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问题及应对

心理问题及应对

心理问题及应对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1篇

1 课堂问题行为的判断标准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客观地评判一个行为是否是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1 普遍性――这种行为是否是该年龄阶段儿童普遍发生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年幼儿童身上表现更突出;

1.2 时间――在课堂上发生的时间。某个学生的某个课堂问题行为在一节课的什么时候发生,是课一开始就发生,还是在中途发生或是在快下课时才发生;

1.3 延续性――这种行为是否每次都会延续很长时间,能不能自行消失;

1.4 频率――这种行为在某一节课上是否经常发生;

1.5 针对性――这种行为是否只针对某一门课或某几门课,比如,有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常表现出问题行为,而在语文课或其他的课上很少表现或不表现问题行为;

1.6 指向性――该问题行为是指向自己,还是指向其他同学,或者正在上课的教师。

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影响学习或教学的问题行为。在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教师依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课堂问题行为判断标准,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审慎地分析。

2 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每一个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总隐藏着一定的原因。努力找到这些原因,有效地消除课堂问题行为,改善课堂秩序。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把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归纳为学生的因素、教师的因素及环境的因素三个方面。

2.1 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直接相关,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问题行为也会因其身心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2.1.1 性别差异。学生的性别特征对问题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低年级中尤为明显。相对于女孩而言,男孩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又喜好探究,而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低,集中注意的时间也更短,固而会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特别是外向性问题行为,女孩易接受暗示,缺乏果断,较少自行其是的能力,而且集中注意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她们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外向性问题行为,相对男孩而言要少一些。据统计,男孩在体育活动中,要比女孩“勇敢”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也更多。可见,女孩在某些方面优于男孩,但男孩在内向性问题行为方面较为女孩少,这是由于性别差异决定的。

2.1.2 生理障碍。学生生理上的障碍使学生容易产生问题行为。如学生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妨碍其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专心、退缩、低沉、甚至烦躁不安等问题行为;学生发育期的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也会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担心害怕、神志恍惚,进而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此外,神经发展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学生的“多动症”,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过度、冲动任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问题行为。

2.1.3 心理缺失。心理缺失是构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它主要反映在焦虑、挫折和个性等方面。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体验。学生课堂上的焦虑通常是由于过多的压力和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导致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以及自尊心受到威胁而引起。由于焦虑,学生往往会出现灰心丧气、顾虑重重、徘徊不定等退缩性问题行为,也会出现厌烦,烦躁不安,无理发怒等逆反性问题行为。挫折是目标或期望受阻隔而又无法克服时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如焦虑不安或者不满、冷漠、敌视等心理,使他们失去兴趣,将注意力转向非正常活动上,导致说谎、欺骗、顶撞、故意发泄等攻击。而且,挫折后的情绪反应,会直接转化为课堂问题行为。学生个性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课堂问题行为。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抑制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于外向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需要获得他人的关注是人类的天性。课堂中的学生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关注。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的学生,会用自己学业的成功获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赞赏;而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能获得成功的学生,则会以学习以外的其他方式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2.2 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一些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可能是教师直接造成的。因而绝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2.1 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个别教师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把分数归结为新课程改革的唯一宗旨,从而陷入纯粹的功利主义泥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灌输,学生会因频繁的考试、课业负担过重、同学间的激烈竞争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滋生厌倦情绪、逆反行为,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这些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会导致对抗行为,直接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

2.2.2 课堂管理的行为失范。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①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②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冷酷无情,从而产生行为失常。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怨恨或对立,诱发学生攻击性问题行为。

2.2.3 教学方式的操作偏差。如果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注重学习,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陈旧,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不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教学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2.3 环境的外在影响。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影响有关。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

2.3.1 家庭因素。一些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课堂上经常表现得孤僻退缩,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些孩子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制力差,极易冲动,迁怒于人,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行为。有的家长娇惯溺爱、纵容放任,对子女百依百顺,这种方式容易养成自我中心,甚至玩世不恭、放荡不羁;有的家长粗暴严厉,动辄打骂,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其子女弄虚作假、消极对抗,冷漠孤僻、情绪异常。所有这些都会对其子女在课堂上产生问题行为。

