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本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1重新修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调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比重

根据学校制定的“应用型、工程化”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思路,重新修订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根据开设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各专业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实验能力,对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按不同学科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模块设置,根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特点,大幅增加实验教学课时,过去我校生物化学共10个实验,30学时,调整后共16个实验48学时,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达到4:5.同时,完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遵循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进行,突出学生基本知识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将生物化学前沿动态及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

2重新整合生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三大板块”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将实验内容划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大板块,课时比例3:1:1,构建一个既突出专业特点,又能逐步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2].(1)精选“验证性实验”内容,夯实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在验证性实验板快中,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熟悉掌握生化实验中的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验证性实验的开设主要为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开设“综合性实验”,强化培养学生综合研究素质,在综合性验板块中,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研究素质的培养.综合实验的开设,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以“综合性”实验题目整合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自然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3].(3)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科研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性实验”模块中,应针对教学大纲科学、理性的设计实验,实验题目自拟,要有综合性并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性实验的题目要有趣味性,力求引导学生设计出一些有创意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应提出有悬念性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在“设计性实验”模块中[4],学生应该充分突出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激发创造热情.学生学会如何查阅相关文献、选择实验材料、确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试剂、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问题,整个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设计性实验”模块中,指导教师应该对实验学生进行分组,分析学生自定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保障实验药品、仪器的正常供应;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对各组实验结果和过程进行考评.通过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实行开放式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1)生物化学实验时间的开放,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受实验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条件影响,学生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去做事先就规定好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无法发挥学生实验创造力.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自由安排自己的实验时间,我们对实验时间实行开放管理.采用预约制,实验室在时间上尽可能开放,学生通过预约随时都可以进入实验室.学生和实验指导教师互动,实验指导教师采取值班的形式.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网上选课,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做相关实验[5].(2)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的有限开放,根据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实验项目,完成实验教学大纲的实验内容外,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内容,供学生自由选择.这些开放性的实验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法,选用实验设备,配置实验试剂,实验前将方案和指导老师讨论,审核可行后,由学生自行完成.(3)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开放,采取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多室实验设备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打破各个科室的保护壁垒.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的培训.对实验室人事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责、权、利明确,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采取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后,实验室的容量大幅度提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实验室的现有资源[5].

4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设备更新及管理

(1)规范和完善实验室制度建设[6],现行实验室制度是多年前制定的,已跟不上时展的需要,需要补充一些新规定和措施,用规范和完善的制度去规范实验室的操作和仪器使用.量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达到有效管理的目标,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制度的功能,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好基础.(2)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硬件设备的建设,对一些实验仪器和实验用品,应该爱护、细心使用,对一些精密的大型实验仪器,应该建立“仪器管理档案”,建立和制定“使用登记证明”制度,填写使用登记证明.定期对实验室硬件设施进行调试和维护.(3)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更新实验室设施,扩大实验室硬件投资规模,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一些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性能好的仪器和设备,进行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更新,扩大实验室硬件投资规模,确保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不断增加实验室的实验功能和科研的实力.另外,加强实验室软件投资和建设,包括科研和工作人员的培养制度、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培训方法和方式.(4)增加实验室建设的管理经费,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增加实验室经费投入,促进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室建设管理经费,提高实验室材料的管理经费,加大学生培养经费,强化实验室培训功能经费,协调好培养教育经费.

5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手段改革

为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应充分重视学生对实验课成绩评定这一环节,需制定一套全面的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的考核办法.在生化实验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加强实验课综合考核力度,建立一套能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实验考核体系.将生物化学实验成绩分为4部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各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技能竞赛成绩占10%.每次实验成绩细分为4部分:前期预习情况占20%,实验过程完成情况占30%,实验技能掌握运用情况占25%,实验结果与讨论情况占25%.通过这种方法,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促进学生认真做实验,规范书写实验报告,认真分析实验结果,这种考核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实验理论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教师有了可参照的执行标准,改变了过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的成绩评定方式.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手段多元化

1传统生化教学手段的改进与完善

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是提高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除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外,我们还积极实施自主性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实验的教育效率.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实验教育效率.传统上的实验课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遵照实验指导,按部就班地依照实验步骤去做试验,这样学生很难达到训练科学思维和提高实验创新能力的目的.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实施自主性教学模式,表现在让学生自己培养实验材料、自主配制实验试剂等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己查阅数据,进行试验细节的论证和讨论,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培养动手操作和科学研究与思维能力,提高实验的教育效率.实验的学时是有限的,我们提倡广泛的实验后的公开讨论和辩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特别是建议学生把问题和解释写成报告的形式,教师必须给与认真地答复.

