,说句子,语言的训练扎实有效。

生活中来范文第5篇

一、创设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创设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例如在教学“从1数到10,再倒着数”这一环节中,可以结合我国发射“神舟九号”运载火箭的倒计时的实况录像,让学生跟着科学家一起数。当火箭腾空的一刹那,学生欢呼雀跃,他们觉得火箭发射升空有他们的一份功劳,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自豪感,真正感到学好数学可以做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又如在教学“买文具”中,请学生当售货员,教师拿一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一支钢笔,而售货员没有零钱找补,由此创设一个需要兑换人民币的情境。学生经过交流后,得出5元能换5张1元,2元能换2张1元,5角能换5张1角,售货员就能把钱找补给老师。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突出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认识人民币,解决了实际问题,学生也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这样巧妙地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不是单调枯燥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用心设计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身边或社会生活实践中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学的材料,并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数学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马虎的日记》。又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统计在5分钟内通过学校门口的车辆,学生兴趣较高,个个都想做一个小统计员。但是学生一会儿看,一会儿记,弄得手忙脚乱。5分钟后,学生汇报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抓住这个机会,我立即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一下子议论开了:有的说,我看了这辆,就忘了那辆;有的说,边看边记我忙不过来了……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三、从作业中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比例尺之后,让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走走看看,通过步测的方法,确定不同区间的距离,然后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绘制出学校与家之间的简易地图。又如,育才小学开展“爱我家乡,绿化家乡”的植树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132人乘车去郊外植树造林。大客车限乘42人,每辆车每天租金200元;小客车限乘24人,每辆每天租金150元。请你算一算,哪一种方案最省钱?这样的应用性作业训练,有利于让学生走出书本,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