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范文第1篇

1.1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科研人员在一项长达十年的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的研究中,通过比较结果发现有机西红柿中一种被称作类黄铜的抗氧化剂的含量是普通西红柿中的两倍。该研究小组认为,西红柿中类黄铜含量的差异源于有机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肥料。最近欧洲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有机西红柿中维生素C、B胡萝卜素和类黄铜含量比普通西红柿高,并且有机桃子和苹果中抗氧化剂含量更高。另外,2012年美国儿科学会在一份名为《有机食品:健康及环境优势和劣势》的报告中指出:有机食品的农药残留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食品。施用天然成分的农药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农场操作工人化学药剂灼伤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机方式饲养的畜禽感染耐药性细菌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有机畜禽在饲养过程中,只有当采用多种预防措施仍无法控制疾病或伤痛时,才能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要有相应时间的休药期才能销售。有机农产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要求标准严于普通农产品,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

1.2我国有机农业生产执行标准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按照国家标准GB/T19630—2011执行。有机生产基地要求所在地有比较好的环境质量,但并没有提出过高的指标。种植业产地环境要求如下:(1)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避免了化学肥料带来的氮磷流失及因此而引起的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合理的有机耕作方式,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问题。通过秸秆还田和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有效防止了农村废弃物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2)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GB5084的规定。有机农业标准中灌溉用水只需要达到最基本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即可,是由于水中的某些物质如凯氏氮含量高于农业生产时并没有不利的影响,相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作物生长。检查员现场检查时对重金属污染等的要求方面,应根据农场耕作类别来评估农场用水水质的标准符合性。(3)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如果农场的有机生产区域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应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跟水一样,空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有机农业基地周围的上风方向如有污染源,则有可能流动到有机生产区域内,因此通过利用缓冲带和提供天敌栖息地来形成一定的保护空间。

1.3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有机农业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标准制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市场培育、产品认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经验日趋成熟,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3.1生产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南部及沿海地区,其中东北以生产豆类、谷物、畜肉奶制品和野生采集产品为主,东南部及沿海地区以生产蔬菜、茶叶、淡水鱼、海产品、水果为主。西北地区以生产谷物、水果为主。从区域分布空间上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潜能和对外联系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发挥,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一些远离城市生产条件良好的地区虽然适合有机农业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当地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尚未建立,以及缺乏政策支持,造成有机农业发展滞后。

1.3.2国内市场成长缓慢,但未来成长可期我国有机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近几年来我国有机农产品所占农业出口创汇的份额大幅度增长。在国际市场上,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但其产品基本靠进口,有机农产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我国有机农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盟、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亚洲,有机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是我国有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相比之下,我国有机产品市场形成较晚,于2000年后才真正出现。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伸展等各大城市。如北京,已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有机产品市场,占国内有机产品市场份额的1/3左右。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形成,有机产品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下一个朝阳产业。

1.3.3加工产品比例低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上,初级有机产品占80%,且多以原粮为主,加工产品仅占20%,而像德国、瑞士、美国、丹麦等一些有机农产品生产国家,80%为加工产品。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要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和较低的现金投入中获得收益。所以这也是我国有机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此国家应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扩大出口和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的有机食品工业项目,对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要。

2我国有机产品的认证及监管

2.1启动有机产品防伪追溯备案系统

国家认监委是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监管部门,为解决我国有机产品标志不防伪、不可追溯等问题,切实做到保障获证企业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于2012年3月1日启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管理系统。系统上线的运行使社会公众和相关监管部门对有机产品及其标志的查询、辨识更加便捷。该系统标志信息的备案由各认证机构上报,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其产品必须加施防伪标志才能上市销售。对于国外进口到我国的产品,也必须经过我国认证机构的认证后并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贴或印刷有机防伪标志才能以有机产品销售。

