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交流背景

跨文化交流背景

跨文化交流背景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交流与合作;翻译教学;跨文化;语境;调适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83―02

一、翻译教学对于高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已经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国内走向了国际,在这个逐步深化过程中,要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充分开展交流与合作,英语翻译教学不容忽视。尤其是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相当比例的课程都已实现全英语教学,从更的深层次看,要培养中西多元文化兼容,既熟谙英语,又精通专业,具有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很强的英语翻译能力作为支撑。翻译能力是检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标准,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其翻译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大大制约了我国高等院校以更快的步伐融入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的进程之中。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顺应时代需求,抓住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开展的契机,以学生为主体,创新突破英语翻译教学体系,将是加强高等院校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长远立足点。

二、翻译教学文化方面存在的欠缺和问题

传统英语翻译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为导向,再加上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不重视翻译教学,孤立地教授抽象的语言知识,认为只要抓好听、说、读、写就足够了。而作为教学对象,许多学生对翻译缺乏正确认识,片面以为只要读写能力跟得上,能够理解原文翻译就不成问题,不需要专门的学习。由于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等方面知识的严重匮乏,学生所谓的翻译就出现了词义堆砌、中式英语、欧式汉语、误译错译等情况。总体上学生在翻译学习中基本没有建立文化意识,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汉语表达能力也有限,课外阅读量小而狭窄,尤其忽视富含英美文化的原版英语文献的阅读。可以说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正在于对文化的认识和体现,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词句并非难事,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再加上一本字典就能够完成,而原文中所涉及到的民族、历史、宗教、典故等文化信息,若没有长期积累就无法将其神韵和内涵翻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别。因此,许多学生无论是笔试还是口头表达都不错,对语法、词汇的运用也非常熟练,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涉及文化差异的问题解释时就会形成很多障碍,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就不足为奇了。

三、立足国际交流与合作,明确翻译教学文化方向和策略

(一)树立国际化教学理念和跨文化意识

全球化浪潮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同样的趋势,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拥有共同的文明渊源,又植根于各自的人文社会土壤之中,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风格。我国的高等院校要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拓展国际视野,汲取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具体到翻译教学就需要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更新、教学组织等层面融入跨文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理解力。英语翻译能力是译者的中英文能力、翻译技巧、思维能力等各种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表现,教学时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这两种语言跨文化背景的养成。随着高等教育国际交往的持续深入,学生更应当对英美文化持广泛接纳的态度,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灵活的表达力。对不同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于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翻译的核心在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属于东方体系,英美文化属于西方体系,两者由于历史、地域、民族及宗教的不同客观上形成很多的差异甚至是冲突。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跨文化意识的翻译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洞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信息,增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学会有效处理异质文化问题,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的可能性,真正提高翻译水准。翻译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重制约,正如翻译学家谭载喜先生所言:“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英语翻译教学强调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应注重学生国际化理念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尤其是东西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熟悉英语形成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全方位地增强跨文化意识,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构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二)增强文化语境和文化调适的导入

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 而应该首先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然后再确定适当的翻译策略,换言之,翻译过程中若不参照相应的文化语境是无法做到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教学应当充分重视文化语境的存在,透视中、英文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将学生置身于语境的前提下,再系统地向他们传授英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和规律,逐步培养准确接收、转换、发出信息的能力。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语言可以转换,但文化语境却不能改变,一定会真实地呈现出来。美国跨文化学家霍尔(Edward Hall)将人类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 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两个层面,这种区分理论依据是文本对文化语境的依赖程度,而并非单纯的语内因素。对于高、低语境文本,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就需要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进行考量,而采取相应的文化调适(Mediation)。调适的内容包括源语文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文化信息,调适的手段可以是文化信息的补增、减少或者横向的推演等,以协调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中,“翻译”被定位为“文化调适者”的角色,承载着帮助国际间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彼此理解与顺畅交流,积极协调相互关系的重任。翻译教学一方面应当克服传统教学的积弊,注重文本蕴含的文化语境,实现文化对翻译的调适功能,让学生从语法、词汇等语言结构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充实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英美文化,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提高学生翻译技巧的同时,将翻译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在文化沐浴中习得语言,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持续开展让英语翻译学科步入一个黄金时期,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跨文化理念和意识的指导下,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快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步伐,增强文化语境和文化调适的导入,必将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9).