2.3.2 大众媒体。当前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媒体大量涌入学校,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许多是通过大众媒体获得的。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并非都是积极的,也有很多诸如暴力、色情、凶杀、追求感官刺激等低级趣味的内容。学生受这些内容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甚至盲目模仿和具体尝试其中的一些动作与行为,这些行为使学生产生性格障碍。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问题行为的出现。

2.3.3 课堂环境。课堂内教室墙壁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儿童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教室内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学生烦躁不安,课堂上的不友善行为和冲突随之增加,课堂秩序不易维持。人数较多的班级中,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受到他人挤占,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主因。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可能涉及学生认识、情感、行为和人格等多个维度,也可能涉及教师的教学及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在原因分析时要进行综合考虑。在教学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并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应对。

3 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任何课堂问题行为都涉及三个要素:行为的主体、行为发生的时间及行为的性质。问题行为一旦发生,教师在决策时应对问题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实施多样化的应对策略。

3.1 消退策略。依照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当消除强化时,个体的行为就可以被消除或降低。教育心理学家将这一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管理当中,即称为“消退策略”。尤其对于那些妄图吸引教师注意或对教师进行“限度检测”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干预往往成为对其行为的“奖励”并强化了这种行为。因此,如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严重,或对其他同学不会造成干扰,那么就可以选择忽略它,暂时推迟干预的时间。

消退策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降低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应还具有指导性,即告诉学生究竟怎么做。在忽略问题行为的同时,你要对问题行为学生附近的另一个学生的正确行为予以正面强化,让违纪学生意识到他该怎么做。例如,当一名学生总是想通过发出奇怪的声音来引起教师或同学的注意时,你应当忽略他的行为并转向旁边正在听讲的学生,表扬他的专注和认真,这会暗示那名违规的学生,如果想得到教师的关注,必须认真听讲。也许教师会发现,忽略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做法不仅会助长学生的嚣张气焰,同时还会成为消极榜样,让其他学生效仿。因此,教师应当坚持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行为,并配合强化正面行为的方法,以其尽快消退学生的问题行为。

3.2 暗示策略。课堂问题行为一旦超出一定限度,就需要教师采取措施迅速地予以解决,并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所有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都应该是发展性的,都应以维护学生的自尊为前提,同时尽量避免正常的课堂秩序受到干扰。因此,暗示策略应当成为教师应对的首选。

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暗示是一种在师生不存在对抗情绪的条件下,都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巧妙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教育方法,包括言语性暗示和非言语性暗示两种。言语性暗示包括运用特殊的语气、语调,一语双关,幽默等方式。由于这种方式对教师能力有很高要求,且容易被学生理解为挖苦、讽刺或分散全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多选用非言语性暗示,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3 直接纠正策略。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继续升级,在对其行为进行惩罚以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正面指出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教师直接干预学生捣乱行为的方式有两种:①向学生提出恰当的行为要求。这类要求应简洁、明快且语气坚决,并需要点出学生的名字,指明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不要再去描述那些不好的行为。如像“小孔,看这儿”就比“小孔,别说话,认真听讲”要好得多。②提醒学生应遵守的规则以及教师有什么样的期望。规则提醒和期望的陈述有助于学生接受自己对捣乱行为所应付的责任,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3.4 奖励和惩罚策略。奖励和惩罚的运用也属于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的范畴。要管理好课堂,奖励和惩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为奖励会让奖励者有一种被认可和正面关注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情感会有助于课堂气氛的建设。惩罚就是给学生带来不快的东西,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建议,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育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手段,其原因在于惩罚本身并不能教会学生所期望的行为,并且在惩罚时教师会注意到不良行为,课堂教育实践表明,集中关注良好行为比注意不良行为更具有教育意义。

教学活动千姿百态,学生发展千变万化,课堂问题行为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教师必须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其产生原因,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中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用深厚的师生情感和高尚的教师人格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才能让每一个学生乐于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慧.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管理[J] 现代教育科学,2004,(1)