2新型生化试验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国内外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站,下载学术论文,对传统生化试验方法、材料进行改进,做到试验方法、试验内容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做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利用国内外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络资源及论坛,如“生物资源网”、“生物谷”、“生物秀”、“生物通”、“生物实验网”“、中国生物化工网”以及各个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网站等,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及时掌握生化实验领域中的最新新技术.(2)运用多媒体化实验教学,运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和虚拟仪器等多种电子媒体和技术设备,采用Powerpoint、flash、Quicktime等手段,制作一个生物化学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并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实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理解容易记忆牢固、运用准确.在开展多媒体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到教学软件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7].在开展多媒体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一定要服从实验教学目的,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有效运用技术手段.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化实验教学手段,可以节省实验教学时间,降低实验教学的难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构建网上虚拟生化实验教学的新体系,虚拟实验教学是基于互联网络或校园网设施条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电脑屏幕上创造出模拟的仪器性能、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从而达到真实或接近真实实验的效果[8].运用虚拟实验教学手段网上实验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推动各院校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发挥各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促进新内容、新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共同发展实验教学.运用虚拟实验教学手段学生可以完成对于一些在现实的实验室里难以执行实验计划,如有高危险性的实验、涉及高精密仪器的实验、实验场地及实验材料缺乏等等的实验.而且可以让学生接触和掌握更多、更新、更好的仪器.虚拟实验室能够弥补现实实验室的不足,发挥现实实验室的作用;运用虚拟实验教学手段可以与现实实验相辅相成.在虚拟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随时上机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操作,完成各种分析测试任务.在计算机上对虚拟实验达到熟练后再进入实验室进行真实操作就会轻车熟路,大大增加现实实验的操作熟练度和速度,因此虚拟和现实实验相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用虚拟实验教学手段可以节约成本,降低损失.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网络的优势,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可以仿真出可视化的实验环境,引入多种多样先进、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降低误操作的危害与损耗.

生本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生本教育的提出基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由于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多以知识讲授或者说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被动者,传统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全球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由此,全世界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浪潮。一些教育研究者提出,教育应当面向学生,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力求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其一,在学科为主的学习内容上有所突破;其二,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其三,在目标层次和课程多样方面有所突破;其四,突破传统的评价方法;最后,在研究方向上有所突破,即促进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变。生本教育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2生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内涵

顾名思义,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是由郭思乐教授最先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生本教育是在全球教育改革的洪流中诞生的,也是适应我国教学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目标和宗旨。一切为了学生,就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制定、教学方式的安排等等,都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最终目的都是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其次,“尊重学生”。这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问题。学生也是有生命的独立个体,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而且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见解,甚至是疑问。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全面依靠学生”。这是说教师要把课堂和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们要改变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经济法教学改革实践

3.1注重经济法教学的实践性随着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剧,法律专业学生对司法考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司法考试的实用性较强,对学生各方面要求也较高。那么,对司法考试应该怎样教学呢?其与法律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重新设计了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联结,尤其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向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转变。教师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讨论专题案例。组织专题讨论和讲解重点时,要基本遵循“基本法理+比较法学习+法条研读+司考仿真题练习+案例讨论/模拟+综合点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学环节组合编排上,笔者在基础理论、法条解析、案例研讨、比较法学习等板块比率上进行了调整,适当降低了对基础理论的讲授,而比较法学习、法条解析与案例研讨等实践环节则列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三,在研究性学习环节中,在全面、系统地阐述经济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近年来经济法学的最新理论研究和立法发展反映在教学中,对近年来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积极探讨,使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最后,优化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安排学生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作为平时的作业,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分别占课程成绩比重的30%和70%,考核题目偏向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引导学生关注与经济法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

3.2注重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促进师生互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学案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传统案例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针对文本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各情况所蕴含的经济法知识进行解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真正融入到案例情境中去。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会有明确的身份概念,也会针对自身所处的位置具有更加深切的认识,对案例中所包涵的经济法知识会有更加清晰的辨别意识。同时,角色扮演的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角色扮演所产生的其他作用也很多,例如,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且,学生无需走出课堂便可感受到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境,还能在角色的矛盾与抉择中凸显自我的个性。可以说,角色扮演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最好手段和方法。

