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格式

课程论文格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献保护 文献修复 课程体系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

[分类号]G25

文献保护与修复(或使用其他名称)是我国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重要专业课程。随着学科发展、技术更新和实际工作变化,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进行相应调整。除考察国内实际情况和需要外,对国外相关课程的调查和借鉴也是课程进行科学调整的必要前提。美国图情学教育在国际上处于较先进地位,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作为其传统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安排上均具有相当的特色和优势。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图情学研究生院2009年最新排名数据,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位居“档案与保存”专业排名榜首位,其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教育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文献保护与修复教学任务主要由该学院的卡尔嘉琳文化记录保护中心(William and Margaret KilgarlinCenter for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Record)承担。该学院提供博士、硕士、双硕士以及副修等级别的学位教育。其硕士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支持学生获得图书馆学或信息学的全面训练,也为学生提供在特色学科研究领域深入学习的机会。其中,文化记录的保护便是该学院三大特色研究领域之一。这一方向的硕士培养计划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和高级技能的培训,涉及档案与记录管理、纸张与书籍修复、博物馆研究与保护管理等。此外,该学院的高级专业资格证书进修计划还为有工作经验的信息从业人员提供了获得“Conservation”和“PreservationAdministration”两种专业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机会。

与上述硕士培养和高级专业资格证书进修计划相配合,德州大学信息学院设置了一系列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以完整的课程体系、雄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经验、理想的实践设施致力于文献保护与修复人材的培养。论文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加以分析。

1 课程内容概况

据分析统计,不计其他课程中的相关专题讨论及实习课程,德州大学共有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17门,如表1所示:

“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面向硕士生讲授有关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档案事业、记录管理和保护管理。教学目标包括:①回溯以美国为主的档案事业、记录管理以及档案和记录保护的发展历史,包括记录的生成和保留、记录依附的载体以及为了对记录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并延长其生命周期而发展和积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②考量记录、档案及其保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地位对于档案事业的影响;③加强明确叙述和研究历史问题并展现调查研究结果的能力。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内容也包括方法层面的历史研究相关知识,如历史研究概况、特性和操作方法等以及专业层面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相关知识,如档案基金会、档案职业、国家档案和联邦记录、记录管理、载体与技术、处于危险状态的档案和记录、档案和记录保护的发展、20世纪的档案事业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涉及档案和记录这一类文献的保护,但同时包括档案学专业的其他基础知识,并非文献保护与修复的通论性质课程。正如课程负责人David B.Gracy II在其2006年春季的教学大纲中所言“这是一门历史课程”,“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侧重于文献保护事业发展史的介绍,因此,笔者认为,或可用“历史”作为该门课程的内容关键词。

“保护概论”是面向非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和档案学硕士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介绍与图书馆和档案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的若干问题,包括文献退变的类型和原因、处理方式、保护项目的组织等。教学内容包括:状况调查与保护需求评估;纸质文献的结构与退变;照片的结构与退变;多媒体材料的结构与退变;馆藏保管;环境监控设备;保护意识的普遍形成;可选择的修复处理;创建永久数字收藏;保护性载录格式转换;灾难预案;保护项目的建立等。从其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门“通论”性质的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

“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的教学目标是使参与本课程的硕士生理解“外部防护(extrinsic care)”这一保护图书馆馆藏的举措的技术现状及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所谓“外部”,义指区别于直接作用在文献资料本身的修复处理。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状况监控和记录维护;控制环境的方法;馆舍设计和改造中对于记录资料保存的考量;主要类型的记录资料的保藏优先原则和实践操作细节;记录资料在使用、运输、复制和展览过程中的保管;非书资料(如缩微胶卷、照片、手稿、地图、磁性记录载体、图画等)的存储和处理;生物侵害及其控制;灾难恢复;空间设计与使用等。虽然限于“外部防护”,但考察其教学内容,涉及文献保护的各个方面,也应视为一门“通论”性质的课程。