2.2通过有机防伪标志辨识真伪

为保证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可防伪与追溯,防止假冒获证产品的发生,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认证机构在向获证企业发放认证标志时,要求每枚认证标志编码的唯一性,编码应由认证机构代码、认证标志发放年份代码和认证标志发放随机码组成。有机防伪标志是通过印刷或加贴方式附在产品上。防伪标志图案是由国家有机产品标志和认证机构标志以及身份码(明码)、有机码(暗码)和查询网址组成。印刷的有机码只在有机码数字前注明有机码字样。消费者在购买有机产品后,刮开有机防伪标志涂层得到17位有机码,可登陆到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网进行查询。有机防伪追溯码的使用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消费者还可拨打查询网站上公布的认证机构的电话进行咨询、核实或投诉。

2.3通过质监局的“新办法”进一步加强认证监管

2014年4月1日,质监总局正式实施新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与原办法相比,新办法由原来的46条增至现在的63条,设立了“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制度”,认证标志统一编号制度、档案记录制度,保证获证有机产品具有可追溯性;明确了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不能标注“有机”等字样;增加了罚则条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解决了以往有机产品认证行政执法中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取消了有机产品认证转换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有机产品,杜绝了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利用有机转换认证冒充有机认证的行为。

2.4认证监管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认监委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第2号公告称,截至2012年6月,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为23家,有效认证证书为10478张,获证企业为7266家,分布在全国1614个县,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三,有机产品国内贸易额约800亿元,年出口约4亿美元。从通过的认证企业数及产品数量可看出,我国有机产品行业呈现出快速成长和发展趋势,但一些不法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钻认证监管的漏洞,因有机码在有机标志备案查询系统中可多次查询,没有预警措施,给不法企业提供假造防伪标志的可趁之机,只要获取一批有机码就有重复印制的可能,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加贴防伪标志的假有机产品,其图标色彩不正,但消费者难辩真伪。还有防伪标志的超范围、超期使用问题,一些企业不严格按照所申请包装规格加贴,申请1公斤产品的标志加贴到5公斤产品上使用,超出监管系统自动审核所允许的订购产量。以及上年度防伪标志未使用完下年度继续使用,如果发生不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有可能外购普通产品冒充有机产品。在消费者不投诉的情况下很难发现。尽管有机产品监管机构对获证企业的市场监管手段不断加强,调动地方质监部门积极配合,不断加大有机产品抽查抽检力度。对认证机构提出新要求,严把关,备案监管系统功能也在不断升级,在企业认证审核和证后监管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认证监管工作依然面临挑战,需要我们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不仅要进行监管约束,还要加强诚信自律的培训,做到“管、控、防”即有机产品可追溯,上市销售能控制,防范措施能跟上,才能效遏制这些问题的出现。

3结论

有机农产品范文第2篇

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要点

 

2021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做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绿色有机地标”)工作至关重要。整个工作系统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部党组的总体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强化风险防范,狠抓责任落实,组织实施审查工作规范、标准规程进企入户、规范用标、品牌宣传月、队伍能力提升“五大行动”,充分发挥绿色有机地标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一、 全力推进绿色有机地标稳步增长,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一)提高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按照“稳存量、优结构、增总量”要求,不断优化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发展。重点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食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发展绿色食品,加快推进畜禽、水产和加工食品发展。探索建立续展率与新增产品数挂钩的工作机制,推进绿色食品平稳健康发展。

(二)提升中绿华夏有机农产品影响力。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系统的产业优势和体系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开展认证,重点支持资源禀赋好、工作积极性高的地区,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市场青睐的有机农产品。积极扩大境外产品认证,继续保持有机行业境外认证领先地位。

(三)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在部监管司统筹指导下,按照“产品特色化、生产标准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的总体思路,扎实推动特色品种繁育、基地建设、品质保持、品牌培育、标识使用等任务落实。配合做好项目进度、培训、评价等工作,总结和提炼一批典型做法,加强交流推广。扩大绿色有机和地标品牌的叠加效应。

(四)启动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行动计划。支持脱贫地区绿色有机地标发展,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5年过渡期内,全部免除绿色食品认证费和标志使用费,减免中绿华夏有机农产品认证费。积极组织脱贫地区绿色有机地标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农交会地标展、绿色食品博览会和有机食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不断拓宽脱贫地区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从严审核认定和证后监管,提升品牌公信力和美誉度

