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范文精选

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范文第1篇

由学生自己操作,实践得到的结论才会更有激情,有欲望去变通知识,发挥应用能力。故我根据教材作业设计的圆形转盘图的提示,在制作的硬纸板设计了三种颜色(红、绿、黑)确定跳棋赛谁先走,转盘颜色是按2∶1∶1设计的,抽学生来转动转盘,看指针停在什么颜色上来确定甲、乙、丙谁先走棋。

学生操作、讨论、交流后,汇报这样不公平,由此引发了猜想心里,要让转盘上的颜色平均分成三等分或四等分,这样才公平。老师便及时讲解转盘的等可比性的公平游戏规则。再让学生抛长方体橡皮来决定某种游戏的规则,学生会很快发现这样的规则不公平。借此,老师提出:怎么改进才公平呢?学生轻轻松松回答:把它切成正方体。用这样的反例使学生确认从实践中得出的数学理论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用所得到的知识加以正确运用,创新自己的设想与做法。当得出的结论得到老师认可时,会体验到自己动脑、动手学数学的乐趣。

二、总结收获,提升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我便在学生获得收效享乐时,强调为让比赛公平,应使每种可能性的大小相等的数学理论。随之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我们学习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学课题,它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是公平的,那我们就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公平的,那我们就要做好准备去迎接挑战。

生活中的数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数学是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必须的,也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认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探索强调的是认识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现实的情境“做数学”,实际上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数学教学生活化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同样也是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在这些方面体现出其重要的效果。

1有利于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不断更新,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不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虽然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把潜能转换成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多数的知识学习都是在教室黑板上完成,学生的个体学习常被忽略,对学生的学习来说缺少创造性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制约,也就逐渐萎缩了。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不再是照着教材照本宣科,对教材中学生不熟悉的内容进行重组,善于改变旧的东西适应新的需要,这样对小学生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学生也会尝试做出改变,更能将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简单呈现,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创造力,而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那就是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过渡到平行四边形的公式上,最后学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景:“李大爷的花园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他想种花,请同学帮忙算算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李大爷好去买肥料。”学生们通过对手中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卡片分割、剪拼、猜想、讨论,最后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结论和数学家的结论是完全一样的,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现在的课堂多数都是老师讲授,学生接受,这样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更宽松、师生关系更和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基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探索、交流,在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的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2促进发展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并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在当今科技迅速发达时代,数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有利工具。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处处都要用到数学。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数学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教师更多的是讲公式的演算,然后用公式去套用解决问题,如果长时间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练习来学数学,而不知道怎样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试问,我们学习数学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数学教学生活化恰恰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数学教师应在生活中发现并提炼有关的数学问题,收集学生喜欢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比如商场促销搞活动,让学生们到银行存钱等等,将这些实际问题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从中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白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其次,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自实践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商店售货员,模仿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购物活动等等,经过这样的实践经历,学生有了充分的生活经验,对人民币的认识也会更深刻,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起了关键作用。

3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学生学习缺乏兴趣,数学能力、数学素质就很难培养。但是在许多学生心中,数学就是通过做练习,得出结论,数学课就是由一些运算符号、定义、公式等组成,离开数学课,数学仿佛就不存在了,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长期留给学生的印象。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材出现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材内容,但是仅仅靠这个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更多的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重组,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数学,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培养。第一,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引入让学生眼前一亮,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就在学生们的身边。相对于枯燥的内容和单纯的用公式就可解决的应用题,这些更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好奇,从而对数学感兴趣的一个过程。例如,在教学方向时,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上去感受四个方位;在学习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工具亲自动手测量,通过步行来感受厘米、米、千米等不同的长度单位。第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到很有成就感。例如,教师在学习用数对表示座位这个知识点时,通过在电影院里找位置这一生活情景引入,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且处处都会用到,这比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什么叫数对,怎么表示数对让学生更能接受,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学习,会使他们有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4结语

总之,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要做到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数学模型则是数学知识的浓缩与概括,小学数学中概念、法则、性质等等,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印迹。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在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之上进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刘伟.《“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刍议》[J].科教导刊(下旬),2015.09.