[2]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5(05).

[3]李红青,黄忠廉.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定位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挑战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6)03-0054-04

商务英语教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商务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这个教学领域的时代性、重要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适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使用外语这门工具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商务交往更加频繁,深入思考和研究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重要

由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的国际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越来越多的国人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务交流,也就使越来越多的人涉及到了商务英语的使用。商务英语成为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重要的工具。而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商务英语的使用同样受着特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必须结合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和掌握,若想学好商务英语,必须同时对企业的商务企业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的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因为任何形式的语音运用都遵循它所处文化的规则并受其制约,因此,可以说,学习商务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最终提高商务人员在国际化企业中的英语交流效率和个人形象,从而奠定商务活动成功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既精通商务英语语言,又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用商务人才,是对商务英语教学的一大挑战。

二、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不足

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通过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跨文化交流,它不单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文化差异的解读。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因而产生冲突和故障,从而使交际失败。由于对不同文化的内涵缺乏了解,商务活动中犯文化错误,从而达不到交际目的的实例很多。

有一种情况出现在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人身上。虽然在交际场合,语音,语法,词汇均正确,但行为原则是自己国度的,用自己的价值体系作为尺度和标准。我们可以用我们外贸公司的谈判人员的一个细小举止来说明:有的谈判人员见到外国商人总要递上一支香烟。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表示礼貌和友好,然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一般人是不向人敬烟的,因为有不少人是反对吸烟者,向这类人敬烟反倒是不礼貌的表现。可见自我参照准则的使用往往是无意识的,正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以上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我们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便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为了成功地交际,有效地交际,交际者除了要有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能力之外,还需要能正确判断交际场合,交际目的,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文化背景,才能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交际。

三、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跨文化交际能力之培养

商务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商务技巧能力以及商务社交能力,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有管理,贸易,会计,金融。因此,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利用这个语言工具去和别人沟通;它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要向学生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可以说,商务英语涵盖了许多文化的因素。当今的商务活动强调商务人员的实际商务沟通能力,能否在各种交际场合用准确的商务语言进行交流、沟通,换言之,能否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决定了你的成功与否。近年来,许多外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在语言使用上,除了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起作用外,还有一种规则在起作用,即使用规则,也就是语言在交际使用时的得体性,这样就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学生学习外语时,应当既有很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5个方面:(1)语言能力。指较好地掌握母语和外语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和词汇。(2)知识结构。指常识性的知识。(3)策略能力。指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能应付和修复交际渠道。(4)使用能力。指适时地运用各种语言形式的能力。(5)行为能力。指一个人运用外语与异域文化人交流所表现出的合适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商务英语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 把握教学大纲,编写适时教材现行的商务英语教材多偏重商务知识文化,忽略或偏废社会文化,而商业文化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一本具有跨文化交际性的外语教材,应适合学习者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文化背景,系统地向学生展示外国文化,向学习者提供真实的语言背景和语言活动,使学习者接触到目标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不同话题,这些话题又会进一步反映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们不同的性格和观念。这样,在学习商务英语语言的同时,学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社会和世界的理解。新《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4月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明确、更详细的要求。新《大纲》要求:“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这说明文化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语言与其负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普遍重视。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商务英语教科书应结合所学语言的文化,多用一些从实际交际对话中选取的真实材料,尽量反映其文化特征。好的教材应把跨文化交际融入现实和语法体系中,不仅包括概念、结构和功能,更能包括不同的态度、观点和生活方式,这样的教科书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会受到广泛的欢迎。