(五)严格审查把关。坚持“严”字当头,严谨执行标准,严格履行程序,严肃落实责任,把好绿色有机地标质量审查关口。绿色食品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平行生产、委托加工审查,提高蔬菜、水果等产品申报规模,原则要求申报产品有注册商标;聚焦风险隐患,完善审查制度规范,落实各级工作机构审查责任,健全“四查四通报”机制。修订有机认证风险监测相关制度,强化认证现场检查作业指导,进一步规范检查员现场检查工作。坚持规范性和严格性,全面梳理和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相关技术规范;提高准入门槛,不受理品质特色不突出或登记保护价值不显著的产品;加强对申报产品特色品质、人文历史、品牌基础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内容审查,把好登记关口,提高登记质量。

(六)强化证后监管。压紧压实各级工作机构监管职责,明确任务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监管制度,确保不发生大的质量安全事件。绿色食品重点对甘肃、青海、宁夏、山东、青岛、湖南和吉林等7家省级工作机构开展年检督导检查和续展核查。安排抽检3000个绿色食品产品。落实2021年风险预警监测项目,强化预警结果应用。做好有机农产品监督抽检,抽检 300个产品,组织开展飞行检查。继续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指标跟踪监测。积极推进质量追溯管理,继续向国家追溯平台推送绿色有机地标获证信息,组织申报主体完成平台注册。强化获证企业和产品质量舆情监测,有效防范和应对舆情风险。

(七)组织开展审查工作规范行动。探索建立工作机构审查质量综合评价机制,着力提升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以规范申报材料、强化现场检查、落实落细各级审查责任为重点,评价各地申报审查工作质量。对初次申报一次性审查通过率低于40%、续展申报一次性审查通过率低于60%的地区,提出从严相关要求。适时邀请行业专家,对审查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或产品申报集中的区域,试行集中飞行检查。

(八)持续开展规范用标行动。修订《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做好面向获证企业的宣传推广和培训工作,指导企业主动用标、规范用标。推进绿色食品防伪标签向粘贴式标签转换,提高用标率。开展对绿博会参展产品用标专项监察,做好包装标签备案工作。持续开展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境内外注册、续展、监测和保护工作,启动在“一带一路”和东盟地区有关国家绿色食品证明商标注册咨询工作。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打击假冒绿色食品,维护品牌信誉和市场秩序。

三、加大标准和技术推广力度,引领农业标准化生产

(九)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对接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质量标准,按照“先进性与实用性结合、安全与优质并重”的原则,组织完成15项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茶叶(绿茶)、核桃、辣椒、大豆油等4个绿色食品品类的品质、营养指标研究工作。完成30项区域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编制工作。

(十)持续开展标准规程“进企入户”行动。总结推广试点省份的经验和做法,全面开展绿色食品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进企入户”行动。通过举办内检员培训班、发放生产操作规程、挂图和农事操作历、树立技术匾牌等形式,为企业和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进标准落地生根。支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研究院建立“绿色食品科技小院”模式,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方式。积极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推广应用。

(十一)稳步推进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提升质量、稳定总量、优化结构为重点,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质量安全县等,创建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突出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推进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拓展园区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扎实推进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区建设。强化基地监管,全面落实基地年度检查和抽检制度,召开基地建设推进会,提升基地建设质量和效益。

四、扩大品牌宣传和产销对接,着力培育绿色消费市场

(十二)开展绿色食品宣传月行动。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为主题,继续组织开展“春风万里 绿食有你—绿色食品宣传月”行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宣传绿色食品先进标准、清洁技术、特色制度、基地建设及产业成效,推动绿色食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引导媒体记者进企业、进基地、进市场,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三)办好专业展会。加强统筹谋划,全力办好在合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突出“商”味,强化专业招商、产销对接、宣传推介等服务,持续提升展会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认真办好第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暨第七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持续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影响力。

(十四)持续做好绿色有机地标公益宣传。充分借助农民日报社等部属媒体资源优势和宣传平台,积极运用新媒体,加强对绿色有机地标工作的宣传报道。组织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价、“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农产品地理标志宣传。协助做好《源味中国》第二季宣传片制作和播出。加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运维与管理。办好 “中国绿色食品”等微信公众号。