4结束语

生本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所谓的人文素质其主要包括精神和知识两个不同的层面。在这其中,知识是基础,而后者的精神则为核心。通过对人文素质概念的分析,我认为所谓的人文素质则是指素质为知识和精神的外在的表现,其主要设计到的则是如何处理任何社会等以及其和自身情感和意志的处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道德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我认为其首先要具备道德方面的素质。所谓的道德素质,是指既包括对人类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包括对护士行业的医德、医风等方面的遵守,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而所谓的政治素质作为道德素质,我认为作为是每位护士必须具备的,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等。同时在道德方面面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的护德。第二,社交素质。护士作为服务的群体,其面对的是大批量的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要做好对患者的服务,首先就要学会一定的社交能力。护理专业学生其社交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决定在未来的医疗活动当中,其能够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对患者进行护理的重要环节。如在1988年的时候,世界医学教学大会则要求培养出的医生是一名倾听者、观察者、交谈者。如果在护理工作中没有好的社交能力,就不能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别谈形成良好的依从性。因此,社交能力是护士必须具备的第一个能力。第三,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个人意志、认知、情感以及人际管理能力。大学生作为对其人格培养的关键的阶段,对培养学生对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也是未来护理工作的基本素质。第四,文化素质。该内容包括对护士的情感、修养、态度以及其价值的取向等。一方面护士在面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时候,要具有包容的心态;其次则是具备一定的知识语文表达能力,从而可在日常的工作中满足对医学信息记录、报告编写等方面的需求。

2提高护士人文素质的途径

2.1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教育进行强化。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培养护生人文素质。首先,在人文素质方面其所关注的是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一种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医学院校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卫生法、护理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是护生接受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其次,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功能。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的是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在这其中,教师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领路人,其在素质培养中有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未来学生素质培养的好坏。因此,通过教师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到其教学的课堂当中,融入对教材的编写当中。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还必须要以优美风趣的语言、敏捷的思维、优雅举止等,从而吸引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兴趣和爱好。老师也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在和学生的课堂接触中去激发学生,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未来医学的希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研读医学史,对各学科思想的演化历史、医学知识的人文起源中所蕴涵的丰富精神价值和人文遗产有一个深刻了解;第三,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一学校还可可开设如历史、哲学等人文选修课程,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2必须要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医学校通常为人文环境比较薄弱,为提高护士的人文素养,通常应努力的营造人文的氛围。因此,要狠抓医学校园校风、校史、学风等校园精神的建设,同时加强对校园景观、教学大楼、图书馆等地方当中的人文环境的构造。通过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感受到人文改变给校园带来的不同的体验,并让自己融入到这种人文的体验中。另外针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还可通过一些讲座、读书活动等,从而让学生汲取知识的营养,体验知识的奥妙与伟大。

3结语

生本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科研能力幼儿教师

从2008年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补充过渡到质量的竞争,“幼教本科”成为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的准人条件之一。据市场调研,多数优质幼儿园将自己的招聘条件定位于具备学前教育本科学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全面的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和幼儿优化成长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发迫切,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视已由关注高考向前延伸至人生起点的教育,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诸如幼儿智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关注幼儿身体的健康,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能够优化地成长,即人们开始以人生发展的前瞻性高度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在这一视野下,要求刚走出校门的学前毕业生就具备如此深厚的专业技能、理论、实践的经验是不可能的,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具备,却使这一切变得可能,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日渐清晰,甚至为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尽相同的最适宜的教育。因此。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是促使幼儿教师具备无可限量后发优势的保障。

(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对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教师仍采用大一统的教育方法,捆住孩子的手脚,禁锢其思维,形成机械的思维定式,甚至连孩子们画笔下的太空飞船都是一样的,势必会阻碍儿童各种潜能的发展,错过儿童的敏感期,甚至贻误天才的成长等情况。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则不但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作为其后发优势的动力,可以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借助这一科研能力不断地学习、探索,诸如研究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掘、各种意志品质的培养、各种必要生活经验的习得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注重个性的彰显,又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用教育专家的准确判断力、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把握不同幼儿的敏感期等,将在客观上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需求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历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可见,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是教师通过学习与探究不断完善自我,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科研能力是这种学习与探究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看,涉及到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其中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亦是需要科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自身发展的层面看,无论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是走上其它工作岗位,只要处于这个学习型社会,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这种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使其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融入主流社会所必备的一种技能。