2. 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非文字语言交际,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其中的非文字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它包括服装打扮、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不同体现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体现。例如日本人的鞠躬、欧美国家人们的拥抱等等。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具有语言交际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语言交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交际过程,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非语言代码(非语言交际的手段)的形成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而要学习并掌握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着的内涵差异的非语言代码,并恰当得体地运用它,外语学习者必须首先了解作用于它的文化背景中的规范和俗约,这是正确理解和使用非语言代码的各种表现形式、消除文化冲突、提高交际能力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文化差异的学习与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掌握文化背景知识与对策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应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学习外国文化与习俗,提高自身的文化交际能力。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传授非语言代码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中的作用,将非语言代码及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去了解它,适应它、并熟练地运用它,使学生在真实、自然、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和领会非语言代码,分析和对照非语言代码的文化差异,从而掌握更多种类的交际场合中的文化背景,为未来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意识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强调学生培养自己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师还可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区分语言中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鼓励他们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广泛的阅读,从而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它既包括普通英语的内容,又包括商务英语知识的内容。因此,商务英语既涉及语言知识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又包含相当广泛丰富的专业词汇和知识,如贸易、金融、会计、法律及管理知识等。因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尤为重要。

跨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即将再次出现商务英语教学的热潮。而跨文化交际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人说,今天的外语教学已经进入跨文化交流时代。而作为语言教学一部分的商务英语教学更是由于它的时代性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商务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新一代的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商务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朗可夫.面向新世纪的商务英语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3]樊葳葳.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4]雄金才,孙丽霞.非语言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5]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71-02

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改革逐渐深化,和世界各国开始了越来越频繁的商务经济合作,依赖大量掌握英语能力,熟悉国际商务运作同时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商务沟通交流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扎实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还要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避免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矛盾,因此高职商业英语专业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消除文化壁垒,提高商务英语交流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T.Hall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ASilentLanguage中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这一术语。后来引入我国之后,出现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这两种表述方式。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语言和文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跨文化,二是交际。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与本民族语言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时候所需要的能力,思维和应变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外语教学培养最终目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会产生种种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r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大纲中重要的内容,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交际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被定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更加透彻的理解商务英语,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变。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语言文化载体,虽然能够有效传授商务英语专业技能,但是教师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文化背景,是脱离文化环境的存在。商业、金融、旅游等市场相继开放,大量优秀企业开始承揽海外工程,国际交流而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和应用型英语,其教学活动应该兼顾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化环境背景教学。尤其是新形势下,我国大幅度降低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合作越来越频繁,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就容易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在相同问题不同的表达方法产生矛盾,所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基础、通晓国际商务规则、了解各国文化背景特点,能够实现无障碍跨文化沟通的商务英语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匮乏

长期以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都没有将跨文化交际体现出来,因此现阶段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多以西方世界发展情况、文化背景为主,真正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相关的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学生对其他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知识缺乏了解,不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进行。

(二)教师缺乏跨文化教育意识

很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意识到了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是有一些教师认为,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比较抽象,相关知识比较零碎,集中教学比较困难,认为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就能够逐渐意识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缺乏系统化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是碎片化的,不能有意识地去整理、积累英语文化知识,商务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三)学生学习心态有待调整

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一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满足商务英语翻译实际需求,而学生也往往将商务英语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忽视了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学习,对语言文化等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比较少,导致不少学生有着很强的语言能力,但是对不同文化之间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缺乏认识,缺乏商务交际方略、交际规则和礼貌规则的基本了解与知识积累。

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在商务英语教材中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的比重