(十五)促进市场营销。着力抓好绿色食品经销商队伍建设工作,优化经销商队伍数据资料,做好绿色食品企业与经销商信息交流服务工作。鼓励支持绿色食品企业和专业经销商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产销对接,引导各地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构建便捷高效的专业营销网络。鼓励和支持各地举办绿色有机地标市场推介活动。

(十六)加强境外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绿色食品境外标志许可工作,与马来西亚开展可持续棕榈油认证合作。继续与台湾绿色食品暨生态农业发展基金会交流合作,做好台湾地区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工作。积极拓展有机认证境外合作,扩大境外认证项目。协助做好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和RCEP协定有关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落实和服务工作,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

五、强化支撑保障,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

(十七)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绿色食品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建立规划纲要落实机制,跟踪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十八)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绿色有机地标业务系统、大数据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业务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整体提升服务事业发展、支撑业务运行能力和水平。启动绿色有机地标等应用系统建设,建立业务流程标准和数据标准,实现核心业务工作线上化、电子化。启用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业务线上办理功能。继续做好绿色地标业务档案数字化工作。

(十九)加强检测机构管理。组织开展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定点检测机构飞行检查和能力验证工作。举办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检测机构能力提高培训班。统筹做好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检测新增机构的遴选考核工作。新版《有机农产品委托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和评价程序,开展有机农产品检测机构能力评价工作。

(二十)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立项开展绿色食品蘑菇类重金属指标比对及污染现状跟踪调查研究工作,立项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有机地标调研工作。设立绿色食品标志知识产权保护课题,开展依法保护绿色食品标志工作研究。2020年度《绿色食品发展报告》《绿色食品统计年报》《绿色食品统计分析报告》。

(二十一)启动体系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组织举办绿色食品师资、现场检查技能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等培训班。支持各地举办绿色有机地标检查员、监管员、核查员和企业内检员培训班。统筹做好专业人员的资质审核、注册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强化动态管理。加强专家库建设,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引导工作系统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共同维护体系队伍“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整个工作系统要深入学习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1号文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能力本领,持续改进作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量保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机农产品范文第3篇

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庞大、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作为这个机构的专家,周泽江认为,如何辨别有机农产品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事实上,老百姓吃有机农产品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有机农业不是回归老一套

有机农业生产,首先要求不用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现代农业使用农药、化肥,使用不当会对土壤造成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氮肥是环境中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亚硝酸盐有致癌风险,因此首先受害的是使用化肥的农民,“吃有机农产品,不光是为消费者自己的健康,也是为农民的健康做贡献。”周泽江说,农民在打农药的时候受伤害最大,农药会通过皮肤、呼吸系统、眼睛或其他暴露部位进入人体,而蔬菜等食品到消费者嘴里的时候,其农药的含量其实远比施用农药的农民所接触到的要少得多。

有机农产品还和土地、水和空气的健康有密切关系,“这是一个系统,生产农药、化肥等化学品需要消耗大量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资源,也会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所以有机农产品所带来的是一个大健康的概念。”周泽江强调,有机农业并不是简单地回归老祖宗的耕作方式。老祖宗刀耕火种的方式早已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合理的传统农作加上创新思维以及现代技术,比如有机农业可以用滴灌、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天敌等现代技术,也可以使用多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等等。

食品安全不是最初出发点

通常人们选择有机农产品,最直接的原因是追求食品安全。周泽江说,有机农产品在食品安全中其实只应该起一种“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在我国却被很多人看成了“雪中送炭”,似乎只有有机农产品可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事实上当初有机农业的发起并不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是为了保护生态和环境,是对现代农业中出现的种种弊病的一种反思。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的研究和推广,有5个生态农业成绩显著的村获得了联合国环境署颁布的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有机农业概念传入中国。1994年,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有机认证机构。”

周泽江介绍,与外国一样,我国有机农业的起步和发展,最初也是为了保护环境。但后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大家就想当然地把它拿来当作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万灵妙药”。

“很多人过分强调有机农产品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事实上,有机农业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不到百分之一,如果要依靠这百分之一来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那谁都知道是做不到的。”周泽江说,其实安全的食品很多,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只不过因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是允许在一定条件下有限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而有机农业则禁止使用这些物质,因此监督的尺度比较清楚,要比其他安全食品容易评估和监管,因此受到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更多关注。

