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高体育;生本教育理念;个性化教学;实践与探讨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实验表明:人类的个性化能力和基本素养确实存在先天性的遗传基因,然而,更大更多的成分还是后天形成

因素,而培养和形成个人后天能力素养的最佳时期就是学校教育阶段。因此,在新时期学校教育中,作为未来社会核心生产力的培育摇篮和责任者,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本着战

略性规划,积极顺应和坚持新课程核心理念――“以发展学生能力素养”为根本追求,始终把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素养的培养问题真正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突出位置,并要在激发学趣、启智益能、培养素养、综合发展等方面加以高度重视和认真实施。

一、要把激趣作为体育情感教学的永久做法

兴趣和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种动力性系统,在各种

活动中往往能够发挥定向和引导、维持和强化的关键作用,它是提高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在职高体育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体能和技能的竞

技化训练而忽视了其中的学生情感因素,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显得

刻板机械,致使普遍存在“学生热衷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要认真领会和努力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把情趣教学作为实现“三维目标”的渗透点和重要抓手。要通过民主合作、平等互动和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等一系列的和谐

性措施,积极施展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魅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向师情感,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再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本着丰富和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努力迎合学生的

兴趣化发展。

近几年来,笔者在职高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实践并尝试创新了“选修+必修”的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在开展正常课堂秩序教学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些项目进行训练活动(一般是每位学生自选1~2个项目)。这一举措受

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报名参与。由此不仅激活了强烈的学习情趣,还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要把个性教学作为施行生本理念的重要核心

在职高体育的传统教学过程中,不但存在着“重体能技能训

练、轻心理健康发展”的现象,而且在教学模式上明显出现约定俗成的固定化格式。学生在“师尊生卑”的观念支配下被动地接受教学和培养,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和发展。新课程理念旗帜鲜明地从根本上废除了“教师主体论”而代之以“学生主体论”,从制度上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对此,我们要把之充分体现在课程教学的实际行为之中。这就是说,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使得他们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之上能够得到不同程

度的个性化发展。本文以上肢力量的内容教学为例,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教学的话,那么表面上看似口令统一、形式整齐,实际上肯定因为机械、单调而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致和热情。对此,我们稍作一下调整,根据各自能力的不同,把引体向上或俯卧撑转换成或引体向上,或斜身引体向上,或水平悬垂臂屈伸等形式加以训练。这种自由生动、轻松活泼的训练形式,既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状态,又能促使学生在个性化锻炼中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执教者在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可把排球、乒乓球和韵律操等项目作为职高女生体育学习的敲门砖和助推器,从而不断深化她们的课程学

习情感。

三、要把启智益能作为课程有效教学的根本抓手

在素质化教学的新时期学校教育中,能力素养因素是新课程

理念的核心成分。要想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有效教学是重要载体和首要保障。

那么,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开展职高体育教学呢?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了这样几点:首先,体育课程应当始终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出学习任务后,首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做出必要性的提醒要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

探究式的自主实践活动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以有效发展他们的实

践能力。其次,执教者要努力创设条件和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把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努力地应用到实践活动之中,从而不断发展他

生本教育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大学教育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7.040

1何谓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最先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思乐教授提出,其核心涵义为“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其特色是还原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原有位置,力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体现了教育的真正本质和规律,能让学生愉快学习,快乐成长。

而反观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则可看作是一种“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其课堂教学模式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以成绩为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考评依据,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容易产生各种教育问题。

生本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课堂的中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以及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的指引者。因此,学生能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生本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以这种理念为指导,自1999年开始研究者们已在国内、香港、澳门等地100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小学、初中的生本教育体系,已形成一定规模,甚至有些科目配套编写教材。现在生本理念正逐渐渗入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同样必须实行生本教育。只是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很缺乏。

2生本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至今并未完全被生本教育的理念所覆盖,但大学课堂本身又是一个极其需要生本教育理念的地方。大学生是一群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的人,并且在不远的将来就要进入社会独立生活与工作。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大学教育中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其作用和意义如下:

(1)“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能对心理学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帮助教师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反思,以便进一步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以及现有水平的课堂教学内容。

(2)让心理学学生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中更多地运用自身已有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发挥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能力。

(3)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中,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能刺激他们思考。如果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接近现实情境,就能够帮助心理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境间的联系。思考现实问题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多次陈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能帮助他们提高组织、沟通、操作、口头表达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心理学本科生教学中实行生本教育的可行性

本研究针对心理学本科生,在这个学生群体中尝试结合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并辅以初步的实践。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现有的应用范围,局限在中小学,在大学中尚未有应用。那么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特别是在心理学本科生中,生本教育理念是否适用?如果可行,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即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这便告诉我们,所谓的教育并不能只是去追求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改变学生的内在能力。就像爱因斯坦所说:“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当我们把理论知识忘却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只有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是这些指导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对我们的人生起到指引作用。

因此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应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这本身是个大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基本的方面来展开,探讨大学教育与生本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可能性的问题。