现阶段,很多高职商务英语教材的编排以商务知识文化为主,忽视了对英语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然而生活化程度很高的商务英语沟通,其交流内容和形式直接和社会文化相关,所以有必要在高职商务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别国文化知识,为学生全面、详细、系统的展示其他国家的典型文化特征,力求实用,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语言背景,使学生可以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通过和目标社会不同阶层关于不同话题的讨论,能够让学生对该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了解当地人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宗教理念,学生在开拓视野,加深了对社会与世界的理解的同时,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首先,跨文化交际是两个文化主体的全面碰撞,涉及到语言表达、身体形态、动作、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习俗、道德、心理、社会等多个学科,仅仅从沟通内容方面,就涉及到商务术语、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谚语、形体动作等问题,因此商务外语教师必须具有非常大的知识量,同时具有对中文和英文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知识面。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跨文化教育对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形成的重要意义,将跨文化交际当做一门课程和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来进行培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摸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效方法,,积极拓展商务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将文化教育融入到商务英语日常教学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必要的对外交流,发挥外教的作用,由外教配合学生进行更贴近生活实际的交际训练,配合课堂上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再次,教师要转变学生认为商务英语就是商务专业英语交流的错误观念,而要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理解为不同文化之间借由语言工具进行的全面碰撞,让学生能认识到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自觉进行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三)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在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往往要超过语言交际,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仅仅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双方还会通过对方的身体姿态、表情神态以及动作来了解彼此的意图,这个过程贯穿跨文化交际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采集非语言交际行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相同姿势、神态和动作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会应用。结语经济全球化强化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了巨大的商务英语人才缺口。为了培养适应商务英语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有必要在商务英语日常教学中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和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性,培养学生形成一个包容、平等的心态来面对不同的文化个体,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海江.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杨敏.高职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王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措施及启示[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4]汪俭.试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5]吴扬.高职商务英语学习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

[6]肖薇,何非.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5).

[7]贾曼丽.高职商务交际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之实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4).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71-02

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经济改革逐渐深化,和世界各国开始了越来越频繁的商务经济合作,依赖大量掌握英语能力,熟悉国际商务运作同时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商务沟通交流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需要扎实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还要能够跨越文化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避免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矛盾,因此高职商业英语专业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消除文化壁垒,提高商务英语交流的水平。

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Hall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A Silent Language中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一术语。后来引入我国之后,出现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两种表述方式。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语言和文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跨文化,二是交际。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与本民族语言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时候所需要的能力,思维和应变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外语教学培养最终目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会产生种种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大纲中重要的内容,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交际能力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被定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更加透彻的理解商务英语,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作为语言文化载体,虽然能够有效传授商务英语专业技能,但是教师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文化背景,是脱离文化环境的存在。商业、金融、旅游等市场相继开放,大量优秀企业开始承揽海外工程,国际交流而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和应用型英语,其教学活动应该兼顾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化环境背景教学。尤其是新形势下,我国大幅度降低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合作越来越频繁,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如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不强,就容易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在相同问题不同的表达方法产生矛盾,所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基础、通晓国际商务规则、了解各国文化背景特点,能够实现无障碍跨文化沟通的商务英语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匮乏

长期以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都没有将跨文化交际体现出来,因此现阶段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多以西方世界发展情况、文化背景为主,真正和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相关的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学生对其他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知识缺乏了解,不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进行。

(二)教师缺乏跨文化教育意识

很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意识到了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是有一些教师认为,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比较抽象,相关知识比较零碎,集中教学比较困难,认为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就能够逐渐意识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由于缺乏系统化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是碎片化的,不能有意识地去整理、积累英语文化知识,商务英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三)学生学习心态有待调整

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一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满足商务英语翻译实际需求,而学生也往往将商务英语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学习的重点,忽视了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学习,对语言文化等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比较少,导致不少学生有着很强的语言能力,但是对不同文化之间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缺乏认识,缺乏商务交际方略、交际规则和礼貌规则的基本了解与知识积累。

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在商务英语教材中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的比重

现阶段,很多高职商务英语教材的编排以商务知识文化为主,忽视了对英语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然而生活化程度很高的商务英语沟通,其交流内容和形式直接和社会文化相关,所以有必要在高职商务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别国文化知识,为学生全面、详细、系统的展示其他国家的典型文化特征,力求实用,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语言背景,使学生可以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通过和目标社会不同阶层关于不同话题的讨论,能够让学生对该社会价值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了解当地人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宗教理念,学生在开拓视野,加深了对社会与世界的理解的同时,逐渐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商务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首先,跨文化交际是两个文化主体的全面碰撞,涉及到语言表达、身体形态、动作、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习俗、道德、心理、社会等多个学科,仅仅从沟通内容方面,就涉及到商务术语、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谚语、形体动作等问题,因此商务外语教师必须具有非常大的知识量,同时具有对中文和英文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知识面。