从目前的情况看,少数高校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已走在前列,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从事心理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人才。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早已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所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

二、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育的科研现状

从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科研情况看,目前在幼儿教育一线的教师科研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对教育科研必要性的调查显示,“在湖南省1O个地(市)30所幼儿园的270位幼儿教师中,有25.7%的幼儿教师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有31.9%的人觉得比较必要,有48.2%的人选择了考核、评职或完成工作。”至于教育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则更是较为缺乏。另外,从不同区域问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来看,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基础条件好的发达城市的幼儿园,大多资金、设备不足的幼儿园甚至认为搞科研是一种奢求。

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科研现状看,多数高校对于这一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多地关注于其它学前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极少数高校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科研型”的幼教实践人才,并且在相应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中有所体现。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更新科研理念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之前,应使其重新审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新科研理念,即科研能力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幼儿教育专业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是促进幼儿教师具备后发优势的保障,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设置相关的科研课程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了解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针对于本专业的科研课程即学前教育专业科研方法课程等。

2.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

在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在实践中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日常的教育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实际问题,能及时收集材料,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注意幼儿教育研究的题目不一定要突出“大”和“深”,应侧重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即在实践中生成的、较小的题目,不一定要有很深的理论研究,应着眼于通过实践论证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种科研意识的树立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发现问题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

3.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1)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除日常教学中鼓励、强化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可以在作业中布置相关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生本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教育;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适应与创生

21世纪是多种文化相并存、相碰撞、相融合、相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如:交流合作跨越国界,国际范围内的物质精神资源实现共享,洲际或区域范围内产生跨越地理意义的更为广泛的联系等。由于教育自身具有本质的趋同性、活动的国际化和发展的产业化,以及教育新思想的传播与新理论的推动,国际教育在各国广泛地开展。面对日趋开放化、国际化的教育大背景,本土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和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授受异域文化活动中,将面临着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一、国际教育、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国际教育。通常,我们所谈论的国际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超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或世界教育;二是指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或特定的研究领域,即国际教育理论。对它的理解,普遍的认识是国际教育的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流、对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援助等。但还有一种理解,即用全球的视角,对国际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教育问题、多元文化教育问题等进行国际交流和了解(顾明远,2001)。在不同的视阈下国际教育又以不同形式呈现。广义上,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教育项目服务于主国(host country)学生,同时电吸引外国学生到主国学习。第二,某国设计的教育项目传送给另外一国学生。第三,专门为某一特定国际学生群体量身定制的教育项目。

(二)教师本土文化。教师本土文化是基于本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环境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及情绪反应等。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教师的思想理念层次,二是价值体系层次,三是行为模式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构成了一个整体。这里所指的教师文化是比较宽泛的,而本土教师文化相对来说要具体些,更强调一种民族性的东西,同时又融合本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倾向。教师文化的本土化要求教师要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但本土化不等于狭隘的民族优越主义、沙文主义,不是建立在贬低或排斥异域文化,而是建立在保存自身优秀传统、吸纳各国先进文化的前提下,使教师因为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分子,成为适应本土的一员。

(三)异域文化。异域文化具体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语言、历史、体制、信仰、习俗、价值观等方面上的差异。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异域文化实质上是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其特点表现为一种异域性,但它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应答的结果。从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目的语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

二、国际教育对本土教师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理念。随着教育进一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教育势必会对本土教师教育理念产生影响。一方面,本土教师为更好地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或个人等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探寻各国的教育,用一种教育应“面向世界”的视界与胸怀接纳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文化,树立国际教育观,走出传统、狭隘与封闭的文化藩篱,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本土教师过分担心国际教育会给本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的价值观,同时,还认为这种影响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会在青年学生中产生负面的效应。这样一来,一些教师会全盘否定国际教育,拒绝或抵制学习国际教育中先进理念,致使国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畸形”与不平衡。

(二)行为模式。国际教育中不同服务背景都可能对本土教师产生行为上的影响。其具体行为模式体现为,第一种是本土教师通常要以访问者身份去适应主国文化,参与到主国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在此过程中,本土教师需要学习和运用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第二种是本土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在本国学习或接受国外文化时,需要认同、同化或顺应所涉及的异域文化,如知识、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等。第三种是本土教师作为教师角色,在以目的语为中介向异域或本土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师生间所产生的文化上的碰撞与冲突。

