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因材施教 教学实践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

1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五种

笔者通过实践后认为,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以下五种基本活动策略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可操作的。

策略之一:社会生活性学习。如我们每学期的家乡景区(青山湖、玲珑山)的“考察”活动,既有强健体魄的直接体验,又有感受人文美景的直接体验。又如我校分班组织的“上街头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言,应用语言。每人写一份宣传方案,设计宣传传单。发传单时,讲一些礼貌语言。

策略之二:电脑虚拟性学习。如利用互联网、局域网让学生自已制作语文学习网页,编辑小作文集,制作演示文搞等,并交流演示。

策略之三:实践模拟性学习。所谓实践模拟是指通过模拟的物化世界,让学生去实践。例如:以“怎样布置我们的教室”为主题,学期初,教师和学生协商如何布置教室,成立“组委会”。首先根据需要和学生提议,设立不同性质的合作小组,如组建名人名言组、书画组、图书角组、审核组等;接着撰写广告,组织招聘活动,然后各组提交方案,组际交流;最后模拟布置,解说,全班评选最佳方案。

策略之四:进入角色性学习。如教学《叶公好龙》时,教师首先创设任务情境,引导提出把这篇课文演下来,在课文读正确、通顺的基础上,共同协商人物角色,如导演、演员、动作设计、评委、顾问等;接着学生自由选择角色,选择学习伙伴练习;然后,组织组际汇报交流。最后自由练习,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加上合理的想象,组织创造性表演大赛,由学生评委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

策略之五:专项研究性学习。如结合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学习,指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如提出我校周围的自然物会有什么语言?然后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调查采访,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加以整理,形成自已的观点,让学生策划,组织观点报告会,先组内报告,再组际交流。最后回到课文,续写课文。

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2.1 教育性、趣味性原则。语文教育的社会性很强,同时语文学科本身的系统、规律性也无不对课程设置发生影响。换言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必须以语文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为前提,体现活动主题的教育效能。但主题的教育性并不意味着灌输和说教,往往是愈见成就的教育愈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活泼趣味的多样性。

2.2 实践性、创造性原则。知识源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首先从学生口语交流的实践开始,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学校、社会、家庭语文教育之间的信息通道,让学生动口动身动脑,在交流、合作的体验中,在角色创造中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培养创新意识。

2.3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既要服从教学计划,统筹安排,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不同,让人人都当主人而不当“陪客”。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要考虑到师资条件、场地设施、经费来源以及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

2.4 灵活性、开放性原则。灵活性来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非科学性质,开放性则是由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决定的。活动的实施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和语言实践的多样化特点以及社会、家庭多层面的教育资源,校内外结合,大小课堂并举,充分拓宽活动领域,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

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操作步骤

3.1 学习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确认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如以阅读为主、听说读写为主或其它学习活动);提示学习要求与学习的方式方法,如竞赛式、欣赏式、游戏式、操作式、考察式、研究式、信息式、综合式等;确定组织形式,如以班级为单位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或其它多种不同单位的整合。

3.2 学习的开展阶级。主要的工作是指导学习的实践;运用媒体与实际操作;获得即时的或综合的信息与直接的经验;培养协调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段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能力

G623.2

语文教育,有侧重点,只有,在教育中,突出重点,采取有效的教学行为,才能够真正达到你想的教学效果。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更加需要得到教师的科学指导,才有助于他们学习与探索能力的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通过知识记忆能够达到的,而是需要不一样的教学途径。阅读与写作,是高段小学需要着重教学的。这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巨大动力。

一、高段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能力提高

我国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断改进的状态,这是因为我国将教育当做一项长远的发展任务。小学生朝气蓬勃,如果能够给予科学的引导,将会极大地促进他们以后高效学习。由于教育改革的进行以及深入,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小学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整体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1]

2.实效性不足

语文教育具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具备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多数教学问题。尽管如此,小学语文教育的效果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通过对学生的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语文教育的成效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有许多学生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反感情绪,更加不利于语文教育的高效进行。语文教育实效性不高,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得到解决。

3.阅读写作教学需改善

尽管小学语文教育进步明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有许多部分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教育的要求。许多学校依然一味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欠缺。此外,阅读写作方面的不足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这两方面的学习是每一个语文学习者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广大语文教师没有做到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教学,导致教育中存在较大的不足,不利于后期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高段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语文教学的需要

教育发展作用明显,能够让广大学生受益。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把握重点,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问题,改善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以往教育中的经验,而是要不断前进,争取更多有利的因素,有效改进教学情况。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上,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内容,阅读、写作的方面的学习不容忽视。学生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两项。这是为教育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途径,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解决所遇到问题的重点所在。