其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跨文化教育对学生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形成的重要意义,将跨文化交际当做一门课程和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来进行培养。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摸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效方法,,积极拓展商务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将文化教育融入到商务英语日常教学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商务英语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必要的对外交流,发挥外教的作用,由外教配合学生进行更贴近生活实际的交际训练,配合课堂上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全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次,教师要转变学生认为商务英语就是商务专业英语交流的错误观念,而要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理解为不同文化之间借由语言工具进行的全面碰撞,让学生能认识到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自觉进行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三)非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在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往往要超过语言交际,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仅仅是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双方还会通过对方的身体姿态、表情神态以及动作来了解彼此的意图,这个过程贯穿跨文化交际整个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采集非语言交际行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了解相同姿势、神态和动作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会应用。

跨文化交流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伴交流 成人学生 语言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37-03

一、国际化背景下的成人语言学习

国际化和全球化在当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合作共事已是平常事。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功地进行交流和交往是当代社会国际化背景下青年人必备的素质之一。[1]在国际化氛围下学习或工作都需要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已不仅仅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必备能力,也是各相关专业,尤其是语言类专业学生和青年才俊提升自己知识层次、提高职业能力的途径之一。

国际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将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转变为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习者懂得如何进行合理的文化导入和构建交际型教学模式都不可忽视,[2]而为学习者创造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体验用所学语言成功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学以致用,更是语言专业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语言学习已变得更为开放,学习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寻求语言文化交流和通过交流进行语言实践的需求和机会也越来越多,作为语言专业学生语言实践和教学实践环节的语伴交流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本文主要讨论在职学习的继续教育语言学习者与不同母语背景的外籍人士如何开展有效的语伴活动,如何培养成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他们从事与语言文化相关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二、成人学生语伴交流活动的缘起

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园内,语伴交流是语言学习者中间普遍存在的现象。许多中外学习者一入校园,便利用各种机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语言伙伴,每周定期练习语言或者交流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的人甚至因此成为终身的朋友。本文讨论的是在这个背景下的成人学习者和外籍学习者的语伴交流,即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开设的以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组织的来华“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的学习者和本校继续教育学院的中方语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2010年至今,作为该项目的配套内容之一的“语伴交流”活动,已经持续了近三年,对于在职学习的成人学生的语言社会实践,是一项很好的尝试。

(一)语伴双方背景

外方语伴:其中一些人是对汉语言有兴趣的汉语初学者,一些人是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另一些人是希望通过短期来华学习和实践,获得某些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学分的认可。2010年以来,北京语言大学开设“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项目中的海外人士多数是初来中国,汉语语言水平和能力有限,同一批次中人员的汉语基础水平差异很大,要与他们成功地进行交流和对话,具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些学习者对于中国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很多人期望在短暂的来华期间,能够和普通中国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建立联系,愿望很迫切。中方语伴:正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成人学习者们,因为在职学习,还要兼顾工作,很多人是为了进入下一个工作岗位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除了课堂学习以外,很少有机会再去进行专门的语言实践和交流。