生活中的数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中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的,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指的是从生活中挖掘数学教学素材,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进行紧密的融合,将抽象、理论的数学知识变得可观、可触。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以数学理论知识传授和数学解题方法教育为主,老师和学生“闭门造车”,封闭的研究数学学术性知识,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将数学教学同生活进行密切相连,有利于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原则

针对中职学生的基础和现状,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趣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以及主体性原则。1.趣味性原则。多种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过程中多次受挫,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兴趣,甚至部分中职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着抵触情绪。就智力而言,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智力无差异,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较差,多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为此,中职数学生活化教学中要坚持趣味性原则,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正弦函数》时,老师可以同音乐进行结合,音调与函数的频率相关,音量与函数的振幅相关、音色与函数的周期相关,以此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2.实用性原则。教学生活化确保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中职数教学生活化实践中,老师所引用的生活案例都要同数学知识紧密相连,教学生活化其实施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避免花架子。生活实例的应用既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型相连,同时与数学教学目标和数学教学要求紧密相连,从而促使学生实现从数学学习到数学应用的转化。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时,老师可以以“拜年短信”为例,拜年短信自己都希望收到的短信是独一无二的,老师可以以此举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腊月三十,十位好朋友之间相互发短信拜年,两两之间不重复也不遗漏,至少需要编辑多少条短信?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排列组合的含义,同时能够意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活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理等,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依照教材进行讲解,留给学生少量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顾,学生的主动性受到抑制。中职教学不以升学为目的,摆脱了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数学生活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让学生自主对概念、法则、定理等进行探究。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公交车的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向量的理解和探究。

二、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中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过程同生活经历紧密相连,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同时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数学学都受过挫折,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不少同学对数学望而生畏。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借助学生的生活案例,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数学不再是抽象的符号和概念,数学是可闻、可见的,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数学教学生活化拉近了学生和数学课堂之间的距离,使得冰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数学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生活同数学进行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学习一些生活常识,同时又能够学习数学知识。2.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意识指的是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中职教育是面向社会的,相对于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以理论性教学为主,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将生活常识同数学知识进行紧密的融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学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但是实际数学教学和学习的实用价值却不高,教学与实际脱轨,老师和学生封闭就数学学术性问题进行研究。数学学习的重点在于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忽视了数学问题的实际来源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教学丧失了其实际意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了概念、定理,能够熟练的解答数学问题,但是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也无法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问题。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则实现了数学教学的拨乱反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生活经历应该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数学学习更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三、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应用

1.数学素材贴近生活。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为提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老师可以多借助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以拓展数学知识的范围和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总结生活数学案例,并将案例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丰富数学课堂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热点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社会特点指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中职数学老师可以多关心社会热点,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社会问题并将其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例如汽车牌照问题,可以同数学的排列组合进行联系,当前社会中的私家车数量上升,某市为加强对汽车的管理,特对汽车牌照进行扩容,要求汽车牌照要由三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和三个不重复的数字组成,且英文字母和数字都需要紧密相连,运用此种牌照方式,能够给多少汽车挂牌?从而引导学生对排列组合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2.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学。动手操作属于实践过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提升了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激起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生活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某学生报名参加了学校冬季田径比赛,学生为此特意制定了十天训练计划,第一天跑步为5000m,第十天为10000m,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学生可以借助等差数列模型帮助上述同学建立训练计划。另外,在学习函数、几何等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函数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平移、旋转等以更好的理解函数知识。学生还可以实际动作操作,折叠几何图形,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数学教学中要将数学问题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程开始时,老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化场景来进行课堂导入,抓住学生的眼球。例如在讲解数列时,老师可以借助“国王和秀才下棋,棋盘放麦粒”的故事来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64格棋盘,到底能放多少麦粒?”,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就问题进行探究,提升学生数学探究精神和能力。

四、总结

综上,中职教育以培养社会型、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中挖掘生活素材,数学教学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中职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深度挖掘数学教学素材,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生活化,从而提升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婷.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37.

[2]陈艳.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8,(57):79.