2.促进学生进步

我的教育发展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教育是我国一直以来在进行改良的重要对象。以往教育在如今已经显现出许多漏洞。而现今社会情况变化,要寻找更加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途径。学生们需要认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且在学习活动中正确把握两者,这才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阅读与写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不断充实自身,是学生获得不一样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

3.解决教学问题

小学教育持续发展,改进教学十分必要。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探究,正确把握不同性质的教育问题。虽然打好基础在语文学习中是有必要的,但是处于高段的小学生,不能一味依照以前的学习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得到尽快的解决,才能够改变当前不良的教育局势。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形势并不是完全乐观的,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学习,忽视重点的学习内容,平常上课没有积极性。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2]

三、高段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1.不断积累

高段小学语文教育中对阅读与写作教学,学生首先应当在思想上对这两者进行肯定。这是促进学生从行动上展开针对性学习的前提。学生们应当明确了解这两项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时间之内能够达到的。教师要学会引导,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积累,长期积累能够产生明显的效果。坚持积累,学生能够充实大脑,在无形之中拥有一定的阅读与写作灵感。通过优秀文章的阅读,如《师恩难忘》、《滴水穿石的启示》等文章,进行不断的积累,并切实实行,才有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促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3]

2.注重锻炼

语文学习需要学生用脑,其中,阅读与写作就更是如此。阅读与写作学习在难度方面也明显不同于基础知识。学生要具备耐心与毅力,不能半途而废。注重锻炼是学生必须要做好的工作。教师需要在这项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如在一个星期内,专门利用两三节课进行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选择好的阅读篇目,如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可以进行着重阅读,因为这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情感是小学生们需要进一步理解的。除了阅读,也需要学生们自己动手写作,进行课堂随笔练习。如果能够把握好文章中的精髓,将大大有助于学生相关能力的提高。

3.进行总结

任何科目知识的学了坚持,也需要进行总结。总结是查缺补漏地重要方式,是学生明确自身不足,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的重要途径。总结工作,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让老师进行参与。由于学生在整合能力方面尚有欠缺,教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阅读,存在一定的相通性,教师可以对不同的篇目进行分析与总结。如对于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对于这类相似的文章,可以拿出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相通点,这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途经。

参考文献:

[1]邓雯.妙笔生花――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268-269.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建构

一、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及原因

教师的知识结构板块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实践类知识和与本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依次也同样分为四种[1]。

(1) 学科知识不牢固。受当今流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为了固定知识点的得分帮助学生考前突击,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身的专业课水平下降,造成学科知识不牢固的现象。

(2) 教育学科知识掌握水平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科知识的总体掌握上基本都弱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小学语文教师尚未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够合理地健全专业知识结构。

(3) 实践类知识掌控力差。尽管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的基础知识过关,但和生活、就业有关的实践类知识水平却很低。原因很简单,教师在学习阶段接受的同样是应试教育,就业后的职业培训也十分仓促,实践性低,无法真正地将知识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4) 相关文化知识水平低。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师一味求得最终成绩而忽视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使得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

二、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结构呢?

(1) 广泛的知识面。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精彩纷呈而又丰富多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着渊博的知识和范围广泛的知识面,既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也要掌握人文文化知识,在提升知识储备的同时陶冶情操,发现自身的真正价值。

(2) 系统的专业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成功教学的必然前提,包括语音、语句、词组构成、修辞等方面知识。只有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课本与现实的转化。

(3) 扎实的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师在掌握了广泛的知识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后,还需要拥有扎实的教学技能,提高自身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建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懂得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传播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并且成功地将自己的经验做出总结。

三、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1) 合理设置课程。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要从教师的专业培养入手。合理设置课程,把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此时就需要相关机构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要求出发,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健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这种集中制的方法也可以让教师在交流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反思和纠正。

(2) 建立培训制度。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学校应该组织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定期培训和总结大会,在制度上让教师安心,使教师能够潜心教学。这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在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3) 建设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受国家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学校逐渐意识到学习氛围的重要性,积极创造小学语文教师合作竞争的机会,使其通过交流和互相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意识到浓厚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不仅是在班级内部,还要扩大到整个学校,使学校成功转变为学习型校园。

综上所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影响到自身的事业发展,还对身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石的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完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刻不容缓,我们期待看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健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语法教学 有效教学

新课程视域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以往小学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应加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语法是指英语中语言的结构和规律,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大环境和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做出更理智的审视,正视在教学当中容易存在的问题,遵循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实施有效教学,侧重于儿童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有过在小学担任英语教师的经历,通过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和大量听评课活动,发现在实际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片面理解大纲,轻视语法教学。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语法项目的要求降低了,有些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语法教学可有可无,只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误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语言刺激,学生会自然习得语言,在实施教学时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加以引导让学生理解规则,导致学生在进行交际时无法真正理解其规则,不能恰当合适地表达。还有些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不进行语言操练,而且还不断淡化弱化语法,甚至还不敢教语法,由此出现了“学生课堂学不够,课下拼命补习”的一些不良教育现象。