以上这种双向的交际需要,构成了短时语伴交流的基础。虽然交流的时间和次数很有限,但中外学生们在活动中的有效参与和达到的实际效果超出预想。

(二)语伴活动设计

语伴活动最初主要是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锻炼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随着活动的深入和对外方语伴需求的进一步了解后,我们发现多数外方语伴汉语水平为初级,有的甚至仅学习了几个月的汉语,交流沟通难度很大,经常出现尴尬场面。于是,将活动扩大到其他语言专业,如英语、韩语、日语、法语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习者参与活动的目的和对外汉语专业略有不同,他们十分珍惜这个利用目的语进行语言实践和体验的机会,期待运用所学习的第二语言和语伴交流,其间穿插少量的与对方汉语水平相当的中文交流。这样,中国学生练习了外语,外国学生也练习到中文,双方都有所获。活动在不影响成人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前提下自愿、义务参加。一般在校园和教室内进行,如果有外出或者餐饮娱乐活动则实行AA制。活动时间以寒暑假为主。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外双方共800多人次参与活动,外方语伴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国家,其中有中学生、大学生,也有社会人士,包括教师和教育官员。2011年暑期曾经遇到一批“孔子学院暑期奖学金研修生项目”的语伴。该次活动的外方语伴有50余人,分别来自法国、加拿大、厄瓜多尔、乌克兰、韩国、俄罗斯、西班牙、喀麦隆、德国、荷兰、葡萄牙,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场面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三、语伴交流活动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交流能力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具有不同的说话规约,遵守不同的交际原则,怎样开始交谈,怎样继续交谈,如何使谈话轻松愉快地进行下去,这之间都体现了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3]作为教学实践活动,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汉语言和中国文化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各自用自己的交际方式去尝试交流和沟通,不断总结和提高。活动以两人一组结成“语伴对”的方式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场面非常感人。每次活动一开始,大家相互间比较陌生,交流起来也有些拘谨。但是,随着相互认识和进一步的熟悉之后,沟通顺畅起来,有的还借助肢体语言,交流的内容和表情变得越来越丰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习者们对于能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教学理论知识去进行实践,感觉异常兴奋。有的同学为了交流顺利进行,事先准备了纸笔,遇到口头交流不顺畅时,将交流内容借助文字(中文或英文)进行。遇到中国语伴数量不够时,为了不让外方语伴感到受冷落,同学们还尝试采取一个中国语伴应对三位外方语伴的方式进行交流。有一次,个别同学要同时面对法、意、美三国语伴,同学们利用自己原有的跨文化交际常识,很有序地将与对方的交流顺序排序为法国语伴、意大利语伴、美国语伴,他事后在总结交流时说到:“我觉得法国人比较在意一些细节,比如他们大都会一些英语,但并不十分愿意说,所以我把和法国语伴的交流排在前面,以免他不愉快;意大利人很热情、开放,但是,和意大利语伴的沟通,也要借助英语进行,交流内容很有限,但他们的民族习性使得他们很擅长肢体语言,交流难度排第二,为此,我将意大利语伴排在中间;美国人很开放,也比较大度,我感觉他不会太在意细节,所以,将美国语伴的交流放在最后,但我和美国语伴的交流时间最长。当然,这些都是在交流开始的时候和他们事先商量并征得他们同意后才开始的。”每次活动结束,大家都在快乐、兴奋的心情下惜别。

(二)培养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尊重意识

虽然“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的语伴交流只是一种短期的交流活动,但也都要不同程度接触到双方国家的风俗礼仪、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包括一些著名景观、人物和事件。比如:中国的近期重大事件,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礼仪,中国的政治、经济甚至物价情况,等等。因此,语伴交流中不仅需要了解双方国家的一些重要的知识、文化信息,更重要的还要关注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问题。[4]对于来自宗教色彩较浓国家的语伴,更要关注其方面的情况,事先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可以使交流顺畅愉快地进行。另外,青年人共同关心的“世界杯”等话题,事先如果有所准备,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可以使内容更为丰富。有过外事经验的同学事先都会准备更多必备的知识和信息,以便从容应对。同学们之间将这些信息共同分享。在准备语伴交流的文化背景材料过程中,同学们一方面增强了对背景国文化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重要性,特别是事先了解对方语言和民族的文化禁忌,以及对某些事物理解上的差异,以利于在交流中采取宽容心态,求同存异,为正式的交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再有,了解对方来华的行程安排和即将要接触到的人和事,以及将要参观的景点,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做某些细节的准备。

(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多次参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得到了较好提升。对语伴进行汉语辅导和语言交流的技巧也随着交流的次数增加在提高。有的同学参加活动达十余次。学生C在活动心得中兴奋地说:“学校组织的‘语伴’活动,让自己有了与外籍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氛围中练习口语,效果很好。”