有机农业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三个不允许”,不允许有农药、化肥和转基因。但让周泽江感叹的是“很少有人还会继续说不允许水土流失,不允许破坏生物多样性等”。据周泽江观察,在有机农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很多消费者认为购买有机农产品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贡献,也是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农民的健康负责。

周泽江认为,最佳的状态是让做有机农业和消费有机农产品成为人们保护环境和健康的自觉行动,企业不是因为要追求高利润才去做有机农业,消费者也不仅仅是为了关注自己的健康才去消费有机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的真与假

“假有机”的问题,不仅中国有,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都有过,最近也还有发生,但这些国家对这类事件的惩罚手段很严厉。造假者不仅会被罚款,还要面临坐牢的风险,但我们国家还没听说过谁因为“假有机”而坐牢,恐怕现在也还没有如此“严”打的基础。

周泽江指出,必须群众监督和政府监管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有机农产品的真实性。“如果只是出事了才去打,或者想依靠不断提高标准来控制,这样不仅把坏的打下去了,往往也会把好的也打下去。”周泽江说,据他所见,绝大多数做有机农业的人是在认真地做,但像考试一样,有人得60分,刚刚及格;而有人则得到90分以上,做得非常好。及格的也是真的,只是真的里面有水平高低之分。我们现在的目标应该是挡住不及格的,监督和帮助及格但分数低的,鼓励、表彰和推广得分高的。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有一些人确实是在按照有机的标准种植,但他们不一定都申请有机认证,目前比较成熟的模式有“社区支持农业”(CSA)和“参与式保障体系”(PGS),这些都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基础上的有机农业,此类种植基地一般都在城市郊区,消费者可以不定期轮流去参观和监督,同时也可以参加基地的生产劳动,消费者承诺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产品。在这种体系里,生产者与消费者是真正的朋友,这种做法是很值得提倡的。当然,如果是远距离的供应,例如要把云南的有机核桃卖到北京,新疆的有机葡萄干卖到广东,在一般情况下还是需要通过有机认证的。

“中国的有机产品追溯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周泽江认为,这个追溯体系建立后,没有经过认证的企业想造假就很难了,因为造假很容易被识破,而且每个消费者都可以监督,这样一来,造假的成本会很高。“我常常提醒准备做有机农业的人,最好不要抱着发大财的想法进入这个领域。有机种植一开始一般都会减产,只有当生产基地的生态系统达到基本平衡后,产量才会逐步提高,最终甚至能超过现代农业的产量。但目前还没收回成本的有机生产企业还多的是。没有环保、生态理念,没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实际上是不适合从事有机事业的。”

有机农产品范文第4篇

白切猪肉、白斩鸡、糖番茄、红烧肉、蒜泥黄瓜、白米饭……别看这些只是普通的家常菜,但在中泽有机农产品试吃会上,这些菜刚端出就被一扫而光。原因很简单,只有最本味的做法,才能将优质食材天然的鲜香充分释放。白切猪肉肉质细腻,嫩而不腻,没有饲料猪肉的不良气味;白斩鸡鲜香嫩滑有嚼劲;番茄则有着记忆中的香味,剖面紧密,每个细胞中都充盈着汁液;红烧肉香气扑鼻,是白米饭的最佳搭档。于是,在最纯正的江南味道里,便回忆起了它最初的样子,有杨柳、桃花、燕子,还有雨巷和小桥。

原生态有机蔬菜

虽然目前有机蔬菜大受追捧,但市场上所标榜的有机蔬菜中亦不乏鱼目混珠。如何鉴别真正的有机蔬菜呢?中泽有机农产品的董事长施力勤有三大标准:水、空气、环境和成熟度。

中泽将浙江仙居永安溪上游这块江南肥土作为蔬菜种植基地,那里以山清水秀而闻名,远离城市和污染源。中泽以国家一类水源永安溪上游的溪水对蔬菜进行灌溉,这条仙居的母亲河,沿岸风光秀美,翠竹满山,终年无枯水期。