“保护项目管理”向将要在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保藏机构从事保护管理的学生讲授如何管理从需求评估到物理处理或载体转换的选择等全方位的文献保护活动。通过课程学习要实现以下目标:①熟悉保护项目的组织模式及其与大型图书馆或档案馆的组织和使命的关系;②理解需求评估在保护项目中的地位并掌握评估保护需求的工具;③理解一个成熟的保护项目的主要运作组成部分;④练习对于成功管理保护项目至关重要的多种方式的沟通技巧;⑤运用其他保护课程所学的保护知识以及实践经验。课程内容包括调查文献保护在图书馆或档案馆中的地位和组织情况;设计和综合保护项目;需求评估和保护方式选择;管理保护项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员工和用户教育;筹慕款项和撰写赞助计划申请书;人员配置;成本分析和预算等。从上述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看出,“保护项目管理”是德州大学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体系当中的高阶课程,需综合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方可完成,而“管理”则可视为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创建永久数字收藏”介绍创建永久性数字资源收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从馆长的视角理解需要进行数字化的载体以及数字化过程中与技术或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元数据的生成以及长期存取的数字化保护策略等。“数字”可作为其内容关键词。

“电子记录永久保存若干问题”关注与各种来源的电子记录相关的问题,包括为了长久保存而对记录所作的保护性载录格式转换。课程涉及载体更新,转换为中性格式vs.尽量保持原始格式,迁移,按需迁移;

数字文献的显著特征及对其加以保护的重要性;格式与元数据;电子记录长期保存中的数字签名、消息摘要、真实性和鉴定;电子记录存储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等。本课程旨在使面临为长期保护记录或其他数字文献而需构建有效的电子记录存储库问题的档案馆或数字图书馆从业人员了解其中的主要困难所在、需要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如何寻求帮助。该课程侧重于“电子”文献的保护。

“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侧重于音频资料保护和载录格式转换中的经济学问题,噪音降低和稳定性问题,用于存储声音的现代载体的稳定性问题等。“高级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是其后续高阶课程,侧重于载录格式转换的相关问题,包括:不同格式信息的变换;优先进行载录格式转换的资料的选择标准;侵入性修复或最低限度修复的考量;非常用格式研究;音频资料最大量信息恢复的方法等。这两门课程侧重于“音频”文献的保护。

“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献修复”向硕士生讲授文献保藏机构进行修复处理的理论、政策和实践,涉及材料科学、保藏处理、预防性处理和治疗性处理等。是侧重于文献修复的一门“通论”性质课程。

“图书实验室I-Ⅲ”是在图书实验室进行的三门系统的修复实践课程,为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士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而开设。其中I包括图书馆和档案馆资料保护的修复性处理基础介绍,通过设计和制作保护性函套和使用适当的维护程序对馆藏进行成体系的保管等;II通过传统的和现代的图书修复材料及实施技术的详细练习和学习,介绍纸张修补、修复和图书馆书籍装帧;III涉及书籍修复的检查、存档和处理程序,高级修复装帧,制订维护流通馆藏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并为学生开始个人修复研究计划做准备。均为“实验”课程。

“高级修复处理”允许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在图书实验室和纸张实验室进行个人修复研究计划。该课程要求学生完成若干个图书处理计划,包括:决策和存档,探究图书处理和保护专门问题或特殊领域的个人计划和工作组;实验室案例;灾难响应和恢复等。属于“实验”课程。

“纸张实验室I-II”是在纸张实验室进行的两门系统的修复实践课程,为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士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而开设。其中I旨在为学生介绍修复古代纸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鼓励学生培养恰当运用这些技术的判断力;II旨在扩展和提高学生的修复处理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能针对特定收藏做出修复处理决策。均为“实验”课程。

“修复科学I-II”向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硕上生和进修高级专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介绍图书、照片、手稿等的构成、鉴别和修补所需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包括粘合剂,分析技巧,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颜色、光线和化学,酶,功能团,现代纸张制作与材料,容模,聚合体,氧化还原反应,皮革与羊皮纸,溶剂等。偏重于修复“材料”的讲解。