2.语法固定格式,重讲轻练不用。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学习小学英语语法时,习惯用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讲解一些固定的语法知识,缺乏变通的能力和技巧,一味的强求孩子记住各种语法规则,从而使学生只关注条条框框的记忆,而忽视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会产生“以为学习英语主要就是学习语法”的误解。很多教师都注重讲解语法要点,却很少让学生有练习的机会,或者片面用填空、写作等书面练习来变相代替充当练习,很少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去在实际生活中综合运用语言。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也很容易固化,所以容易造成我们现在一种“学习英语很多年,却仍然是哑巴英语”的局面。

3.语法教学繁琐,学习兴趣不高。许多教师认为教英语就是详细解释各类英语语法规则,这样才能确保孩子正确使用和运用语言,而且教师们往往容易把孩子运用语言时出现的错误认为是语法讲解不够造成的,这使得其在语法教学中费时费力却没有效果,其实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很多小学英课堂的模式就是纯语法的讲练堂,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脱开教材,大量讲语法,强调语法概念,侧重语法知识的孤立训练,课堂教学繁琐,使很多学生觉得小学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再加上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缺乏持久注意力和深度理解力,不能理解老师之所讲,从而慢慢对小学英语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和总要求,语法教学从属于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为培养儿童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服务的。在实施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

1.隐性教学的原则。语法教学两种教学方法:显形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显性语法教学是指直接讲明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开展练习来掌握语法知识。我们大部分教师经常采用此种教学方法,经常采用机械练习的形式,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显性语法教学。例如,教“pears”时,作如下的填空练习:one____, two_____, three_____, six ______。而隐性语法教学,注重语言运用,强调语言实践。具体就是指教学中不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而是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一些交际活动,让学生去体验语言、运用语言,慢慢渗透理解,再通过自己的观察、感悟去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最后才由教师作补充,真正强调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名词单复数时,可设计一个情境,到“苹果树”上“摘苹果”,鲜艳的色彩、采摘果实的诱惑,直观形象令孩子们印象深刻,孩子们边摘边数,初步感知了名词单复数的运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注重直观感受和形象记忆,如果单一讲语法规则,他们很难明白和正确运用语言,所以小学生学习语法应该以隐性教学为主,显性教学只是用以辅助。

2.意x先行的原则。小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注意力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或语言规则,所以他们在特定情景中获得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儿童具有意义第一的天性。由于小学生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学习语法时,教师直接谈论语法规则,小学生会感到很困惑,甚至失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语法教学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语言描述来设置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意义,从而可以自己体会出语法的规律。在小学阶段,主张语言的意义和用法放在第一位,而形式的学习放在第二位,这就是意义先行的原则。

3.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英语教材的所蕴含的语法点很直观很简单,包括时态的变化等,这些语法点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单元、不同年级、甚至贯穿整个英语学习中。我们教师在教授语法时注意教材的规律编排,只归纳教材出现的语法点,不要无限拓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程度。在低年级,通过唱英语儿歌、看图片、听故事等手段感知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理解一些比较浅显的语法知识。在高年级,继续让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可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方法,适当让他们自己学会在体验和运用语言中自己去理解和总结语法规则。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实际就是对英语知识循序渐进的进行积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把握这个阶段并把握循序渐进这个原则。

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建议

结合小学英语课程的实际,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就是以充分尊重小学生语言学习和认知规律为基础,采取符合学生语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模式。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以此促进小学英语语法更有效地教学。

1.呈现方式具体、形象。实际教学中,呈现语法点时,我们可以恰当运用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各种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生动、直观、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和单一,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学习My body这个内容时,有一个语法点是如何让学生正确区分单复数ear-ears、eye-eyes,小学中年级阶段,很难理解名词单复数这个语法点,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展示自己的五官,运用动作让学生感受一只手指着耳朵就是ear,用两只手指着两只耳朵就是eyes,然后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做动作感受区分单复数,最后让学生总结得出名词单复数的规则。在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经常利用手边和身边的道具直观展示,在快乐的听说实践中,引导学生发展和掌握语言规律。