生活中的数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生活情境;运用策略研究

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引导小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生活实践,使教学活动与社会现实建立紧密联系,任课教师必须从多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生活经验出发,精准调控外部环境条件,创设宽松、生动的趣味性学习情境,形象立体地展现抽象性数学概念的本来面貌,使小学生能够在课上学习情境中逐步归纳、总结重点知识,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唤起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现实价值研究

(一)有效培育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满足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放弃落后于时展进程的一元化灌输式教学法,避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长期处于被动、压抑状态。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尝试使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为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并使其在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解决不同难度的实践性问题,以此充分锻炼当代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参与集体学习活动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并认识到学科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路径,强化小学生运用知识改善生活的实践意识。

(二)能够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生活情境中小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备的想象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对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与衔接性进行深入思考与适当联想,并在合作学习活动中通过逻辑推理证明自身的猜想,学生能够在理解任课教师所使用的数学语言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研究的趣味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不间断的思考,逐步掌握较为复杂、抽象的学科知识,顺应个人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向与能力发展目标。由于部分小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较差,观察能力不高,难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所学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因此任课教师必须通过构建生活化学习情境还原并详细解释学生无法理解的复杂生活现象,实现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密切融合,以此唤起多数小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小学生能够在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利用已知条件对数学问题进行推理、计算以及证明,发现解答学科基础性问题的正确途径与可行方法,发挥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记忆并理解任课教师所讲解的解题技巧与分析方法。任课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列举有一定说服力与代表性的实际事例,让缺乏社会经验的小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意识到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后能够获得思维层面的启发,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讲解富有抽象性的学科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误区研究

(一)脱离现实生活,不具备思想深度。虽然新兴的生活情境教学法已经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广泛使用,但是多数数学教师未能意识到灵活调整情境创设方式与环境要素的必要性,情境教学模式中理论性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紧密,缺乏直观可见的联系,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理解难度较大,任课教师所选取的情境学习主题不符合多数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与个好,难以激发多数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究兴趣,反而增加了部分落后学生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由于教师所构建的生活情境未能适当突出课程重点,缺乏应有的思想启发性与学习方向引导效果,因此丰富的生活元素容易使学生分散自身注意力。

(二)未能正确运用教学方法。部分指导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正确应用方式缺乏理解与认识,难以基于生活情境拓展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路径,教学方式过于僵化,缺乏合作性与灵活性,未能制定与生活情境相配合的教学效果考评标准与授课计划,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纲领与课程知识体系,生活情境的构建方式较为僵硬固化,无法起到培育小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与学科思维的基本作用。现行课程知识体系中部分知识并不适用于生活情境教学法,任课教师未能准确把握不同领域数学知识的内在性质差异,无法突出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实质性内容,生活情境缺乏真实性与可靠性,影响到多数小学生对具体问题基本性质的把握,不符合小学阶段未成年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水平。

(三)未能突出课程重点知识。任课教师在构建生活情境讲解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忽视引导学生复习上一阶段所学的旧知识,将大量时间与精力耗费在管理课堂纪律、详细介绍集体学习活动规则上,错误地认为课上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必须采用情境化教学方式,数学教育的重点发生偏移,教师未能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范围,未能考虑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与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方式,导致实际教学效果较差,对小学生个人认知水平的进步与思维的成熟带来消极影响。

三、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合理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可行策略研究

(一)基于现实生活构建生活情境。为充分发挥生活教学法的固有教学优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性与均衡性,任课教师应当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构建生活情境,使之与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基础知识相结合,促使多数小学生养成运用学科基础知识与解题技巧分析生活现象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小数乘除法》这一部分的数学计算技巧时,任课教师应当主动创设贴合社会现实的生活情境,如商店店员计算顾客购物所花费的具体金钱数目,要求学生轮流上台扮演顾客与店员,共同计算所购买的商品的实际价格,学生可在参与课上情境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教师所讲解的小数计算方法,并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社交生活的内在联系,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二)科学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任课教师应当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吸引课上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基础较差的小学生巩固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有效降低小学生学习复杂数学知识的难度。任课教师应当保证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全面性与正确性,营造出与现实生活实践场景较为相似的情境,增强小学生对生活情境的熟悉感与体验效果,任课教师应当保证自身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蕴含多种学生较为熟悉且能够理解的元素,体现出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特征,符合多数小学生的心理特性与个人爱好,避免生活情境中的环境要素过于单一,影响小学生的自我代入感。教师所提供的各类学习材料必须与小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与社会实践经验保持紧密关联,以此保证小学生能够在情境化教学模式下获得丰富、愉快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与特殊作用。例如,在讲解《数的产生》这一部分的学科基础知识时,指导教师应当列举出我国古代的算筹计数法或结绳计数法,让学生思考数字的产生原因,并向学生介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计数符号,让学生发挥个人生活经验,通过探究发现数字的产生来源于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客观需要,以此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经验的提炼与运用能力。