2 课程体系分析

结合上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开课次序等加以分析,德州大学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从上述课程内容分析及关键词选取可以发现,既有通论性质的综合课程,又有专论性质的历史、管理、数字、电子、音频、材料等专题课程,基本上全面涵盖了文献保护与修复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容。“保护概论”的授课对象是非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图书馆学、信息学和档案学硕士研究生,介绍文献保护基础知识;“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关注文献的“外部防护”;“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献修复”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文献修复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三门课程虽同属通论性质的课程,然各有侧重,并不重复。各门专论性质的课程或从事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如“现代社会的档案、记录及其保护”),或从文献载体的不同类型(如“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或从实际工作的不同环节(如“保护项目管理”)对文献保护与修复加以深入探讨,与通论性质的课程一起,为学生提供了获得合理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知识结构的机会。

2.2 层次分明,承接有序

从表1不难发现,德州大学整个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体系当中又有一些自成系统的课程模块。如“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概论”、“高级音频资料保护与载录格式转换”、“图书实验室I-III”、“纸张实验室I-II”以及“修复科学I-II”。这些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上由浅至深,在开课顺序上由基础到综合,并且通常由同一位教师负责教学,体现了层次分明、承接有序的特点。

2.3 理论与实践并重

17门文献保护与修复相关课程中,有6门实践课程,而在部分理论课程当中,亦包涵了实践教学环节。从几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看,实践课程实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学生在完成相关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课程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文献保护与修复是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保藏机构的实际工作环节,文献保护与修复知识是应用型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方能真正掌握。除实践课程外,德州大学还提供了6门实习课程,充分体现了其对文献保护与修复实践教学的注重。

2.4 保护与修复分明――兼论Preservation与Conservation的中文译法

从表1的“关键词2”一列可以看出,德州大学在设置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时,对于Preservation和Conservation这两个相关而又相异的内容进行了区分。综合考察8门Preservation课程,可以总结出Preservation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保存状况调查、文献保护需求评估、不同载体文献的结构、不同载体文献的退变及原因分析、文献保存环境监控、文献载录格式转换、文献保护意识的培养、文献保护项目的建立与管理、灾难预案与恢复等。综合考察9门Conservation课程,可以总结出Conservation侧重于纸张修补、书籍装帧等文献修复处理方法的原理、考量、选择和操作。不同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两者的相异之处。而Preservation的两门通论性质课程“保护概论”和“记录资料的保护与保管”的教学,除前述主要内容外,均涉及Conservation课程的内容,体现了两者的相关性。这一相关性表现为Preservation这一术语在概念外延上较Conservation宽泛,有些时候,Preservation可以包括Conservation。

我国在Preservation与Conservation两个术语连用时,通常将其择作“保存与保护”或合译为“保护”。从上述德州大学两类课程的内容分析来看,这两种译法并不合适。文献保护通常可分为预防性和补救性两种类型,结合上述两类课程的内容,或可将Preservation视作文献的预防性保护,而将Conservation视作文献的修复性保护。而由于Preservation又可涵盖Conserva-tion,因此,笔者认为,可将Preservation译作“保护”,将Conservation译作“修复”,则两个术语之间的相异性和相关性均得以体现。

3 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或档案学专业的文献保护与修复教学基本上局限于通论性质课程的开设。然其“通论”亦仅偏重于传统的档案文献载体知识的介绍和环境控制等,较少涉及文献保护管理的内容。至于采用西方装帧方式的精装或平装书籍的保护与修复方法和理论,更是鲜有涉及。如前面所述德州大学通论课程“保护概论”中所涵盖的状况调查和保护需求评估、日常馆藏保管、修复处理方法的选择、创建永久数字收藏、文献载录格式转换、灾难预案和文献保护项目的管理等内容,在国内的通论课程中基本没有涉及。这一情况与我国文献保护与修复的研究现状有关。目前我国的文献保护与修复研究仍停留在技术层面,偏重于介绍以书籍为主的古文献的常用修复方法和操作过程,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较简单,尚未上升到原理和理论的高度。