2.创设情境真实、有效。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时,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当中感知语法,潜移默化的吸收相关语法点,既可以避免被动接受,又可以在真实的情境当中综合运用语言。例如,现在进行时的教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运用学生耳熟能详“三只小猪”的故事改编成一个英语小故事,一边生动的讲述故事,一边配上动作。故事内容是:有一天猪妈妈去看看自己三只小猪在干什么,到了第一只小猪John家,猪妈妈问:“Hello,John,What are you doing?”小猪回答:“Hello,mum, I am playing,playing”;猪妈妈摇摇头,失望的来到第二只小猪Tom家,猪妈妈问:“Hello,Tom,What are you doing?”小猪兴奋地回答:“Hello,mum, I am singing,singing”;猪妈妈继续摇摇头,失望的来到第三只小猪Mike家,猪妈妈问:“Hello,Mike,What are you doing?”这只小猪正在努力地盖房子,一边擦汗一边回答:“Hello, mum, I am working,working”,然后猪妈妈满意的笑了。这个故事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感知和理解现在进行时这个语法点的运用。

3.归纳要点直观、清晰。通过直观呈现、创设情境等方式感受语言知识之后,在熟练的运用中寻找语言的共性和规律,在总结语法规则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板书、图表等直观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再通过观察、感悟等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语法规则。例如,在教形容词比较级的规则变化这个语法点时,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教师出示自己上小学时的照片,与现在照片的进行对比。通过情境,学生体验和感知了这个语法点之后,教师再在黑板上板书:tall-taller,short-shorter,long-longer,学生在教师清晰明了的板书中,归纳和总结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总之,语法规则要简单清晰,总结语法点时可适当通过一些简单的图表辅助,归纳的要点要直观明了,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相关语法规则,教师也可在学生总结归纳的基础上适当补充。

四、结语

新课程视域下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多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和体验英语情境的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中真正活学活用、生动活泼起来。而小学英语语法有效教学讲究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真正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英语水平,设计适合他们学习的语法教学活动。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只要能激起W生的兴趣、设计的活动具有挑战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就能很好地激发出来,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乐于学,外在学习驱动力自然转化为内在学习驱动力,把英语语法学习内化为自己真正想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能得到提升,也就能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2]崔建京.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44-47.

[4]王琴.“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定位及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3):79-81.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自学意识

   对比传统课堂,由于生理年龄上的限制还有心理成长程度上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小学这一初级学习阶段尚不能对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掌握,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中做不到即学即会、即识即懂,更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进而融会贯通,甚至是举一反三。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帮助学生们逐渐形成自我学习意识,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最终掌握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为进入更为广阔的知识海洋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中枢性学科,是各级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面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语文知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疑是打开这个瑰丽而庞大的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小学语文作为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们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起步点,因而教育者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重而道远。要想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把握自主学习的内涵。

一、           把握自主学习的内涵

1、自主学习的概念

尽管近年来关于自主学习的内涵的阐释不一而足,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自主学习即是一种以学习者个体为主体,为了实现最终的学习目的而进行的有自主意识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主动地做好所学知识的预习工作,将自主地定位好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制定好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从根本上讲,学生们主动地认识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切合个体实际情况、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法。

2、自主学习的特性

结合上述的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学习共拥有以下几大特性:其一,是主体的自主性。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学生本身作为知识的自主学习者,而非被动接收者;其二,是学习目的的自主性。学习者将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实际情况,提出自主性的学习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其三,探索问题的自主性。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不断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实现升华;其四,情感体验的自主性。学习者在自我学习的过程能够自主的投入情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兴趣,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

二、明确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阶段性特征

1、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段性概念界定

首先,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即是指小学生这一个体在教学者的有序引导下,自觉进行的自我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体以自我意识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自我支配学习的计划性行为,并就所学知识自主性地提出问题并动手实践,在自我的帮助和控制下寻找答案。

    其次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小学生自身,因而教育者的一切引导工作应该结合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生理素质和心理条件。

2、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阶段性特性

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是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这一学科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因而离不开小学语文自身的学科特点。第一,自主性是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首要特性,这在上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差异性。顾名思义,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因而其自主学习的所思所得也带有其自身特有烙印,这就需要教师对千差万别的想法做出归纳性的总结,求同存异;第三,实践性。小学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所谓“口头为‘语’,落笔为‘文’”,这一学科对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仅拘泥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引导,还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落实于实践,应用于生活,在生活的实际交际中发挥所学。

三、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自主学习课堂

本文所有提到的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自主学习课堂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而是一个以教师的教学为引导,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自学”氛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安利来展现这一模式。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桂林山水》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提出指导性的预习意见,要求学生摘录出课文中优秀的语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而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相互交流各自对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祖国壮美河山的感受;第三,在课堂上播放风光短片,通过合理的情境演绎,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第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并有学生们自主探索交流,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这也是一个多向交流的过程。第五,由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其他的自然风光,并要求学生课后了解相关内容,自主学习。第六,布置试题作业,巩固当堂的学习效果。第七,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贯通所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支撑的新形式的自主学习课堂,改变了学生被动记忆的传统学习模式,避免了传统课堂极容易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自主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丰富和扩大了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需要广大同仁们更多的实践应用、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