清新舒畅的空气中,蔬菜才能长得好。我们很难期望在城市里能够种出绝对没有污染的蔬菜。所以,市场上的有些打着有机蔬菜旗号的农产品,以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为口号,却刻意回避了空气污染对蔬菜生长所造成的伤害。

环境和成熟度也影响着食材的口感。大棚蔬菜与自然成熟的蔬菜在口感上有很大差别。施总说,中泽的四季豆要种60天才成熟,而菜场里的只种45天左右,成熟期长的四季豆色淡青绿,脆嫩,掰开后水分充足。

施总坦言,真正熟透的蔬菜保鲜期不长,如何把这样的好味运送到上海人家的餐桌上,其实有难度。中泽的蔬菜采摘后立即冷藏保存并运输,以最快的速度直送到户,确保口感和新鲜度。施总提醒消费者,好看的蔬菜并一定好吃,真正的有机蔬菜不施粉黛,不以外表取胜,反而卖相朴实无华。所以“好看就好吃”绝对是个美丽的误会。

古法慢养桃花鸡

中泽的富贵桃花鸡养于仙居的一片桃花林中,鸡群悠闲散步,拒用抗生素、拒速成,因此,富贵桃花鸡成长期长达12个月,按月出笼,只求质精不求量大,目前每月出笼仅3 000只。这种富贵桃花鸡的体型不大,通常1.25~1.5千克为最佳,最适合炖汤。

为了保证鸡肉的新鲜,避免因冷冻而丧失原味,中泽摒弃了传统的冷冻方式和不透气的塑料袋包装,改以更透气更保温的泡沫箱,并在其中放置冰块蓄冷袋再全程冷藏车运输。

有机农产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71-04

Analysis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Affecting Factors

QIAN Jing-fei,LI Ning-hui,Kazuo NAKAMOTO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2.Jap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s,Tsukuba 305-8686,Japan)

Abstract: Consumers play a vital role in organic products market. This paper aimed at analyzing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organic food consumption behavior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collected in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Harbin in 2012.The author analyzed consumers′ cognition about the organic food from three main aspects:contact time, deep impression, and trust degrees, and consumers′ purchase of the organic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urchasing frequency, means, and payment will, thus determining the major factors that affect consumers′ decision in purchasing organic products and offering suggestions for the producers through a binary regression model.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nsumption behavior; affecting factors

有机农产品作为一种安全、健康的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1]。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且有机农产品消费额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2]。近年来,中国有机农产品市场由原来的出口导向转变为国内消费逐渐打开[3],根据国际有机联系IFOAM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四大有机食品消费国,有机食品消费将占食品消费市场的1.0%~1.5%[4]。

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从宏观上来看,受到国内经济、政策、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交叉影响[5],但在微观上,消费者掌握着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方面的最终决策权[6,7],在推动有机农业发展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消费行为分析入手,研究如何扩大有机农产品市场的消费需求,对于促进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8]。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活动和与这种活动有关的决策过程[9]。国外学者对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众多,而且方法也日趋完善。而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起步较晚,国内有机农产品消费方面的研究起步也较晚,而且大多是在分析安全农产品消费行为时将有机农产品作为安全农产品的一个部分进行研究[10-13]。因此,本研究以抽样调查的方式,从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4个城市选取消费者,从认知、支付意愿、购买方式等方面对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1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1.1数据来源

鉴于中国城市众多、南北地域和发达程度的差异,各城市消费者接受信息的先后、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程度、消费者收入和支出水平、消费习惯等也不尽相同[14]。因此,有必要选择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消费调查。本研究选择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意识比较领先、有机食品市场潜力较大的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4个城市进行消费行为调查。目前有机农产品种类繁多,研究选择国内市场覆盖面和认知度相对较高的有机蔬菜作为主要调研对象。

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对4个城市的城镇居民对有机农产品和有机蔬菜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采用一对一问卷访问的形式进行,并且为了保证地区之间样本的平衡和提高样本对总体的拟合度,本研究以1∶1∶1∶1的比例向4个城市发放调查问卷[11],共发放问卷1 200份,4个城市各300份。样本平均分布在四个城市的主要城区,如北京是选择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城区各随机调查38份样本,上海是选择在黄浦、卢湾、虹口、闸北、杨浦、静安、普陀、长宁、徐汇、浦东新区等十大中心城区各随机调查30份样本,这样保证了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通过对问卷质量和数量的审核,4个城市共回收有效问卷1 120份,其中北京289份、上海282份、广州279份、哈尔滨270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3.3%,样本数量在置信度上可以通过。