课程论文格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无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创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把这种教学方式在课程中加以实践可以创造快乐课堂,学生积极探讨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无课堂”教学模式是把实验室、教师的办公室及学生教室合成综合研究室,在综合研究室内同时实现教师办公、学生上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功能。笔者于2015、2016年在2014级工程造价专业和2014级水利水电专业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进行“无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一、实验对象

2014级工程造价专科专业学生共计172人,按照成绩大致相同前提随机分成4个班,其中1、2班88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3、4班84人采用“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014级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共计38人,分成2个组,各组19人,只针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部分内容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和“无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性教学,判定其优缺点。

二、试验方法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无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实验,根据最高成绩、最低成绩、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进行判定。

三、试验结果

1.专科教学实践

2014级工程造价专科专业学生共计172人,分成4个班。其中1、2班88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共计40学时,理论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实验课程在实验室及室外完成。3、4班84人采用“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不严格区分理论、实验课程,40学时的课程在实验室和室外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仪器的操作和数据的处理,课后教师就在工程测量实验室办公,学生随时可以练习和咨询。学期结束对4个班学生进行理论试卷和实践操作考试,结果表明采用“无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模式,其中实践效果差异极显著。这说明“无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无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成绩的优秀率和及格率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无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优秀率9.52%,较传统教学模式优秀率5.68%极显著提高(P<0.01);“无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优秀率20.24%较传统教学模式优秀率1.14%极显著提高(P<0.01)。

2.本科教学实践

2014级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共计38人,分成2个组,各组19人。由于学生人数偏少,只针对《建筑工程测量》课程部分内容进行传统教学模式和“无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性教学。通过对该部分内容理论知识点记忆时间和仪器操作熟练程度及格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无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仪器操作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无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第5周11人合格,较传统教学9人合格,差异显著(P<0.05),实践教学2周15人合格,与传统教学10合格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四、讨论与分析

1.彰显个性,发挥优势

在“无课堂”教学的研究室内,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主要以探讨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完成必须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己优势,如试验、计算、总结、做报告、PPT、表述等方式任意组合成小组,发挥其特长,彰显个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同期相比“无课堂”教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成绩提高很快。

2.课堂氛围轻松,激发学习兴趣

在“无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先做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其操作步骤,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结果,这一过程使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既锻炼实践能力,又掌握了理论知识。

3.师生关系融洽,讨论式教学

在传统“填鸭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师讲生听”模式使课堂教学单调乏味、死板沉闷,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生双方教学的积极性,师生的课堂关系紧张。而“无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问”为主,教师以“解惑”和“引导”辅助学生,课堂讨论激烈,氛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通过对“无课堂”教学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和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课堂”教学模式在活跃课堂氛围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水平等方面均好于传统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侯怀银,王俊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

[2]邓昕,张杰.如何营建“互动式”教学课堂[J].科教导刊,2015

[3]聂爱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

课程论文格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会计硕士; 培养模式; 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由原先的精英教育逐渐普及化为大众化教育,为了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改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200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2004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2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面向社会的广大会计从业者,招收在职攻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了满足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于2009年3月,批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2010年,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正式批准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由21家扩展到105家。

随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试点培养单位还是新增培养单位都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缺少专业学位办学经验,各培养单位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认识误区。什么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何区别?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由于存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的差异,如何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实现“因材施教”?如何解决会计硕士的培养与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的明显鸿沟与断层?上述问题都要求各培养单位在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二、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问题,我国目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混淆了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目前我国会计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都在会计及相关行业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工作,只有少部分毕业生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侧重于培养会计应用型专业人才,但却沿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将两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合二为一,均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所培养的研究生既无法胜任会计教学、科研工作也无法胜任会计实务工作。

其二,混淆了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差异性,由于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在职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全日制会计硕士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他们在会计职业领域缺少实践经验,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提高会计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在职与全日制两类会计硕士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时间安排、就业需求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细化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会计硕士“因材施教”的难题。