[2] 沐炜、倪晓.行为干预技术在转变问题行为学生中的应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F・戴维.课堂管理技巧[M].李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2002:32-45。5、

[5]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99-301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不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也与日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是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对于积极开展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于2013年4月对全院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全院617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人数为608人。根据调查,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知失调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作为象牙塔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

2.环境应激问题

根据调查,在“您认为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差距大吗?”这个选项中,“特别大”17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8.5%)、“很大”334人(54%)、“差不多”94人(15.5%)、“无差别”8人(1.3%),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大学校园氛围充满了新的认知,感受到了和高中不一样的整体氛围。如果加以积极引导,就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反之,会带来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的情趣和方向;在“长江师范学院与您理想的大学有多大差距?”这个选项中,“特别大”105人(17.3%)、“很大”377人(62%)、“差不多”118人(19.4%)、“无差别”11人(1.8%),此项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长江师范学院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是有很大差距的,说明了这部分同学对较高层次的学习氛围的向往和追求,心里充满了一种失落感;在“您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状况如何?”这个选项中,“很好”87人(14.3%)、“还可以”433人(71.2%)、“较差”46人(7.6%)、“差”40人(6.6%),从前面选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大部分学生对学校比较失望的情况下,同学们能做出自我调整,去较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说明同学们的心理调节能力还是比较好的;’

3.人际关系障碍

前述大学生心理问卷调查中“您与班上及宿舍同学相处如何?”这个选项中,“很好”209人(34.4%)、“还可以”369人(60.7%)、“不太好”16人(2.6%)、“很不好”5人(0.8%),说明大部分学生人际关系是正常的,他们彼此间能相处融洽,他们的心智是成熟和积极的;在“您认为自己在与别人的沟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碍?”这个选项中,“有很大障碍”17人(2.8%)、“有时有障碍”475人(78%)、“比较少”351人(57.7%)、“无”130人(21.4%),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表明同学们在交往中对有些问题存在观念上的差别,相互间需要更多的交流,以达到共同感知和认识的境界。’

4.情感困扰

2009年7月13日,重庆市某大学男生邹鸿成因向同校女生杨诗雅求爱不成,就在闹市商场内向女生连砍数十刀,致其死亡。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邹鸿成死刑,。

案例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阶段,老师和家长在学生生活中所占份量越来越低,许多学生在心灵上感到迷茫,找不到真正的归宿,因此有些学生为摆脱孤独寂寞或是出于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谈恋爱,种种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较低,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其陷入自卑、焦虑的消极情绪状态。

5.就业和前途危机

前述大学生心理问卷调查中“您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过吗?”这个选项中,“经常”231人(38%)、“偶尔”283人(46.6%)、“很少”61人(10%)、“无”24人(3.9%),此项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您专业的就业前景会给您带来压力吗?”这个选项中,“特别大”93人(15.3%)、“很大”206人(33.9%)、“一般”195人(32%)、“不太大”79人(13%)、“不知道”26人(4.3%),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感到担心,少部分学生对此无所谓,不想去感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呈多样化趋势。但经归纳梳理,不外乎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社会环境

大学生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项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毕业分配制度的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增多,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社会上表现的腐败、堕落的各种负面现象也同样摧残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出现了道德的滑坡。

2.校园环境

大学既要求学生们能够生活自理,又要有团队精神以及奉献精神。但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不习惯集体生活,因此,普遍感到孤独寂寞,压抑和焦虑。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中学生相比更为广泛、更为深刻,角色呈现多元化。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其个性的差异更显突出,其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较少,要想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娴熟的交往技能,又需要积极的交往模式,他们常常为人际交往而感到困惑。学生们如果无力自行妥善解决或缺乏交往技巧和能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3.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它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及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父母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与他人交往中担心自己的行为表现被人指责,害怕失败,以至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别人的否定上,过分地苛求自己的行为表现,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出手大方可以潇洒地和同学交往。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4.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不仅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而且还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差,就很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出现焦虑、忧郁、退缩及自我否定等负性心理,最终导致学业失败。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大学生群体虽不是一个问题群体,但其所面临的特殊压力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关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不应仅限于对有问题和困扰的个体,更应关注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个性扬长避短,使他们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和适应,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坚韧不拔等心理品格。