一是在课堂中将原有的知识与实际的情境和需要相结合。大学生需要学到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获益。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学习、记忆课本知识点是不够的。但这些课本中的知识点又是来源于前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因此,这些东西一定是有其价值的。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这些书本中的精华部分,还原成它原本的样子,可能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对所授课程非常熟悉之外,还要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应用更新,跟进社会发展的步伐,寻找到其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二是尝试采用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将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讲演相结合。教师授课内容的变化会导致教学方式的变化。如果在课堂中增加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这部分内容,会加强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进行应用的动力,提高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及讲演机会,将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行展示,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锋与互动,让课堂氛围接近一次头脑风暴的会议。在讨论时,老师仍应保持规划、引导与管理的身份。

4应用心理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生本教育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育、咨询、研究、管理等领域胜任专业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心理学人才。这个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学的实际效果。应用型的人才必须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锻炼实用的能力。因此,须依据生本教育的理念对应用心理学本科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解决下列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上的探索。如何为学生增加一些与实践相结合、符合其兴趣但同时又围绕课程内容展开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教师需要将注意力转向引导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转换,与自身经验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更进一步,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问题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学生要通过思考,结合前面甚至更早前学过的一些知识内容,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促进他们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培养其积极思考的习惯。这部分内容的把握要靠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并且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收集新的信息这些方法来进行完善。

二是对学生的评价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既然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了问题讨论这部分内容,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应该在评价学生时对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反馈。以前的学生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试加平时分的形式给出,期末考试大多情况下都是紧紧围绕课本内容进行考核,学生们应对考试主要靠记忆背诵。而平时分中的大部分分数,主要以考勤、作业等项目为基础,虽然课堂表现也会有加分,但仅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并没有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如果以生本教育的理念来看,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应是对其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评价内容。学生在课堂讨论与讲演环节中的表现能非常充分地显示其真实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甚至合作意识。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能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明确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对评价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学生课堂表现的相应分值。

生本教育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生本教育;科学教学;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成为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关注话题。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而并非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以及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进行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中学科学教学时,教师应当合理设置前置作业、扎根生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及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中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合理设置前置作业

在传统的中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将学生看做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每一节课都进行了充分备课,然而学生在进行中学科学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任何课前准备,在中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只要认真听课,便能学到知识,教师的教学目标则是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听懂为止。然而中学科学教学中,并非所有知识都需要教师进行反复讲解学生才能学会,很多知识能够通过合理设置前置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下,学生便能学会。合理设置前置作业,为学生自主学习中学科学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能够促进学生中学科学的课前准备,学生在完成教师所设置的中学科学前置作业后,对课堂上即将学习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能够帮助学生在中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目的地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中学科学教学中主体作用。

合理设置中学科学前置作业,对提高中学科学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如笔者在讲解中学科学《凸透镜成像》相关内容时,由于在课前考虑到该堂课内容抽象,若不在课堂前设置前置作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理解凸透镜成像的相关知识,同时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放大比较感兴趣,放大镜也价格便宜,容易购买,在讲解《凸透镜成像》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和使用放大镜,让学生在使用放大镜的过程中,感受放大镜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扎根生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中学新课程标准越来注重和倡导中学科学课堂生活化,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教师在生本理念下的中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扎根生活,将课堂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现象进行有机结合,以各种生活现象为素材,科学、高效地创设生动、具体以及现实的科学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转变传统枯燥乏味的中学科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中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中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究中学习和掌握中学科学知识。教师在中学科学教学课堂中开展的各项探究性活动中,应当树立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究,不断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在选择探究方式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确定,通过探究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科学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耐心、和蔼的平等交流,热情的关怀和鼓励等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课堂角色,将学生从消极的课堂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课堂参与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在中学科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注重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提高学习信心,并将这种学习信心进一步转化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科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成为中学科学教学课堂的主人。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发展,对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本教育理念不断应用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学科学课堂教学,应当合理设置前置作业,将课堂教学扎根生活,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初中科学学科相关知识的探究,并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中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陶应龙.于无形中存有形:生本教育在初中科学中的应用[J].神州:中旬,2011(7):62.

[2]夏兆省.“生活资源”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研究[J].中学物理:初中,2013,31(4):13-15.

[3]唐云波.初中科学“生本化”学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化学教学,2011(6):41-44.

[4]周建秋.前置性作业:初中科学生本教育的“孵化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7):48-50.

[5]周建秋.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科学教学方式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44-45.

[6]钟利.初中科学欣赏教育中学生思维活性的调动与保持[J].时代教育,2013(24):214.