(二)培养方式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要求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设置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模糊,势必会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会计硕士的培养质量。

目前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无论是核心课还是方向课、任选课,这些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沿袭了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属性上大都是理论课程,专业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此外,方向课与核心课、任选课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随意性非常大,方向课的设置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

2.师资队伍不适应

会计硕士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但是,目前大多数培养单位的会计硕士导师不但在数量上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结构上也不合理,会计硕士导师几乎都来自高等院校,这些高校教师一般都属于教学、科研型人才,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这些教师从校门到校门,讲审计的没查过账,讲财务管理的也没理过财。

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由于受学校管理体制的限制或学历限制,无法进入高校担任会计硕士导师,尽管这些人可以受聘为校外会计硕士导师,但由于工作关系限制,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既具有深厚的会计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难以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硕士人才。

3.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会计硕士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袭学术型研究生授课模式,教师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满堂灌”,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写、学生抄,教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则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高强度的“满堂灌”,教师基本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视能力培养,在课程考核方面,考核方式大多沿用本科生的考试办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以期末考试决定课程成绩,缺少对学生学习研究过程的考核,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学位论文写作方面,也基本沿袭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方法,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指导教师以高校教师为主,行业专家和校外导师没有全方位参与对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和评价。

三、如何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主体(会计硕士培养单位)的培养活动使培养对象(会计硕士)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规定了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整个会计硕士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

1.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主要区别

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是会计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有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两类研究生都需要接受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会计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但两类研究生的培养又存在明显差别,这主要表现在:

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研究导向,重在学术创新,在知识结构上更偏重于关注会计“是什么”和“为什么”,其重点培养的是在会计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素养水平,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原创精神和能力的会计教学科研人才,并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后备人才。学术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应用型研究生:注重职业导向,重在培养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偏重于获取专业性、程序性知识,更关注“怎么做”,其培养重点是在会计及相关领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合理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会计及相关职业领域从事实务性工作,因此还要考核其是否具备会计专业的从业资格。

2.会计硕士是应用型研究生

会计硕士之所以定位于应用型研究生,是基于以下特有属性:其一,从就业方向来看,工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录用会计硕士的主要部门;其二,会计硕士所面对的会计职业有较为严格的从业标准,需要执业资格准入考试(如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或需要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会计师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其三,会计硕士具有明确的职业资格导向,主要对应的是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等职业岗位;其四,会计硕士具有持续、广泛的社会需求,他们通过专业学习将获得在会计及相关领域就业或职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其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终极性,一般以硕士为主,目前我国在会计领域尚未设置应用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中,将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二)对课程体系重新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针对培养对象(会计硕士)选定的各类课程所进行的教学安排,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的就业和职业选择。因此,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三者的统一,既要突出会计专业特性,又要体现不同会计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

根据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精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目前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

核心课是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学位必修课程,包括社会思潮研究、会计英语、管理经济学、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更紧密地联系会计工作实际,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及时纳入课程内容之中。

方向课和任选课都属于为满足会计硕士职业拓展和就业需求设置的学位选修课程,其课程设置权归属于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将这两类课程合并为一类课程,即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

例如,针对注册会计师(CPA、ACCA)职业,可以考虑开设注册会计师(CPA、ACCA)专业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专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专题、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专题、财务舞弊与识别专题、IPO财务与审计专题、注册会计师应用文写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IT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国税制与企业纳税筹划、管理沟通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认知,具备注册会计师(CPA、ACCA)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领域,可以考虑开设会计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咨询顾问职业生涯规划专题、ERP实施方法论专题、项目管理(Project visio)专题、管理沟通与时间管理专题、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内部控制理论与IT治理、AIS应用模块1(FI财务会计)、AIS应用模块2(CO管理会计)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企业实施ERP项目(会计模块)业务的认知程度,具备从事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会计硕士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导师队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1.建立“双导师”制

目前会计硕士课程主要由高校教师承担,高校教师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应着力改善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高校教师在从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应主动到会计实验室从事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以获取间接的会计实践经验,也可以随学生到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会计实际工作能力。