1.2样本的基本特征描述

本研究随机样本按不同地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在1 120份有效问卷中,被抽查者的基本统计特征如下:从被调查者性别和年龄来看,女性人数较多,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3.9%;受访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40~49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5.22%;其次是30~39岁者,占总人数的28.64%。从被访者家庭情况来看,86%的被访者已婚;11.82%的受访者家中有老人(本研究中按国内职工退休年龄划分,把55周岁以上的女性及60周岁以上的男性归为老人),43%的受访者家中有小孩(本研究把0~18岁的人群归为小孩一类),68.4%的家庭是三口之家。从被访者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及技校毕业者人数最多,占全部受访者的47.1%;其次为大学毕业(含本科和专科)者占33.13%,初中及以下的人群占18.9%,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和博士)者占0.75%。从收入来看,有206位受访者家庭全年收入在6万~8万元,占全部受访者的18.39%,其次是198位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在3万~4万元,占总数的17.65%,17.57%的受访者家庭年收入在8万~10万元。当被问及家庭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时,有约29%受访者的家庭食物消费支出占总收入的37%~45%,其次有约24%受访者的食物消费支出占到了总收入的28%~35%。

2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1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行为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和有机蔬菜相关的印象、看法等问题,以此了解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情况。

2.1.1消费者接触有机农产品的时间在对4个城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近一半的消费者在3年前就已经接触到“有机农产品”,近30%的消费者在最近1~2年接触“有机农产品”,而在调查当天首次听说“有机农产品”概念的占3%。从区域来看,5年前北京和广州就有超过三成的消费者知道“有机农产品”这个词汇,其次是上海有21%的消费者5年前接触到“有机农产品”,并且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有机农产品越来越了解,“刚开始接触相关知识”的人数也逐渐降低。相比之下,哈尔滨的被调查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词汇知晓较晚,5年前仅有2%的消费者听说过有机农产品,而最近1年才听说过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占总调查数的37%,这说明哈尔滨有机农业的发展速度、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1.2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品的认识程度在中国对农产品一般分为四个等级:一般农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通常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统称为安全农产品,它们有不同的生产标准,但经常容易被混淆。在问卷中,4个城市共有61.7%的被访者知道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区别,仍有38.3%的被访者不知道三者的区别。其中,北京有74%的被访者知道三者的区别,相对的是在哈尔滨仍有64%的被访者不知道。

当被问及对有机农产品包括种养殖方式、商品价值、销售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认知情况时,仅有22%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比他人要多,这一比例在哈尔滨最高,为52%,可见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

2.1.3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最深印象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最注重蔬菜的新鲜程度和安全性,然后是味道、价格和营养。在被问及对有机农产品的印象时,价格高和安全是最主要的特征,其中,24.7%的消费者把“价格高”排在了第一位,24%的消费者认为有机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安全”,17.2%的被访者认为有机食品“有利于健康”。另外,有6.5%的被访者认为有机产品“假货多”,说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不信任有机农产品的真实性。

2.1.4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度及鉴别方式当被访者被问及附近销售的有机农产品中,知道有多少真正经过有机栽培生产时,消费者认为只有41%的有机农产品真正是经过的有机栽培。这一比例在上海最高,为63%,其次是北京和哈尔滨,分别为38.9%和34.7%,广州最低,仅有28.6%。33%的被访者通过农产品产地的品牌来鉴别有机农产品的真伪,有20%和17%的消费者选择通过产地信息和媒体信息来鉴别。

2.2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行为分析

2.2.1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的频率超过50%的被访者在日常生活中购买过有机农产品,但经常购买的比例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2.2%,而且有机农产品的购买数量仅占农产品购买总量的一半以下。33.5%的被访者从未买过有机农产品,经常购买有机农产品且购买数量占农产品购买总量一半以上的消费者和所购买农产品都是有机的消费者只占很小比例,分别为1.9%和0.4%。