2.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从新生抓起。高校应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如学报、广播、网站等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同时不定期的举办组织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组织大学生参加各项有益身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通过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学生全方位地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给予指导帮助,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有利于子女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对预防青年期发生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应主动与孩子联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随时都准备提供建议和帮助。

4.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5.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6.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开展积极的危机干预。

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宏观上把握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微观上掌握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实现跟踪、控制,就可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心理档案中筛查出来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问题高危学生进行主动的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舒为清,董强,曾琳,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6,1:6-7.

[2]常涛,张正明.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4):24-25.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策略

近几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经常见诸报端。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因小事与室友发生摩擦,便杀死四名室友;今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一名男生课堂上砍死一名教授;此外,大学生自杀的个案也在增多,11月1日《南方都市报》就报道的广州大学两女生24小时连环自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教育蓝皮书指出,2005年媒体报道了116起中国大学生自杀事件,据专家估计,我国近年来每年至少有100名大学生轻生,其中男生占29%,女生占71%。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值得社会关注。

一、大学生心理特点

(一)心智不成熟,容易冲动

大学生身体发育虽然成熟,但是,他们社会阅历少,心智不成熟。这一快一慢不和谐,就会产生许多矛盾,产生很多苦恼。比如说,男女同学生理上成熟了,就会产生与异往的愿望,但心理又不是很成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健康交往,在恋爱的过程中,不会处理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就会产生失恋等问题。这是大学生烦恼、压力的重要来源。据专家分析,恋爱失败,是大学生寻求逃避,甚至自我毁灭的一个重要诱因。

(二)自我意识强,适应性差

大学生考虑的问题较多,如学习问题、经济问题、恋爱问题、家庭问题等,大学生对这些诸多的问题,自我意识浓厚,片面地强调个人主义,希望各种事情都如自己的愿望,不合自己的愿,就适应不了,适应的能力弱。

(三)理想远大,心理脆弱

大学生一般都胸怀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立志要成名成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现实是很残酷的,读完大学后,大学生们不仅很难成为各种专家,甚至连找一份心仪的工作都很难。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太大,少数大学生就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和不安。再加上父母的高期望值,要求子女出人头地,学生成才的压力很大,有的同学经不起挫折,一旦失败,就承受不了。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社交恐惧症

青年学生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一些同学一到具体交往时,就出现恐惧反应,表现在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手脚都不知怎么放好,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怖症1。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的共同特点是,胆小、内向、自闭、孤僻、敏感和自卑,对自己缺乏信任,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二)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长期过度紧张而造成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失调2。恐惧、悲伤、抑郁等,是本症常见的原因。患者极易疲劳,一天到晚精力疲乏,学习与工作效率很低,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患者容易激怒,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生强烈情绪反应。

(三)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主要症状有四类:身体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对未来无名的担心、过分机警。也就是杞人忧天,常常觉得生活周围危机四伏,无所适从。

(四)强迫症

强迫性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要求严格和完美,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这类人在平时有不安全感,对自我过分克制,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举止是否适当,因此表现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责任感特别强,往往用十全十美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同时又墨守成规。在处事方面,过于谨小慎微,常常由于过分重视细节、忽视全局。比如:写好信老怀疑自己写错了字或漏掉了字;投信后怀疑自己是否把信投进信箱去了;锁门后怀疑是否真把门锁好了;洗手后担心没有洗干净;看见别人在商量问题,老怀疑是在议论自己。

(五)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其表现以心境的低落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学习兴趣丧失、无愉、常常逃课、不愿与他人交流思想;思维抑制,反应迟缓,上课时精力不集中,精力明显减退,产生疲乏感;精神迟钝或过度激越,行为封闭,凡事缺乏主动性,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因自悲而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内疚;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下降,学习成绩不佳;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由于学生抑郁症属于精神障碍性疾病,极容易被认为是一种性格问题而被忽视,其对人体身心影响的程度可谓极大,因而成为困扰学生成长的头号“杀手”。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多渠道实施是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减少或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发展为宗旨,更强调对正常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高,同时兼顾个别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以及危急事件的干预。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并统一协调三方面的力量,组成强大的合力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3。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尽快适应陌生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例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可以防止他们犯个人主义的错误,注重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克服他们注重自我的狭隘的思想意识,进而健全他们的自我意识。