在立足于改善现有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同时,应充分借鉴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考虑吸纳一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担任校外导师。校外导师既可以到高校为学生讲授有关实务课程,也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由校外导师实施现场教学或进行相关实习指导。

2.建立“导师组”制

鉴于会计硕士扩招造成导师数量供不应求的局面,为实现规模办学和保证培养质量的目标,在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上,要改革传统的师傅徒弟的“传帮带”模式,将校内导师按课程或专业方向建立导师组,实行集体导师制。例如可按核心课组成若干个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信息化“导师组”,这些导师组既承担相关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还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答辩工作。实行“导师组”制,可使会计硕士教育达到程序化、标准化、批量化,这样既解决了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利于会计硕士和导师进行整体交流,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建立“导师组”制,可以大幅度提高会计硕士培养效率和质量。

为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可考虑将校外导师按其从事的专业领域编入校内导师组,同样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审核、答辩工作,这样既可以实现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沟通交流,相互弥补在知识能力经验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在课程开发、案例建设、会计硕士论文指导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四)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制度

目前,由于国家对会计硕士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会计硕士入学后,各培养单位通常采用“严进宽出”的政策,缺少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环节的管理制度。

在课程考核方面,目前培养单位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考试办法,课程考试实行闭卷形式,考试形式单调,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方法和机制,针对会计硕士培养的特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了采用闭卷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程度,还可安排学生撰写文献综述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性小论文;对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程,可结合案例教学安排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实验课程则可安排撰写实验分析报告,对专题讲座可安排撰写学习心得或调查分析报告,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其学术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写作是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是会计硕士分析和解决会计应用性难题能力、收集和处理学术资料能力、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中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专业性、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和实用 价值”。

会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整个环节包括论文选题、开题、写作、预答辩和答辩等阶段,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

在论文选题阶段,会计硕士要与校内、外导师充分沟通,共同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和题目。学位论文在形式上与学术型学位有所不同,要结合自身的会计实践活动撰写侧重于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学位论文在写作上要注意以事明理,从解决会计实际问题中实现提炼、总结会计实践经验。

在论文开题阶段,会计硕士应写出规范的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由导师组对其开题报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评价并给出书面修改意见,确定是否通过开题答辩,通过者进入下一步的论文写作,未通过者则需要重写开题报告,进行二次开题答辩。

在论文写作阶段,会计硕士应本着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态度,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与导师及时沟通,及时有效地获得指导。导师也应密切关注会计硕士论文的写作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难点问题。

在论文预答辩和答辩阶段,导师组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和质疑,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提出修改、补充、完善意见。达到论文答辩标准的,在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后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未通过者需要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进行修改、完善。

学位论文答辩过程是全面考核会计硕士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评估和鉴定学位论文优劣的过程,导师组要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手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资料的可靠性、研究结论、论文格式、创新之处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位论文评价细则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档次,评出的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提交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参加全国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

四、结束语

会计硕士教育是一种既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的特殊高等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其特色性。各培养单位应当积极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会计职业资格导向,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2] 王浩,杨彩虹,孙玉春,卢艳萍,张夕阳,周娟.会计学硕士培养路在何方――我国会计学硕士培养调查报告[J].财贸研究,2005(2).

[3] 陈少华.论我国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改革的有关问题[J].会计研究,1996(7).

[4] 万晓文.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9).

[5] 崔学刚.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A]//王竹泉.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M].第1卷第1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6] 钟子亮,周咏梅.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思路[A]//王竹泉.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M].第5卷第1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课程论文格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准教师 微格教学 统一性 潜在个性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44-01

一、“准教师”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准教师”是指师范尚未毕业到中小学校实习的师范生。准教师的培养是新一代合格教师的基础,而师范生在学校接受的“微格训练”则是“基础之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基石。自20C60s微格教学产生至今的50年里,它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其教学过程也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模式:

二、当前准教师微格教学训练方式

“理论学习准备—技能师范分析—微格教学设计—角色扮演实录—反馈评议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六步模式。