(四)锻炼和提高活动组织者的组织协调能力

由于活动是以自助方式进行,因此,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被指定的负责人,都是班长或者热心公益活动的同学,在负责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当众表达能力都得到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在活动的参与中经受了考验。曾多次担任活动负责人的学生D说:“通过语伴交流活动的锻炼,使我重新认识了我学习的专业,提升了我做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信心,毕业后,我会改换我的工作,从事与我的专业背景相同的工作。”

四、有效开展语伴活动的措施

由于“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语伴项目是一个跨文化交流项目,外方语伴背景多样化,中方语伴由于学习期限的影响参与者不断地面临新老人员的更替。要使这种跨文化交流能够和谐、顺畅进行,使该项目能够持续地滚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建立规范严格的活动组织程序,才能保持活动的质量。[5]

(一)系列背景知识的准备和培训

1.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准备。在活动之前,需要中方语伴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其中包括:外方语伴所在国家的地理、文化风情、饮食、礼仪、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信息;中国传统文化、名胜景点的了解,热点事件和问题,体育事件、重大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活动和会议等。使中方语伴提前接触到跨文化问题,初步建立起跨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心态。[6]

2.自愿参加和有引导、有组织的培训相结合。为便于中国学生与这些外国学习者顺利交流,对中方语伴进行培训是必要的。为让每名学生从“语伴交流”中获益,我们的做法是,每次活动前一周,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在和语伴见面的前一天,再组织中方语伴进行网上在线培训,[7]培训内容包括学习了解活动相关规定、外事礼仪、背景国文化材料等等。

(二)语伴双方的信息提前预知,根据已知信息安排好活动细节

“语伴对”名单的准备是活动能否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中方语伴提前了解外方语伴的年龄、性别、汉语水平、职业、甚至饮食习惯等等,可以掌握交流的主动权,并有效调节气氛。在和不同语言背景、初来中国的外籍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碰撞是难免的,学生们会遇到一些困惑。所以,在培训中不仅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我们还收集和整理了一些活动案例提供给中方语伴,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并在培训中设计了提问和互动环节,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各种铺垫。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活动效率

因为中方参与者为在职业余学习的成年人,所以,活动要适应他们的特点。从报名、培训、各种通知的都由QQ群在线完成。[8]每次活动以指定的负责人为核心,以自愿报名的志愿者为主体。制定电子版《培训手册》,在培训中及时,内容不仅包括中国文化背景材料,还包括背景国的相关文化材料、活动的宗旨和要求(活动总则、细则、活动须知)、负责人联系方式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等。

(四)有效监控、自主管理、适当鼓励

成人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既要尊重他们,又不能放任,否则活动不能持续进行。语伴活动毕竟属于外事活动的范围,细节不能忽略。为避免发生意外,有效监控是必须的,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有组织进行的跨文化语伴交流过程中,发生一些碰撞和冲突是难免的。另外,语伴双方在活动进程中发生临时变化也是经常遇到的事情,或缺席或迟到或不守时、不守约,等等,这些都需要组织者设立及时跟进的组织程序,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设定应急的措施和办法,把问题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或零。

参加活动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将活动的心得和体会及时撰写成文字,及时总结和交流成功的经验,有的同学还能将收集的案例和自己的体会,经过精心整理后,作为作业和论文的素材,上升到理论层面,得到任课教师的肯定。有关老师反映:参加过语伴活动的同学提交的跨文化相关专题的作业和论文,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较大提升。对课堂教学和专业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虽然同学们是自愿参加活动,但是,适当的鼓励也非常重要,我们和“中华语言文化体验之旅”项目的主办方制作了“优秀语伴”证书,为多次参加活动、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证书,使同学们倍受鼓舞。总之,语伴交流活动在当今国际化大背景下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熊佳全.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6月,P7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2:73-83.

[4]周建国.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理论导刊,2005年11月,P30.

[5]李加军.跨文化的对话:误读与化解路径——以孔子学院为例.学术探索,2011.4:113.

[6]魏木春等.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世界汉语教学,199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