(三)把握课程重点,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内容体系中的难点与重点知识,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学科基本原理,教师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配套的训练计划与指导方法,适当使用经过教学实践验证的实用性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小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导入下一阶段要学的新定理,并要求小学生进行课下自主复习与实践演练,以此突出教学重点,适度地把握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范围与作用方式,以指导小学生搜寻不同生活现象中隐藏的数学信息为基本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找到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以此帮助当代小学生强化其个人学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展现我国各省份面积的情境图,使小学生在观察、分析图表中的具体信息的过程中思考怎样比较任意两个省份的面积大小,并以此锻炼当代小学生搜集和快速整理数据的个人思维能力,并鼓励小学生轮流上台读出图表中所罗列的数据,通过情境迁移与独立练习使多数小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技巧,小学生能够在教师所构建的生活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到数字之间存在的客观内在关联性,学生能够产生思维层面与情感层面的共鸣,学会准确把握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四、结论

为使小学生在课上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科知识体系的独特魅力,任课教师必须将学科重点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配套的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方式,使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并主动运用所学学科知识解决有难度的实际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多数小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够受到锻炼,学生将会养成基于生活情境分析数学问题、探究正确答案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169-170.

[2]袁海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6(11):177-178.

[3]郑瑶.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16(31):18-19.

[4]马轶.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4(15):151.

[5]薛飞飞.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255.

生活中的数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艺术活动;演唱表演;培养

高职医学生作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来源,奋战在临床一线,需要与患者直接交流接触。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提升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人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直接沟通将不断减少,需要确保交流沟通的高效与和谐。音乐艺术人文素质培养可对道德修养有辅助功能,音乐艺术能够培养高职医学生的仁爱之心。为帮助高职医学生获得更好的艺术熏陶,在艺术活动中体会到艺术魅力,在演唱表演中获得自信心和积极心态,采用科学有效的演唱表演培养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演唱表演学习和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音乐艺术人文素质培养在高职医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高职医学生是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他们有着心理发展的共性,另一方面,因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往往在理想与现实、交际与孤立、勇敢与退缩等心理状态下徘徊,受到的现实困境压力较大,长期以往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医学生更需要艺术教育的润化,摆脱心灵的桎梏,勇敢地面对职业与生活[1]。然而许多医学院校的学生疲于专业课程学习,没有足够时间与精力学习与专业无关的艺术。医学院校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不能创造很好的演唱表演机会,这就导致了医学生演唱表演整体素质,尤其是艺术素养较差,不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高职医学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历史使命,不仅需要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同时需要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因此,将音乐艺术教育活动引入医学院校在高职医学生教育中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一)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音乐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让人获得情操的陶冶,还能在性格和品味上获得很好的培养和提升,更有助于促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人获得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的同步发展,对于生活和工作均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高职医学生来说,要想成为优秀的职业医学人才,除了打好专业基础,掌握过硬的医学技术外,还应做好心理内涵建设,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具备同理心,能够关爱患者,以较高的人文素质保障职业道路发展[2]。音乐艺术教育便能很好地满足相应需求,让学生感受、欣赏进而表达、创造美,以音乐和演唱为工具彰显审美品味、突出个人价值。