2.2.2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地点和方式 75%的被访者选择在菜市场购买农产品,22%选择在超市购买,少数人选择在专卖店和网店购买农产品。在购买过有机农产品的被访者中,41.5%的消费者在超市购买,14.8%在菜市场购买,9.6%在专营店购买,通过网购和配送方式购买有机农产品的比例都很低。

2.2.3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支付意愿问卷设定如果一般蔬菜价格为10元,被访者愿意接受的有机蔬菜价格平均为16.4元,比普通蔬菜高出64%。其中,北京被调查者愿意支付的有机蔬菜价格最高,平均为22.0元,高出普通蔬菜价格的1.2倍。其次是上海、广州和哈尔滨,分别是15.7元、14.7元和13.3元。

3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行为的计量分析

本研究假定消费者自身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及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与购买决策行为之间存在着关联。但哪些因素促使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如何?下面通过建立线性模型,来分析影响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购买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购买=1,不购买=0)作为因变量,构造二元Logit模型:

Y=β0+∑βiXi+ε

式中,β0为常数项;X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数量的因素集,本文选择了6个自变量(见表1所示),就它们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程度作出评价; βi(i=0,1,…,6)为待估计参数;ε为残差项[15]。

利用SPSS 19.0对表1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通过四个步骤的优化检验,得到的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年龄正向有机消费行为,且在10%水平上显著影响。由回归系数(1.013)可知,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年龄越长者购买有机蔬菜的概率是年轻者的1.013。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年龄较大者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2)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影响比较显著(P

3)家庭中是否有55岁以上老人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且影响比较显著(P

4)家庭中是否有小孩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且影响显著(P

5)家庭年收入正向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有机农产品,且影响显著(P

6)消费者可接受的有机蔬菜价格水平正向影响其购买行为,且影响比较显著(P

4结论和建议

消费者掌握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方面的最终决策权,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4个城市的消费者调查,可以看出发达地区消费者接触有机农产品的时间较早,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较深;价格高是人们对有机农产品的第一印象,安全、健康、有营养等特点则排在其后,消费者基本上认同有机农产品价格比一般产品要高,并且在信任有机农产品安全性的前提下,消费者愿意用高出普通农产品64%的价格来购买有机农产品;多数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购买过有机农产品,但占家庭总食物消费支出的比例偏低;消费者通过品牌来认定产品是否确为有机食品,而非产品认证信息;影响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年龄、学历、家庭年收入、家庭中是否有老人和小孩、有机农产品的价格等。

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大对有机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有机认证;而对于有机农产品经营者,应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的可信度和美誉度;对于消费者,应从自身需要出发,提高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识程度,学会根据品牌、有机认证等信息来鉴别有机农产品的真伪。

参考文献:

[1] 张新民,陈永福,刘春成.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08(11):22-25.

[2] 席运官.发展有机食品,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明[J].有机食品时代,2008(特刊):1-4.

[3] 杜相革,董民.有机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4] FIBL,IFOAM.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Statistics and Emerging Trend 2013[M].BIOFACH, Germany.

[5] 周应恒,霍丽,彭晓佳.食品安全:消费者态度、购买意愿及信息的影响――对南京市超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35-40.

[6] GARY D. Thompson and Julia Kidwell. Explaining the choice of organic produce: cosmetic defects, prices, and consumer preferen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8(2):277-287.

[7] HEARNE R.The use of choice experiments to analyze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organic production in Costa Rica[J].AAEA Annual Meetings Long beach, Ca. July 30, 002:1-13.

[8] 于维军,孙晓斌.扩大我国有机食品出口的对策[J].中国检验检疫,2005(12):18-22.

[9] 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0] 乔娟,刘增金,王道政.消费者对高端猪肉的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3(6):104-110.

[11] 周洁红.消费者对蔬菜安全的态度、认知和购买行为分析――基于浙江省城市和城镇消费者的调查统计[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44-52.

[12] 马骥,秦富.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北京市城镇消费者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5):26-34.

[13] 罗丞.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J].中国农村观察,2010(6):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