(三)价值体系。国际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国际理解教育,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共存,目的是增进各民族、各国人民的相互尊重、认识与了解。基于国际教育的价值体系,本土教师在实施国际教育、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国际教育不仅能增强本国的教育,而且能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还应比较全面、客观地把握国际教育价值的实质,将促进国际教育和维护国家利益二者结合。因为某些西方国家实施的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或计划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主要任务是为渗透或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颠覆别国的目的。

三、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对异域文化的困惑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趋势以及多元文化格局和文化间交融、碰撞的加剧,本土教师势必会经历和感受先前所未遭遇过的异域与本土两种文化相冲撞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冲突与变动,并且还陷入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中,具体表现在以下阶段:

(一)文化认同阶段。认同是一种意向性(有目的)反应。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因此,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

在异域文化认同阶段,教师首先表现出好奇、兴趣和注意等意向,接着感知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以及来自异域文化的冲击和压力,最后反思并探寻自身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

(二)文化同化与顺应阶段。同化和顺应是个体对环境适应的两种机能。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在同化与顺应阶段,本土教师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汲取异域文化精华并将其统整到本土文化中来,同时,在尊重本土文化前提下还适当地扩大本土文化开放度以适应异域文化,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影响力的多元文化教育,摒弃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形成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张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

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正式、直接接触时期,教师体验着对异域文化的同化或内化、顺应的矛盾与犹豫。如在教育教学方面,具体表现为国际教育背景下新课改的实施、新旧教育观的冲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迈进、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与学校新要求的差异等,所有这些,对于本土教师而言,都是先前所未遭遇过的。

(三)文化平衡化阶段。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收容纳更多新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文化平衡化阶段,面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互动所激发出的诸多矛盾、冲突与对抗,教师可以通过教师自我效能感和文化场中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等手段调节,促使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达到互补与共进,趋向平衡。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处于失衡状态。

四、适应与创生:本土教师异域文化观

(一)文化适应。

1.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扩大文化适应度。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国际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倡导并实施的“联合学校计划”。其目标是以尊重人权为基础,培养对他国、他民族、他国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这里的“国际理解”要求在认识彼此文化的教育中,不应当立足于文化进步主义,而应立足于文化相对主义。也就是说,并不是认为发达国家文化进步,发展中国家文化落后,而是认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独具特色与价值的文化。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各国、各民族所拥有的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的态度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理解教育可以说是异文化理解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中,需要对多元文化具有包容性、理解性。本土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面对异域文化对本族文化壁垒的撞击,应当重视国际教育中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从文化全球化战略高度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增强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扩大文化适应程度,客观地认识异域文化,从而在本土文化发展基础上借鉴异域文化之精华或摄取养分,丰富本土文化。

2.提升文化自觉,培养文化适应意识。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不同文化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化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人对自己身处其中的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对待本民族文化是一种反思的、理性的态度与认识。提升文化自觉,实质上是促使本土教师从相对单一、狭隘文化和封闭、隔离的文化生存与保护机制的藩篱中走出来,意识到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性以及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的必要性、急迫性。

3.开展交往对话,增强文化适应力。“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人与人之间是如此,文化与文化也应当这样。具体地说,就是民族文化与异域文化间通过交往与对话,增强彼此间适应力,达到共享,如世界观、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以及行为规范等。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对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差异进行心理上的解除,形成比较自然地应付新异的环境,走向对异文化的良好适应。而且,个体将会更加全面与客观地认识文化差异,丰富充裕的感情生活,采取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肩负起应有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职责。

(二)文化创生。

1.文化视界。国际教育背景下本土教师要用国际性、全球性眼光检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都在推动着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本土教师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文化观、唯本土文化是尊、视异域文化为异己,加以拒绝、排斥,又要反对文化霸权即用一种文化模式控制另一种文化模式,要求人们只接受和认同单一文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图景正在从一元走向多元,从自我封闭走向多元互动,只有遵循“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理念和具备宽阔的文化视野,才能在多元文化相互交往中谨守包容、接纳的心态,善于理解“他者”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即“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培育一种文化宽容与文化认同的社会氛围。

2.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着眼于本土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本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本土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同时,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本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因此,本土教师应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吸纳、融合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有益成分,使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进行双向适应,共同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