(二)音乐艺术人文素质帮助培养医学人才职业道德

高职医学人才教育的关键在于职业道德教育,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拥有良好的从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才能在工作中真正从医者角度出发关爱患者,以极大的热忱减轻患者痛苦,获得身体恢复。尤其当高职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在临床一线跟患者接触,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大环境下,以高超的医学技术和良好的从业道德为基础,能够很好地应对临床疑难杂症,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康健贡献最大力量[3]。音乐艺术能够很好地帮助实现高职医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通过美好价值的影响让学生获得仁爱之心,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在职场当中规范自身的言行,确保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为此,高职院校通过音乐艺术培养这一文化基石实现医德和医术的有效结合,让医学生向着德艺双馨的合格医生发展。

(三)音乐艺术人文素质帮助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社会大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人际交往能力体现在对组织内外关系的有效调节和处理,能够很好地实现信息沟通,更好地化解交流中存在的矛盾,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医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意味着可很好地处理医院内部的信息交流,有效地处理医患之间的问题,消除医患矛盾,实现医患的和谐交往[4]。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便明确指出,要让医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道德意识,能够以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处理职业问题。音乐艺术教育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实现医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强化,在人文关怀精神上也得以提升,能够尊重他人、尊重自我。

二、高职医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演唱表演的培养方式

(一)加强训练打好声乐演唱基础

为优化高职医学生音乐艺术教育,更好地实现医学生在艺术活动中演唱表演能力的培养,应当首先做好声乐演唱基础能力训练,打好演唱表演的重要基础。演唱表演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兴趣,同时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加以强化。音乐艺术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当中逐渐体会、感悟和理解,逐渐找到艺术感觉并找到符合自身特点、属于自身个性的道路。在培养当中,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练习正确发声,正确运用嗓子和气息、力度,在音色变化上基于歌曲进行适当调整,在咬字和行腔上符合歌曲特色[5]。在声区过渡上能够保持通畅,符合生理特征和发声原理。另一方面很好地实现歌唱共鸣,在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之间很好地贯通,获得良好的发声演唱基础。

(二)培养丰富情感与艺术感受能力

在实现发声能力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很好地处理演唱表演的情感,实现声情并茂。声音技巧是歌曲的外衣,饱满的情感则是歌曲的内核,要获得很好的演唱表演效果就需要在扎实的声乐技巧之上融合饱满的情感。运用声音实现传情,再利用情感来带动发声,达到演唱表演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多多强化情感和艺术感知能力训练,让学生对歌曲作品的认知从声入情,真正融会贯通。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内涵,再经由讨论分析强化学习理解。以《鸿雁》一曲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再共同探讨其中的内涵,即蒙古民族对于家乡自然风景和动植物的热爱,对家乡风土人情的饱满深情。学生对于歌曲的认知更为深刻,在表演中的展现就更为恰当,更能让听众获得艺术享受。

(三)学习感受歌曲风格及内涵

演唱表演的重要方面之一还在于对歌曲风格的有效把握,对歌曲内涵的淋漓展现。中外演唱表演的曲目有着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体现着特殊地理环境下生长出的独特生命力。意大利歌曲多热情洋溢,在声音的表达上更为宏亮和磅礴,声音往往以喷薄形态呈现,效果惊人;日本歌曲则在日本文化的衬底之下具有细腻和伤感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表演当中注意情感的细节,以情动人;我国新疆民族歌曲多欢快、悠扬,体现当地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陕北则多粗旷豪迈,要求演唱表演时声音与肢体结合,呈现粗砺和豪放的性格状态[6]。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品风格完成演唱表演,很好地呈现作品内涵,就能达到很好的表演效果。

三、结语

音乐教育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特有的,它能够对高职医学生的发展产生显著作用,是一种对学生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艺术。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调节情绪、净化心灵、启迪智慧并完善品格,帮助实现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职业道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慧慧.音乐艺术对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利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4):162-163.

[2]郭云楠.浅析高职高专学生的演唱表演实践[J].戏剧之家,2017(14):76.

[3]王铭泽,周亚夫.校园艺术实践活动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474-476.

[4]刘欣.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探讨[J].黄河之声,2016(22):10-11.

[5]孙荣利,孟令军.合唱艺术对于医学院校学生的意义探微[J].艺术教育,2016(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