生本教育理念范文第4篇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教为学服务,教辅助学,把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最喜爱活动,并遵从人的由整体到局部,先感受后认识的规律去进行试验。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教育的资源;教师是服务者,是学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纤夫”;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教皈依学。结合对生本教育的初步认识,谈谈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一、物理的生本课堂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模式是由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巩固练习、复习测试几个环节组成,这有助于牢固掌握基础,但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则显示出它的不足。通过认真研读《生本教育实践专辑》,我觉得物理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由“前置作业导学、课堂分组自学与讨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拔与总结、夯基达标”五个环节组成。

1、前置作业导学。知识只有融于情境之中才容易被理解,才能触动人的心灵,才能激发人的求知欲。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问题入手,从与教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诗词、故事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走进课堂。从最简单的生活现象、问题入手,学生联系生活提问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物理的需要而设计的,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方向性地进行探究和学习物理知识。因此前置作业导学是开展好生本物理课的前提,它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提炼出课题的根本和核心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巧妙的设计,使前置作业的问题指向课题的实质,指导学生通过前置作业明确自己需要学习并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合作展示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自学,为生本课堂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堂分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在完成前置作业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小组成员相互答疑。在这个环节中,自主学习是前提,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合作探究是方法,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质疑、善于探究;相互答疑是目的,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乐于助人、学会讲解。教师注意不同小组的特点,深入到小组内部查看、指导,但尽量不要打断组内探究的思路。教师指导到位,具有较强的甄别、筛选、帮助作用,但不能干预、代替学生思维。生本教学的精髓就是“以生为本”,放手给学生,老师要舍得放手、尽管放心。

3、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展示答疑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本环节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小组成员集体参与或推荐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小组展示后,另一个小组再补充。小组提出的问题,首先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教师提供帮助、协助或者引导解答。在这过程中,教师扮演“场外”指导的角色,把握问题解决的方向,适度引导问题发散,扩展学生的思维维度,提高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这环节中,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讲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点评是促进,需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点评的主动性和准确性;修改完善是效果,需要科学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效率。

4、教师点拔与总结。总结规律,生成方法,拓展应用。教师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跟上点评、补充,对关键的问题,进行启发、讲解和拓展操练。在该环节中,总结规律是前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习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方法是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生成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拓展应用是升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成的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5、夯基达标谈收获。夯基达标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以进一步巩固和学会运用该节课的知识。生本教学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关注学习的结果,不但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基础知识的夯实。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习题可以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要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比如,在“液体压强”这节课上,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h表示的是“该点到自由水面的距离”,可以将U形管倾斜,提出问题“此时该点的压强是否改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收获平台是教学小结的一种形式。在此环节中,搭建一个学生谈学习成果、学习感受(自我评价)、学习方法的舞台,让学生共同分享收获成功的体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物理课堂上尽可能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

生本教育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本理念;学困生;转化 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曾说:“生本教育实验班里只有差异的学生,没有差生。”经过我校几年生本教育实践与探究,我更加认同并认真审视这句话对教育的启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规律,找准对策、进行转化。

一、高度尊重学生,在评价中培养学习兴趣

欣赏学生,尊重学生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着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对学困生最忌讳的是“放弃”和“歧视”,他们自暴自弃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我们教师必须用心去呵护,倾注更多的感情去关爱、温暖他们,让学困生感觉到老师没有抛弃他们,老师才是他们最真心的、值得信任的朋友。在教学中不要吝啬我们口中的美丽语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要注意实施分层评价、多元评价、心灵评价,采取赏识教育法对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增强他们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向困难挑战,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全面依靠学生,在探究中激活数学思维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困生”大多思维简单,僵滞少变,他们似乎对任何稍微复杂的问题都懒得去思考,为改变这一现状,课中我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并借助动手实践操作,通过他们喜爱的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让学困生真正了解知识的内涵,让他们把实践过程与探究发现讲给老师听,讲给同学听,如果他们能讲明白,就证明他们已经懂了。持之以恒,学生便会找到自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激活学困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甚至促使他们去主动探究。

三、适时合作交流,在活动中培养参与意识

生本课堂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使得原本“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设计的新课堂。全国优秀教师、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曾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例如,在生本课堂中,看到的不再是老师一人讲,更多的是学生参与和展示。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把前后相邻的四名学生编成一组,注意各组生源搭配和小组长的带动作用。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并关注学困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同时鼓励他们在小组中勇敢发言,畅所欲言,这样为学困生从“不让说”到“敞开说”创造了条件。

四、搭建交流平台,在展示中点燃学习热情

生本课堂的特色是: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我在课堂中尽量给学困生创造舞台,相信他们,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我坚持“低入”原则,有意识把简单的、有趣的、最基础的给他们,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感,使其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

例如:在小组合作中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这样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委他们以重任――担任班干部。我班一位同学,一周能有五次迟到,家长也拿他没办法,自从鼓励他担任班干部后,好像自己当了大官,以身作则,比谁都早,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另外,适时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生本教育理念提到,一个人一旦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欣慰,便会激起他无止境追求成功的勇气与力量。

五、读懂学困生,在对比中以优补缺

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保护每个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大器晚成”保存了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拥有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去关注每一个学生,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努力捕捉“学困生”思想行为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真诚鼓励,并利用学生的长处来引导、纠正缺点和不足之处,效果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