当前准教师微格训练方式主要集中在微格教学设计和角色扮演实录两个方面。在微格教学设计阶段,受训者准备说课稿、教学设计,谋划整节课的上课方案,以便为接下来的角色扮演实录打下基础。在角色扮演实录环节,受训者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按统一模式安排上课,以保证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微格教学评议教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师范生没有及时和授课教师共同观看视频、分析视频、解决视频中反映的问题,更没有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把接下来的微格训练当作电影般的循环放映、精益求精。从而使得准教师变成了被动的“受训者”。

这里,笔者引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微格教学的模式来做进一步说明。在课前准备阶段,受训者“备课”即整理说课稿与模拟上课稿,受训者就像背文章一样对说课与模拟上课内容进行“流畅说书”;在正式上课阶段,受训者6人一组组成小团队,轮流说课、上课共15分钟,大多数受训者由于情绪紧张,在教态和教学语言的运用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没有把自己真正的投入政治教学课堂的实践中,还处在“学生”接受课堂训练的被训阶段;在课后结束阶段,有部分受训者会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以求解决对策;但大多数受训者则是选择自己观看视频,犹如“盲人摸象,一无所获”,在下一次的微格训练中又照搬原路,进步甚微。

三、模式“统一化”的利弊浅析

这一系统模式沿用至今给微格教学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突出的成就。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等的学习丰富了准教师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扩展了理论深度;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的灵活选用和对照使用有助于准教师对各种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详细的微格教学设计方案有助于受训者明确训练目标,并熟知教师所应有的技能,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以及时间的分配;对教学内容、执教者的行为表现的全程记录让受训者有了课堂中的亲身体验;准教师根据自我分析和讨论评议中所指出的问题修改微格教学设计和教案,并进入微格教学的再循环则是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的“成功”飞跃。

同时,这种模式化的“统一性”也限制了准教师的创新性和自主性。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调查显示,大部分师范生在准备阶段,只是机械的照搬授课老师提供的模板,以至于在说课及模拟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读课”和“背课”。读课是指受训者由于缺乏充足的课前准备,在角色扮演实录时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生动完整地进行说课,因而在说课过程中,出现了语言上的误用、语词上吞吞吐吐、思想表达紊乱等情况,使整节课缺乏连贯性和完整性。所谓“背课”则是与前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受训者有充足的课前准备,由于缺乏自主灵活性,在角色扮演实录时完全追随着“备课稿”进行,只是僵硬的背述自己的思想,使整节课僵硬而缺乏生动性。

四、基于潜在个性的训练

要提高准教师的教学技能,就必须适应现代教育以“授课教师为主导,准教师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进行微格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目标。笔者认为应作以下方面的改进。

备阶段: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训练目标,师范观摩;说、练阶段: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思阶段:评价反馈和修改教案。其中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评价反馈和修改教案需要重复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从传统的“六步模式”向现今的“八步细化”转变。到“备”“说、练”“思”三者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课程论文格式范文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常用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

2.掌握格式刷的使用。

能力目标:1.能用恰当的方法选取对象,自主设置各种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2.能熟练的使用格式刷。

(2)思政目标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具备良好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思政元素融入

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完成课程思政目标。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工具和方法掌握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工具去挖掘沂蒙红色旅游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体方法如下:

在Word应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建党100周年,以“四史教育”为内容,充分挖掘沂蒙人文及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制作Word文档的方式搜集、编辑和展示身边的红色景点,继承革命传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情分析及预测

(1)学情分析: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文档的创建和字符的输入,有了一定的Word编辑能力,但是对文档的格式没有系统的学习。

存在的学习问题:1.不同的学生对知识把握的程度不同。2.学生对格式设置意识较差。

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1.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2.审美能力的提高。

预测:本学生在课堂学习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完成沂蒙红色传承的思政素材的Word编辑、制作和分析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学习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又通过实践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工具,提高了自我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学策略:探究-合作式学习策略

(2)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对比演示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习资源

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设备、网络教学系统、超星学习通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短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字符格式的设置。2.段落格式的设置。

难点:1.首行缩进的设置。2.字体效果的设置。

教学内容与反思改进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任务

简介

最近小美对沂蒙红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将收集到的一些素材放到了Word中,但是看起来并不美观,那么她该如何对版面进行优化设置,使其更加美观。

提出问题:

怎样对版面进行优化设置呢?