(三)实施有效的心理与能力训练方案。

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除了知识的掌握和认识的提高外,还需有实际能力的增强。因此,有计划、有针对性、有专题的各种心理与能力训练活动,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活动内容包括自信心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控制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等,活动形式如演讲、电视欣赏、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等,也可开设诸如成功学、大学生行为指导、人际交往知识等课程4。

(四)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大学中应该建立大学生问题咨询中心,它的任务不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主要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使大学生心中一旦有困惑就可以咨询。大学里还需要设立学生事务仲裁中心,它类似于民事调解委员会,让处于纠纷中的学生有处申诉,使纠纷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处置。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心理健康,使之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会品德高尚、人格完整。(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常文林,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J].潮州日报,2008

[2]李伟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4篇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这一批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它们就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外在行为失调、过错行为频繁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现将工作过程中接触了许多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总结如下:

        1  心理问题分析

        1.1 目标不明确,信心不足。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目标不很清楚,再加上初中毕业的提前竞争,他们考重点高中无望,心理有一种失落感,又由于社会不正确的舆论,认为上职业中专没有出息,从而进入职中又显得无奈;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起来。

        1.2 好奇心强与识别能力差。中专生刚到学校进入了新的环境,不善主动与人交往,比较孤独[1] 。但此时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和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上不良嗜好。甚至不顾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管教,出现逃学、旷课等等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最后可能因此走向违法犯罪之路。

        1.3 自我意识不够健全。他们这些学生,自我意识较差,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寻找外界因素来为自己解脱,以便维持自我心理平衡。许多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比如,两个学生产生矛盾后,班主任在询问情况的时后,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说自己不对,第一句话大多都是指出对方的不足,不能认识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1.4 中专生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情绪有着强烈、动摇、不稳定、不协调的特点,明显表现出冲动和爱幻想,时而这样,时而那样[2]。例如刚刚还是高高兴兴,突然又怒气顿生;或者是一会笑,一会哭,情绪的变化起伏不定,难以捉摸。

有时还会出现行为障碍,如攻击行为、逃学、旷课等,有时因一点小事或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大打出手等等类似的事件在校园里屡屡发生。

        2  应对策略

        2.1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如海上失去了方向的船只,如果遇到海浪、台风,将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首先应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每一个学期班级里应该有一个大的或者几个具体的目标,这样学生有了一个即定的目标,那么也就会得到一定的收获。

       2.2提高自身修养。  引导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观察,合理的自我分析 ,了解自己。通过观察和反省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可以增强自信心,使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得到发扬,能够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是塑造自我形象和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了解自己的劣势可以扬长避短,自我鞭策。只有正确的了解自己,反省自己 和坚持不断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才能很好开展成功的人际交往。

        2.3融情入理,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有可能事与愿违。善意的语言,真实的感情,客观的说理,尊重的态度,无疑是我们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最好的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以理服人,强压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

        2.4教育学生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我们可利用一些身体活动来缓解:比如散步、打球等。用词语或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或用注意转移来引导情绪的发生方向,能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学生得以释放,同时充实他们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在活动中,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从中也建立了学生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 、荣誉感。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复杂性和情感性;尤其对中专学校的学生,我们班主任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投入更多感情,这样,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有意义,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

参考文献:

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第5篇

>>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及相关心理问题探索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的原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指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社会资本对江西省民办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影响研究 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分析 民族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下的心理调适 保山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分析 河北省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与择业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结构模型与核心能力培养 有效指导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措施与方法 如何有效推进高校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 改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穆林.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灰色区域及其调整[J].青年探索,2005(05):54- 55.

[3] 白龙.大 学 生 就 业 心 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60- 61.

[4] 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