讨论分析

任务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格式设置的问题,要想对版面进优化设置,就要进行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引导学生对文档进行观察分析

观察分析

课前信息化导学

课前导学

1. 复习任务1 创建文档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2. 自主学习任务2 文档格式设置,理解字体格式、段落格式、格式刷的含义

3. 导学案

1.用教学平台推送相关视频和资料;

2.教学平台导学案助学生预习;

3.预习效果测试习题,检查督促反馈预习情况,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在学习通上学习:

——观看微课视频;

——回答思考问题。

2.在学习通上答题:

——完成导学案;

3.完成预习效果检测习题并上传。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课中信息化助学

任务实施

两篇文稿的不同之处:

字体、字号

字形、段落的对齐方式

缩进方式、行距

1.组织学生观察“防控疫情,安全生产两不误”电子报对比图提出问题: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呢?

2.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组织学生教学平台中讨论。

3.利用教学平台的讨论功能展示各同学间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4.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文档的格式设置。

1.通过观察、对比,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点。

2.跟随教师节奏,运用教学平台讨论发表看法。

3.观看其他同学的看法,查漏自己。

4.学生接受任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任务实施

一、字符格式设置

1. 设置字体的字号,颜色,字形,加粗,倾斜,背景颜色:

① 选中文字  开始选项卡  字体模块 

② 选中字体  ctrl+d  字体  字体对话框

2.设置字体间距的加宽,标准,紧缩: 

选中文字  右击鼠标  字体  字体对话框  选择“高级”  间距 

3. 格式刷 

刷成相同格式的字体 

① 单击格式刷:选择要变成格式的字体  单击格式刷  用格式刷刷要变成相同格式的字体 

② 双击格式刷:选择要变成格式的字体  双击格式刷  用格式刷刷要变成相同格式的字体 

1.出示任务

任务1:对“英雄城市红色传承,讲述沂蒙红色故事”文档进行字符格式设置,可自由发挥。

2.组织学生结合课前微课学习和观察到的结果, 进行设置,使其更美观。

3.教师巡视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将设置完的文档上传到云平台。

4.利用智慧课堂功能选1-2名同学演

5.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中间穿插知识点的讲解和归纳!

1.学生听讲并接受任务

2.学生进行练习(5—8分钟)操作。 

3.利用学生端上传文档到教学平台

4.利用学生端进行演示

5.学生进一步完善格式设置。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

教师

学生

任务实施

二、段落格式设置 

1. 对齐方式 

① 选中操作区域  开始选项卡  段落模块  居中

② 选中操作区域  alt+o+p 段落  对齐方式

③ 键盘Ctrl+E(居中)

2.首行缩进

① 选中操作区域  alt+o+p  段落  特殊格式  首行缩进 

② 选中操作区域  开始选项卡  段落区域  缩进 

3.行距 

① 选中操作区域  开始选项卡  段落区域  行距 

② 选中操作区域  Alt+o+p  段落  行距

4. 选择 

① 单击:选择一行文字 

② 双击:选择一段文字 

①  三击:选择整篇文档Ctrl+A

1.出示任务

任务2:对“英雄城市红色传承,讲述沂蒙红色故事”文档进行段落格式设置,可自由发挥。

2.组织学生结合课前微课学习和观察到的结果, 进行设置,使其更美观。

3.教师巡视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将设置完的文档上传到云平台。

4.利用智慧课堂功能选1-2名同学演

5.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中间穿插知识点的讲解和归纳!

1.学生听讲并接受任务

2.学生进行练习(5—8分钟)操作。 

3.利用学生端上传文档到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